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转帖——大英帝国最伟大的唱片公司—— DECCA 迪卡唱片公司 [打印本页]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1 11:07 AM
标题: 转帖——大英帝国最伟大的唱片公司—— DECCA 迪卡唱片公司
宝丽金•环球集团所属的一家以录制歌剧而闻名于世的唱片公司,译为“黛卡”或“迪卡”公司,麾下拥有Argo,福茂唱片等子公司。成立于1929年,是英伦三岛唯一可与百年老厂EMI相匹敌的唱片厂牌。
    其实作为同属宝丽金集团的唱片品牌,Decca无论在规模,历史,艺人阵容等诸多方面都与DG等大公司相去甚远,但是在发烧友心目当中,Decca的品牌形象和地位却仍然非同反响,甚至称其为当今世界录音艺术的一大典范,都一点不为过。事实上,只要您听过Decca的唱片,您便会同意:Decca录音所特有的深阔音场,透明度一流的秀美音色,以及极其华丽自然的音域平衡度,已和其蓝红相间的商标一样,成为独树一帜,无可替代的招牌。
    在艺术家的阵容上,Decca最引以为自豪的便是曾签约旗下40多年的专属指挥,声望盖天的一代名师乔治•索尔蒂爵士。此外Decca旗下拥有指挥大师迪图瓦,梅塔,夏依,马泽尔等;钢琴家阿什肯纳奇等;小提琴家正京和,巴克豪斯等;吉他家费尔南德斯等;歌唱家帕瓦洛蒂,萨瑟兰,多明哥,卡雷拉斯,苔巴尔蒂,卡纳娃,卡芭耶,弗蕾妮,毕约琳,特菲尔,弗拉明戈,巴托莉,盖尔吉尔等等。在流行音乐领域,Decca大家族中同样有这众多闪亮的名字:比如驰名世界的曼托瓦尼轻音乐团,美国爵士乐传奇艾灵顿公爵,百老汇著名歌手平•克劳斯贝,以及TheRollingStones滚石,JoyDivision,HappyMondays,RunDMC等等。而且Decca唱片高贵华丽的透明音色,如临现场的精确定位,开阔深远的音场空间感以及辉煌而不刺耳的音域平衡度,几乎能叫任何发烧友一闻上瘾,并已成为人所共知的特色。
    在当今浩如烟海的唱片品牌当中,Decca特别以录制歌剧作品而名震全球。众所周知,歌剧录制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要耗费大量了人力与物力,收回资金也需要很长时间,没有实力和魄力的公司往往不敢问津此道。Decca公司不仅具有雄厚的财力,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这一行当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多年以来,Decca公司积累了歌剧录制方面的丰富经验,而且网络了上述一大批世界超级的歌唱家和众多知名歌剧院作为坚强的后盾。因此,Decca是一家歌剧和声乐爱好者要特别关注的唱片公司。


  历史上,Decca这个名字的首次出现,是在1914年,手提式留声机制造先驱山姆父子将这个名字冠在了当时令他们获得极大成功的手提留声机上,几年后,企业家刘易斯(ELewis)从山姆父子手中收购了此业,由于Decca产品在一战期间颇受欢迎,名字便被保留了下来。1929年,Decca留声机公司进一步扩展,派生出了Decca唱片公司。数月之后,Decca首次发行了一批78转唱片,内容包括一些舞曲音乐及英国作曲家的作品,戴流斯的《海的漂流》开创了Decca录制古典大编制交响乐的先例。30年代时Decca的经营开始扩展,取得了德国Polydor古典唱片在英国的发行权。两年后,其地盘伸展至美国,在纽约成立了Decca美国公司,并停止了留声机的生产,全力发展唱片业务。1937年Decca买下克利斯多雷(Crystalate)唱片公司,并将其下的Rex,Vocalian,Panachord等几个品牌收归己有,同时也拥有了在西罕布斯坦的相关录音室。没想到这个录音室中的几位录音师后来竟成为Decca独一无二华丽音响的缔造者,其中包括技术总监阿瑟•哈蒂(ArthurHaddy)博士和录音巨匠凯尼兹•韦尔金森。

由哈蒂领导的工作小组在二战中投身军事录音的研究,承担并完成了政府下达的录下由英国和德国潜艇内部发出的各种声音的任务,他们在声纳技术上的突破为皇家海军击沉德国潜艇立下汗马功劳。战后,Decca所掌握的先进技术为其录音事业带来新的生机。这种坚实的技术基础首先体现在唱片制版上,Decca所改良的动圈刻片刀,可以成功的将高频响应提升到每秒一万四千赫兹,大大提升了频响和信噪比,降低了失真度,在唱片业被传为神话。其后这一革命性科技伸展至音乐制作领域。1954年Decca发表划时代的“Full Frequency Range Recording”全频带录音技术,领先同行,以此制成的唱片在高频响应和音乐保真度方面都达到前所未见的高度。
    在FFRR技术得到肯定之后,Decca唱片以LONDON这个品牌倾销美国,并迅速占领日本,拉美市场。50年代,Decca与德国德律风根(TELEFUNKEN)集团联合设立了一个以技术发展为目标的机构,以TELDEC(泰尔迪克)为商标发行唱片,后来TELDEC唱片公司因经营问题转入华纳唱片集团。随着唱片工业由SP向LP时代迈进,Decca重新加入到唱机制造中,其开发的世界首枚全音誉微沟纹唱头在当年几乎成为新一代高保真音响的主要音源,配合发行的一些古典唱片被广泛示范,出尽风头。1957年Decca推出的副牌商标Argo至今都是古典老乐迷心目中优质唱片的代名词。1958年Decca和美国RCA,Mercury等唱片公司同步跨入立体声时代,古典曲目如雨后春笋般激增。事实上早在1954年,Decca就开始将部门母带以声道分离的方式录制,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将左,右声道刻在单一沟槽的两壁。在立体声LP幕后规格的商定中,Decca作为重要角色促成了这一国际规格的制定。在其后的漫长岁月中,Decca发行的立体声LP一直被发烧友认定为音质纯净,毫无扭曲的高品质唱片。


  50年代末,Decca在先进录音技术和金字招牌般的录音品质保证下,开始发展宏大的立体声歌剧录音计划。由库肖领导的录音小组与索尔蒂爵士在维也纳展开长期合作,录制瓦格纳的矿世巨作《尼博龙根的指环》全集。这一史无前例的录音计划足足延续了五年,耗费了难以计数的人力和物力。虽然它的出版在全球造成了空前的狂热,而且这套14张CD组成的《指环》全集在今天依然是唱片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宏篇巨著,但却引发了Decca在财政上的危机。70年代初,Decca不得不将股份出售给了宝丽金集团。加入宝丽金之后,由于得到巨大的财力支持,Decca迅速恢复元气,率先投入对数码录音的研究和使用,并继续在录音技术上独步一时。现在,Decca与同属宝丽金•环球唱片集团的Philips和DG鼎足而立,并在录音计划的制定,艺人的行政,场地及技术问题上享有自主权,其出品的唱片在艺术,音响方面一直维持至高的品位。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1 11:07 AM
早在50年代立体声录音的萌芽时期,Decca公司的资深录音师威尔金森(K.E.Wikinson)先生便开始在广泛的实验中探索如何利用最佳的条件调合出清澄的音色和宽阔的舞台空间感。他认为,唱片上的音乐只有包含光辉开放的音响和一些细致入微的空间响应,才能让人感受到如临现场的愉悦,听到最鲜活的效果。几经实验,他炮制了一种独特的麦克风摆放阵式。这种后来被称为“The Decca Tree”的“麦克风树”,是以一组位于支架左右的麦克风及另一只垂直在适当距离的麦克风为主,这三支话筒构成的“麦克风树”矗立舞台,配合其他麦克风的辅助,可以将单点与多点方式录音的优缺点加以妥协,创造出细致,平衡又不失动态的录音效果。首先进行这种“麦克风树”录音实践的,是大名鼎鼎的曼托瓦尼乐团,至今他们那美到不可方物的弦乐音响都可令乐迷三月不知肉味。其后,这一麦克风摆法被推广到Decca的古典管弦乐和歌剧录音当中,以至于威尔金森在Decca乃至散见于美国Chesky唱片公司的大量唱片至今都成为发烧友搜寻不厌的目标。除此之外,造就Decca迷人录音特色的是其另一引以为自豪的录音原则。即古典录音都是在现场立即混音,以第一时间制成两声道的立体声母带。也就是说,Decca不会利用多轨录音的宽容性,在事后任意更动指挥原先已同意的声音。这种极端忠实于现场的制作精神对录音师的临场功力和音乐修养都提出了极大的考验。Decca古典录音中那种可以透视并给予听者无限想象力的音场空间感;以及那种逼真呈现艺术家动作,走位以及戏剧化场景的真实效果,正是依赖于这一录音哲学而得到保证的。至于非古典音乐的录音,Decca于70年代开发的“四相位录音法”(phase-4)开创了多轨录音的先河。这种可以有机安排录像定位的制作手段给予后处理较大的立体的效果同样令人惊讶,叹为听止。



最重要的一点是,Decca的每一项录音工程对录音地点的选择都可谓煞费苦心。这一点甚至连录音场地的交通状况都可能被考虑在内。一般情况下,Decca都会在事前派专人对录音场地进行反复考察,确定后立即进行改建,包括舞台的结构,观众的座椅,隔声设备等都经过复杂的修整布置,以满足不同录音所需要的不同空间响应。早期Decca曾使用过的三座欧洲出色的音乐厅:日内瓦维多利亚厅和维也纳索芬音乐厅,后来都被证明是拥有最佳反射,混响时间的录音胜地。许多伦敦的乐团,瑞士罗曼德交响乐团以及维也纳爱乐乐团都在这些地方留下过千古不朽的名演,每一张唱片的音响都令人深爱不已。Decca是世界上较早投入数码录音研究的唱片公司之一,早在1978年Decca的研发部门便开始采用18bit数码设备记录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实况。后来,Decca在数码剪接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其ADRM数码复制技术被认为是对珍贵的模拟录音最可以信赖的保存方式,这种重新数码化的母带保存技术可以将老录音去芜留菁,呈现最迷人的效果。1999年,Decca出版了“Legends(传奇)系列”唱片,由宝丽金•环球集团与英国Data Conversion Systems(dCS)录音室合作,经英国原厂授权,采用dCS的954数码系统进行24Bit/96KHz格式化处理,128倍频取样,使Decca的历史名盘以CD版本咸鱼翻身,重见天日。
    从安塞美的历史名演,到索尔蒂《指环》大全集;从威尔金森那一张张难以超越的伟大录音,到九十年代Eclipse,Weekend等系列物美价廉的“超薄小双张”。几十年来,Decca与人们共同分享着她的努力,她的成果,她那沁人心脾的美丽声音。无论录音技术何去何从,发烧友们可以相信:只要Decca还在出版唱片,就绝对可以找到值得珍藏的极品。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1 11:15 AM
以上为转帖感谢作者。与烧友共赏!
作者: jp    时间: 2011-6-21 01:07 PM
在几大古典品牌中,我最喜欢DECCA的声音。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6-21 04:10 PM
对DECCA与RCA与飞利普喜爱有加, 对DG,EMI褒贬不一!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6-21 04:40 PM
RCA的买了不少,唯一对超技小提琴这张不太满意。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6-21 05:00 PM
好帖!,DECCA的录音确实给爱乐者带来许多惊喜,它的歌剧录音尤其优秀。望TAOGE 继续上贴介绍其他唱片公司。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6-21 05:01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1-6-21 04:10 PM 发表
对DECCA与RCA与飞利普喜爱有加, 对DG,EMI褒贬不一!

同感。
作者: hypok    时间: 2011-6-21 09:03 PM
我觉得这贴还是应该以介绍DECCA为主吧。最好专题介绍一下DECCA的歌剧录音。或者和其他公司的歌剧录音比较其特色。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49 AM
卡拉扬DECCA传奇录音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95849/
在众多纪念卡拉扬100周年的再版唱片中,这套9张一套的集中了1959年到1965年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重要录音套装应该放在重要位置。11小时的音乐都非常吸引人,多数都是绝对要听的权威演绎。即使拿出之后30多年的录音,包括卡拉扬自己的,眼前的这些唱片也不逊色。莫扎特第40、贝多芬第7或者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的录音浩如烟海,但是很少能达到卡拉扬维也纳录音中所展示的一以贯之优美状态。

这里收录了卡拉扬最擅长的莫扎特、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和理查·施特劳斯,还有他不经常演出的亚当,霍尔斯特作品。最让人惊喜的是起整体的声音效果,明显与我们后来在数量多的DG和EMI的柏林爱乐“卡拉扬之声”不同,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

在权威的DECCA工程师努力下,这些录音不仅在现场感和动态方面胜出一筹,更重要的是维也纳爱乐乐团体现出的多种色彩、精致透明被奇迹般地呈现出来。柔软光滑的弦乐,瑰丽的管乐给听众持续的快乐。卡拉扬站维也纳爱乐乐团面前,更多地是为有这个特殊乐团提出建议而不是指令,但是效果是仍然非常显著。

评价这些录音的优劣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但是如果要指出其中的我最喜欢的,那将是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这里有无与伦比的管弦乐平衡,分句和脉搏和高质量的弦乐。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组曲,一个多彩的喜悦,呼唤出力量和氛围。亚当的《吉塞尔》,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对这个可爱芭蕾舞作品特立独行的解读,卡拉扬把它变成了经典。理查·施特劳斯的《死与净化》,一个管弦乐透明度的奇迹,拆开声音的多重层次达到了完美,并带给我们真实的戏剧的感觉。

海顿的爱好者会在这个套装里得到他们的超级礼品。即使已经拥有了这里收录作品的其他的录音,它仍然会证明是一个新发现。

[ 本帖最后由 TAOGE 于 2011-6-22 11:11 AM 编辑 ]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49 AM
键盘上的狮王——威廉·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29433/


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 1884.03.16-1969.07.05)出生在德国的莱比锡。他的妈妈是业余钢琴家。巴克豪斯小时候就是跟他的妈妈学琴。1891年他开始跟随莱比锡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Aloys Leckendorf,一学就是九年。1898年开始,巴克豪斯开始到法兰克福和美茵学习,在那遇到了对他事业影响最大的老师——欧根·德尔贝。欧根·德尔贝是李斯特的学生,他演绎的贝多芬至今影响很大。
1900年,巴克豪斯开始登台演出。最早的时候是跟随由阿瑟·尼基什带领的莱比锡格万豪斯音乐厅乐团演出。他在全世界开始出名是1905年8月,巴克豪斯赢得了鲁宾斯坦钢琴比赛的冠军。当时作曲家巴托克也是参赛选手之一,他在听完巴克豪斯的演奏后感慨地说:“巴克豪斯的演奏确实漂亮。”
巴克豪斯纽约的首演是在1912年1月5日,当时他弹的是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赢得了钢琴技巧名家的声誉。之后,他到南美、亚洲、欧洲巡回演出。
外界对巴克豪斯的私生活知之甚少,仅仅知道他烟抽得很凶。他得兴趣只在演奏上,特别是独奏。我没有听说过他喜欢演奏室内乐,留下的唱片也只有两首作品。他的教学生涯也很短,记忆中只有1905年在曼彻斯特皇家音乐学院当教授、1925-26年在美国的柯帝斯音乐学院之类的短期教学,还有一战时期为军队的服务,他几乎是集中在舞台演奏和录音上。即使是在纳粹执政时期也没有停止演出,后来他还以纳粹临时战犯的身份为盟军演出。据说,他音乐会总的数量超过4,000场!就在巴克豪斯逝世前,Andor Foldes向巴克豪斯辞别:“多乾你最喜欢乾的事吧。”他说“最好的问候”是指巴克豪斯为他举行的欢迎“音乐会”。当时巴克豪斯已经85岁了!在与伯姆录制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时,伯姆对其他人说:“这家伙无论什么年纪弹布拉姆斯都那么好。”,结果大家都笑了。实际上,伯姆比巴克豪斯还年轻10岁,当时巴克豪斯是83岁,伯姆是73……
在二战之后,巴克豪斯定居瑞士的卢嘉诺(Lugano),外界都知道他是演奏贝多芬和布拉姆斯的超级大师。从那个时候起,“键盘上的雄狮”的昵称就跟随着他。他最后的独奏音乐会是1969年6月28日,7天之后因为心脏病在奥地利的Villach去世。之后,他被埋葬在科隆。
当巴克豪斯在美国巡回演出时,有一个评论家称“他的技巧象神一样。”。他年轻的时候技巧是无与伦比的,虽然因此说他在DECCA留下的所有78转和单声道的录音中技巧是完美的、完全没有瑕疵的,在立体声时期的录音中还是可以听到有几处技术问题,象贝多芬第三奏鸣曲、皇帝协奏曲等,但是,他众多的贝多芬和布拉姆斯的录音是里程碑。他的演奏几乎都是完整的技巧、稍快的速度、率直和充满力量。不过,在抒情的片断他的演奏是那么的迷人、声音是那么的丰满、感情是那么的深入。他的发音无疑是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我还没有听过有比他1966年在DECCA留下的贝多芬第31奏鸣曲的录音更美、更打动人的旋律线!在贝多芬第32奏鸣曲的第二乐章,那种一张一弛的鲜明对比,没有其它的录音可比的。从录音中除了可以得到想象他是个强而有力的钢琴家之外,你未必会感受到这些,你可能会对他晚期在DECCA公司的那些录音失望的。我觉得这对巴克豪斯是很不公平,就像我们评论吉列尔斯,他被誉为有“钢铁般的触键”,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他晚年的录音是那么的抒情和柔和。如果我们对巴克豪斯的评价仅仅源于他晚期在DECCA的那些录音,那么将会对他的艺术产生极大的误解。
巴克豪斯的演奏对后辈的影响是很大的。年轻的波利尼将他视为最尊敬的钢琴家之一,科瓦塞维奇称他是“仅有的理解汉麦克拉维奏鸣曲的钢琴家”。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巴克豪斯是为EMI和DECCA公司录音。在HMV年代,他在Gaisberg的监制下录制布拉姆斯的作品,比在后来在DECCA录得还要多。非常有趣的是,他在1900-20年之间,录制德奥体系的作品很少。可喜的是,贝多芬、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这些代表他风格的作品是在录音技术成熟后才录制的。之后,他录音的范围几乎只在德奥的圈子里面。
在DECCA年代,巴克豪斯只有很少的非德奥的作品录音,他的肖邦音乐会又没发行CD。他在单声道时期录制了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布拉姆斯的两首协奏曲。1955年之后,他在录音室主要的工作是重新录制这些作品的立体声版本,其它的作品还包括莫扎特、巴赫、舒曼、舒伯特。DECCA曾经把他的这些立体声录音几乎全部以“巴克豪斯专辑”为名作国际发行,个别的单声道录音放在“历史录音”系列出版。但是,除了贝多芬的作品和传奇系列的录音外,其它的录音都已经绝版。
在巴克豪斯的录音里面,最值得推荐的是他和伯姆合作的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和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在27钢协中,他展现的自然的美就像我们在黄昏见到的景象。他的布拉姆斯第二钢协,尽管技术状况要逊色于他早年和schuricht的版本,但是那种成熟的美感是难以磨灭的。
在贝多芬的录音中,单声道时期的第三协奏曲(伯姆指挥)、第五协奏曲(克劳斯指挥)、立体声时期的第1、4协奏曲(Schmidt-Isserstedt指挥)是不错的,但是单声道的录音没有在国际发行过。在钢琴奏鸣曲全集里面,我意属于那三首最着名的奏鸣曲和最后的三首。特别是最后的三首,非常杰出,可谓傲视同齐。但是在立体声的版本里面,出现技术问题,我更期待单声道的版本作国际发行。
在布拉姆斯,伯姆指挥的第二协奏曲固然是精华,但同样是由伯姆指挥的第一和Schuricht指挥的第二同样是精彩绝伦。后者甚至获得好评比后来巴克豪斯在立体声时期技术不太稳定的录音要好。象Op.118的小品是高贵而坚实的。可惜它们几乎都绝版了。与Pierre Fournier合作的两首大提琴奏鸣曲的录音,是他仅有的两个室内乐录音之一,展现出他稳固的技巧和室内乐演奏的高超技艺。另外一个室内乐的录音是他在78转时期录制的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其它的作品也是不可忽视的。巴赫和海顿的独奏作品是孤清而高雅的。莫扎特的奏鸣曲或许有一点过时,但是强大的构筑力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目录上还有舒伯特的《音乐的瞬间》孟德尔松的无词歌。他的现场录音很少,1954年的卡内基独奏会是非常精彩的——就像他在录音室里面那样精彩。他最后的独奏会虽然技术漏洞很多,但是它的艺术价值是超过了他的历史价值的。
我们不是很容易就找到巴克豪斯多年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顶峰的原因,但是有一些细节可以供我们深思。在他最后的那些日子里面,他和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完一场音乐会,观众甚至乐队的队员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他却满脸困惑地说:“现在我回到我生命的起点。当我12岁站在舞台上,所有人都告诉我,你正处在大量思考的年纪。现在,你们所有的人也都告诉了我同样的话。”巴克豪斯重来没有倚重他的天赋。传闻,在他家里,挂着一幅非常忧郁的矿工的油画。每当问起为什么他会挂这样一幅忧郁的画在家时,他回答:“每次我看到这画,我知道我怎么辛苦也不如他。”还有,当问起他拥有完美技巧的诀窍时,他说:“只有音阶。音阶加开始。”(文章转载,感谢原文作者)


巴克豪斯先后两次录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这是1950年至1954年较早一次的mono录音,完成时大师也已年过70。长期以来Decca一直没有发行这一套全集,由于第二套的立体声录音巴克豪斯未来得及录第29号奏鸣曲,所以借用的是第一套的同样曲目,而现今我们终于可以聆听到这套完整的录音。

[ 本帖最后由 TAOGE 于 2011-6-22 11:12 AM 编辑 ]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0 AM
Andras Schiff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738690/Andras Schiff,匈牙利钢琴家,5岁开始学琴,15岁在匈牙利电台举办的"发掘音乐天才"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同年入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并在伦敦师从马尔科姆学习大键琴.1973年在匈牙利国家广播钢琴比赛中获第二名,1974年参加柴科夫斯基国际比赛获第四名,与同时代人兰基、科奇什一起被称为匈牙利钢琴三杰.席夫学过古钢琴,精心钻研斯卡拉蒂、巴赫、海顿等作曲家的分句技巧,其演绎的巴赫、海顿作品有清新、清秀的特点,音色极佳,充分发挥了现代钢琴的魅力。

莫扎特一共留下十八首钢琴奏鸣曲传世,从他传奇的童年时期一直到他成为一名成熟的作曲名家,各个不同的阶段都曾经有代表性的钢琴奏鸣曲作品出现。不需要太多的言辞赘述,莫扎特珠玉般的钢琴奏鸣曲作品,洋溢著亙古永恒的精彩创意与纯粹的美感,其不凡的意义与艺术价值,足已列为全人类共同的瑰宝。

[ 本帖最后由 TAOGE 于 2011-6-22 11:14 AM 编辑 ]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0 AM
Pavarotti -《帕瓦罗蒂歌曲精选》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187995/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素有“高音C之王”美誉的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卢奇亚诺-帕瓦罗蒂于当地时间9月6日逝世,享年71岁。
帕瓦罗蒂的歌唱事业不仅仅局限于意大利歌剧,在通俗文化方面也有很深造诣。迄今为止,数百万歌迷通过电视观看了他的精彩演出。
帕瓦罗蒂为人豪爽,慷慨大方,虽年届花甲,但却具有孩子般的性格。从歌唱生涯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帕瓦罗蒂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意大利歌剧,凭借自身天赋和勤奋,再加上音乐大师们的提携,迅速在世界歌坛成名,以强劲的高音和胸腔共鸣著称,被誉为“高音C之王”。到80年代,帕瓦罗蒂的歌唱事业再攀高峰,与多明戈、卡莱拉斯并称世界三大男高音。

[ 本帖最后由 TAOGE 于 2011-6-22 11:15 AM 编辑 ]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1 AM
Haydn 海顿 -《交响曲全集》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126171/
在西方音乐史上,海顿做为一名多产作曲家,在一生中共完成了107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62首钢琴奏鸣曲,和45首钢琴三重奏,14部弥撒,24出歌剧,以及两部神剧等等作品,数量之可观,种类之广博,堪称世界音乐历史之最。海顿出生的时候,巴哈在莱比锡的汤玛斯教堂担任乐长,去世的时候,贝多芬正好出版着名的田园交响曲,整个事业发展的时间,不但横跨巴洛克晚期到浪漫乐派的初期,也经历维也纳古典乐派最颠峰的时候,影响后人甚为深厚。直到18世纪末,海顿的地位和重要性,有如莎士比亚在文学领域里一样地举足轻重。

海顿的主要成就在交响乐的创作方面。他并非交响乐的首创者,在他之前,巴赫和亨德尔等人就为这种体裁进行了尝试。海顿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为交响乐确立规范的人,所以,后人称他为"交响乐之父"。着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曾说:"海顿是交响乐创作的锁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牢固的环节。没有他,也就没有莫扎特、贝多芬……

1732年4月1日,车轮匠马蒂亚斯·海顿的老婆玛丽亚·科勒在罗劳(位于下奥地利,接近匈牙利边境)生下一个儿子。这孩子出生证明上登记的日期是4月1日,起名叫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约瑟夫·海顿曾对自己的第一位传记作者迪斯这么说:“我生于4月1日,我爸爸的日记上也是这么写的。但我兄弟米夏伊尔(另一位大作曲家)总说我生于3月31日。这是因为他不想说我生在愚人节。” (也有说法为海顿生日是3月31日,因为,海顿一辈子都否认他是在4月1日出生的,原来是他不希望别人说,他是在愚人节出生的呆子。) 海顿的童年是快乐的,他被家人昵称为赛佩儿(Sepperl),从小就流露不凡的音乐天份,尤其有一副好嗓子,但是罗劳这个小地方,对一个有天份的孩子来说,完全没有提供任何学音乐的机会。于是,海顿的父亲考虑将海顿送到几英里外的海恩堡(Hainburg),和他的表兄弟法郎克学音乐。

法郎克尽心培养小海顿,除了上课之外,也带他参与当地所有的音乐活动。跟随法郎克的两年里,日子非常辛苦,但是却收获最多。长大后,海顿还不断感激法郎克曾经让他这么努力过。直到海顿八岁的时候,维也纳圣史蒂芬教堂招募诗班成员,海顿以歌声打动诗班指挥洛依特,同意海顿八岁就加入唱诗班,因此有机会接受更进一步的音乐教育。



从罗劳到海恩堡,再从海恩堡到维也纳,小海顿的生命有了巨大的转变。教会的课程比法郎克的还要严苛,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唱诗班的孩子根本吃不饱。所以,所有的成员都拼命争取出外演出的机会,因为这是唯一可以让他们饱餐一顿的机会,海顿自然也不例外。可是,教堂活动占去相当多的时间,想学音乐理论的机会很有限,尽管海顿试着作曲,但是诗班指挥却忙得没有时间给他任何建议,所以只有靠自己从其它的作品中学到音乐技巧。不过,更惨痛的事情发生了,十五岁的海顿开始变声,这本来就是预料中的事。但是导致他离开的原因是因为他恶作剧,剪断同学的辫子,又不愿挨打。就这样,1749年的十一月,17岁的海顿被赶了出去,开始流落街头,身无分文,从此以后必须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幸运的是,他碰到了肯帮他的人。

命运坎坷的海顿,幸运地遇见这位他口里的卜伯伯。他借给海顿一笔钱,不收利息,也不问什么时候还,有了这笔意外的收入,海顿终于能够租下自己的一间顶楼,开始积极热切地研读音乐理论,买了福斯所写的对位法,潜心钻研,同时也教授学生,渐渐在维也纳的音乐圈里小有名气。因为他的一个贵族学生,海顿终于进入上流社会,开始为这些演奏场合写作作品。

海顿曾经有八年的时间,几乎难以餬口。但一夕之间,他又突然有了声名,人人竞相邀请他担任乐手或者音乐老师。1758年,海顿被推荐给热爱音乐的莫尔辛伯爵,得到第一份长期的音乐职位,而他也从早到晚勤奋工作,珍惜这份安定的工作。他为了自己所指挥的乐团,开始尝试创作管弦乐。他的第一号交响曲就是在莫尔辛的别墅演出。

依照当时的习惯,作曲家本人就在大键琴上指挥乐团,而在座的贵族嘉宾都深深地被海顿的才气所吸引,一致认为他是后起之秀,非常赏识他的才华。而受雇于莫尔辛伯爵的期间,海顿同时也完成了其它的交响曲。

海顿的表现,让同期的音乐家刮目相看,因此他在维也纳音乐圈也逐渐有了一席之地。而在事业逐渐安定的情况下,海顿决定成家。原来他爱上的是自己的学生泰蕾莎,但是这份爱情没有结果,因为泰蕾莎进了修道院。海顿为他的入会仪式写了一首C大调管风琴协奏曲,庄严的音乐,陪伴心爱的女人将一生奉献给上帝。



后来,因为莫尔辛伯爵陷入财务困境,为了删减支出,乐团必须解散,海顿也因此失业。这时才29岁的海顿,似乎已经经历大大小小的波折。失业之后,海顿又转往匈牙利最有权势的艾斯特哈吉家族担任家臣。尼古拉亲王爱好音乐,尤其赏识海顿的音乐表现,所以在海顿还没有完全成为乐长之前,就给予重任,负责安排整个家族的音乐活动,为亲王府的特殊场合写作音乐。而从进入艾斯特哈吉家族开始,海顿展开了他一生中事业和音乐创作非常重要的时期。

从进入艾斯特哈吉家族起,海顿的命运就有了改变,尤其在1766年老乐长去世之后,海顿被指派接任,从那时开始,对海顿而言更是划时代的改变。其中之一就是,老乐长去世之后,海顿必须接手写作教会音乐,因此天主教的宗教弥撒曲也成了海顿创作的另一个重点。

事实上,亲王府的生活相当单调,海顿和其它的人在一起有了一点距离感,心里觉得很孤单。不过也因为情感上与人隔离,才能将精力投入作曲,做一些前所未有的尝试。海顿创作的时代,正好是十八世纪后半的“狂飙运动”,主要以表现主观的情感为目的。虽然海顿也开始在音乐里描述内心的激情,但这却不是“狂飙运动”的影响。在这个时期,海顿写了不少小调的交响曲,但因为当时小调是用来表现很热情或很悲哀的情感,所以海顿这样做的动机非常耐人寻味。而以当时海顿最喜欢的第44号交响曲作例子,它表现了海顿几个重要的创作手法。例如,开头的齐奏就是显着的特征。以强拍开始的齐奏可以列为海顿的特点之一。而另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运用对位法。例如在第44号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可听到“卡农”的形式,它不但旋律优美,更展露了海顿感情细腻的世界。而这段期间,海顿的音乐渐渐趋于戏剧化,悲剧色彩最强烈的作品要属第49号交响曲《受难》。稳重的慢板令人联想背负十字架的痛苦,一种阴沉的忧郁感不禁油然而生。

公元1766年以后,海顿的交响曲在形式上起了很大的变化,而一般的说法认为,海顿晋升为乐长之后,兼任创作教会音乐的职务,使得他重新认识巴洛克风格,也因此才有机会以小调来写戏剧化的交响曲。而除此以外,室内乐曲和钢琴奏鸣曲,也是这段期间和交响曲相提并论的重要曲式。

[ 本帖最后由 TAOGE 于 2011-6-22 11:15 AM 编辑 ]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1 AM
Sir Georg Solti -《歌剧指挥索尔蒂》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765373/
似乎成了惯例。大指挥家生前是神,死后是人。看过一个晚年卡拉扬在萨尔茨堡的录像,他在歌唱家、演奏家中间如同教皇一样被人供奉,对歌唱演员的指导课成了下旨的仪式。卡拉扬死后,批评之声汹涌澎湃,“空洞”、“华丽”现在是卡拉扬指挥风格的代名词。这种现象在伯恩斯坦身上同样出现过,那些针对伯恩斯坦的反崇拜言辞是在灵柩启动前夜就准备好的。势利的世界对大师并没有多少崇拜与赞美之心,在音乐这个问题上最终还是生者之间的一场利益之争。索尔蒂爵士1997年去世.没有卡拉扬、伯恩斯坦那种生前与死后反差的波澜。他活着的时候不是酒神,也不是帝王,更没有人们可以考察的戏剧性人恪与外在特征。崇拜与反崇拜两个相邻的使者,在没有成为偶像的索尔蒂那儿无计可施,束手无策。他是一个隐忍、充满意志力的音乐人物,显示出一点儿在人世间落落寡合的神情。

  索尔蒂的音乐生涯有不少“犹太人”的漂泊特征。在布达佩斯求学期间,他是巴托克、多纳伊与柯达伊的学生。音乐学院毕业后,索尔蒂在瑞士师从威恩加特纳学习指挥,其后短时期担任过托斯卡尼尼的助手,1930—1939年是布达佩斯国家歌剧院的指挥。托斯卡尼尼“做指挥要从指挥歌剧开始”的箴言给了索尔蒂不少教益。此后他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与法兰克福市立剧院完成歌剧实践,并于1961—1971年的十年间担任科文特剧院指导。索尔蒂指挥的最高成就是在歌剧这种音乐形式里,使指挥风格从早期的稍显拘泥渐渐转入晚期的热烈与恢弘。

  《索尔蒂回忆录》让人心潮起伏的地方,不是索尔蒂关于音乐丰富、独到的见解,而是置身在20世纪战争与革命风潮中,一个犹太音乐家苦苦挣扎的历程。整部回忆录的开头与结尾,索尔蒂都用一个牡鹿离家的寓言来概括他的一生。这个寓言原本是巴托克《世俗康塔塔》中的一段歌词,讲一头长了大鹿角的牡鹿再也穿不过回家的大门,从而背井离乡,与祖国和父亲形同陌路。这个寓言既可以看成上帝与人关系的陈述,也可以当做犹太人在20世纪的命运的一种象征。索尔蒂一生面临的变故与危机,是一头犹太之鹿寻找乡土的危机,牡鹿由于时代转载的车厢而不停地被盖上印戳,政治、革命、战争的魔鬼把雷电击打在鹿角之上,牡鹿在奔向回转的路途遭遇了宿命所带来的千辛万苦。关于牡鹿与巴托克的《世俗康塔塔》,索尔蒂在回忆录中充满感喟地叙述道:

我以前总把这部作品比做巴托克的一生,但那天,当我在指挥这部“康塔塔”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也是那头牡鹿。我生就以音乐为业,就像那些儿子出生后被训练成为猎鹿人。我感到幸福的是我在匈牙利长大。在匈牙利,人们生活和呼吸在音乐中,人们虔诚地相信无所不能的音乐就是生命的礼赞。然而,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我离别了我的祖国和我的家庭,在音乐中上下求索,命运使我去寻找狩猎的目标。我的生活境遇成为我的“鹿角”,使我踏上不归之路。
  我这绝不是在自我炫耀,我只是想说,像其他国际知名的音乐家一样,我属于每一个人,并与整个世界共同分享我所创造的一切。在音乐与个人生活两方面,我既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也同样付出了牺牲。而 我时常感到,我所赢得的一切终将离我而去。

  在回忆录中,布达佩斯、苏黎世、慕尼黑、法兰克福、伦敦、芝加哥这些“牡鹿”的停泊地是各个章节的题目。不同地点的人、事、音乐生活以及关于音乐的见解,占去了回忆录90%的篇幅。在最后一章《音乐,永恒之光》中,索尔蒂用不多的文字完成了一份总的音乐心得与记录。

  书中有趣的地方,是索尔蒂一生巡游见到的著名音乐人物。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克伦佩勒等指挥家与帕瓦罗蒂、多明戈等歌唱家,并没有引起索尔蒂的特殊认知。也许是对作曲家的本能敬畏,对索尔蒂产生“战栗”式影响的是,他与理查·施特劳斯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谋面时刻。这两位作曲家分别象征音乐的过去与现代,是两个意味深长的坐标。

  1949年,理查·施持劳斯在85岁生日前夕邀索尔蒂前往加米什别墅。诚惶诚恐的索尔蒂在聚会上,聆听到理查·施特劳斯对莫扎特与瓦格纳的清新见解。理查·施特劳斯还对索尔蒂的指挥面授机宜,告诉他指挥时需要把握既不过分热情又不过分冷漠的“超脱”方法。理查·施特劳斯也许看出了索尔蒂早期指挥太过拘谨、内敛的趋向。十年后,索尔蒂在美国与斯特拉文斯基相遇,他又体会到了上次见理查·施特劳斯时的尴尬心态。斯特拉文斯基向索尔蒂解释了《春之祭》新配器的风格问题。带有命运捉弄色彩的是,两位作曲大师都在临别时与索尔蒂预约了再次见面的时间,却在会面后不久去世。索尔蒂成为理查·施特劳斯葬礼上的指挥,预约迎来了相互间用沉默终结的方式。



巴托克的精神魅力对于任何一个与他谋面的人都有深刻影响,梅纽因曾在回忆录中谈到巴托克对他的影响。在这部回忆录里,索尔蒂对巴托克怀有推崇与敬畏交织的感情:

  我说过,我在音乐学院当学生时,对巴托克敬畏有加,但我想对他的音乐谈上几句。我认为他的《小宇宙》的重要性不亚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这两部作品都指导人们如何熟练掌握键盘乐器的技巧,都将美轮美奂的音乐作为一种载体,每一首乐曲都教授一些新东西,并同时巩固旧的技巧。我一直没有成为足以能够弹奏他的钢琴协奏曲的钢琴家,他的《第一钢琴协奏些》非常难.《第二钢琴协奏曲》出奇地难,到了稍容易一些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流传开时,我已经放弃了钢琴家的职业生涯,集中精力当指挥了。我弹奏过《两架钢琴与打击乐的奏鸣曲》和《迅猛的快板》。我喜欢巴托克的六首弦乐四重奏,我视最后两首是他作品中最伟大的,也是自贝多芬的四重奏,毫无疑问,也是自勃拉姆斯的四重奏以来最伟大的四重奏作品。

  索尔蒂一生指挥曲目广泛,书中的附录部分按年代与乐团列出了在慕尼黑(1946—1992)、法兰克福(1952—1961)、伦敦(1959—1996)、芝加哥(1954—1996)四个地点指挥的主要曲目。在欧洲期间主要是指挥歌剧怍品,包括斯特拉文斯基《俄底浦斯王》、贝尔格《璐璐》在内的现代歌剧,到格鲁克的古典歌剧《奥菲欧与犹丽狄茜》,其间几乎囊括了歌剧史上所有重要的作品。在美国期间更多的是指挥交响乐作品,一些美国作曲家的作品进入了索尔蒂的研究与指挥范围。

索尔蒂回忆录》许多地方牵涉到音乐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犹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我作为一名犹太人,生长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匈帝国,曾经历过早期的匈牙利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的分裂、战后对德国的军事占领,而后到了自由的西欧和美国,与各种民族、种族和各种信仰的同事共同工作,我坚信,种族迫害和种族歧视是阻碍人类进步的幽灵……尽管我觉得各个国家的特殊地位和特性不会消失,但我是个有信念的欧洲人。欧洲无疑会成为一个联合的大陆,并将彻底荡除历史上那些曾无端摧残人们生命的偏见以及宗教的和边界的争端。”书中讲到少年时的索尔蒂曾以别人说他长得不像犹太人为荣,这件事到年迈之时仍折磨着他。尽管在书中他多次提到自己一生的幸运,直至书尾写到那头牡鹿终于来到了故乡的高处。幸存下来并获得成就的索尔蒂自然有太多的感恩之心,想到那些死在暗夜的犹太使者,在漂泊途中鹿角断裂的音乐家,索尔蒂的心情难以平复:“我站在午后的阳光中,四周围绕着先祖的坟墓,而后又站在山上,俯瞰着巴拉顿湖,六十年来我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归属感。我认识到匈牙利已成为欧洲的一部分,边界消失了。牡鹿回家了。它的角能够穿过大门,因为在他远游期间,这门变高了,变宽了。”

  这是书中的最后一段话,而索尔蒂本人在完成回忆录校对几个小时后去世。也可以说.在索尔蒂去世后,关于歌剧的指挥神话,从此真的失去了一位合格的传人。牡鹿登上高岗之际,那个歌剧热闹、华丽的世界,从山坡落入了深谷。作为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音乐文化哺育的代表性人物,索尔蒂之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 本帖最后由 TAOGE 于 2011-6-22 11:16 AM 编辑 ]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2 AM
埃里希·克莱伯 Erich·Kleiber -《Decca录音全集》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743422/
克莱柏(Erich Kleiber 1890-1956)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指挥之一,他与托斯卡尼尼、福特万格勒、华尔特及克伦培勒四位大师,并称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指挥界「五巨头」,由此可见他不朽之地位。其指挥生涯於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巔峰,擅长德奥经典曲目,本集收录的作品是1949-55年间他为DECCA录制的多首交响曲,展现所谓「经典」之权威意义。其中贝多芬第3与第6号交响曲分别收录不同年代的两种版本,供乐迷做版本比较。

-----------------
  「唱片是罐头音乐。想吃芦笋,我会儘量去找新鲜的,如果找不到才会吃罐头芦笋。唱片就是音乐的罐头。」——克莱柏

  克莱柏对於录音有著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认为演出者与听眾之间存在著一种奇妙的关係。对他而言,录音只是一种贫乏的替代品:它让演出与独特的情绪僵化冻结,使得每一次聆听的感觉都一样,然而从来没有两个音乐演奏会是完全一样的。而另外一方面,他又颇有远见,他了解录音保存了音乐的演出,而且充满了娱乐性。

  克莱柏生於维也纳,原本学习小提琴的他,在听了一场马勒指挥的音乐会之后,决定改攻指挥。1908年赴布拉格研读音乐、哲学与艺术史。1911年以一首交响诗获作曲奖,同年被任命为布拉格德意志歌剧院合唱指挥。1912年转赴达姆斯塔特任宫廷歌剧院指挥。1919-23年辗转於巴尔门-艾柏菲尔德、杜塞尔多夫及曼海姆等地任职。1923年首次於柏林指挥上演贝多芬的《费黛里奥》大获成功,三天之后,立即被任命为柏林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由於对纳粹政府干预文化的政策不满,在贝尔格的歌剧《露露》被禁演之后,他仍然指挥演出该歌剧选曲,随即辞去了柏林的职位。1939年入籍阿根廷,定居布宜诺斯-艾利斯。

  克莱柏时常游走世界各地担任客席,1927年造访苏联,1930年指挥纽约爱乐作美国首演,1935年首次踏上英国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此外,他也是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等地的常客。1938年首度於柯芬园登场,指挥《玫瑰骑士》。战后返回欧洲,再度担任柏林国家歌剧院指挥,1955因抗议政治干预而辞职。
  克莱柏在演出前总是不厌其烦地钻研乐谱,演奏时严格遵循原谱指示,避免投入过多个人主观感情。他总能掌握住作品的整体性,以理性的态度寻求结构与情感要素的平衡,排斥错误的传统演奏方式。他最擅长的是莫札特、贝多芬与理查‧史特劳斯诸位作曲家的作品,所灌录的《玫瑰骑士》、《费加洛婚礼》及贝多芬交响曲等,都是唱片史上的珍品。

  在两次的世界大战期间,他曾经录制了许多78转的唱片,然而真正为他建立永续名声的录音却是他在战后为DECCA所录制的作品,也就是收录在这套六张CD的录音。儘管这些录音还无法展现克莱柏音乐活力的真正实况,却也让我们见证了他音乐生涯中所指挥作品的核心价值。

[ 本帖最后由 TAOGE 于 2011-6-22 11:16 AM 编辑 ]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4 AM
Rachmaninov -《拉赫玛尼诺夫演奏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卷筒录音》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113383/






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

生平:
1873年4月1日,拉赫玛尼诺夫诞生于俄国的Semyonovo,家境富裕,出身于地主的家庭,父母皆为业余钢琴演奏家,其母充当他的第一位钢琴教师。拉赫玛尼诺夫从四岁开始习琴,然而最初并无突出的表现。

由于家道中落,拉赫玛尼诺夫一家迁往圣彼得堡。1882年,拉赫玛尼诺夫入读当地的音乐学院进修,1885年经介绍往莫斯科拜师Nikolai Zverev门下接受严格的钢琴训练。

艰苦的训练,令拉赫玛尼诺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份:他编写的歌剧Aleko获奖;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成为他于乐坛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一荣誉毕业,并开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招来劣评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击,他亦因而无法集中精神作曲。后来经暸解,由于当天的指挥并无充份练习,再加上指挥于演奏时醉酒,以致整个首演表现得一塌糊涂。但拉赫玛尼诺夫并未因而振作起来,往后的数年更因此停产,直至得到心理治疗师的医治,才重拾自信。1900年,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以此献给他的治疗师,他更亲自于首演中担任钢琴独奏。该次演出为大众所接纳,令《第二钢琴协奏曲》成为大众喜爱的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于1904年担任Bolshoi Theatre的指挥。在俄国,他被誉为最杰出的歌剧指挥。1906年,由于俄国政治上的动荡,拉赫玛尼诺夫举家离开俄国暂居意大利,后来再迁往德国德累斯顿,期间他编写著名的《第二交响乐》,并于欧洲多国巡回指挥。

1909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次往美国表演,他为表演更编写了被誉为最困难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令他在美国大受欢迎。回到俄国后,拉赫玛尼诺夫担任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成为当地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1914年,俄国政治十分动荡,不少剧院为免受暴民破坏而关闭,最初拉赫玛尼诺夫并无离开祖国之意,但由于他出身富裕家庭,由曾是地主,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意识到周围的危险。1917年,拉赫玛尼诺夫获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机举家离开俄国,最终于1918年移居美国。为谋生计,拉赫玛尼诺夫开始其钢琴演奏生涯,在他人生余下的廿多年里,于美国及欧洲各地演奏,但却再无踏足祖国的机会。

1931年,拉赫玛尼诺夫于瑞士卢梭湖边置业,按照旧居模样布置,并编写了以钢琴及交响乐演奏的《帕格尼尼狂想曲》。

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我感到我工作时比闲散时更强,所以我祈求上帝让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上帝应允了他的祈祷,七十岁时,拉赫玛尼诺夫仍不停四处演出,直至于1943年2月才因身体不适被逼停止下来,然而不久却诊断出患了癌症。同年3月,拉赫玛尼诺夫病情恶化致无法进食,到了3月26日更陷入昏迷状态。一群音乐家联名以电报预祝他的七十岁大寿,可惜他却无缘庆祝自己的诞辰,最终于1943年3月28日辞世。

在拉赫玛尼诺夫离开俄国前,曾编写弥撒曲Vesper Mass,这亦是他为自己丧礼编写的作品,当中一句歌词(英译版本)如下:"Lord, now lettest Thou Thy servant depart in peace."“主,现在就让你的仆人在平安中离去。”

逸事:
拉赫玛尼诺夫的双手,左手能轻易按跨十二度的琴键钢琴对小时候的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件惩罚工具,据说其母惩罚小拉赫玛尼诺夫时,会要求他坐在钢琴底下。

拉赫玛尼诺夫的身材高大,拥有一双巨大的手,左手能轻易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键,故此并非所有人能演奏他的作品。他的身材可能与一种名为[[Marfan Syndrome]肢端肥大症]的遗传病有关,患者其中一个征状是修长的四肢及手指。

拉赫玛尼诺夫曾居于其师Zverev的寓所内,由于同学们练习的声音过份嘈吵,拉赫玛尼诺夫向其师要求一个较宁静的环境以专心作曲而引发争执,最终令两师徒拆伙。

拉赫玛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时,获评审委员一致推举为第一荣誉毕业生,其师Zverev亦是评审委员之一。Zverev于毕业礼时,更以金表作为贺礼赠予拉赫玛尼诺夫,两师徒亦冰释前嫌,此金表亦成为拉赫玛尼诺夫珍而重之的物品。

拉赫玛尼诺夫接受心理治疗时,其治疗师Dr. Nikolai Dahl要求他每天接受诊治,拉赫玛尼诺夫每次均需坐于漆黑的房间内,听治疗师不停重覆说:“你将开始创作协奏曲...你会工作得称心如意...你的协奏曲会是最好的...。”拉赫玛尼诺夫最终于诊疗期末时,完成了著名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于1902年与Natalia结婚,其意大利籍的妻子亦是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钢琴家。

拉赫玛尼诺夫喜欢于安静的环境创作,他曾说:“没有比安静独处对我更有帮助。”

“拉赫曼尼”在俄语有“挥霍无度”之意,拉赫玛尼诺夫之父正是一个胡乱挥霍的赌徒,最后更典当家业,弃妻儿不顾。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4 AM
Sir Georg Solti -《舒曼交响曲全集》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887474/



这款《舒曼:交响曲全集》由Decca唱片公司发行于1999年,索尔蒂爵士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录制。舒曼以其深具浪漫精神与充满灵性的思维与笔法,谱出许多对灵魂与情境有深刻描绘的作品,尽管其钢琴与声乐作品更具代表性,但这几首交响曲与序曲在旋律的刻意铺陈与安排下,仍是掷地有声的佳作;索尔蒂爵士与维也纳爱乐时时可见新意的绝佳搭配,成就了本集辉煌而无可取代的价值。企鹅评价“索尔蒂爵士热力四射的手法与维也纳爱乐温暖的音色,将舒曼的交响曲推向完美的极致”。

德国作曲家舒曼是浪漫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被誉为“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发挥到极致”的音乐伟人。虽然舒曼的特长是在小规模的钢琴、声乐作品上,但是他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曲却始终受到广大听众们的喜爱和欢迎。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两部标题作品—《No. 1交响曲“春天”》以及《No. 3交响曲“莱茵”》。前者充满了浪漫而欢快的气息,而后者反映了莱茵河的生活情调,充满着情趣和优美的旋律。当然《No. 2交响曲》以及《No. 4交响曲》同样也是值得仔细聆听的,尤其是最后一部,普遍被认为是舒曼最为尽善尽美的交响曲作品。

《春天交响曲》创作于1840-1841年间,并很快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挥初演。其时正当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礼之后。本曲被称为《春天交响曲》,据说这是得自贝托嘉的《春之诗》的感触。开始乐章活泼而有震撼力的降B大调第一主题表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第二乐章是一首舒缓感人的夜曲,优美而华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欢乐;第三乐章是海顿小步舞曲乐章和贝多芬谐谑曲的某些东西的奇妙结合,第一主题的切分音型充满了生气。末乐章回到降B大调快板,以表达民间节庆的欢乐来向春天告别,第一主题是个优雅的小精灵舞曲,充满了戏剧性。

《莱茵交响曲》虽被编为舒曼的交响曲第三号,事实上却是他完整交响曲作品中的第四首也是最后一首。1850年秋天,他以惊人的速度在五个星期内完成此曲,当时这位德国作曲家才刚迁居至杜塞尔多夫,并且担任该城管弦乐队音乐总监。舒曼以乐观的心情来面对这次迁居,全曲五个乐章有多处透露着这个讯息,尤其是在节庆气氛的第一乐章,他所标示的表情是“活泼地”,曲中洋溢着阳光般的热情、圣咏般的肃穆,以及令人喘不过气的活力,并列穿插,如此便自然地产生令人头昏眼花的张力;第二乐章虽名为诙谐曲,事实上是一首自由发挥的兰德勒舞曲,原本命名为“莱茵河上的清晨”。随后的间奏曲继续反映舒曼创作时的宁静心境;乐曲对标题“莱茵”唯一的明显提示是在第四乐章,据推测,舒曼是在科隆附近的一所教堂,看到大主教晋升场景时而激发出的灵感。终乐章是一首轻快的进行曲,为全曲画上活力充沛的句点。


索尔蒂爵士为英籍匈牙利指挥家。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曾在李斯特音乐院从名师学习指挥、作曲与钢琴。1933-1939年任布达佩斯国立歌剧院专职指挥。1942年在日内瓦国际比赛中获得钢琴优胜。1946年被驻德美军聘为慕尼黑国立歌剧院的音乐指导,由于指挥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成功而任拜仑歌剧院的指挥。曾加入德国籍。1953年始,先后在旧金山歌剧院及交响乐团、芝加哥抒情歌剧院、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任指挥或音乐指导。他录制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使其名声大振。1971年获得爵士称号后入英国籍。从1969年始,他任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兼常任指挥,还任过巴黎交响乐团与巴黎歌剧院、伦敦爱乐团的音乐指导及指挥。他早期的指挥虽给人以严谨拘束之感,但后期却逐渐转化为宏伟而具有魅力。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4 AM
Various Artists -《女歌唱家歌剧唱段精选》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90784/




Renata Tebaldi

《La Wally》 大家不会陌生,莎拉不莱蔓唱过。这段咏叹调也是Renata Tebaldi第一次在公众前唱的曲目。她在叔叔家巧遇前来买饺皮的Carmen Melis阿姨(当时的女歌霸!),跟她学了很多东西,从此厉害了!小姑娘在一个离异的家庭长大的,她爸爸是个大提琴师;妈妈是想当歌手又自认为天生丽质,却成了护士的一个郁闷的人。老了以后的Tebaldi是一个未婚的人,无儿女。
她害怕衰老和失败,54岁就早早离开舞台——这和她84岁的高龄相比不太协调。
说到这里我不由想到另外一个女高音歌唱家安娜·莫芙。她今年3月去世了,73岁。曾经和Tebaldi、卡拉斯有同样的名望。但是她同时接演的角色太多,一年平均唱12部歌剧的主角,76年在大都会演唱《茶花女》,她的惨败彻底暴露。后来莫芙接受采访时,她感到后悔万分,但是她说一切都是因为太寂寞……
寂寞的歌手,寂寞的作曲家,寂寞的指挥……在音乐这个地盘上,有谁不寂寞?
是要用忙碌来冲淡寂寞还是用寂寞来淹没寂寞,抑或用漠然来无视寂寞?
……
"Ebben? Non andrò lontana"是拉瓦利被她爸爸逼着嫁给一个不愿意嫁的人时,她选择了离开家时所唱的咏叹调。在我看来,Tebaldi也是一个茕茕孑立的拉瓦利:她追求爱情,放弃婚姻;追求自由,放弃子女;追求回忆,放弃“常青”。
她的选择似乎都是那么自然,没有半点乔饰。
所以我也不用任何乔饰来对待一个本来自然的人了。轻轻地怀念一下这个水瓶座女生~




《诺尔玛》的持久魅力

贝利尼的《诺尔玛》在歌剧曲目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喜爱歌剧的人都知道,能演唱诺尔玛的歌唱家并不多,歌剧院要上演这部歌剧,也总为女主角的人选挠头。表演这个角色有双重难度:一是声乐方面有很大的挑战性;一是难免要被拿去与历史上的传奇女高音对比。从早年的吉蒂塔•帕丝塔(Giuditta Pasta)到卡拉斯,历史上伟大的诺尔玛演绎者有不少。现在还有几个能应付这双重挑战的女高音呢?
现在人们已经公认,《诺尔玛》是美声歌剧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开始这部歌剧并没有得到肯定。1831年,歌剧在米兰首演,贝利尼自己都认为是一场惨败。还好,在首演乐季快结束的时候,歌剧已经被认为是贝利尼和帕丝塔的成功之作。1833年,歌剧在伦敦上演,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观察家》认为“歌剧题材并不适合贝利尼那种轻盈的风格”。不过,《诺尔玛》也得到不少人的追捧,其中包括理查德•瓦格纳。1837年,他就曾在里加指挥过这部歌剧。他甚至还为要演唱奥罗韦索的拉布拉什创作了一首咏叹调“预言家诺尔玛”。他写道:“在贝利尼的全部创作之中,《诺尔玛》将各丰富流溢的旋律与真理的光辉结合起来了。”
那么,这些评价哪个是对的?这部歌剧是贝利尼的天才之作,还是江郎才尽的表现?带着这些疑问,我听了不少录音,特别注意剧本和角色,试图了解是否有什么本质的东西可以解释诺尔玛的持久魅力。歌剧讲的是有点扭曲的三角恋爱故事。《诺尔玛》的故事也影射了奥地利对意大利的统治,以及对罗马、帕尔玛、波隆纳等地民族主义反抗活动的残酷镇压。男主角波利昂尼代表的是罗马殖民帝国的罪恶。当然,歌剧与历史并不完全一致,比如诺尔玛并非仅仅是镇压的牺牲品,毕竟她有力量召集人们武装反抗。她并非一个简单角色。歌剧重点表现了个人欲望与女祭司的责任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带给她的痛苦。虽然歌剧中诺尔玛并没有真的杀死自己的孩子,她毕竟有了这种冲动。这个既真实又神秘的女人,让人着迷。她对痛苦和沮丧的表达达到极致。大概这些也是角色的魅力之一。
就音乐而言,这部歌剧似乎并不突出,甚至显得有些马虎草率,尤其是乐队部分。声乐部分的情感浓度,大部分被平庸的乐队声音消解了。军乐过多,使得歌剧的乐队部分越发显得糟糕。有的地方,甚至声乐部分也毫无特色,彼此完全可以互换。我是从诺尔玛第一个高难度唱段开始研究的。这就是著名的“圣洁的女神”(Casta Diva),6/8拍,婉转流畅的旋律非常具有贝利尼的特征,也反应出作曲家家乡西西里的风格。流畅动听的咏叹调之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高音B上,然后达到高潮的高音C(这首咏叹调一般都降低一度演唱,帕丝塔曾经这么要求贝利尼,有时甚至整个“mira, o norma”场景都降低一度),然后才下行,直到平静地结束。这是一首让人难忘的咏叹调,但我总觉得应该没有通常的演绎那么复杂曲折。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有关角色的更多信息,说到底不过是优美的歌唱而已。
随后波利昂尼与阿达尔吉莎的二重唱听来也有点松散。开头还不错,后面开始有些磕磕绊绊。只有中间一个段落让人竖起耳朵。波利昂尼告诉阿达尔吉莎他要回罗马,并且希望她能跟自己一起回去。阿达尔吉莎一开始感到非常惊讶,但很快说出了“啊,离开我”,表示拒绝。这一段挺值得作一番音乐分析。阿达尔吉莎的唱段,接着波利昂尼前一句的最后音符。这个音是降A,听众都以为接着的也是一个降A和声。但奇怪的是,他唱的最后一个字“你”却是P小调的和声。这也是阿达尔吉莎接下去六个小节的和声。这一段她意识到自己不能接受波利昂尼的邀请,而应该忠于自己的信仰和人民,失去波利昴尼也在所不惜。这样,在波利昂尼暗喻的降A大调与阿达尔吉莎的F小调之间,存在着一种悬而未决的动态。他们之间的对话也显示出这种抗争。这么短短几个小节,贝利尼运用简单的和声技巧,就完美捕捉到了阿达尔吉莎那一丝犹豫不决的心态。这一丝犹豫不决很快就消失了,在“vieni in roma”二重唱中,波利昂尼粗暴的声乐力量,将阿达尔吉莎的反抗击溃。


通过延长和声的归位而制造出一种拉长的紧张感,这种和声技巧在其他几个关键点上也出现了。通常是角色在作出生死抉择的关头出现。这个技巧也包含在整部歌剧的调性冲突之中:在“mira, o norma”之前(这是最后一次,诺尔玛不再希望波利昂尼还爱着她);在诺尔玛自认为是叛国者时(她无法为阿达尔吉莎定罪,因为她犯有同样的错误);还有她走上火刑架之前,坦承自己甘愿一死的时候。当然,这部歌剧之所以伟大,并不仅仅在于这么几个小细节,但这些地方的确可以表明贝利尼能够跳出旧的窠臼,通过音乐的语言,而不仅仅是声乐的技巧,来展现角色的细微之处。怪不得瓦格纳也在《诺尔玛》中找到了灵感。
贝利尼在声乐技巧方面的其他发展创新,也预示了19世纪歌剧艺术即将迎来的转折。当诺尔玛心中的矛盾情感日益显露,她的音乐也越发阴暗,更多戏剧性色彩。事实上,她的声音必须经过一个跳跃:从“casta diva”的轻盈抒情,到第一幕结尾三重唱中小号般的斩钉截铁,再到她盯着熟睡的孩子唱出“dormoni entrambi”时的大提琴般的反思情绪。
研究诺尔玛的创作技巧,也必然会涉及阿达尔吉莎这个角色。她们之间的关系是歌剧的核心。阿达尔吉莎有几段二重唱和一段三重唱。起初,她几乎和诺尔玛一样,是歌剧的核心人物。在第一幕中,阿达尔吉莎甚至更出风头。阿达尔吉莎是诺尔玛和波利昂尼欲望和野心的投影,而不像是一个单独的角色。比如,在二重唱中,她的主题都是与诺尔玛的主题一样,有时仅仅是一种回声。即使在高潮处的二重唱“mira, o norma”中,她的大部分音乐都和诺尔玛一样,只是低了三度。还有,三重唱之后,她就突然消失了。在最后一个场景中也没再出现。阿达尔吉莎到底是谁?
也许最好的答案就是,在许多方面,她就是诺尔玛复杂个性的另一面。阿达尔吉莎代表的是诺尔玛心中,那个希望成为普通女人的愿望,能够自由去爱,而不为政治和命运左右。她不必出现在最后一场,因为诺尔玛已经克服了性格中的这一面。如果这种解读是正确的,那么贝利尼的天才之处,恰恰在于,他意识到,随着诺尔玛的角色不断发展,到最后必然要让阿达尔吉莎消失。这一点应该归功于剧作家罗曼尼。诺尔玛的声音也带有了更多戏剧性味道和女中音的阴暗色彩。诺尔玛从“casta diva”的美声世界走出,走进浪漫主义戏剧女高音的世界,直到最后她在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世界中找到归宿。
《诺尔玛》经久不衰的魅力,不仅在于歌剧剧情本身,它也向我们展示了音乐刻画人物的技巧所经历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在这个过程中,这部歌剧开创了多维角色刻画的技巧,角色的情感发展,尤其是内心复杂的女性角色,是通过声乐技巧来表现的。《诺尔玛》大概是19世纪歌剧中最集中运用这一技巧的歌剧了。



卡拉斯与萨瑟兰:20世纪两位伟大的“诺尔玛”

卡拉斯在EMI录制了两个录音室录音,都是图利奥•塞拉芬指挥,瓦尔特•里格制作。第一个录制于1954年。这个录音只有在卡拉斯出场时才让人眼前一亮。她的魅力不仅在于高度个性化的、富有感染力的“圣洁的女神”,而且还有让人佩服得恰到好处的演唱技巧。比如,她演唱连续的高音A,并没有认为通过“抬高”音调或是一带而过变成一个连续的单音。第二个录音录于1960年。这个录音在制作和声望上堪称是最强大的。两个录音相隔六年,卡拉斯的声音虽然有所减弱,但并没有太大的妨碍,在音量、音色、稳定性方面,略有逊色。但人们还是不时被声音之美打动.比如她在“mira, o norma”二重唱中的表现。在她与阿达尔吉莎的二重唱中.她的声音比次女高音更加集中。萨瑟兰也录制过两次《诺尔玛》。一个是1964年在DECCA公司录制,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博宁吉指挥。这个是她最好的《诺尔玛》,从此她被认为替代了卡拉斯而成为“美声女王”;对于萨瑟兰的乐迷来说,这肯定是一张必买的唱片。萨瑟兰的高超花腔技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她演唱的“圣洁的女神”将抒情与力量完美融合在一起,总能赢得一片掌声。1984年,萨瑟兰和卡巴耶、帕瓦罗蒂等合作,再次录制了这部歌剧。与卡拉斯的情况差不多,录制这个录音时,她的嗓音已经不那么年轻了,但是她的高音仍然很扎实,花腔技巧、连音技巧都很好。这是一个感人的权威录音。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5 AM
Pavarotti & Freni & Harwood -《波希米亚人》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189685/




歌剧“波希米亚人”的故事情节我想不需要我在此浪费VC的篇幅,喜爱音乐的友人都已耳熟能详。但为了一些慕帕瓦罗蒂名而来却又只知“我的太阳”和三高音乐会的人,我还是加了一个PDF文件供他们参考。那是由美国“纽约先驱报”音乐评论员科贝Kobbe原著,英国的海尔伍德Harewood伯爵增订,大陆人民音乐出版社于一九八三年二月编译出版的“西洋歌剧故事全集”中的节选。

据我所知,卡拉扬指挥歌剧“波希米亚人”只有三次录音。另外两次都在六十年代初期。一次是Vienna State Opera House,现场录音,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九日,女高音弗雷妮,意大利男高音拉伊蒙迪Gianni Raimondi。还有一次是Milan Teatro alla Scala Orchestra,女高音和男高音仍然是弗雷妮和拉伊蒙迪,时间在一九六五年,这场演出还出了DVD。

帕瓦罗蒂第一次演出“波希米亚人”在一九六一年他获奖勒佐•艾米利亚国际声乐比赛的同年,不知是否有录音留下。现在能找到的录音最早是一九六九年一月十七日在罗马的现场录音,女高音弗雷妮,美国指挥家托马斯•席佩尔斯Thomas Schippers 和意大利罗马广播电台交响乐团Ital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Rome。半年以后的七月十七日,帕瓦罗蒂和弗雷妮,以及一月份的原班人马又有一次现场录音。接下去就有了一九七二年和卡拉扬的这次合作。
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与列文James Levine在大都会歌剧院的现场演出制成了DVD,而且是DG出版,所以非常流行。
一九七八年三月三十日又有幸与指挥家克莱伯Carlos Kleiber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演出了一场,女高音是奥地利的波普Lucia Popp (唱片公司Melodram#50038)。同年,又和旧金山歌剧院在赛弗里尼Tiziano Severini指挥下和弗雷妮再次合作拍了一个电影。
最后,帕瓦罗蒂来到了中国北京天桥。如何如何是大陆的乐友比我更清楚的了。

普契尼在他的歌剧“曼侬•列斯科”于一八九三年二月一日成功上演的一年后完成了歌剧“波希米亚人”,当时普契尼三十六岁,一八九六年二月一日仍在意大利都灵皇家剧院首演。他的另一些著名的歌剧如“托斯卡Tosca”(一九零零年首演),“蝴蝶夫人Madam Butterfly”(一九零四年首演),“西部女郎Girl of the Golden West”(一九一零年首演),都是“波希米亚人”以后创作的作品。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杜兰多特Turandot”在他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去世时还没完成,由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代补完成(柳儿自杀以后的十五分钟),并于一九二六年首演(关于杜兰多特更多的介绍待以后发布CD时再谈)。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5 AM
V.A. -《小提琴大师之作》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825580/



小提琴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这似乎还是一个不解之谜,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纳(Cremona),从小提琴制作名匠安德里亚·阿马蒂(Andrea Amati,约1510-1577年)到朱塞佩·瓜奈里(Giuseppe Guarnari,1698-1744年)这长达两百年的黄金时代里,小提琴的制作水平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这群杰出的制琴名匠当中,佼佼者当属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约1644-1737年),其鼎鼎大名早已无法和小提琴分割开来。小提琴家们手上握有这么奇妙的一件琴具,那当真是如鱼得水,琴技的精进一日千里,那时候最优秀的小提琴音乐的作曲家本身也全都是小提琴手。十八世纪的前数十年,威尼斯的小提琴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正当创作的全盛期,而同一时期也曾有过一些顶级的小提琴得以问世。这位人称“红发神父”的维瓦尔第尽管从未主持过弥撒,但他无疑是一名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而且创作了大量的协奏曲、歌剧和清唱剧。维瓦尔第去世后,人们很快就将他遗忘了,直到1950年代密纹唱片面世后、他那套多彩的协奏曲《四季》也开始火起来了,人们这才又记起了他。

巴赫(J.S. Bach)对维瓦尔第极为钦佩,以至于曾改编过他的一些协奏曲,其中也包括这套CD里《和谐的灵感》中4把小提琴演奏的第十号。在巴赫的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维瓦尔第的作曲风格对巴赫所产生的影响;而在其双小提琴协奏曲中,巴赫则另辟蹊径,通过对位法的处理使两把独奏小提琴都变得同等重要,因而也超越了意大利作曲家们的创作模式。不过巴赫最伟大的小提琴音乐,还是那六首无伴奏的作品:每一首都充满了用变幻莫测的旋律线及节奏构筑的大量赋格的三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以及实际上可当成舞曲组曲的三首无伴奏小提琴组曲,尽管D小调组曲中的“恰空舞曲”成就了巴赫单乐章的巅峰之作——当中的变奏仿佛就是用琴声砌建而成的雄伟的歌德式大教堂。

这套CD中还包括了另外两位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家兼作曲家的音乐:将随想曲编排得极其复杂的洛卡泰里(Pietro Antonio Locatelli),以及作品旋律非常优美、但却在巴黎街头惨遭无名刺客杀害了的雷克莱(Jean-Marie Leclair)。

莫扎特是维也纳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的儿子,虽然他使用的乐器主要是钢琴,但小提琴也拉得很不错,于中提琴更是情有独钟。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很精彩,但并未能展现出他最深层次的创作天赋;除降B大调K454号作品外,他的奏鸣曲也是这样。莫扎特弦乐作品中的杰作是那首由小提琴与中提琴主奏的华丽的协奏交响曲。

从古典乐派中升华并创立了浪漫乐派的贝多芬将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尽管这首协奏曲在当时并不很为人们所赏识。另外他也给小提琴奏鸣曲赋予了更强大的力量和创意:这一类别里他最为著名的两个作品勾勒出了其本性上的两个侧面,“春天”奏鸣曲极尽优雅、抒情还带有一点机智的谐谑,而“克莱采”奏鸣曲则纯粹是技巧表达最出色的一首。

在十九世纪的小提琴音乐世界中,有两位演奏大师曾引领群伦,占据着主导地位。十九世纪上半叶属于超凡的帕格尼尼(Nicolo Paganini),他通过左手拨奏等方式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并成为了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演奏家的代表人物。他仅公开出版过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其它的许多作品他都收藏了起来,只在私下练琴时用以自娱自乐,这也是他让人们觉得很神秘的一个原因。帕格尼尼的那套《24首随想曲》成为了检验小提琴家们演奏水平的一份“试卷”,但除了高难的技巧外,这些随想曲也还是充满着令人难忘的构思的,最后一首随想曲的主题曾启发过包括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在内的许多作曲家所谱写的变奏曲。

十九世纪下半叶,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独占鳌头。他所创作的作品并没有哪一首是现今音乐会上常演的保留曲目,而他对音乐世界的最突出的贡献,却在于他就像是一名助产士那样,让许多人的杰作得以弘扬并传承了下来。约阿希姆单枪匹马地挽救了贝多芬的协奏曲,使它不再继续沉浮于寂寂无闻的深渊,另外他还激发了舒曼、勃拉姆斯、布鲁赫和德沃夏克等人的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灵感。未被约阿希姆“接生”过的唯一一个例外,恐怕要算是门德尔松那首结构完美的协奏曲了。跟莫扎特一样,门德尔松虽为钢琴家,但也能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 。他那首常盛不衰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由其莱比锡的好友费迪南·大卫作了首演,该曲摒弃了开始部分常见的乐队合奏,对布鲁赫的G小调协奏曲产生过影响。

法比学派中雷克莱的继承者是比利时人维厄当(Henri Vieuxtemps)以及出生于波兰的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他们的代表作在这套CD中均有收录。但维厄当的学生伊萨伊(Eugene Ysaye)却是一个难得的天才,弗兰克的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肖松的《音诗》便是根据伊萨伊刚柔并济的演奏风格而为其度身打造的。瑞士作曲家布洛赫(Ernest Bloch)曾师从伊萨伊学习小提琴,写下了不少弦乐作品,其中多以犹太题材为主。

西班牙演奏家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则是在法国接受了音乐教育,其风格轻快而典雅,而且还生逢其时,留下了一些让人愉快的录音。他的辉煌成就曾经给不少如风景明信片般优美的作品带来了灵感,例如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以及他的朋友圣桑所创作的包括A小调、B小调协奏曲在内的大量作品。萨拉萨蒂自己的作品通常性格外向,需要有超群的技艺才能完成演奏。本套CD中包括了这样的一些例子,其最著名的作品《流浪者之歌》也有两个演绎版本。

十九世纪末的小提琴音乐世界里,匈牙利演奏家似乎无处不在,其中最具领袖风范的人物是奥尔(Leopold Auer),其出类拔萃的技艺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无人可及。今天人们通常只知道他是一位传道授业的小提琴演奏家,但事实上奥尔演奏的抒情曲总是那么流畅悦耳、独具魅力,柴科夫斯基的许多音乐就是冲着奥尔的这种演奏风格而创作出来的,包括他那首最初曾被奥尔退稿的小提琴协奏曲。奥尔的风格也对格拉祖诺夫所作的简练的小提琴协奏曲产生了影响,该曲由奥尔担任了首演主奏。


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问世过程一波三折,而芬兰人西贝柳斯的协奏曲也是经过了多次试演和修改,最终才由同样是匈牙利小提琴家的冯·维塞(Franz von Vecsey)主奏,得以粉墨登场。作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西贝柳斯将其独有的技艺体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而这个作品现已跻身于当今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协奏曲之列。冯·维塞所作的《悲伤圆舞曲》很迷人,在这套专辑中也有收录。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推广提倡了连续颤音的技法,而他本人在这一技法上也是深得其道的。他的演奏平易、得体,是维也纳演奏风格的一代典范。他创作了大量精美的作品——尽管其中一部分曾被他说成是出自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笔下——并且有数百则录音流传了下来。然而,克莱斯勒却从未留下过埃尔加为他所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这可以说是音乐史上的一件憾事。这首协奏曲极具气势,其中的华彩乐段也十分华丽,是埃尔加重要的一个杰作。

埃尔加这首协奏曲,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对一位女性朋友的柏拉图式的渴慕之情。与此相似的是,青年巴托克曾爱上了他的匈牙利同胞、小提琴家丝苔菲·盖雅(Stefi Geyer),于这段青涩的苦恋极为珍视,其在1907-09年间完成的第一协奏曲便是献给这位心上人的。但盖雅似乎并不领情,收下乐谱后从来就未曾演奏过这个作品,直至1956年她去世后这部作品的手稿才被发掘、出版,得以重见天日。1937-1938年间,受弦乐四重奏团首席小提琴手佐尔坦·塞凯伊(Zoltan Szekely)的委托,巴托克又尝试创作出了第二协奏曲,该曲迅速获得了成功,并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巴托克对约阿希姆的曾侄孙女、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德拉妮(Jelly d'Aranyi)也产生过很微妙的感情,并为她创作了小提琴奏鸣曲。有趣的是,当巴托克与德拉妮同台演奏这些奏鸣曲的时候,倒是德拉妮的精湛演奏启发了作为观众之一的法国音乐家拉威尔的创作灵感,其最著名的充满吉普赛风情的作品《茨冈》也随后诞生了。

与巴托克协奏曲的情形相似,普罗科菲耶夫的两首协奏曲也有着颇为迥异的遭遇。普氏年轻时脾气有些暴躁,实在不太招人待见,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第一协奏曲不得不干等了好几个年头后,才在小提琴家约瑟夫·西盖蒂(Josef Szigeti)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的努力下开始流行开来。到了1930年代,火气有所收敛的普氏让人觉得比较容易接近了,他这个时期完成的第二协奏曲从一开始便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美国的小提琴家们曾向斯特拉文斯基和贝尔格约稿,促成这两位作曲家创作了他们的协奏曲。美籍小提琴家塞缪尔·杜希金(Samuel Dushkin)常与斯特拉文斯基同台表演,他曾对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作品给予过技巧层面上的帮助。至于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贝尔格很喜欢马勒遗孀再婚之后生育的小女孩曼侬·格罗皮乌斯(Manon Gropius),而曼侬在18岁时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一不幸的消息很让贝尔格伤心难过。在美籍小提琴家路易斯·克拉斯纳(Louis Krasner)的恳求下,贝尔格创作了这首协奏曲,而且为了缅怀他心目中的这位小天使,贝尔格还在曲中使用了巴赫的一首赞美诗。这首协奏曲是贝尔格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贝尔格去世后,其首演礼也成为了人们对他的一次追思活动。

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是奥尔的学生,在他委托别人所作的作品中,威廉·沃尔顿的小提琴协奏曲是最成功的一首。该曲延续了沃尔顿一贯的作品风格,受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协奏曲的影响,中段的谐谑乐章很精巧。巴伯小提琴协奏曲同样也很精彩,虽创作过程不太顺利,但现今也被视为一首经典的作品。

如此说来,小提琴确也激发出了许许多多的伟大的音乐——除了作品本身固有的价值外,这套CD里也有着不少富有传奇色彩的演绎:谢霖和海布勒的莫扎特奏鸣曲、格吕米奥和哈斯姬儿的贝多芬奏鸣曲、鲁杰罗·里奇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等优秀录音,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0:56 AM
Various Artist -《迪卡之声示范天碟》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883779/



这是DECCA公司六十周年庆的时候发的碟,是DECCA各个历史时期录音的代表作杂锦。
尽现DECCA巅峰录音水平的作品,包括最早期的单声道录音《贝5》。是了解DECCA的录音精髓和考验器材传真能力的极品。




CD1
01.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
02.宝塔王子,变化
03.彼得格林,插曲III
04.诺亚方舟,至高无上的主,请眷顾我
05.难管的女儿,序曲
06.冬之旅,菩提树
07.诸神的黄昏,送葬乐
08.西班牙狂想曲
09.西班牙组曲,阿斯特利亚斯舞曲
10.四季,春:第一乐章,快板
11.水上音乐,角笛号管与行板
12.波西米亚人,我的名字叫咪咪
13.第九号交响曲[合唱]



CD2
01.杜兰朵公主,公主彻夜未眠
02.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庄严地
03.蝴蝶夫人,美好的一日
04.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开始
05.卡门,前奏曲
06.狩猎波尔卡
07.达夫尼与克罗伊,第一部分(精选)
08.骷髅之舞
09.阿兰辉兹协奏曲,第一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
10.三角帽,第一部分(精选)
11.颜如花,前奏曲
12.弥赛亚,哈利路亚
13.在坚狄欧尼斯地方
14.行星组曲,火星,战神
15.有谁爱那优雅、美丽又聪明的吉普赛女郎
16.巴黎,交响组曲:江湖艺人




CD1: DECCA - DECCA Sound Sampler-CD1

01. Beethoven: Symphony No.5 -- I. Allgero con brio 07
02. Britten: Prince of Pagodas -- Transition 03:17
03. Britten: Peter Grime -- Interlude III 02:33
04. Britten: Noye's Fludde -- Lord Jessus, think to me 03:15
05. Herold Lanchbery: La Fille Mal Gardee -- Introduction 03:24
06. Schubert: Winterreise -- Der Lindenbaum 05:12
07. Wagner: Goterdammerung -- Funeral Music 06:37
08. Chabrier: ESPANA 07:10
09. Albeniz: Suite Espanola -- Asturias 06:37
10.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 Spring: I. Allegro 03:16
11. Handel: Water Music -- Hronpipe and Andante 08:08
12. Puccini: La Boheme -- Si, Mi chiamano Mimi 10
13. Beethoven: Symphony No.9 10:32





CD2 DECCA - DECCA Sound Sampler - CD2

01. PUCCINI:Turandot-Nessun Dorma 03:00
02.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1 - I. Maestoso 06:09
03. PUCCINI: Madama Butterfly - Un bel di Vedremo 04:39
04. R.STRAUSS:Also Sprach Zarathustra - Einleitung 01:59
05. BIZET:Carmen - Prelude 02:19
06. J.STRAUSS:Auf der Jage(At the hunt) 02:16
07. REVEL: Daphnis et Chloe - Part I (extract) 05:24
08. SAINT-SAEN: Danse Macabre 07:05
09. RODRIGO:Concerto de Aranjuez -I.Allegro con Spirito 06:16
10. FALLA:Tthe Three- Conered Hat - Part I (extract) 05:10
11. JANACEK:Jenufa - Prelude 01:54
12. HANDEL:Messiah - Hallelujah 03:48
13. Carmina Burana - In Gedeonis Area 04:29
14. HOLST: The Planet - Mars, the Bringer of War 07:14
15. Arie Antiche - Paisiello: chi vuol la Zingarella 02:28
16. IBERT: Paris - Suite symphonique: VI Parade Foraine 01:40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1:09 AM
DECCA 公司出版的《Ultimate》极致系列包括多套5CD一组的主题选集,着重地介绍了各个时代的大师们最有影响力、最广为流传的古典音乐作品,其中包括贝多芬、巴赫、肖邦、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舒伯特等的必听之作。此外,该系列还以不同体裁作为类别划分,加入了古典小提琴、大提琴、钢琴、钢琴协奏曲、休闲古典、巴洛克、歌剧等主题选集。虽然这个系列中某些选曲的录音年份有些久远,但演绎者中不乏宗师级的人物,故欣赏价值也是颇高的。全系列由环球公司下属的德国 EDC压片生产,品质优良,而封面设计则简约而不失典雅。该系列比较适合初涉古典音乐的朋友欣赏、收藏,通过这套入门级的CD能对古典音乐有一个基本的、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而已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乐友,或许也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可能还没有听过的演绎版本。


迪卡《极致》系列的全部选集,每个选集含5CD,其下载地址按发布时间的先后次序排列如下(截至2010年2月):1. V. A. -《极致:拉赫玛尼诺夫选集》(Ultimate Rachmaninov)http://www.VeryCD.com/topics/284252/ 2. V.A. -《极致:著名钢琴协奏曲选集》(Ultimate Piano Concertos)http://www.VeryCD.com/topics/288181/ 3. V.A. -《极致:休闲古典名曲选集》(Ultimate Classical Relaxation)http://www.VeryCD.com/topics/293496/ 4. V.A. -《极致:莫扎特选集》(Ultimate Mozart)http://www.VeryCD.com/topics/299425/ 5. V.A. -《极致:小提琴古典名曲选集》(Ultimate Violin Classics)http://www.VeryCD.com/topics/306973/ 6. V.A. -《极致:门德尔松选集》(Ultimate Mendelssohn)http://www.VeryCD.com/topics/319865/ 7. V.A. -《极致:大提琴古典名曲选集》(Ultimate Cello Classics)http://www.VeryCD.com/topics/327268/ 8. V.A. -《极致:肖邦选集》(Ultimate Chopin)http://www.VeryCD.com/topics/336450/ 9. V.A. -《极致:巴洛克选集》(Ultimate Baroque)http://www.VeryCD.com/topics/356569/ 10. V.A. -《极致:钢琴古典名曲选集》(Ultimate Classical Piano)http://www.VeryCD.com/topics/365466/ 11. V.A. -《巴赫选集》(Ultimate Bach)http://www.VeryCD.com/topics/374637/ (此为另一网友发布)12. V.A. -《极致:柴科夫斯基选集》(Ultimate Tchaikovsky)http://www.VeryCD.com/topics/386066/ 13. V.A. -《极致:贝多芬选集》(Ultimate Beethoven)http://www.VeryCD.com/topics/401155/ 14. V.A. -《极致:亨德尔选集》(Ultimate Handel)http://www.VeryCD.com/topics/415528/ 15. V.A. -《极致:古典名曲选集》(Ultimate Classics)http://www.VeryCD.com/topics/419148/ 16. V.A. -《极致:威尔第选集》(Ultimate Verdi)http://www.VeryCD.com/topics/424424/ 17. V.A. -《极致:维瓦尔第选集》(Ultimate Vivaldi)http://www.VeryCD.com/topics/434818/ 18. V.A. -《极致:瓦格纳选集》(Ultimate Wagner)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1066/ 19. V.A. -《极致:芭蕾舞曲选集》(Ultimate Ballet)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2314/ 20. V.A. -《极致:舒伯特选集》(Ultimate Schubert)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3082/ 21. V.A. -《极致:轻松古乐选集》(Ultimate Classical Chill Out)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4293/ 22. V.A. -《极致:德沃夏克选集》(Ultimate Dvořák)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6566/ 23. Wiener Philharmoniker / Willi Boskovsky -《极致:施特劳斯家族选集》(Ultimate Strauss Family)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7323/ 24. V.A. -《极致:李斯特选集》(Ultimate Liszt)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9008/ 25. V.A. -《极致:歌剧选集》(Ultimate Opera)http://www.VeryCD.com/topics/2730804/ 26. V.A. -《极致:古典吉他名曲选集》(Ultimate Classical Guitar)http://www.VeryCD.com/topics/2732526/ 27. V.A. -《极致:海顿选集》(Ultimate Haydn)http://www.VeryCD.com/topics/2750341/ 28. V.A. -《极致:辉煌古典音乐选集》(Ultimate Classical Spectacular)http://www.VeryCD.com/topics/2753196/ 29. V.A. -《极致:梦幻古典音乐选集》(Ultimate Classical Dreams)http://www.VeryCD.com/topics/2755278/ 30. V.A. -《极致:普契尼选集》(Ultimate Puccini)http://www.VeryCD.com/topics/2757389/ 31. V.A. -《极致:勃拉姆斯选集》(Ultimate Brahms)http://www.VeryCD.com/topics/2791724/ 32. V.A. -《极致:俄国古典音乐选集》(Ultimate Russian Classics)http://www.VeryCD.com/topics/2794965/ 33. V.A. -《极致:柏辽兹选集》(Ultimate Berlioz)http://www.VeryCD.com/topics/2797819/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1:10 AM
海飞兹 - DECCA秘藏铭盘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search/fol ... F%E9%93%AD%E7%9B%98



 廿世纪绝大部份的时间里,站在听眾面前最伟大的小提琴家,无疑是雅沙‧海飞兹(Jascha Heifetz)。他一九0一年二月二日出生在立陶宛现名为维尔拿(Vilna)的城市,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日在加州洛杉磯逝世。海飞兹三岁由从事音乐工作的父亲啟蒙学习小提琴,三年后,他在公开场合演出孟德尔颂小提琴协奏曲。一九一○年,海飞兹进入位在圣彼得堡的音乐学院师从奥尔(Leopold Auer),一九一一年在圣彼得堡举办个人第一场公开音乐会。一年之内,他以独奏家身份在欧洲巡迴演出,但是一直跟随奥尔学习直到一九一七年,也就是当他穿越西伯利亚,经由太平洋前往美国的时候。 十月十七日,他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首度登台。从早年开始,海飞兹就能充份而且以无可比拟的完美掌握他的乐器,据说前一代伟大小提琴家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听了只有十三岁的海飞兹演奏后说:「我们其他人该把乐器扔掉了。」海飞兹下一代的伟大小提琴家为个人风格完全不同,但是至少可以与之平起平坐的史坦(Issac Stern),他也说海飞兹「在每一位小提琴家的耳朵里」。

  多年来,海飞兹只独家为胜利唱片公司录音,但是在一九四二年,美国音乐家联盟禁止进行所有录音活动,直到演奏者与唱片公司关於「权」的关係能取得平衡。胜利唱片公司(与哥伦比亚)未取得共识之际,笛卡DECCA在一九四三年与音乐家达成共识,於是一九四四年,渴望重返录音室的海飞兹开始在笛卡录音。这些录音在英国以「Brunswick」这个厂牌发行,其中有不少录音以各种不一样的欧洲厂牌出现在市面上。爱乐者与唱片收藏家可以在克雷顿(James Creighton)於一九七四年由「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提琴唱片收藏家,1889-1971」(Discopaedia of the Violin, 1889-1971)一书中,第313到328页记载海飞兹录音的内文中发现。在这里听到的小曲录音中,有不少曲子在海飞兹的音乐会安可曲目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几乎第二辑全部的曲子可说是以某种方法表现出美国民谣与流行音乐。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11:18 AM
Sir Georg Solti -《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91676/













融技艺、胆识为一身的天才指挥家——索尔蒂


如果有人愿意将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和瓦尔特等上个世纪末出生的老一辈指挥大师之后的伟大指挥家一一列出的话,那么肯定会得到这样一张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名单,卡拉扬、索尔蒂、伯恩斯坦、姆拉文斯基、库贝利克……等等。这些有着突出魔力的人物,实际上才应该被称为是20世纪指挥艺术中的中坚人物,因为在他们之前的前辈大师们都是处在世纪交替中的人物,他们的艺术贡献带有着很大的开拓性因素,而在他们之后的下一代指挥家们,在时间因素上又都属于与下个世纪相衔接的人物了,因此,准确的说,20世纪的指挥艺术是属于这样一批中坚人物的。然而在这样一批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恐伯就要数卡拉扬、索尔蒂和伯思斯坦了。但在他们三人之间,索尔蒂是一个很有特殊性的人物。卡拉扬的艺术生涯虽然具有广泛的世界性,但他始终是在欧洲的艺术领地中开展活动的,并且从来没有担任过美国乐团的常任指挥。而伯思斯坦虽然在美国有着十分辉煌的业绩,但他本身就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的指挥家,况且伯恩斯坦在欧洲国家的乐团和歌剧院中,也只担任过客席指挥的职务。这里唯有索尔蒂是一位出生在欧洲,并且在欧洲国家和美国的交响乐团及歌剧院中都担任过常任指挥的人物。此外,卡拉扬与伯思斯坦都先后在自己还在岗位上时就逝世了,唯有索尔蒂在功成名就时就“告老还乡”式地体面退休了,这一切的一切恐怕也都是索尔蒂一生总交好运的原故吧。

乔治·索尔蒂于1912年出生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他在很小的时候,便已表现出了出众的音乐才能,尤其是他那双灵敏的耳朵,立刻便引起他的父母的注意,这对夫妇为了培养索尔蒂在音方面的天才,便给他买了一架钢琴,从此,小索尔蒂便和这架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天刻苦地弹琴,进步速度之快,使每个熟悉他的人都感到了惊讶,到了12岁时,他就已经公开登台演奏了。索尔蒂在13岁时,进入了匈牙利最著名的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中学习,在这里,他跟随着20世纪最伟大的匈牙利作曲家多纳伊、柯达伊和巴托克学习钢琴和作曲。在他14岁那年,有幸观看了一场由埃里希·克莱伯指挥的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他被埃里希·克莱伯那神奇般的指挥艺术所深深迷住了,从此便产生了要成为一名指挥家的念头,当他于1930年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就更加坚定了要当指挥家的决心,为此,他曾跑到瑞士专程向老指挥大师魏因加特纳系统地学习指挥法。1933年,只有21岁的索尔蒂担任了布达佩斯歌剧院的助理指挥,1937年,他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担当了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助手,协助排练了一系列的演出曲目。但在这几年的时间中,他实际上仍然是以一个见习者的身分来从事指挥活动的,在这期间,他从未独立地公开指挥过,1938年3月11日,他终于获得了首次指挥公演的机会,这一天,他指挥布达佩斯歌剧院演出了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索尔蒂这次指挥演出虽然很成功,但由于当时的希特勒法西斯正在 占领维也纳,与其临近的布达佩斯也陷入到了一种恐惶的气氛中,索尔蒂本人是犹太血统的音乐家,而犹太人是要遭到希特勒的残酷迫害的,所以在歌剧演出之后,索尔蒂便仓促收拾行装而逃亡到了瑞士。在这以后他又加入了英国国籍。1942年,索尔蒂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音乐比赛,他以极其出色的能力获得了钢琴比赛的一等奖。但在这以后,索尔蒂并没有选择职业钢琴家的道路,而是在指挥艺术领域中得到了继续的发展。在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索尔蒂受聘担任了慕尼黑国立歌剧院的艺术指导,他在上任的这一年里,成功地指挥上演了贝多芬的歌剧《菲德里奥》,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索尔蒂在慕尼黑歌剧院整整工作了六年,以其杰出的天才,将这个战后几乎变成废墟的剧院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且一举成为欧洲的一个重要的音乐中心。索尔蒂在担任慕尼黑歌剧院指挥期间,还同时担任诸如萨尔茨堡音乐节以及欧洲一些其它乐团的客席指挥,并且在1947年到1951年之间,兼任了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的职务。1952年,索尔蒂辞去了慕尼黑国立歌剧院指挥的职务,担任了法兰克福歌剧院的音乐指导。1961年到1971年,他又在著名的英国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担任了十年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

索尔蒂谋求在美国的发展开始得很早。早在1954年,他就在美国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过,以后他便每年都到美国来指挥演出。1969年,索尔蒂正式接任了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职务,而这时的他还没有和科文特花园歌剧院解除合同,他只好坐着飞机来往于欧美两地,然而他好像并不感到繁忙,1973年他又兼任了法国巴黎管弦乐团及巴黎歌剧院的音乐指导职务,1979年,他又将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的席位拿到了手中,这种全球性的活动能力简直是幻想中的超人才能够具备的。

索尔蒂的指挥艺术生涯中最辉煌的阶段,就是他后期担任芝加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时期。当时的芝加哥交响乐团,正值与法国指挥家马蒂农的一段不太和谐的合作之后,乐团的状况略有下降的趋势,正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刻,索尔蒂走马上任,挑起了重振芝加哥交响乐团雄风的重担,他上任以后,狠抓了乐团的训练和改革,增大了乐团演奏曲目的范围,并且首创了巡回演出的制度,他确信艺术的进步离不开交流,因此他屡次率团出访欧洲等地,把一个崭新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形象树立在了世人的面前,除此之外,他还以其过人的天才和高超的技艺,将芝加哥交响乐团训练成了举世公认的超级乐团,在索尔蒂任职期间,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几次全美的民意测验中均排在第一位,这的确不能不说是索尔蒂所立下的汗马功劳,而人们后来每当议论起芝加哥交响乐团那无比辉煌的音响时,都将它称为充满魅力的“索尔蒂音色”,芝加哥交响乐团正是带着这种“索尔蒂音色”而演遍全世界的,因此可以说,索尔蒂是为芝加哥交响乐团赢来第二个“黄金时期”的重要功臣。

索尔蒂是一位技艺十分全面的双料指挥大师,在他漫长而又辉煌的指挥生涯中,无论是对于歌剧还是交响乐,他都有着极为精湛的演释能力,而且作品的范围涉及得非常广泛。他在指挥歌剧方面的贡献,完全可以同卡拉扬相比较,而对于德国歌剧作品,他的解释可以说是更加得心应手、锦上添花的,几十年来,他在欧洲和美国担任各大歌剧院的常任指挥时,(如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法兰克福歌剧院、慕尼黑歌剧院和旧金山歌剧院等等)曾经指挥上演了大量的歌剧作品,这其中不仅包括欧洲的古典歌剧,也包括像勋伯格那样的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他还指挥首演过许多英国作曲家的作品,为此,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还因他为英国音乐艺术所做出的贡献而在1972年加封他为爵士,这种极高的荣誉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索尔蒂在指挥交响音乐方面的贡献同样是十分巨大的,首先他与卡拉扬一样,是一位作品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指挥家,可以说,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和任何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他几乎都曾涉猎过。在指挥交响音乐时,他能够很好地发挥管弦乐队的气势和效果,那种千姿万态的细微变化,在他的手中显得是那样的易如反掌。他的指挥风格是直率、鲜明和全面,在处理音乐时,既有着热情豪放的宏大规模和精密严整的结构,又有着激动的抒情性和丰富的色彩性。他在指挥时十分注重于作品的整体结构感,对于音乐的旋律线条、节奏特点、和声框架和对位手法等诸方面的织体因素,都安排处理得异常合理巧妙,能够使人产生出一种十分舒适而和谐的立体感。他对于音乐色彩上的变化及戏剧性般的矛盾性,有着一种天生的特殊驾驭能力,而在对于音乐情感的控制方面,他又有着极为恰当的控制能力。这也正如勋伯格当年在纽约的《时代周刊》上发表的评论中所说的那样:“他对音乐有着一种非常直接的概念,特别是那种有血有肉的音乐,这是他的艺术倾向的所在。他从不追求过分的精细,也不以故弄玄虚的效果来哗众取宠,他指挥的音乐具有一种直接而又清晰的线条。”


谈到涉猎作品的广泛,索尔蒂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人物,他一生中指挥过无数的作曲家的作品,这一点仅从他指挥录制的唱片的类别和数量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然而索尔蒂指挥的最为拿手的作品,还是要数瓦格纳的歌剧作品,在这方面,他的独特造诣是相当深厚的。在20世纪的指挥艺术史上,索尔蒂是最著名的瓦格纳专家之一,他指挥的瓦格纳的作品,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深刻的、富有哲理性的美感,他能够通过指挥瓦格纳的歌剧,将瓦格纳内心丰富的思想性极其完美地传达给听众。他在指挥瓦格纳的作品时,从不拘泥于表面化的处理,对于作品中各种技术上的因素(如声乐与乐队之间的关系以及主导动机的合理呈示等方面)他都能够以十分恰当的方法进行很有说服力的表现。瓦格纳著名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索尔蒂指挥得最精彩的作品,这部巨著他曾在50年代末期就将其录制成了唱片,并且经过长时间的考验之后,已经成为带有经典性的、被其它指挥家尊为楷模的版本了。除此之外,索尔蒂指挥的其它瓦格纳的作品,如《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等,也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演释。除了瓦格纳的歌剧以外,索尔蒂对其它德奥歌剧的演释,都有着异常精彩和耀眼的业绩,早在他担任英国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的音乐指导时,就曾指挥上演过全部莫扎特歌剧和贝多芬的《菲德里奥》等歌剧。另外,他还曾指挥上演过一度被人们遗忘了的格鲁克的许多歌剧。

索尔蒂在交响音乐作品的指挥范围上和他在歌剧指挥范围方面的情况很相似,也同样具有着既深又广的特点,他除了对于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古典作曲家的作品极为精通以外,还是一位著名的马勒作品指挥专家,他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录制的马勒交响曲的唱片,在世界上是享有着很高的地位的。除此之外,他对于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交响乐作品,也有着准确而精彩的演释。

索尔蒂是一位谦虚和蔼的人,面对着自己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和人们对他的敬仰,他总是十分客观地冷静对待着,当人们赞叹他给芝加哥交响乐团带来的辉煌音响和高巧的艺术技能时,他也总是强调乐队集体的作用而很少提及自己。然而,他所做出的伟大业绩是谁也抹杀不掉的,这种伟大的业绩,必将作为时代的杰出典范而永载在世界指挥艺术史册中。

1997年9月5号,索尔蒂与世长辞,他的去世是20世纪最后一位音乐巨人的陨落,同时也代表着传统古典音乐辉煌的结束。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6-22 09:05 PM
辛苦搂主了。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2 09:12 PM
不客气
作者: altaymann    时间: 2011-6-23 09:37 PM
这下载的工程真是太大了!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6-23 11:51 PM
这个资源不错啊。。。。。。。就是下载量太大了。。。。。。。。。。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4 01:50 PM
好东西,值得收藏!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4 01:53 PM
音乐版主此贴要长期保留呀,留给有用的烧友。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6-26 07:19 PM
原帖由 TAOGE 于 2011-6-24 01:53 PM 发表
音乐版主此贴要长期保留呀,留给有用的烧友。

一定一定!这样的帖子对爱乐者十分有用,了解一个唱片公司,对于聆听、收藏都有帮助。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6-26 11:04 PM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