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jitt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议昌业代理Squeezebox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2 17:25: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lash737 于 2009-11-22 01:09 PM 发表
这种产品现在很多数字媒体厂商都在做,传统的厂商也有转型的,问题在于,如果发烧是种小众行为,这类行为就更小众了,或者说是自娱自乐都不为过。
我之前说怎么玩,或者自己怎么玩,只是一种玩法的实现,不过这样的 ...

其实你如果有进去该产品的网站里面看看,就知道他们并没有把发烧往自己身上贴,他们做的是大众化产品,只是偶然有一款获了某Hifi杂志的奖而已。在大陆和香港都没有任何代理的情况下居然可以引起中国大陆不少人的注意,确实是一个商机,我只是希望昌业可以去看看是否可以代理。至于是否去做,当然是昌业老板说了算。

现在本帖变成讨论本产品是否值得存在,我觉得任何商业产品,是否存在,是否合理,应该市场说了算。

附上几个链接给大家参考:
http://www.jd-bbs.com/viewthread.php?tid=1840379
http://www.jd-bbs.com/viewthread.php?tid=2044308&extra=&page=2
http://www.av199.com/viewthread.php?tid=178902&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
官网:http://www.logitechsqueezebox.com/
无忌: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78117&pagenumber=1
Audiophile:http://www.stereophile.com/mediaservers/207slim/
http://dreamya.yo2.cn/

另外:ape和flac是无损压缩编码,和wav是没有区别的,你用wav转flac,再转回wav文件是完全一模一样的,flac编码是公开免费的。另外,我用一张CD制作成flac一般都在5分钟以内。我并不排斥CD,因为我的Flac文件很多都是CD抓下来的。
另外再澄清一下我的观点,我并不是建议大家购买该产品,只是让昌业考虑一下代理,要是昌业代理了,我再建议大家购买 。当然了,我会带头买一台高端的,写个报告,问昌业拿个好折扣。

[ 本帖最后由 jitter 于 2009-11-22 05:38 PM 编辑 ]
12#
发表于 2009-11-22 18:26:31 | 只看该作者
你能保证在三星光驱和在先锋光驱上抓的flac是一致的而不因为校验机制可能存在缺陷而造成文件的不同?你能保证你的电脑上抓一张63卡拉扬贝9和在别人的电脑上抓一张同样碟后产生的ape/flac是一致的?
我前面要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很显然,在没有足够的条件证明它们是一致的情况下,这样的玩法还只能是各玩各的,无法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目前数字媒体最尴尬的状况,尽管有着高度统一的文件格式,有着广泛的受众群,却也因此无法迅速达成一个有效获得广泛认可的行业标准后作为商品来销售。
至于像squeezebox啊,linn ds啊之类的产品,有消费群自然就有存在的价值,问题是它们作为数字媒体的终端硬件,能否取代现有的传统设备,这就是个相当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了,而且还要看我前面说的,作为软件的数字媒体本身如何快速有效地标准化后成为商品,然后被大众(或者小众)接受。不然这类硬件终究只算是面向个人化的玩具,或者是被边缘化罢了

[ 本帖最后由 slash737 于 2009-11-22 06:28 PM 编辑 ]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2 18:36: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lash737 于 2009-11-22 06:26 PM 发表
你能保证在三星光驱和在先锋光驱上抓的flac是一致的而不因为校验机制可能存在缺陷而造成文件的不同?你能保证你的电脑上抓一张63卡拉扬贝9和在别人的电脑上抓一张同样碟后产生的ape/flac是一致的?
我前面要谈的就是 ...

[localimg=1035,241]1[/localimg]

我当然不能保证,但是所有抓取的声轨都有CRC校验的,每个声轨都会反复抓3-5次,另外我的软件告诉我,在全球他的客户里面,有多少个笨蛋和我抓取的声轨的CRC是一样的。如果抓取是不可靠的,难道每次都是出一样的错?而且在全球各地都有傻瓜用不同的电脑和光驱和我犯相同错误,别吓唬我啊,我刚看完2012。

111.JPG (151.73 KB, 下载次数: 155)

111.JPG
14#
发表于 2009-11-23 22:27:37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大唱片公司已开始做数字化的事了,不要小看了网络在信息时代的推动力。在VERYCD上乐迷能下载实体店上买不到的音乐版本,就证明数字音频的远景了。从理论上,我更希望能用上没有了机械部分的音乐信源,更希望欣赏24bit/192khz接近真实的声音,若有一台这样的播放器可以选择,为何不呢?
15#
发表于 2009-11-24 11:02:58 | 只看该作者
verycd上的数字音乐媒体不过是personal to personal的行为罢了,试问如果没有人提供一个源,你去哪里下载那些买不到的音乐?没有人拥有那个源的文件(唱碟或者唱片),他怎么去给你们做那个数字媒体源?很多大公司开始做数字化?你见过几家做数字化音乐商品的?国外大一点的销售数字音乐的,都是amazon mp3 shop或者apple itunes商店这种零售商性质的,他们也只是向各大唱片公司买了版权而已,这种情况无非就是唱片公司在销售实体cd之外开拓的另一条生财之道罢了,于他们来说一是不情愿的,二是既有财生也是何乐而不为的。他们不从关键的观念上和技术上作出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统一且标准化的数字媒体,那就说明现状没有改变,数字媒体暂时还只是个辅助的发行手段罢了,应用的前景也仅仅是玩家之间的交流。
再说难听了,现在提供数字文件源的都是无私奉献具有0day精神的玩家,如果大家都很自私呢,买了唱片都不压缩成ape或者mp3放出来共享呢?试问verycd再强大,能强大到为你提供一张实体的cd唱片?

回jitter,我谈的问题不是crc校验或者个人如何去压制一张数字媒体源的问题,crc的校验本来就会在不同的硬件上出现不同的情况,有些驱动器对crc支持不好也不是没有,这种细微到每一个局部因素的讨论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一个人(或者是组织,比如唱片公司)在他所现有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下自己做出来的东西(ape、flac或者唱片公司销售的数字化唱片),如何让别人、让全部人都获得一致性的认可而成为标准,这是问题的重点。相比现在母带压制cd盘这样简单且易大量生产并有着统一化标准的行为,受到硬件、制作软件、压制参数、消费者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等等多样化可变的多种不确定组合因素所影响的数字化媒体,如果有效确立一个标准,要比现行的cd难得多。所以我才说,数字媒体暂时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取代cd这种传统媒体还需要不少的时间。个人使用linn ds、squeezebox等数字化终端硬件还只能是个人的玩法,很难短期内得到标准化的推广,因为只要数字媒体没有标准化,哪怕1万个hifi发烧友每人装备了1台,却也仅仅是立足于自身的squeezebox罢了。好比说是你知道怎么在一台电脑上用什么参数什么软件来制作flac,张三也知道怎么用他的电脑做,李4也知道,王5也知道,当你们聚集起来时,或许就要吵开了,因为各有各的玩法,你的那套方法,也许张三认同了,王5李4不认同,你认同王5了,张三李4又不认同。专享其成的人很多,比如说你们做了数字源后开放下载,下载回去听的人是无所谓你们哪个人做的,他们只管听就是了,反正也不要钱。但从制作者的层面来说,不同的制作方法就会产生良莠不齐的作品,也很难产生出一个各方面都认可的标准。这就需要时间来解决问题了。
把上面的个人代换成各大唱片公司,就可知道现在为什么数字化进程还是很慢了,而个人制作数字源又必须从唱片公司这样的源头发行商那里得到音乐源文件,自己又不是唱片公司有着歌手能为你提供音乐源,所以基于个人的数字化音乐交流绝对不能算是数字音乐发行销售革命的方向和趋势的,只算是其中之一的手段。
16#
发表于 2009-11-24 11:18:12 | 只看该作者
很精彩、很专业的辩论,期待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
17#
发表于 2009-11-24 11:36:2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不好意思插一句。。。好像slash737兄说的是这种播放音乐方式是否会成为主流或者现有播放器的替代品。。。 jitter兄说的是这种新型播放器带给人的便利,而音质并非唯一。。。 。。。如果说错,请海涵。。。继续。。。。
18#
发表于 2009-11-24 11:42:2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觉得唱片公司、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融合的混合体,如果唱片公司垮了总不能消费者自己组织请歌手去制作唱片吧,或者在唱片公司不提供母带的前提下把大师们又挖出来演奏吧。。。消费者却希望提供一个廉价又更优质的解决方案。。。网络下载不是以我们意愿所能左右的,还是市场说了算吧。。。。 。。
19#
发表于 2009-11-24 11:51:58 | 只看该作者
不,我承认这种播放器是能为个人提供便利的,但也仅仅是个人,至少目前是这样。大的环境不变,数字媒体不形成标准继而以商品形式面对市场进行零售,这样的播放器也只是依托个人才产生便利而已。我要说的就是这类播放器和数字音乐现在所存的尴尬,想推广的是消费者,但需要变革的真正的源头却不想作为。

就如z版说的,我们个人是不可能组织歌手/乐团来灌录数字音乐的,脱离了现有的传统媒介,我们个人做不出任何数字媒体来相互交流传播。这是数字媒体最致命的,没有源头上的改革,我们下面折腾死也只是自娱自乐瞎折腾,顺带还让那些硬件厂商拿我们当小白鼠,弄些不知道今后实不实用的试验品来赚我们的钱。要是数字媒体是这样的发展前景,那就死定了,是没有出路的。
20#
发表于 2009-11-24 11:59: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tter 于 2009-11-22 05:02 PM 发表

其实大家有多少人思考过,一张唱片有多少费用是版权费,多少费用是媒体制作费用?一张24k金碟镀膜要用多少钱?我曾经看过一集香港无线综艺节目,其中谭咏麟说他最高峰一张CD可以分30-40港币,当时一张CD大约100-12 ...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版权和许可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我赞同音乐人对自己作品版权的保护。这样才能激发创作人更多的动力。创作更好的作品。另外唱片和软件都是用光盘载体,但是卖法不一样。光盘软件麦的事这套软件的使用权。而CD卖的是这张唱片。所以不能用IT界的惯例来说音乐界的事情。

音展CD就更不具代表性,音展CD是一种推广宣传产品。其目的是为了推广宣传,类似于广告。是不存在是否盈利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WOOW 于 2009-11-24 12:04 PM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2-1 12:33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