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有一個「設定」方框,按下之後可進入聲音設定的頁面,上半部有兩組滑軌式的數位調節,一個是左右聲道平衡,一個是音量控制。下方有兩個方塊,左邊是 DAC 的數位濾波型式,右邊是類比輸入的管理,看是否要固定音量,或使用外部的前級。以上這些操作都透過觸控方式調整,平衡和音量則可藉由遙控器來操作。接下來還有兩頁畫面,則是兩種形式的輸出功率表頭,要切到這兩個畫面,就需要按壓遙控器的 SET 按鍵。整體說來,透過頁面分層來安置功能,都很合邏輯,使用上都還算直覺。
放起 Bertrand Renaudin 和 Olivier Cahours 的「Douo」專輯時,Classic 202i 便能展現出它對喇叭出色的控制力、驅動力,這體現在吉他和鼓的速度感與衝擊力上。這張錄音錄的聲音直接,不管是鼓聲還是吉他琴音,都很直來直往,且有衝擊力。這種衝擊感,在 Classic 202i 的驅動下,不僅 Alexia V 表現得好,我日前試聽的 Dali Epikore 7 也表現得非常好。與 Alexia V 相比,Epikore 7 的聲音比較精緻些,沒那樣外放;卻能給出更有凝練厚度的吉他琴音。Alexia V 相對聲音大氣些,卻不鬆散,Renaudin 的鼓聲敲下,沒有絲毫拖沓,盡是爽朗乾脆。不僅如此,細節的清晰度也很出色,無論是吉他或是打鼓的細節,都能充分的還原;單是那個透明清楚的演出畫面,就夠引人入勝的了。
作者: jp 时间: 昨天 02:08 PM 聽見各種深思熟慮下的演唱細節
播放人聲演唱時,充足的資訊量,配上適當的厚度和溫潤的音色走向,加上透明開朗的畫面,豈有不好聽之理?以 Diana Krall 的「The Girl in the Other Room」專輯為例,在「Stop This World」一曲裡,鋼琴豐潤又飽滿的音符,配上銅鈸刷出的窸窣聲響,帶出 Diana Krall 那厚實嗓音,背後還有貝斯和吉他暗示的節奏。這曲打從一開場,就讓我覺得對味了。對什麼味?爵士的味道啊!同名歌曲「The Girl in the Other Room」裡,Diana Krall 用上氣音演唱,加上鋼琴有較多的旋律鋪陳,這些層次都聽得明白。而且我要說:那鼓組偕同鋼琴營造出的繽紛色彩,真是精彩極了!「Temptation」一曲裡的貝斯的顆粒清楚,飽滿卻不臃腫。Classic 202i 的低音量夠且沉,但沒有一點過飽過重的偏頗。Diana Krall 的嗓音中音渾厚且有力,出色的歌唱技巧,讓她運用不同的唱腔與發聲,以配合歌曲的情境與情緒。藝人的這些種種演出時的深思熟慮,在 Classic 202i 上都聽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