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C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作品完成于1798年,并于当年在布拉格首演。虽名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却比他的《降 B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完成要晚三年,只是由于前者出版早而被定为第一号。从作品本身来看,第一号比第二号要成熟许多,在管弦乐法上,本曲已加入了单簧管、小号与定音鼓等乐器。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年轻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灿烂的快板,C大调,4/4拍子,协奏风奏鸣曲形式。音乐意气风发, 主部主题坚定有力,副部主题优雅柔美。 整个乐章旋律虽然平稳,但渐渐装饰得异常华丽,主奏钢琴的技巧性很强。
第二乐章 最缓板,降A大调,2/2拍子,三段体。 曲调抒情、柔美,平缓如歌的主题平和、安宁,充满希望。
第三乐章 诙谐的快板,C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主奏钢琴若无其事地奏出了回旋主题,显得非常轻快,错落有致的节奏显得朝气蓬勃。随后是管弦乐充满气势的反复,主奏钢琴在发展部分,充分体现出作者日趋成熟的作曲技巧。最后,在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下,全曲结束。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本曲是贝多芬最早发挥其创作潜力的作品, 而他本人对此曲也充满自信。与贝多芬以前的作品相比,此曲的管弦乐部分已逐渐具有交响曲的韵味,主奏钢琴也能发挥出钢琴本身独特的风格,这两者浑然融合,构成宏伟的协奏曲。在这首作品中,他以往的钢琴协奏曲里的柔弱、单薄已荡然无存,全曲洋溢着年青力壮的粗犷男性的作风。这首《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显示出贝多芬的作曲手法已"更上一层楼"。而贝多芬的交响曲世界,也因此而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灿烂的快板,c小调,2/2拍子,协奏风格的奏鸣曲形式。 整个乐章的第一主题,由木管部分奏出,然后才由全体管弦乐合奏发展;第二主题由第一小提琴与单簧管演奏,主奏钢琴随后出现,与管弦乐互相展开对话式的发展,显得威风堂堂(片段1)。
第二乐章 最缓板,E大调,3/8拍子,三段体形式。 乐章主题由主奏钢琴静静地呈示,如祈祷般复杂、深沉的情绪回荡其间,更有醇厚的和弦来加强乐曲气氛(片段2)。
第三乐章 快板,c小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 乐章主题首先由主奏钢琴呈现,给人以疾步攀登山坡般的急促感觉,继而由双簧管予以反复和发展(片段3)。 乐章在进入回旋主题后,作为终结部的基础,灿烂地结束全曲。
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于1808年12月22日首演于维也纳,由作曲家本人担任独奏。同时上演的曲目还有他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交响曲,《合唱幻想曲》《C小调弥撒》的片断,及一首即兴创作的《键盘幻想曲》和一首咏叹调——Ah!Perfido。这首协奏曲的非公开首演时间应前推至1807年3月。
《第四协奏曲》或许是贝多芬那一时期最为庄严的钢琴作品。末乐章音乐从一个“错误”和弦——C大调主三和弦上展开。这恰是一记妙语!它在贝多芬另外一首作品——《拉苏莫夫斯基四重奏》(OP·59之2e小调)中也有体现。借用这个“错误”和弦,作曲家得以顺畅转调,从而使音乐在整个乐章间展开,并最终循环回归主题。一个最初呈示的、深具潜力的乐思,在乐队全奏与演奏家独奏的轮回中,爆发出内在潜藏的弦力,给人以极大的精神享受。第二主题,贝多芬最大程度地发挥了那个时期钢琴的持续踏板,使有限的音乐素材与整个乐队织体产生共鸣,将外在的热烈与内在的热情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
第五钢琴协奏曲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又名《皇帝协奏曲》。“皇帝”的标题,不是贝多芬自己起的,是因为乐曲本身组织庞大,壮丽宏伟,使人联想到皇帝的威仪,令人肃然起敬,因此被世人称为《皇帝协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