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五大小协---我的莫扎特小协收藏 [打印本页]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5-24 12:02 PM
标题: 五大小协---我的莫扎特小协收藏
        以“五大小协”为题,不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却也说明了我对其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我不知道名满天下的“四大小协”出自何人之手,也不知以何为标准,不管怎样,至少这个名单都需要长一点,当然莫扎特小协也应该能占一席之地的。我之所以偏爱莫扎特小协,是因为其贵在旋律优美,纯净无染,可以说非常好听、耐听,常常会有温故而知新之感,同样会让人思绪飞扬。由于我并非专业人士,对于其思想内涵是否过于浅薄,不够深邃等问题是一窍不通。在我看来,音乐首先就要好听,使人能感受其之美感,接而产生共鸣,至于怎样展开自己的思想和内心活动就因人而异了,特别是莫扎特音乐最能体现这点。不像很多其他作曲家,喜欢把别人的思想箍禁在一个范围之内,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人们常说的深度。所以这个话题还是留给学者们去研究吧,我等只要静静的听音乐就可。
       言归正传,下面一如既往开始晒碟。

全集版

这么些版本中,最爱还是格雷米欧。下图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西德PDO厚盒,PMDC厚盒、ML厚盒、小双张PMDC、单张西德无字首版,单张日版。



苏克的这套莫扎特小协应该是迄今为止真正意义上的全集,因为里面包含了饱含有争议的6、7两首小协。当然此套演绎上也是颇具水准的




梅纽因的莫扎特比我想象中的要特别,拉得非常有活力,这又让我想起他50年的那套小无,实乃枯木逢春犹再发。






克莱姆的莫扎特让我很纠结,实在太过于有个性了,以至于我不知该怎样去聆听和欣赏。





大卫的莫扎特,很难让我觉得这是莫扎特音乐,倒有点俄罗斯人喜欢的伏特加酒的味道。





帕尔曼谈不上喜欢也说不出厌恶,听听也无妨的






施纳德汉的莫扎特犹如一股春风,让人身心爽朗,不过琴音显得有点硬了。





谢林版:优雅清丽脱俗,也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一个演绎。






[ 本帖最后由 yudeanwu 于 2012-10-22 09:19 AM 编辑 ]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5-24 12:05 PM
标题: (编辑中)五大小协---我的莫扎特小协收藏
零星版

[ 本帖最后由 yudeanwu 于 2012-5-24 12:08 PM 编辑 ]

IMG_0049.JPG (42.52 KB, 下载次数: 382)

IMG_0049.JPG

IMG_0050.JPG (50.57 KB, 下载次数: 398)

IMG_0050.JPG

IMG_0011.JPG (49.58 KB, 下载次数: 380)

IMG_0011.JPG

IMG_0055.JPG (43.49 KB, 下载次数: 371)

IMG_0055.JPG

IMG_4014.JPG (38.85 KB, 下载次数: 411)

IMG_4014.JPG

IMG_0057.JPG (48.38 KB, 下载次数: 382)

IMG_0057.JPG

20120524_6c72766a885d0791d67cxEG4CCa82vGf_副本.jpg (45.59 KB, 下载次数: 390)

20120524_6c72766a885d0791d67cxEG4CCa82vGf_副本.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4 12:15 PM
凡音兄的莫扎特小协可以称为“大全”了 那张苏克版的莫扎特小协非常罕见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4 01:10 PM
助兴上几个封面:
DECCA 436 376-2 贝尔版
DECCA 433 171-2 苏克版
PHILIPS 421 250-2 葛罗米欧版
PHILIPS 426 715-2  伊莎贝尔.范.库伦版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5-24 03:04 PM
凡音之起兄的收藏堪称经典之中的精品啊。。。。。服!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5-24 11:12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5-24 01:10 PM 发表
助兴上几个封面:
38915 DECCA 436 376-2 贝尔版
38916 DECCA 433 171-2 苏克版
38917 PHILIPS 421 250-2 葛罗米欧版
38918 PHILIPS 426 715-2  伊莎贝尔.范.库伦版



音版好收藏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5-24 11:14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2-5-24 03:04 PM 发表
凡音之起兄的收藏堪称经典之中的精品啊。。。。。服!



兄台自谦了,只不过在下自以为是的一些东西,实在不足称道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5 03:20 PM
期望凡音兄的“续集”。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6 04:09 PM
再分享一些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的版本;
RCA

    RCA 09026-60467-2
斯皮瓦科夫指挥莫斯科名家乐团      小提琴家什洛莫·敏茨


RCA 6778-2-RC  海飞兹版

乌季版

乌季版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5-26 04:10 PM 编辑 ]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6 04:11 PM
小提琴家乌托  乌托•乌季(Uto Ughi1944年生于意大利米兰,自幼便显出非凡的艺术才华。4岁时,尚不识谱的他就开始用一把儿童型小提琴学习演奏,年仅7岁就在米兰大戏院举行公演,曲目是帕格尼尼的随想曲和巴赫的d小调《恰空舞曲》。从此到后来的每场独奏或与乐团合作,都取得了成功。如今已功成名就的乌托•乌季一谈到首演,仍记忆犹新。
    早在1952年音乐评论家就指出:“无论是艺术方面还是技术方面,乌托•乌季都将成为成熟的小提琴演奏家。”乌托•乌季的第一位指导教师是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的导师乔治•恩内斯库,恩内斯库对他的评价相当高。
       1959年乌托•乌季开始了巡回演出,足迹遍布欧洲所有主要城市,1963年他应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的邀请,参加了为期较长的“名人系列”巡回演出,到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如今乌托•乌季被世界公认为最有影响的音乐家之一,他曾与欧美的顶尖乐团合作过,如伦敦交响乐团、英国皇家交响乐团、BBC管弦乐团、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华盛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圣路易斯交响乐团、以色列交响乐团等。他也与众多著名指挥家同台演出,如海丁克、祖宾•梅塔、戴维斯、西诺波里、萨金特、罗日杰特文斯基和罗斯托洛波维奇等。他还参加过许多重要的音乐节,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和维也纳音乐节,他与圣西西里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的乐曲,集指挥和独奏于一身,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他的录音作品甚为丰富,其中包括:贝多芬、伯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协奏曲、门德尔松选曲、维瓦尔第的《四季》、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的德沃夏克协奏曲、巴赫的奏鸣曲和变奏曲,指挥并演奏的帕格尼尼协奏曲。当中最代表着他的风格和成就的是帕格尼尼协奏曲No.1,2&4。洋溢着意大利的阳光和乌托•乌季帕格尼尼式的技巧。这张CD一直是帕格尼尼协奏曲录音的典范。而在德沃夏克协奏曲的同一张CD中,他演奏了德沃夏克罕见的小提琴与钢琴的浪漫曲,指挥家史勒特金还第一次在录音中一展他的钢琴技艺。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5-26 07:45 PM
莫扎特小协,最爱交响协奏曲 K190,K364。
作者: myzcj    时间: 2012-5-26 11:58 PM
凡音老师和音版的都是精品啊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7 03:56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2-5-26 07:45 PM 发表
莫扎特小协,最爱交响协奏曲 K190,K364。

      路上兄提到的莫扎特《交响协奏曲》,我首推帕尔曼与朱克曼的组合,这张有梅塔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的DG版本,是上榜版本。帕尔曼和朱克曼的默契合作,显得天衣无缝,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对话”显得亲密无间,不温不火,恰到好处,使的帕尔曼与朱克曼若如一对孖生兄弟,怪不得这张CD 受到爱乐人的追捧。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5-27 04:11 PM 编辑 ]

交响协奏曲171_conew1.jpg (64.86 KB, 下载次数: 230)

交响协奏曲171_conew1.jpg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5-27 04:10 PM
在音版的推荐下,收的正是这张。
DG 4154862 莫扎特:交响协奏曲 帕尔曼/朱克曼

zkm.jpg (30.71 KB, 下载次数: 218)

zkm.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7 04:13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2-5-27 04:10 PM 发表
在音版的推荐下,收的正是这张。
DG 4154862 莫扎特:交响协奏曲 帕尔曼/朱克曼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5-27 04:29 PM
莫扎特《交响协奏曲》有不少版本,XRCD24,24K金。音版以为如何?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7 05:42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2-5-27 04:29 PM 发表
莫扎特《交响协奏曲》有不少版本,XRCD24,24K金。音版以为如何?

我对24K金的CD暂时没有兴趣。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7 05:48 PM
  法比奥.比翁蒂版

法比奥比翁蒂(Fabio Biondi)是意大利小提琴家和指挥家,12岁就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早年在各大乐团混迹,包括温科夫斯基(Minkowski)那个著名的摇滚乐队卢浮合奏团。后来自立门派,于1990年一手创立了意大利的“欧洲嘉兰”Europa Galante乐团,他们虽然用巴洛克古乐器演奏,但却是真正属于21世纪现代人的乐团。他们凭借对生活的激情,对意大利巴洛克文化的钟爱,和无数次训练造就的默契,成功用革命性的手法为意大利古乐作品注入21世纪新容颜。欧洲嘉兰乐团自成立起便迅速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并成为意大利巴洛克音乐重生的标志。乐团的演奏极具意大利音乐风格特点,音乐明朗清晰、充满阳光与生命的跃动力。




莫扎特《第45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Katrin Scholz卡翠.修兹(出生在德国柏林的小提琴家,曾获得维利亚夫斯基小提琴大赛二等奖,擅长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演绎。)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5-27 05:50 PM 编辑 ]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5-27 06:03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5-27 05:42 PM 发表

我对24K金的CD暂时没有兴趣。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29 08:37 PM



莫扎特《第3—5小提琴协奏曲》克莱默版
克莱默、哈农库特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吉东·克雷默早年在他的出生地里加经过训练后,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奥伊斯特拉赫学习。1967年,他夺得比利时伊莉莎白女王国际小提琴比赛首奖,开始扬名。在苏联国内期间,克雷默曾经与女小提琴家格林丹柯结婚,两人共同参加  1970 年的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格林丹柯获得第四名,克雷默荣膺金奖,夫妻双跃龙门,一时传为乐坛佳话。
  1980年,克雷默移居西方,开始在国际乐坛上频繁亮相。1980 EMI 发行了一张他和指挥大师卡拉扬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克雷默的表现中规中矩,完全按照乐谱上的标记行事,不越雷池一步。他的左手十分灵巧,困难的乐段都能轻松自如地处理好,看得出来是经过了苏联学派严格的教学体系的训练。卡拉扬严谨庄重的态度也限制了他乖戾脾气的发作。几年后,他和伯恩斯坦录制的同一首作品就远不是这样。这两位酒神狄尼奥索斯颠狂的子嗣,在此醉态可掬。克雷默的运弓异常油滑浮动,据说这是他独家研制的悬浮弓法,采用不常听到的奥尔写的华彩乐段更加深了新奇的感受。伯恩斯坦左呼右应,调配洒脱。这是一次痛快的合作,两个人的个性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应该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奏。但是今天听来再也不觉得兴奋,可见,新奇的试验还需要适当的场合才行。
    克雷默早在和奥伊斯特拉赫学琴的时候,就热心于演奏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如施尼特克(1934- )的作品当时在国外还少有人知。他来到西方以后,大力宣传这些作品,录制了许多精彩的唱片。他不是依靠演奏别人不再演奏的作品来寻求新奇、掩饰自己的个性不足。而是恰恰相反,越是新颖创新的作品,他演奏得越出众,个性体现得越生动。施尼特克的作品,他录有《第二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家加夫里洛夫弹奏得很精彩),从录音到演奏都令人叹服。这首乐曲的音乐语言有独创的特色。虽然肖斯塔科维奇的影响很鲜明;在技巧上,多了几分玩耍的感觉。从施尼特克写下的大量的提琴作品判断,他一定深谙弦乐器,而且对艰深的技巧表现很感兴趣。克雷默曾经录过一首施尼特克根据帕格尼尼的作品主题创作的变形曲,长达30分钟左右,各种新奇的效果,应有尽有,没有天生对这类技巧作品的领悟能力和持久耐力,根本忍受不了这么长时间的折磨。施尼特克作品风格博采众长、变幻莫测,一般人会觉得跟上他的变化很困难,而这却正合克雷默的胃口。1988年音乐会实况录下的《大协奏曲第一号》是施尼特克综合风格的一个范本。这是巴洛克气息和现代精神的幻听什锦,把维瓦尔迪和贝尔格拧在一起,听觉上你也许感到很兴奋,思想上却不免困惑不解。这部作品以前别人有录音,但谁也比不上克雷默这么耀眼光辉。施尼特克的第二、第三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克雷默也留有录音。这些都是为勇于进取的听众准备的佳肴。
        19884月,克雷默在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大厅录下了古贝杜莉纳(1931- )献给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奉献曲》。这部写于1979年至1980年间的作品采用了巴赫《音乐的奉献》中的一个主题,运用韦伯恩的管弦乐技法予以配器。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在音乐上把两位给我最深印记的作曲家结合在一起。这部作品采用十二音列技法写成,内容相当复杂丰富。克雷默对这类作品的悟性,在当代实为数一数二。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5-29 08:41 PM 编辑 ]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2-5-31 07:55 PM
好多个版的莫小协没听过哦,厉害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2 09:10 PM
       我的音乐库里有着套斯特恩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包括莫扎特的交响协奏曲)。斯特恩是我喜欢的一个小提琴演奏家。
  
唱片号SM3K 66 475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交响协奏曲)(3CD)  1961-1973的录音   中提琴∕朱克曼
塞尔、施耐德、巴伦帮分别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英国室内乐团

    斯特恩1920年出生于于俄罗斯的克雷米尼茨的一个音乐世家,10个月大的时候随父母迁往美国。他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8岁开始练习演奏小提琴,师从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布林德(N.Blinder)1934年仅14岁时就与老师演奏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1937年,17岁的他在纽约市政厅与蒙特指挥旧金山交响乐团演奏勃拉姆斯协奏曲,博得好评。随后从珀辛格进修,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个音乐会,获辉煌成功,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此外,还和美国小提琴家罗斯、钢琴家伊斯托明组成三重奏团,从事室内乐的演出。
    斯特恩的演奏技巧精湛无比,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左手不仅有着惊人的运指速度,而且其独特的、具有斯特恩式的揉弦所营造的迷人音色,至今仍成为后辈有提琴家的学习的楷模。斯特恩的演奏体现出一种自然、质朴和辉煌的个性与风格。他还曾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
       19796月,斯特恩访华在北京和上海举行了多场音乐会,同时还参观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当他通过每间琴房地的小窗口看到学生们在勤奋地练琴;当他看到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的音乐学院教学秩序正在迅速稳步地恢复;当他看到和听到年轻学生们精彩的演奏后,不禁感慨万分地说道:这每一个窗口里都蕴藏着一位未来的音乐大师。出于对中国人民友好情谊,斯特恩表示要尽其所能帮助中国音乐家走向世界。
  斯特恩的中国之行被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后取名为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它真实地记录与反映了当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正是出于斯特恩的努力,这部影片使世界看到了中国音乐的发展与希望。这部影片的放映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影片随后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影片中三位为斯特恩演奏的中国天才小音乐家徐惟玲(小提琴)王健(大提琴)潘淳(钢琴)也由此引起世人的关注。此后斯特恩为他们的学习与深造做了大量工作与努力。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6-2 09:12 PM 编辑 ]
作者: wwh08    时间: 2012-6-3 10:17 AM
标题: 鼓掌
凡音前辈收藏丰富!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4 03:02 PM
转一个关于斯特恩的评论:作者:窦婉茹
  19991119,斯特恩以音乐家和老朋友的身份再次访华,此时的李德伦正在为保住惟一的一个肾住院,为了能和斯特恩再次合作,李德伦被四个弟子架上了指挥台,两个白发老人拥抱在一起的场面,和这场堪称世纪末绝响的音乐会一起,成为诀别。 后来我才知道,由于斯特恩本人是犹太裔,这一血统促使他日后成为人道主义战士。1979年斯特恩第一次访华,不仅为长期处在封闭中的中国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音乐世界的窗户,在演出结束后,斯特恩还带着家人在中国游历了一个月,了解中国社会的状况。这次意义非同寻常的文化奥德赛被拍成了纪录片,名叫《From Mao To MozartIs Eac Stern In China》(《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该片在1981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以及当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奖。西方媒体对该片评价甚高,尤其是在“It‘a cotribution to understanding to artto civilization and to hu-manity itself.(对艺术、对文明以及对人道主义的理解方面的贡献。)
  1999年,犹太人斯特恩第一次踏上了德国的土地,但他拒绝演出,他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教学,“With mu visit,I forgive not thing,(我这一次来德国访问,并不说明我有任何一点宽恕纳粹德国的意思),斯特恩说,Butit isn‘t very human not to give people a chance to change.(但是不给别人改错的机会,这也是不人道的。)Out responsibility is to continue the search for beauty and humanity.That is what survives.(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了继续人类对美和人道的追寻。这才是大屠杀之后真正幸存下来的。)
My First 79 Years
  艾萨克·斯特恩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但他首先是一个小提琴家。
  斯特恩1920721生于俄国Kreminiecs(现在的乌克兰),出生10个月随父母移居美国旧金山,6岁学钢琴、8岁学小提琴、16岁崭露头角、23岁登上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10年之后成为一代小提琴宗师。
  他从来都不是什么音乐神童,1999年,79岁的艾萨克·斯特恩在自传《My First 79 Years》(《我的头79年》)里回忆,17岁的他初登纽约Town Hall的舞台,本以为从此成名,没想到被评论界讥讽为:运弓太重,高音刺耳,先回家练几年再说,年轻的斯特恩备受打击,竟漫无目的地坐着公共汽车游荡了6个小时,不知何去何从。突然间,这个17岁的年轻人大喝一声:“DanmitI want to play!(他妈的,我就是想拉琴)。苦练之后,斯特恩才有今天。
  艾萨克·斯特恩更加不是一个炫耀技巧的杂耍师傅,他一向都是朴实、厚实而且扎实的。斯特恩没有米尔斯坦的柔丽,没有海菲茨的精确,但是他爽快、不拖拉、有速度,不为了一个乐句纠缠不休,更了不起的是,斯特恩的音乐能达到一种真正与人交流的能力,因为他有一副仁慈的心肠。
  艾萨克·斯特恩是有史以来录制唱片最多的音乐家,是曾经为卡内基音乐厅免受拆毁大力游说、四处筹款的人,是第一个和约翰·肯尼迪面对面提议要建立国民艺术委员会的人,是里根、老布什、密特朗亲手为之颁发奖章的人,是一手提拔过帕尔曼、马友友、朱可曼等大批后辈的人……谁不曾受过他的影响?甚至于像我这样一个走在音乐边上的人。
他不仅是一个演奏家,他的存在甚至超越了生命的形式。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4 03:05 PM


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小提琴∕多明妮卡·法尔格(这位波兰籍的女小提家可说是女中豪杰,她在男性音乐家挂帅的维也纳交响乐团担任第二首席)
中提琴∕费尔迪(奥地利)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6-4 10:30 PM
音版介绍的我好几个都没听过,有机会再找来听听。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6-6 10:22 AM
葛罗米欧的风格靠谱些哦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6 11:17 AM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 敏兹、沙汉姆分别小提琴、中提琴    英国室内乐团协奏



    小提琴家什洛莫·敏茨(Shlomo Mintz)19571030日生于莫斯科,犹太后裔,从小和父母迁居以色列。并在那里长大。他先从以色列名师伊洛娜·费赫尔学琴。11岁时,在祖宾·梅塔指挥下,和以色列爱乐乐团举行首次音乐会。斯特恩很欣赏他的才华,推荐他到纽约朱利亚德音乐学校跟随迪蕾女士学习。1973年,他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首演,由斯坦伯格指挥匹茨堡交响乐团协奏。他的第一次重要的欧洲之行控在1976年。1980年他参加了萨尔茨堡音乐节。近年来,他将自己的精力更多地转向指挥。
敏茨是内向的演奏家。他的形象和音乐表现用于深藏内秀的类型。在当今这个崇尚外表华丽位赫的时代,他的光采不免显得黯淡。
     敏茨录制的唱片主要有:巴赫的6首独奏奏鸣曲和帕蒂塔;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和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德沃夏克和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他的福雷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和钢琴家布朗夫曼合作)赢得1988年的学院唱片大奖;他和钢琴家保尔·奥斯特罗夫合作录制的门德尔松的两首小提琴奏鸣曲被《留声机》杂志评为1988年度最佳室内乐唱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6-6 03:08 PM
葛罗米欧的风格我喜欢。。。。。但是大部分爱乐者还是喜欢浪漫的风格!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6-6 03:42 PM
葛罗米欧版与穆特版比较各属怎样的风格?谢谢。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7 08:49 A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2-6-6 03:42 PM 发表
葛罗米欧版与穆特版比较各属怎样的风格?谢谢。


穆特的演奏风格比较豪放大度,不喜欢她的人说她“有手无心”。我可不这样看,风格的问题见仁见智。相比之下,葛罗米欧比较沉稳,演奏中规中矩。我不会把他们分类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6-9 04:53 PM
刚收下格雷米欧版莫扎特小协全集,第一张听下来,很是舒心,乐曲配器方面给人感觉完全就是一首首交响协奏曲在你面前展现。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6-10 12:04 PM
格雷米欧的莫小协还是经得起考验的,当然不是说最好,而是贵在整体平衡。无论乐团、录音,还是小提琴独奏都是完成度较高的,就全集来说确实难得有出其左右的,我想这套应当成为乐迷们的必收范畴。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0 06:44 PM
凡音兄有道理!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2-6-24 09:59 PM
看来喜欢收藏莫小协的不止我一个啊。。。
lz收藏确实丰富,佩服!!
grumiaux的演绎确实越听越有味道。就个人收藏的莫小协,也是最喜欢他的演绎。
至于6、7、8号,有争议是正常的。8号好像就没见过。6、7号两个作品,个人觉得其中一个应该确实不是mozart所做,味道不对,很多地方的处理有些 硬来、做作 的感觉,没有mozart惯有的平衡感、和谐感以及浑然天成的味道;另一个很难说,如果是伪作,那伪的水平很高。我的碟子里面的6、7号是用作品号来排的,不知道哪个是6、哪个是7,只是确定不是8

[ 本帖最后由 flightjinn 于 2012-6-24 10:10 PM 编辑 ]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24 10:28 PM
原帖由 flightjinn 于 2012-6-24 09:59 PM 发表
看来喜欢收藏莫小协的不止我一个啊。。。
lz收藏确实丰富,佩服!!
grumiaux的演绎确实越听越有味道。就个人收藏的莫小协,也是最喜欢他的演绎。
至于6、7、8号,有争议是正常的。8号好像就没见过。6、7号两个作 ...

f兄你好!好久不见了,一定很忙吧?有时间多来指导、分享!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2-6-24 11:38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6-24 10:28 PM 发表

f兄你好!好久不见了,一定很忙吧?有时间多来指导、分享!

是比较忙啊,今天抽空听一下音乐,于是想起来到论坛来冒个泡。
话说我一直搞不明白268和271a哪个是6,哪个是7。按编号,应该268是第六;但我又听说,按创作先后顺序,271a是mozart第六个小协作品。搞不懂常说的第六、第七是按编号来的还是按时间来的。有些混乱
反正,271a怎么听都有点别扭,不像是莫扎特的。当然了,这是个人看法。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6-25 09:11 AM
原帖由 flightjinn 于 2012-6-24 11:38 PM 发表

是比较忙啊,今天抽空听一下音乐,于是想起来到论坛来冒个泡。
话说我一直搞不明白268和271a哪个是6,哪个是7。按编号,应该268是第六;但我又听说,按创作先后顺序,271a是mozart第六个小协作品。搞不懂常说的第 ...


F兄,你好。你对莫小协的见解非常深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兄台对莫小协的喜爱之情 。莫扎特的小协大家能认同的还是那5首为主,其他的6、7、8基本属于一直争论的话题。查证了大量相关资料,第八首目前已可判定为伪作,这是莫扎特研究者形成的绝大多数意见。6、7两首是否出自莫扎特之手,看来还得需要待一步的论证。本人平时也是极少聆听这两部,感觉和兄台一样,和前面的5首相差甚远,所以有兴趣的听听就行了。这6、7首的先后顺序大多都是按照作品号进行编排,这好像已是惯例,就像贝多芬的第一、第二钢协一样,虽然2号钢协先完成,但还是把它编在了第二首的位置。这是本人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可能会有出入,还请知道的朋友继续发言。
作者: YSJ    时间: 2012-6-25 10:59 AM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有编号的为5首:第一号,降B大调,k207,作于1773年;第二号D大调,K211,作于1775年;第三号G大调,K216,作于1775年;第四号D大调,K218,作于1775年;第五号A大调,K219,作于1775年。另外3首:《D大调协奏曲》,K271a,也称为第七号;《降E大调协奏曲》,K268,也称为第六号;《D大调协奏曲》,Kanh294a,亲笔谱已散佚,作曲年代也不详。一些大师如格鲁米欧、斯特恩、奥依斯特拉赫。。。所录制的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也只取录前面五首,倒是谢霖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将K271a收录其中。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6-25 01:01 PM
原帖由 YSJ 于 2012-6-25 10:59 AM 发表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有编号的为5首:第一号,降B大调,k207,作于1773年;第二号D大调,K211,作于1775年;第三号G大调,K216,作于1775年;第四号D大调,K218,作于1775年;第五号A大调,K219,作于1775年 ...


感谢Y兄,非常好的资料
作者: jp    时间: 2012-6-25 01:11 PM
喜见几位爱乐高手难得一遇地在本帖聚首,碰撞出宝贵的思想火花!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6-26 11:57 AM
Jp一出谁与争锋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6-26 01:05 PM
难得的宝贵思想火花。。。。好贴啊!
作者: jp    时间: 2012-6-26 01:08 P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2-6-26 11:57 AM 发表
Jp一出谁与争锋

真的不敢当,在古典音乐方面我还得向各位多多请教。记得一年多前去YSJ兄中家访,他对古典音乐、对艺术创作的理解让我受益良多!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26 05:36 PM
各位高人谦虚了,自从各位爱乐高人在论坛浮头,确实增辉不少,爱乐话题深刻匪浅,我只有好好虚心学了!
作者: YSJ    时间: 2012-6-27 09:53 AM
原帖由 jp 于 2012-6-26 01:08 PM 发表

真的不敢当,在古典音乐方面我还得向各位多多请教。记得一年多前去YSJ兄中家访,他对古典音乐、对艺术创作的理解让我受益良多!
惭愧惭愧。 JP兄对我的家访使我深刻体会到音响摆位与环境处理对音响效果的重要作用;在JP兄的帮助下,以极小代价取得了音响效果的巨大提升。再次感谢。
作者: jp    时间: 2012-6-27 10:36 AM
原帖由 YSJ 于 2012-6-27 09:53 AM 发表
惭愧惭愧。 JP兄对我的家访使我深刻体会到音响摆位与环境处理对音响效果的重要作用;在JP兄的帮助下,以极小代价取得了音响效果的巨大提升。再次感谢。

大家多多交流就好,开阔思路、相互启发。
作者: 爱CD    时间: 2012-6-29 09:53 AM
标题: 你的收藏中我有几张,没有你的全。
你的收藏中我有些有,没有你的全,我是单独张的,不似你整套买的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6-30 03:11 PM
原帖由 爱CD 于 2012-6-29 09:53 AM 发表
你的收藏中我有些有,没有你的全,我是单独张的,不似你整套买的


有时间也请兄晒一晒,让我等一起学习
作者: ty89    时间: 2012-7-16 10:02 PM
请教凡音兄,小弟最近想收格鲁米欧的莫扎特小协,您提到的几个版本,哪个属于必收的呢,因为最近碟价非常贵,请推荐一个您觉得最有价值的版本,非常感谢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7-16 11:12 PM
[quote]原帖由 ty89 于 2012-7-16 10:02 PM 发表
请教凡音兄,小弟最近想收格鲁米欧的莫扎特小协,您提到的几个版本,哪个属于必收的呢,因为最近碟价非常贵,请推荐一个您觉得最有价值的版本,非常感谢 [/q

最实惠的话当属小双张系列,性价比高就是厚盒PMDC或ML版了
作者: ty89    时间: 2012-7-17 12:46 AM
,凡音兄,第三,五号小协那张的曲目是否包含在飞利浦双CD西德PDO银圈版里面?如果包含在内,买双CD那个就行了
作者: ty89    时间: 2012-7-17 12:49 AM
另外,第三,5号小协那张见有西德无字银圈版(首版)和日本三洋版之分,不知道音质差别有价格差别那么大么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7-17 06:10 AM
原帖由 ty89 于 2012-7-17 12:49 AM 发表
另外,第三,5号小协那张见有西德无字银圈版(首版)和日本三洋版之分,不知道音质差别有价格差别那么大么

我个人倾向于收西德无字银圈首版。不过一定比较贵。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7-17 01:10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7-17 06:10 AM 发表

我个人倾向于收西德无字银圈首版。不过一定比较贵。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音乐情迷兄!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7-17 09:02 PM
原帖由 ty89 于 2012-7-17 12:46 AM 发表
,凡音兄,第三,五号小协那张的曲目是否包含在飞利浦双CD西德PDO银圈版里面?如果包含在内,买双CD那个就行了



小双张包含了5首小协在里头的,和西德银圈同一录音。西德无字银圈单张找齐估计较为困难,价格也高,两张在二手碟贩那都卖上千元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我认为收厚盒半银圈和小双张比较适合,除非你是狂热的格雷米欧莫小协的追求者,不然就没必要了。

[ 本帖最后由 yudeanwu 于 2012-7-17 09:06 PM 编辑 ]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7-17 09:19 PM
我好像在前面的一些帖子讲过西德银圈和半银圈的话题,在我看来西德银圈不一定就最好。抛开价格因素,其他方面都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从那个时期的压片技术来说是不成熟的,所以常常会发现此类碟有掉银,海绵印、透光等现象,同时印刷压胶也是比较粗糙,而这些问题到了90年代基本解决了,所以两个时期的碟放在一块就能看得出谁的压片质量高了。至于音质问题,也要根据自身的欣赏角度,西德版细节较为丰富,声音浑厚,PMDC半银圈较为中性清丽宁静,选择哪种声音就看你喜欢了。半银圈后出的塑料圈就不用过多考虑了,除非是新发行的唱片,要是早期录音还是找半银圈以前的为宜,以上说的是DG、迪卡、飞利浦等唱片,因为EMI、RCA、CBS等唱片基本是不存在银圈的问题,但这些唱片中,西德版还是较常见到满天星的碟片。个人总结:EMI选择英版、美版JAX或老东芝为宜;CBS、RCA美版和老日版为宜;此外一些早期法国小公司发行的唱片很多都是很好的。
作者: ty89    时间: 2012-7-18 12:31 AM
凡音兄见多识广,多谢指点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7-18 11:10 A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2-7-17 09:19 PM 发表
我好像在前面的一些帖子讲过西德银圈和半银圈的话题,在我看来西德银圈不一定就最好。抛开价格因素,其他方面都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从那个时期的压片技术来说是不成熟的,所以常常会发现此类碟有掉银,海绵印、透光等 ...

凡音兄实践出真知。。。。学习了!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7-18 04:32 P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2-7-17 09:19 PM 发表
我好像在前面的一些帖子讲过西德银圈和半银圈的话题,在我看来西德银圈不一定就最好。抛开价格因素,其他方面都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从那个时期的压片技术来说是不成熟的,所以常常会发现此类碟有掉银,海绵印、透光等 ...

凡音兄果然不凡,专业严谨 ,在EMI CD中极少见到全银圈的,凡音兄喜欢法国版还是英国版的EMI?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7-18 06:46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7-18 04:32 PM 发表

凡音兄果然不凡,专业严谨 ,在EMI CD中极少见到全银圈的,凡音兄喜欢法国版还是英国版的EMI?



回音版,emi我个人最喜欢英版的 SWINDON 天使版 无ifpi ,其次就是美版JAX和日版老东芝无IFPI,所以西德版对我来说并非首选,因为西德版的EMI几乎都有“满天星”透光的现象。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