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不懈追寻更真挚的情感——访中国首位EAM Lab 202i用家黎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jp    时间: 2024-12-25 03:07 PM
标题: 不懈追寻更真挚的情感——访中国首位EAM Lab 202i用家黎先生


本次家访的主人公黎先生曾在电子领域浸淫多年,所在单位也曾生产过电子管收音机和组合音响,由于工作原因他很早就接触到各种音响器材了,例如在1982年黎先生就已经聆听过当时被誉为科技新成果的激光唱机。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我是在1985年的《读者文摘》上才知道有激光唱片这种划时代的音频载体存在,文章中的一段文字令我记忆尤深:当时正在做莫扎特室内乐的数字录音,作者不经意地按了一下手中的圆珠笔,监制随即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原来这轻微的嘀嗒声已经破坏了莫扎特作品的“宁静”了......备受磁带底噪困扰的我心想这激光唱片的讯噪比也太高了吧?!而在1986年的一档介绍新科技的电视节目上才正式看到激光唱机和激光唱片的真容。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音响热潮的兴起,黎先生便和身边的一班同事成为广州最早一批发烧友。


4e0f00c8-a2ba-485b-9502-a51ff2b10871.png (1.53 MB, 下载次数: 76)

4e0f00c8-a2ba-485b-9502-a51ff2b10871.png

image001__large_full.jpg (1.1 MB, 下载次数: 80)

image001__large_full.jpg

作者: jp    时间: 2024-12-26 11:22 AM
当我正想和黎先生一起分享当年的发烧盛景时,他却谦虚地说他不是音响爱好者,而是因为热爱音乐才“顺带”关注一下音响器材。不过这也确实是真话:当身边的朋友都热衷于“斗机”、攀比用料时,黎先生却忙于在“海印”、“西场”等地寻觅心爱的古典CD。他涉猎甚广,歌剧、室内乐、协奏曲、交响乐都喜欢,见了心仪的唱片就想买,就是不爱烧友人手一张的“试音碟”。要知道那时广州普通职工的工资也就数百元左右,而一张DGGDECCA的正价碟就要百元左右,黎先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可见一斑,而这也正是这么多年来他离不开音响器材、支持他一直走下去的原因。黎先生笑着说当年一起发烧的那帮同事都已退烧,如今只剩他一个孤家寡人了......


s-l1600.jpg (2.01 MB, 下载次数: 61)

s-l1600.jpg

作者: jp    时间: 2024-12-27 11:10 AM
大约在1994年黎先生组建了他的第一套系统:Micromega Logic激光唱机、“和韵”电子管合并式放大器、仿ProAc落地箱。从器材的配置可以看出黎先生对声音的追求方向:Micromega Logic CD机素以飘逸著称,和当年流行的日制CD机音色大相径庭;“和韵”胆机在音乐味方面有先天优势,比一般的国产晶体管机更感性、温暖;仿ProAc落地箱是11复刻,使用6.5英寸的“绅士宝”低音单元,分频器的电容也用到Solen,落地式设计兼顾到低频和动态的需要,有助于交响乐的重播。


Micromega_Logic_550.jpg (98.2 KB, 下载次数: 58)

Micromega_Logic_550.jpg

作者: jp    时间: 2024-12-30 11:06 AM
黎先生并非器材党,对器材都很长情,不少器材服役时间都在十年左右,但在长达三十年的爱乐生涯里为追求更好的重播效果他也有过几次升级。黎先生选器材不挑牌子,最重要是要适合自己。他在2014年将CD机换成Roksan Caspian M2,将音箱换成Diapason Emera,在2016年则将放大器升级为ELECTROCOMPANIET ECI-5 MKII


1735270295615.jpg (138.21 KB, 下载次数: 60)

1735270295615.jpg

img_thumb_big.jpg (97 KB, 下载次数: 63)

img_thumb_big.jpg

362.jpg (48.13 KB, 下载次数: 57)

362.jpg

作者: jp    时间: 2024-12-30 11:08 AM
不过,在2020年黎先生再次升级了音箱,将书架式的Diapason Emera换成落地式的Rosso Fiorentino ELBA,但对意大利器材艺术气质的钟爱依旧不变。


Elba_0768.jpg (1014.87 KB, 下载次数: 69)

Elba_0768.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24-12-30 11:31 AM
风雨无阻发烧路!
作者: jp    时间: 2024-12-31 11:36 AM
黎先生为何要将书架箱换成落地箱?因为他也喜欢听现场,有次星海音乐厅听完交响乐之后,回家再听同样的作品,感觉Diapason Emera的中高频固然优美,但低频、动态少了一大截,所呈现的大提琴、定音鼓明显薄弱,已经明显影响到平衡度,和现场差距甚远,失落之际有段时间竟然不想开机了,相信不少朋友也曾有类似的经历吧。黎先生虽然知道音响系统无法与现场相比,但还是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让系统的低频表现尽量好一些,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意大利Rosso FiorentinoELBA音箱。



作者: jp    时间: 2024-12-31 11:39 AM
ELBA这款落地箱使用两只6.5英寸的低音单元,而且容易驱动,低频在一般家庭环境中已经相当充裕。在2015年的德国慕尼黑音响展上Elba获得各方面的广泛好评,美国权威媒体《The Absolute Sound》资深编辑Jonathan Valin更是对Elba赞不绝口。黎先生喜欢ELBA除了它有出色的低频表现外,还更倾心于它的音乐感染力。要知道黎先生主要以听古典音乐为主,非常注重系统是否能再现美声和乐器的天然形态,还要能分辨出演奏者的技巧、情感以及作品的和声、对位等,因此如果对美声和乐器的刻画不到位、不对味显然是不行的。而《The Absolute Sound》对ELBA的评价恰好是——“它更多地体现音乐的美感而非让人去分析它的声音,并且有能力发出通常在15000美元(ELBA的售价仅为4000美元)这个价位音箱才会出现的音乐美感”。有此特质,您想黎先生怎么会不喜欢ELBA呢?




作者: jp    时间: 2025-1-2 11:40 AM
但我更感兴趣是黎先生如何成为中国第一位EAM Lab CLASSIC 202i用家的?作为一台额定输出功率为200W/声道(8)的合并式放大器,我很难从外表上猜测到它的实力。按照厂方资料介绍,仅保守地披露了两点:1CLASSIC 202i为“真”平衡设计,即使从RCA端口(包括唱放)输入的讯号也会转为平衡讯号。基于双单声道的真平衡架构使每一放大级都是双份的,其中也包括给每个声道使用两组独立电路的MOS场效应管数控阵列电位器。2EAM Lab认为音量控制部分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会直接影响总体的声音表现。不像其它厂家会使用普通带马达的电位器,EAM Lab开发出一种完全不同、能给音质带来很多好处的音量控制方式,它是通过一块由MOS场效应管阵列组成的集成电路来实现数字化增益控制,这自然也用在CLASSIC 202i身上。这种做法的好处首先是克服了传统碳膜电位器的磨损问题,使用时没有噪音,并改善了经常被忽视的频响线性度。不过,在我听到CLASSIC 202i驱动使用两只10英寸低音单元的美国LEGACY Signature SE落地式音箱的效果后,当时的感觉只能用“惊艳”二字来形容,就上述披露的两点来看,EAM Lab显然隐藏了太多调音秘技!



CL202I-sfondo-nero.jpg (247.75 KB, 下载次数: 62)

CL202I-sfondo-nero.jpg

115914bz592qmzy79qcs6y.jpg (870.7 KB, 下载次数: 64)

115914bz592qmzy79qcs6y.jpg

作者: jp    时间: 2025-1-3 11:22 AM
CLASSIC 202i刚引入中国市场不到一个月,知道的人寥寥无几,黎先生是怎么做到慧眼识珠的?原来他的ELECTROCOMPANIET ECI-5 MKII也用了8年,想想也该升级了。黎先生欣赏“昌业”音响的诚信经营理念,因此器材基本都在这里购买。凑巧的是黎先生也听了CLASSIC 202iSignature SE这套组合。他原先以为美国音箱的力度虽然充沛,但声音也可能会略显粗犷,不料听了这套组合之后完全改观,甚至可以说是“一听中毒”!黎先生第一次深切感受到CLASSIC 202i的神奇魅力便已沦陷......


111842x4e2hhnn1efreb11.jpg (730.23 KB, 下载次数: 60)

111842x4e2hhnn1efreb11.jpg

BJ-84.jpg (492.8 KB, 下载次数: 59)

BJ-84.jpg

作者: jp    时间: 2025-1-3 11:26 AM
CLASSIC 202i迎娶回家之后,黎先生初步听感是CLASSIC 202iECI-5 MKII分析力高,背景更宁静,控制力也更好,听交响乐时能明显感觉到乐团不同的乐器组一层一层地向内递进,相比之下之前有些朦胧。而且CLASSIC 202i的中频不仅细致而且甜美,能将细腻和厚润集于一身,从而拥有更深刻的表现力,例如对单簧管、圆号的质感描绘得更加鲜活生动。对此我是非常认同的。


微信图片_20241119143655_副本.jpg (540.96 KB, 下载次数: 45)

微信图片_2024111914365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119141752_副本.jpg (591.84 KB, 下载次数: 48)

微信图片_20241119141752_副本.jpg

作者: jp    时间: 2025-1-6 11:52 AM
在此之前,我已经听过EAM Lab B1/CLASSIC 302前后级驱动Rosso Fiorentino次旗舰Siena的效果,重播效果之美妙令人拍烂手掌,因而确信来自同一国度的EAM Lab一定能和Rosso Fiorentino碰撞出火花!黎先生这次用CLASSIC 202i驱动ELBA,相比较于上述的Signature SE无疑是“大车拉小马”了。对于这套CLASSIC 202iELBA的组合,我的听感是它有能力将宽松感、柔顺度和高解析力集于一身。这听起来像是矛盾的,但该系统的高解析力并非来自夸张的瞬态、前冲的高音或一些刻意的强调,而是以一种非常优美且优雅的方式对乐器内在谐波结构进行展现,从而赋予乐器以富有密度感的音色,并因此而具有更真实的重播效果,而非某些对手那种是经过“漂白”的声音。

微信图片_20241119115753_副本.jpg (732.09 KB, 下载次数: 46)

微信图片_20241119115753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119145306_副本.jpg (559.42 KB, 下载次数: 48)

微信图片_20241119145306_副本.jpg

作者: jp    时间: 2025-1-6 11:55 AM
相信随着相处时间的累积,黎先生对CLASSIC 202i的了解将会更多,例如它身上特有的“古典”美态。在采访结束之际,我听说黎先生正准备学习利用CLASSIC 202i的内置解码器接电脑玩PC-HiFi。对此我是一半赞同一半持保留态度的。赞同的是CLASSIC 202i内置解码器用上了顶级的SABRE ESS 9038 q2M芯片,素质相当高,USB口支持PCM 384kHzDSD256DOP)、DSD512,不加以利用实在可惜。持保留态度的原因则是电脑内的干扰甚大,播放软件的音质也未如理想,下载的音乐文件更是良莠不齐。我看到黎先生用的是苹果手机,也是Apple Music的会员,便建议他不妨直接享用Apple Music那浩如烟海的正版音乐资源,用一根LIGHTNING-USB线连接苹果手机和CLASSIC 202iUSB端口,前者做播放器、后者负责解码,以Apple Music目前每月11元的收费,这当是一种简洁而又高效的享乐方式。如果能再将Roksan Caspian M2作为转盘而将数字讯号交由CLASSIC 202i解码的话,音质当有立竿见影的跃升,也能尽情发挥CLASSIC 202i的威力。


微信图片_20241119141731_副本.jpg (700.78 KB, 下载次数: 47)

微信图片_20241119141731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119115819_副本.jpg (1005.7 KB, 下载次数: 47)

微信图片_20241119115819_副本.jpg

1736135814804.jpg (431.31 KB, 下载次数: 46)

1736135814804.jpg

微信图片_20241119151632_副本.jpg (403.38 KB, 下载次数: 46)

微信图片_20241119151632_副本.jpg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