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欢乐总是不期而至 – 小记HEGELH160 [打印本页]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4-12-27 11:57 PM
标题: 欢乐总是不期而至 – 小记HEGELH160
H160搬回来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碍于文笔笨拙,对音响技术一知半解,恐怕词不达意,最后还是禁不住说上几句听感,用以表达自己浅薄的见解及对昌业工作人员的专业而耐心表示由衷感谢.


以前的几年一直在听耳机和现场,因此我会对音色相当有要求,特别挑剔对钢琴的回放.很可惜耳机无论如何怎样都不能还原钢琴的真实形体感,最终下定决心组建一套音响系统,而这个想法必须建立在一个较好的听音环境,最后忙碌了近乎一年,一个10多平方的小小空间渐渐浮现在我眼前.



先来说说现在的系统:
碟机: SONY SACD SCD-777ES
考虑到不俗的声音表现, SONY转盘的做工精湛以及SACD未来的优势,当然还有合适的二手价格




音箱: Isphon Cortin
之所以选择这个冷门品牌音箱,完全出于自己对钢琴的喜好及现场对其声音的笃定,窃认为这种音色最为接近真实的还原(在这个价位上).声音风格倾向于清澈,精确,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各种乐器的力度和内在感情的平衡, 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滥情,不做作,不流于表面..



轮到今天的主角上场, HEGELH160,在今年的东方宾馆的音响展刚刚露面,可惜那次同总设计师缘悭一面 ,如无意外的话,这将是在全国出现的第一台H160, 以下是从网上找到的资料:



H160
搭載雙極型晶體管、並聯推挽式驅動,最大輸出功率可達 150W + 150W(8Ω) / 250W + 250W(4Ω)採用大型環形變壓器,實現寬敞、廣闊的音場表現及平穩、高解析力聲音。

獨家開發的專利擴大技術「SoundEngine,實現電子式音量調整時,亦能保持極低的噪聲水準。
類比輸入RCA x 1 / RCA(AV) x 1 / XLR x 1,數位輸入為同軸 x1 / 光纖 x 3 / USB x 1USB 最高支持 24bit/96kHz PCM 音樂檔案,同軸和光纖最高支持 24bit/192kHz PCM 音源格式,兼容於 DLNA AirPlay 網路音樂播放功能
同時具備喇叭輸出(香蕉插) x 1 / RCA(固定或可變) x2 / 6.3mm 立體聲耳機輸出 x 1
頻率響應特性5Hz100kHzS/N比達 100dB 以上,串擾指標在-100dB 以下,諧波失真 0.005% 以下,互調失真小於或等於 0.01%,阻尼因數設置在1000 以上。


简单概括一下, 合并式功放H160相当于一个中枢回放处理中心,只要连接上音箱,就可以让市面上大部分的播放器(包括手机,电脑)发出更为悦耳动听的声音.


最重要的还是声音表现:


原本以为功放大体只能够作为桥梁如实反映音箱和音源,而这台功放却彻底改变我这个想法.


作为H80的升级版,H160保持Hegel一贯的通透清爽,而中高频有别于上一代H200,声底会略为偏暖,并针对音源作出一定程度上修饰,<2012原音精选>的黄红英的<船歌>(12)<精英独奏><渔歌>(13),其高频的通透感也是可圈可点;在宁静的背景里,人声同乐器的线条比例清晰而稳定,有着绝佳的声音密度;而随后的第14,基辛kissin弹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这个版本是我听过的月光版本中最快而疯狂,可怕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少弹掉一个音,H160回放的钢琴极具有控制力和感染力,简单来说也就是充满了韧性和美感,却不失真实;这两点是我对其最深刻的印象.


紧接着听了新晋女大提琴家Alisa Weilerstein拉的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一出场的大提琴就气势逼人地表现高超的技艺,不但声音浓郁,情感丰富,而且线条清晰,琴腔的共鸣一阵接阵地冲击过来,低频和中频衔接流畅自然并刻画出良好的结象力,配合指挥Daniel Barenboim调治下的Staatskapelle Berlin倾情演出,难怪这张碟可以获得2013BBC音乐杂志年度最佳.

顺便也尝试用同轴输出测试下H160的解码部分(用777ES作为转盘),对比777ES的模拟输出,同一音量下,声压会稍为加大,在音质上属于柔细的,动态比前者要好, 总体上表现出温和耐听,而最大的特色在于音场会异常地宽广,为了再次印证这个听感,特意找来法国男高音Roberto Alagna演唱南美洲的流行歌曲,俄罗斯钢琴家Mikhail Pletnev弹的画展和<2010原音精选>,无论是高亢雄浑的男声, 尊严和宏伟的基辅大门还是蔡琴的<祝我幸福>等大部分熟悉的音乐时,可以明确感受到主体位置回退到音箱后方,使得整个‘舞台’更向后推,以致音箱中央部分的形体感略微下降,特别是一般录音室的人声回放尤为明显,而这个现象应该通过调整音箱的内角位置可以解决,试想下如果可以保持广阔的音场兼且拥有结实的形体感,那该会是多好之事,但这还需要时间去投入实践,而有待考究。


最后要想讲的是,任何一套音响系统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严格上说不算是音响发烧友,反而我更在乎软件的收集,对于我喜爱的古典作品,马勒的第五交响曲不同版本算是我最引以为豪的收藏,到现在为止共有65个不同版本,一个管风琴版本.

如果你问我, 觉得哪个版本最佳?我无法回答你. 在我眼中,’文无第一’,任何所谓的神演或多或少都不会每个乐章都完美无暇,如同我看待每套器材的表现,懂得接纳和包容的心态非常重要,听到称心满意的乐章不妨拍手欢呼,遇上不如人意的不如转向下段,再去记下其他的好.
而以上的这些不同版本我暂时还没有听过一无是处的分句和段落,要懂得欣赏音乐的美,首先你要静下来.特别是古典音乐.




再次感谢一路上曾经给过我宝贵意见的大家,可以让我舒心地听听音乐,享受这种不期而至的欢乐。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4-12-28 12:35 AM
太牛了 我觉得 真正懂音乐的人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2-28 08:49 AM
不知楼主的穿孔吸音板的原木的吗?看上去楼主对音乐的理解有独到之处。。。。。。。。。。。。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4-12-28 08:58 AM
LZ对古典音乐的热情和造诣令我钦佩。欢迎LZ多多上来谈音论响
作者: jp    时间: 2014-12-28 11:09 AM
楼主独立装修的听音室让人羡慕,对音乐、音响的理解也很深,希望多多交流!
对于楼主的听感,我是完全认同的,从当初我对H80的“不得不”肃然起敬,大家就不难想象出H160该有多厉害了!
作者: 傑仔    时间: 2014-12-28 11:23 AM
楼主对音乐见解值得学习,全国第一台HEGEL H160的听感心得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2-28 11:37 AM
H160是国内第一台无疑了,真正的多面手,实际,有力,后期产品的饱满音色,带耳放。
作者: 知音漫客    时间: 2014-12-28 11:56 AM
H160与H300声音有什么差别。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2-28 02:00 PM
H160的定位位于H300之下,H80之上,输出功率无H300大,组成了新一代HEGEL合并机器的“三剑客“,与HEGEL早期的合并功放H100\H200等比较起来,新系列音色明显的厚润饱满;并且都加入具备对应数码高格式解码,H160的亮点是继HD12加入耳放功能后,首款在功放上也奉送的机型。
H80,超值
H160的功能丰富,兼顾玩耳机的玩家
H300的功率强劲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4-12-28 02:31 PM 编辑 ]
作者: pear96    时间: 2014-12-28 03:15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4-12-28 02:00 PM 发表
H160的定位位于H300之下,H80之上,输出功率无H300大,组成了新一代HEGEL合并机器的“三剑客“,与HEGEL早期的合并功放H100\H200等比较起来,新系列音色明显的厚润饱满;并且都加入具备对应数码高格式解码,H160的亮 ...
请问h300可推ae305吗?会否推爆音箱?
作者: LOVEDYN    时间: 2014-12-28 03:21 PM
H160功能除了耳放外,功能比H300还多?
作者: goldaylm1    时间: 2014-12-28 03:33 PM
什么时候到货?
作者: cliffingz    时间: 2014-12-28 04:53 PM
楼主对音乐的理解以及态度都非常值得赞赏!

很高兴能参与到楼主这套系统的组建过程,作为H300用家,我也惊讶于H160的优异表现,搭配德国ISOPHON音箱非常合拍,系统严谨精准的刻画能力得到充分展现。

祝贺楼主得到一套满意的系统。
作者: 傑仔    时间: 2014-12-28 05:36 PM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H160是HEGEL第一台可以使用苹果AirPlay流或DLNA设备无线音乐。
作者: 胡桃夹子    时间: 2014-12-28 08:09 PM
好东西,羡慕呀
作者: anjing    时间: 2014-12-28 08:12 PM
喜欢这环境的装修,简单兼顾美观,看起来舒服又干净,示范工程。超赞。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4-12-28 08:24 PM
不错的好文,楼主在音乐和音响方面的造诣也很深,赞一个。
作者: 知音漫客    时间: 2014-12-28 08:52 PM
H160价格是多少?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2-28 09:33 PM
不打算加个踢脚线吗?拖地时候不影响水气进入穿孔板板里,天花的石膏板有选择穿孔的吗?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4-12-28 09:56 PM
欣赏图文并茂,特别是对音乐的态度!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4-12-28 11:00 PM
出去了一整天,都来不及逐一回复,见谅了。
首先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昌业果然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回‘只有情永在’版主:
至于我所知道的装修材料甚少,基本上都是老爸的工友在建筑市场找到的,那时候只是想弄个像钢琴房的隔音室,而这种木材正是琴房专用的,是否原木就不大清楚了。

回‘jp’管理员:
H80的确是一台超值的功放,柔润而味正,本来我觉得他作为功放已经够用,但考虑到h160新增的耳放功能以及或许有更好的数码前级,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回‘芍药’版主,
特别感谢您,因为前两年看了您的文章(可惜我现在也找不到了),您所打造的听音室给了我很多启发,于是便借鉴了不少,特别是楼顶的洞洞板。
踢脚线吗?可能当时没有想到这一点,不过我的房间少得很,一般用吸水布手擦便是。
作者: jp    时间: 2014-12-29 10:01 AM
原帖由 知音漫客 于 2014-12-28 08:52 PM 发表
H160价格是多少?

好像是2万多,资料准备出。
作者: jp    时间: 2014-12-29 10:02 AM
原帖由 pear96 于 2014-12-28 03:15 PM 发表
请问h300可推ae305吗?会否推爆音箱?

绰绰有余,杀鸡用了牛刀。
作者: pear96    时间: 2014-12-29 10:26 AM
标题: 回复 23# 的帖子
哈哈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14-12-30 01:48 AM
H160的解码器和H300的有何差别?两部功放除了功率之外还有什么区别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2-30 09:43 AM
抛开解码器的参数与对各种功能的延展,最后反映出的应该是音质;就我在音展比较过HD12 DSD与HD25码器,HD12 DSD虽然支持解码的格式与功能都要比HD25多,但音质上似乎HD25要好上几分。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4-12-30 10:46 AM
原帖由 juncool 于 2014-12-30 01:48 AM 发表
H160的解码器和H300的有何差别?两部功放除了功率之外还有什么区别


两台解码器之间没有直接对比过,但仅仅从功放角度的音质出发,H300更为大气,形体感较为扎实而立体,既继承前一代H200反映前端的巨大揭示力,又较为温和正气,而H160则是有种‘四两拨千斤’的意味,在中高频上恰如其分地修饰,对于冷色调的前端(特别是音箱)有相当大的得着。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搭配问题,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到昌业的试音室试听,才能作准。
作者: 羽果    时间: 2014-12-31 06:32 PM
请楼主将马5的六十几张CD发几个高清图供我等欣赏YY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1 11:38 AM
这个建议不错,尽管很多版本都不是头版,但记录总是美好的事.暂时就几张,日后慢慢再整理…..


在印象中, 匈牙利指挥家索尔蒂爵士(Sir Georg Solti)1970年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Symphony Orchestra)的马勒第五是我第一张入手的录音室版本
第一次接触Solti暴力美学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光辉灿烂的铜管部,就是从那时开始.

大家知道吗?Solti天鹅之歌就是马勒第五,1997年与苏黎世管弦乐团(Tonhalle-OrchesterZurich) 最后的实况演出.

这个版本一度找了很久,美国阿马逊也经常可以看到,但就是不知道国内为什么不常见.同样是Solti和芝加哥,但不同这次录音地点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19901130日的实况录音.



-----------------------------------------
同样一个指挥家有3个版本还有:


1978年德国指挥家克劳斯·滕施泰特(KlausTennstedt)指挥伦敦爱乐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录音室版本

同样的组合,1984413日的大阪演出,同场还演出了莫扎特的第35交响曲哈夫纳

还有这一张一直被我错觉是录音室的版本,19881213日在皇家节日大会堂的实况录音,当然还是和伦敦爱乐.

-------------------------------
另外这张PentaTone唱片是荷兰籍指挥家伯纳德·海廷克(Bernard Haitink)早期与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在飞利浦录制的而再转录的SACD,197012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的录音

19885月在柏林爱乐馆与柏林爱乐(BerlinerPhilharmonker)的合作


2004630日到71日在巴黎与法国国家管弦乐团(Orchestranational de France)录制的版本



[ 本帖最后由 嘉贤 于 2015-1-1 11:40 AM 编辑 ]
作者: 羽果    时间: 2015-1-1 08:24 PM
确实难得,不是头版也是绝版的了。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2 10:31 AM
原帖由 羽果 于 2015-1-1 08:24 PM 发表
确实难得,不是头版也是绝版的了。

更有些是从大包子里选取的....




---------------------------------------------------
(接上)
差点还忘记一位重要指挥的三次倾力的演出,他就是伦纳德.伯恩施坦(Leonard Bernstein),且不论他的指挥艺术,单单从他60年代起不遗余力地推广马勒交响(第一套录制完整的马勒全集就是出自他手笔),就这一点已经是意义非凡.


196317日于林肯中心,纽约爱乐(New YorkPhilharmonic).

19879月在法兰克福与维也纳爱乐(WiennerPhilharmoniker)法兰克福老歌剧院

1987910日在英国逍遥音乐节(Proms)上的实况录音,同样是维也纳爱乐



而有些版本会较为不常见,例如以下那张有管风琴独奏的马勒第5
这张在英国格洛斯特大教堂(Gloucester Cathedral)由管风琴家David Briggs改编和演绎的版本,录音时间为1998412.

20008710, 本杰明.詹德(BenjaminZander)在英国与爱乐乐团(PhilharmoniaOrchestra)合作的版本,显得相当的诚意,原因是CD2就有指挥家长达75分钟对乐曲多个段落详实的讨论,非常有参考价值.
19537,HermannScherchen海曼·谢尔欣在维也纳莫扎特厅(Mozartsaal)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Vienna State Opera Orchetra),出自西敏寺的大包子.


199011113, 查尔斯·马克拉斯爵士(SirCharles Mackerras)在英国利物浦与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 Orchestra),出自EMIEminence大包子



[ 本帖最后由 嘉贤 于 2015-1-11 11:06 PM 编辑 ]
作者: luhui    时间: 2015-1-2 07:21 PM
点赞楼主的马勒收集
作者: 羽果    时间: 2015-1-2 08:47 PM
马勒第五我买的第一张CD是布列兹的,觉得非常满意。那个时期我已不看CD评鉴类的文章了,没有了诱惑,也就没有增加版本的打算。直到后来买入伯恩斯坦的一套碟,才有了第二个版本,现场录音,听得也很过瘾。
作者: 邦尼    时间: 2015-1-2 09:05 PM
迷马勒成这样的罕见。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1-3 12:38 PM
求家访。。。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3 01:12 PM
标题: 回复 35# 的帖子
广州欢迎您啊,如果不嫌弃地方窄小的话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3 01:24 PM
原帖由 羽果 于 2015-1-2 08:47 PM 发表
马勒第五我买的第一张CD是布列兹的,觉得非常满意。那个时期我已不看CD评鉴类的文章了,没有了诱惑,也就没有增加版本的打算。直到后来买入伯恩斯坦的一套碟,才有了第二个版本,现场录音,听得也很过瘾。

布列兹的演绎非常具分析力,对细节的刻画可谓是抽丝剥茧,像手术刀式将这部作品逐层剖释.至于是否符合你的口味,真的要试过才知道. 不知道你所讲的伯恩斯坦是前期还是后期的他,在速度的控制上相差甚远,后期的他俨然就是希腊神话里的酒神狄俄尼索斯,飘逸而豪放,有一种猎魂的醉人力量

(接上)
既然放在音响论坛,少不免要满足了广大发烧友对音效的需求,以下几张有十分出色的音响效果:


19963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录音室版本, 法国指挥家皮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与维也纳爱乐(Wienner Philharmoniker)



1990129日到23日在德国科隆, 以色列指挥家加里·贝蒂尼(GaryBertini)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旁边的那套马勒交响曲全集是我心目中的入门之选




199710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的录音室版本, 意大利指挥家里卡多·夏伊(Riccardo Chailly)与皇家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1986123-25日在法兰克福旧歌剧院的录音室版本, 以色列指挥家依里亚胡·殷巴尔(Eliahu Inbal) 与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19915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实况录音, 法国指挥家乔治·普莱特(Georges Pretre)维也纳交响乐团(Wiener Symphoniker)



2007-200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的实况录音, 拉脱维亚指挥家马里斯·扬颂斯(MarissJansons)与皇家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200110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的实况版本,德国指挥哈特穆特·汉辛(Hartmut Haenchen)
荷兰爱乐乐团(Netherlands Philharmonic Orchestra)




2005928日到102日于旧金山戴维斯交响音乐厅, 美国指挥家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与旧金山交响乐团(SanFrancisco Symphony)




20129月在布达佩斯,匈牙利指挥家伊凡.费沙尔(IvanFischer)与布达佩斯节日乐团(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 本帖最后由 嘉贤 于 2015-1-3 01:46 PM 编辑 ]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1-3 06:23 PM
佩服佩服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1-3 07:20 P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1-3 01:12 PM 发表
广州欢迎您啊,如果不嫌弃地方窄小的话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3 09:10 PM
喜欢马勒的作品——惊天地泣鬼神!
作者: jp    时间: 2015-1-4 11:02 A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1-3 01:12 PM 发表
广州欢迎您啊,如果不嫌弃地方窄小的话

希望能实地感受一下H160演绎马勒的风采。
作者: jp    时间: 2015-1-4 11:20 AM
原帖由 知音漫客 于 2014-12-28 11:56 AM 发表
H160与H300声音有什么差别。

H160所使用的解码芯片为AKM4396,级别仅次于HEGEL旗舰解码器HD 25所用的AK4399EQ芯片,而H300使用的也是AK4399EQ。H300具有更强大的驱动力和更宽广的动态范围,不过在很多情况下使用H160已经足够了。
作者: jp    时间: 2015-1-4 11:24 AM
H160的资料公布如下:

售价:23500元  

H160的设计目标只有一个:提供全面而强大的功能,让它可与各种音源连接,尽可能赋予它们最好的音质。因此与一般放大器相比,H160会拥有更多连接端口,从XLR、RCA模拟端子到同轴、光纤、USB数字端子,甚至耳机插口都一应俱全。您还可以从使用Apple Air Play或DLNA通讯协议的设备中,将其储存的数字音乐内容以无线方式传递给H160。其次,HEGEL留意到与H160连接的设备当中并不是都是高保真设计的,因此采用了独特的技术使无论连接的是CD机还是Iphone,均可充分挖掘它们的声音潜质。对于音质较差的讯源,H160特有的“音质修补”技术还可以弥补它们的不足。
此外,H160还使用了最新一代的SoundEngine专利模块,在音质上与对手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由于失真度极低,它的声音异常纯净和平滑;而且由于阻尼系数很高,低频也格外清晰、快捷。同时H160还内置优质耳机放大器。
技术参数输出功率:150W/声道(8Ω)
模拟输入:1组XLR、1组RCA、1组HT直通
模拟输出:1组固定输出、1组可变输出(均为RCA端子)
数字输入:1组同轴、3组光纤、1组USB、1组RJ45
耳机输出:6.3mm插孔
频率响应:5-100k Hz
声道窜扰度:<-100dB
失真度:<0.005%
阻尼系数:>1000
体积(WxHxD):43x12x41cm
重量:19kg

H160-10_686_457_80.jpg (56.04 KB, 下载次数: 107)

H160-10_686_457_80.jpg

H160-12_686_457_80.jpg (51.22 KB, 下载次数: 114)

H160-12_686_457_80.jpg

作者: 老项    时间: 2015-1-4 11:28 AM
价格和H200差不多,不知二者相比如何?
作者: jp    时间: 2015-1-4 11:31 AM
风格不一样,H200较直白、爽朗,H160较温暖、厚实。
作者: coolsunman    时间: 2015-1-4 12:45 PM
最关心的问题是hegel160的USB解码音质如何?还需要买高级界面吗?
作者: jp    时间: 2015-1-4 01:48 PM
其USB已有24/96的解析度,已有足够的保真度了。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5 02:54 PM
标题: 回复 41# 的帖子
欢迎之至,希望能给我这个初哥多加建议,音响的确是一个费神的工程。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5 02:55 PM
原帖由 coolsunman 于 2015-1-4 12:45 PM 发表
最关心的问题是hegel160的USB解码音质如何?还需要买高级界面吗?

USB实听下发觉也是温暖而清晰的,限于老掉牙的上网本没有24/96等高格式文件,听着较高质mp3的文件,也不会觉得太嘈耳,听感是平和而无压力.因为PC hifi不是我的重点,独立高级界面还需要阁下亲身对比,至少我对USB部分还算满意.




作者: jp    时间: 2015-1-5 03:17 P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1-5 02:54 PM 发表
欢迎之至,希望能给我这个初哥多加建议,音响的确是一个费神的工程。

不客气,大家多交流就好。
作者: Flylite    时间: 2015-1-5 03:23 PM
在东方音展听hegel设计师说  160的USB是达到24/192,效果相当于HD11解码器。
作者: jp    时间: 2015-1-5 03:27 PM
标题: 回复 51# 的帖子
是吗?这么厉害?看来我记错了。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8 10:26 AM
原帖由 Flylite 于 2015-1-5 03:23 PM 发表
在东方音展听hegel设计师说  160的USB是达到24/192,效果相当于HD11解码器。


看来要找一些24/192的音频格式听听,现在基本上一下班就用USB听歌,打开电脑便是,方便之极。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9 02:05 PM
(接上)模拟录音篇:


除了之前介绍的索尔蒂1970年和滕施泰特1978年两个版本,还有几个音效较为出色的模拟录音值得和大家推荐:


1969716-18日录音于伦敦WatfordTown Hall,  英国指挥家约翰巴比罗利爵士(Sir John Barbirolli)指挥新爱乐乐团(The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9732月于柏林录音棚(Jesus-Christus-Kirche, 奥地利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指挥柏林爱乐(Berliner Philharmonker)



1977117-18日于费城ScottishRite Cathedral, 美国指挥家詹姆斯·莱文(James Levine)指挥费城管弦乐团(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19834 12日于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现场版本,以色列指挥家加里·贝蒂尼(Gary Bertini) 与维也纳交响乐团(Wiener Symphoniker)




19712月奥地利指挥家汉斯·史瓦洛夫斯基(Hans Swarowsky)于奥地利电台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Wiener Symphoniker)的录音室版本




1981年出版(录音时间与地点不详)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Abbado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的马勒第五


作者: LOVEDYN    时间: 2015-1-11 05:32 PM
H160的功放管是什么管?
作者: 羽果    时间: 2015-1-11 07:36 P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1-3 01:24 PM 发表 布列兹的演绎非常具分析力,对细节的刻画可谓是抽丝剥茧,像手术刀式将这部作品逐层剖释.至于是否符合你的口味,真的要试过才知道. 不知道你所讲的伯恩斯坦是前期还是后期的他,在速度的控制上相差甚远,后期的他俨然就 ...

我的那张收在DG的"伯恩斯坦传奇现场录音"的包子里。刚才仔细看了CD小册子,跟你那张就是同一录音,只不过不是录音室的,而是在法兰克福老歌剧院的演出。我恰好在那里听过音乐会。那次顺手带回来一本印刷精美的老歌剧院的音乐会排期,瞬间口水直流:都是一流的乐团和艺术家,价格比星海音乐厅低的多。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11 10:42 PM
标题: 回复 55# 的帖子
这个不清楚,需要问问版主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11 11:04 PM
标题: 回复 56# 的帖子
的确是法兰克福老歌剧院,谢谢更正. (大概是我记得中途没有观众咳嗽和结束没有掌声,就把这些特征的录音当做录音室作品吧).

谈到音乐会,欧洲的票价确实宜人,由英国那边友人告知,就算是消费水平偏高的伦敦,一场普通的音乐会也只是20英镑(折合人民币200元左右),另外是他们还有出售站票,不仅增加收入更是攒足人气,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观众的素质.就广州的星海而言,票价也相对上海,北京便宜,其实要请近百人的一流乐团坐10多个小时飞机过来这里,花费肯定也不少,记得上次看波格莱里奇,由于有基金会的赞助,票价也比较适中,希望以后的音乐会也有多些惠民票价,好让音乐会不再变成奢侈品.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1-11 11:18 PM
在英国听古典是幸福的,有顶尖的乐团,重要的是小孩是免票的。 得以很好的传承。
作者: jp    时间: 2015-1-12 09:56 AM
原帖由 LOVEDYN 于 2015-1-11 05:32 PM 发表
H160的功放管是什么管?

东芝管。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12 12:31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5-1-11 11:18 PM 发表
在英国听古典是幸福的,有顶尖的乐团,重要的是小孩是免票的。 得以很好的传承。

不仅音乐会的平易近人,本地电台的推广也对古典音乐作出非常大的贡献,英国广播电台(BBC)Radio3全天不间断的音乐播放,更是令人足不出户便能听到优秀的古典音乐,就连旗下的音乐杂志也做得相当有诚意,最新一期的BBC音乐杂志更是附送了罗斯特罗波维奇(Rostropovich)1975年爱丁堡音乐节的三首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这个CD版本的现场录音应该是首度发放.


[ 本帖最后由 嘉贤 于 2015-1-12 12:32 PM 编辑 ]
作者: 羽果    时间: 2015-1-16 10:06 AM
请问楼主和版主,H160是否有wifi,能否组建DLNA?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22 11:35 AM
标题: 回复 62# 的帖子
抱歉回复晚了,DLNA在使用说明书上没有任何篇幅的介绍,反而Air Play成为重点,有两版的说明

大致的意思是H160必须接上网线 ,再从苹果产品里控制,由于我房间不方便接网线,加上没有苹果的产品,这个功能就被忽略了

还是把相关问题留给版主吧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3-9 05:15 PM
“昌业音响主论坛”会员当月发帖里里评出当月“最具影响力贴”及“最佳人气帖”各一名;
“音乐大家谈”版块当月发帖里评出当月“最具影响力贴”一名。
从11月起从每月发帖里评出当月“昌业产品用家使用心得优秀帖”一名。
从2011年3月起,从数码与影音版块每月发帖里评出当月“最具影响力帖”一名。
经过几位版主的讨论评选,现公布得奖名单如下:

2015年近期论坛获奖名单推荐

主论坛“最具影响力帖”
升级嘉密M5音箱后再升级嘉密CD3CD机     作者:徐12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47482&extra=page%3D2%26amp%3Bfilter%3D2592000%26amp%3Borderby%3Ddateline%26amp%3Bascdesc%3DDESC

主论坛“昌业产品用家使用心得优秀帖”
欢乐总是不期而至 – 小记HEGELH160     作者:嘉贤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47292&extra=page%3D4%26amp%3Bfilter%3D7948800%26amp%3Borderby%3Ddateline%26amp%3Bascdesc%3DDESC

文艺杂苑版块“最具影响力帖”
岁月更替,人生轮回     作者:空山鸟语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47321&extra=page%3D1


以上获奖者各奖励限量"昌业20周年纪念唱片CD"碟一张.如已拥有可由烧友在淘宝网自由选择100元以内碟片一张,由昌业代拍下寄出。请上述得奖者将个人所需要的碟片链接,真实姓名、邮寄地址和电话号码以短消息的形式发到"CY客服"的短消息信箱里以便统一选购尽早寄出奖品。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5-3-9 09:16 PM
恭喜获奖!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0 08:52 AM
有点儿意外,没有想到居然会得奖,谢谢各位版主和网友的大大支持

另外,h160越听越满意,潜力不容忽视
作者: jp    时间: 2015-3-10 09:19 AM
嘉贤的系统确实让人喜欢,稍后会发家访。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0 10:07 AM
原帖由 jp 于 2015-3-10 09:19 AM 发表
嘉贤的系统确实让人喜欢,稍后会发家访。

多得您的指点,大体上的布局初成

news_201531095818.jpg (72.41 KB, 下载次数: 107)

news_201531095818.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3-10 10:25 A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3-10 10:07 AM 发表

多得您的指点,大体上的布局初成

不客气呀。见到后墙加了吸音块,现在效果如何?播了《闲云野鹤》了吗?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0 11:40 AM
声音会比之前更凝聚,而背景则更黑......

暂时还没有找到《一意孤行》这张旧版碟,新版碟又不是太放心
作者: jp    时间: 2015-3-10 11:49 A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3-10 11:40 AM 发表
声音会比之前更凝聚,而背景则更黑......

暂时还没有找到《一意孤行》这张旧版碟,新版碟又不是太放心

确实如此,音箱后墙做一些吸音是有利于使背景更干净、定位更清晰的。如果是强反射面则效果相反,所以音箱后墙最好不要有玻璃、光滑墙面。但不少烧友会摆一台电视机,这恰恰是强烈的反射源,对音质有负面影响,但又不能不放,所以我只能建议他们用厚实的棉布罩上了。
《一意孤行》这张碟新、旧版应该差别不大,值得拥有。而第一首《闲云野鹤》的低频能过关、没有显著驻波的话,那就没有什么碟的低频是播不好的,所以该曲是调整低频的利器!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1 10:31 AM
原帖由 jp 于 2015-3-10 11:49 AM 发表

确实如此,音箱后墙做一些吸音是有利于使背景更干净、定位更清晰的。如果是强反射面则效果相反,所以音箱后墙最好不要有玻璃、光滑墙面。但不少烧友会摆一台电视机,这恰恰是强烈的反射源,对音质有负面影响,但又 ...

当初有朋友觉得把听音室单纯作为两声道有点浪费,建议我加上家庭影院,但我一口拒绝了,原因是现代人已经不停地看手机,看电视,回到家中再继续用眼,过于伤神,另外电子产品之间的干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版主这样一讲,就更有说服力了,呵呵……


既然JP如此诚意推荐,这张碟就不能不买了,有时间过去金海印找下,初步打算入手XRCD,当然如果有SACD更好


谈到测试低频,我一般会用以下这两张碟作为工具碟,一头一尾,大抵上都感受到低频的震撼之处,越听越过瘾。尤其是开篇那首《出嫁》,在音展听过玻璃CD,加上大口径的低音单元,当然还有顶级器材的辅助下,就更加无比刺激了。







[ 本帖最后由 嘉贤 于 2015-3-11 10:32 A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15-3-11 10:45 AM
标题: 回复 72# 的帖子
《一意孤行》最多买XRCD就好,没必要买SACD,因为它原本就是PCM录音的。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1 10:56 AM
嗯....原来如此,我也忽视了年份,要原生的SACD的录音其实不多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3-11 10:57 AM
江河水里的第一首  出嫁   前面的唢呐表现出女家不舍的凄泣  唢呐后面的背景是男家迎亲队伍的喜庆  刻画的非常分明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1 11:11 AM
那种意境似乎同传统的现代婚礼很不同,个人觉得唢呐的音色本来就带有一种悲剧色彩,今天听起来好像那个...
但无论如何,里面表达出恋恋不舍的情愫,每个人都心同感受,只是听者的阅历和心境不同而已...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3-11 11:29 AM
系统感受不出这种强烈对比  或者是系统表现不出录音师(或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就该检讨了  无论是CD系统或黑胶系统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1 11:44 AM
有道理,这也是器材布局和优秀录音的价值所在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5-3-11 12:21 PM
嘉贤朋友的听音室简洁大方,特别是后墙的那块吸音板,很有特色。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给个赞。
作者: 小烧123    时间: 2015-3-11 12:29 PM
嘉贤兄在音乐和音响方面的知识很高,佩服。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1 12:47 PM
多谢赏识,这块纯羊毛板是机缘巧合下在南岸路看到实物,而且只有一张,尽管初见觉得它很少(只有一米乘一米),但却是很合眼缘,像是一块又一块形状各异的石头,幻想着那些大小音符能如同缓缓小溪顺着这些‘石头’潺潺流动,能够直入心坎就最好不过了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1 12:51 PM
标题: 回复 80# 的帖子
不敢当,很多很多的知识都须同论坛上的前辈们学习,现在都在半桶水阶段....
作者: ak47c    时间: 2015-3-11 05:20 PM
好帖子,营养丰富!
嘉贤兄是真正的爱乐者,值得敬佩。
小弟也爱好古典音乐,有机会当向兄多多请教。
兄所用ISPHON 个人所见用家极少,看兄所作的声音点评,对这个箱子也很感兴趣。希望嘉贤兄具体谈谈。
如果不便的话,也可PM交流,感谢。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5-3-11 08:32 PM
软硬兼施,佩服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3-11 08:56 PM
确实在小环境折腾不容易,会比在较好的环境难,但是往往会激发自己的调整动力。当有一定效果时,会更有心得,更有成就感;马勒交响曲都已经够拷系统了,古典交响曲录制都比较平衡,当以来较声为好,倒是一些发烧录音盘,往往夸张些,不适合拿来较声。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3-11 11:50 PM
标题: 标题
为小环境喝彩

IMG_20150311_233900.jpg (572.34 KB, 下载次数: 125)

IMG_20150311_233900.jpg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3-11 11:55 PM
标题: 标题
内有不少乾坤

IMG_20150311_234433.jpg (570.56 KB, 下载次数: 113)

IMG_20150311_234433.jpg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3-11 11:56 PM
标题: 标题
内容

IMG_20150311_234242.jpg (611.85 KB, 下载次数: 138)

IMG_20150311_234242.jpg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3-12 07:42 AM
米兄又搞新科研。。。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2 09:32 AM
标题: 回复 83# 的帖子
Isphon用家似乎真的不多,就连能在网上搜索出来文章也少得可怜,据说近来也变更过名字,曾在2012或2013年的音展上听过其声音,型号忘记了,亦颇具好感,是我追求的声音,而那时的我听耳机的时间居多,不敢向这方面多想,宁愿多花费在软件上面。

翻阅资料,貌似我这对Cortina‘冰山’早在2004年出厂,直至最近,我才从昌业库存里购进,应该是最后一对吧,声音特点就在首页简单带过,这里就不再多讲。反而想谈谈搭配,个人以为是又爱又恨的,爱的是她始终如一的反映信源,唱片里面是什么就是什么;恨的是她‘一山不能容二虎’,对功放的选择有两重要求,一是绝对不能选择直白而声音在某种程度上不妥协的放大器,这是首要前提;如果做不到,不如换音箱罢了,其次,要想她发出原本的声音,也不能过分去粉饰,否则就会失去原有的光泽,所以只能选择中性偏暖的放大器。这是我一个月里在昌业听音室反复对比不同合并功放得出的听感(这里不得不再次由衷感谢昌业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的耐心态度和专业的视野)

希望这些可以帮到你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2 09:51 AM
标题: 回复 85# 的帖子
多得家人的体谅同支持,在小环境下能尽自己的能力去逐步建筑起越来越接近自己心目中的声音,是一件十分舒心的事,这也让我牢牢紧记,音响并不是单一的个人,系统和环境结合才是全部。

的确如此,不要以为古典交响曲只会在某些发烧盘才会“爆”,大家不妨试下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里面最后一首《献祭的舞蹈》,看看自己和系统是否能承受这种疯狂和原始之重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2 09:54 AM
原帖由 米其林 于 2015-3-11 11:50 PM 发表
为小环境喝彩

很明显比我那里大一码,而且装修美观豪华得多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3-12 09:56 AM
楼主的冰山我听过几次  有素质的落地箱  有机会用前后级去玩玩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2 09:56 AM
原帖由 米其林 于 2015-3-11 11:55 PM 发表
内有不少乾坤

这是地盒吗?我见识少尽管头发不长,请明示,哈哈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3-12 09:59 AM
不是地盒  地盒完全可以退役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2 09:59 AM
标题: 回复 93# 的帖子
恐怕我少少的地方容不下前后级,更怕自己中毒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3-12 10:00 AM
楼主表哥来过我这里……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3-12 10:28 AM
嗯....那是我表姐夫,有时间找他去家访,哈哈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3-12 11:25 AM
表姐夫哥 简称表哥  嘻嘻
作者: 羽果    时间: 2015-6-14 10:28 AM
刚才看版主的家访贴,楼主的马五又增加了六个版本!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