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东游客家围 大埔会知音 [打印本页]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8:35 AM
标题: 东游客家围 大埔会知音
事出朋友的座驾需要路试,他希望我一起去试,以便可以交流对车子状况的看法和有个照应,我就扮一回行家罢了。其实我早就也很想去永定看看全国最大的客家围屋。这事已经韵讓了一段时间,一番斟酌,最后决定走一趟福建永定,目标是永定土楼群。
550公里的单程,又是第一次前往,这需要做一点功课。于是我们分别在网上了解永定土楼景点和从广州到永定的线路图。我从搜狗地图上整理,他从车迷网上看看相关资讯,把两方面的资料整合,形成确定性的线路图;在广州出发经广园快速——荔新大道——广惠高速——济广高速——长宁接S224、G205——河源接X154经东源镇——梅河高速——梅州——S223——雁洋镇——下洋镇——S309经大溪乡——X622到“福建土楼群核心区”永定湖坑镇(目的地)。

福建永定土楼核心区 _conew1.jpg (279.58 KB, 下载次数: 469)

福建永定土楼核心区 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8:36 AM
走粤东高速录,一路上看到的隧道外观与其他高速不一样,这里的高速路隧道口外墙经过特别装饰,颜色十分抢眼。这可能对长途跋涉的司机精神上有一个舒缓的作用。

DSC01078_conew1.JPG (131.17 KB, 下载次数: 401)

DSC01078_conew1.JPG

DSC01079_conew1.JPG (153.56 KB, 下载次数: 368)

DSC01079_conew1.JPG

DSC01080_conew1.JPG (161.62 KB, 下载次数: 395)

DSC01080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8:37 AM
我们从路线图上得知;回程时要经过梅州的大浦县,而大浦县就是论坛网友凡音兄的家乡。于是我们商议一定安排好时间,在经过大埔时要拜访凡音兄。
本来,故事应该从永定开始讲,但在大浦与凡音兄见面的经历使我们觉得先吐为快,这样,故事就从尾到头讲,把永定的见闻放在以后再报道。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8:39 AM
虽然这是一次“私游”,但拜会凡音兄基本决定。出发前,已经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凡音兄,但是路上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这事还未能最后敲定。但在我们到达永定开始,我们的联系就没有间断过,传说中客家人素来好客由此可见一斑,素未谋面的凡音兄是一位热情好客的烧友。凡音兄的热情,徒增我们双方见面的欲望,我们决定安排好时间,即使缩短永定的行程,也一定要在大埔与凡音兄见面!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8:44 AM
从永定的初溪返回大埔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急急忙忙地在通议大夫第(又名一腹三翰院)走了一趟。

大夫第标牌 .JPG (136.77 KB, 下载次数: 392)

大夫第标牌 .JPG

一腹三翰院 .JPG (171.5 KB, 下载次数: 375)

一腹三翰院 .JPG

一腹三翰院 典故 .JPG (198.21 KB, 下载次数: 373)

一腹三翰院 典故 .JPG

一腹三翰院大门 .JPG (154.65 KB, 下载次数: 369)

一腹三翰院大门 .JPG

通议大夫第一进大院 .JPG (164.39 KB, 下载次数: 414)

通议大夫第一进大院 .JPG

一进右 .JPG (180.67 KB, 下载次数: 414)

一进右 .JPG

一进左 .JPG (181.93 KB, 下载次数: 397)

一进左 .JPG

通议大夫第祖堂 .JPG (177.28 KB, 下载次数: 423)

通议大夫第祖堂 .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8:46 AM
梅州大埔百侯镇是一个历史沉淀深厚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26 08:48 AM 编辑 ]

DSC01638_conew1.JPG (229.69 KB, 下载次数: 409)

DSC01638_conew1.JPG

钦点翰林 .JPG (187.64 KB, 下载次数: 415)

钦点翰林 .JPG

进士扬之徐 .JPG (185.02 KB, 下载次数: 406)

进士扬之徐 .JPG

科举进程图 .JPG (140.83 KB, 下载次数: 400)

科举进程图 .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8:52 AM
具有240年历史的通议大夫第(又称一腹三翰院)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如今保存还算完好;
清代大埔百侯一腹三翰院科举与仕宦的基本情况
一、经历二起二落的老大杨缵绪1697—1771
       杨缵绪于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广东乡试以易经中式第四名,由附生成举人;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三甲第46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至迟在雍正元年(1723)八月已任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后改任监察御史。雍正二年四月在参与会审庄亲王府财务总管焦弘勋时秉公执法,得罪刑部和小庄亲王,被革职回籍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雍正帝崩,当年十二月,杨缵绪被乾隆帝征召起用。先后在甘肃、江苏、广西任知府(正四品)多年,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升浙江分巡金衢严(金华、衢州、严州)道,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五月升任陕西按察使(正三品),在任两年余,于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九月上旬以不职休致。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四月还因保举连坐被降去顶带二级。
二、不怨君王怨画师的老二杨黼时(17081795)
      杨黼时于雍正十三年(1735)乙卯科以诗经中式广东第五十五名,由增生成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第63名进士,选庶吉士,次年五月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乾隆三年(戊午,1738)七月任山西乡试副考官,同年因母逝回乡服丧。乾隆八年(癸亥,1743)闰四月朝廷考试翰林、詹事等官,杨黼时因名列四等(末等),改授湖北黄梅县知县(正七品)。当时他写有《昭君怨》一诗,内有不怨君王怨画师一句,道出其不满与无奈。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前后以疾辞官回乡。任山西乡试副考官可说是其最为风光的时候。
三、极为倒霉的老三杨演时1711—1774 杨演时于乾隆三年(1738)戊午科由附生以诗经中广东第七名举人,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二甲第37名进士,选庶吉士;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参加散馆考试后于五月十七日授翰林院编修。当月二十九日,乾隆出题考试翰林、詹事等官,演时因名列四等于六月初七日被免职,当时不过三十八岁。 杨演时只当了半个多月的翰林官,正值风华正茂的时候就被免职,也真够倒霉了。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26 09:47 AM 编辑 ]

通议大夫第一进大院 .JPG (164.39 KB, 下载次数: 396)

通议大夫第一进大院 .JPG

通议大夫第二进.JPG (190.82 KB, 下载次数: 399)

通议大夫第二进.JPG

雕花頂樑 .JPG (200.76 KB, 下载次数: 391)

雕花頂樑 .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8:58 AM
大夫第祖堂“咸庆堂”匾牌下面还有一块“七叶衍祥”的匾牌,这块匾牌有一段故事:

七叶衍祥 (1).JPG (177.53 KB, 下载次数: 420)

七叶衍祥  (1).JPG

七叶衍祥 (2).JPG (162.39 KB, 下载次数: 405)

七叶衍祥  (2).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03 AM
在“一腹三翰院”左后侧,有一座316年历史的“文明毓秀”。可惜这座建筑的正面由于年久失修而倒塌,现在新建了一个大门,显得有点不协调。

文明毓秀 (1).jpg (182.33 KB, 下载次数: 413)

文明毓秀  (1).jpg

文明毓秀 (2).JPG (175.67 KB, 下载次数: 383)

文明毓秀  (2).JPG

文明毓秀 (3).JPG (219.65 KB, 下载次数: 388)

文明毓秀  (3).JPG

文明毓秀 (4).JPG (201.78 KB, 下载次数: 388)

文明毓秀  (4).JPG

文明毓秀 (5).JPG (210.98 KB, 下载次数: 387)

文明毓秀  (5).JPG

文明毓秀 (8).JPG (247.97 KB, 下载次数: 382)

文明毓秀  (8).JPG

文明毓秀 (9).JPG (260.71 KB, 下载次数: 396)

文明毓秀  (9).JPG

文明毓秀 (10).JPG (277.38 KB, 下载次数: 407)

文明毓秀  (10).JPG

文明毓秀 (11).JPG (252.84 KB, 下载次数: 382)

文明毓秀  (1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06 AM
我们安顿好在大埔过夜的地点,就与凡音兄见面。通过电话,我们约定在宾馆的大堂见面。由于事前我们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子,凡音兄在论坛上观点鲜明,颇具个性,谈论古典音乐显得渊博老到。在我们心目中,他应该是一位四十多岁,有一定社会经历且有个性的的壮年汉子。但当凡音兄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两人都大吃一惊,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面前的凡音兄竟然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左为凡音兄)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29 01 PM 编辑 ]

吴兄 (1)_马赛克处理.jpg (149.63 KB, 下载次数: 395)

吴兄  (1)_马赛克处理.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10 AM
虚寒一番,凡音兄与同来的一位大浦文化局的好友陪同我们游了大埔著名的客家围楼“泰安楼”。
泰安楼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它建立于清乾隆28(1764) ,历今有248年的历史了,其座东北向西南,砖石木结构。楼呈正方形,长49,宽52.6,占地面积2577平方米,建筑面积5136平方米。楼高三层,共有房200间,因楼的外墙为石墙,故俗称石楼。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其四周有天井。三层楼房把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的格局,楼两侧各有一座书斋,为读书求学的场所。 该楼风格独特,雄伟粗犷,设计精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是客家名居建筑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华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该楼于20028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楼门楼 (2).JPG (226.13 KB, 下载次数: 277)

泰安楼门楼  (2).JPG

泰安楼门楼 (1).JPG (219.99 KB, 下载次数: 264)

泰安楼门楼  (1).JPG

泰安楼简介 .JPG (229.69 KB, 下载次数: 270)

泰安楼简介 .JPG

一进 .JPG (210.92 KB, 下载次数: 275)

一进 .JPG

右 .JPG (215.83 KB, 下载次数: 248)

右 .JPG

左 .JPG (234.33 KB, 下载次数: 264)

左 .JPG

内院 .JPG (184.89 KB, 下载次数: 273)

内院 .JPG

不同角度 (6).JPG (196.31 KB, 下载次数: 253)

不同角度  (6).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23 AM
泰安楼内有一个“长寿井”供整个泰安楼的住户用水;

长寿井 (2).JPG (172.05 KB, 下载次数: 267)

长寿井  (2).JPG

长寿井 (1).JPG (214.84 KB, 下载次数: 294)

长寿井  (1).JPG

长寿井 啊.JPG (183.66 KB, 下载次数: 256)

长寿井 啊.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26 AM
泰安楼整个三楼的走廊呈环形,外墙设有窗口,一方面可以采光,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射击口;

三楼.JPG (138.09 KB, 下载次数: 277)

三楼.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27 AM
从泰安楼三楼往下看:

不同角度 (2).JPG (235.44 KB, 下载次数: 265)

不同角度  (2).JPG

不同角度 (3).JPG (226.17 KB, 下载次数: 272)

不同角度  (3).JPG

不同角度 (4).JPG (235.32 KB, 下载次数: 264)

不同角度  (4).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30 AM
泰安楼的顶柱很特别;在不少地方看到的顶柱基本上是木柱座在石墩上,而这里的顶柱下面那一截是一米多高的石柱:

石底木柱 .JPG (201.64 KB, 下载次数: 266)

石底木柱 .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32 AM
泰安楼门楼上的那个“泰”字下面的那个“水”少了一点,听说是那是经常发大水,楼主就有意把泰字下面那个水少写一点,祈求平安;

泰字 .JPG (171.74 KB, 下载次数: 298)

泰字 .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36 AM
接着,凡音兄还邀请了一帮子大埔发烧好友一起与我们会面,从他的朋友圈来看,凡音兄是很有品位的年轻人。丰盛的晚餐后先到凡音兄其中的一位烧友的家中拜访。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29 01:48 PM 编辑 ]

切磋交流 (2)_马赛克处理.jpg (153.25 KB, 下载次数: 267)

切磋交流  (2)_马赛克处理.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37 AM
凡音兄旁边的那位是有名的客家山歌王子李先生: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29 01:48 PM 编辑 ]

吴兄 (3)_马赛克处理.jpg (163.34 KB, 下载次数: 256)

吴兄  (3)_马赛克处理.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39 AM
停留片刻就移师凡音兄的“发烧窝”;凡音兄的家窗明几净,布置简朴,非常整洁,真有点一尘不染的感觉,看得出;凡音兄是一位对生活很有要求的人。

DSC01722_conew1.JPG (139.46 KB, 下载次数: 276)

DSC01722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43 AM
在凡音兄的家里,我们就音响和音乐交流心得。谈话中,觉得凡音兄是一位有个性有主见的烧友,他对古典音乐的认识之深,对古典音乐的执着令我们肃然起敬。
他的音乐库是一个古典音乐的宝藏,每张CD都用胶套套好,一丝不拘。看到他的CD宝藏,我情不自禁地(未征得主人同意)就随手抽出CD架上的部分CD一个劲的拍照,意在论坛上分享他的收藏。我惊叹;他的CD宝库全是古典精品!由他的收藏中可见他对古典的忠诚和渊博。

唱片架 .JPG (166.65 KB, 下载次数: 336)

唱片架 .JPG

葛罗米欧 .JPG (240.39 KB, 下载次数: 266)

葛罗米欧 .JPG

哈丝姬尔 .JPG (209.25 KB, 下载次数: 259)

哈丝姬尔 .JPG

哈丝姬尔 1 .JPG (163.1 KB, 下载次数: 275)

哈丝姬尔 1 .JPG

吉内特. 内芙 (1).JPG (183.48 KB, 下载次数: 249)

吉内特. 内芙  (1).JPG

克莱斯勒 (1).JPG (134.54 KB, 下载次数: 278)

克莱斯勒  (1).JPG

莫扎特 小奏 (1).JPG (125.21 KB, 下载次数: 292)

莫扎特 小奏  (1).JPG

莫扎特钢奏 克劳斯 (1).JPG (152.82 KB, 下载次数: 262)

莫扎特钢奏 克劳斯  (1).JPG

莫扎特三重奏 (1).JPG (128.69 KB, 下载次数: 252)

莫扎特三重奏  (1).JPG

舒伯特 鳟鱼 (2).JPG (179.32 KB, 下载次数: 308)

舒伯特 鳟鱼  (2).JPG

瓦尔特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 .JPG (137.89 KB, 下载次数: 250)

瓦尔特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 .JPG

小提琴协奏曲 拉宾 (1).JPG (120.91 KB, 下载次数: 254)

小提琴协奏曲 拉宾  (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44 AM
看到凡音兄的唱片,有谁不馋啊!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45 AM
大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山清水秀,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设施日趋完善。这里的山水田园,土特名产,风味小吃以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大埔县以西河张弼士故居为中心的客家民俗文化村融合了客家民俗文化和张裕酒文化,是省级重点开发景区。三河坝是市级重点建设旅游区,它地处水陆交通枢纽,两岸山峰耸翠,如诗如画;东岸,国家级革命遗址保护单位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雄踞笔枝山头;西岸,有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明代古城、韩江源等景点;三河电站库区的水上乐园为人们假日休闲增添了好去处。埔梅交界的阴那山雄奇险峻,云雾飘渺、怪石嶙峋。千年古刹万福寺依山而建,是韩江水系四大名寺之一。风光秀丽的丰溪林场是著名的省级自然资源保护区,区内古木参天,珍稀动植物众多,构成了天然生态公
园。双髻山峰高路陡、竹海蕉林、石奇洞幽、寺庵掩映,是省级森林度假区。具有客家民居特色的土围楼和方石楼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堪称世界民居建筑奇观。另外,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祖居。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故居以及父子进士石碑坊等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观。
    大埔县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成为广东省唯一的中央苏区县。平安建设成绩显著,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48 AM
大浦名人
新加坡首任总理,现任内阁资政的李光耀。
十九世纪海外华侨首富之一的张弼士1916912日,享年76岁的张弼士因心绞痛病发逝世于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由巴达维亚移柩回祖国故乡安葬,途经新加坡、香港时,荷英政府都下半旗致哀。
邹鲁, 清末,邹鲁在广州加入同盟会。1908年与朱执信等人密谋在广州起义。1922年夏,陈炯明叛乱,邹鲁奉孙中山之命,主持讨伐陈炯明,一举光复广州。次年,孙中山任邹鲁为广东省财政厅长,并受命筹建广东大学(后来改称中山大学)并任校长。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他支持中山大学师生举行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多次进行抗日演说。他任中大校长十多年来,培养毕业生四千八百多人,中大校友遍及世界各国。
曾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罗卓英。
曾任湖南省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的吴奇伟
曾任国民党陆军第五十二军中将军长的赵公武
曾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国防部陆军副司令、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的范汉杰
工业家、慈善家田家炳,田家炳对家乡和国家贡献匪浅,被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英女皇在白金汉宫向田家炳亲授MBE勋章;40多所高等院校授予荣誉教授;数所大学授予博士荣衔;40多个县、市授予荣誉市民的光荣称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55 AM
第二天早上,我们抓紧时间前往大浦著名的客家围楼“花萼楼”。花萼楼离大埔县城大约45公里,可是这45公里真不好走,有大半路程路面在修理,更令我们不解的是;45公里的路,工程应该逐段推进进行。可是有三十多公里的路面还未进入工程就被打出一个个洞,车辆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就好像是坐在跳舞机上。

烂路 (2).JPG (161.33 KB, 下载次数: 242)

烂路  (2).JPG

烂路 (1).JPG (171.7 KB, 下载次数: 238)

烂路  (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9:59 AM
“披荆斩棘”、一颠三波后,我们终于到达花萼楼了。只见花萼楼旁边有一座新建的建筑大煞风景,我想为什么不能采用置换土地的方法,让着建筑离开花萼楼?

萼花楼 (1).JPG (187.81 KB, 下载次数: 250)

萼花楼  (1).JPG

萼花楼 (2).JPG (207.16 KB, 下载次数: 236)

萼花楼  (2).JPG

周边 .JPG (215.1 KB, 下载次数: 244)

周边 .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10:01 AM
花萼楼:日本学者茂木靖一郎教授称此类土楼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27 10:23 AM 编辑 ]

萼花楼介绍 .JPG (266.46 KB, 下载次数: 236)

萼花楼介绍 .JPG

萼花楼 (2).JPG (207.16 KB, 下载次数: 239)

萼花楼  (2).JPG

楼内 (2).JPG (246.36 KB, 下载次数: 230)

楼内  (2).JPG

楼内 (3).JPG (256.9 KB, 下载次数: 254)

楼内  (3).JPG

DSC01752_conew1.JPG (209.35 KB, 下载次数: 246)

DSC01752_conew1.JPG

圈 (3).JPG (229.21 KB, 下载次数: 220)

圈  (3).JPG

DSC01761_conew1.JPG (223.17 KB, 下载次数: 259)

DSC01761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10:08 AM
离开大浦的路上,凡音兄的影子总是在我脑子里,归纳为两个字“佩服”。在大浦这样一个不算大的地方,找古典CD不容易,形成发烧圈更不容易,但大浦深厚的文化氛围令到我们大开眼界。一路上,凡音兄还不断关心我们路上的情况,可见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在此,再次谢谢凡音兄的盛情招待。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26 10:24 AM 编辑 ]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3-10-26 10:25 AM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作者: jp    时间: 2013-10-26 10:47 AM
收获甚丰!
作者: x.l    时间: 2013-10-26 12:12 PM
呵呵,凡音兄应该是70后吧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3-10-26 12:42 PM
原帖由 x.l 于 2013-10-26 12:12 PM 发表
呵呵,凡音兄应该是70后吧
是也。真乃年轻有为、事业有成。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3-10-26 03:02 PM
两位昌业的专家到来,让我等久居山野的一干朋友喜出望外,但由于时间问题未能一尽地主之谊,还请两位海涵。虽然是短暂的交流,但使让我学习良多。两位兄台可谓各有所长,马店长的器材精通和音版对软件的学识都让在下感受颇丰,可谓昌业的“软硬”双骄。两位对在下评论实在过高,受之有愧,无论是音响、音乐、为人处事还有很多东西向大家学习,有时间也欢迎大家来大埔做客,感受下乡下的风土人情。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10-26 04:12 PM
隧道口外墙装饰的创意很好,客家围的历史悠久啊。
从情迷版的图片中看到了吴兄,年轻有为。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3-10-26 04:54 P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3-10-26 03:02 PM 发表
两位昌业的专家到来,让我等久居山野的一干朋友喜出望外,但由于时间问题未能一尽地主之谊,还请两位海涵。虽然是短暂的交流,但使让我学习良多。两位兄台可谓各有所长,马店长的器材精通和音版对软件的学识都让在下 ...

吴兄过誉了。通过这次交流,我充分感受到了吴兄无论对音乐还是音响理解的精深之处,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这次大埔之行,受到你和你朋友们热情的接待,深受感动,十分感谢!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5:05 P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3-10-26 03:02 PM 发表
两位昌业的专家到来,让我等久居山野的一干朋友喜出望外,但由于时间问题未能一尽地主之谊,还请两位海涵。虽然是短暂的交流,但使让我学习良多。两位兄台可谓各有所长,马店长的器材精通和音版对软件的学识都让在下 ...

凡音兄在广州读大学四年,自小就喜欢音乐,敢于往音乐里钻,加上大埔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大埔有这样一群“上档次”的发烧友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5:08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3-10-26 10:25 AM 发表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是的,只要看过客家土楼,你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敬佩。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5:10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3-10-26 04:12 PM 发表
隧道口外墙装饰的创意很好,客家围的历史悠久啊。
从情迷版的图片中看到了吴兄,年轻有为。

据说王版主也是年轻有为呢,什么时候也能见上王版主一面?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6 05:12 PM
原帖由 jp 于 2013-10-26 10:47 AM 发表
收获甚丰!

用心感受客家土楼的奇妙之处,深感震撼,客家人非同凡响啊!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7 10:20 AM
    客家围屋一般为土楼,也有一些用砖,但像泰安楼那样用石头的非常少见,另外泰安楼的整体成四方形,也因此显得与众不同。相对于其他常见的传统围屋,方形的泰安楼给人四平八稳、固若金汤的感觉。
    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楼高11,分三层,一层墙宽为0.92,三层墙宽0.44,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因楼外墙为石墙,故该楼俗称石楼。
泰安楼的门楼为什么看起来好像浮雕?据闻那时候,要做门楼,楼主必须是当官或者是考取功名的人,其他人,即使有钱也不能建造门楼的。泰安楼的楼主很有钱,但又想建造门楼,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门楼搞成浮雕样,这就跟传统的门楼有所区别,也就不“违规”了。

泰安楼门楼 (1).JPG (219.99 KB, 下载次数: 244)

泰安楼门楼  (1).JPG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3-10-27 01:08 PM
这种石沏方围楼确实比较少见,大多都是土楼为主,音版对客家围龙屋有很深的了解呀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7 05:55 P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3-10-27 01:08 PM 发表
这种石沏方围楼确实比较少见,大多都是土楼为主,音版对客家围龙屋有很深的了解呀

见笑了。是你的文化局好友李先生热情为我们讲解的,通过他的介绍,我们才对这座少有的石砌的方形客家围楼有更多的了解,谢谢李先生!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3-10-27 07:08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26 09:30 AM 发表
泰安楼的顶柱很特别;在不少地方看到的顶柱基本上是木柱座在石墩上,而这里的顶柱下面那一截是一米多高的石柱:


主要有防潮防水作用,当时所建之地乃低洼沼泽之地,底端用石柱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所以建房时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设计。泰安楼的泰字少一点水,也有减少水的作用的暗示。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10-28 03:32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26 05:10 PM 发表

据说王版主也是年轻有为呢,什么时候也能见上王版主一面?
不年轻了,且无为啊 期待有机会拜候情迷版主。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8 07:46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3-10-28 03:32 PM 发表
不年轻了,且无为啊 期待有机会拜候情迷版主。

:handshake :handshake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3-10-29 11:59 AM
也期待和王版主一会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10-29 02:03 P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3-10-29 11:59 AM 发表
也期待和王版主一会
与吴兄见面叙谈,且来一杯好茶。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29 03:43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3-10-29 02:03 PM 发表
与吴兄见面叙谈,且来一杯好茶。

好茶一杯!网友相聚,不亦乐乎。可别把我遗漏了啊。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0-29 08:48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29 03:43 PM 发表

好茶一杯!网友相聚,不亦乐乎。可别把我遗漏了啊。
大家怎会忘了你音乐情迷兄呢?!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30 11:09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3-10-29 08:48 PM 发表
大家怎会忘了你音乐情迷兄呢?!

好茶一块喝!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10-30 11:36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30 11:09 AM 发表

好茶一块喝!
正是,好茶一起分享。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0-30 08:15 PM
一个很有特色的牌坊上写着“欢迎您再来大浦”“客家香格里拉”几个大字,拜拜啦,大埔。

DSC01108_conew1.JPG (161.05 KB, 下载次数: 274)

DSC01108_conew1.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0-30 09:53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0-30 08:15 PM 发表
一个很有特色的牌坊上写着“欢迎您再来大浦”“客家香格里拉”几个大字,拜拜啦,大埔。  
好壮观啊。。。。。。仰视!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10-30 10:36 PM
大埔大公园!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1-2 07:43 PM
大埔花萼楼是广东最大的圆形土楼,花萼楼的门票是我们这次土楼行最便宜的,只要10元。目前前往花萼楼的道路大多数在施工,行车有困难。最可惜的是花萼楼前面的那栋新楼,使这座著名的土楼“花容失色”。

花萼楼门票 .jpg (176.77 KB, 下载次数: 313)

花萼楼门票 .jpg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3-11-3 02:20 AM
凡音兄的唱片收藏厉害,闽南的村落和曾经去过的江南村落风格各异,也许就是岭南文化和水乡文化的区别吧。。。。。。。。。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3-11-3 08:51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1-2 07:43 PM 发表
大埔花萼楼是广东最大的圆形土楼,花萼楼的门票是我们这次土楼行最便宜的,只要10元。目前前往花萼楼的道路大多数在施工,行车有困难。最可惜的是花萼楼前面的那栋新楼,使这座著名的土楼“花容失色”。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