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物我两忘的相容 – 浅记普列特涅夫Pletnev的广州钢琴独奏会(13/10/2015) [打印本页]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0-14 01:03 PM
标题: 物我两忘的相容 – 浅记普列特涅夫Pletnev的广州钢琴独奏会(13/10/2015)


2014,作为指挥家的普列特涅夫带领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来穗,我就曾经幻想过,如果他能在广州开钢琴独奏会,那该会是多美好的事啊!有时候,生活需要憧憬,只要不放弃,梦想终会有实现的一天,直到我收到普列特涅夫来穗开独奏会的消息,以前并不相信这句话的我,突然之间觉得心里充满和暖的阳光.

认识普列特涅夫起源于一张他弹贝多芬的再版唱片,里面有最爱的月光’,14号钢琴奏鸣曲.在数十个的版本里,我最中意就是古尔达与他演绎的版本,可惜古尔达早已挂墙,不可能再有机会听到他的现场.剩下就只有普列特涅夫.随后听他弹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印象极为深刻,有别于其他钢琴家,我惊讶地发现钢琴原来可以不用最大声压就能营造出宏伟壮丽的基辅大门,而且可以纵向地将千军万马的气势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更能用绚烂的音色堆砌出一块块厚实的城墙,这是何等完美的技艺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能构建的立体的图画啊!
再后来听了他的柴可夫斯基,舒曼,C.P.E巴赫,再到斯克里亚宾,张张唱片都惊喜连连

昨晚的曲目是贝多芬的第10钢琴奏鸣曲,17钢琴奏鸣曲暴风雨和斯克里亚宾的24首前奏曲.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普列特涅夫所弹的钢琴不是我们熟知的斯坦威Steinway & Sons,而是由他本人亲自认可使用的一个日本牌子KAWAI,总体感觉音色很好,中低音域表现力丰富,而高音的延伸稍逊于斯坦威,个人以为优于雅马哈.

贝多芬的第10钢琴奏鸣曲显然比起月光’’热情’’悲怆等带有标题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更为低调,但是反而更容易听出是贝多芬作品.第一乐章的标志性重复,在普列特涅夫的演绎下充满欢快而极富幽默感,通过神乎其技的手法丰富的各声部,发出俄罗斯学派所特有的歌唱性的和谐之声.这一点在第二乐章最为明显,’怎么这样像前两晚听到的交响曲’,中场休息朋友更是一针见血指出.而第三乐章更是像小溪般清澈见底,仿佛孩童在溪边玩耍发出天真无邪的琅琅笑声,轻松怡人,听出耳油.

我最为之深刻的第17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版本当属里赫特的19651010日的一个现场版本, 而里赫特用第一乐章来营造出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画面,那一声春雷横空出世,与第二乐章的雨后彩虹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个场景历历在目.而普列特涅夫演绎的第一乐章,看似平淡,实为处处暗藏压抑和不安,形成闷热而春雷不断的态势,但到了第二乐章,仿佛经过大自然洗礼的贝多芬,心情如释重负,接着在第三乐章以重生的心态去迎接新生活.这个第二和第三乐章的对比,会觉得普列特涅夫追求的是一种人性的复活,可以从这个视野看待人生的暴风雨’,已经是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了.

普列特涅夫39岁时在维京(Virgin)唱片录制了一套斯克里亚宾的精选钢琴作品,其中就有今晚演出的24首前奏曲.而时隔19年后,在斯克里亚宾的冥寿100周年之际,重弹这个作品,实在意义非凡.24首前奏曲是斯克里亚宾早期的作品,(16-24)模仿肖邦的痕迹比较重,但也不乏个人内敛的孤独.听这张唱片时普列特涅夫把这份感觉埋得很深,便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是轻浮而只顾华丽.时至今天,我有幸听到他的现场演绎,除了保留以往完美技法和明亮色彩层次之外,更多的强调力度的延伸’,这里不是单单指加大触键力度那样简单, 而是将结构紧凑,将力量凝集在一处的感觉.就像第11B大调前奏曲,乐谱指示为甚急速地’(Allegro assai),以前的唱片里听到是柔和的味道,而在现场可以清楚感受到除了柔和的美感,还有一种力量的不断涌现变速,产生棱角分明的独特音乐感. 斯克里亚宾这个作品常常给我一种时空交错,甚至穿梭的感觉,明明是在音乐厅里演奏,却以为高挂明月的户外,分不清虚实;那种欲言又止的停顿,讲不出的浅痛,在普列特涅夫的指尖之间缓缓渗出,听后不禁神伤黯然.



走出音乐厅,还是装进满脑子音符,幸好有朋友有相伴,我承认那一刻我确实迷失了,迷失在哪里,仿佛谁也不知道,包括我自己.


2015.10.14

[ 本帖最后由 嘉贤 于 2015-10-14 01:04 PM 编辑 ]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10-14 01:38 PM
难得还有兴致听现场.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10-14 03:52 PM
大师光临,熠熠生辉!多谢分享!
作者: jp    时间: 2015-10-15 10:58 AM
勃拉姆斯的盛会抢到票没?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0-15 11:16 AM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这个钢琴家如果不听他的现场,恐怕我会后悔一辈子.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0-15 11:17 AM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谢谢版主支持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0-15 11:18 AM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两场的盛况也匆匆写完了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 ... =page%3D1&frombbs=1

[ 本帖最后由 嘉贤 于 2015-10-15 11:21 AM 编辑 ]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5-10-16 11:24 AM
现场好感受!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10-17 06:28 PM
谢谢嘉贤兄的分享!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0-18 08:43 AM
谢谢版主们的支持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10-26 07:36 AM
普列特涅夫的两张录音: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卡内基音乐厅演奏会

贝多芬第五钢协 普列特涅夫.jpg (56.33 KB, 下载次数: 224)

贝多芬第五钢协 普列特涅夫.jpg

卡内基音乐厅钢琴演奏会 普列特涅夫.jpg (47.09 KB, 下载次数: 212)

卡内基音乐厅钢琴演奏会 普列特涅夫.jpg

作者: reed    时间: 2015-10-27 11:06 AM
怎么看上去那么苍老?才五十几的人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1-1 08:30 AM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谢谢音版的补充,这两套有机会就会去收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1-1 08:43 AM
标题: 回复 12# 的帖子
西方人一般容易显老,加上普列特涅夫并不只是作为钢琴家,还有他一手建立的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作为艺术总监和指挥家,忙碌的舟车劳顿自自然然而成。
还有,我们大多都停留在唱片封面上,当然存在修饰和真实之间,这与我们热衷于HiFi也是同一道理。
作者: 万川古城    时间: 2015-11-3 08:44 PM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11-3 09:42 P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11-1 08:30 AM 发表
谢谢音版的补充,这两套有机会就会去收
普列特涅夫录制了贝多芬五首钢协,都是DG这个版本。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1-4 09:41 AM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谢谢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1-4 09:42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5-11-3 09:42 PM 发表
普列特涅夫录制了贝多芬五首钢协,都是DG这个版本。

昨天看到网上正在做特价,忍不住手,5CD的小包子正在路上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5 05:53 PM
最近在深圳,趁空也去保利剧院看了一场音乐会,虽说是古典摇滚跨界,现场也比传统古典音乐会热闹些,甚至,演奏维瓦尔第冬之歌的时候,乐章中间还是出现了善意的掌声,但现场的氛围,有别于器材重播的声音表现,还是宁人印象深刻的。偶尔,出门去听听现场,让耳朵换换味道,或许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IMG_3895.jpg (87.22 KB, 下载次数: 241)

IMG_3895.jpg

IMG_3899.jpg (58.17 KB, 下载次数: 235)

IMG_3899.jpg

IMG_3944.jpg (54.7 KB, 下载次数: 246)

IMG_3944.jpg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11-6 11:31 AM
标题: 回复 19# 的帖子
是的,现场的魅力在于你不知道下一秒将会发生些什么事;观众,场地,设备,乐团和你自己,充满着变数。

而我郑重其事的一场现场演出,主要有三部分:演前的准备,现场的感受,演后的回想。三者不可或缺。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