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陈慈黉故居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9-25 10:00 PM
标题: 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1843一1921年) 又名陈步銮,广东省饶平县隆眼城都前美乡人,今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人。少即接管其父业务,1871年于泰国曼谷创设陈黉利行专营出入口贸易,陆续创设各火砻于曼谷。与族人集资创设陈生利行(后改为陈元利行)于新加坡,联泰国、新加坡、香港、汕头经营于一环;61岁时回乡,捐资修桥筑路,倡建新村,创办成德学校。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9-25 10:00 PM
陈慈黉像

11.jpg (24.11 KB, 下载次数: 396)

11.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9-25 10:03 PM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计有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宅第。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 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9-25 10:07 PM
大宅门第

DSC_1204.JPG (111.88 KB, 下载次数: 405)

DSC_1204.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9-25 10:10 PM
陈慈黉故居列为潮汕民俗馆

DSC_1208.JPG (118.7 KB, 下载次数: 379)

DSC_1208.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9-25 10:12 PM
是省文物保护单位

DSC_1207.JPG (117.78 KB, 下载次数: 357)

DSC_1207.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9-25 10:20 PM
该故居曾在文革期间被借用为粤东地区看守所,被造反派作为囚禁潮汕地区党政领导人之用。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9-25 10:25 PM
在离大门不远处的墙壁上,就留下了当时的印记,经历过文革期的人应该有点印象。

DSC_1210.JPG (101.4 KB, 下载次数: 394)

DSC_1210.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9-25 10:26 PM
这个图案就想起当时的大像章。

DSC_1212.JPG (82.54 KB, 下载次数: 396)

DSC_1212.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6-9-26 08:26 A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6-9-25 10:00 PM 发表
陈慈黉(1843一1921年) 又名陈步銮,广东省饶平县隆眼城都前美乡人,今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人。少即接管其父业务,1871年于泰国曼谷创设陈黉利行专营出入口贸易,陆续创设各火砻于曼谷。与族人集资创设陈生 ...
我朋友的亲戚在我们去泰国自由行时还设宴招待过我们,从他口中得知曼谷有很对潮汕人在生活和经商,潮汕人祖辈就来到泰国谋生了。
作者: jp    时间: 2016-9-26 10:03 AM
泰国有很多潮汕籍的侨胞,96年我去泰国时导游也是一口潮式普通话,虽然他自小在泰国生活。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6-9-27 11:59 AM
老一辈的商人以德立身,泽己及人!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 09:02 AM
[quote]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6-9-26 08:26 AM 发表
我朋友的亲戚在我们去泰国自由行时还设宴招待过我们,从他口中得知曼谷有很对潮汕人在生活和经商,潮汕人祖辈就来到泰国谋生了。 [/quote正是如此。正如我听以前父母的描述,我祖父辈的当时都到泰国谋生,上世纪八十代在泰国的姑妈来探亲时还带给父亲一块瑞士九经格梅花表,这在当时已是非同凡响的事了。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 09:09 AM
原帖由 jp 于 2016-9-26 10:03 AM 发表
泰国有很多潮汕籍的侨胞,96年我去泰国时导游也是一口潮式普通话,虽然他自小在泰国生活。
J管说的是,在泰国有很多潮汕人,当时多是生活所迫到那边谋生的,潮汕话称为“过番”,当时回来探亲的潮汕人大多比这边的亲戚富裕,我们称他们为“番客”。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 09:12 A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6-9-27 11:59 AM 发表
老一辈的商人以德立身,泽己及人!
芍药版说到点子上。现今社会生意要做长久,还得以德立身!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3 10:25 PM
大堂一角停放的迎亲花轿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6-10-3 10:31 PM 编辑 ]

DSC_1211.JPG (89.33 KB, 下载次数: 223)

DSC_1211.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3 10:30 PM
旁边窗户的精细雕逐

DSC_1214.JPG (117.18 KB, 下载次数: 218)

DSC_1214.JPG

DSC_1219.JPG (114.79 KB, 下载次数: 202)

DSC_1219.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3 10:36 PM
门口两旁的大池堂

DSC_1223.JPG (134.21 KB, 下载次数: 205)

DSC_122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3 10:40 PM
处处突显大宅第的特征

DSC_1229.JPG (92.31 KB, 下载次数: 217)

DSC_1229.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4 10:10 PM
在偌大的宅第里,就成了东奔西窜的样子,那里顾得及看看什么第、什么里、什么堂,只是胡乱地拍照。。。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4 10:11 PM

DSC_1213.JPG (132.25 KB, 下载次数: 395)

DSC_121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4 10:11 PM

DSC_1215.JPG (133.09 KB, 下载次数: 380)

DSC_1215.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4 10:12 PM

DSC_1220.JPG (120.55 KB, 下载次数: 413)

DSC_1220.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4 10:13 PM

DSC_1222.JPG (152.03 KB, 下载次数: 376)

DSC_1222.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4 10:14 PM

DSC_1224.JPG (155.47 KB, 下载次数: 372)

DSC_1224.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4 10:14 PM

DSC_1225.JPG (182.26 KB, 下载次数: 377)

DSC_1225.JPG

DSC_1226.JPG (123.16 KB, 下载次数: 375)

DSC_1226.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4 10:15 PM

DSC_1227.JPG (147.54 KB, 下载次数: 376)

DSC_1227.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4 10:16 PM

DSC_1228.JPG (105.6 KB, 下载次数: 390)

DSC_1228.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4 10:16 PM

DSC_1230.JPG (140.42 KB, 下载次数: 386)

DSC_1230.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5 10:26 PM

DSC_1232.JPG (137.91 KB, 下载次数: 398)

DSC_1232.JPG

DSC_1233.JPG (120.17 KB, 下载次数: 407)

DSC_123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5 10:28 PM
设在二楼外墙上的安全门,时常是关闭着,外方人不懂它的作用,这是南方水乡特有的“救生门”。当洪水高涨淹没了楼下门户,一切的生活物资,依靠小船运至“救生门”的旁边,吊装上楼,解决困居楼上人们的需要,发挥了安全救生的作用。

DSC_1234.JPG (125.23 KB, 下载次数: 238)

DSC_1234.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5 10:29 PM

DSC_1235.JPG (172.85 KB, 下载次数: 241)

DSC_1235.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6-10-6 08:24 AM
文物瑰宝,得好好保护哦!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6-10-6 10:47 AM
每一处非凡的旧建筑,都承载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6-10-6 11:03 AM
标题: 回复 33# 的帖子
确实,大量有特色的历史遗迹,不少都面临着必须保护和难以保护的问题。最近从凤凰卫视看到,某地把该区域受到腐蚀相当严重的万里长城,利用混凝土将其覆盖保存起来,看上去好像变成了一条新铺设的山路,不可思议,但据说是通过专业部门认可的。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6 09:49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6-10-6 08:24 AM 发表
文物瑰宝,得好好保护哦!
保护文物,尊重历史,才能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6 10:09 P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6-10-6 11:03 AM 发表
确实,大量有特色的历史遗迹,不少都面临着必须保护和难以保护的问题。最近从凤凰卫视看到,某地把该区域受到腐蚀相当严重的万里长城,利用混凝土将其覆盖保存起来,看上去好像变成了一条新铺设的山路,不可思议,但 ...
马店长说的是。
这里的小公园,承载着潮汕的发展历史,现百孔千疮修复路漫漫,幸好省委胡书记视察后指示要修复如初,修新如旧,这犹如春雨甘露,让历史文物重现昔日风采,此事现着手进行中,期待完全修复这天早点的到来。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6 10:11 PM

DSC_1236.JPG (115.65 KB, 下载次数: 237)

DSC_1236.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6 10:13 PM

DSC_1238.JPG (117.52 KB, 下载次数: 262)

DSC_1238.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6 10:14 PM

DSC_1239.JPG (116.68 KB, 下载次数: 241)

DSC_1239.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6 10:15 PM

DSC_1240.JPG (82.93 KB, 下载次数: 284)

DSC_1240.JPG

DSC_1242.JPG (87.34 KB, 下载次数: 319)

DSC_1242.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6 10:17 PM

DSC_1241.JPG (108.77 KB, 下载次数: 327)

DSC_1241.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6 10:18 PM

DSC_1243.JPG (129.55 KB, 下载次数: 306)

DSC_124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8 09:54 PM
陈慈黉故居,以典型的“驷马拖车”为主体,中西合璧,厢房仿北京东西宫建筑,四周为双层洋楼。每座院落内部大院套小院,大居配小屋,既有点缀亭台楼阁、西式阳台,又设有更楼哨台和通廊天桥。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8 09:56 PM

DSC_1248.JPG (88.43 KB, 下载次数: 307)

DSC_1248.JPG

DSC_1249.JPG (85.63 KB, 下载次数: 303)

DSC_1249.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8 09:57 PM

DSC_1250.JPG (102.55 KB, 下载次数: 307)

DSC_1250.JPG

DSC_1251.JPG (101.65 KB, 下载次数: 298)

DSC_1251.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8 09:58 PM

DSC_1254.JPG (102 KB, 下载次数: 307)

DSC_1254.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8 10:00 PM
陈慈黉故居的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其中单进口瓷砖式样就有几十种,这些瓷砖历经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各式门窗饰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富丽堂皇;木雕石刻多以花鸟、祥禽为内容,表达吉祥、喜庆、富贵美好的愿望;此外故居内的书法石刻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众多书法名家手笔的“活字帖”。 陈家早年经营海外运输,为澄海富豪,在泰国亦为富商。善居室的主人是陈慈黉幼子立桐,因其早逝,故这座楼宅基本由幼媳一手督建。关于“幼媳”及建造这宫殿式大屋过程的各种传说,更增添故居的神奇色彩。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8 10:01 PM

DSC_1256.JPG (110.38 KB, 下载次数: 293)

DSC_1256.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14 PM
侨批

DSC_1257.JPG (82.12 KB, 下载次数: 325)

DSC_1257.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15 PM

DSC_1258.JPG (116.84 KB, 下载次数: 283)

DSC_1258.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16 PM

DSC_1260.JPG (127.82 KB, 下载次数: 289)

DSC_1260.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41 PM
如此高超技艺美轮美奂的建筑群落,倘若没有人道破,绝对会猜想是名师主理设计的,令人称奇的是慈黉故居的建造,既没设计图纸,又没建筑名家指点,一应工匠都是乡里请来的,他们听凭主人有些随心所欲的口头指示,往往一堵墙、一扇窗,就要推倒重来好几次,他们的理念是,只求质量不赶进度。
为求工艺奇特精巧,斗拱、檐壁皆贴上进口彩瓷,那些专业嵌瓷的师傅都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他们互相斗智斗艺,作业时皆用布幕遮挡,防止互相干扰,摹仿,只博交卷时主人一声喝彩!嵌瓷多为潮汕传统的“书卷”,花鸟虫鱼;也有西方石膏泥塑,几何图形;浮雕、通雕、阴刻;通廊石柱梁上还巧妙地将英文字母点缀于花纹中。采用的釉面砖近百种,把各个门斗、墙面,地面铺上一幅幅异彩纷呈的图案。
这些上等建筑多是当时从泰国、西欧、上海等地海运进来的。为了修建这一座座豪宅,慈黉家族专门雇人挖了一条小运河,从韩江入海口一直到村前。可见其工程之浩大。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42 PM

DSC_1282.JPG (389.13 KB, 下载次数: 278)

DSC_1282.JPG

DSC_1261.JPG (466.25 KB, 下载次数: 305)

DSC_1261.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43 PM

DSC_1263.JPG (98.74 KB, 下载次数: 286)

DSC_126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44 PM

DSC_1264.JPG (440.28 KB, 下载次数: 273)

DSC_1264.JPG

DSC_1265.JPG (306.42 KB, 下载次数: 298)

DSC_1265.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46 PM
慈黉家族对文化涵养的重视,还体现在各个宅第的定名以及书法艺术上,“ 民康物阜”、“阙抱山环”、“兰室”、“蘧庐”、“五柳”、“三槐”、“翠飞”、“凤翥”等等,其中不少出自华世奎、吴道容、朱汝珍等一些当时全国著名书法家的手笔。这些含义深远的中华书法文化菁华,无不为这座故居锦上添花,使之在建筑艺术美的基础上又垫上一道丰厚、浓郁的中西结合文化内涵。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47 PM

DSC_1266.JPG (237.32 KB, 下载次数: 273)

DSC_1266.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50 PM
有人不禁疑惑,按慈黉家庭当时资产及开放意识,完全有能力聘请名师设计和技工负责施工,为什么却偏偏选择雇用乡人,以最笨拙低效益的方式进行施工,这是否正反映他对桑梓故土的眷恋?抑或间接施济乡人的表现?其时,陈氏家族早已在泰国建有陈氏家祠和豪宅别墅,为何还要斥巨资继续在故里修筑另一家园?对于这个疑问,从潮籍著名散文家秦牧一首赠友人的诗中也许可略窥其心迹:“万里穿云燕,归巢恋旧枝。家乡甜井水,何处不相思?”正是这种思乡爱乡的热情驱使他以建造大型家园的方式来表达。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0 09:51 PM

DSC_1267.JPG (460.88 KB, 下载次数: 291)

DSC_1267.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2 10:53 PM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6-10-12 10:54 PM 编辑 ]

DSC_1268.JPG (388.52 KB, 下载次数: 425)

DSC_1268.JPG

DSC_1269.JPG (310.87 KB, 下载次数: 387)

DSC_1269.JPG

DSC_1270.JPG (90.55 KB, 下载次数: 397)

DSC_1270.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2 10:54 PM

DSC_1271.JPG (284.08 KB, 下载次数: 412)

DSC_1271.JPG

DSC_1272.JPG (250.84 KB, 下载次数: 399)

DSC_1272.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2 10:57 PM

DSC_1277.JPG (443.1 KB, 下载次数: 397)

DSC_1277.JPG

DSC_1278.JPG (404.85 KB, 下载次数: 424)

DSC_1278.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2 10:58 PM

DSC_1281.JPG (403.18 KB, 下载次数: 386)

DSC_1281.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6-10-14 11:12 AM
茶宠精致有趣!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15 10:41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6-10-14 11:12 AM 发表
茶宠精致有趣!
同感!
作者: ziming    时间: 2016-10-22 10:38 PM
好经典 的岭南派建筑啊!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0-23 09:13 PM
原帖由 ziming 于 2016-10-22 10:38 PM 发表
好经典 的岭南派建筑啊!
以典型的“驷马拖车”为主体的建筑群。
作者: ziming    时间: 2016-11-1 10:40 PM
白石先生文章写得好,摄影技术也是上流啊!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6-11-2 07:58 AM
很喜欢潮汕的木雕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1-2 08:26 AM
原帖由 ziming 于 2016-11-1 10:40 PM 发表
白石先生文章写得好,摄影技术也是上流啊!
不敢当,Z兄过奖了。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6-11-2 08:27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6-11-2 07:58 AM 发表
很喜欢潮汕的木雕
确实木雕有特色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