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ECI-3功放惨状 [打印本页]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1-21 10:32 PM
标题: ECI-3功放惨状
2004年买的功放,在客厅使用,2008年维修过一次,换了继电器和电位器;现今再次出现间歇性右边不响,直至完全不响,本以为又是继电器故障,快递到昌业维修部,打开后发现电路板和元件锈蚀严重,以至无法修复。
    唉!以后功放,要定期开盖吹尘保养,方可长久!



IMG_1411.jpg (91.54 KB, 下载次数: 268)

IMG_1411.jpg

IMG_0049.jpg (120.45 KB, 下载次数: 243)

IMG_0049.jpg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1-21 10:34 PM
也就仅仅10年的寿命。

IMG_2631.jpg (117.01 KB, 下载次数: 242)

IMG_2631.jpg

IMG_6006.jpg (107.18 KB, 下载次数: 215)

IMG_6006.jpg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1-21 10:34 PM
可怕的灰尘。

IMG_6634.jpg (120.72 KB, 下载次数: 210)

IMG_6634.jpg

IMG_6990.jpg (106.61 KB, 下载次数: 225)

IMG_6990.jpg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1-21 10:35 PM
估计最后一张图片中的铜绿,比较麻烦。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21 10:49 PM
看那厚厚的尘,实在为你那的听音环境担忧,平常不听时使用一块布盖好吧,进尘少些。另外也留意防潮气腐蚀甚至短路。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4-1-21 10 PM 编辑 ]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1-21 10:58 PM
请版主提供些保养功放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 kks    时间: 2014-1-21 11:00 PM
也许中国的空气质量决定我们只能购买国产的音响器材了,北欧那边如同人间天堂般,何曾考虑到我们这里空气污染这么严重啊。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1-21 11:10 PM
完全报废又心有不甘,换主板或许是一个方法?未知版主有何好的建议?也请大家参详一下。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21 11:16 PM
我是见了不少机器的内部图,像积到这么厚的尘,还是第一次。这厚尘一旦碰到潮气大的梅雨天气极容易短路烧机冒烟!
解决方法是尽量选择在干糙干净些的环境使用,平常勤快些清洁机器的灰尘,不使不用时如上面提到的在机器散热孔上盖一块毛巾减少灰尘进入。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1-21 11:18 PM
请问清洁灰尘,要打开机盖吗?用高压空气吹如何?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1-22 08:10 AM
估计这几年,附近的楼房装修,含水泥成份的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内里,以致日久天长的,积重难返了!
作者: lxp5369    时间: 2014-1-22 09:04 AM
死马当活马医吧,先用吹风机把灰尘吹去,再清理锈迹,找故障,该换的元器件就換,不想化钱化功夫,就只能当古董了。关键环境要注意和机器要保养。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1-22 09:43 AM
正常环境使用,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估计使用环境比较恶劣,灰大,湿度高,可能还有腐蚀性介质。
作者: 365fjtt    时间: 2014-1-22 09:56 AM
应该和使用环境有关系,我2001年购的国产功放也没怎么养护还整洁如新,除了音量遥控自己搞坏了其他一点毛病都没!
作者: 731564798lxw    时间: 2014-1-22 09:58 AM
请问楼主什么地方呢?估计你们那里气候潮湿吧,我们新疆气候干燥,一般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但灰尘还是一样的,我的做法是剪切了块和机器面一样大小的PVC透明盖布,平时就盖着,开机也不挪开,可以提高点机器的温度,但夏天就要把透气孔那里移开,因为新疆夏天温度太高了!
作者: polo668    时间: 2014-1-22 10:06 AM
机器保养太重要了,大家要引起重视了!希望楼主的机子还能有回春的机会。
作者: HiFi123    时间: 2014-1-22 10:41 AM
现在空气污染太厉害了!
作者: guran5532    时间: 2014-1-22 12:30 PM
家里是不是煤气或者潮气很重?
作者: 365fjtt    时间: 2014-1-22 03:06 PM
推荐学习下人家 的发烧清洗:
http://www.tonewinner.com/bbs/sh ... 458&forumpage=6
:lol :lol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1-22 04:55 PM
据维修部说,功放不用时,最好拔了电源,我的机子估计就是长期不拔电源,再加上防尘没做好造成的,我住佛山7楼,真的不潮湿。

[ 本帖最后由 pcyee 于 2014-1-22 04:57 PM 编辑 ]
作者: 天天风险    时间: 2014-1-22 08:50 PM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正好换新的了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4-1-22 10:40 PM
原帖由 365fjtt 于 2014-1-22 03:06 PM 发表
推荐学习下人家 的发烧清洗:
http://www.tonewinner.com/bbs/showtopic.aspx?topicid=15458&forumpage=6
:lol :lol
有点夸张。。。
作者: shdez    时间: 2014-1-22 10:47 PM
出土文物。好好收藏
作者: 斯迈_郑    时间: 2014-1-22 11:40 PM
压缩空气吹掉的只是表层的浮灰,而沾附内里的积尘,需要用防静电毛刷+压空来清除。无独有偶,我今天刚好给用了10年的美丽安进行了除尘清理,前后比对可以用焕然一新来感叹,不能贴图,想要看图的请入群183324140找日照-郑
作者: 皇家芭蕾    时间: 2014-1-22 11:46 PM
这灰尘吓死人。懒人。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4-1-23 12:01 AM
环境灰尘多,遇上湿度大的天气容易出故障。
作者: 大川    时间: 2014-1-23 10:45 AM
这台ECI-3好惨!
音响器材、电脑等等电器设备应根据环境情况定期除尘,现在有许多进口和国产的电器清洁产品可以买到的,干性的清洁剂可以清洁电路板;油性的复活剂用于清洁电位器、开关触点等。都是自喷式的,用起来很方便,当然首先用压缩空气或皮老虎什么的吹去浮尘。
什么“立德”、“汰渍”还是免了吧,那简直是在给机器用刑!

[ 本帖最后由 大川 于 2014-1-23 10:58 AM 编辑 ]
作者: yamahavmax    时间: 2014-1-23 06:52 PM
标题: 机罩机罩
搞个亚克力罩挺不错的

QQ图片20140123184217.jpg (29.24 KB, 下载次数: 141)

亚克力

亚克力

作者: only24    时间: 2014-1-24 02:10 PM
标题: 回复 29# 的帖子
这个罩子怎么通风啊。。
作者: jp    时间: 2014-1-24 02:17 PM
使用时拿开即可。
作者: gyming708    时间: 2014-1-24 02:21 PM
我在广州。自己的柴尔功放2000年至今,修也修过,还是使用正常,根本没有这么严重的锈蚀和灰尘。使用方法和家居环境都是因素。
作者: jknn001    时间: 2014-1-27 06:58 PM
估计使用频率也不高吧.这东西贱得狠,你天天用,不管它,一点没事.灰都不会有太多(机器常热.灰不容易结).就怕你太爱惜.不常用,还盖这盖那,死得就快!
作者: HiFi123    时间: 2014-1-27 08:07 PM
原帖由 斯迈_郑 于 2014-1-22 11:40 PM 发表
压缩空气吹掉的只是表层的浮灰,而沾附内里的积尘,需要用防静电毛刷+压空来清除。无独有偶,我今天刚好给用了10年的美丽安进行了除尘清理,前后比对可以用焕然一新来感叹,不能贴图,想要看图的请入群183324140找日 ...
不说不知道,我发现原来我也不能上图了。
作者: solomon    时间: 2014-1-28 11:24 AM
你好,论坛不能贴图可以参考以下帖子 《论坛上传图片的操作说明》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4000&extra=page%3D1 ,不能贴图的原因有二种:一:IE8浏览器的设置有关,二是可能是图片太大了,上传不了。可以使用上面帖子方法解决。
作者: HiFi123    时间: 2014-1-29 05:12 PM
原帖由 solomon 于 2014-1-28 11:24 AM 发表
你好,论坛不能贴图可以参考以下帖子 《论坛上传图片的操作说明》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4000&extra=page%3D1 ,不能贴图的原因有二种:一:IE8浏览器的设置有关,二是可能是图片太大 ...
找到原因了!原来是浏览器防广告插件惹的祸。
作者: HiFi123    时间: 2014-1-29 05:14 PM
原帖由 斯迈_郑 于 2014-1-22 11:40 PM 发表
压缩空气吹掉的只是表层的浮灰,而沾附内里的积尘,需要用防静电毛刷+压空来清除。无独有偶,我今天刚好给用了10年的美丽安进行了除尘清理,前后比对可以用焕然一新来感叹,不能贴图,想要看图的请入群183324140找日 ...

帮郑兄贴图!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3-22 06:58 PM
该功放最终无法维修,宣告不治!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3-22 07:07 PM
33楼的说得对,我曾有一段较长时间不用,还用布盖着,唉!唯有再买一台新的了。
再请问大家,旧的残骸还有什么作用?还是丢弃了?
作者: jp    时间: 2014-3-23 11:59 AM
可以先留着,以后有些零件可以用得上。
作者: weiz    时间: 2014-3-25 03:23 PM
撇开灰尘不说,以喇叭接线柱的内部焊线用料来看,不需用什么发烧音箱线了。
作者: jp    时间: 2014-3-25 04:21 PM
原帖由 weiz 于 2014-3-25 03:23 PM 发表
撇开灰尘不说,以喇叭接线柱的内部焊线用料来看,不需用什么发烧音箱线了。

那么你看以下这台售价数万元的CD机有必要用发烧电源线吗?

CD机内部图.jpg (76.22 KB, 下载次数: 167)

CD机内部图.jpg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4-3-25 04:24 PM
原帖由 weiz 于 2014-3-25 03:23 PM 发表
撇开灰尘不说,以喇叭接线柱的内部焊线用料来看,不需用什么发烧音箱线了。
音响器材关键是调音技术不是比拼用料。。。
作者: weiz    时间: 2014-3-25 04:44 PM
原帖由 陈先生 于 2014-3-25 04:24 PM 发表
音响器材关键是调音技术不是比拼用料。。。

但是调音也要有用料品质为基础,这寸把线反映了产品设计的档次和定位。
作者: weiz    时间: 2014-3-25 04:52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3-25 04:21 PM 发表

那么你看以下这台售价数万元的CD机有必要用发烧电源线吗?

小电流前端器材对电源线敏感我认可,但功放输出端用小细线焊接我困惑,什么是发烧,如果它是电脑箱功放我就不讨论了。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3-25 04:56 PM
条条大道通罗马,不管用什么办法,能设计出好声才是关键!

另外,零件可到DIY论坛交易。
作者: jp    时间: 2014-3-25 04:58 PM
原帖由 weiz 于 2014-3-25 04:52 PM 发表

小电流前端器材对电源线敏感我认可,但功放输出端用小细线焊接我困惑,什么是发烧,如果它是电脑箱功放我就不讨论了。

那对这台十多万的前级中用了这么长的细电线又怎么解释?还有,从变压器出来的线和输给接线端子的线所通过的电流谁大呢?
还有,以下这台美国纯A类后级,售价八万多元。纯A类机要求电流更大,那么你看它机内的接线够粗吗?

IMG_6736.JPG (124.41 KB, 下载次数: 205)

IMG_6736.JPG

作者: bunongle    时间: 2014-3-25 10:47 PM
确实用发烧线之类的是有用的,至于是好的转变还是差的转变得看你的搭配。这是我的切身体会,虽然我是有点想不通,但确实有影响。说实话,我用过冒牌的发烧电源线(事前自己明知不会是真线,但好的真线我消费不起),但和机线也是一耳朵的差距。
作者: bunongle    时间: 2014-3-25 10:50 PM
确实用发烧线之类的是有用的,至于是好的转变还是差的转变得看你的搭配。这是我的切身体会,虽然我是有点想不通,但确实有影响。说实话,我用过冒牌的发烧电源线(事前自己明知不会是真线,但好的真线我消费不起),但和机线也是一耳朵的差距。之所以说是一耳朵,是因为换线后开机前本不抱太大希望,就是弄个好玩而己,但一开机的区别还是让我惊讶。
作者: 虎门阿晓    时间: 2014-3-26 09:01 AM
电源线嘛,我们到嘉密的总部看看就知道有无用了,人家展示给经销商听的都是鸡线,这点跟什么人家那里电源干净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觉得,电源输送到器材的中间过程千回路转,如果这一段是至关重要的话,也太神乎其乎了。就好像有人说能分辨出水电和火电,难道这样听音乐不会太累?
作者: bunongle    时间: 2014-3-26 11:11 AM
原帖由 虎门阿晓 于 2014-3-26 09:01 AM 发表
电源线嘛,我们到嘉密的总部看看就知道有无用了,人家展示给经销商听的都是鸡线,这点跟什么人家那里电源干净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觉得,电源输送到器材的中间过程千回路转,如果这一段是至关重要的话,也太神乎其乎 ...
所以我说想不通,但确实有区别。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3-26 12:24 PM
呵呵,嘉密的线材线身设计得比较细些,非“鸡线”、是真正的发烧设计啊!导体为多股银包铜,具有铜的温暖与银的细节与延伸,嘉密在机器内部连线、音箱内部连线还有信号线、喇叭线广泛的使用了这些线材。我也有意使用这条嘉密导体来做我箱子的跳线的考虑。
嘉密的发烧线材:
http://www.gamutaudio.com/en-GB/ ... Speaker-cables.aspx

我还是觉得,什么材料也好、粗细也好、设计的繁简也好,都还只是物料的范畴、一件器材需体现出设计师对声音的理解、把握整体性、能调出好才是关键!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4-3-26 01:32 PM 编辑 ]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