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小试:景丰HDM03、逸恒USB魔方、AP2界面、W4S DAC2、兼评K佬KAV 300i数码设备的咸菜 [打印本页]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10 11:50 AM
标题: 小试:景丰HDM03、逸恒USB魔方、AP2界面、W4S DAC2、兼评K佬KAV 300i数码设备的咸菜
上周,听音室HIFI调整基本到位,开始一些小配件的对比测试。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4-9-10 11:56 AM 编辑 ]

IMG_9886.jpg (40.32 KB, 下载次数: 359)

IMG_9886.jpg

IMG_9983.jpg (61.09 KB, 下载次数: 368)

IMG_9983.jpg

IMG_9895.jpg (46.64 KB, 下载次数: 361)

IMG_9895.jpg

IMG_9900.jpg (58.86 KB, 下载次数: 386)

IMG_9900.jpg

IMG_9992.jpg (55.47 KB, 下载次数: 383)

IMG_9992.jpg

IMG_0056.jpg (64.28 KB, 下载次数: 381)

IMG_0056.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10 11:50 AM
1、景丰HDM-03,定位为HIFI的数字播放器,算是国内生产比较早的一批,定价也很实在,这是厂家聪明的地方,国内产品相比国外产品,要获得认可,需要杀出一条血路,一口想吃成胖子,还真不如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相比音箱、功放,我更看好国内的数字产品,这点国内国外起点其实差不多,看看OPPO的厚积薄发,再想想当年VCD MAID IN CHINA一枝独秀的盛况,或许就能看出点道道来了。

  朋友是个AV影院高烧烧友,但也知道景丰这个牌子,年初,AV系统升级后,声音品质提升了,就想着组建一套简单的HIFI听听口水歌。选择景丰的理由很简单,简单、易用,用惯了硬盘播放器,再用这个没压力。跟着景丰HDM03来的,还有一台kerll 老版的KAV 300i双声道HIFI功放。

IMG_9802.jpg (51.38 KB, 下载次数: 315)

IMG_9802.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10 11:52 AM
先说说k佬,主要是这台功放给我印象太深了,实际上在场的烧友都有类似的感觉。这台KAV 300i是国产后S300i的前身,百分百原产地血统,老K佬以推力猛、动态强的暴力美学著称,不少玩家拿来推丹拿、ATC等大食音箱,这次,我也试试推推我的PMC 小书架。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台150W的合并机推起PMC来说,可以说是干柴遇烈火,直白爽朗的小伙儿遇到朴素不修边幅的MM,一个就想直接推倒,另一个拼命的大喊:MY GODMY GOD!蔡琴大妈厚厚的粉底没了,只剩下素颜朝天;童丽妖艳的眼睛闭上了,听着她卖力的唱着太湖水,感觉她更需要一瓶矿泉水。。跟我一起猫在听音房工地的几个烧友不是撇嘴就是摇头。这个时候,我用平板迅速切换到audiofone公司出品的大提琴《假日小品》,然后,再切换到斯塔克,同一首《摩西》,斯塔克直接给归类到民工和街边流盲乐手。。这,不科学撒。

    不信邪,换上我的75W小功放,preout输出,300i切换到后级模式,娇娇肉肉的童丽从后台回来了,补充了水分的童MM,湿漉漉的感觉真好;蔡大妈洗掉了风尘,土豪金的话筒前找回了自信和从容;斯塔克大叔从地上拿起了帽子,穿上了燕尾服,一曲摩西,跌宕起伏,颤动的弓毛,像腊月天簌簌发抖的鸭子,又如九曲十八弯烟花小巷凄厉缠绵的叫卖声。。。。如泣如诉,如泣如诉啊,一哥们拍着大腿嚎叫着:这大叔分明就是西方的阿炳哥撒!众人朝这哥们齐齐翻了白眼,哥们继续嚎:还有,还有,刚才那童MM,真他x的娇啊妹啊,湿了湿了,这就是贵气撒,女人不湿,价钱不贵,待会给哥刻2张!

    声音前后的巨大差异,一方面充分体现了k佬的暴力倾向和直白不加修饰的声底;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有推力不一定代表就有好音色,好听感。音响系统讲究搭配和整体,将k佬扔进我这套调整了4年的系统,水土不服,是必然的。同时,换前级,声音的巨大差异,也说明k佬对前端的忠实还原,起码,做后级是合格的,低频上的表现,无论是下潜深度还是弹性收放,相比小功率功放明显占有优势,而实际上这台带影院直通的合并机,用在AV系统上听感是令人惊艳的,与天龙AV功放配合,暴力、速度、瞬态、场面,都很到位,因此,本想出手的朋友,立马刹车,抱住不放了;而不好听的原因,也有推力足了,细节多了,前端弊端给放大了的缘故。但总之,用k佬推PMC,声音肯定不是我的菜,直白的K佬加上白开水般的PMC(虽然,我始终认为PMC并不是白开水,直白也不代表朴素),这感觉就像吃10块钱1个的窝窝头,卖相不错,但口感的嘛,呵呵。

IMG_9806.jpg (41.4 KB, 下载次数: 325)

IMG_9806.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10 11:52 AM
再来说景丰,一开声,感觉就不错。背景很安静,相比MAC MINI,线条要清晰一些,声音厚度、音场范围明显小了一圈,但是一种清清爽爽的感觉。人声表现上口型要小一些,人声结像虽然不够扎实,但听感实际上更轻松一些,器乐表现上高频略亮,整体细节明显少了些,弦乐声音幼细,形体偏小,打击乐没有强烈的金属感,,低音贝斯、大鼓缺乏重量感略感浑浊,但总体层次上没有乱的感觉。

    先后听了1个多小时,整体感觉上,这个播放器听感上属于比较耐听的,没有类似OPPO等数字转盘声音明显硬、燥的感觉,声底属于小清新,安静的背景,对于喜欢小音量聆听的烧友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也和同类播放器一样,声音的偏薄,细节上的淡化,表现一些复杂场面和动态较大的曲目,感觉不够流畅,乐感上还是有所欠缺,也不能完全抹去数码味。朋友,拿景丰和300i配合推一对杰士落地箱,他喜欢听口水歌,因此,听感上人声还是不错的,没有明显的薄、硬的感觉,气势上甚至还有所增强,只是器乐上不够柔顺,水分少一些,稍显干、涩。换一台胆功放或加一台前级,用来听流行、口水歌,其实也不错。朋友计划升级影院箱子百里登,相信声音表现上肯定要比现在的杰士要好的多。

    如果,你想和我朋友一样,尝试玩玩数字音源,又不想折腾PC或者MAC,选择一款简单、易用的数字播放器其实也是个不错的想法。景丰这款播放器,相对它的价位来说,声音表现感觉物有所值,一分钱一分货定律一样存在,关键看你如何给它一个合理的定位,阿Q精神不能要,但用显微镜去放大和审视,也很累。就如我一直认为的一样,玩CAS可以和CDLP去比较,但没有必要苛求孰优孰劣,本来二者或三者之间都存在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关公战秦琼,还是李逵打李鬼,答案其实并不重要,不是吗?

IMG_9888.jpg (52.94 KB, 下载次数: 362)

IMG_9888.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10 11:54 AM
2、逸恒USB处理器-魔方和数字界面Audiophilleo 2 USB-S/PDIF converterAP2


    今年以来,国内数字音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并且推出试听活动,感觉这样的推广活动很不错,有利于烧友对新产品的实际体验,比纸面上的广告效果好的多。


    一直忙于听音室改造,上网很少,在环境改造未完成前,也没多少精力和时间关注新产品。享声数字播放器、逸恒USB处理器是近期比较活跃的2个国内品牌,网上评论也不错,这让我也有些小期待。 上周,获得逸恒USB处理器试听机会,恰好朋友刚进了一个AP2数字界面,就一起拿过来,做了对比测试。一直犹豫是先进行MAC MINI线性电源改造,还是先解决USB的独立供电问题,也对一个好的数字界面是否比USB处理器等更值得投入有所疑问。此次对比测试,刚好找到一个答案。

IMG_9893.jpg (61.55 KB, 下载次数: 349)

IMG_9893.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10 12:06 PM
待续。。

IMG_9899.jpg (82.17 KB, 下载次数: 337)

IMG_9899.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9-12 09:52 PM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世上也没有完美的音响!搭配调教才显真功夫!
作者: anjing    时间: 2014-9-18 10:43 PM
请K版推荐五千元级功放。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12:48 PM
原帖由 anjing 于 2014-9-18 10:43 PM 发表
请K版推荐五千元级功放。

5000元左右,推荐玩胆机,性价比高。我都有计划在书房搞一套胆机推AE星辉1号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15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4-9-12 09:52 PM 发表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世上也没有完美的音响!搭配调教才显真功夫!

听音房,一直修修补补,昨晚搞了4块,标准的吸音板,声音的层次和解析度再上一个小台阶,追求完美的代价,就是永远也无法完工的现场。

IMG_0075.JPG (59.63 KB, 下载次数: 337)

IMG_0075.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17 PM
经常对比测试一些器材,我不是金耳朵,听不出水电和风电的区别,记忆力也特别差。对于数码产品、咸菜,养成的习惯是聆听一些人声或较为简单的器乐作品,很少用交响来做对比,太累,而且切换时间不超过30秒,保持一定的听感记忆。最近的对比测试基本用下面的一些:
    1、人声,选择是:1Camerata Iberia Songs and Dances from the Spanish Renaissance,西班牙风格的人声,除了能让人汗毛竖起来的纯净人声,它的伴奏很有特点,手鼓也好,拨弦琴也好,对器材更换相当敏感;麦克风单点录音的特点,听第1首和第9首会有明显的人声结像变化,第9首的人声会前移,移动的距离是多少,是偏左还是偏右,不同器材会有不同表现。


    2Ensemble Planeta乐团,这是我音源库里唯一的日本人专辑,224BIT,无任何伴奏的纯人声,很多人喜欢数人头,能数出大型乐团的人头都是扯淡,如果你数不出黑教堂的人头,那么,这2张专辑你应该能轻易的找到各个声部的位置,而且超级宽的人声音域表现会检验你系统对人声的综合表现,这里有一段视频,可以看出5个人的排列,大致录音方位也类似http://v.ku6.com/show/KguU3YyOkAzvUH3F.html?loc=youce_tuijian其实,美声是测试人声细微变化的最佳范例,类似的还有JanGarbarck The Hilliard Ensemble、国王组合,胖子和多明戈不推荐,不解释;跨界的推荐Katherine JenkinsMy Christmas,大量管风琴伴奏,对系统的考验很残酷。


    3Barb Jungr-love Me Tender,这是一张Linn出品的示范级24bit爵士女声,不仅体现了24bit高格式录音的特点,密度、质感还有宽松自然的听感。Barb Jungr的声音极具穿透力,而其中的钢琴伴奏动态之大,泛音之丰富,CD格式还没找到一张可以媲美的。胖妞阿黛尔的不推荐,无论是黑胶转录还是24BIT,看了蓝光现场演唱会,就可以忘掉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表现。


    4Eva Cassidy-songbird12张专辑里,最好听的一张。cassidy已经去世,“用生命去歌唱”,或者是对这个不修边幅的女歌手的最好注解,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嗓音特色,会轻易将人带入她的世界。


5)其他还有台湾33届音展CD,这张CD录音一流,相比国内的夸张录音,这张CD 3首人声,无疑给出了很好的示范,第一首钟志刚的《忘了谁》,胸腔出来的声音带着强烈的共鸣,伴奏的空气感和弹性十足,台湾的人声还可以听听阿淘和郭金发,本土的,才是最有特色的;Patricia barber的蓝色咖啡屋,听最后一首的拍大腿,能听出很逼真的质感,回家可以拍拍女朋友的大腿做对比;Five songbirds,是比爵士女伶系列更好听的一张集合,其中有熟悉的泽仙花,大眼妹,每一首都很经典。

照片 010.jpg (55.04 KB, 下载次数: 253)

照片 010.jpg

照片 036.jpg (60.08 KB, 下载次数: 270)

照片 036.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17 PM
2、器乐选择的是:1audiofone公司出品的几张CD,主要测试小提琴,巴赫的无伴奏,是测试利器,Aaron Rosand(亚伦.洛桑)用的是一把瓜奈里名琴,播放好听能出丰富的泛音,透明清澈中带有一点甜味,琴腔共鸣也好,高把位弱动态也好,是很好的照妖镜;另外一张希伯萊,同样是双乐器,比沙汉姆的那张吉他二重奏更有代表性,戏剧性的对话,让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表现的淋漓尽致,乐器定位上不用闭上眼睛,完全看的到,摸得到;小提琴还可以对比穆特和费雷德曼,而帕尔曼推荐这张辛德勒名单电影原声,犹太人血统的帕尔曼会有别于其他录音的情感演绎,适合半夜聆听;



2)还是audiofone公司的大提琴《假日小品》,主要和斯塔克对比,同一首摩西,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演绎,一张唯美婉转,堂音丰富,一张质朴浓郁,质感逼人,同样都是后期不降噪处理,演奏者的呼吸声仿佛就在耳边,斯塔克的放不好,充满沙砾感,超级难听。



3)钢琴,1Ahmad Jamal的爵士钢琴,绝对是大范儿,放不好,钢琴声满屋子乱蹦;一张是古尔德的巴赫,1955-1981年两次录音,同一个人同一个曲目,完全不同的心境,无论是速度还是细微的情感变化都能听到明显的不同;另一张是舒伯特和舒曼的合集,这里能听到很好的音场表现,让音乐包围的感觉,放不好,声音会僵硬、骨感;有空,可以去听听鲁宾斯坦权威演绎的肖邦,别听夜曲了,容易犯困;



        4)还有一张是测试谍《皇帝位》后面几段乐器录音,大提琴开场的准备,能听到乐手的位置,小提琴和瓜奈里相比差距巨大,但质感逼真,沙克斯风能听到乐手喉管的气流,古筝能甩雨果几张发烧碟几条街;说到测试谍,另一张Various Artists The Ultimate Demonstration,港式普通话的讲解,配合示范曲目,能对一些透明度、深度、临场感、聚焦、解析力、瞬态等基本概念有个大致的了解。这张碟可以作为皇帝位的补充,对于摆位,有相互参照,有时间可以去折腾。

照片 003.jpg (58.13 KB, 下载次数: 258)

照片 003.jpg

照片 028.jpg (64.52 KB, 下载次数: 244)

照片 028.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18 PM
    3、低频动态选择是:1)很多人看不上这张煲机碟,这是第2张,超级低音,的确看看它的曲目,就知道是张苦力碟。其中的牛筋四人帮,如果牙齿不好,会感觉不到那股子嚼劲,低频弹起来,胸口一阵阵发紧,你不信?反正,我信了;动态和瞬态,需要听交响吗?no,听听拜亚动力吧,那个热情澎湃啊,现代重金属能放好了,交响那点动静,洒洒水啦,当然别跟我说层次什么的,这里没有美感只有快感;炎黄鼓不要听了,时间太长,听着累;听那曲现代打击乐,活生生的感觉;声音图书馆一定要听,好多人不知道声音宽达两侧墙,深远到街对面什么感觉,听听这个图书馆就知道了,别看到声效就撇嘴,直接拉到打地桩的场面,立马会让你信心大增,没有30开外的感觉,没有感觉强烈的金属质感和猛烈的撞击感或者打桩机就在你家窗外,那是你听力不好,不要去怪系统不牛B。其实,在测试前,先用这张碟狂轰乱炸一通,再去对比测试,你会发觉听其他音乐都会比较舒坦;

       2)《炸》,Z版的最爱,还是煲鸡碟,不过要斯文多了,和白头翁或巴黎的大腿有的比。

    还有一个习惯,东西回来,不急着听差别,就是一晚上,一晚上的听,想听什么放什么,影音室也是书房,工作室,几乎每天晚上音乐不断,有时候完全当背景音乐,该看书看书,该上网上网,该捣鼓咖啡或者其他什么照旧,习惯声音后,再进行正式的对比测试。

照片 031.jpg (93.41 KB, 下载次数: 273)

照片 031.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20 PM
    在中秋前就收到顺丰送来的逸恒USB处理器,因此得以有个比较长的假期细细聆听和比较。虽然对逸恒魔方的大小,心中有了数,但打开包装,对它的重量还是小小惊讶了下。外包装没有可挑剔的,典型的数码类产品包装,模具压制的硬质纸盒中规中矩,黑色绒布袋子虽材质一般但相对通常的简易塑膜包装还是给人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虽然是黄金版,但这是一台黑色款的魔方,白色的LOGO和磨砂黑的底色,相对简洁清爽,整体结构紧凑,金属外壳工艺感觉还可以更精致些,如果旗舰版本采取整体车削而非冲压工艺或许更对得起它的定价。看了出货单才知道提供试听的魔方居然是全新的,编号是107,看来试听活动的确相对热闹,从编号个位数已经到了百位数。

    随机配了一条电源线和USB数据线,关注的当然专门增配的川流USB和电源线,和古河GT2一样的布质外皮,颜色是妖艳的紫色,线身电源线比USB线更硬朗一些。大部分时间,魔方也是连接川流线,由于HIFACE是直接连接MAC MINI USB输出口的,同样可以直接插在魔方的USB输出端上,因此,就省掉了一条USB线。



IMG_9969.jpg (52.76 KB, 下载次数: 249)

IMG_9969.jpg

IMG_9970.jpg (52.31 KB, 下载次数: 246)

IMG_9970.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22 PM
    魔方的前面板就一个LED灯,后面板一个B口(方口)USB输入,一个A口(扁口)USB输出,一个电源线接口。连接很简单,USB线连接MAC mini输入信号,输出连接到HIFACE界面,然后转同轴到HEGEL 解码器HD25,连接上电源线就可以工作了。之前看了一些用家对魔方的评论,魔方的USB输出口内凹设计让一些USB线遇到了困难,后期厂家进行调整。测试了下,古河GT2没什么问题,但HIFACE由于外壳比USB接口内凹设计要宽,因此不能完全插到底,从USB接口的金属痕迹上可以看出,好在HIFACE的接口比3USB线的接口都要长一些,插上去也很紧密,看来厂家是考虑到它的外壳问题了。这点希望逸恒的厂家也要考虑特殊USB界面和内凹设计的USB输出口匹配问题,HIFACE虽然插上去紧密,而实际使用和更换插拔后,也出现了两次Mac mini未识别的问题,需要动一动界面才正常,说明这个接口还是存在接触隐患问题,建议不妨参考苹果或类似产品的设计,外观和实用其实还是可以兼得的,在加工装配上或许需要更进一步。

IMG_0057.jpg (62.3 KB, 下载次数: 265)

IMG_0057.jpg

IMG_0058.jpg (51.11 KB, 下载次数: 275)

IMG_0058.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23 PM
    接上魔方后,虽然没准备马上比较测试,但还是听出了变化,声音相比原来没经过魔方,明显小了一圈,音场也有压缩的感觉,声音的透明度同时有所下降,显得有些闷,这让我有点意外,以为是新机器,也没在意,还是按着习惯继续播放。听了一晚上后,第二天还是这样的问题,根据经验,已经怀疑这个小东西对避震的敏感性了。于是,把它从景丰机身上拿下来,转移到器材架底层的5公分石板上,再听,声音已经大有改观,音场压缩的感觉明显打开了,纵深上甚至拉的更开了一些,整体透明度不仅正常,声音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了解了魔方对避震的敏感性,就先后测试了几种钉垫,不同材质的钉垫,魔方还是反映出了相对规律的声音走向,相对我的系统,复合材质,会比简单的金属或木质材质声音均衡度上更好一些,最终,我选择了声美丽的Mc88,关于钉垫,由于魔方的体积较小,重心上由于内部布局也是有所偏移,因此,在使用钉垫上不可能采取传统的2前一后或两后一前,需要根据重心调整钉垫位置,才能保证魔方的平衡。这就牵扯出另一个问题,既然魔方对避震如此敏感,厂家是否考虑外观设计上的变化,从测试版的内部结构来看,排线上,如果可以更改,修改成近似扁形长方体的结构,加上一定重量的保证,更有利于避震配件的使用,也能提供更多的可玩性。而实际上,后面的测试中,对于线材,小小的魔方也是很敏感的,甚至比避震的差异更大,过小的体积,也不利于使用一些粗壮的线材。


IMG_9992.jpg (55.47 KB, 下载次数: 282)

IMG_9992.jpg

IMG_9997.jpg (41.44 KB, 下载次数: 279)

IMG_9997.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25 PM
现在来说说魔方的声音,先后做了几组测试,一个HIFACE界面转同轴连接解码器HEGEL HD25,一个是加上魔方USB处理,一个先后更换USB线古河GT2和电源线艺康斯大红(Big Red Power Chord)。3组测试,声音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首先,与HIFACE直接连接相比,加入魔方后的声音走向,首先是背景的宁静度,并没有变得更加宁静,其次,声音的细节,增加了不少细微的变化,再其次,是音场纵深明显前后打开的趋势,最后,中高低频的表现,两头变化比较大,高频在原有顺滑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光泽和细微的泛音变化,低频收缩了量感但增加了层次和弹性,因此整体呈现的是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质感进一步提升,层次变化更加丰富,乐感更加流畅的感觉。


    背景没有变得更加宁静,是因为细节的相对增加,这时候给人的听感其实不是声音更加宁静或者更加干净,增加的细节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流畅性,给人的感觉是背景更黑了,更容易辨别一些以前没有关注的细微变化。


      人声上,西班牙歌手的歌唱风格很像歌剧清唱,一开始以为是女声,听了第10首,才知道刘汉盛没有骗人,这的确是一个男人。加上魔方后,这种男人和女人的声线变化会辨识的更加清晰,这哥们前面是缠绵情圣版的男声,接着转向纯净如水的女中音,中间转换的过程,会有一段有趣的变化,加入魔方后,能更轻易听出男人尖着嗓子模仿女声的过程,不过这哥们的确是很牛B,让这个转变过程都变得很自然,感情上也很到位。他的女中音和降央卓玛相比,都有耳朵一亮,胸口一窒,屏气聆听的感觉,听第一首声音出来的刹那,来这里的烧友第一次听的,都会一下子安静下来,然后,长长呼一口气,我X,这声音是人发出来的吗?相比降央卓玛,这个西班牙佬的情商无疑更热烈一些,伴奏也更有特点,情感上的起伏交相呼应,听感上更有味道,不是所有曲目都一个调子。注意第一首后面的鼓声,声音是质感强烈的撞击,鼓皮震荡的范围很小,因此,放不好的时候,声音会显得干和硬,加入魔方前,声音并没有干硬的感觉,HIFACE相对厚实的声底会进一步强化低频的蓬松感,加入魔方后,低频的量感明显收缩了,但是一种干脆紧绷而又有层次变化的感觉,带来更强烈的质感,同时延长的尾音,会让鼓声连接更为紧密,此外,深度明显增加了,舞台纵深的感觉更加清晰。后面一些曲目的拨弦琴,弹跳和尾音发生了同样的变化,同时,伴奏会超出音箱箱体前端,呈现更好的空间感


IMG_0001.jpg (65.71 KB, 下载次数: 289)

IMG_0001.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27 PM
   Cassidy的声音比西班牙佬更有穿透性,和阿黛儿相比,饱满而中气十足的声音穿心透肺,没有阿黛尔的优越和从容,而是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浓郁的情感倾诉,扑面而来,没有一般歌手强调技巧的痕迹而是一种质朴的直抒胸怀,独特的断句,会演绎出原唱所没有的特质。加了魔方后,Cassidy的声音会变得更加清澈一些,,吐气换气的节奏一波接着一波,会感到声音呈现的口型十分的自然,情感会更加的浓郁,仿佛就在耳边吟唱。33岁的离世,让Cassidy的歌声充满悲剧的注解,第一次听她的歌,都会有种恍然的错觉,一下子就给抓住了,有时候会浑然忘记自己还要干什么。强烈推荐,12张CD毫无犹豫地一一收集完,真正的歌者,是用生命而非用表演去吟唱。


    224bit的专辑,是加了魔方后最大的惊喜,高格式音乐的优点就是更多的信息量带来的密度和质感,声音相比CD格式会带来一种“重量感”,如果系统不够均衡,这种重量感就会造成声音的压迫感,或者细节增多了,带来更强烈的刺激感。加了魔方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声音宽松度和自然度大幅增强,以往那种声音高度凝聚的压迫感,会变成一种细节丰富又质感清晰的声音,这时候增加的细节不是压缩在一起挤压出来,而是变成描述歌者或音乐轮廓的自然舒展,音场的分布会更加均衡。Barb Jungr专辑可以去听第二首,当钢琴出来的,你能清晰的感受到,琴手重重的敲击键盘,仿佛空气也随着震荡,一下一下冲击到心底,声音极具像真性和临场感,悠长的余音,不仅加深了这种临场感,而且能感觉到手指在键盘上的不同动作,每一下的轻、重、缓、急,历历在目,这时候的声音不仅是听的到的,也是看得到,摸得着的。Barb Jungr演绎这首歌的特殊技巧,会更加清晰的显现出来,人声是饱满而又充满动感的,头部的轮廓,口型的塑造,会更加的清晰。推荐去听第9首,耳熟能详的Always on my mind,会能更容易的获得这种听感和歌者技巧的差异性。然后,再去听Ensemble Planeta的纯人声,能进一步体会到这种声音能量感散布均匀,布满空间的宽松和自然,注意主唱和各个和声声部的配合,加入魔方后,清晰自然而又融为一体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高格式的优势就人声来说,就是更加清晰和准确体现不同人声和技巧的特征,而相比CD会能得到更加逼真、自然的还原,而对于已经适应CD格式的耳朵来说,增加的信息量和清晰度,也即所谓“过量的信息还原”有时反而也会不适。用个极端的例子比方:就如同我们熟悉的美女,经过了4000万像素11还原后,清晰的毛孔会让我们极度不适,甚至恐慌:这是更加真实?真实是否还有美感?我是无视这种真实,还是宁愿回到从前,哪里才能“还原”我的梦中情人?因此,高明的摄影师会往往会很快接受和利用现代数码技术的优势,塑造真实的同时,保留个性审美的美感,而这些人往往比大多数人更能成功。回到音响的话题:现代音响趋向HIFI性,除了音乐文化呈现多元化,需要表达不同风格和更大动态、更多层次、更丰富的演唱技巧的需求,24bit录音技术的发展,蓝光多声道载体的变化,也需要这些厂家去适应,与时俱进,因此,不要去抱怨为什么现代音响指标越来越高,但播放老录音再也没有以往的韵味和传神,不是他们做不到,只不过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把眼光放在当下,而不是原地踏步等着给淘汰。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28 PM
器乐表现。前面说过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是照妖镜,这个无伴奏鼎鼎大名,只要是玩小提琴的或听古典的都绕不过这个槛,海菲茨、帕尔曼、格鲁米欧、谢林等等众多大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版本之争其实也是演奏风格、技巧和音乐理解的差异,单乐器更容易让人分别这种差异性,因此,无论是7把名琴还是15把,要分辨每把琴的不同音色,选择无伴奏无疑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印象中还有一些发烧线材的测试谍,选择的也是无伴奏。这里选择的是亚伦.洛桑,得益于更佳的录音技术和独特的现场处理,录音实在太棒了,小提琴的质感和形体一流,1741年瓜奈里的音色带着一丝丝甜味,不至于让人听起来牙后根紧张,同时,能轻易辨别器材更换后的差异。加入魔方后,最大的变化是细节,还是细节,音色还是一致的,声音也不会变的更甜或者添加什么味道,增加的是擦弦的摩擦感,高把位高频转换的柔顺度、弱音转换的微动态,还有整体清澈透明、行云流水的流畅性;而更换AP2界面,最大的变化是解析度,小提琴变的更加幼细,高把位提琴的亮度会稍稍弱化,同样是顺滑并且更加柔和(这个真的有点出乎意外),同时泛音会变的更加悠长,增加了甜美感和更多的水份;换上GT2 USB线,最大的变化是能量感,小提琴琴弦加粗了,拨弦弹跳的更为有力,揉弦的动作幅度更大,乐感灵动稍稍减弱,但更加严肃和工整。


    大提琴独特的音色、低沉的基调,往往会比小提琴更具情绪化。年轻的威廉和老辣的斯达克,演绎的摩西变奏曲,风格迥异,录音上前者音色甜美、堂音丰富,后者朴素真实、质感逼人。威廉的大提琴更像中提琴,形体不大,深远的背景,会拉开与听者的距离,突出音色的细腻表现和氛围的营造;斯塔克的大提琴,中高段的表现比琴腔形体更为突出,强烈对比的情绪表达的更为浓郁,更加贴近原作品的意境。加入魔方后,威廉的大提琴,甜美的音色会稍为减弱,增加了一些波动和起伏,优雅、恬静的气质更加突出,清晰的呼吸声是夜晚沉思中的一支箭牌香烟;斯塔克的大提琴,粗颗粒的质感会转变成泛音弥散的痒痒挠,声音呈现更为逼真的空气感,中高段的擦弦,能清晰的听到到弓毛摩擦的物理声响,呼吸声更为沉重,是一支散发浓浓烟草味的古巴雪茄。再去听听穆特和费雷德曼的《流浪者之歌》,会听到相类似的风格差异,穿着体面优雅的穆特呈现的是甜美的音色和细腻的情感,相比较下的费雷德曼更像街头的流浪乐手,驻足的听者,听到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如果觉得斯塔克的大提琴缺少木头味,缺少大提琴庞大的琴腔共鸣,可以切换到《皇帝位》后面的几段乐器录音,其中,大提琴手没有大师级的演绎,但大提琴的形体表现绝对是大师级的,大提琴稳稳的扎在地板,琴腔共鸣带来的浓郁味道弥散整个空间,低频的能量感感觉让舞台地板也产生了共鸣。再去听听萨克斯,会感觉到金属乐器特有的光泽度,声音不会特别亮,但穿透力十足,乐手换气、运气的细节能感受到喉头的动作,会让人感觉声音结像相当的结实。

照片 046.jpg (67 KB, 下载次数: 289)

照片 046.jpg

IMG_9983.jpg (61.09 KB, 下载次数: 288)

IMG_9983.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31 PM
   记得,以前写过个小帖子:[size=21.33333396911621px]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29822&extra=&highlight=&page=2

      HIFI从技术上就是追求低失真,指标也好,采用的各类专利技术也好,目的是让器材最大限度的还原录音的原始信息。数码音源需要解决的就是“还原”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抖动(jitter)问题,而jitter的产生,通常主要在两个环节,一个是ADDA转换过程中偏差,一个是传输过程中的干扰。


前者由解码器的ADDA数字电路解决,后者则从信号传输入手,采取诸如接口、排线优化、供电、避震、滤波、屏蔽等技术手段降低传输干扰或损耗,使用好的线材也属于这个范畴,负责任的厂家或设计师,永远不会说消灭jitter,而是尽可能的降低。显然, USB处理器也属于后者。各类处理器采取的思路,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从源头抓起,改善USB接口的信号传输环境,独立供电也好,滤波处理也好,加强屏蔽也好,目的就是清洁或净化源头,然后给解码器使用;二是采用技术手段,提高传输效率。这个就涉及到各家的技术专长和电路设计功底了。

    但不管如何,这样的处理应该遵循两个原则:1、处理的结果应该是以“还原”为基础,而非画蛇添足的去“修正”;2、处理之后,声音的改善是可以辨识的,结果也是可测量的。


    从逸恒厂家描述的技术解释来看,他们比较好的坚持了这2个原则。实际听感,也能比较明显的感受到这样的规律变化或趋势,所以说,并没有什么神奇,一切都有因有果,从技术角度看,音响不仅仅有玄学也有科学的。
附件

[size=21.33333396911621px]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9-22 01:34 PM
但需要注意的是,“还原”和声音的变化,并不代表就一定好听。这里做了一个小测试,将逸恒带到了本地一次DIY聚会,其中,PCHIFI使用了一台不到100元的小主机,使用比较流行的Daphile播放。解码器是DIY的分体AD和DA,功放是仿音乐传真A1,音箱是一对猛牌书架箱子。加入魔方后,明显增加的中高频细节(实际上,原来肥大、臃肿的低频,掩盖了部分细节,处理之后,增强了这种中高频带来的前后落差),让声音无论是密度、动态都提高了一大截,但声音给人的感觉却是嘈杂的,刺激的,并不好听。因此,USB处理器处理的是源头,USB处理不是万金油或印度神油,源头不好不干净,还原之后也不会变的更好更干净,有时候甚至更糟。这也是前面烧友提供的经验之谈,给Macmini更换线性电源,会比单单进行USB处理声音变化更大,更好。原因很简单,就是为,源头进一步优化了。因此,音响是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让USB处理去做它该做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去神化USB处理的作用。

IMG_9948.jpg (74.42 KB, 下载次数: 233)

IMG_9948.jpg

IMG_9958.jpg (91.7 KB, 下载次数: 246)

IMG_9958.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9-22 02:22 PM
介绍得很详细,以数码解码器材的特点,声美力MC88的温暖平衡特点应该可以帮助其一臂之力。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9-23 03:29 PM
的确,可以用声美力MC88的温暖平衡特点进行平衡。。。。。。。。。。。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