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不,是为了我自己”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2-6-25 02:19 PM
标题: “不,是为了我自己”
漆黑的晚上,一个瞎子打着灯笼走在路上。禅师便上前问道:“你是盲人,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盲人说:“夜晚没有灯光,怕互相碰撞,所以打着灯笼”。禅师感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别人!”盲人答:“不,是为我自已”呵呵。。。。。帮助了别人如同帮助了自已,何乐而不为之?!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6-25 02:26 PM
"帮助了别人如同帮助了自已"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25 03:30 P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2-6-25 02:19 PM 发表
漆黑的晚上,一个瞎子打着灯笼走在路上。禅师便上前问道:“你是盲人,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盲人说:“夜晚没有灯光,怕互相碰撞,所以打着灯笼”。禅师感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别人!”盲人答:“不, ...

"帮助了别人如同帮助了自已,何乐而不为之?!"至理名言!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26 07:40 AM
在一次朋友聚会中,除了我,他们都是一些“文化人”。其中一位朋友挑起了一个话题:怎样看“舍得”。几杯落肚,于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舍得”是先舍后得,是付出之后的收获。有人反驳说:这是明显的功利思想,应该是帮助别人自己收获功德。有人说“舍得”是慷慨和施舍,反驳者如是说:施舍慷慨些什么?除了物质,精神这些无形的东西可不可以施舍和慷慨?。一时间,你言我语,一来一往,最后大家得出共识;舍得就是要乐于助人,由心而发,不祈求报恩,但求不是恩将仇报就得了。心安理得就是最大的收获与回报。
作者: jp    时间: 2012-6-26 09:02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6-26 07:40 AM 发表
在一次朋友聚会中,除了我,他们都是一些“文化人”。其中一位朋友挑起了一个话题:怎样看“舍得”。几杯落肚,于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舍得”是先舍后得,是付出之后的收获。有人反驳说:这是明显的功利思想,应该 ...

同意。付出不问回报使你远离烦恼。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26 06:46 PM
  现在的社会不提倡也不至于要求每个人不问回报、无私奉献那么高尚呢。
      那天的争论还这样说:关注回报的先后程度、把回报放在那个层次,是“无利不早起”还是先做好自己的本份再讲回报,是先考量回报的得失再做,还是先做了再算。
       因此“帮人犹如帮自己”有道理。现在怕就怕好像街上帮扶跌倒的老人家反被诬蔑成了受害人,恩将仇报的情况不是主流也不可低估。当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里没有定律,更没有人要挥舞道德大棒,也绝不是道德审判庭,只是把听到的争论摆上来,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修为取舍。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29 08:02 AM
       曾经亲自组建由业余爱乐者组成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管弦乐团的年过八旬的指挥家曹鹏先生在谈论如何让交响乐成为大多数人喜欢的的音乐时这样说“趁我还活着,你们尽管用”。寥寥几字,感人至深。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