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让器材为音乐服务——家访佛山梁生的音乐系统 [打印本页]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10:06 AM
标题: 让器材为音乐服务——家访佛山梁生的音乐系统
这世界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呢?


发烧友是因为音乐而完善器材、还是因为一套好器材而感受音乐的魅力?
我想梁生是两者有之。


这个周末,我与马生一同来到梁生的“音乐发烧窝”拜访。梁生的“音乐发烧窝”位于佛山的一个高尚小区内,进入宽敞的大户型内,家里5个房间,在分配上先是满足家人的起居需要,客厅有40多平方的喜人空间,可梁先生并不想在客厅上听音,以免影响家人,而是拿出了其中一间并不大的房间来做听音室。按照梁先生的看法,这些喜好不能影响家人的生活。

为什么说梁生是属于音乐类发烧友,是我一进梁生的听音室就看到整板墙的书柜都放满了音乐CD软件,我想上千张是没问题的。从梁生收藏的音乐类型来看,涉及面还是非常之广泛,大部份为古典音乐,其它的爵士、人声、民乐等都有涉及。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1-3-14 10:17 AM 编辑 ]

_MG_7783-16.jpg (77.2 KB, 下载次数: 336)

_MG_7783-16.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10:14 AM
梁生目前的听音系统配置:


音源:挪威音乐之旅EMC-IUP CD
前级:挪威音乐之旅EC-4.8前级
后级:挪威音乐之旅AW-180单声道后级
音箱:英国PMC OB1
滤波器:香港MS CY6000滤波器
器材架:香港声美力 CY水晶层板
线材:英国艺康斯、美国MIT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1-3-14 10:16 AM 编辑 ]

_MG_7760-1.jpg (54.51 KB, 下载次数: 315)

_MG_7760-1.jpg

作者: jxjdz    时间: 2011-3-14 10:24 AM
沙发啊
楼主的家 专门的音响房  很不错的器材
十多万啊

[ 本帖最后由 jxjdz 于 2011-3-14 10:25 A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11-3-14 10:38 AM
四块声美力水晶板,很猛!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10:39 AM
梁生供职于当地电力系统,平常工作繁忙,闲暇时侯音乐就成为梁生少数爱好之一。
梁生之前系统还没有这么高班,就已经开始大量的收藏软件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对音乐的执着外,也逐渐对重播音乐的系统有一定的要求。

梁生对我说:他非常喜欢“音乐之旅”的风格,认为它家的器材总能抓住音乐的感染力,所以就一口气购入了“音乐之旅”的EMC IUP CD机、挪威音乐之旅EC-4.8前级、挪威音乐之旅AW-180单声道后级。近期又添入PMC OB1这款三分频落地箱。

_MG_7774-7.jpg (55.13 KB, 下载次数: 319)

_MG_7774-7.jpg

_MG_7776-9.jpg (56.83 KB, 下载次数: 313)

_MG_7776-9.jpg

_MG_7775-8.jpg (47.68 KB, 下载次数: 328)

_MG_7775-8.jpg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1-3-14 10:46 AM
遍地音乐之旅,壮观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10:48 AM
之前看到上海有一个烧友使用到8块的声美力层板来摆放自己的器材,很是壮观。而梁生在对昌业代理的香港声美力新一代水晶层板的考察与试听后,也一口气购入四块,让自己的器材每一件都能享受到优质待遇,由于全为声美力水晶层板,风格是一致的,器材垫上这些层板也会回报予器材该有的效果与平衡。在梁生的试听室旁边,我看到了被换下来的花岗石材垫板,梁声说与声美力CY水晶层板一比,声音就显得太冷太机械了,CY水晶层板在保持着细节动态的同时,在音色上要比石材型垫板饱满温暖不少,对比过后石材垫板“下岗”也是顺理成章了。




香港万成公司的MS CY系列滤波器自上市以来,以数据、效果与标准说话,区别于市面上一般“传统滤波器的效果”,得到了发烧友的认可,产品热销供不应求,昌业常常断货,都是在追着厂家供货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梁生供职于电力系统,对电的意识是比较高的,在试听过MS CY 6000后也没能“逃过”,只有买下为系统服役方才“解毒”。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1-3-14 11:25 AM 编辑 ]
作者: 朗朗清风    时间: 2011-3-14 11:04 AM
太经典了
作者: jp    时间: 2011-3-14 11:07 AM
建议梁先生把CY-6000垫在退役下来的花岗岩上,会更加好声的,而且声音的变化趋向也适合他的系统。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1-3-14 11:10 AM
好器材、好环境!
不知梁生是如何拉专线的?电力系统可以更方便了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3-14 11:13 AM
严重期待后续听感,线材用艺康斯和MIT加上声底润泽的EC功放,让对前端敏感的PMC能发出什么诱人的声音呢?

墙角隐藏在窗帘后的两个小小圆缸,体现了楼主的细心和对环境的考虑。觉得,音箱反射点侧墙位置,和音箱后墙,可以考虑更多的东西。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1-3-14 11:15 A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1-3-14 11:13 AM 发表
严重期待后续听感,线材用艺康斯和MIT加上声底润泽的EC功放,让对前端敏感的PMC能发出什么诱人的声音呢?

墙角隐藏在窗帘后的两个小小圆缸,体现了楼主的细心和对环境的考虑。觉得,音箱反射点侧墙位置,和音箱后 ...
我朋友买过PMC的落地箱,听过,低频太难搞了。不知EC推的效果如何?同样期待。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11:18 AM
在梁生的试听室里,独立的音响布线是做到位了的,看看这四组整齐的插座,以适应今后器材的使用,即使以后还有器材回来服役,加上MS滤波器的6位插,都是够用。既然是独立的试听空间,该尽早做前瞻性的布局与规划,越早考虑全面越好,等之后才来补进,就困难与复杂很多了。

_MG_7773-6.jpg (61.25 KB, 下载次数: 188)

_MG_7773-6.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11:26 A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1-3-14 11:13 AM 发表
严重期待后续听感,线材用艺康斯和MIT加上声底润泽的EC功放,让对前端敏感的PMC能发出什么诱人的声音呢?

墙角隐藏在窗帘后的两个小小圆缸,体现了楼主的细心和对环境的考虑。觉得,音箱反射点侧墙位置,和音箱后 ...


我之前也与您的担心一样,实际效果我稍后报告。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1-3-14 12:24 PM
一套系统用上四块声美力水晶层板,足可以看到,楼主对细节的重视。不少烧友都有深刻的体会,重视细节,系统一定出好声。数月前,我用上了水晶层板,所取得的效果令我意想不到,真是学习了。所以,我建议想少花钱,又能简单便捷地对提升系统的能力,不访试试上一块声美力水晶层板。
作者: jxjdz    时间: 2011-3-14 12:56 PM
楼主后面的 两个东东,是 小圆缸啊!!!

我还以为是 棉质的小矮凳呢。。。。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01:21 PM
声美力CY水晶层板还有一个玩法是可以通过连接一条屏蔽线引入到插座的线来进一步改善层板的效果的,梁生使用了整整四块层板,就有4条屏蔽线需要接地,这并不能难倒与电力打交道的梁生,他为这四条地线设计了一个螺栓扣来锁紧,再连接到一条标准电源的公插(仅接用地线口),这样全部层板的地线都可以紧紧的固定到插座了。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_MG_7759-12.jpg (47.88 KB, 下载次数: 203)

_MG_7759-12.jpg

_MG_7781-14.jpg (39.37 KB, 下载次数: 206)

_MG_7781-14.jpg

作者: jp    时间: 2011-3-14 01:32 PM
层板上接地线是必需的,改善很明显。
作者: WOOW    时间: 2011-3-14 01:59 PM
LZ的供电系统很猛,从系统配置来看,LZ对中频的要求不低。对声音的情感也很有追求。

[ 本帖最后由 WOOW 于 2011-3-14 02:00 PM 编辑 ]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02:10 PM
PMC与ATC这类箱子同属于比较有特点的英国老牌监听箱之一,ATC更注重中频的致密性,PMC则靠复杂的迷宫式线形传输箱体设计来改善中低频的下潜及松融度。PMC OB1是一款很适合不太大环境下使用的小型落地箱,传承于PMC的箱体设计,有不少烧友也认为这类设计的低频速度偏慢,需要大功率、速度快速与控制力极佳才能推好PMC。如果没有推好它的话,低频会乱串无层次感,甚至我也听到一些烧友的观点:推PMC先别管音色与风格会怎么样,先控制好PMC的低频就算成功等云云……。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1-3-14 02:12 PM 编辑 ]

_MG_7767-3.jpg (47.72 KB, 下载次数: 196)

_MG_7767-3.jpg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1-3-14 02:25 PM
后墙墙角两圆缸是藏普洱茶的吧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02:27 PM
原帖由 米其林 于 2011-3-14 02:25 PM 发表
后墙墙角两圆缸是藏普洱茶的吧


应该是的,我家里也是一个大缸保存着一些,估计喝个10年没问题的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3-14 02:45 PM
梁生不但器材好,而且电源、层板等处理也很到位。是否器材后面中央、两个墙角加扩散板、吸音柱等效果更好。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3-14 03:11 PM 编辑 ]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1-3-14 03:21 PM
休息一下。。。。。。。。。广告之后更精彩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04:29 PM
听感:

开声使用的是比拉芳提在卡耐基大厅,这套系统给我的感受是清晰,快速,清爽,完全不是我想象中ECPMC的风格。我还与马生说,感觉PMC低频的下潜还没体现出来。原来之前只是在热机,直到梁生把音量拧大了一些,PMC的监听与低频的下潜与丰润风格才体现出来。之前提到的以EC的风格能否控制住这款PMC,在梁生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搭配实践,也为梁生大胆起用EC来搭配而折服。

EC在早期是以低瓦数的纯甲类功放而起家,在EC合并机产品线及早期一些低功率纯后级功放里,是比较注重音色的渲染的。到了AW180双单声道及AW400NEMO这类设计,在速度感、清晰度,控制力方面对比早期的产品有了不少的提升,在前级方面,目前顶班EC4.8前级比起之前的EC4.7也是这个设计思路,最近EC推出的ECI-5MKII合并机也是属于EC新风格的体现。所以在搭配PMC的时候与EC的入门合并机那种风格相比已经是不可一喻而比。

另外整套系统能控制住PMC与梁生所做细节是分不开的:如专门拉的音响专线、使用MS滤波器、声美力CY水晶层板、全部使用平衡方式连接,音箱使用钉垫调教,使用地毯等等。这方方面面的调整汇合起来,正面改善是可听得到的变化,我们一致认为在这套系统里不觉得细节少、没层次、没动态、低频浑浊。反而是具有监听风格的丰富细节变化、一字排开的器材摆位更利于声场定位的利用。我一个人享用着皇帝位,感受到良好的声相聚焦。马生做在旁边就没有我那么好享受了。在播放一张发烧人声音乐时候也能及时的“监听”到比较强横的动态与霸道的低频,速度感一直是我这次觉得比较意外的地方,完全没有觉得PMC慢与拖,深沉伴着一些宽松,但不散,有不错的凝聚力度。我后来想象上次听EC NEMO推美国瑰宝大箱双12寸低音的时候就觉得这并不意外,毕竟这都属于EC级别比较高的型号了,自然是比低端产品线具有优势。在试听古典与雨果早期的民乐时候觉得系统平衡自然,监听风格的箱子是很能反映出前端系统及播放软件的细微变化的。在听着民乐,民乐的粘稠与温暖感同样到位,加上EC一些略为甜美饱满的风格,整套系统还是相当有HIFI性与感染力。

_MG_7782-15.jpg (66.18 KB, 下载次数: 200)

_MG_7782-15.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4 04:44 PM
提到空间的处理时,如果当初能使用微孔板在吊顶时候利用一定的空腔来抵消一些低频,这对小环境是非常有作用的,容易获得更宽松干净自然无压逼感的低频。
作者: gz和弦    时间: 2011-3-14 04:49 PM
器材和环境都很不错,这套系统音箱如果选4万多的瑰宝的落地箱,效果也会很不错的
作者: x.l    时间: 2011-3-14 05:13 PM
pmc与legacy是完全两种风格的啊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1-3-14 05:46 PM
梁先生是一位重视生活质素的人士,待人热情随和,彬彬有礼。书架上除了丰富的音乐软件外,还收藏着不少中外名著和精致的小件工艺品摆设,一切都无不显露出梁先生对音乐、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即使是选择音响,他也很重视品味和乐感,所以一套音乐之旅成为他的不二之选也就不难理解了。说回梁先生这套高级器材,我赞同芍药版主的采访记,虽然我对这套系统的声音质素已有一定的预期,但还是对这套系统的速度感颇感意外,同时又不失音乐之旅优美的线条感,是一套能安静地长时间欣赏音乐的好系统。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1-3-14 07:19 P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1-3-14 05:46 PM 发表
即使是选择音响,他也很重视品味和乐感,所以一套音乐之旅成为他的不二之选也就不难理解了 ...


[ 本帖最后由 2009lg 于 2011-3-14 07 PM 编辑 ]
作者: 暗夜之手    时间: 2011-3-14 07:32 PM
环境不错啊,全套音乐之旅驾驭PMC,以前听过AW400,音乐之旅高班后级声音的速度和解析力和合并机有很大不同,搭配PMC不错
作者: anjing    时间: 2011-3-14 08:26 PM
能玩上一套那么好的器材与一个独立的环境,也知足了.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3-14 08:32 PM
独立环境让人羡慕,更难得是很会照顾家人感受。。。。。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3-14 10:17 PM
老烧说过,PMC 一是要搞好电源,二是前后级伺候,才能发挥传输线的优势,梁老师的搭配得到很好的验证。

EC推PMC的听感也出乎我的意料,想起广州听的NEMO推瑰宝,心里有数了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1-3-14 10:42 PM
听过一耳朵PMC的书架箱,好声音,比我的AE1更监听,更有质感一些。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5 09:40 AM
梁生喜爱音乐十几年,严格来说,在对音乐及软件的热爱更多,器材有的已经购入很久了,当中变动并不大。
作者: Allen    时间: 2011-3-16 12:54 PM
令人羡慕的器材~~
作者: 大地之歌    时间: 2011-3-17 02:51 PM
软件典藏丰富,爱乐人士。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18 09:42 AM
是的,不少CD都是10多年前购买,是难得的早期版本,换算到如今被高吵的早期CD价格,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作者: anjing    时间: 2011-3-18 06:15 PM
等CD软件停产后会不会也象LP那样被爆炒.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3-20 12:44 PM
其实现在CD头版碟价格已经被吵得离谱了.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2-3 09:08 PM
标题: 让器材为音乐服务——家访佛山梁生的音乐系统
目前来看声美力水晶层板接地线分开引入接地端应该还有提升.!
作者: jp    时间: 2012-2-3 09:40 PM
梁先生这么多块水晶板应该分开并联接地,这比几根线接到同一点好声。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6 11:51 A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1-3-14 10:14 AM 发表
梁生目前的听音系统配置:


音源:挪威音乐之旅EMC-IUP CD机
前级:挪威音乐之旅EC-4.8前级
后级:挪威音乐之旅AW-180单声道后级
音箱:英国PMC OB1
滤波器:香港MS CY6000滤波器
器材架:香港声美力 CY水晶 ...

看了梁先生的烧窝,很羡慕。整个音响房观景很简洁,一字排开的水晶板令人叹为观止,看到那密密麻麻的软件更是心痒不以。也注意到梁先生的层板用的是原装标配的铜质接地屏蔽线,建议梁先生升级接地屏蔽线,整套音响会有鱼跃龙门般的变化的。我的邓姓老烧的几块声美力层板,都是自己用“音乐丝带”制作了接地线,效果非同一般。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2-6 12:02 PM 编辑 ]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6 12:03 PM
原帖由 jp 于 2012-2-3 09:40 PM 发表
梁先生这么多块水晶板应该分开并联接地,这比几根线接到同一点好声。

JP这话不假,是经过多次测试得出的结论,值得推荐!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2-6 12:16 PM

作者: luhui    时间: 2012-2-6 12:49 PM
很羡慕梁先生的器材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6 06:20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1-3-14 02:27 PM 发表


应该是的,我家里也是一个大缸保存着一些,估计喝个10年没问题的

米琪兄盯上主人家的普洱茶了。 芍药版主的普洱茶要不断更新啊!常喝常有!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2-6 07:54 PM
呵呵,好在现在普洱茶便宜了很多,不象以前那么紧俏了,可随买随喝了.
等我的生茶存够十年,就可开喝了.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0 09:18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1-3-14 02:27 PM 发表


应该是的,我家里也是一个大缸保存着一些,估计喝个10年没问题的

独自收藏,还准备喝十年?严重违规!缴枪不杀!与我分享最为上策。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5-20 09:29 PM
还有一件台商定制第一批下关四号七子饼茶没开箱,十年后的粮食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8 04:10 PM
重温这个帖子,再次体会梁先生发烧历程。这次梁先生冲着C100+C101来,说明梁先生独具慧眼。看到梁先生整齐划一的电源墙插,感觉梁先生不愧是电力专业人士。不知梁先生的水晶板地线升级了吗?知道梁先生是一位音乐软件发烧友,真的好想有机会拜访并讨教一番。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3-3-1 12:14 PM
黑金层板的无论放音源还是功放,效果都是显著的。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