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听音室建设记 [打印本页]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3 03:12 PM
标题: 听音室建设记
听音室尺寸为4.0*2.8*2.7,一个月前开始动工。设备已搬进去,初步试音见70楼!不存在吸音过头,更不存在低频洪洪!开心中……

[ 本帖最后由 731564798lxw 于 2015-4-25 08:04 PM 编辑 ]

mmexport1429962504314.jpg (52.76 KB, 下载次数: 313)

mmexport1429962504314.jpg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3 03:20 PM
标题: 听音室建设记
最后的图片

20150331_191325.jpg (99.42 KB, 下载次数: 301)

20150331_191325.jpg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3 03:23 PM
标题: 图片
图片

20150331_184528.jpg (71.29 KB, 下载次数: 287)

20150331_184528.jpg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3 03:24 PM
标题: 图片
图片

20150331_191302.jpg (67.65 KB, 下载次数: 307)

20150331_19130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4-3 03:25 PM
很工整,但高和宽尺寸几乎一致,容易形成驻波。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3 03:26 PM
标题: 图片
最初的样子

20150203_125436.jpg (99.22 KB, 下载次数: 319)

20150203_125436.jpg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3 03:27 PM
标题: 4平方电源专线
4平方特变电工电源专线

20141217_174108.jpg (97 KB, 下载次数: 287)

20141217_174108.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4-3 03:29 PM
现在墙上贴的是聚酯纤维板?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3 03:29 PM
标题: 器材
器材是八国联军:
CD   机:音乐之旅PC-1CD机(挪威)
功    放:音乐之旅EC-3(挪威)
音    箱:贵族T2000S(英国)
喇叭线:ART双线分音(意大利)
信号线:分析家 Analy Plus 平衡线(美国)
电源线:意康斯SMS2.3大红(英国)
脚    钉:挪威钉(挪威)
滤波器:万成CY6000(英国)
音箱架:黑武士
这套在发烧友眼里可谓“菜鸟级”的器材,
却是我的最爱,因为它适合我,给了我想要的声音。在成都晃悠时偶然听到它,结果一听钟情,就毫不犹豫的买了背回来了,从此不再玩AV了,从此爱上了古典音乐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3 03:30 PM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对,木龙骨  聚酯吸音棉   实木板封面  然后是聚酯纤维板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3 03:54 PM
标题: 过程图
过程图

20150202_181348.jpg (67.18 KB, 下载次数: 173)

20150202_181348.jpg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3 03:54 PM
标题: 过程图
过程图

20150330_155600.jpg (158.48 KB, 下载次数: 166)

20150330_155600.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4-3 04:21 PM
现在听音效果如何?
作者: dyh628    时间: 2015-4-3 05:27 PM
请教JP,听音室长、宽、高尺寸的比例多少为好?是指装修后的净空高,还是装修前的比例?
作者: dyh628    时间: 2015-4-3 05:28 PM
求:有关听音室装修知识的介绍!!!
作者: yangds    时间: 2015-4-3 10:27 PM
大工程哦!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4-4 08:16 AM
搞好电   最后就是环境了。。。
作者: 嘉贤    时间: 2015-4-4 08:58 AM
一间听音室要建成不容易啊,我胡乱去搞都弄了半年,看着这帖想起之前的日子,确实有感而发。

最后祝楼主早日完工,找到属于自己喜欢的声音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4-4 11:09 AM
顶上的二次余数扩散板漂亮。。。。。。。低频的吸收很重要。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4 06:54 PM
目前设备还没挪进去!自己正准备用剩下的材料做个低频陷阱!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4 06:57 PM
这是过去的听音空间,卧室是套间,就用了其中的一间,不对称,一边书架,一边是开的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4 07:06 PM
过去的听音室,卧室套间

mmexport1428144724834.jpg (68.44 KB, 下载次数: 171)

mmexport1428144724834.jpg

作者: jp    时间: 2015-4-5 02:27 AM
原帖由 dyh628 于 2015-4-3 05:27 PM 发表
请教JP,听音室长、宽、高尺寸的比例多少为好?是指装修后的净空高,还是装修前的比例?

是装修后的尺寸,具体比例我周二复你。
作者: dyh628    时间: 2015-4-6 02:29 AM
谢谢JP,静待回复!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4-6 11:25 AM
黄金比例可参考这篇资料,如果已经装修成型可以做些到顶的书柜或者唱片柜来形成比例,并充满书柜。一直在调调,一般家居,特别是小房间的声学处理是一场与“低频”较量的战争,因中高相对好处理,低频吸收处理难度大、也需要占用宝贵的家居空间。



听音环境的黄金比例

一间房的高、阔、长的比例是十分重要的。大套组合在一间理想的房子里,重播时便有最佳的频率响应宽度(Frequency Response Range)。换句话说,组合所能播放的最高至最低频率也可以尽情发挥,平衡度亦高,驻波情况极微。第一反射音波(Primary Reflection)和多次反射音波(Secondary Reflection)的互相干扰情度不至造成混乱。基音(Fundamental)和谐波(Harmonics)的结合又能尽善尽美。


Acoustics是一门几乎是难以捉摸,莫测高深的学问。多年来,Acoustics专家都费尽心思找寻最理想的比例,也就是发烧友口中的“黄金比例”了。 关于“黄金比例”各专家都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一个是我比较倾向的,那就是0.618:1:1:10618, 也就是高8尺,宽13尺,长21尺,空间体积2,184平方尺。

0.618:1:1.618这一比例是最古老的一个传说,源自Leonardo Fibonacci。他在十二世纪时到埃及采取金字塔建筑的秘密。他得到了1:0.618的数字比例。三百年后,数学家LUCAS PACIOL 深入研究。最后成为ACOUSTICS 多个学说中的一个,即0.618:1:1.618。


曾经有人用这比例以粗铁线制成金字塔形状的物体,据说用来藏放容易变坏的东西有更持久的作用,例如食物、刀片等等。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两张湿了水的刀片分别放在塔内和塔外。外边的一张在五天后开始生锈。塔内的一张竟然锋利如昔, 直至个多月后才见锈迹!


在同一房高的比例中,空间越大,重播的空间感也越大, 低频的重播也越理想,周频也比较小空间来得低。高频的周波很短,所以一般大小的房间对高频重播没有影响。但低频却是另一回事,20HZ(周)的正负波长一共达到56尺之巨!当然长度足够单一个正波也可以收到20周。这也需要28尺的长度。但这个长度并不是直线量度的,音波并不是我们可以从测量器显像屏的一种平面波形。而且从声源物体(单元)以最大角度向四面八方作约半球形扩散。以书本理论而言,一个10尺高、16尺阔、26尺长的房间就可以有27.7尺的对角长度,也可以听到21至22周的超低频了。


由此看来,房间对声十分重要。组合的可否作全面性发挥主要是“房”。房间虽然越大越好,不过,以市面买得到的后级输出功率为准。“空间体积”应该不能超过两万立方尺。而这类体积的高、深、阔也足以用器材重播几可乱真的现场感,无论音场深阔度和空间感都有幻真的感觉。房间越静,后级的输出功率的应对效能越轻松。所以,隔音设计越好越有利。ACOUSTICS可以进一步把“房”的效应提高,不但改善驻波、音波互扰等一切的常见问题,更可以制造比实际体积更大的幻觉空间,从而得到更超卓的现场感受


听音房间的声学处理

用于欣赏重放音乐的房间,它的听音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重放声的音质,设备最好,环境不良,也难有好的效果,但这一点常被忽略。房间的声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室内装潢及房间布置有关。理想的听音房间的形状尺寸,应按黄金分割比例,三个尺寸(长、宽、高)不成整数倍的关系,以使房间内的驻波影响降低,提高听感。其次要隔声,使房间内外不致干扰,并使声音扩散,还要有适当的吸声,以免声波往复反射激发出某些固有频率(简正频率)的声音干扰,造成声染色。但在现实生活中,用作听音房间的声学特性一般都不理想,所以若对声音的质量要求很高时,除信号源、器材外,还要对房间采取一些声学处理。


房间里声源发出的声音通过六个途径传到聆听者的耳朵,①音箱发出的直达声(direct sound),②地板的反射声,③天花板的反射声,④音箱后墙的反射声,⑤两侧墙的反射声,⑥聆听者背后墙壁的反射声。只要改变声波的任一反射条件,就会使声音发生变化。对于反射声的强度必须适当。


我国一般房间的墙面都是相互平行的刚性墙,高度都在3m以下,对16m2左右的房间而言,在低频段容易产生共振,使某频率声音得到异常加强,造成低音轰鸣声,严重影响重放声的质量,这种声染色是家庭听音室最常见的问题。这种房间共振还会使某些频率(主要是低频)的声音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产生声染色可能性最大的频率为100~175Hz,以及250Hz附近。


对房间的声学处理,重点在侧墙和天花板。原则上室内声波的处理扩散应多于吸收,目的是使共振强度降低,要防止过度使用吸音材料,以免房间的混响时间太短( 0.3秒)而使声音干涩不圆润。对音箱后面的墙壁,最好不要有大片吸声物质,通常不需作处理,砖墙或水泥墙面会使声音饱满,充满活力。

侧墙可均匀适当地设置一些吸声和扩散物,如厚重的羊毛毯就是极好的全频吸声物体,薄的地毯及壁毯只对中、高频有吸收作用。木制无门书柜则是一种很好的声音扩散物,用来调整低频有很好效果。此外,桌、椅、床垫、沙发等家具都能对声音的传播起调整作用,都可用作声学处理。最理想的声学处理是在侧墙上贴以适当的扩散板,但费用昂贵,又影响美观,一般家庭很难接受。凸圆弧是很好的声音扩散兼有吸声的装置,可以适当利用。在作吸声处理时,墙壁的下半部比上半部更重要,可使用穿孔板及薄板等共振吸声结构处理。


薄的地毯、挂帘、壁毯等主要对中、高频有吸收作用,对低频的吸声作用很小,太多使用会导致房间里的中、高频声音的混响时间偏短,使得声音缺乏色彩,不够明亮。木质墙裙等木板,可有效吸收低频,但在安装时要与墙壁间留有适当空隙,必要时在其间还要放置吸声材料。但切记不能把大量的夹板钉在墙上,也不要大量在房间里敷贴吸声毯和帷帘。否则,由于高频被大量吸收,会造成声音死板发干,细节减少,以及音量的减小。


为了使声音很好扩散,不致来回聚在一起成为有害的驻波,就要改变该频率声音的行进路线,需要注意的是那些用以扩散声音的板或装置必须有足够大的尺寸,至少要达到声音波长的一半,否则不足以达成改变声波行进之效果,如100Hz的中低频要求超过3.4m或1.7m ,1000Hz的中频要求超过34cm或17cm。可见,驻波的有害影响,最实际的方法还是移动音箱或聆听位置。但格状结构的书架具有声波扩散作用,百页窗也有一定的声波扩散效果。


架空的木地板对低频有吸收作用,在房间较小时,就可以防止低频量感的过度。如果房间里声音的低频发出轰鸣声,可在地板的近反射声的反射点附近,铺设厚重的羊毛地毯。


当声音刺耳、低频量感不够,显得单薄,而音量开大又吵人时,就应在两侧墙的近反射声的反射点设置吸声物覆盖处理。如果发现声音太干,应优先取掉地毯。房间角落放置玻璃纤维作成的吸声块或布坐垫,可作混响时间的最后调整。


房间的隔声一般均不理想,听音房间的理想隔声对一般家庭而言是难以办到的,门、窗、墙、地板和天花板都会将室外的声音传进来,并将室内的声音传出去,特别是对低频传得更远。门窗是隔声的薄弱环节,通常能作处理的也仅门和窗两项,如可将窗作成双层,即在已有的窗上再加一层,当然这时的窗要有好的密封性,这是花费最少而效果不错的方法。对于门的隔声处理,可以采取带空腔的中空双层门,面板使用胶合板制作,中间铺敷吸声棉。墙的隔声量与它的厚度及表面处理有关,对已建好的砖墙的两面均匀地抹上一层水泥,提高它的面密度是最有效而经济的增大隔声量的方法。泄漏声音的缝隙和孔洞对房间的隔声也有影响,特别对中频部分的隔声量影响较大,必须封死。

对于客厅,由于通道的关系而影响室内声场的平衡,可在不对称的墙面与角落加上吸声材料,以尽可能让两侧的反射声均衡。


听音房间对重播声音质量的影响远较一般人想象为大,实际上改变聆听空间的特性,其收效常比更换器材为大。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5-4-6 12:41 PM 编辑 ]
作者: anjing    时间: 2015-4-6 03:55 PM
非常好的学习帖子。点赞。
作者: cws11104    时间: 2015-4-6 04:43 PM
听音室建设是基础中的基础,她是最重要的“器材”。
作者: guanh11    时间: 2015-4-6 04:53 PM
转帖:
非常发烧之旅:《新音响》赖英智主编家访之2015篇。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28756.aspx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4-6 05:23 PM
很强的动手能力,这就可以做出自己满意的听音环境!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4-7 12:12 AM

作者: jp    时间: 2015-4-7 09:45 AM
可参考比例——高:宽:长=1:1.14:1.39或1:1.28:1.54或1:1.6:2.33。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4-7 03:18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5-4-6 11:25 AM 发表
黄金比例可参考这篇资料,如果已经装修成型可以做些到顶的书柜或者唱片柜来形成比例,并充满书柜。一直在调调,一般家居,特别是小房间的声学处理是一场与“低频”较量的战争,因中高相对好处理,低频吸收处理难度大 ...
很好的学习资料!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7 08:52 PM
静音门安装完毕!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7 09:16 PM
静音门

mmexport1428411970890.jpg (27.64 KB, 下载次数: 189)

mmexport1428411970890.jpg

mmexport1428410524458.jpg (30.56 KB, 下载次数: 177)

mmexport1428410524458.jpg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7 09:16 PM
治理低频有什么好的办法?
作者: jp    时间: 2015-4-8 09:24 AM
标题: 回复 35# 的帖子
一般是靠空腔来吸收低频。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8 09:41 AM
原帖由 jp 于 2015-4-8 09:24 AM 发表
一般是靠空腔来吸收低频。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目前设备还没进去,所以低频的具体问题还没遇到,
作者: jp    时间: 2015-4-8 09:50 AM
原帖由 731564798lxw 于 2015-4-8 09:41 AM 发表


目前设备还没进去,所以低频的具体问题还没遇到,

你的房间低频应该会有驻波,会比较缓慢混浊,另外高频也会偏暗一些。
作者: 小烧123    时间: 2015-4-8 02:48 PM
如果我是你,我就去环境声学专栏问问声美力郭先生。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8 03:31 PM
原帖由 jp 于 2015-4-8 09:24 AM 发表
一般是靠空腔来吸收低频。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也担心过吸过头的问题,但想了想,如果吸不够了再处理就显得累赘,会影响房子的美观,如果吸过头了再弥补还是会有办法的,比如在两侧墙壁上部可以加扩散板。我还购置了两个大的全频扩散板,准备放在音箱后墙靠近窗户那里,从目前的感觉,觉得并没有出现吸过头的状况,设备进去后,希望如此。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8 03:33 PM
后面增加扩散部分主要是:在音箱后墙搁置两块1200*600的全频扩散板,皇帝位后墙搁置一CD架。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4-8 03:40 PM
原帖由 731564798lxw 于 2015-4-8 03:31 PM 发表


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也担心过吸过头的问题,但想了想,如果吸不够了再处理就显得累赘,会影响房子的美观,如果吸过头了再弥补还是会有办法的,比如在两侧墙壁上部可以加扩散板。我还购置了两个大的全频扩散板,准 ...
要有思想准备。。。。。。。
作者: 阿牛    时间: 2015-4-8 04:32 PM
这种处理可能会吸音过头,特别是聚酯纤维板,这种板我用过,把高频宝贵的泛音都吸了,听音室我建议还是多扩散、少吸音,有驻波可以通过摆位调整。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8 04:42 PM
:L :L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4-9 11:08 AM
你其实在空腔里就已经加了很多的吸音棉了,外面再加入吸收中高音的酯纤维板,有些重复,倒是针对低频处理的空腔距离太小了。如器材搬进发现驻波多,后期你可以要加些针对低频处理的吸音柱。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9 11:21 A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5-4-9 11:08 AM 发表
你其实在空腔里就已经加了很多的吸音棉了,外面再加入吸收中高音的酯纤维板,有些重复,倒是针对低频处理的空腔距离太小了。如器材搬进发现驻波多,后期你可以要加些针对低频处理的吸音柱。


恩  带着这个问题,昨天把两个客厅用的环绕音箱搬过去小试了一哈,并没有出现吸过头高频暗淡的状况,相反声音很清晰。我开始是对比着我目前的听音空间做的,目前的是卧室带套间房间,音箱一边是空的,里面有床、柜子等,另外一边是满墙的书架,要说吸 ,那这样的空间吸音应该是十分强的,而且我音箱后墙是亚麻窗帘,地面是羊毛毯子,所以在做这个新的听音室时,因为考虑到房间小,想着尽量采取多吸收的办法,当然也用扩散,天花,皇帝位置后墙、以及音箱后墙我采取扩散。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9 11:22 A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5-4-9 11:08 AM 发表
你其实在空腔里就已经加了很多的吸音棉了,外面再加入吸收中高音的酯纤维板,有些重复,倒是针对低频处理的空腔距离太小了。如器材搬进发现驻波多,后期你可以要加些针对低频处理的吸音柱。


恩恩  低频如果出现很糟糕的局面,我准备就是买吸柱,,或者在墙角做封闭的三角形低频陷阱。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9 11:28 AM
说说音乐旅程吧:
一直喜欢音乐,初一开始吹口琴,初二弹吉他,大学四年从未放下吉他,工作开始玩萨克斯。一间哪怕是小小的独立空间,满柜的CD,一套满意的播放器材,弥漫在整个房间的音符与袅袅茶香……这一直是我的追求和梦想。我曾买过多少音箱器材,买了卖,卖了换,直到2008年拥有了音乐之旅EC-3功放和贵族 ProAc Tablette2000S 音箱,2009年又从昌业入音乐之旅PC-1CD播放器,大红电源线以及挪威钉。以后再也没有更换过任何设备,关于挪威音乐之旅的介绍很多,概括的讲,我与音乐之旅相遇就像是遇到了一知己,她想诉说的就是我想要听的!人的耳朵是越听越挑剔,玩HIFI的朋友追求的其实很简单,不是高价的时尚的器材,而是能够真实完美还原的声音重播。EC-3出道已经十几年了,比它更高级的器材层出不穷,但有人就钟情于她,是源于她的韵味,是那种让人一听钟情的“气质”。她不骄不燥,声音通透,声线清晰,温暖湿润,有文章这样评价她“ 听过BBC LS3/5A,你就会知道什么是饱满的中频;用过ATC SCM-10,你方会晓得什么是声音的密度;玩过ProAc Tablette Ⅲ,你才会明白什么是音场定位……;那么,当你拥有了ECI-3之后,你定会深深地懂得什么才是迷死人的音乐性! ”欧洲器材的品质确实可见可闻,就连遥控器里面的电池都做的有品质,购买到现在7年了都没更换过。要说缺点那就是热身太慢,开机1小时后温度足够高时声音才是最出彩的。我常常是堵住散热孔,让机器尽快升温,到了触手炽热时,那声音迷倒你没商量!这时候要是取一张大提琴专辑入仓,一股醇厚溪流瞬间浸透全身……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4-9 12:24 PM

作者: jp    时间: 2015-4-9 01:38 PM
原帖由 731564798lxw 于 2015-4-9 11:28 AM 发表
说说音乐旅程吧:
一直喜欢音乐,初一开始吹口琴,初二弹吉他,大学四年从未放下吉他,工作开始玩萨克斯。一间哪怕是小小的独立空间,满柜的CD,一套满意的播放器材,弥漫在整个房间的音符与袅袅茶香……这一直是我 ...

很好的感悟!不过堵散热孔的做法未必可取呀。
作者: cyblggogo    时间: 2015-4-9 05:02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5-4-8 03:40 PM 发表
要有思想准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8ed170e0101bkhd.html,

趁还没搬,测下,好改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9 08:41 PM
很好的文章,聚酯板不是不好,关键是不要实贴,也不能全贴,我是2.5贴,顶部扩散,还预留了活动的1200的扩散板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9 08:43 PM
09年后基本不再折腾设备,开始收集碟片,一有时间就坐下来喝个茶,听音乐,觉得这才是hifi真谛!

20150409_195021.jpg (65.85 KB, 下载次数: 152)

20150409_195021.jpg

20150409_195034.jpg (73.01 KB, 下载次数: 155)

20150409_195034.jpg

作者: dyh628    时间: 2015-4-10 04:20 AM
受教了,谢谢几位前辈!但是JP和勺药给的比例不一样是什么原因?
作者: jp    时间: 2015-4-10 10:43 AM
标题: 回复 54# 的帖子
有各派的观点,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选择吧。
作者: 小烧123    时间: 2015-4-10 11:55 AM
原帖由 jp 于 2015-4-10 10:43 AM 发表
有各派的观点,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选择吧。
版主说得很对,因为所有数据都是作为一个参考而已。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10 12:18 PM
谢谢各位提供的意见和建议,确实,只有经过交流才不断提高,后面事情还很多,只有设备进去后再慢慢琢磨和整改吧,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个享受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10 12:22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5-4-4 11:09 AM 发表
顶上的二次余数扩散板漂亮。。。。。。。低频的吸收很重要。


扩散板买回来,我自己刷的木蜡油,刷完后效果看上去就是漂亮,哑光的。我没打磨,要是打磨估计更漂亮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10 04:38 PM
JP的这文章很有借鉴意义。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4347
作者: jp    时间: 2015-4-10 04:41 PM
标题: 回复 59# 的帖子
哈,说明一下: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另外文章当中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作者: POSTPINGPING    时间: 2015-4-10 07:30 PM
标题: 回复 58# 的帖子
兄,你用的是哪款木蜡油?劳烦PM下淘宝链接...谢谢!!!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10 10:59 PM
查看宝贝:碧欧木蜡油室内 德国Biohouse快干硬质蜡油碧欧5301透明哑光环保 http://tb.cn/SoImNCy我买回来没添加色精,你如果喜欢其他颜色,可以去油漆店买色精,调和出你要的颜色。
作者: POSTPINGPING    时间: 2015-4-11 08:48 PM
好的,谢谢! 另外再问一下:用2.5L的桶装来刷60CM*60CM的二次余数扩散板,只刷一遍(正反两面全刷)的话大约能刷多少块?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11 10:33 PM
我买的0.75L的两桶,刷24块,刷两遍,稍微差一点。扩散板沟沟坷坷,吃油厉害。
作者: POSTPINGPING    时间: 2015-4-12 08:52 AM
收到,谢谢...我买了36块,看来2.5L的必须来一桶!呵呵...你的贴子要继续更新哟,大伙都在关注中!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12 09:48 AM
我也又进了一小桶,准备刷1200*600的扩散板两块,不过这次买了点板栗色色精,准备调个色,立地上跟墙面颜色搭配一些。
作者: POSTPINGPING    时间: 2015-4-12 08:07 PM
好的...这个还是建议刷的好,我原来的影音室也弄了些扩散板(辽宁锦州那家),一直没刷油倒也相安无事,但上个月有几天天气常异常,过于潮湿(那几天各家各户不光地板,连贴磁转的墙面都有大量水珠)产生些霉斑...所以这就促使我下定决心,准备着手的这个独立影音室必须全刷油.原本想用宜美思的木腊油,但感觉价格太高高在上,这次见你现身说法,用的碧欧还不错,想跟进!呵呵...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4-12 10:00 PM
黄金比例是有多种公式的,选择一个最接近自己房型的公式。
作者: dyh628    时间: 2015-4-12 11:03 PM
嗯,谢谢了,下一步准备向这个方向努力!!!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5 08:01 PM
终于等来了完工的日子,此时的心情很复杂,激动、期待、担心。小房间这样处理最担心的问题:高频暗淡声音不鲜活,低频哄哄声音浑浊。我是个零失眠的人,但却出现了第一次失眠。第二天搬设备进去,一直忙乎但凌晨,赶紧接线试上一耳朵,否则又是今夜无眠,首先听《魔鬼的颤音》(阿卡多),天!小提琴一出声就让我惊喜若狂,飘逸靓丽鲜活的高音,空气感、空间感极佳,在听帕格尼尼的《钟》时,与以前明显的变化就是弦乐的“盘子”变的扎实,厚重,低频量感极大的增强而有弹跳有力,收放自如,没有一点拖沓与浑浊,高中低三段声音密度感极强,小提琴与弦乐团的相对位置清晰,甚至距离可闻。第二张是国产《民歌王》第一首《妈妈教我一首歌》清唱那段,声音圆润、饱满、通透,结像扎实,声场开阔后扬,第二段吉他加入时,擦弦丝丝可闻,定位准,吉他形体感强,膛音丰富,泛音绕梁!以前听这首歌只觉得声音通透清晰,现在觉得这首歌这么饱含情感……。最担心问题没有出现,为自己精心设计打造的听音室叫绝点赞!

mmexport1429962537330.jpg (47.42 KB, 下载次数: 147)

mmexport1429962537330.jpg

mmexport1429962526008.jpg (95.32 KB, 下载次数: 166)

mmexport1429962526008.jpg

mmexport1429962513106.jpg (48.13 KB, 下载次数: 169)

mmexport1429962513106.jpg

mmexport1429962504314.jpg (52.76 KB, 下载次数: 164)

mmexport1429962504314.jpg

作者: POSTPINGPING    时间: 2015-4-25 08:19 PM
我也来看看,恭喜!!!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7 10:01 AM
北方就是这点好:1、房子墙厚,几乎不用做隔音,2、窗户现在都是三层后窗,隔音效果非常好,3、干燥,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7 10:52 AM
我的房间为什么不出现低频轰轰声,我想主要是因为:在做了木龙骨塞上聚酯吸音棉后,上面封了1.7CM的实木板,除了第一反射区打了孔眼外,其他区域特别是音箱后墙的两侧区域都相当于是个密封的填满聚酯吸音棉的空间,这个空间的体积为每墙10*600*2000,这个有效的空间相当于一个低频陷阱,把闹人的低频扼杀了!但中频部分听上去非常过瘾,弹跳、密度、力度!!
作者: wg5100    时间: 2015-4-27 01:13 PM
标题: 回复 73# 的帖子
请问楼主,你音箱后墙是另外砌的墙吗?木龙骨空间厚度多少、聚酯吸音棉厚度多少的?聚酯吸音版厚度是多少的?谢谢!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7 05:15 PM
原帖由 wg5100 于 2015-4-27 01:13 PM 发表
请问楼主,你音箱后墙是另外砌的墙吗?木龙骨空间厚度多少、聚酯吸音棉厚度多少的?聚酯吸音版厚度是多少的?谢谢!


不是 是原有的  我们这里墙厚是37的墙,木龙骨的厚度为3厘米,封板的厚度为1.7厘米,聚酯板的厚度为0.9厘米,(佰佳丽板)
作者: wg5100    时间: 2015-4-27 07:30 PM
标题: 回复 75# 的帖子
木龙骨的厚度为3厘米,也就是说里面聚酯吸音棉厚度也是3厘米吧,我是想在第一反射点木龙骨里面放聚酯吸音棉,外面就直接用聚酯吸音版封面,其他墙面不用木龙骨,就直接贴聚酯吸音版,音箱后墙不贴,皇帝位后墙不贴,这样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作者: POSTPINGPING    时间: 2015-4-27 09:02 PM
标题: 回复 76# 的帖子
颜色搭配得不错,请教下:楼主使用的聚酯纤维吸音板具体是什么颜色?银灰色?

[ 本帖最后由 POSTPINGPING 于 2015-4-27 09:46 PM 编辑 ]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7 11:10 PM
标题: 回复 76# 的帖子
我个人认为聚酯板千万不要实贴!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7 11:13 PM
我觉得前面的师兄们说的非常有道理,聚酯板千万不要实贴,也不要满房子贴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7 11:14 PM
聚酯吸音板是驼色,你可以套个色,让房间充满生机些
作者: wg5100    时间: 2015-4-27 11:21 PM
标题: 回复 79# 的帖子
为什么呢?我是想贴上去墙面没有过多的反射,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楼主不是也在房间墙壁贴了吗。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7 11:39 PM
你要是贴5面,你的听音室就废了,而且要是实贴,它只吸收高频,低频没有得到处理!你这样贴的结果就是高频暗淡,低频轰轰!你好好看看它实贴,以及不同空腔时的吸收频率段
作者: wg5100    时间: 2015-4-28 09:22 AM
标题: 回复 78# 的帖子
我的听音室尺寸是长6.7米,宽3.3米,高2,1米,我觉得高度低了一点,所以天花实贴可以减轻高音反射的压力,因为天花低,在做扩散就更低了,两边侧墙从音箱后墙角开始贴3分之2,也就是到皇帝位开始到后墙就不贴了,音箱后墙不贴,皇帝位后墙不贴,我也是书架箱,看了你的方法觉得非常好,也想学习一下,非常希望楼主指点一下,非常感谢。: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8 12:12 PM
原帖由 wg5100 于 2015-4-27 11:21 PM 发表
为什么呢?我是想贴上去墙面没有过多的反射,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楼主不是也在房间墙壁贴了吗。

我是贴了2.5墙
作者: wg5100    时间: 2015-4-28 12:42 PM
标题: 回复 84# 的帖子
贴了2.5墙是什么意思?厚度吗?你木骨架3厘米,里面就是3厘米的吸音棉吧,外面在加1.7厘米的板子和9mm的聚酯版吧,这样厚度也不小了。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8 01:09 PM
标题: 回复 85# 的帖子
就是2面半墙!厚度就是这个厚度。
作者: wg5100    时间: 2015-4-28 01:33 PM
标题: 回复 86# 的帖子
谢谢,你的吸音棉是哪里买的,厚度多少。谢谢你了,另外我用石膏板封面上面在贴聚酯吸音板可以吗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8 03:36 PM
微调整:电源相位、机架水平、跳线、脚钉、两只箱子目前的距离为1.5米(中心)距离后墙1.16米

20150428_150125.jpg (124.15 KB, 下载次数: 192)

20150428_150125.jpg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8 03:37 PM
继续上图

20150428_145837.jpg (111.49 KB, 下载次数: 203)

20150428_145837.jpg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8 03:38 PM
继续上图

20150428_145331.jpg (114.86 KB, 下载次数: 200)

20150428_145331.jpg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8 03:38 PM
继续上图

20150428_145916.jpg (85.83 KB, 下载次数: 179)

20150428_145916.jpg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8 03:42 PM
以前我对贵族小箱子的认识是只觉得她的高频飘逸靓丽,这次房间改造让我彻底改变了这个看法,中低频相当了得!!!声音的饱满、通透,尤其是引以为豪的定位。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8 03:44 PM
摆位前特意称了一下,两只脚架罐沙后的重量为20KG/只
作者: wg5100    时间: 2015-4-28 03:54 PM
漂亮
作者: wg5100    时间: 2015-4-28 07:25 PM
非常想知道楼主吸音棉是哪里买的,因为楼主已经用好了,担心自己买的不好。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8 09:12 PM
淘宝!聚酯吸音棉
作者: wg5100    时间: 2015-4-29 11:43 AM
标题: 回复 96# 的帖子
是用高密度的吗,谢谢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9 12:12 PM
是的  这个品牌的比那些杂牌子贵很多 ,但确实致密  结实、硬。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5-4-29 12:13 PM
原帖由 731564798lxw 于 2015-4-29 12:12 PM 发表
是的  这个品牌的比那些杂牌子贵很多 ,但确实致密  结实、硬。

我说的是吸音板哈
作者: wg5100    时间: 2015-4-29 12:39 PM
标题: 回复 99# 的帖子
吸音板我有了,就是要买吸音棉,因为你用的好了,所以想咨询你买的什么牌子,最好给我一个连接,非常非常感谢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