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GamuT M5,高贵而鲜活的声音 [打印本页]

作者: jp    时间: 2014-10-8 12:00 PM
标题: GamuT M5,高贵而鲜活的声音
            

                                                        相知越多越不敢下笔

来自丹麦的Hi-End音响品牌GamuT(嘉密)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在放大器、CD机和音箱这三个领域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它的放大器素以声音高贵、透明度极高、驱动力强劲而著称,而GamuT CD3激光唱机的声音美得销魂,堪称是考验人定力的神器。不过,这两类GamuT产品的魅力我稍后再与大家分享,今天讲的是它家的音箱——M5

IMG_1712_副本.jpg (58.58 KB, 下载次数: 348)

IMG_1712_副本.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8 12:02 PM
GamuT音箱由低到高一共分为三个系列:Phi MKII系列、M’inenT系列、RS Superior系列。可以看出M’inenT系列是GamuT音箱家族的中坚产品,而M5刚好又是M’inenT系列的中坚型号——它下面有书架式的M3,上面有更大型的落地式设计M7。

m5.jpg (49.61 KB, 下载次数: 343)

m5.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8 01:56 PM
M5是一款中型落地式音箱,为2.5路分频设计,包括一只“尖鼻子”高音(环形辐射器)、一只7英寸振膜有刻纹(可抑制分割失真)的中低音单元和一只7英寸低音单元,标称阻抗4Ω,灵敏度90dB。

IMG_2768_副本.jpg (79.69 KB, 下载次数: 321)

IMG_2768_副本.jpg

Rubrik 3_副本.jpg (103.34 KB, 下载次数: 319)

Rubrik 3_副本.jpg

IMG_2713_副本.jpg (67.12 KB, 下载次数: 311)

IMG_2713_副本.jpg

Rubrik 2_副本.jpg (51.07 KB, 下载次数: 314)

Rubrik 2_副本.jpg

作者: nfzdt    时间: 2014-10-9 02:35 PM
一直很口水的音箱,剑萍版主继续 :78 :78 :78
作者: jp    时间: 2014-10-9 03:40 PM
在两年前我曾以《她美得有些让人自持》为题评测了M5的弟弟M3。尽管只是一款书架箱,但M3声音的纯度、密度、飘逸感都已经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4-10-9 03:45 PM

作者: jp    时间: 2014-10-9 03:47 PM
在那年四月份举办的上海音响展上,我留意到一共有四位朋友是连续聆听M3长达二十五分钟以上的,其中一位还先后听了两回。我敢肯定地说,这四位朋友之前并不是GamuT的拥趸,甚至是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的,因为他们在聆听一段时间之后都毫无例外地会问我“这个品牌来自哪里?”、“中文名字叫什么”这样的问题。他们的举动基本上都是遵循这么一个模式:进门后原打算像在其它展房那样象征性地听一听就走了,但M3的歌声令他无法心猿意马,情不自禁地站着听了好一会,越听越觉得好听,双脚渐渐地挪不开了……



作者: jp    时间: 2014-10-9 04:15 PM
我想,在音响展中能有一件器材能令参观者如此着迷殊为不易,因为通常在音响展中可供自由选听的器材很多,但参观时间却有限,加上人流的干扰,发烧友通常只能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方式来听音响,想让烧友长时间驻足在同一个展房是非常困难的。而M3仅是播放无发烧刺激音效的《PAGANINI FOR TWO》,只凭小提琴、吉它两件简单的乐器,就让每一位聆听者迷醉不已,其魅力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 jp    时间: 2014-10-9 04:17 PM
基于上述的事实,我原以为写完M3之后再去评测M5将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M5相处愈久就发现愈多以前不曾留意到的特质,以致迟迟不敢动笔,总希望通过各种搭配来更好挖掘出它的全貌。

86801.jpg (87.28 KB, 下载次数: 329)

86801.jpg

作者: altaymann    时间: 2014-10-9 05:53 PM
高、大、上的梦中情人!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0-9 07:36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10-9 04:15 PM 发表
我想,在音响展中能有一件器材能令参观者如此着迷殊为不易,因为通常在音响展中可供自由选听的器材很多,但参观时间却有限,加上人流的干扰,发烧友通常只能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方式来听音响,想让烧友长 ...
个性挑剔的发烧友能够在吵杂浮躁的环境之中驻足停留聆听,可见产品实力不容小觑。。。。。。。。
作者: cliffingz    时间: 2014-10-10 01:25 PM
嘉密的声音精致鲜活,个人非常喜欢。PS:国内有这种枫木色的M5吗?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0 01:41 PM
暂时只有5楼这种饰面。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0 01:45 PM
对于M5,我留意到它同时在美国《TAS》(绝对音响)、德国《STEREOPLAY》、英国《HI-FI CHOICE》三本权威刊物都获得重要奖项,这是一件殊为不易的事情。

gamut_m5-TAS-2012-650.jpg (54.35 KB, 下载次数: 175)

gamut_m5-TAS-2012-650.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0 01:49 PM
我们知道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造就了这三个国家完全迥异的声音美学追求,彼此的欣赏口味差异很大。例如,在其中一个国家受欢迎的器材,换到其余两个国家却不受重视。这种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M5却能同时获得这三个国家权威刊物的青睐,我想它肯定有一些超脱于音色之上、为三国音响评论员所共同欣赏的特质吧。在这里,凭着对M5的一些了解,我想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M5+2.jpg (272.2 KB, 下载次数: 176)

M5+2.jpg

M5-1.jpg (271.78 KB, 下载次数: 221)

M5-1.jpg

M5_1.jpg (139.27 KB, 下载次数: 173)

M5_1.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1 03:13 PM
                                                         如何降低失真?

一款音箱能受到三个国家专业界的好评,我想低失真是最起码的要求了,M5在这方面的表现是突出的。一般来说,音箱的失真来自两方面:单元和箱体(来自箱体的失真也可称为音染)。现在Hi-End级音箱对这两方面都非常重视:例如都趋向于选择质轻刚性高的单元,所以像使用陶瓷、三文治结构这类新材料振膜单元的音箱厂家越来越多;而对于箱体谐振的控制则通过使用金属或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箱体来获得。具体到M5或者GamuT来说,同样也是非常重视这两个问题。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1 03:15 PM
在单元方面GamuT采用了多种手段来降低其失真度。例如其尖鼻子高音单元的选择就是为了解决传统软球顶高音失真较大的问题。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1 03:17 PM
传统软球顶高音只有在靠近边缘处的振动才是有效的振动,因为在此区域振动还是受控的。而越靠近振膜的中心,振动就变得越不受控制,这种振膜运动的不一致性就会产生失真。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1 03:24 PM
GamuT的主设计师Lars Goller作为研发工作的领导者,曾在SCANSPEAKDaliVIFA等著名电声企业供职二十多年,当然深知传统软球顶单元这种缺陷,因此才会发明出“环形辐射器”这种性能更优秀的高音单元。既然在靠近中心处的振动是无效的(Lars Goller称之为“噪音”),那么环形辐射器干脆放弃在此区域发声,而将发声区域集中在最受控的环形边缘区域,从而获得更低的失真度,同时在中心部位装上相位锥,以获得更好的扩散特性。

IMG_2768.JPG (16.42 KB, 下载次数: 214)

IMG_2768.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1 03:25 PM
在听感上,您会发现这款环形辐射器的高频会比传统软球顶更细致、透明,延伸性更好。M5使用的是一款Revelator系列的环形辐射器。
作者: BT君子    时间: 2014-10-12 01:34 PM
:78 :78 :78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2 01:50 PM
原帖由 BT君子 于 2014-10-12 01:34 PM 发表 :78 :78 :78
资深用家来了!快分享吧!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0-12 03:31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10-11 03:24 PM 发表
GamuT的主设计师Lars Goller作为研发工作的领导者,曾在SCANSPEAK、Dali、VIFA等著名电声企业供职二十多年,当然深知传统软球顶单元这种缺陷,因此才会发明出“环形辐射器”这种性能更优秀的高音单元。既然在靠近中心 ...
喜欢。。。。。。。
作者: 草原羊    时间: 2014-10-12 10:45 PM
精彩!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4-10-13 09:15 AM
获三个国家专业界的好评,实力非凡!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3 02:10 PM
在中音和低音单元方面,GamuT坚持使用纸质振膜锥盆。尽管纸质振膜不是最轻、最硬的,但其各方面性能均衡,而且其亲切的声音也是其它材质振膜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时至今日像JBLTANNOYGENELECATC等著名音箱厂家仍然对纸质振膜情有独钟。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3 02:21 PM
M5的中、低音单元的振膜在纸质的基础上加入羊毛,进一步改善内阻尼特性。

IMG_2730.JPG (19.7 KB, 下载次数: 188)

IMG_2730.JPG

IMG_2840.JPG (27.79 KB, 下载次数: 189)

IMG_2840.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3 02:30 PM
从外观上看,您应该会觉得GamuT所用的单元是来自SCANSPEAK。实际上这只对了一半。以Lars Goller长期作为SCANSPEAK研发主管的经历来看,他可以说是少数几个最了解SCANSPEAK单元的人之一,知道怎样才能最好地发挥其优势;加上长期积累的人脉资源,他选择SCANSPEAK的制品也是很自然、很合理的事情。

IMG_9540_副本.jpg (80.22 KB, 下载次数: 193)

IMG_9540_副本.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3 02:32 PM
但另一方面,Lars GollerSCANSPEAK单元的不足也很清楚,因此他让SCANSPEAK制造的单元都是特别订制的,参数和市面上外观相似的SCANSPEAK单元完全不同。不仅如此,这些单元进到GamuT之后还会用一种配方保密的油液对振膜进行涂刷处理,可消除中频段的谐振峰并使单元的活塞运动更加平顺,总体的失真度会明显低于普通的SCANSPEAK单元。


所以您在聆听GamuT的音箱时固然会感受到Lars Goller单元特有的温暖感,但其瞬态、清晰度、线条感却是一般SCANSPEAK所无法比拟的。

嘉密.jpg (53.68 KB, 下载次数: 198)

嘉密.jpg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4-10-13 03:26 PM
有幸在昌业听过加密的一套,中高频确实相当漂亮,弦乐人声宛如天籁,正如版主描述的那样,高贵透明的声底让人不知不觉就陶醉了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3 03:29 P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4-10-13 03:26 PM 发表
有幸在昌业听过加密的一套,中高频确实相当漂亮,弦乐人声宛如天籁,正如版主描述的那样,高贵透明的声底让人不知不觉就陶醉了

确实如此,当您听其它音箱没有感觉时,一听GAMUT就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4-10-13 03:33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10-13 03:29 PM 发表

确实如此,当您听其它音箱没有感觉时,一听GAMUT就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非常喜欢这种冰清玉洁的声音,不能多听,听了就中毒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4 03:00 PM
在箱体方面,尽管已有厂家用铝材等新材料来制作箱体,但GamuT始终认为用木材做的音箱出来的声音最人性化。


那么如何处理箱体谐振呢?Lars Goller认为箱体谐振不可能百分百消除,即使用坚硬的金属材料也是如此。因此GamuT处理的手段关键有两步:第一步是尽可能通过强支撑来尽可能提高箱体的刚性;第二步是将残存的少量箱体谐振转移至人耳不敏感的频段。GamuT的箱体是由若干层数的原木皮和MDF压制而成的,通过“各向异性”的结构,再加上内部阻尼材料的合适分布,就能达到将箱体谐振转移的目的。

23.jpg (30.03 KB, 下载次数: 195)

23.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4 03:03 PM
具体到M5,可以从结构相似的M7箱体剖面图来加以说明:


它的顶障板的形状是呈前宽后窄的“水滴形”的,两侧障板也是呈逐渐收窄的弧线形,加上上、下障板和前、后障板互不平行,可以说整个箱体没有一个平行面,从而消除了箱体内驻波产生的条件。


其次,在箱体内不仅有常见的横向支撑,还有不常用到的纵向支撑,坚固的结构有利于抑制箱体谐振。


还有,M5的前障板宽度尽量做窄,有利于减少衍射现象,对提升音场的营造能力是有利的。


第四点,M5的前障板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修正相位特性,使高、低频声波可以同时到达双耳。

11.jpg (42.35 KB, 下载次数: 205)

11.jpg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4-10-14 05:03 PM
JP版继续发精彩的介绍和评测文图,只听过PHI系列的3和5都觉得很不错了,中档的M系列要是听了更要“中毒"了。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0-14 08:35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10-14 03:00 PM 发表
在箱体方面,尽管已有厂家用铝材等新材料来制作箱体,但GamuT始终认为用木材做的音箱出来的声音最人性化。


那么如何处理箱体谐振呢?Lars Goller认为箱体谐振不可能百分百消除,即使用坚硬的金属材料也是如此。 ...
做工的确精湛,设计的确独到。。。。。。。。。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5 11:06 AM
                               音乐空间一下子被“撑”开了


M5能同时受到美、德、英三方媒体赞誉的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其富有情感而又均衡的表现方式。

IMG_1704.JPG (36.08 KB, 下载次数: 192)

IMG_1704.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5 11:07 AM
对于来自丹麦、德国的音箱,发烧友通常的看法是——声音精确、理性、严谨,但有时会有些许冰冷、清淡、单薄的感觉。但这个结论对于M5、或者对于GamuT的音箱来说显然是不成立的。M5有着类似英国箱般饱满而宽松的中频,而且质感和密度都是出色的。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5 11:09 AM
但M5的能量分布方式又和某些传统的英国箱不同:后者的中频固然是厚,但能量似乎都堆积在中频段,有憋在一起、打不开的感觉;再仔细听下去,甚至会发现高频延伸不够、细节偏少、低频下潜不够等问题。


而对于M5来说,其能量分布显然要均衡得多,它不仅有着厚实的中频,而且还有着厚实的低频,甚至连高频都是“厚”的!聆听M5,您会觉得声音特别开扬流畅,频响有被明显拓宽、拉阔的感觉,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淋漓畅快感,也会有一种如阳光冲破乌云阻挡时的“豁然开朗”,一方更宏大的音乐空间就这样被“撑”了起来!

M5+Di150+CD3.jpg (92.01 KB, 下载次数: 179)

M5+Di150+CD3.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6 04:46 PM

                                                     有让您动起来的魔力

至于M5受欢迎的第三个原因,我想是其非常突出的鲜活感吧。常有发烧友会抱怨他听到的是“罐头音乐”,声音木讷沉闷、了无生气,音乐不是流动的,缺乏现场演奏那种活跃的动感气氛,让人提不起兴致……


我很明白发烧友这种感受,因为我也曾多次有过这样的遭遇。在这种状态下听音乐,人完全是“被动”的、置身局外的,比“背景音乐”好不了多少,自然谈不上什么共鸣、感动了。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6 04:48 PM
M5所营造的完全是另一种境界:它的声音充满生命的活力,鲜活水灵、生气勃勃,您在聆听弦乐群的齐奏和钢琴的猛烈敲击时将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令您的双手不禁轻轻地挥动起来,甚至身体也开始跟着旋律晃动起来了……

M5.jpg (76.34 KB, 下载次数: 185)

M5.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16 04:51 PM
如果您从未有这种感觉的话,我建议您一定要听听M5。不一定要买,但您一定要知道有生命力的音乐重播方式应当是怎样的。栩栩如生的声音加上音箱会消失的音场,M5就能像《TAS》评论员Robert E. Greene所描述的那样——“整个管弦乐队就排列在你的面前”。

l5.jpg (23.43 KB, 下载次数: 187)

l5.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0-16 07:36 PM
喜欢:整个管弦乐队就排列在你的面前。。。。。。。。。。
作者: 星座2号    时间: 2014-10-19 07:51 PM
看了楼主的文章不禁悠然神往。。。。。。。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0-19 08:09 PM
原帖由 星座2号 于 2014-10-19 07 PM 发表
看了楼主的文章不禁悠然神往。。。。。。。
冲动在内心已经泛滥成灾了!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4-10-19 08:21 PM
在昌业听过加密和瑰宝的落地,都是其落地的入门级,感觉声音风格完全不同,嘉密比较清爽,瑰宝比较厚重。似乎听邓丽君嘉密好听一点。印象不深了。瑰宝比较肥,嘉密比较苗条吧,总体感觉。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4-10-19 10:39 PM
[quote]原帖由 desklong 于 2014-10-19 08:21 PM 发表
在昌业听过加密和瑰宝的落地,都是其落地的入门级,感觉声音风格完不i同,嘉密比较清爽,瑰宝比较厚重。似乎听邓丽君嘉密好听一点。印象不深了。瑰宝比较肥,嘉密比较苗条吧,总体感觉。 [/quote
这就是玩音响精彩之处,魅力所在。
作者: 小水仙    时间: 2014-10-20 09:29 AM
好箱,梦想拥有,JP版主能否拍张高音喇叭的全图看看?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0 10:34 AM
原帖由 小水仙 于 2014-10-20 09:29 AM 发表
好箱,梦想拥有,JP版主能否拍张高音喇叭的全图看看?

看看这个。

R2904-700005_副本.jpg (15.69 KB, 下载次数: 172)

R2904-700005_副本.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0 10:47 AM
                                                       难忘的聆听体验

我曾用过多款放大器和M5搭配,例如HEGEL P10/H10前后级、ELECTROCOMPANIET EC4.8/AW 250-R等,均取得令我欣赏的效果。不过,这次评测我选的是GamuT D3i/D200i前后级,并以GamuT CD3作讯源。我想用全套GamuT器材和M5搭配应该能最大程度地再现设计师的主旨吧。

IMG_3736-3.jpg (64.55 KB, 下载次数: 181)

IMG_3736-3.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0 10:56 AM
使用线材包括GamuT Wormhole系列音箱线和讯号线以及美国STAGE III CONCEPTS(银影)Magnus Prime XLR讯号线、VotexPrime)电源线。

IMG_3742-9.jpg (55.94 KB, 下载次数: 198)

IMG_3742-9.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0 10:57 AM
测试软件为《2014原音精选》,曲目有track 4Rebecca PidgeonSpanish Harlem》(人声)、track 5:王羽佳《时光倒流七十年》(钢琴)、track 12:雷斯庇基《亚壁古道之松》(交响乐)。

2014.jpg (46.31 KB, 下载次数: 194)

2014.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1 03:56 PM
Rebecca Pidgeon,发烧友人称“大眼妹”,她那张《乌鸦》专辑很有名,《Spanish Harlem》即选自该专辑。轻轻按下播放键,一把硕大的倍大提琴在中间偏右的位置低沉地鸣响,Rebecca Pidgeon的嗓音随即飘了出来,我能感受到歌声中慵懒的意味,但质感却是异常清晰、凝聚的,她的口型声像很稳定地悬浮在约1.6的高度,一张一噏,尽收眼底。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1 03:57 PM
M5对人声的解析力可以高到什么程度?就我个人来说,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我的英语听力似乎在瞬间得到极大的提升,她的每一句歌词我竟然毫不费力全部听懂!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0-21 09:08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10-21 03:57 PM 发表
M5对人声的解析力可以高到什么程度?就我个人来说,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我的英语听力似乎在瞬间得到极大的提升,她的每一句歌词我竟然毫不费力全部听懂!
太棒了,入木三分!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2 05:02 PM
不单人声,其它伴奏乐器同样也有着良好的质感,加上M5最擅长的音场营造能力,令我完全可以很轻松地画出一幅乐器的定位图,就像演奏者活生生地就站在我的面前:小提琴有两把,一把在左前方,另一把在中间偏左、稍靠后的位置;吉他也是在左侧,但是夹在两把小提琴之间;在音场右后方还有一种不知名的敲击乐器,已经钻到后墙约2的深度了;有一台钢琴横陈于音场中央,我能明显地感受到它宽大的的体积,因为M5能将演奏者左手击键的音符与右手击键的音符区分得清清楚楚,两只手之间的宽度与真实的状态竟相差无几!

IMG_3738-5.jpg (63.1 KB, 下载次数: 205)

IMG_3738-5.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2 05:04 PM
一曲下来,我仍意犹未尽,忍不住又播放了一遍。是呀,在如此生动逼真、舞台气氛强烈的效果下,试问有谁会无动于衷呢?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3 02:30 PM
GamuT播放钢琴同样是强项。当年我在广州资深发烧友廖先生家聆听比M5低一等级的Phi 5播放吉尔斯坦演奏的“热情”钢琴奏鸣曲时,我已经惊诧于这套系统非常优秀的跳跃感了,分明已经可以看到演奏家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跳舞”的情景……。整首乐曲动态对比强横博大、跌宕起伏,正如廖先生生所说——“闭上眼睛,就能感受到一架钢琴在面前”。

DSC00681.jpg (127.46 KB, 下载次数: 181)

DSC00681.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3 02:35 PM
这次在《时光倒流七十年》这首乐曲当中,M5所呈现的意境更加精妙,琴声是如此的纯净、细致,以致达到“琴分明在响却又带来静谧”的状态,说明M5在细节和透明度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水准。

m5.jpg (49.61 KB, 下载次数: 188)

m5.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3 02:36 PM
王羽佳弹奏时无论是击键还是踏板,钢琴音符的微结构都能被极佳地描绘出来,在微妙委婉之处可以柔情万种,而在需要的时候又能有铿锵的气势,和真实的琴声非常相似。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3 02:37 PM
再次强调,M5所演绎的钢琴真的非常纯净,它的背景颗粒及噪声已经被抑制到一个非同寻常的低级别,在各个声压下听起来真的非常清纯无染,这样会营造出一种非常愉悦的听感,《TAS》评论员Robert E. Greene曾说听M5播放钢琴就像“透过洁净的玻璃窗看外面的风景”,对此我深以为然。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4 02:07 PM
《亚壁古道之松》是雷斯庇基《罗马之松》的第四乐章。作曲家通过对罗马城不同区域松树的冥想来抒发对往日罗马帝国辉煌的缅怀之情。亚壁古道始建于公元321年,两旁有许多苍松与古墓,气氛肃穆庄严。这首乐曲中作曲家描绘的是在古罗马共和的光辉年代,强大的罗马军团沿亚壁古道凯旋而归的情景。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4 02:08 PM
乐曲中有短笛、单簧管、双簧管等吹奏乐器,我欣赏M5的是在开头的小声压下,这些能量偏弱的乐器仍有着良好的质感和密度,水灵灵的泛音荡漾在空气中,换作其它音箱则很可能有松软、模糊的现象。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4 02:08 PM
与此相类似地,后面又出现小号、中音长号、低音长号、圆号等多种铜管乐器,M5一样有能力将它们各自的音色辨析得清清楚楚,这不容易办到,您试试也播放这首乐曲,看自己的音箱是否也能再现如此斑斓多彩的音色?有经验的朋友一听就知道M5的厉害之处了。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7 11:31 AM
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的每一次敲击都很清晰有力,即使在大声压下仍是如此;而且在高潮处M5仍表现出不凡的从容度,让我可以很放心地一再加大音量、在连续的大声压轰击下而不必担心它会垮掉,M5的失真度确实很低!在澎湃的声浪下,使我联想到古老的罗马军队,正沿着亚壁古道威严地浩荡而来。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7 11:34 AM
突然,从M5箱中强力的定音鼓发出巨响,从半空中“砸”了下来,而雄壮的号角齐奏直上云霄,就像灿烂辉煌的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整个大地,让将士们铠甲上寒光显得更光辉耀眼、萧杀威严。最后,军队隆隆的脚步声、战马的嘶吼声和欢迎人群的欢呼声汇成一片,响彻了整个亚壁古道,以豪迈的气势歌颂了古罗马帝国神圣的历史!

showimage.jpg (33.88 KB, 下载次数: 181)

showimage.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8 10:33 AM
                                                            结语

GamuT M5落地式音箱拥有一切Hi-End级产品的特质:精致高贵的声音、逼真自然的质感、三维感强烈的音场、绝佳的透明度和线条感、对比鲜明且起落凌厉的动态表现、在大声压下仍巍然不动的宽松流畅感……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8 10:35 AM
但这些我认为都不是最重要的,M5最值得欣赏的还是其亲切开扬的声底以及其鲜活无比、容易激发共鸣的演绎方式。所以,如果您的预算在十万元以内,需要一对精确、全面的音箱,同时又希望它能让您听到“活”的音乐,能重现如现场演奏般的“律动感”的话,那么M5将是当仁不让的上乘之选。

GAMUT M5.jpg (36.07 KB, 下载次数: 195)

GAMUT M5.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0-28 10:37 AM
原帖由 jp 于 2014-10-27 11:34 AM 发表
突然,从M5箱中强力的定音鼓发出巨响,从半空中“砸”了下来,而雄壮的号角齐奏直上云霄,就像灿烂辉煌的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整个大地,让将士们铠甲上寒光显得更光辉耀眼、萧杀威严。最后,军队隆隆的脚步声、战马的嘶 ...
我被毒晕了。。。。。。。。。。。。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8 10:39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4-10-28 10:37 AM 发表
我被毒晕了。。。。。。。。。。。。

惟有亲身感受,才知我所言非虚。
作者: nfzdt    时间: 2014-10-28 11:05 AM
过段时间希望有机会到昌业去听听m5
作者: jp    时间: 2014-10-28 11:09 AM
好呀,到时先联系一下马店长,提前把系统SET好。
作者: pear96    时间: 2017-5-2 08:23 AM
m5可以用h360或d150推吗?
作者: jp    时间: 2017-5-2 10:19 AM
标题: 回复 73# 的帖子
它們都是M5的好搭配。
作者: pear96    时间: 2017-5-27 09:57 AM
那乐圣BLAK功放可否推M5?
作者: jp    时间: 2017-5-27 11:02 AM
标题: 回复 75# 的帖子
这个不如加点钱,用HEGEL H360推就大可放心了。
作者: tonyzeng    时间: 2017-9-28 10:20 AM
Gamut M5 音箱是用老的D3i/D200i前后及推好还是用新的di150合并供放好?
作者: jp    时间: 2017-9-28 10:30 AM
你提到的嘉密前后级是新型号哦。
作者: tonyzeng    时间: 2017-9-28 11:59 AM
好像就比合并供放大50w,前后及加起来价格差好远
作者: jp    时间: 2017-9-28 01:31 PM
一分钱一分货,能负担得起的话,前后级的优势是存在的。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7-9-28 01:34 PM
前后级要好过合并,即使功率一样都有优势.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7-9-28 01:52 PM
欢迎来店试听比较一下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17-9-28 03:48 PM
M5真是好箱子,温润贵气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