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两位年轻朋友的音乐和音响天地 [打印本页]

作者: jp    时间: 2015-6-2 11:16 AM
标题: 两位年轻朋友的音乐和音响天地
                                                     音乐、音响双修的嘉贤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古典音乐爱好者已不多见,其中的年轻人更是少数。所以,当我听说广州有位80后狂热的古典音乐迷,光是他收藏的马勒第五交响乐就多达71个版本!同时他还是中国内地第一位HEGEL H160合并式放大器的用家时,不假思索就决定马上去采访他。

硬盘 (12 - 22).jpg (118.93 KB, 下载次数: 255)

硬盘 (12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2 11:33 AM
当嘉贤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真的不太相信一位资深、执着的古典音乐迷竟是如此的阳光、帅气!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年龄的小伙子应该是喜欢周杰伦和陈奕迅的,而非痴迷于较深奥博大的古典音乐。
作者: jp    时间: 2015-6-2 11:34 AM
实际上嘉贤带给我惊喜远不止这些,去到他家我才发现嘉贤还是一位厉害的音响发烧友:他拥有独立的听音室,除了挪威的HEGEL H160合并式放大器外,还有德国的Isophon Cortina落地式音箱,讯源则有两套,一套是以SONY SCD-777ES SACD机做转盘,另一套是使用“千千静听”播放软件的PC-HiFi,两者的数字讯号均输送给H160内置解码器作处理。


嘉贤真正热爱古典音乐却又不忘用发烧音响来获得美妙的重播效果,在我认识的朋友中可谓凤毛麟角,让我禁不住有想进一步了解他的冲动!

硬盘 (4 - 22).jpg (81.21 KB, 下载次数: 202)

硬盘 (4 - 22).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6-2 12:44 PM
听音室好像用上了实木穿孔板!?
作者: jp    时间: 2015-6-2 01:16 PM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确实如此。
作者: jp    时间: 2015-6-3 10:32 AM
走进嘉贤的听音室,那个直顶天花板的大木柜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打开柜门,里面塞满了古典音乐CD,嘉贤的唱片收藏数量竟达4000多张(“大包子”不包括在内)!

硬盘 (8 - 22).jpg (64.76 KB, 下载次数: 219)

硬盘 (8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3 10:36 AM
怎么会有这么多唱片呢?原来一是嘉贤涉猎广泛,各作曲家、各种类型的作品都会收藏;二是他对于喜欢的作品或演奏家所出的唱片也是多多益善、惟求完备。除了上述“马勒五”71个版本的例子外,像嘉贤喜欢的钢琴家ZIMERMN(齐默尔曼),也收录了23张他的演奏专辑。

硬盘 (10 - 22).jpg (122.99 KB, 下载次数: 196)

硬盘 (10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3 10:38 AM
嘉贤对唱片的收藏完全出自于对音乐的热爱,不带有一丝炫耀或虚荣心的意味。前段时间ZIMERMN到广州演出,嘉贤当然不会错过近距离聆听偶像大师演奏的机会。


演出结束后,嘉贤写下了这样的心得:“主角齐默尔曼所演绎的第一乐章,无论是分句华彩的处理,音色的调控还是对整个乐团的配合对答都是顶级水平,那种只属于大师从容的自信无不印在我脑海里。而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师对音乐‘呼吸’的细致运用。我们常常在唱片里听到呼吸、哼唱,事实上反映音乐家对音乐的理解。随着呼吸的力度和速度对分句段落张弛有度,不仅让自己更为自然地投入到音乐中,而且更容易带动乐团成员和听众投入到自己私人的音乐世界。这种感觉十分微妙,大概是我坐得较前的缘故,不懂乐理的我居然会跟随这种‘声音’不自觉地明白分句的停顿,而不仅仅靠纯粹的音乐节奏而舞动。这种不能不说是现场的魅力或者说是大师的功力。”


言为心声,从这些质朴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嘉贤对古典音乐的赤子之心……
作者: cliffingz    时间: 2015-6-3 12:53 PM
造诣很深,赞。
作者: jp    时间: 2015-6-3 01:18 PM
嘉贤有一段时间没来论坛了,不知是否由于工作忙了?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6-4 10:33 AM
原帖由 jp 于 2015-6-3 01:18 PM 发表
嘉贤有一段时间没来论坛了,不知是否由于工作忙了?


工作倒不算是太忙,大概是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进入半退烧状态,论坛比以前少上了,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软件上。而前段时间硬件的升级的而且确帮助我更好地了解音乐内容的含义,或许此时的我更需要借助器材的力量进一步去消化这些内容。

今日特别高兴看到版主之前的家访,不禁令我受宠若惊,您的专业指导至今仍历历在目,特别是那十分受用的喇叭摆位,让我这个初哥深感其效用。原本模糊散乱的感觉,如同拨开云雾,把其中的层次感及彷如耳机准确般的定位,一下子就突现开来。真的要万分感谢您!

[ 本帖最后由 嘉贤 于 2015-6-4 10:36 A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15-6-4 10:39 A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6-4 10:33 AM 发表


工作倒不算是太忙,大概是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进入半退烧状态,论坛比以前少上了,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软件上。而前段时间硬件的升级的而且确帮助我更好地了解音乐内容的含义,或许此时的我更需要借助器材的力量进一 ...

不客气呀,我只是希望用自己微薄之力能使大家的系统可以更好声一些。嘉贤有新的收藏,不妨和大伙分享一下呀。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5-6-4 10:52 AM
原帖由 jp 于 2015-6-4 10:39 AM 发表

不客气呀,我只是希望用自己微薄之力能使大家的系统可以更好声一些。嘉贤有新的收藏,不妨和大伙分享一下呀。
高手出招,果然不一样,赞。
作者: jp    时间: 2015-6-4 10:55 AM
原帖由 dugujian04 于 2015-6-4 10:52 AM 发表
高手出招,果然不一样,赞。

过奖了,只是在这方面花的时间多一点而已。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6-4 11:08 AM
原帖由 jp 于 2015-6-4 10:39 AM 发表

不客气呀,我只是希望用自己微薄之力能使大家的系统可以更好声一些。嘉贤有新的收藏,不妨和大伙分享一下呀。

再次谢过版主。

话说前面提及的马勒第五交响曲的收藏最近已达80个,今年的指标可算是达到,而齐默尔曼也收到他早期与丹莎芙丝卡(也就是DG那张弗朗克
小提琴奏鸣曲的女小提琴家)合作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有机会以后再补图。
作者: jp    时间: 2015-6-4 11:09 A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6-4 11:08 AM 发表

再次谢过版主。

话说前面提及的马勒第五交响曲的收藏最近已达80个,今年的‘指标’可算是达到,而齐默尔曼也收到他早期与丹莎芙丝卡(也就是DG那张弗朗克
小提琴奏鸣曲的女小提琴家)合作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 ...

期待美图。
作者: jp    时间: 2015-6-4 02:30 PM
在中学时代,嘉贤通过广东音乐台赵毅敏先生主持的《古典纵横》节目爱上了古典音乐。读大学后,除用磁带、收音机聆听外,更是从并不宽裕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欣赏现场演奏,例如星海音乐厅的“钢琴周”音乐普及活动,只要花上150元就能听5次,这对于他来说当然是天大的美事了。
作者: jp    时间: 2015-6-4 02:31 PM
在我印象中,许多年轻人一听古典音乐就坐不住,通常只热衷于浅显易懂、节奏明快的流行音乐。那么同样是年轻人,嘉贤对这个问题又怎么看呢?嘉贤认为流行音乐由于有歌词,所以会有很强的“指向性”,显得相对肤浅。而古典音乐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作者本身也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加上指挥对作品理解的差异,从而使古典音乐要比流行音乐纷繁复杂得多,聆听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5-6-4 02:32 PM

作者: ak47c    时间: 2015-6-4 03:20 PM
同好古典音乐,不过音乐软件收藏和嘉贤兄弟比较起来,真是相距甚远。佩服!
作者: luhui    时间: 2015-6-4 03:37 PM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6-4 03:44 PM
十分惊叹嘉贤兄的知识广博和对音乐执着。非常诚恳地希望嘉贤兄多来论坛分享收藏。
作者: 草原羊    时间: 2015-6-4 03:47 PM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6-4 05:07 PM
爱乐者的春天……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6-5 09:36 AM
原帖由 jp 于 2015-6-4 11:09 AM 发表

期待美图。

图来了,不过照得挺差的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6-5 09:43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5-6-4 03:44 PM 发表
十分惊叹嘉贤兄的知识广博和对音乐执着。非常诚恳地希望嘉贤兄多来论坛分享收藏。

谢谢版主和坛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赞赏,个人而言,不愿多做博学之人,但愿只做好学之人.且能一路进步就好,望大家共勉之.......


而一直觉得最惬意的就是,和这些碟住在一起,而从明天起,我会小别她们一个星期左右,到外面散散心,人在异乡,大概就不能回复各位,盼望见谅.








[ 本帖最后由 嘉贤 于 2015-6-5 09:45 A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15-6-5 09:47 AM
蔚为壮观!
作者: 草原羊    时间: 2015-6-5 03:08 PM
羡慕之至!
作者: jp    时间: 2015-6-5 03:20 PM
嘉贤觉得听得越多,就越能发现自己浅薄,收获自然也会越多。


对于刚入门的朋友,嘉贤建议可以从《四季》、《天鹅湖》这类旋律优美的作品开始。再进一步,可以阅读一些音乐类书籍,有很多书都会指导你如何去欣赏,慢慢就会摸到门道了。

硬盘 (11 - 22).jpg (84.11 KB, 下载次数: 142)

硬盘 (11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5 03:20 PM
以听马勒第五交响乐这样相对深奥的作品为例,嘉贤认为一开始并不需要坐下来把整个乐章都听完,这样反而容易加重心理负担甚至抗拒感,只需要有时间听一小段即可。听的时间多了,就会对作品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亲切,逐步感受到作品的博大精深,以后隔一段时间再听仍然会有历久常新的感觉。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5-6-6 09:37 PM
JP版又一篇精彩的家访好文,确实像嘉贤兄弟这样的80后年轻人爱好古典音乐的极少了,收藏这么多唱片实在难得 ,而且有着深厚的古典音乐欣赏造诣更令人钦佩 ,我身边也有一个像嘉贤一样的80后小兄弟热爱古典音乐,所以看到此文倍感亲切。
作者: jp    时间: 2015-6-8 10:15 AM
原帖由 中国爱乐人 于 2015-6-6 09:37 PM 发表
JP版又一篇精彩的家访好文,确实像嘉贤兄弟这样的80后年轻人爱好古典音乐的极少了,收藏这么多唱片实在难得 ,而且有着深厚的古典音乐欣赏造诣更令人钦佩 ,我身边也有一个像嘉贤一样的80后小兄弟热爱古典 ...

希望也能看到兄台的家访,让大家更多地感受到音乐的阳光。
作者: jp    时间: 2015-6-8 02:01 PM
随着对古典音乐涉猎的加深,嘉贤对播放设备要求越来越高也是理所当然的。嘉贤的聆听设备经历了WALKMAN、耳机到发烧音响几个阶段。目前他使用的H160合并式放大器是HEGEL最新推出的型号,获得包括美国《The Absolute Sound》、英国《HIFI CHOICE》及《HiFi+》等多家权威媒体的一致赞誉,是目前极其炙手可热的产品。

硬盘 (5 - 22).jpg (68.14 KB, 下载次数: 147)

硬盘 (5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8 02:05 PM
作为内地第一位H160用家,嘉贤却不是因外界的评价而买下H160的,他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对自己的听力很有信心。他喜欢H160的饱满中频并非为刻意堆砌成的“厚”,而是有弹性、有密度的,HEGEL标志性的驱动力和控制力也依然出色。H160这些特性对于嘉贤以聆听交响乐、钢协为主是相当合适的。
作者: jp    时间: 2015-6-8 02:06 PM
另外,嘉贤也喜欢开扬、清晰、细致的声音,H160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另外,Isophon Cortina音箱也属于轻柔、流畅、音染少的类型,所以我们不难猜到嘉贤的音响系统的声音是怎样的。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5-6-8 03:25 PM
风华正茂,妙韵相随
作者: LG    时间: 2015-6-8 04:25 PM
原帖由 jp 于 2015-6-8 02:06 PM 发表
另外,嘉贤也喜欢开扬、清晰、细致的声音,H160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另外,Isophon Cortina音箱也属于轻柔、流畅、音染少的类型,所以我们不难猜到嘉贤的音响系统的声音是怎样的。
H160能推好cortina落地箱吗?
作者: jp    时间: 2015-6-8 04:29 PM
标题: 回复 37# 的帖子
完全没有问题的。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6-8 07:56 PM
原帖由 LG 于 2015-6-8 04:25 PM 发表
H160能推好cortina落地箱吗?
推好还要看环境+电源+面积 等等  。。。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6-9 10:11 AM
H160能推好cortina落地箱吗?  嘉贤的系统我去感受过  他对唱片的收藏和对古典音乐的认识有着自己的见解  我也有一定的佩服   一套系统要做到人机(整个系统)合一  并不容易  涉及的层面太多   最重要的是应该有平等 平和 包容 学习的心态去交流音响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5-6-9 10:27 AM
选H160是机主反复比较、平衡决策的结果,我认为他的选择很明智和非常成功!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6-9 10:40 AM
不必敏感  h160这个价位与实际听感确实是有特色的一款合并机
作者: jp    时间: 2015-6-9 01:37 PM
嘉贤从未表示过他是音响发烧友,但我觉得他的发烧功力丝毫不逊于资深发烧友。比如他对聆听环境和电源的重视程度就远胜于许多人。嘉贤认为搞好聆听环境和电源是好声音的基础,其重要性绝对不容忽视。

硬盘 (2 - 22).jpg (78.19 KB, 下载次数: 130)

硬盘 (2 - 22).jpg

硬盘 (15 - 22).jpg (64.23 KB, 下载次数: 145)

硬盘 (15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9 01:38 PM
嘉贤听音室不大,宽度只有2.85,长度仅为3.35,但胜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尽量做到最好。在如此袖珍的空间里玩落地箱,我竟然没有受到多余的中高频反射能量的困扰,低频驻波也几乎低不可闻,重播效果可是比许多更大的空间好多了!
作者: jp    时间: 2015-6-9 01:45 PM
原来嘉贤装了石膏板天花,这对中高频会有吸收作用。另外在四面墙壁也做了特别处理:先在原来的墙面上钉一层夹板,然后粘上一层海绵,接着再用夹板压紧,再粘上一层海绵,最后才是我们看到的木质吸音板。这样的结构同样可以吸收房间内中高频反射。

硬盘 (3 - 22).jpg (103.1 KB, 下载次数: 146)

硬盘 (3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9 01:47 PM
还有放在墙角那个放唱片的大木柜,实质上就是带有空腔的“薄板吸音”结构,对消除低频的轰鸣声特别有效。

硬盘 (8 - 22).jpg (64.76 KB, 下载次数: 148)

硬盘 (8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9 01:49 PM
除环境处理外,嘉贤还专门拉了4组音响专线,非常发烧。

硬盘 (13 - 22).jpg (81.26 KB, 下载次数: 148)

硬盘 (13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9 01:51 PM
经过上述的努力,嘉贤这套系统的声音是恬静、优雅的,透明度高,背景也很宁静,有一种润泽感静静地流淌其中;由于声音干净,所以乐器的质感以及轮廓的“阴影感”都被良好地投射出来,能反映出演奏时一些微妙的变化,纵使没有明显的色彩,仍然引人入胜……。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5-6-9 02:52 PM
后生可畏
作者: jp    时间: 2015-6-10 02:50 PM
                                       不断进步中的小邱


从嘉贤家出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和他直奔小邱家里。为什么我会这么心急?因为小邱和嘉贤一样,都属于目前不多见的、喜欢音乐和音响的年轻人;而且两人还是亲戚,在音乐、音响成长的路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硬盘 (18 - 22).jpg (75.18 KB, 下载次数: 121)

硬盘 (18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10 02:52 PM
小邱玩音响的时间要比嘉贤长,从AE 100音箱、SONY功放玩起,历经AE 209和“星辉二号”音箱、HEGEL H1合并式放大器、MARANTZ SA8260 SACD机等器材,他现在的系统为:GamuT Phi 3音箱、HEGEL H300合并式放大器、BOW ZZ-8 CD机。

硬盘 (16 - 22).jpg (56.92 KB, 下载次数: 158)

硬盘 (16 - 22).jpg

硬盘 (17 - 22).jpg (51.76 KB, 下载次数: 202)

硬盘 (17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10 02:56 PM
H300HEGEL的旗舰型号,与BOW ZZ-8一样都属于Hi-End级。相比之下,GamuT Phi 3音箱尽管性价比突出、表现可圈可点,但与前两者相比,您也许会问它是否还不够“高大上”?小邱并没有否认这点,因此他下一步的升级目标就是价格近6万元的GamuT M3音箱!

硬盘 (20 - 22).jpg (63.82 KB, 下载次数: 188)

硬盘 (20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10 03:01 PM
因为自从他在2012年的东方宾馆音响展听过GamuT M系列音箱那“全无瑕疵的高频”后,便一直魂牵梦绕,再也无法忘怀……。我劝小邱不必急着升级,因为GamuT Phi 3也是一对颇具实力的音箱,玩好了声音也是很棒的,到时他再将这种成功的经验移植到M3身上肯定会玩得更加精彩。

作者: anjing    时间: 2015-6-10 05:14 PM
标题: 标题
马勒专家,服了。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6-10 06:16 PM
H300推phi3太浪费了   推M3又不够   目标不明确有点折腾。。。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6-10 10:18 PM
小邱的系统目前来说还算可以的  jp版主的嘉密式的四十五度摆位起了一定的针对性作用  后续搞了部分独立接地  今后可以在线材 环境 电源处理上再调整匹配一番  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5-6-10 10:21 PM
很感谢小邱搬神弓CD到我系统试听  我也认定了升级目标   也感谢陈先生提供咨询给我  很快收了台神弓CD机
作者: jp    时间: 2015-6-11 09:11 AM
看来小邱又有大动作了。
作者: cliffingz    时间: 2015-6-11 10:45 AM
感谢JP版主及各位大烧的建议,现在系统的表现已经让我很满意,音场宽广,乐器分离度也到位,我特别钟情于嘉密高频的幼滑细腻。劳累了一天,晚上静心进入音乐世界,何其乐也~~~
作者: jp    时间: 2015-6-11 12:00 PM
原帖由 cliffingz 于 2015-6-11 10:45 AM 发表
感谢JP版主及各位大烧的建议,现在系统的表现已经让我很满意,音场宽广,乐器分离度也到位,我特别钟情于嘉密高频的幼滑细腻。劳累了一天,晚上静心进入音乐世界,何其乐也~~~

现在的系统配备如何?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6-11 12:06 PM
原帖由 cliffingz 于 2015-6-11 10:45 AM 发表
感谢JP版主及各位大烧的建议,现在系统的表现已经让我很满意,音场宽广,乐器分离度也到位,我特别钟情于嘉密高频的幼滑细腻。劳累了一天,晚上静心进入音乐世界,何其乐也~~~
自己满意就好    有空去家访。。。
作者: jp    时间: 2015-6-11 03:29 PM
尽管小邱的音响系统级数要高于嘉贤,但嘉贤却是小邱在音乐方面的老师。以前小邱主要听一些音效突出的“口水歌”碟,后来在嘉贤的影响下他开始收藏一批演、录俱佳的经典唱片,例如DELOS公司的《THE SYMPHONIC SOUND STAGE》、宝碟公司的《黑教堂》和《大砧板》、DECCAARGO)公司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和《四季》等,目前古典音乐唱片收藏数量直线上升。

硬盘 (21 - 22).jpg (82.93 KB, 下载次数: 118)

硬盘 (21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12 10:58 AM
与嘉贤拥有独立的聆听空间不同,小邱的器材是放在客厅的。由于是普通的家居环境,所以并没有做什么声学处理,整体声学特性偏向“硬调”,中、高频的反射比较强烈。


一侧音箱紧靠阳台玻璃门,另一侧音箱则与饭厅连通,离侧墙很远。这是商品房的典型结构,但一只音箱的侧墙反射强烈,另一只音箱则几乎没有侧墙反射,这在声学上属于不对称,容易造成声像偏移。


而且由于音箱只能放在地柜两侧,音箱前面就是过道,这样在音箱间距和离墙深度方面都受到颇多限制。


这是原来摆位的情形。

硬盘 (18 - 22).jpg (75.18 KB, 下载次数: 126)

硬盘 (18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12 11:04 AM
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小邱系统仍然显示出应有的素质,这主要表现在声音的感染力、厚润度、流畅度方面,一听就知道是有品位的!

硬盘 (19 - 22).jpg (58.73 KB, 下载次数: 120)

硬盘 (19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12 11:06 AM
不过从严格的角度来说,因聆听环境的影响,这套系统还是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我希望它的结像更凝聚一些、乐器的质感更鲜明一些、低频更清晰快捷一些……


但小邱家里的情况又不允许我作大幅度的调整,我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在摆位方面尝试一下,努力的方向一是降低低频驻波的影响,二是减少侧墙反射的影响。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5-6-12 12:43 PM
JP版主这个摆位和嘉密在展会摆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大幅度的内凹获得较好的脱箱感和清晰的声音。。。。。。。。。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5-6-12 12:46 PM
看了这两位朋友的介绍,觉得都是很有主见的发烧友,其实发烧本来就是个性的爱好,每个人对音乐表达的理解不同,成就了个性纷呈精彩的不同搭配。。。。。 。。。
作者: jp    时间: 2015-6-12 01:20 P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5-6-12 12:43 PM 发表
JP版主这个摆位和嘉密在展会摆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大幅度的内凹获得较好的脱箱感和清晰的声音。。。。。。。。。

我还没摆呢,你咋这么快知道?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6-13 11:46 AM
标题: 回复 62# 的帖子
其实我也谈不上是他的老师,只不过是相互分享看法而已。如上面那张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小邱也慢慢听上瘾了,于是我又拿了同一指挥和乐团的《莫扎特最著名的小夜曲与嬉游曲》来比对,尽管这张的录音不如罗西尼那张,但指挥的风格和乐团的声底还是蛮讨好他的。而我觉得真正的优秀的唱片是值得你一而再,再而三去聆听的,而市售的大多标榜发烧唱片也未免把声音调得太过了。

小邱的系统级数远高于我,而且也特别愿意去折腾硬件,往往一段时间不见就换了大件,因此我也常劝他不要太冲动,尽管我也知道发烧友大多都是‘情难自制’的

嘉密 Phi 3音箱毫无疑问是一对优秀的音箱,如丝绸般的幼滑的高音,自然流畅的人声和饱满的低频表现,而在小邱的客厅聆听时空间感也优于我的房间。
曾经和小邱把音箱带到另一个大发烧友,用esoteric k-01加时钟做音源,这种质感表现得更强烈,而场面和空间的分布更为立体细致,应该说还有潜力可发掘的。
作者: jp    时间: 2015-6-13 09:58 P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6-13 11:46 AM 发表
其实我也谈不上是他的老师,只不过是相互分享看法而已。如上面那张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小邱也慢慢听上瘾了,于是我又拿了同一指挥和乐团的《莫扎特最著名的小夜曲与嬉游曲》来比对,尽 ...

换了更高级的前端和更好的聆听环境,GAMUT PHI 3当然会脱胎换骨。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5-6-14 12:36 PM
小邱的听音环境和我们大部分客厅党都是一样的,建议在靠近饭厅一侧的音箱旁边摆上声美力的CY-B1MKII泛音调节器会有很好的改善,听的时候摆出来,平时搬到音箱后面的电视墙靠墙摆放,我用上后感觉对声场、密度有明显改善。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6-14 12:38 PM
原帖由 中国爱乐人 于 2015-6-14 12:36 PM 发表
小邱的听音环境和我们大部分客厅党都是一样的,建议在靠近饭厅一侧的音箱旁边摆上声美力的CY-B1MKII泛音调节器会有很好的改善,听的时候摆出来,平时搬到音箱后面的电视墙靠墙摆放,我用上后感觉对声场、密度有明显改 ...

作者: jp    时间: 2015-6-15 10:33 AM
为此,我先是调整GamuT Phi 3音箱离后墙的距离,一定要避免将音箱放在房间深度的偶数等分点上,在此基础上将音箱摆位作轻微的前后移动。这个过程一定要耐心兼细心,不断播放自己熟悉、低频较丰富的唱片,有时几厘米的差异都会令低频有显著的变化,最后以较干净、清爽者为佳。
作者: jp    时间: 2015-6-15 10:36 AM
接着为减少侧墙反射必须对两只音箱作大角度内拗,使两只高音中轴线相交于聆听者前面约35厘米的位置。当然,由于两只音箱的侧墙反射情况不一样,所以两只音箱的内拗角度是会有区别的,可通过单声道唱片或已确定人声声像系在中央的唱片来调整,将(人声)声像调至两只音箱中央即可。


这是最后的摆位样子。

硬盘 (22 - 22).jpg (71.58 KB, 下载次数: 138)

硬盘 (22 - 2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6-15 10:36 AM
经过一番调整,小邱的系统表现有了显著改观,背景变得更干净了,乐器的质感和线条感更加清晰,结像也更加凝聚。有此效果,小邱当然喜不自禁,因为每播放一张熟悉的唱片都会有新鲜的收获,于是便和嘉贤、还有后面来的小锐子滋滋有味地欣赏起来,一直听到八点多钟、饥肠辘辘而不忍关机……
作者: cliffingz    时间: 2015-6-15 12:58 PM
标题: 回复 71# 的帖子
是好建议,但我家实际情况还是摆不开。。。。。。
作者: cliffingz    时间: 2015-6-15 01:00 PM
标题: 回复 75# 的帖子
是的,虽然我理解不了内凹是什么原理,但事实上是在不影响音场的情况下,声音精准凝聚,结像清晰。再次谢谢JP
作者: jp    时间: 2015-6-15 01:15 PM
标题: 回复 77# 的帖子
不客气,多交流呀!
作者: jp    时间: 2015-6-16 10:18 AM
                                                           一点感想


这次能遇到两位热爱音乐、音响的年轻朋友真的很难得,近年来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平常接触到的商家总会感叹现在的发烧友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上的老一辈,二、三十岁的后来者极少。由于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音响消费出现断层,因此生意变得难做。这种看法应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音响展、音响店出现的确实以中、老年人为主,老面孔的居多。
作者: jp    时间: 2015-6-16 10:19 AM
但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年轻人对音乐的消费却是呈不断增长之势,例如用手机、IPAD、电脑听音乐的比比皆是,耳机市场红红火火,我身边的年轻朋友不少为获得更好的音质纷纷为手机换上“发烧级”耳塞……。

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不管他们是用手机听流行歌或者只用MP3这种格式都没有关系,喜欢音乐就好,这是基础。
作者: LG    时间: 2015-6-16 10:38 AM
原帖由 jp 于 2015-6-15 10:33 AM 发表
为此,我先是调整GamuT Phi 3音箱离后墙的距离,一定要避免将音箱放在房间深度的偶数等分点上,在此基础上将音箱摆位作轻微的前后移动。这个过程一定要耐心兼细心,不断播放自己熟悉、低频较丰富的唱片,有时几厘米的 ...
音响的乐趣在于玩,不同的摆位一定会出现不同的风格。以前,包括台湾刘汉盛也讲过类似“摆位只有一个最佳点”的话。通过玩摆位,我的看法“没有最佳点”。靠墙摆有靠墙摆的最优势,离墙远距离也有其优势,关键是主人的听音习惯而定。有的人喜欢舞台3D感,而有的人却喜欢声音的融合度、类似单声道的密度感。
作者: jp    时间: 2015-6-16 10:44 AM
摆位的目的其实一是为了将房间对音箱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二是尽可能发挥音箱的效能。至于听音习惯、风格追求等倒是其次。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5-6-16 03:01 PM
摆位相当重要,不花钱的升级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6-17 10:31 AM
原帖由 jp 于 2015-6-16 10:19 AM 发表
但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年轻人对音乐的消费却是呈不断增长之势,例如用手机、IPAD、电脑听音乐的比比皆是,耳机市场红红火火,我身边的年轻朋友不少为获得更好的音质纷纷为手机换上“发烧级”耳塞……。

我认为这是一 ...
原帖由 jp 于 2015-6-16 10:18 AM 发表
                                                           一点感想



这次能遇到两位热爱音乐、音响的年轻朋友真的很难得,近年来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平常接触到的商家总会感叹现在的发烧友基本上 ...



诚然,我大多接触的商家都是比较年长的,而每年所到的音响展,最多年轻人在的地方也只是耳机区,但我认为从耳机过渡到音箱,也是一个十分合理的现象,毕竟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对于这种断层,音响产业大概越来越需要一种新的思路去迎合市场。

古典音乐更是这样。我工作了近10年,认识身边喜欢古典音乐只有寥寥数人,而愿意花钱去音乐厅感受现场魅力更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说添置音响器材了。记得有个电台节目《古典纵横》版头重复的一句话,‘快乐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某一程度上他讲的并不错。但世间上又有几人这样‘严肃地’享受快乐?!
最近重听马勒第五的第3乐章,这个乐章是马勒所写的交响曲中最长的谐谑曲,一般都有15-20分钟,偏偏记得谢尔辛(Scherchen)两次指挥均把原作删减了三分之二左右,当时会认为不明所以,甚至小许气愤,觉得是完全不尊重作曲家的表现。现在比对起当时的感受,却有另一番的况味:越听这三分之二的长度越像是第四和第五乐章的缩影,指挥家或是预见了这一幕,大胆地留下的悬念,从而开辟一条新道路。

只有不断聆听,不断‘较真’,才能享‘乐’其中。这和玩音响的道理是如出一辙的。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6-17 10:32 A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5-6-16 03:01 PM 发表
摆位相当重要,不花钱的升级

非常同意,而且这种升级是必要的,立竿见影的。
作者: jp    时间: 2015-6-17 11:27 AM
原帖由 嘉贤 于 2015-6-17 10:31 AM 发表



诚然,我大多接触的商家都是比较年长的,而每年所到的音响展,最多年轻人在的地方也只是耳机区,但我认为从耳机过渡到音箱,也是一个十分合理的现象,毕竟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对于这种断层,音响产业大概越来 ...

很好的感悟呀!
作者: jp    时间: 2015-6-17 01:35 PM
另一方面,媒体、商家也有义务向社会公众传达这么一种观念:用优质音响欣赏音乐是一种高尚的文化行为。通过舆论的引导,现在大家都知道打高尔夫球、品尝红酒或者听新年音乐会是高雅、有品位之举,但又有多少人会认为用好音响听音乐也是如此?
作者: jp    时间: 2015-6-17 01:35 PM
要做到这一点固然难度比较大,但一旦这个沉睡的市场被唤醒,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作者: jp    时间: 2015-6-17 01:36 PM
个人认为,业内人士首先要做到不固步自封、孤芳自赏,视野和思维仅集中原来的发烧群体。

现在的发烧音响圈充斥着太多的玄虚神秘、繁复的钻牛角尖以及高高在上的价格,长此以往只会让自己的路子越走越窄。

所以,为摆脱困境是我们须以开放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去做一些事情了,只有让发烧音响结合文化消费,让其回归到生活当中,这个行业才会重新焕发它的活力!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5-6-22 07:44 PM
JP版说得太好了 ,有昌业和你们这样的昌业人一定会成为行业的领头军。
作者: jp    时间: 2015-6-23 10:08 AM
原帖由 中国爱乐人 于 2015-6-22 07:44 PM 发表
JP版说得太好了 ,有昌业和你们这样的昌业人一定会成为行业的领头军。

过奖了,只是有所感触而已。要重新振兴这个市场,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作者: luhui    时间: 2015-6-23 03:27 PM
JP说的太好了
作者: jp    时间: 2015-6-23 03:36 PM
原帖由 luhui 于 2015-6-23 03:27 PM 发表
JP说的太好了

多谢鼓励!
作者: 马蹄爽    时间: 2015-6-28 07:55 PM
呢位有咁多张马5的发烧友,佩服
作者: 小烧123    时间: 2016-7-28 02:31 PM
完完整整的看完整个贴,   这两位年轻人真的让人赞叹啊。
作者: jp    时间: 2016-7-28 03:34 PM
原帖由 小烧123 于 2016-7-28 02:31 PM 发表
完完整整的看完整个贴,   这两位年轻人真的让人赞叹啊。

小邱近期又有大动作,本论坛即将作深入的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6-7-30 07:57 AM
原帖由 马蹄爽 于 2015-6-28 07:55 PM 发表
呢位有咁多张马5的发烧友,佩服

客气客气,唔算多啦,宜家又俾果阵多左40几张有机会交流下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49471&extra=page%3D1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6-7-30 08:00 AM
原帖由 jp 于 2016-7-28 03:34 PM 发表

小邱近期又有大动作,本论坛即将作深入的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的确是超大动作,换来的当然是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
作者: jp    时间: 2016-7-30 07:45 PM
嘉贤,飞声箱到了陈列室,很好声,我猜你喜欢。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6-8-2 12:15 PM
回JP版主:在前几届音展我都有一直留意过德国飞星这个牌子,的确好声,自己也很喜欢,属于德国新时代的声音,与Isophon相比,后者则显得较为传统些。

话说当时本来打算是买飞星的,可惜前代理/经销居然不让试听,于是便打消这个念头,如今昌业做代理,情况应该会大大改善,相信会是造福广大烧友的。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