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雨果公司CD《唐诗三百首》品赏
赵建人
喜爱唐诗宋词,不是一日两日、一年两年的事。总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他死后,骨灰盒里若有一本《唐诗三百首》作为永久的陪伴,便万事足矣!他的话实在令人感动。所以当我有一次在上海外文书店看到香港雨果公司精制出版的一套五张《唐诗三百首》激光唱片 (片号:LT4009-2)时,简直激动得不知所措。面对350元的售价,我犹疑再三,还是咬咬牙买下了它。我要借此奋力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对于唐诗宋词,我素来遵循我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教诲,学而时习之,并且频频不断地温故而知新。但真正能流利地、一字不漏地背诵记熟的也只是一百五十来首,其中还包括不少诸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之类的通俗作品。所以,打开激光唱机之前,我暗暗下定了决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哪怕身外的各种诱惑再迷人,我的这次“冬令进补”绝不半途而废!三个月内,把这三百首唐诗一首不拉地弄通弄懂,并且做到流畅而略有表情地背诵。事先我当然心里明白,对于我这个“上班族”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十分浩大的“系统工程”。这五张CD的容量不小,从头至尾光听上一遍就得花上你五个多小时。好在唱片的编者为我们想得十分周到,随唱片赠送了一本印刷精美内容详尽的小册子,每首唐诗都附上了一幅笔触洗炼,生动传神的图画和画龙点睛的文字解说,很适合初涉唐诗的读者学习欣赏。为了保证这套唱片的文化学术品位,还邀请了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的几位话剧演员来朗诵,并且由白航先生担任文学顾问,还配上了音乐。
就这样,我每天晚上坐到音响前,先打开了《唐诗鉴赏辞典》,再对照鉴赏文章,把今天晚上要背的唐诗从字面含义、语言特征、修辞手法、平仄格律、作者介绍直至诗意诗境、人物情感等等都弄个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才手拿CD机的遥控器,一遍一遍地跟着唱片朗读。我是喝着黄浦江的水长大的,母亲是宁波人。与人家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相比较,我朗读唐诗的口音简直是浓浓的上海老城皇庙五香豆味和咸咸的宁波咸黄鱼味二者的绝妙结合,真真羞煞人也!好在我是外语系科班出身,这点语音仿能力还是有的。只消从今后日日操练。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想来照葫芦画瓢像个八成,也可以过关了。说到背诵,我已四十七、八往知天命年岁上奔的人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自然无需再背,可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首老是缺那么两句;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就有点难度了;更不用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和“浔阳江头夜送客”这两首篇幅最长的歌行体诗了。后来我闲来无事数了一下,白居易的《长恨歌》共长达120行840字,《琵琶行》也有88行616字(序不算),像这样的宏篇巨制能经过两三个晚上的朗读背出一首来,真高兴得让我禁不住斟酒举杯自饮庆贺了。记得最难背的是韩愈的《石鼓歌》,诗虽不算太长,可任你读得口干舌燥、嗓子发疼,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就是背得疙疙瘩瘩。转念一想,莫非这跟石鼓文如天书一般难懂有点关系?嘻嘻一笑,唯一的一次饶过了自己。
就这样经过了三个月零九天的“艰苦卓绝”的韧性战斗,我终于背完了这三百首唐诗,中间几次犹豫打算放弃,只是想想这350元心血钱我不应该白扔,才总算咬着牙坚持笑到了最后。我十分欣慰地想:有了这样一次突击性精神进补,我的后半生文字生涯,底气大概会足一点罢。我把《唐诗三百首》放进书橱,音箱里传出的是布伦德尔演奏的《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在徐徐款款的慢板旋律所营造的一片月白林清人静的氤氲纷围中,有一首小诗在我的脑际久久索绕不去: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刊于音响世界杂志2004年第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