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令人击掌叫好的年轻人演绎 马友友的出道之作 [打印本页]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27 05:14 PM
标题: 令人击掌叫好的年轻人演绎 马友友的出道之作
     近日听过一张由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演绎杰拉尔德·芬齐的《大提琴协奏曲》和《单簧管协奏曲》。马友友在这张CD里的演技简直是火花四溅,体现年轻人的敏捷,艺术家的严谨。芬齐的作品较为现代,不容易入耳,对于听惯了浪漫时期作品的朋友可能有个适应期吧。但马友友的演奏给人以热情奔放印象,眼花缭乱的把位变化,显得信手拈来,没有丝毫出错,精准无比。这是一张值得推荐的近代作品CD

维侬.韩德利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新爱乐乐团    单簧管∕约翰·丹曼,   大提琴∕马友友

     CD收录的大提琴协奏曲是芬齐晚期作品了,他是在病魔的折磨下完成这部作品的,其旋律难免有点悲愤和忧伤。马友友演奏这首协奏曲时才20岁出头,这也是他的首次录音专辑。那时的马友友已是锋芒初露,热情奔放,是否与芬齐的这首《大提琴协奏曲》的意境相符就有待商榷了。

    《芬齐的大提琴、单簧管协奏曲》是杰出华人之一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Yo-Yo Ma)处女之作,与皇家爱乐乐团合奏出芬齐(Gerald Finzi)的《大提琴与乐队协奏曲编号40》,另由单簧管演奏家约翰·丹曼(John Denman)与新爱乐乐团合奏芬齐的《单簧管与弦乐队协奏曲编号31》,两个组合在指挥大师韩德利(Vernon Handley)的指挥下,马友友和约翰.丹曼发挥得淋漓尽致,与乐队配合得美轮美奂,将英国音乐的珍品再次重现。《芬齐:大提琴协奏曲 & 单簧管协奏曲》在2009年的《企鹅古典唱片指南》被推荐为四星

    芬齐的《單簧管協奏曲》,具有浓厚的田园风味,旋律轻快、活泼,约翰.丹曼作为国际单簧管协会主席的美国单簧管演奏家,自然表现不俗,炫技而不花巧。

1982年,曾任国际单簧管协会主席的美国单簧管演奏家约翰.丹曼来中国举行独奏音乐会时,在中国首次演奏了世界上最难演奏的单簧管作品之一路易斯施波尔作品第57号《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协奏曲》(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2-27 05:15 PM 编辑 ]

芬齐大提琴协奏曲 马友友jpg.jpg (41.46 KB, 下载次数: 205)

芬齐大提琴协奏曲  马友友jpg.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27 05:18 PM
这张CD的指挥家维侬.韩德利Vernon Handley是一位来自英国的指挥家,1930年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曾在巴利奥尔学院,牛津大学和伦敦市政厅音乐学院接受教育。他最早开始指挥是在英国牛津大学的音乐俱乐部里。1962年,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吉尔福德管弦乐团的音乐指挥。1966年,他成为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1983年被任命为伦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1985年到1989年他是阿尔斯特乐团的首席指挥。他是皇家音乐学院的研究员。 Vernon Handley2009910死于家中。2007全英古典音乐大奖终生成就奖获得者是来自英国指挥家Vernon Handley

汉德利指挥的埃尔加.jpg (21.46 KB, 下载次数: 196)

汉德利指挥的埃尔加.jpg

英国指挥家汉德利.jpg (14.82 KB, 下载次数: 199)

英国指挥家汉德利.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27 05:19 PM
有被称为“下一个杜普雷”的娜塔丽.克莱恩Natalie Clein与韩德利合作的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

98965.300[1].jpg (21.08 KB, 下载次数: 177)

98965.300[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27 05:20 PM
Lyrita唱片公司英国品牌,有很多经典录音,是推崇英国本土音乐的先驱者。 唱片几乎全是英国管弦乐和交响乐作品,有William Alwyn, Malcolm Arnold, Arnold Bax, Havergal Brian, Frank Bridge等人的交响音乐。 近两年他们的录音宝库开始在CD上再版,其中有马友友的第一张商业录音 - 作曲家芬奇(Gerald Finzi)的大提琴协奏曲,由著名的Vernon Handley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迄今为止仍然是这一曲目的定义性录音。 此外还有Adrian Boult指挥众多20世纪英国作曲家的录音,精品多多。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27 05:22 PM
来自网上关于杰拉尔德.芬齐的资料:出身于意大利與德國猶太家庭的英國作曲家芬濟(1901-1956),從師于作曲家法瑞爾(Ernest Farrar)與管風琴家拜爾斯托(Edward Bairstow)。后經指揮家包特建議,拜在莫瑞斯(R.O. Morris)門下學習對位,并與作曲家佛古森(Howard Ferguson)與魯布拉(Edmund Rubbra)成為好友,更請益過大師霍爾斯特和佛漢·威廉士,其音樂則承襲自艾爾加、派瑞(Hubert Parry)與史丹佛(C.V. Stanford)等英國傳統。芬濟雖以歌曲與合唱作品在英國音樂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器樂方面也有不凡的表現,本輯即收錄他作于1949年最受歡迎的豎笛協奏曲,以及他的最后一首器樂大作大提琴協奏曲,由華裔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擔綱演奏。本片是馬友友生平處女作,首張專輯,細膩的琴藝與豐富的音樂性,在舒暢而溫暖的錄音下充滿不可抗拒的魅力。本片是首度以CD形式發行。

身為一位相信藝術家是文化首要代表的和平主義者,芬濟以歌曲作曲家聞名于樂壇,他的大部分歌曲集都具有詠嘆調的風格,伴奏的譜寫都是以提供歌者的要求為主,一些小型的管弦樂作品也都具有回憶的風格。芬濟的旋律與和聲處理受到艾爾加與佛漢.威廉士的影響很大,而他的作品里也強烈含有巴哈音樂的影響。

    芬濟是英國船商之子,于1914年向Ernest Farrar學習音樂,當Farrar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上戰場時,芬濟轉而向Edward Baristow學習。1925年在指揮家包爾特的建議之下,芬濟前往倫敦向Morris學習對位,而于1930-1933年之間,芬濟即在倫敦的皇家音樂學院教授作曲法。1933年芬濟娶Joyce Black為妻,1935年他們兩人搬到威爾特郡的Aldbourne1937年依照他們的設計,在漢普郡蓋了一座小屋,在那里芬濟專心地作曲,建立一個音樂圖書館,細心照料他們的蘋果園,偶爾還會到外地旅行。1939年冬天,芬濟建立了由一群業余的音樂家所組成的紐貝利弦樂合奏團,因為芬濟共不是一位鋼琴家,也不是位歌唱家,這個樂團成為他要發表新作的實驗樂團,而且因為這個發表的管道,芬濟成為許多青年演出者與作曲者的推動人,他維持這個團體至1945年才告解散,當時他在倫敦的戰爭運輸部門工作。

     1951年芬濟經檢查確定得到了白血病,他被告知大約還有十年的日子可活,不過他卻不讓外界得知這個消息,只有家人知道,而他還是維持原來的生活型態,繼續從事作曲;1955年芬濟在皇家音樂大學舉辦演講,對英國歌曲的美學與歷史提供一種陳述。

    不過,白血病引起的身體虛弱,讓芬濟挺不住傳染病的威脅,在1956年參加格洛斯特音樂節之后不久死于帶狀皰疹。在他死后,生前所建立保存1740-1780年音樂資料的圖書館,當時是全英國公認收集相關音樂資料最齊全的圖書館,捐贈給伐夫郡的圣安德魯大學。(文/徐鵬博)

--以下文字摘錄自樂多日志 - woyte的樂興之時

 英國作曲家芬濟(Gerald Finzi,1901-1956)1901年出生,父親是成功的英國船商。他創作約有四十首的作品,以歌曲作曲家聞名于樂壇。他對文學非常喜愛,本身搜藏了相當多十七世紀的文學作品。

除了歌曲,芬濟也創作不少協奏小品,都是一些未完成協奏曲的殘篇。他的單簧管協奏曲應該是他最著名的協奏曲創作,另外還有一首大提琴協奏曲,是他最后的作品。

    長久以來芬濟一直想創作《大提琴協奏曲》,直到由大提琴手出身的英國指揮家巴比羅里(Sir John Barbirolli,1899~1970) 委托他為1955年第十一屆的撤騰罕國際音樂節(Cheltenham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Music)來創作《大提琴協奏曲》后才將心愿完成,并在當年719日就由巴畢羅里指揮哈雷管弦樂團(Halle Orchestra)與大提琴家邦廷(Christopher Bunting)在音樂節上首演。

    其實芬濟在1951年經過檢查后,被告知罹患白血病,只剩約十年可活,不過他只讓家人知道,依然維持原來的生活型態,繼續作曲。只是,白血病引起的身體虛弱,讓芬濟無法避免傳染病的威脅,在創作這首《大提琴協奏曲》時,芬濟已感覺自己的時間并不多了。他在1956年參加格洛斯特音樂節之后不久死于帶狀皰疹。

網友點評:

    我是由woyte才認識芬濟這位作曲家,現在再推薦給IMG的同學們,關于這首大提琴協奏曲,我聽過最好的形容也許是這五個字: "悲涼的深秋",馬友友這份1976年錄音、1977年出版的Lyrita""唱片再度面世,無疑打敗了不少""版本,很有意思的是,以他當時還算是個"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年紀,竟能拉出一個老人的瀕死心境的深意...

    另一曲豎笛協奏曲也是芬濟的代表作,很值得一聽。

    這張唱片在LP時代列入TAS榜上,(話說六、七十年代的皇家愛樂錄過太多TAS的唱片了...,CD轉錄得如何無從比較,但我主觀聽起來音效確實非常好,芬濟的曲子雖然不是很有爆發力的曲目
但演奏的臨場感十足。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2-27 05:25 PM 编辑 ]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2-28 12:17 PM
马友友是中国的骄傲啊。。。。。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3-4 12:19 PM
3月1日,马友友携丝绸之路乐团开始他的亚洲之旅,今晚将在广州大剧院登台演出,这是前天咋《广州日报》的访谈:

马友友008_conew1.jpg (196.35 KB, 下载次数: 189)

马友友008_conew1.jpg

马友友009_conew1.jpg (253.23 KB, 下载次数: 198)

马友友009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3-4 03:37 PM
芬齐的《大提琴协奏曲》在拿索斯的一个录音版本:

8.555766[1]_conew1.gif (61.59 KB, 下载次数: 184)

8.555766[1]_conew1.gif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3-4 09:19 PM
正准备收下SONY SK89667 马友友 CLASSIC YO YO 新曲+精选

LJ.jpg (19.97 KB, 下载次数: 208)

LJ.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3-5 05:20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2-3-4 09:19 PM 发表
正准备收下SONY SK89667 马友友 CLASSIC YO YO 新曲+精选

什么曲目?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3-7 10:41 AM
SONY经典:马友友《CLASSIC YO-YO》

1、巴哈: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
BACH: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Pr-lude

2、皮亚佐拉:忧虑的探戈
PIAZOLLA:Fear Tango

3、马克欧康诺:蝴蝶假日
MARK O’CONNOR:Butterfly’s Day Out

4、巴哈:清唱剧"爱没有边界"
BACH:Was Gott tut, das ist wohlgetan, BWV 75

5、德弗札克:第二号斯拉夫舞曲
DVORAK:Slavonic Dance No. 2 in E minor, Op.72

6、盖希文:三首前奏曲
GERSHWIN:Three Preludes, I. Allegro ben ritmato e deciso

7、约翰威廉士:美国选粹主题旋律
JOHN WILLIAMS:American Collection Theme (Extended Version)

8、艾格麦尔:6岁小儿子的独舞
EDGAR MEYER:1B

9、布拉姆斯: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作品99
BRAHMS: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in F Major, Op. 99, IV. Allegro molto

10、谭盾:卧虎藏龙之永恒的誓约
TAN DUN:The Eternal Vow from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11、巴哈:清唱剧"主啊请怜悯"
BACH:Erbarme dich (Matth-us-Passion), BWV 244

12、福莱:第二号G小调钢琴与弦乐四重奏
FAUREuartet for Piano & Strings No. 2 in G minor, Op. 45

13、拉赫曼尼诺夫:声乐练习曲
RACHMANINOFF:Vocalise

14、皮亚佐拉:现实交会三分钟
PIAZZOLLAibertango

15、民谣:小礼物 Vocalist:Alison Krauss 艾利森克劳斯
TRADITIONAL:Simple Gifts

16、马克欧康诺:阿帕拉契华尔兹(大提琴独奏版)
MARK O’CONNOR:Appalachia Waltz (s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3-7 12:03 PM
资料真丰富!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3-7 07:54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2-3-7 10:41 AM 发表
SONY经典:马友友《CLASSIC YO-YO》

1、巴哈: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
BACH: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Pr-lude

2、皮亚佐拉:忧虑的探戈
PIAZOLLA:Fear Tango

3、马 ...

很好的曲目,谢谢路上兄分享!
作者: 508i    时间: 2012-3-7 08:41 PM
马友友应该和中国没什么关系吧! 他出生在巴黎,受教育在美国,如果生长在国内这种环境很难想象能够培育出具有浪漫演绎风格的马友友的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3-7 09:22 PM
原帖由 508i 于 2012-3-7 08:41 PM 发表
马友友应该和中国没什么关系吧! 他出生在巴黎,受教育在美国,如果生长在国内这种环境很难想象能够培育出具有浪漫演绎风格的马友友的

508i兄说的是,只是马友友的祖籍是浙江省宁波鄞县(现鄞州)。父亲马孝骏为音乐教育学博士,曾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母亲卢雅文则是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的声乐女歌手。他只是与中国血统有关系。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3-8 02:13 PM
再推荐一张马友友专辑
SONY 88697026682 马友友 Appassionato 热情奔放 新曲+精选 美版

LJ.jpg (37.62 KB, 下载次数: 188)

LJ.jpg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3-8 02:20 PM
专辑曲目;
1.   *為首度全球發行
約翰‧威廉斯:上學去-大提琴與鋼琴二重奏版(選自:電影原聲帶「藝伎回憶錄」)*   
  2.  法朗克:A大調小提琴奏鳴,第四樂章『稍快板』(馬友友改編)   
  3.  蓋希文:三首前奏曲之二「稍快而略帶彈性速度的行板」(馬友友改編)   
  4.  韋瓦第:冬,第二樂章『緩板』 (選自:「四季」)   
  5.  巴西鳩羅舞曲:椰子糖   
  6.  卡巴列夫斯基: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緩板』   
  7.  顏尼歐‧莫利克奈:尋覓(選自:電影「新天堂樂園」)   
  8.  聖桑:天鵝(選自:「動物狂歡節」)   
  9.  哈薩克/中國民謠:燕子*   
  10.  布拉姆斯:大提琴與小提琴雙協奏曲,作品102,第二樂章『行板』   
  11.  皮耶佐拉:孤獨*   
  12.  間宮芳生:第四號芬蘭民謠*   
  13.  艾格‧麥爾:首次印象*   
  14.  孟德爾頌:無言歌*   
  15.  顏尼歐‧莫利克奈:賈布利耶的雙簧管(選自:電影「教會」)   
  16.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 本帖最后由 在路上 于 2012-3-8 02 PM 编辑 ]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3-8 02:27 PM
最能忠实呈现马友友音乐生涯的珍贵《音乐传记》;  马友友首度亲自挑选,录音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乐曲
   5轨首度曝光新录音、10首精选乐曲(全球国际版另加 bonus track -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电影作曲大师约翰·威廉斯首度为马友友跨刀弹奏钢琴
     在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之后,古典乐坛中没有人能够像马友友一样,赋予音乐人性化的乐趣或热情。而这张专辑《热情》想要呈现的整体概念就是马友友一直以来不管是对音乐、朋友或是同行之间的热情。
    曾获13座葛莱美奖与无数特别贡献奖加冕的马友友,除了是这一世代最优秀的大提琴家、专辑销售最惊人的畅销演奏家外,更是最能将各类音乐以最佳风貌呈现出来的多面向全能音乐家。正因为他的音乐跨越了不同文化种族的障碍,传递出无国界的和平讯息;2006年9月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这张收录了从他1978年第一次为SONY录制的《天鹅》,到近期的最新录音,一路听来精彩非凡,曲目充实而风格统一,无疑是见证了马友友音乐生涯的最佳选择。
由马友友首度亲自挑选十六首从1978到2006年间的录音作品,为了这份「有声音乐传记」的完整性,他坚持再进录音室,以「热情」这个中心乐想,录制新乐曲与新版本,希望能够更忠实而概括性地呈现他音乐生涯中每一阶段的独特性与开创性;也许对听众而言,这份专辑囊括了各种音乐类型,但对马友友而言,他不从音乐分类的角度来思考,认为这些乐曲不但都是优秀的作品,并且都带着浪漫而热情的元素。专辑除了精挑十一首各具代表性意义的乐曲,并且包含了五首从未曝光的全球首发曲目。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作曲大师约翰.威廉斯亲自为马友友改编了电影「艺伎回忆录」中的一段配乐,成为大提琴与钢琴的演出的二重奏版,并由威廉斯本人跨刀担任钢琴弹奏,与马友友的这段精采演绎,是难能寻觅的绝佳版本。此外,经由与皮耶佐拉交情最久的吉他家马尔维西诺(Horacio Malvocino)的推荐,马友友特地与探戈钢琴家布鲁涅提(Octavio Brunetti)全新诠释探戈大师皮耶佐拉最深沉的作品《孤独》。与钢琴家艾克斯合作超过数十年的绝佳默契,彼此音乐旅程上的成长与了解,在最新录制的第十四轨门德尔颂的《无言歌》中表露无疑。而专辑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民谣「燕子」,则以新编的大提琴与日本尺八重新诠释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3-8 06:31 PM
路上兄非常精彩的介绍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3-10 02:25 PM
马友友中国的骄傲。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