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60800|回复: 1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肖荐碟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 22: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的「国王歌手合唱团」(The King's Singers),可说是全世界最令人惊奇的歌唱团队之一,六个人、六张嘴巴,几乎从来不用任何乐器伴奏,但是他们所演出的和声效果却无比的丰富。六个人唱的深沉辽阔,波澜起伏,哀而不伤、内含力量。他们唱出了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合唱技艺尤其震撼,人声模仿各种乐器,惟妙惟肖,使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合唱讲究站位,他们的录音有强烈的定位感、空间感。他们音域宽广,不同声部层次分明,堪称人声试机极品。除了歌唱,他们还经常以双手和口技模拟出各种乐器的声音,带来让人难以置信的有趣效果,而他们演唱的曲目,范围更是宽广,从蒙台威尔第的牧歌、罗西尼歌剧的序曲、史特劳斯的圆舞曲、宗教歌曲、歌剧名曲,到法国香颂、各国民谣、电影配乐、甚至披头士与「皇后」(Queen)合唱团的流行经典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在过去这将近四十年来,他们表演的足迹遍及全球,所到之处,无不深获喜爱与推崇。

  「国王歌手」固定的六个人就是两位假声男高音、两位男高音、一位男中音、一位男低音,虽经不断更新,却始终保持如一的活力与和谐。在他们的音乐会上,没有绚丽的声光效果,也没有华美的服装布景,更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六个人围成弧形站在舞台中央轮流张嘴巴。尽管只有六张嘴,但是听他们唱歌,会达到40个人的混声合唱团加40个人的管弦乐团以及各式各样乐器的打击乐团的效果。唱宗教圣歌时,他们堪称最顶级的唱诗班;唱民谣时,他们的语调诙谐,甚至带有方言;唱流行音乐时,他们充当乐手,可以逼真地模仿出打击吹管配和弦效果;唱古典音乐时,六张嘴能够发出整个管弦乐团的幻觉。

  说起「国王歌手」的诞生,要回溯到 1965年。当时英国剑桥的「国王学院」有十四个参与合唱团的学生,共同组成一支命名为「The Schola Cantorum Pro Musica Profana」的团体,并且录制了一张不对外发行的流行歌曲专辑。由于演出很成功,进而引发其中三位团员结合另外三位同学,共组一支名叫「来自国王学院的六个合唱学生」(Six Choral Scholars From King's College)的六重唱,也就是「国王歌手」的前身。本来团名想取作“剑河男孩”,但后来为了表明团体人员的身份,于是打上了剑桥国王学院的旗号,使用了King’s Singers「国王歌手」这样听来比较有分量的名字。1966年5月1日,第一任国王歌手们在伦敦伊丽莎白音乐厅首次举办了他们的音乐会,历史上最棒的无伴奏合唱团诞生了。歌手们除了要应付学习,还要每周的周末在学校的教堂唱诗,并在各种晚会和社交场合献艺。从合唱团成立伊始就不断给学院带来荣誉,40年来,国王歌手获得了无数奖项,跟众多的大牌明星合作过,对于国王歌手的Fans来说,国王歌手就好比流行乐迷眼中的披头士、古典爱乐者心目中的“三大男高音”。经过阵容的一些变动之后,他们在1968年首度以「国王歌手」的名义在伦敦举行演唱会。当时,他们以早期近似牧歌的演唱风格,融合了一些比较现代的美国风味,表演的曲目则展现包罗万象的特质,从牧歌、福音歌曲到轻歌剧、甚至日本民谣等等。到了1971 年,他们已经建立起相当高的知名度,也开始灌录唱片,包括一系列英国民谣和来自中世纪的牧歌,获得爆炸性的成功,从此他们持续旅行各地表演,并且大量推出专辑,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发表过六十多张专辑,而且绝大多数都仍然可以买到。

  自推出首张专辑以来,由古典到流行,不管是披头士、流行歌曲以至于古典曲目,他们都创造了惊人的销售成绩,并虏获全世界无数乐迷的心。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非凡的技术与重唱天赋,使得国王歌手能把握各种音乐风格,从古典到现代,从摇滚乐到流行乐,他们的演唱都是国际顶级水平。国王歌手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能够根据现场演出的气氛随机调整演唱的曲目,这里显示的不仅是过硬的技术,还有丰富的曲目储备。

  由於原始团员年龄逐渐老化,「国王歌手」从80年代开始进行换血,但是从未发生内部不合的情形,而他们也继续维持著原有的技巧与品质,始终备受推崇,堪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尽管人事变动、曲目也不断扩充,他们仍然不断的精益求精,不但经常应邀与多明哥(Domingo)、卡娜娃(Kanawa)等超级巨星同台演唱,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们也特别为他们谱写新歌。另外,由於备受推崇,他们也应邀担任皇家音乐学院常任音乐指导。

  国王歌手的音乐会并没有炫丽的声光效果,也没有华美的服装布景,你也别期待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事实上,国王歌手就是六个人围成小弧形站在台上,面面相觑地轮流张嘴巴。然而,无与伦比的疯狂魅力就是从这样简单的舞台开始,在国王歌手走过全世界上万场的演唱会当中,还没遇上哪一场不是观众狂呼到快把屋顶掀翻。可别以为合唱团都是唱些讲究合声美妙的好听音乐,在国王歌手的音乐里头,这些只是地基,要想从国王歌手的演唱中挑骨头,别说找不出不和谐、不准确、或是任何失误,光领教他们目不暇接的表情、令人叹为观止的口技、配合歌曲情节穿插的小小剧情、甚至让人不自觉起鸡皮疙瘩的穿透力,大概也无人有暇余去挑剔吧!

  国王歌手发行过的专辑将近一百张,精选集、客串和跟别人合辑的还不包括在内。第一张专辑自1971年问世,平均每年得发片三张,这样庞大的量还是在马不停蹄的到处巡回演出当中产生的。目前与国王歌手合作的唱片公司有五家(包括了BMG、EMI、Telarc等),不同类型的歌曲会交由不同的唱片公司来发行。国王歌手的专辑种类繁多,什么都唱,有跟大乐团或知名音乐家合作的、也有为了特殊节日而发行的,这当中有很多张葛莱美得奖专辑、英国排行榜畅销专辑、以及白金唱片等。国王歌手的CD向来是唱片行的热销品,新专辑往往上架就缺货。说实话,以国王歌手无与伦比的舞台魅力来说,听CD当然跟现场的感觉差多了,但即使如此,喜爱国王歌手的乐迷还是疯狂收集。

  在世界各地都有国王歌手的乐迷俱乐部,而国王歌手也很珍视长年支持他们的Fans。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每场音乐会后,歌手们必定与听众面对面、签签名聊聊天,甚至应要求即兴唱上几段。国王歌手最在乎的,不是音乐会来宾多不多、媒体评价高不高,而是听众是否听得高兴、是否享受了一个快乐难忘的夜晚。

  唱宗教圣歌时,国王歌手的合声纯真且圣洁,媲美最顶级的圣诗班;唱民谣音乐时,国王歌手的语调诙谐、甚至带有方言;唱流行音乐时,他们充当乐手,打击吹管配和弦,样样自己来;唱古典音乐时,你会有听到了整个管弦乐团的幻觉。这就是国王歌手,靠着六张嘴巴,可以创造出各式各样的音乐效果,叫国王歌手“合唱团”已太不公平,他们带给观众的,是场超越极致的“人声秀”。

      如果您买了这张精选集(2CD),建议先听听CD1的第三首和第六首,及CD2的十八首和二十三首,就会知道这六个男人,他们运用嗓音所创造出来的效果是怎么样的惊世骇俗,购买音响时试试用它来做人声测试,别像个井底之蛙每次都只知道用“XX老歌”了!CD2的最后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蓝色多瑙河”,这次是用声乐来表现,这张美感您领略过吗?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9-5-11 08:38 AM 编辑 ]

照片 027.jpg (69 KB, 下载次数: 572)

照片 027.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梁前辈,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9-11-25 08 PM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0: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p 于 2009-5-4 05:27 PM 发表
比较过引进版和原版的区别吗?


个人觉得只要系统的素质够级别,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荐碟的活儿还真不好做!!!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9-5-4 11:25 PM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0: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锣鼓乐渊源流长,成为各大唱片公司追逐的热点也不足为奇,以锣鼓乐为题材的唱片不胜枚举。但是非常可惜,市面上的很多唱片素质实在平平,要么是只追求纯感官的刺激,用夸大的Hi-Fi音效来扭曲烧友的听觉神经,根本就谈不上音乐感染力;要么就是虽然演奏的是一些“金牌”曲目,但演绎水平和录音质量确实让人不敢恭维,而我手中的这张《绛州大鼓》(第三集现场实录 24K双金碟)却是极少数演录俱佳的成功范例。在这张CD中你可以对什么叫“惊天动地、排山倒海”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但前提条件是你家中的音响器材能经得住“摧残”。片中的鼓乐凝聚了黄河儿女百年的传统文化,让听者徜徉在粗犷浑厚,慷慨激昂,炽烈张裂的感情世界中,让听众在豪迈遒劲的鼓声中领悟生命的躁动和人性的奔放。听的时候务必要小心调节好音量旋钮,请各位千万注意,不然有烧机之虑,但是音量小了又无法品味和领略个中神韵。唱片里面那种来如风,去如电的劲量低频;那种可使人肝胆俱裂的凌厉动态;那种近乎现场的空间效果;那种穿墙破壁,脱落喇叭的三维音场,以及条理分明的层次感,微丝细眼的弱音,无所遁形的细节。。。。会让您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如同灌下了一大碗“烧刀子”酒,全身上下的毛孔都张开了,激情在体内油然而生,你想要不感动绝对是不可能的!!!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9-5-26 01:58 AM 编辑 ]

照片 029.jpg (73.19 KB, 下载次数: 366)

照片 029.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23: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这张Sheffield Lab的“KODO”也是一张旷世天碟,电平低是喇叭花唱片公司的共同特点,在功率不足的系统里就会出现缺乏活力、动态狭窄的情况。但到了功率充沛的高级系统里,这个版本CD的音质表现是最接近LP的,几乎没有数码声的压迫感,细节也极为之丰富。在极强和极弱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空间里面空气的流动。想要测试系统的解析力,直接播放第3首,听听是不是从第一秒就有音乐传出来,不然你的系统还需要调校和升级!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9-11-25 08:27 PM 编辑 ]

照片 031.jpg (58.76 KB, 下载次数: 361)

照片 031.jpg
7#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09: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malan 于 2009-5-6 12:02 AM 发表
喇叭花、水星这些公司的录音在一般的系统根本放不好,只有在高素质的系统里面才会生龙活虎,体会到那无坚不摧的磅礴气势,前两天我用一套车佬的6尺加Krell FBS 700W甲类后级,车佬大12粒调色板、莲CD12听喇叭花、水星 ...

我个人分析觉得还是音源的冲击力欠缺造成的,LINN和NAIM的音源在重播大动态大场面乐曲的时候是会捉襟见肘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15: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BMG公司出品的,编号 WMP GCD 010,这张唱片是1996年的限量发行,现在已经是奇货可居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12: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malan 于 2009-5-7 10:30 PM 发表
不知肖兄对爵士类型音乐,器乐演奏的即兴爵士有无推荐。。。


在以后我会有这方面的介绍。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22: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美国确实奇 CHESKY唱片公司简介

Chesky的理念很單純: 『在聆聽者所處的三度空間內,創造出"等同於表演者在現場演出"般,原音重現的臨場感。』

  Chesky唱片永遠走在聲音處理技術的最前端,以最先進新研發的聲音補捉技術、特殊獨門的收音麥克風擺設方位配置,最重要的是,分秒細節錙銖必較、絕對嚴謹把關每一個音符小節的Chesky專屬錄音工程製作團隊,為所有的音樂成品投注了不朽的靈魂,也讓聽眾樂迷可以親領真實的、愉悅的、有如身歷其境地興奮暢快,擁有超乎完美的聽覺經驗。藉此,我們致力於達到原始音色的還原。<在經過錄音過程之後,能夠以真實的面貌呈現播放!>對於錄音製作細節的重視及努力,Chesky唱片已經獲得全球性的讚賞及肯定,成為發燒友心目中的領導品牌,並且成為葛萊美獎加冕的獨立音樂廠牌。

  早在 1978年,當一個名叫大衛 契 斯基 (David Chesky)的年輕作曲/演奏/音樂家, 在他進入了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即是新力音樂的前身),一朝發現自己無法發揮工作上的理念,於是問了他的事業夥伴也是親弟弟的諾曼 契 斯基 (Norman Chesky) ,是否他也覺得該是自創唱片公司的時後了?當時仍屬稚嫩的兩人,其實對於作生意一知半解,只是憑著一股傻勁跟源源不絕的熱情,便一頭栽下去,為了補捉聲音、製作優質的音樂,開始投入研究創新的錄音技術,Chesky唱片因此誕生!

  諾曼回憶說:「我們一心想討好【音樂鑑賞行家】及【發燒音響玩家】,以最先進最頂尖的錄音技術及配備,來補捉全世界最佳音樂人的現場演出實況,紀錄下最真實美好的一刻!」大衛也補充說:「我也可以走進一間掛滿五十幾個麥克風的現代錄音室來工作,但我很清楚這不是一般正常人聆賞音樂的方式,而且,當演奏者進到了這樣配備的錄音室,為了配合這麼多的錄音室規矩及環境,他們的演出都自動走樣了 (以便配合錄音室的工作需求) 。所以我當時便決定,我們創立的唱片公司,絕對要有不同於時下一般唱片公司的現狀,並且貫徹我們自成一格、獨一無二的錄音哲學。」

  1986年,大衛走訪各大學,跟許多錄音專家、錄音工程師以及科學家,共同探討錄音技術的可能性及變數。同年,他十分幸運地被引荐到古典鍵盤樂大師-懷爾德,大師不僅提攜後進地給予大衛在作曲及演奏上的指導,更將他極知名的【拉赫曼尼諾夫】經典錄音<讀者文摘系列>的母帶跟大衛分享,令大衛更興奮的事隨即發生,因為他弟弟諾曼跟這位大師以及『讀者文摘』雙方敲定合作,將他的名作以發燒錄音的黑膠唱片重新發行。為了打造一間真空管錄音室來把傳承老錄音的光芒,兩兄弟省下每一分錢,這個賭注是成功的!當大師的作品重新發行並且廣獲好評,証明了Chesky兩兄弟的功力及眼光。接著,他們也重新發行RCA一些經典的管弦樂錄音作品。

  第二步,比起創業是更加艱難的!除了已証明能夠讓老錄音光芒再現之外,我們更要証明 -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及技術來處理新錄音!承租了RCA的經典錄音間,我們運用他們特別訂作的器材設備,錄製了小提琴大師強尼弗里哥的專輯, 隨後錄製了爵士樂壇的瑰寶克拉克泰瑞及菲爾伍茲兩位大師的專輯,皆獲得空前的成功及發燒樂迷一致的肯定及支持。接下來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拉丁美洲爵士音樂名人的錄音,囊括了口碑賣座俱佳的巴西女唱將安娜卡蘭、巴西流行音樂傳奇大師路易斯龐華以及葛萊美獎得主、古巴音樂的傳承掌門人帕奎多德里維拉等。我們持續製作更多優良的錄音作品,也得到更多名音樂人的加入,例如:美國的常青樹佩姬李,流行爵士長笛大師賀比曼,Hard-Bop大師喬韓德生及麥考伊泰納,成人流行派音樂名家計有:新民謠詩人-李文斯頓泰勒、美聲歌手蕾貝卡碧瑾、民謠創作女將莎拉K、爵士新貴約翰披查列利、搖滾名人大衛喬翰森、Acapella美國國寶【說服合唱團】及舒緩系爵士天后克莉絲蒂貝倫等。此外,對於推廣世界音樂,Chesky唱片更是不餘遺力。傳承阿根廷探戈大獲好評的【新風格樂團】,巴西女吉他手第一王牌貝姬阿薩德、非洲鼓王歐拉屯吉、佛朗明哥吉他名手卡洛斯荷瑞迪亞以及中國新世紀樂派【易經】等,都是全球發燒迷如數家珍的明珠至寶。

  Chesky唱片是全世界第一家採用128倍速超高頻率取樣的錄音技術來錄製專輯的唱片公司,帶領著大家的耳朵,橫跨人類聽覺前所未達的極限領域;此一技術,也是目前把類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的最高品質呈現,Chesky唱片領先群倫以製作第一張96k/24bit的錄音作品而得到廣大發燒友的讚賞及愛戴。Chesky唱片更是全美國的獨立廠牌中,率先採用DVD的錄音技術來製作DVD-Audio專輯的第一品牌,同樣地,在導入SACD<未來聲音格式>中,Chesky一如以往首先採用DSD的技術來確保聲音的完整保存及再生。就是這樣地堅持,全心專注在聽覺的品質提昇,Chesky一路走來,都是開創發燒音樂趨勢的領航先鋒。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9-5-26 09:20 PM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15 10:09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