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怎么配都好听——GamuT Phi 3MKII音箱搭配感怀 [打印本页]

作者: jp    时间: 2014-3-26 01:41 PM
标题: 怎么配都好听——GamuT Phi 3MKII音箱搭配感怀
                                 

                                                            青出于蓝

在去年底的广州国际音响展上,丹麦GamuT(嘉密)最新的Phi MKII系列首次亮相。在这之前,原来的Phi系列已是赢得很多赞誉。我曾做过多个Phi系列音箱玩家的采访,声音的美态是多样的,但不变的是他们无法掩饰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IMG_9362.jpg (89.3 KB, 下载次数: 282)

IMG_936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6 01:43 PM
Phi MKII系列比老Phi系列每个型号的售价仅高1000元:Phi 3MKII15500元,Phi 5MKII29500元。得悉此情况后,我脑海中第一个反应就是——“在有限的成本下,Phi MKII系列还有多大的改善空间呢?”

IMG_9366.jpg (58.49 KB, 下载次数: 264)

IMG_9366.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6 01:46 PM
但随着聆听的深入,我发现Phi MKII的提升幅度远远大于我的设想,因此很想知道GamuT的主设计师Lars Goller究竟用了什么技术手段才获得这样的效果?

IMG_9330.jpg (74.15 KB, 下载次数: 272)

IMG_9330.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3-26 07:59 PM
期待技术探秘。。。。。。。。。。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10:31 AM
从外观上,Phi MKII系列的箱体上仍保留老产品身上那道标志性的“黄金分割线”。Lars Goller在箱体上加上这道浅槽,就能有效“割断”前后障板之间的振动,这道神来之笔自然是要保留的。

IMG_9974.jpg (70.38 KB, 下载次数: 220)

IMG_9974.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10:34 AM
除此之外,Phi MKII系列在箱体结构、单元、分频器方面均作显著改进,其幅度之大远远不是这区区1000元所能承载的!我想,如果构成音箱设计的三要素都不同的话,Phi MKII系列完全可以一个全新的名字出现……

IMG_9966.jpg (67.23 KB, 下载次数: 237)

IMG_9966.jpg

IMG_0004.jpg (77.1 KB, 下载次数: 214)

IMG_0004.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10:38 AM
先来看箱体。原来的Phi系列和大多数音箱一样,箱体是用6块障板拼接起来的。而现在Phi MKII系列则是用一整块障板压成“倒U形”,直接形成音箱的顶板和两个侧障板,这样箱体的刚性会比老系列更好,箱体谐振更低。

IMG_9990.jpg (75.3 KB, 下载次数: 241)

IMG_9990.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10:46 AM
一般来说,这种箱体制造技术通常只出现于高级音箱之中,例如B&W800系列,在Phi MKII系列这个价位当中相当罕见。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11:24 AM
目前,在GamuT的产品线当中,Phi MKII系列是和顶级的RS系列均采用这种箱体制造技术,两者的差别仅在于箱体板材的构成不同而已。

20130608_e028c9b0471fbc286476MenX4xx8YTma.jpg (40.76 KB, 下载次数: 217)

20130608_e028c9b0471fbc286476MenX4xx8YTma.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11:28 AM
在单元方面,Phi MKII还使用性能更好中音单元和低音单元。GamuT标志性的“尖鼻子”高音依然不变,因为它的发明者Lars Goller认为这种单元比传统的软球顶有更低的失真度、更大的辐射面积和更好的延伸性。

IMG_9985.jpg (56.51 KB, 下载次数: 233)

IMG_9985.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11:33 AM
不过其它单元则不同,新单元的振膜含有木纤维成份,令声音更加亲切感人。此外,单元的磁体装有铝质短路环以降低失真,同时在防尘帽和悬边方面也做了改良。GamuT还对中、低音单元的振膜进行涂油处理以进一步提升单元特性。这种油料的配方是保密的,最早是应用在顶级的EI Superiores系列上。

IMG_9978.jpg (77.56 KB, 下载次数: 144)

IMG_9978.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11:34 AM
单元性能的改善,也使分频器无须做太多修正而相对简单,减少损耗,从而更完整、直接地传递音乐讯号,也使音箱变得更加好推。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04:06 PM
这次评测的是Phi 3MKII书架式音箱。在此之前,我曾用输出功率仅为12W/声道的英国AUDION Sterling EL34MK1电子管合并式功放搭配过它,当时同场竞技的还有四款价格相仿的英国书架箱。

DSC_5961.jpg (27.11 KB, 下载次数: 141)

DSC_5961.jpg

DSC_5964.jpg (52.94 KB, 下载次数: 144)

DSC_5964.jpg

DSC_6006.jpg (49.09 KB, 下载次数: 153)

DSC_6006.jpg

DSC_5994.jpg (54.37 KB, 下载次数: 130)

DSC_5994.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04:09 PM
在这次测试中Phi 3MKII不仅显示出其易于驱动的特点,而且通过横向比较也可发现出其端庄、大气、密度高的优势,可以说这是一款“不太像典型书架箱”的书架箱。

DSC_5949.jpg (64.86 KB, 下载次数: 153)

DSC_5949.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04:13 PM
本次测试我选择了三台晶体管放大器:ELECTROCOMPANIET ECI-3PI-2HEGEL H100,它们的售价均为一万多,我是想看看在用价格相仿的晶体管功放驱动下Phi 3MKII又能绽放怎样的美态?节目源则选用中性端正的ROKSAN CASPIAN M2 CD机,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出音箱和功放搭配效果。

IMG_6910.jpg (96.89 KB, 下载次数: 145)

IMG_6910.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7 04:14 PM
在谈论声音之前,我想强调一点是:Phi 3MKII摆位时一定要稍作内拗,大约朝向聆听者双肩的位置,这有利于获得精细的声像定位和清晰的线条感,在声学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甚至使音箱完全隐形。
作者: jp    时间: 2014-3-28 04:10 PM
                                                                                                         ECI-3

ECI-3一向以音乐味浓郁而著称,面市十多年风采依然,其实力是得到大家广泛认可的。尽管如此,Phi 3MKIIECI-3驱动下其声音之美仍然超出了我的预期。

IMG_6911.jpg (77.23 KB, 下载次数: 152)

IMG_6911.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8 04:13 PM
播放王闻演唱的《有谁共鸣》时,王闻的嗓音特别的厚润,略显暗调,以突出中频的肉感为特色,有一种类似胆机的亲切感。而且这种中频的厚度颇具“规模感”,如果将箱子用布蒙起来,您也许无法相信这么小的箱子会发出这么“宏大”的人声。

IMG_6918.jpg (35.86 KB, 下载次数: 145)

IMG_6918.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28 04:17 PM
位于音场左侧的吉他同样不会有耀眼的色彩,散发出柔和光泽的同时也不乏跳动的感觉。与此相类似,小提琴、大提琴同样是走丰润的路线,不过这丝毫不会影响其音场表现,相信这与Phi 3MKII出色的音场营造能力有关。


比如在普通系统听来,只会交代大提琴在音场的右侧,但现在这套“ECI-3+ Phi 3MKII”组合不仅交代了这点,而且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与其它乐器相比,大提琴的声像其实是靠近中间一点,而且位置稍稍靠后一些;而小提琴的声像则早已超出了音箱的物理位置,真的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IMG_6909.jpg (100.06 KB, 下载次数: 152)

IMG_6909.jpg

作者: 甘竹渔人    时间: 2014-3-28 11:31 PM
旧版与新版有何区别呢?j版
作者: jp    时间: 2014-3-29 11:34 AM
原帖由 甘竹渔人 于 2014-3-28 11:31 PM 发表
旧版与新版有何区别呢?j版

前面都讲了,两者箱体、中低音单元、分频器都不同的。PHI 3MKII比老款的声音密度更高、线条感更好。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3-29 08:48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3-28 04:17 PM 发表
位于音场左侧的吉他同样不会有耀眼的色彩,散发出柔和光泽的同时也不乏跳动的感觉。与此相类似,小提琴、大提琴同样是走丰润的路线,不过这丝毫不会影响其音场表现,相信这与Phi 3MKII出色的音场营造能力有关。

  ...
好分享!
作者: jp    时间: 2014-3-31 11:35 AM
播放《名琴.梁祝》,首先打动我的不是小提琴,而是引子部分的单簧管和长笛,出来的声音真是很润、“木味”浓郁哦,对于晶体管放大器和新一代的音箱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也是不系统值得珍视的地方。紧接着出来的小提琴声也是湿润的,略带娇媚,像一股清泉缓缓流出,细细品尝,清冽之中渗出了甘甜……Phi 3MKII此刻真实地反映出ECI-3“不是胆机,胜似胆机”的独特个性。

刘云志.jpg (64.21 KB, 下载次数: 129)

刘云志.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3-31 11:43 AM
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ECI-3的设计师,因为他将机器的音色和外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堪称经典:黑色的亚克力面板加上蓝色的灯光,显得内敛却不乏温润的意味,和ECI-3暗调却又甜美的音色如出一辙。



作者: jp    时间: 2014-3-31 11:55 AM
听着这样的声音、看着这样的机器,我仿佛在静夜里沐浴于月光下倾听远方飘来歌声,一种安详的感觉不禁滋长起来……

作者: jp    时间: 2014-3-31 11:56 AM
反之,如果他将ECI-3设计成银白色的金属面板,再配上黄色的指示灯,我想我断不会产生上面的遐思了。
作者: jp    时间: 2014-4-1 11:07 AM
                                                                                                                   PI-2

PI-2是被发烧友经常用来和ECI-3比较的一款机器。因为两者师出同门,价格相仿,功率也差不多。


pi-2[1]_副本.jpg (25.65 KB, 下载次数: 139)

pi-2[1]_副本.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1 11:23 AM
以我的理解,两者有不少共通之处,但差异也是明显的,不然厂方就没有必要再多出一个型号了。



PI-2的音色中依然有EC标志性的“甜味”,但浓度要比ECI-3淡一些,高频也更明亮一些;在输出功率方面,PI-2100W/声道,比ECI-330W,但它明显为大电流设计,机身摸上去是相当的烫,因此在驱动力方面会更强,从直觉来看似乎要大于两者间30W的差距。




作者: jp    时间: 2014-4-1 11:24 AM
再次强调一下,以往PI-2和老款GAMUT PHI 3搭配很好听。开头以为是我的“专利”,后来才发现国外的烧友早就这样做了。



作者: jp    时间: 2014-4-2 03:13 PM
同样是王闻的嗓音,在PI-2驱动下的Phi 3MKII会显得阳光、开朗一些,味道稍淡。

IMG_6918.jpg (35.86 KB, 下载次数: 129)

IMG_6918.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2 03:14 PM
不过PI-2在声音的解析力和张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王闻喉底那些微弱的颤音被瞬间放大,清晰地铺陈在我的面前,录音师混音时刻意多加的齿音成份也被无情曝光;
作者: jp    时间: 2014-4-2 03:15 PM
吉他弹拨的力度更足、速度更快,乐手指甲刮擦琴弦的吱吱声听起来要比ECI-3多;
作者: jp    时间: 2014-4-2 03:15 PM
大提琴被挖掘出更多低频量感,显得更有份量,这些都是更大功率带来的好处;
作者: jp    时间: 2014-4-2 03:16 PM
由于驱动力和控制力的加强,Phi 3MKII本来已很厉害的音场被全面地拓张,有一种向周围“撑”开来并充满侵占空间的感觉!

IMG_6914.jpg (96.62 KB, 下载次数: 137)

IMG_6914.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3 11:04 AM
播放《梁祝》时这套组合也有其特色:单簧管和长笛由ECI-3时的阴柔、木味足变为清脆明亮,哪一种表现方式更好?我想是各有拥趸吧;PI-2的小提琴声不如ECI-3那么湿润、甜美,它是以清晰、紧致见长,有着强烈的线条感,结合Phi 3MKII本身声音密度高的特点,此时的琴声显得特别凝聚、有“韧”劲,活泼的跳跃感惹人喜爱,这应该是另一种小提琴美态的表现方式吧。

刘云志.jpg (64.21 KB, 下载次数: 203)

刘云志.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3 11:13 AM
音场表现也好,各种伴奏乐器明显是呈圆弧形分布,包围感较好。如果您以前接触的多为平面化音场的话,这套“PI-2+ Phi 3MKII”的组合将会带来新的体验。

IMG_6915.jpg (98.79 KB, 下载次数: 128)

IMG_6915.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4 10:25 AM
                                                                                                            H 100

也许由于它的大哥、HEGEL的成名之作H200的光芒太过耀眼了吧,H 100所受的关注度实际上与其实力是不对称的。



H100[1].jpg (25.07 KB, 下载次数: 118)

H100[1].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4 10:26 AM
作为HEGEL的主力型号,H 100的驱动力、控制力和解析力自是毋庸置疑,我欣赏它的地方在于拥有这些优点的同时,声音还特别的舒缓、宽松。我原以为自己很了解H 100,但从未想到H 100的声音厚度可以达到这样一种程度。




作者: jp    时间: 2014-4-4 10:54 AM
我很感谢Phi 3MKII,因为它透明无染的个性可以清晰地将H 100这种特质反映出来,而其它同价位的音箱却多少有一定程度的“遮蔽”。

IMG_6923.jpg (104.46 KB, 下载次数: 131)

IMG_692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4-4-4 02:39 PM
改良的音箱营造更美的音乐世界!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4-6 09:11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4-4 10:54 AM 发表
我很感谢Phi 3MKII,因为它透明无染的个性可以清晰地将H 100这种特质反映出来,而其它同价位的音箱却多少有一定程度的“遮蔽”。

H 100是一种什么特质呢??
作者: jp    时间: 2014-4-8 11:46 AM
播放王闻演唱的《有谁共鸣》,我不得不再次强调此刻的声音柔美得超出了预期,换句话说就是我没想到H 100可以如此“风情万种”,连男声也表现得颇有磁性。王闻的嗓音沙沙的,有一种慵懒的感觉,又像是在很随意地吟唱,并不特别受旋律和伴奏框架的影响,就像是流行歌中的“随笔”;大提琴有美妙的琴腔共鸣,形体明显比较硕大,同样也是柔情似水地将音符缓缓送出,并有特别的安定感。

IMG_6926.jpg (35.86 KB, 下载次数: 124)

IMG_6926.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8 11:47 AM
H 100+Phi 3MKII”这套组合虽然属于厚声的类型,但一点都不会影响在细节方面的表现,这应该和两件器材都有良好的解析力有关。不管怎么样,声音有厚度又细节丰富、层次清晰,确实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IMG_6923.jpg (104.46 KB, 下载次数: 130)

IMG_6923.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8 11:48 AM
这套组合的解析力好到什么程度?我不仅可以将王闻演唱技巧尽收眼底,而且还能捕捉到演唱过程中他一些细微的感情变化,甚至能“看”到他演唱时或凝重或惬意的表情;同时他的声像的聚焦也是凝聚、浮凸的。与此相类似,伴奏吉他的线条感同样很清晰、紧致,乐手勾弦之类的轻微动作,这套组合亦能很轻松地勾勒出来。总之,“H 100+Phi 3MKII”的组合可以给我带来很好的活生感,临场气氛尤为强烈。

IMG_6920.jpg (59.28 KB, 下载次数: 119)

IMG_6920.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9 11:29 AM
播放《梁祝》时这套组合始终有一种“甜味”,但浓度没有用ECI-3时那么浓郁,湿润感也没有那么突出,它厉害的地方在于将刘云志的演奏技巧,如飞跳弓、连顿弓、滑音等都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就好像一个鲜活的人在我面前演奏,栩栩如生的感觉,什么都可以尽收眼底了。

刘云志.jpg (64.21 KB, 下载次数: 120)

刘云志.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9 11:30 AM
在这种状态下,音箱仿佛消失了,所有乐器都跃跃欲试,似乎想迫不及待地展现自己的魅力……。这种声音的美态与ECI-3偏向阴柔、甜美的方式不同,应该是有各自的拥护者。个人认为“H 100+Phi 3MKII”这种特性在播放交响乐和爵士乐时会展有一定优势。
作者: jp    时间: 2014-4-10 11:07 AM
                                                            三种花香

在这次关于Phi 3MKII音箱的搭配试验中,我个人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不变,寓于变化之中”。所谓“不变”,是指不管搭配什么功放,Phi 3MKII始终不会有强烈的癖性而给系统形成标志性的烙印。Phi 3MKII的箱体音染小、失真度低,能充分反映出功放的声音特点,而不是像某些音箱那样在系统中我们主要听到的是来自音箱的音色。

IMG_6913.jpg (62.41 KB, 下载次数: 135)

IMG_6913.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10 11:09 AM
Phi 3MKII留给每一套组合“不变”的就是三样东西:出色的密度感、清晰的线条和开阔的音场。
作者: jp    时间: 2014-4-10 11:10 AM
所谓“变化”当然就是指搭配不同的功放有不同的声音效果了。相信通过上面的描述,大家对各台功放和Phi 3MKII的搭配效果已经基本清楚。
作者: jp    时间: 2014-4-10 11:19 AM
为使大家有个更清晰明瞭的认识,我这里再简单总结一下:当和ECI-3搭配时,出来的声音就像玫瑰的花香,甜蜜、浓郁,特别容易让人沉醉;

IMG_6911.jpg (77.23 KB, 下载次数: 126)

IMG_6911.jpg

meigui-014[1].jpg (70.17 KB, 下载次数: 121)

meigui-014[1].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10 11:32 AM
PI-2搭配时,出来的声音就像桂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却不太浓烈,属于淡雅之中又有清甜的类型;

IMG_6917.jpg (65.78 KB, 下载次数: 148)

IMG_6917.jpg

20140410_40622ae96d425175c7c0KAIrilyAIMu6[1].jpg (84.3 KB, 下载次数: 143)

20140410_40622ae96d425175c7c0KAIrilyAIMu6[1].jpg

作者: jp    时间: 2014-4-10 11:35 AM
而和H100搭配时,出来的声音我觉得有点像牡丹,虽然不会有特别的香气,但雍容大气,观赏重点非嗅其芬芳而在于捕捉其形态之美。

IMG_6920.jpg (59.28 KB, 下载次数: 144)

IMG_6920.jpg

2003719_213720044_2[1].jpg (113.56 KB, 下载次数: 144)

2003719_213720044_2[1].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4-10 11:50 AM
原帖由 jp 于 2014-4-10 11:35 AM 发表
而和H100搭配时,出来的声音我觉得有点像牡丹,虽然不会有特别的香气,但雍容大气,观赏重点非嗅其芬芳而在于捕捉其形态之美。

中剧毒了 。。。。。。
作者: jp    时间: 2014-4-10 12:12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4-4-10 11:50 AM 发表

中剧毒了 。。。。。。

喜欢什么样的“花”,就选什么样的机器。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4-4-10 04:20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4-10 11:09 AM 发表
Phi 3MKII留给每一套组合“不变”的就是三样东西:出色的密度感、清晰的线条和开阔的音场。
对于音箱来说这“不变三样”难能可贵!
作者: jp    时间: 2014-4-10 04:52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4-4-10 04 PM 发表
对于音箱来说这“不变三样”难能可贵!

是的,即使用声音偏柔和的胆机来配,您也能强烈地感受到PHI 3MKII这种特性!
作者: 甘竹渔人    时间: 2014-4-11 11:52 PM
Jp版,可否用胆机配搭一下呢?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4-4-12 10:37 AM
这音箱很好推的,如果特喜欢胆机的中频,也可以考虑。不过我觉得还是晶体管更全面些。
作者: jp    时间: 2014-4-12 10:08 PM
原帖由 甘竹渔人 于 2014-4-11 11:52 PM 发表
Jp版,可否用胆机配搭一下呢?

PHI 3MKII和胆机搭配也适合,请看这里:


作者: jp    时间: 2014-4-12 10:09 PM

作者: jp    时间: 2014-4-12 10:10 PM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4-4-13 08:49 AM
精彩继续。。。
作者: jp    时间: 2014-4-13 09:46 AM
原帖由 陈先生 于 2014-4-13 08:49 AM 发表
精彩继续。。。

关于PHI 3MKII与胆机的搭配这里基本告一段落,另外一篇PHI 3与胆机搭配的效果可作参考。

故事一:胆韵掩映下的Phi 3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去小林家采访。原因无他,因为小林是我知道第一个用胆机驱动GamuT Phi 3音箱的发烧友,而且还是用小功率胆机。而我在这之前从未听过用胆机搭配GamuT音箱的效果。

  那日去到小林家里,原来他是用“传神”M3+来推Phi 3的。M3+是一台使用300B作单端放大的胆机,输出功率为8W/声道。其它的搭配器材包括“传神”A3+ CD机、万成MS HD POWER CY-6000电源滤波器等。为获得好的声音拉专线是必须的,但小林家装修时并未预留,那怎么办呢?小林干脆趁着冬天不用空调之时,直接从本身过电就比较大的空调插座上引出一条“专线”给音响。玩胆机、玩单端、拉专线,还能不随大流、慧眼相中刚进来不久的GamuT Phi 3,我以为小林是老烧,殊不知他是发烧不到一年的新烧。既然这样,小林为什么敢一开始就玩小功率胆机?原来小林经过搜集的意见,发现声音耐听、价格不高的国产胆机是初入门者比较保险的选择,最后与“传神”结缘。还是为了保险起见,小林抱着M3+在海印的音响店一家一家地为它找佳偶。在初步听了几款音箱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林在网上留意到Phi 3的评价很高,于是决定实地听一听。也许是新烧的缘故吧,小林反而没老烧那么多成见、顾虑,如果有一款音箱在他的能力之内、又真的能让他感动的话,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拥有!



  对于Phi 3,小林喜欢它的声音有韵味,圆润耐听之余又不会粘滞,细节、音场、透明度一流,还有它的低频……。不仅如此,为追求完美,小林还把他只用了一个多月的AE-1M脚架低价出让。原来小林购买Phi 3时,其专用脚架还没到货,于是他就购买了用料很猛的AE-1M脚架。AE-1M脚架搭配AE音箱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是“量身定做”的。同样也是因为“量身定做”,音箱一旦换成Phi 3,AE-1M脚架就不如Phi 3专用脚架了。按照我的感觉,Phi 3专用脚架的最大贡献是令Phi 3的声音更加“贵气”,一万多元的箱子声音可以如此贵气,说句实话,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因为在这之前我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款脚架,因此就完全不会想到Phi 3可以去到如斯境界......。那么AE-1M脚架所擅长的温暖感和能量感这款脚架有吗?没问题!Phi 3专用脚架的声音同样拥有一种“金黄”的色泽,这是贵气的其中一种的表现(其它表现还有空气感等),同时它的声音也是宽松、饱满、水润的。同时值得留意的是,Phi 3专用脚架声音的精致程度、背景的干净程度又是明显胜于AE-1M脚架。



  在当天的聆听过程中,我发现Phi 3很吃胆,其好推程度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M3+的驱动下,Phi 3发出一种舒缓、温润、宽厚的声音,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正当大家听得耳酣之际,“传神”的阿胆兄和SUNNY兄、CLK兄带着一堆宝贝来了。胆机的好玩之处就是换胆,SUNNY兄先后给M3+换上了仿西电WE274B的PSVANE整流管、40年代出品的NOS RAYTHEON 6F8G推动管、PSVANE仿西电的300B功率管、National Union 6SN7输入管等。每换一次管,Phi 3都能迅速、彻底地反映出每一只管的特性,声音可以说越来越漂亮了,在泛音、空气感、线条感和弹跳力等方面的改善是显著的,娇艳而有韧劲,水润而不乏通透,这样的声音谁人不爱?特别是换上有“手榴弹”之称的JAN-CAHG 5R4WGA的整流管之后,只闻Katherine Jenkins的嗓音饱满湿润,细节异常丰富却无任何突兀之感;AARON ROSAND演奏的巴赫G小调奏鸣曲1号,琴声清亮飘逸,清晰的肌理中飘扬出袅袅的贵气感……。按照小林的说法,此刻的声音就像是“剥桔子那样,将果肉一瓣一瓣地呈现在您的面前”,下一步就是要破财升级胆管了。对此我很认同,因为在这一瓣一瓣的金色“果肉”当中,分明就有着诱人的光泽、芬芳却又清雅的气息、爽脆鲜嫩的果肉、还有那娇然欲滴的甜汁,试问又有几人能抵得住诱惑?!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4-13 10:06 PM
想不到Phi 3竟然在胆机的酝酿下美声绕梁。。。。。。。。。。惊喜一片!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4-4-14 11:04 PM
胆石通吃!
作者: 甘竹渔人    时间: 2014-4-14 11:19 PM
中毒了。
作者: 甘竹渔人    时间: 2014-4-14 11:20 PM
看来找到一套放在睡房叹音乐的组合
作者: jp    时间: 2014-4-15 10:43 AM
原帖由 甘竹渔人 于 2014-4-14 11 PM 发表
看来找到一套放在睡房叹音乐的组合

值得高兴,你现在用什么器材呢?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4-4-16 12:48 AM
再次中毒。。。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4-17 09:26 PM
情意绵绵。。。。。。。。。
作者: wanglei1137    时间: 2014-4-27 07:34 PM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请问JP版主,phi3 搭配Roksan M2效果如何?另外,我在Gamut 官网上看到phi3 mk2是黑白的。
作者: jp    时间: 2014-4-28 10:12 AM
其实都是做过比较的,感觉还是上述三款功放最适合PHI 3MKII。我们也有黑色版本,白色版本需特别订购。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4-28 11:36 AM
又看了一遍,白色,就是纯诱惑啊
作者: jp    时间: 2014-4-28 11:46 A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4-4-28 11:36 AM 发表
又看了一遍,白色,就是纯诱惑啊

白色,你的至爱。
作者: jp    时间: 2014-4-28 12:15 PM
PHI 3MKII系列白色版本现在已经有货了。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4-4-28 03:01 PM
图文并茂,文采飞扬,形象生动,可谓“传神”的精彩好文,对JP版的文笔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期待有机会听到新款PHI3音箱。
作者: jp    时间: 2014-4-28 03:30 PM
原帖由 中国爱乐人 于 2014-4-28 03:01 PM 发表
图文并茂,文采飞扬,形象生动,可谓“传神”的精彩好文,对JP版的文笔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期待有机会听到新款PHI3音箱。

多谢爱乐人兄的首肯!有空请听听PHI 3MKII吧,它确实和一般的书架箱不同,例如它的端庄大气、密度感......。另外,我发现白色版本的PHI 3MKII其实也挺好看的,有一种高洁的脱俗感。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4-4-28 05:03 PM
原帖由 wanglei1137 于 2014-4-27 07:34 PM 发表
请问JP版主,phi3 搭配Roksan M2效果如何?另外,我在Gamut 官网上看到phi3 mk2是黑白的。

正如本帖标题所示——“怎么配都好听”。其实phi3是比较百搭的,用M2推的话,中频相对更饱满些。有机会的话不妨到店听一下比较比较。
作者: 甘竹渔人    时间: 2014-4-29 11:34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4-28 03:30 PM 发表 多谢爱乐人兄的首肯!有空请听听PHI 3MKII吧,它确实和一般的书架箱不同,例如它的端庄大气、密度感......。另外,我发现白色版本的PHI 3MKII其实也挺好看的,有一种高洁的脱俗感。 http://img.usaudiomart. ...
白色的mkII价钱是否一样?
作者: jp    时间: 2014-4-30 10:39 AM
一样的。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