|
Re: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
最初由 solo 发布
[B]爆棚可能指的是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的声音。但我认为像雷声,爆炸,房屋坍塌这类声音,现在的音响器材很难表现出来,不过算好我的音响是用来听音乐的。而spendor重放交响乐的自然程度很类似现场。想想也是,大概没有一个作曲家或指挥家会把乐曲处理到让人受惊甚至掩耳的程度。此观点对两类人无效:一是多金人士,二是只听阿姐鼓,大峡谷,谈起古典音乐只知爆棚天碟或1812之大炮者。 [/B]
有同感。元旦节听了维也纳艺术家爱乐乐团访华音乐会,感觉整体音色明中带暗,有古乐味道,爆棚段没有震耳欲聋的声响,远不及某些发烧牒爆棚段来的过瘾,演奏过程中也不会注意到小号、单簧管从何吹出,完全沉浸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声中。
SP100能听交响乐,昨天下午,老婆、孩子有事去了外婆家,尽情享乐的机会到了,紫砂清茶一壶,正襟危坐,音量控制在11点位置,播放斯托科夫斯基指挥伦敦爱乐的贝九,迪卡公司双轨录音,音效惊人,此前用蕙威落地箱播放十分过瘾,换成B&W书架箱后就很少听。莆一出声,三连音相当清晰,与富特文格勒著名的拜罗伊特版朦朦胧胧状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富特的贝九是哲学史,那么斯氏的贝九就是美学史,是一场充满欢快、愉悦心情的人类斗争史,除第一乐章高潮段偶有失真外,整体音效达到完美的平衡,音效居然好过发烧天书榜的索尔蒂贝九,第二乐章左右声道定音鼓、弦乐的对应表演,尤其出色,令人奇怪的是作为音响派指挥大师的斯托科夫斯基在第三乐章中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苦苦思索之后,激昂的法国号划破长空,奏响了胜利的号角,其深度直逼富特二战时柏林爱乐的现场录音。第四乐章,女声声音很美,光泽度和起伏到位,男低音充满磁性,加上SP100出色的中频,与合唱段汇成了欢乐的颂歌,很少有人不被此情此景所感动。此乐相伴,人生何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