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HEGEL H90——新一代万元级合并机的王者(兼深度剖析及横向对比) [打印本页]

作者: jp    时间: 2019-6-5 11:09 AM
标题: HEGEL H90——新一代万元级合并机的王者(兼深度剖析及横向对比)
                                      横向对比


挪威HEGEL H90合并式放大器近期大热,它首先被英国《Hi-Fi+》杂志评为2017年度最佳放大器,并作为唯一一款放大器入选该刊152期的特别企划——“Hi-EndLow Price”(高端、低价)主题的封面,表明《Hi-Fi+》认为H90是一款不用花大价钱就能获得高品质音乐享受的放大器。稍后H90又获得英国另外两家权威媒体《WHAT HI-FI?》五星评价和《Hi-Fi Choice》颁发的“高度推荐”大奖。






page_1.jpg (179.78 KB, 下载次数: 431)

page_1.jpg

spendor-a2-and-Hegel-h90-8x6-lexicom-multimedia.jpg (36.89 KB, 下载次数: 419)

spendor-a2-and-Hegel-h90-8x6-lexicom-multimedia.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6-5 11:14 AM
前段时间我也曾专门撰写过H90的测评,但写完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似乎未能完全挖掘出H90的特质。因为评测时,重点还是只关注某件特定的器材的表现,关注的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9-6-5 03:06 PM
小型机种在英国是有传统的,这段历史或许被断层了若干年了。H90再次唤醒起那个年月的一段情怀。
作者: jp    时间: 2019-6-6 02:05 PM
那么,如果将H90再和类似价位的对手做个横向比较的话,是不是应该更能凸显出H90的优点、显示出H90领先于对手之处呢?那选什么对手好呢?最后我选了两台进口合并机:一是ROKSAN K3,二是HEGEL H80







H80_table.jpg (58.11 KB, 下载次数: 354)

H80_table.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6-6 02:50 PM
K3是ROKSAN的入门型号,和H90在各自品牌中所处的地位是一样的,而且K3的售价为10800元,和H90的13500元售价相近。而 H80是H90的上一代机种,售价同为13500元,通过两者比较可以很容易发现H90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
作者: WOOW    时间: 2019-6-6 09:40 PM
H90不应该和ROKSAN的里海功放比比较合理嘛?价格比较接近,功率也是差不多,
作者: jp    时间: 2019-6-7 07:07 AM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主要从同为入门型号的角度考虑。
作者: jp    时间: 2019-6-10 01:43 PM
                                              英国机的起落


现在就先来谈谈来自英国的ROKSAN K3合并式放大器,这里就离不开探讨英国平价放大器的发展历程。对于英国平价放大器,相信大部分发烧友都玩过,是大家玩进口器材的起点,在上世纪90年代盛极一时,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这类英国机最大的优点在于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较为悦耳的声音。

audiolab 8000A.jpg (28.3 KB, 下载次数: 341)

audiolab 8000A.jpg

aura.jpg (47.13 KB, 下载次数: 351)

aura.jpg

ARCAM alpha 5.jpg (54.57 KB, 下载次数: 359)

ARCAM alpha 5.jpg

(36.49 KB, 下载次数: 338)


作者: jp    时间: 2019-6-10 01:47 PM
那么这些英国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我们知道放大器最大成本来自于功率放大部分,于是当时的英国厂家就从这方面着手:它们通常每声道只使用一对功率管,使用最简洁的线路,并将元器件的数量尽量减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每声道只使用一对功率管,还能大大降低了配对、筛选的难度,并使管间的“结电容”最小,失真度也不会高,这样就比较容易做出悦耳的声音。

cyrus.jpg (33.22 KB, 下载次数: 348)

cyrus.jpg

naim.jpg (50.32 KB, 下载次数: 357)

naim.jpg

LFD_jpg_20ced81e7c84932b66dec0ac2b2ccf9e.jpg (42.97 KB, 下载次数: 362)

LFD_jpg_20ced81e7c84932b66dec0ac2b2ccf9e.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6-10 01:51 PM
而且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英国厂家会将前置放大部分做得很简单,例如只用NE5532TL084这样的平价集成块来充任,有的厂家干脆就把前置部分去掉,直接采用“电位器+功率放大部分”的方式来做合并机。简单的线路加上低功率设计,也使英国机对电源的要求进一步降低,小环牛、小容量滤波电容基本上是这类机器的标配。

exposure%20ampli%20super%20XX.jpg (76.27 KB, 下载次数: 371)

exposure%20ampli%20super%20XX.jpg

p50%20nva.jpg (39.34 KB, 下载次数: 338)

p50%20nva.jpg

dscn2914.jpg (41.48 KB, 下载次数: 355)

dscn2914.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6-11 11:01 AM
不过事物总有两面性,那么很自然地,功率小就是这些英国机的不足之处了,一般只有30-60W,遇到一些大型或难缠的音箱难免力有不逮。幸好当时发烧友的要求不高,基本上都是玩几千元的音箱,能播好人声、弦乐已经心满意足了。



Audio-Innovations-Alto-1.jpg (23.9 KB, 下载次数: 190)

Audio-Innovations-Alto-1.jpg

kacoqekfxsb21.jpg (444.79 KB, 下载次数: 208)

kacoqekfxsb21.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6-11 11:05 AM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发烧友的眼界逐渐拓宽,对放大器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小功率的英国机显然落伍了,目前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品牌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作者: jp    时间: 2019-6-12 11:08 AM
英国厂家当然也意识到功率小这个问题,像MUSICAL FIDELITYMYRYAD等厂家后来都把自家的放大器功率越做越大了。但是,功率加大就解决所有问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英国机赖以成名的“音乐味”也受到挑战!
作者: jp    时间: 2019-6-12 11:09 AM
如今的发烧友对放大器的要求已经不止好听那么简单了,除了要有音乐感染力外,还要有贵气感、密度感、透明度、细腻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在这方面,同处欧洲的瑞士、丹麦、德国、挪威、意大利等国的产品已经明显领先英国机,根本原因就是大部分英国放大器的技术水准已经落后于其它欧洲对手。
作者: jp    时间: 2019-6-12 11:10 AM
“不进则退”、“长江后浪推前浪”,光靠中频“一招鲜”已经不够了,从而导致英国放大器逐渐沉寂,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现在能称得上Hi-End级别的英国放大器品牌已是寥寥可数了,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即使在一万多元这个级别的放大器中,英国机同样是因为技术上的短板而变得难有胜算了。
作者: jp    时间: 2019-6-13 01:59 PM
                                                                                                                                        H90K3的直接对话


作为英国老牌厂家,ROKSAN原来也是坚持小功率的路线,例如它家最著名的Caspian系列合并式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长期保持在75W左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ROKSAN同样认识到有必要提升放大器功率这一点,因此K3的额定输出功率已经做到140W/声道(8Ω比它的前辈们增加了差不多一倍。

235.jpg (37.05 KB, 下载次数: 192)

235.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4 02:05 PM
面市之后,K3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Hi-Fi Choice》称赞K3 AMP“相近价位中最有音乐味的放大器”、“花三、四倍价钱都不一定得到同样的乐趣”并获得WHAT HI-FI?》和《Hi-Fi Choice》的五星评价。

hfc_396_cover_twitter.jpg (118.45 KB, 下载次数: 213)

hfc_396_cover_twitter.jpg

HiFi-Choice-Editors-Choice.jpg (114.15 KB, 下载次数: 196)

HiFi-Choice-Editors-Choice.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4 02:09 PM
既然K3评价这么好,那么和H90对比结果将会是怎样呢?周边相关器材包括:ROKSAN K3 CD机、GamuT Phi3MK2音箱。测试软件为《2011原音精选》。

CJ-1-xiao.jpg (70.7 KB, 下载次数: 207)

CJ-1-xiao.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5 01:37 PM
首先播放的是track 1由蔡琴演唱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K3在播放这首歌曲时,声音是厚实的,符合英式放大器的一贯风格,听感是舒服的,单独听完全没有问题。

2011xiao.jpg (71.83 KB, 下载次数: 188)

2011xiao.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5 01:38 PM
接着换上H90,一听,唉,真的没办法,正好应了那句老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首先,H90的背景明显要比K3宁静得多,两者宁静度的区别有多大?区别大到播放这首《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时,就像是两个不同时期的混音版本似的!更佳的宁静度表明H90有着更低的失真和噪声,从而可以挖掘出更多细节并增加声音的透明度。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9-7-9 08:46 AM
“有着更低的失真和噪声,从而可以挖掘出更多细节并增加声音的透明度“,难能可贵!
作者: jp    时间: 2019-7-9 10:10 A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9-7-9 08:46 AM 发表
“有着更低的失真和噪声,从而可以挖掘出更多细节并增加声音的透明度“,难能可贵!

HEGEL H90的技术功力超出了我的预期。
作者: jp    时间: 2019-7-12 02:03 PM
其次,H90的中频不仅是厚实、饱满那么简单,而且会更圆润、顺滑、水灵,那种人声中湿漉漉的润泽感是K3所欠缺的,而这种润泽感使H90的人声更接近于真实的形态,也更加鲜活感人。这种体验在传统英国机身上是难以获得的。

H9002.jpg (37.22 KB, 下载次数: 249)

H900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12 02:15 PM
有上面这两点做基础,H90在播放这首歌时自然能呈现出更真实、更完整的情感,让我能发现隐藏在歌声背后更多值得悠长回味的东西。比如当蔡琴唱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时,我分明能感受到她那种不被对方所理解的幽怨;又比如当她唱到“怕自己不能负担对你的深情”时,嗓音的“重心”刹那间降低,使我的心也禁不住跟着猛地一沉,歌声中明显流露出的沉重负疚感竟让我压抑良久......


蔡琴此刻已不是单纯地在唱歌了,更多地像是在倾诉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只能说——H90拥有更高层次的情感表达方式!

MaxEmanuelson_Hegel0253-Edit.jpg (162.85 KB, 下载次数: 254)

MaxEmanuelson_Hegel0253-Edit.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15 03:42 PM
再播track 5圣桑的《天鹅》。这里只有两件乐器:钢琴和大提琴。配器简单就很容易播好吗?其实简单的配器结构反而更能暴露出器材素质的高低。在这里,H90所呈现的钢琴轮廓鲜明而凝聚,大大的形体感就横陈在我的面前。那大提琴缓缓拉动,一串串饱满、圆润的音符如流水汩汩而出;琴声湿润、鲜活,琴腔共鸣性感迷人。有如此优美的琴声,加上H90标志性的宁静背景,我就如置身于一个静谧的花园之中,周围寂静无声,一份淡淡的幽香正飘然袭来......
作者: jp    时间: 2019-7-15 03:43 PM
K3也可以将这首曲子播得好听,大提琴在中间、钢琴在左后方的定位也是可以确定的。但与H90一比差距就出来了:比如K3所出来的钢琴、大提琴音色稍显干涩,特别是之前用H90时大提琴声音中那种“湿漉漉”的成分不见了;又比如在结像方面,K3所呈现的声像会“化开”,大提琴的声像则显得比较“瘦”。不管怎么样,都会使这两件乐器声像的形体感受到了削弱。
作者: jp    时间: 2019-7-16 02:30 PM
既然H90的声音是如此诱惑,那么它播放大动态的爆棚曲目又如何呢?还有,H9060W/声道的输出功率够吗?这应该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吧。在描述主观听感之前,我们先从理论上分析输出功率与音箱响度的关系吧。
作者: jp    时间: 2019-7-16 02:31 PM
比如某只音箱的灵敏度为90dB,这表示在1W的输入下,音箱在1米的距离会获得90dB的响度。之后功率每增加一倍,音箱的响度会增加3dB。因此,在2481632W的输入下,音箱的响度分别为939699102105dB32W的功率,约为H90的额定输出功率的一半,已经可以达到105dB的响度。



MaxEmanuelson_Hegel0145-Edit.jpg (179.05 KB, 下载次数: 268)

MaxEmanuelson_Hegel0145-Edit.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17 01:56 PM
因为70dB的响度已经会干扰谈话了,而长期生活在90dB响度的环境里则会对听力造成不良影响。超过100dB的响度会是怎样呢?不妨想想地面钻孔机以及迪斯科舞厅吧,在这类响度的环境下,超过一定时间将会对听觉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作者: jp    时间: 2019-7-17 01:56 PM
有点担心了不是?先不用怕,因为我们通常不会离音箱只有1米远(专业监听和近场摆位除外)。而且聆听距离每增加1米,响度就会减少6dB。当然,我们听的是两只音箱甚至是更多只音箱,这样又必须在一只音箱响度的基础上进行叠加。
作者: jp    时间: 2019-7-19 01:23 PM
综合上述的各种因素,我们可以算出在距离音箱约2米的位置上,发烧友所需要的平均响度范围约为70-90dB。按照音箱的灵敏度不同,放大器只需输出几瓦到十几瓦的功率即可,因此H90的输出功率是完全是绰绰有余的。
作者: jp    时间: 2019-7-19 01:28 PM
实际上,H90的前辈H80就已经可以轻松驱动像Magico S1B&W 802DDynaudio C1 MKII这样难缠而又比它贵得多的音箱,例如在美国TAS》杂志上,评论员Kirk MidtskogH80Dynaudio C1
MKII,称H80C1MKII的低频推出了“威严感”......作为更强大的H90,它的驱动力和控制力完全可以信赖,事实上,英国《Hi-Fi+》评论员Alan Sircom在评测H90时就是用它来驱动Wilson Duette Series 2音箱的!

wilson_duette_5.jpg (34.47 KB, 下载次数: 294)

wilson_duette_5.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22 11:05 AM
好,现在看看H90K3在“爆”的方面有何区别吧,我这次选的是track 14《芬兰颂》。一开机,随着声压不断加大,在这样的曲目中,您将更能体会到H90那突出的宁静度的可贵之处。如果您以往听爆棚交响乐曾经遇到过紧张、生硬甚至刺耳的情形出现,那么我强烈建议您一定要听听H90
作者: jp    时间: 2019-7-22 11:05 AM
声音如此之“静”是得益于H90极低的失真和高讯噪比,而且这种傲人成绩是在动态的情况下获得的,而非像大多数对手那样是在静态条件下测得的。
作者: jp    时间: 2019-7-23 02:09 PM
背景够宁静,声音的透明度也会结伴而来:木管乐器的“木”味和“肉”味出来了;弦乐群在更清晰分明的前提下,信息量明显增加;定音鼓的余振因为能听得出更多鼓皮的“颤动”而显得更加真实;各个乐器群的位置区分得清清楚楚,铜管乐器组的定位甚至已经“穿墙”了......
作者: jp    时间: 2019-7-23 02:09 PM
另外,H90的低频下潜确实值得称赞,铜管乐的低频铺垫非常敦厚,而且我这时发现定音鼓的“重心”明显下沉,和我以前在平价系统上的感觉完全不同。
作者: jp    时间: 2019-7-24 01:47 PM
还有,尽管H90的速度很快,但却丝毫没有鲁莽、唐突之感,我只能说这是一种“从容”的快。不好理解吗?想想百米赛道上胸有成竹、久经历练的名将和那些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之间的区别吧。
作者: jp    时间: 2019-7-24 01:56 PM
综合上述这么多优点,H90可以提供一种古典音乐特有的“庄重感”,而这种声音通常只能在高级器材身上才体验得到,而现在是来自一台只售一万多元的合并机,如果不是亲耳聆听,相信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spendor-a2-and-Hegel-h90-8x6-lexicom-multimedia.jpg (36.89 KB, 下载次数: 302)

spendor-a2-and-Hegel-h90-8x6-lexicom-multimedia.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26 01:49 PM
K3在播放《芬兰颂》时总体上还是中规中矩的,但细听之下,它和H90的差距还是出来了:比如K3的音乐张力还稍弱,播放这种大动态的作品时还不够紧扣心弦、跌宕起伏。再仔细品味各种乐器的表现,我发现弦乐群的音色稍显干涩,缺乏H90那种突出的滋润感;钢琴、大提琴的低频铺垫比较单薄,低频的“重心”没有H90那么低;铜管乐器的演绎比较斯文,那种“一飞冲天”的穿透力还不够凌厉;K3对各个乐器群的分离度还是交代清楚的,但其轮廓的鲜明程度稍逊于H90,不似H90会有棱角分明的边界。





[ 本帖最后由 jp 于 2019-7-29 01:38 PM 编辑 ]

1839622-roksan-k3-integrated-amplifier-opiumstore-demo.jpg (94.62 KB, 下载次数: 275)

1839622-roksan-k3-integrated-amplifier-opiumstore-demo.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26 01:52 PM
若论爆棚程度,H90更是远胜K3。您也许会问——“怎么会是这样?不是K3的输出功率更大吗?”在这里,首先我只能强调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功放只要输出几瓦到十几瓦的功率,因此两者额定输出功率的大小并不起决定性作用,胜负的关键就取决于功率数值以外的因素。


H90正是凭着高讯噪比、低失真度、高阻尼系数以及迅捷的动态摆幅,让您播放爆棚古典音乐时只管毫无顾忌地把音量开大、再开大!就驱动力和控制力而言,我认为H90和那些200W/声道的纯后级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对于H90


我只能说——“请忘掉它所标示的功率输出数字吧”!
作者: jp    时间: 2019-7-29 01:45 PM
                                             后浪推前浪



那么H90H80比又如何?两者技术差别最关键的一点是H90采用了比H80更先进的SoundEngine模块。SoundEngineHEGEL的专利处理模块,其原理是在输入级取样,然后利用运算线路以及侦测器与放大后的讯号进行对比,让一组放大电路产生与失真讯号幅度相等但相位相反的讯号,传递到输出级并和原来的讯号同步到达,从而抵消侦测到的失真。H90所用的SoundEngine II模块为最新一代,和旗舰型号H590所用的版本是一样的,动作更快、效果也更好,使其阻尼系数高达2000,远高于H801000,从而获得更强的控制力。



large_Hegel-H90-front-and-rear.jpg (20.14 KB, 下载次数: 208)

large_Hegel-H90-front-and-rear.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30 01:53 PM
反映在声音方面又是怎样的呢?播放蔡琴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时,H90的背景比H80更宁静、漆黑,蔡琴的嗓音则更显湿润、顺滑。


而在《天鹅》一曲中,H90所呈现钢琴和大提琴的质感密度、轮廓清晰度进一步增强,具有更深刻入微的表现力。


播放《芬兰颂》时,两者的驱动力相似,都可以让您很放心地大爆特爆,但细听之下,我发现H90重播效果更紧凑、致密,那种能“紧扣聆听者心弦”的魔力让我不得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CJ-2-xiao.jpg (71 KB, 下载次数: 201)

CJ-2-xiao.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9-7-30 03:36 PM
进阶不是一丁点!
作者: jp    时间: 2019-7-30 04:06 PM
标题: 回复 43# 的帖子
H90确实进步很明显。
作者: jp    时间: 2019-7-31 01:47 PM
                                               将H90搬回家


早在2005年,我听过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陈春花教授(曾任新希望六和集团联席董事长兼CEO)的一个讲座,当时她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以后发展的趋势是:东西越做越好,价格却越做越便宜。”当时我心想这不太可能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陈教授的结论是正确的,我们所熟悉的手机、电器、汽车等等何尝不是如此?不过我也曾心存侥幸——对于带有奢侈品和艺术品性质的发烧音响来说,这条规律应该可以例外吧?但实际上同样没有例外!一年多前我在聆听HEGEL Röst合并式放大器时已充分肯定了这一点,而眼前的H90又再次印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凭借技术的进步,H90已将一万多元级别合并机的表现重新定义,堪称是这个价位的王者,也足以让那些更昂贵的对手感到威胁!

[ 本帖最后由 jp 于 2019-7-31 01:48 PM 编辑 ]

H90Front.jpg (17.91 KB, 下载次数: 194)

H90Front.jpg

作者: jp    时间: 2019-7-31 01:49 PM
想真正领略H90的威力,我觉得还是将两台机器面对面的AB比较最合适。刚好,昌业音响现正推出H90带回家”的免费试听活动,由昌业音响全程负责来、回的运输费用,顾客只需交押金即可将H90迎娶回家,实地聆听H90的迷人声音,并可与其它器材作AB比较以判别H90的真实水准。有需要的朋友不妨直拨联系电话:020-83793711预约


请即行动,也许H90比您想象的还要强大!
作者: LG    时间: 2019-7-31 03:08 PM
这个活动好!现在玩音响,比我们玩的时候,条件真得好太多了
记得以前,想试一台功放的效果,求人的电话费浪费了几蚊钱都不行。
作者: blueskycloud    时间: 2019-8-1 02:39 PM
标题: 回复 41# 的帖子
H90取消了平衡接口,是一大遗憾。如果音源带平衡输出,加转接头转成RCA,连到H90上是否可行?有多大意义?
作者: jp    时间: 2019-8-1 02:50 PM
用转接头没什么意思,直接用RCA输出吧。
作者: blueskycloud    时间: 2019-8-1 05:20 PM
标题: 回复 49# 的帖子
谢谢JP指导。
作者: jp    时间: 2019-8-13 02:26 PM
H90试听活动圆满结束,敬请大家关注新一轮的试听活动。
作者: 善劫人衣    时间: 2019-10-7 04:04 PM
版主,h90跟k3对比似乎不公平,乐圣m2价格14800元,与h90价格更接近,h90能不能胜过m2,谢谢
作者: jp    时间: 2019-10-8 09:55 AM
标题: 回复 52# 的帖子
有机会可实地比较一下。
作者: acmecn    时间: 2019-10-17 01:48 PM
如果能把390的解码部分整体下放到90和190上,那么将会产生两台性价比逆天的好器材!
可大大提高90的综合能力和可玩性,更加值得拥有了!
作者: jp    时间: 2019-10-17 01:52 PM
产品总是有不同的定位的。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