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音乐情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乘着“贡多拉”畅想那些威尼斯作曲家(9.1 更新)

[复制链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07: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运河旁边有许多大教堂,其中著名的圣乔治马乔雷教堂始建于16世纪中期,于1610年建立完工。科林特式的巨大圆柱形成了教堂壮丽的外观,教堂内有多幅丁多列托的作品如《马纳的宝藏》、《最后的晚餐》等。从教堂内的电梯可直达钟楼顶,由此可眺望朱提卡岛到对岸圣马可广场的美丽景致。
现在的大教堂依旧保持着当时的外形,内部构造亦未遭损毁,可以说这处古迹是保存得较完好的。雄伟的立面和巨大的圆形屋顶体现了阿尔卑斯山一侧早期巴洛克风格雄伟的特征。

自它落成之日起,它就与教廷王侯的一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教堂在大火中被烧毁,到被重建和扩建,这一系列过程中无一不见证了萨尔茨堡教主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与独立性。

作为萨尔茨堡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的大教堂最初的建造要追述到774年,当时正是圣维吉尔的时代。在经历了1598年的一场大火后,1614年主教马库斯·史提库斯依照桑提诺·索拉力的设计开始重建这座大教堂。1628年,新教堂在巴黎斯·罗德龙主教主持了大教堂的落成仪式。

在正墙里面上有4座巨大的雕像:手持钥匙和宝剑的圣徒彼得和保罗,手持盐瓶和教堂模型的州守护神圣徒鲁佩特和维吉尔。作为墙饰的2个印有花纹的盾代表了大教堂的两名主要建造者马库斯·西提库斯和巴黎斯·罗德龙。

(88.51 KB, 下载次数: 133)

(99.16 KB, 下载次数: 147)

(84.85 KB, 下载次数: 143)

(107.66 KB, 下载次数: 132)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06: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把米兰的话题搞到这里来了,已经更正!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13: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奇马罗萨卒于威尼斯,我就把它归类为威尼斯作曲家吧。多梅尼科·奇马罗萨(Domenico Cimarosa1749年生于那不列斯的阿韦尔萨,1801年卒于威尼斯。求学于那不列斯,师事萨基尼和皮欣尼。在罗马和那不列斯工作至1787年,后赴彼得堡任宫廷作曲家,1790年继萨列里任维也纳宫廷乐正。1793年返回那不列斯任国王圣乐队队长。1799年因支持法国共和军而被判死刑(缓刑执行)。再返回那不列斯重赴俄国时死于途中。
个人很喜欢奇马罗萨的《小号协奏曲》和《双簧管协奏曲》;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9-10-4 01:42 PM 编辑 ]

(61.99 KB, 下载次数: 123)

(76.13 KB, 下载次数: 121)

(54.96 KB, 下载次数: 134)

(67.08 KB, 下载次数: 128)

(92.96 KB, 下载次数: 114)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13: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奇马罗萨的《钢琴奏鸣曲》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9-10-4 01:45 PM 编辑 ]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13: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奇马罗萨的《羽管键琴协奏曲》和《羽管键琴奏鸣曲》

(91.79 KB, 下载次数: 178)

(89.44 KB, 下载次数: 167)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13: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奇马罗萨的《交响协奏曲 &2支长笛协奏曲》

(69.13 KB, 下载次数: 159)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13: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梅尼科·奇马罗萨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他的父母将他送往一所僧侣学校上学。学校的管风琴师被奇马罗萨的音乐天赋震惊并教授给他基础的音乐知识。之后奇马罗萨进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了11年,在吸收了许多意大利传统作曲家的优点后他便开始创作歌剧,名声也越来越响。1789年他应邀担任俄国女皇捷卡叶琳娜二世的宫廷作曲家。1790年到维也纳出任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宫廷乐长。此间,他创作了著名的喜歌剧代表作“秘婚记”。1799年法军占领那不勒斯,奇马罗萨因支持法军后被驱逐,客死威尼斯。奇马罗萨一生共创作歌剧60多部,以喜歌剧最出色,是18世纪最重要的喜歌剧作曲家之一,其歌剧创作对罗西尼,多尼采蒂等都有较大影响。

(54.68 KB, 下载次数: 165)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13: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奇马罗萨的歌剧序曲。来自:男爵夫人 伯爵的奢侈品 克娄巴特拉 康维托 秘密婚姻 忠实的异教徒 太阳的处女 等等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17: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卡瓦里的资料不多,来自网上的资料:佛朗切斯科.卡瓦里(Francesco Cavalli)(1602年2月14日——1676年1月14日)意大利作曲家,1602年生于克瑞马,1676年卒于威尼斯。真名是佩特罗. 佛朗切斯科.卡列悌-布鲁尼,不过,他广为人知的名字还是卡瓦里。实际上,这是他的一个资助人的名字,这位资助人是一个威尼斯贵族。1616年,成为威尼斯圣-马克教堂歌手;1639年成为第二管风琴师;1665年成为第一管风琴师;1668年成为音乐总监。他最出名的作品还是要属他的歌剧。他开始创作歌剧是在1639年,《特蒂和佩里奥的婚礼》(Le Nozze di Teti e di Peleo)是他的第一部歌剧。随着名声渐大,1660年应邀前往巴黎创作歌剧《埃克瑟西》(Xerse)。1662年,他再次造访巴黎,并带来了他为路易十四婚礼而创作的的新作《爱上厄科勒》(Ercole amante),并在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 di Parigi)上演。卡瓦里在威尼斯去世。他是17世纪中叶威尼斯歌剧领域(尤其是推广大众歌剧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资料显示他是蒙特威尔第的学生,但与蒙特威尔蒂专门为大型的宫廷乐队设计的早期歌剧不同,卡瓦里的歌剧更多地是为公共剧院中的小型乐队设计的,并较采用了通奏低音的演奏形式。
卡瓦里在他的歌剧中使用了流行的、旋律优美的咏叹调。他的歌剧包含了几乎所有的、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夸张的、怪异的表现手法;不过,这些歌剧也具有引人注目的戏剧效果,并体现了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意大利式幽默;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A.斯卡拉蒂去世为止。卡瓦里的歌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研究范例:从17世纪早期到晚期,几乎是他一个人构成了一个流派。最令学者们感到兴奋和感兴趣的事情是,在卡瓦里涉足这个领域的时候,歌剧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而当他的生命结束时,他已经把歌剧,尤其是在公共领域,变成了一项成熟的、流行的音乐体裁。
他一共创作过33部歌剧,其中27部保存了下来。这些作品现在存放在圣-马克大教堂图书馆(Biblioteca Nazionale Marciana)里。当然,其他地方也有一些他的歌剧的副本。另外,尽管详细的乐谱已经失传,但是仍然有9部歌剧被认为是他的作品。还用庄严雄伟的威尼斯多音音乐形式创作过圣母玛丽娅颂歌(Magnificat)。他还创作过一些米兰风格的轮唱、一些器乐作品,以及一些体现了17世纪早期保守风格的宗教音乐作品。
多谢网友chinson312 的补充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3 07: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员一个 于 2019-10-12 10:36 AM 发表
科普文啊,大赞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16 05:34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