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古都西安影像——一个背负着深厚历史和文化的城市,一个重振复兴的城市。 [打印本页]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7 06:22 PM
标题: 古都西安影像——一个背负着深厚历史和文化的城市,一个重振复兴的城市。
   
    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
    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


    这是兵马俑中最漂亮的一个,克林顿来参观,羡慕不已。后来送给他一个复制品——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17 10:19 PM 编辑 ]

IMG_8277ms.jpg (243.38 KB, 下载次数: 487)

IMG_8277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7 06:28 PM
    汉唐时期,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限制 ,“长安”已经不能容纳庞大的国家机器。长安——洛阳形成了“西都”、“东都”共存的局面,政治经济中心开始向东移动。“安史之乱”长安受到巨大的摧残,举世闻名的《大明宫》彻底毁于一旦。“长安”的历史地位不复,但辉煌的历史、文化仍然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最灿烂的篇章。
    现在的西安为副省级城市,陕西省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包括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电子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2009年国家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和上海之后,中国第三“国际化大都市”。显然这也是振兴西部,向西开放的需要。


“大明宫之梦”——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17 06:54 PM 编辑 ]

IMG_3748ms.jpg (231.85 KB, 下载次数: 408)

IMG_3748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7 06:31 PM
    除了新疆,我生活时间最长的就是西安。也积累了一些西安以及周边的景观、文化照片,发给大家共同欣赏。中国的南北风土人情、景观、文化各有特色,希望昌业的朋友喜欢这个主题。

    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水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历史上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这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西安“生态城市”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就从2011年在西安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始吧!


    第一部分  西安世园会

    世园会的吉祥物——“长安花”。石榴花也是西安的市花。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17 08:59 PM 编辑 ]

IMG_8360ms.jpg (244.34 KB, 下载次数: 435)

IMG_8360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7 06:37 PM
西安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物,长安塔,有汉唐之风——

IMG_8496ms.jpg (227.82 KB, 下载次数: 465)

IMG_8496ms.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2-17 07:43 PM
好风景,好意境。。。。。。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2-17 07:44 PM
好风景,好意境。。。。。。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17 07:48 PM
二十多年前去过西安,那时兵马俑的陈列馆刚建成。西安的历史沉淀使西安的历史风貌别具一格,游历西安,印象深刻。时移世易,西安的变化一定天翻地覆了。还望zhoujl继续介绍介绍西安。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7 08:57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2-17 07:48 PM 发表
二十多年前去过西安,那时兵马俑的陈列馆刚建成。西安的历史沉淀使西安的历史风貌别具一格,游历西安,印象深刻。时移世易,西安的变化一定天翻地覆了。还望zhoujl继续介绍介绍西安。



这是我第三次去秦兵马俑陈列馆了,过去不让拍照。现在总算开放了,后面有秦俑纪念馆的专门一段。谢谢关注!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7 09:01 PM
送你一个惊喜——“欢聚在世园”。

IMG_8501ms.jpg (246.78 KB, 下载次数: 410)

IMG_8501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7 09:03 PM
花是永恒的主题——

IMG_8388ms.jpg (246.4 KB, 下载次数: 428)

IMG_8388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7 09:06 PM
世园会的创意馆——

IMG_8487ms.jpg (239.88 KB, 下载次数: 290)

IMG_8487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7 09:07 PM
印象最深刻的是馆里的彩色玫瑰——

IMG_8509ms.jpg (238.04 KB, 下载次数: 287)

IMG_8509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7 09:12 PM
馆内天棚——

IMG_8514ms.jpg (247.61 KB, 下载次数: 300)

IMG_8514ms.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2-17 09:27 PM
西安古都,国之翘楚。作为中国人,西安是有机会值得一游的地方。先看下zhoujl兄的精彩报道,为今后有机会成行留下美好印象。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2-18 12:55 AM
游西安,就冲古迹,值。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2-2-18 02:58 AM
佳能17-85这个镜头其实很出色,小弟因为工作关系用了几年,至今也没淘汰,轻便,焦段好,还带IS,很适合抓拍和大多数拍摄,色彩不算很饱满,但色彩过渡好。。。。 。。。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8 05:53 P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2-2-18 02:58 AM 发表
佳能17-85这个镜头其实很出色,小弟因为工作关系用了几年,至今也没淘汰,轻便,焦段好,还带IS,很适合抓拍和大多数拍摄,色彩不算很饱满,但色彩过渡好。。。。 。。。

        
        为了奥运会的热度,我在2008年8月6日买了17-85和EOS450。17-85网上批评较多,其实2800的价格已经不错了,关键是扬长避短。长焦段非常好,防抖也非常有效,1/10秒都可以出片。广角端变形大,可是在拍风景是谁能分辨风景的形变。所以人物、特写用长焦,风景、街景用短焦,其实如Z版所见,还是非常不错和方便。

        世园会的花车——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18 07:13 PM 编辑 ]

IMG_8521ms.jpg (250.72 KB, 下载次数: 273)

IMG_8521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8 05:58 PM
花车与蝴蝶共舞——

IMG_8513ms.jpg (244.68 KB, 下载次数: 296)

IMG_8513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8 09:21 PM
世园会的会址就在“八水绕长安”的八水之一,灞河边上,水景也是世园会的特色——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18 09:27 PM 编辑 ]

IMG_8453ms.jpg (242.99 KB, 下载次数: 295)

IMG_8453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8 09:23 PM
有点缅甸特色——

IMG_8452ms.jpg (250.77 KB, 下载次数: 290)

IMG_8452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8 09:24 PM
生活服务区,也很有特色——

IMG_8445ms.jpg (249.69 KB, 下载次数: 317)

IMG_8445ms.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18 09:35 PM
那时我去西安,还没有数码相机,只是用“傻瓜机”拍照。那张“彩色玫瑰”很特别,第一次看见这样的花。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9 06:08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2-18 09:35 PM 发表
那时我去西安,还没有数码相机,只是用“傻瓜机”拍照。那张“彩色玫瑰”很特别,第一次看见这样的花。


  看到的时候,我很怀疑是纸作成的假花。摸了一下质感,是真的花,说明文字是采用的基因混合技术培育成的。好在花是观赏的,这个进步不错!

  西安世园会太大了,有一片沙雕到天黑也没有找到。有一位好友刘先生他拍到了沙雕,经过他的同意发他的4张沙雕照片,大家欣赏——

  第一张 李杜之谊
  李杜是同一时期的大诗人,李白长杜甫11岁。
  李白是天马行空,他小时候的一首诗“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注定他是居高临下。
  杜甫是是苦难诗人,它非常崇尚李白的名望和豪放,但他的诗是吧无边的苦难写进了他的苦心之作。

  相同的是他们都来到长安,谋求发展,但他们的友谊像李白赠杜甫的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IMG_7144ms.jpg (228.94 KB, 下载次数: 303)

IMG_7144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9 06:26 PM
  第二张 杜甫在长安的平静生活
  杜甫在长安十年求官、求进,却不得其门而入,他写下的动人诗篇 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成为史作。现在往杨凌、法门寺、宝鸡、甘肃方向都要经过“咸阳桥”,几次经过(现在是高速公路桥)不禁感慨系之,想起杜甫的这首诗。
        杜甫后来在诗友的帮助下,在长安南郊少陵原盖了房子,总算安家有了平静的生活。杜甫也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叟”——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19 07:27 PM 编辑 ]

IMG_7158ms.jpg (223.44 KB, 下载次数: 297)

IMG_7158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9 07:49 PM
        第三张   白鹿原
        小说“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1997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有评论曰:“《白鹿原》是我看过的最厚重的一部小说,每看一遍,都能有更多的感悟,对人性,对社会,对人生,都会有更深的认识。一直期待‘他’能被拍成电影,可又担心拍不出来‘他’的厚重,10多年来,一直都在期待着..... 原著肯定是一部能留给历史的作品,希望电影也能够留给历史”。——凤凰网网友丽江阳光留言

        沙雕《白鹿原》上5个人,应该从上到下依次为白嘉轩、鹿子霖、百灵、黑娃与田小娥。

         《白鹿原》2011年被拍成200分钟之长的电影。张丰毅饰演白嘉轩,百灵这个人物改编电影时去掉了,张雨绮饰演了田小娥。参加柏林电影节时被剪辑为160分钟,也是超长影片。由于复杂的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别,外国人基本看不懂。这部电影国内还没有公演。
  今天早晨,也就是北京时间2月19日凌晨,第62届柏林电影节圆满落下帷幕。来自中国的唯一参与金熊角逐的电影《白鹿原》获得最佳摄影奖(又叫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

IMG_7149ms.jpg (220.87 KB, 下载次数: 274)

IMG_7149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19 08:00 PM
    第四张 秦岭
    秦岭山脉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 秦岭-淮河一线更是中国东部的天然南北分界线。

    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淮河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界线、是水田和旱地的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的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是冬季0℃等温线即该线以北冬季气温低于0℃而以南高于0℃、是年积温4500℃等温线、是800㎜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等。(百度)

IMG_7150ms.jpg (226.9 KB, 下载次数: 285)

IMG_7150ms.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2-20 07:52 AM
防抖镜头确实很好。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1 01:52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2-2-20 07:52 AM 发表
防抖镜头确实很好。


        所言极是。第13帖的室内天棚,曝光时间只有1/6秒,没有IS防抖基本是不能拍摄的(除非支起三脚架)。现在的IS技术可以提升曝光3-4级,加上高感度可以从过去胶片时代的ISO100达到ISO800(现在用的佳能450)——ISO25600(刚新出的尼康D800),大大方便了光线不足的拍摄。

        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但优秀的照片,像国家地理上的照片,还是要靠人的功力、视角、瞬间的把握!

        世园会之夜——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1 01:53 PM 编辑 ]

IMG_8524ms.jpg (231.63 KB, 下载次数: 312)

IMG_8524ms.jpg

IMG_8529ms.jpg (241.74 KB, 下载次数: 272)

IMG_8529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1 02:06 PM
夜色残荷——

IMG_8535ms.jpg (236.48 KB, 下载次数: 288)

IMG_8535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1 02:09 PM
现代和古老——

IMG_8520ms.jpg (231.39 KB, 下载次数: 267)

IMG_8520ms.jpg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2-21 02:47 PM
七年前去过西安和延安,虽有古文化的烙印,但已无当初的繁景,传承也日渐衰败,商业味道弥漫,令人唏嘘。走过中国这么多地方感觉还是江浙和江西的人文较盛,所以历史的长河会洗去原有的颜色和光华,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地方。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2-22 07:24 A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2-2-21 02:47 PM 发表
七年前去过西安和延安,虽有古文化的烙印,但已无当初的繁景,传承也日渐衰败,商业味道弥漫,令人唏嘘。走过中国这么多地方感觉还是江浙和江西的人文较盛,所以历史的长河会洗去原有的颜色和光华,这也是我们应该思 ...
吴兄去过的地方真多。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2-22 07:26 AM
我买的相机的套头也是防抖VR的,非常好用,只是光圈小点。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2-2-22 07:29 AM 编辑 ]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2 12:20 P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2-2-21 02:47 PM 发表
七年前去过西安和延安,虽有古文化的烙印,但已无当初的繁景,传承也日渐衰败,商业味道弥漫,令人唏嘘。走过中国这么多地方感觉还是江浙和江西的人文较盛,所以历史的长河会洗去原有的颜色和光华,这也是我们应该思 ...


         这是西部城市的普遍问题。东部的率先改革开放发展很快,特别在改革开放初期,西部的大量人才流失,走向东部。经济滞后也造成城市发展滞后。包括新疆尤甚,改革开放以来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大约几十万人。

          但毕竟是中国的一片热土,中央重视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梯效应也逐渐显现。西部也有了较大发展,发这个帖子的目的也是要介绍西部的过去和现在变化。我在标题上已经说明了那是一个“重振复兴的城市”,通过照片留待大家评说吧——

          一个国外大学送来的展品——“能源的未来”!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2 07:17 PM 编辑 ]

IMG_8397ms.jpg (247.65 KB, 下载次数: 262)

IMG_8397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2 12:24 PM
第二部分  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 一号坑最大,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俑阵经发掘对外开放后便轰动世界。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过去不准照相,这次居然开放了,镜头的IS防抖也发挥了作用,“一号坑”全景——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2 01:17 PM 编辑 ]

IMG_8268ms.jpg (226.94 KB, 下载次数: 264)

IMG_8268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2 12:27 PM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神态——

IMG_8252ms.jpg (244.9 KB, 下载次数: 258)

IMG_8252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2 12:39 PM
“兵戈待发”——

IMG_8265ms.jpg (224.94 KB, 下载次数: 267)

IMG_8265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2 12:40 PM
“最帅小伙”——

IMG_8277ms.jpg (243.38 KB, 下载次数: 257)

IMG_8277ms.jpg

IMG_8278ms.jpg (240.71 KB, 下载次数: 260)

IMG_8278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2 07:16 PM
后勤兵,没有那么光鲜,但表情很生动。参观者大家在说:“很辛苦啊”!

IMG_8289ms.jpg (240.63 KB, 下载次数: 261)

IMG_8289ms.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2-22 10:17 PM
欣赏zhoujl兄兵马俑的作品。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3 11:18 PM
秦始皇的庞大军阵,不顾伤亡,列队待发——

IMG_8250ms.jpg (225.52 KB, 下载次数: 302)

IMG_8250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3 11:19 PM
紧握拳头,向着前方——

IMG_8245ms.jpg (245.67 KB, 下载次数: 301)

IMG_8245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3 11:21 PM
看到了,王座前车——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3 11:25 PM 编辑 ]

IMG_8295ms.jpg (224.62 KB, 下载次数: 314)

IMG_8295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3 11:24 PM
王座后车,两辆王车,是镇馆之宝——

IMG_8308ms.jpg (243.27 KB, 下载次数: 311)

IMG_8308ms.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2-24 07:37 AM
中国邮政曾发行过“铜车马”邮票。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2-2-24 04:05 PM 编辑 ]
作者: jnu    时间: 2012-2-24 09:33 AM
上世纪60年代去过2次西安,2009年又去过一次,感觉变化很大,很多地方都认不出了,完全变了。最大感觉是没有了当年古朴的感觉。
临潼秦陵博物馆里的铜人马灵车太阴气。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4 03:44 PM
原帖由 jnu 于 2012-2-24 09:33 AM 发表
上世纪60年代去过2次西安,2009年又去过一次,感觉变化很大,很多地方都认不出了,完全变了。最大感觉是没有了当年古朴的感觉。
临潼秦陵博物馆里的铜人马灵车太阴气。


        秦陵铜车马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20M处,1980年局部试掘铜车马坑时,在一木椁内出土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铜车马,出土时已残破,经修复后恢复原状。  

  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用嵌铸、焊接、粘接、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实物精心制作,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帝车驾的风采。

        这是埋在地下2300年前的作品,历经了2000多年湿气的腐蚀。时光和黑暗造就了“阴气”示以现代人,是不可避免的。

         博物馆的建筑还是大气、端庄, 设计的很出色——

IMG_8271ms.jpg (250.41 KB, 下载次数: 287)

IMG_8271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4 03:46 PM
建筑隐约还是有唐汉之风——

IMG_8323ms.jpg (427.3 KB, 下载次数: 327)

IMG_8323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4 03:51 PM
这是铜车马专用的陈列馆——

IMG_8342ms.jpg (232.79 KB, 下载次数: 294)

IMG_8342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6 10:42 AM
廊壁装饰简约有古风——

IMG_8282ms.jpg (228.91 KB, 下载次数: 305)

IMG_8282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6 10:54 AM
第三部分 华清池

        位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水与日月同流不盈,不虚。每天都有很多游人在这里洗温泉澡。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这次事件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中国抗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西安事变”的遗址在华清池风景区,内有五间厅和兵谏亭等。

         这是唐明皇和杨贵妃《长恨歌》的故事发生地。公元806年,白居易写下这首诗篇,流传千古——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这就是“春寒赐浴华清池”的所在,这是规模较大的《星辰汤》,应当是供大臣所用——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6 05:06 PM 编辑 ]

IMG_8171ms.jpg (307.56 KB, 下载次数: 264)

IMG_8171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6 11:05 AM
        过去华清池只有地面建筑,近20年前地下发掘发现了御用温泉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就在这里,御用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终于展现在大家面前——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6 05:07 PM 编辑 ]

IMG_8180ms.jpg (227.65 KB, 下载次数: 251)

IMG_8180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6 11:11 AM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就是故事发生的“长生殿”——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6 11:21 PM 编辑 ]

IMG_8224ms.jpg (246.45 KB, 下载次数: 250)

IMG_8224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6 11:14 AM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IMG_8221ms.jpg (249.29 KB, 下载次数: 248)

IMG_8221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6 05:10 PM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杨贵妃专用的“莲华汤”,已经接近1300年了。这些池里都有专门的进水和排水通道。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6 11:15 PM 编辑 ]

IMG_8177ms.jpg (241.85 KB, 下载次数: 245)

IMG_8177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6 05:13 PM
        游人到此多留影,不知何处觅香魂——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6 08:06 PM 编辑 ]

IMG_8178ms.jpg (225.53 KB, 下载次数: 242)

IMG_8178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6 08:05 PM
        盛极一时华清池,龙吟水深待佳人——

IMG_8231ms.jpg (247.94 KB, 下载次数: 246)

IMG_8231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6 08:09 PM
         骊宫高出入青云,仙乐风飘犹可闻——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6 08:11 PM 编辑 ]

IMG_8208ms.jpg (232.22 KB, 下载次数: 237)

IMG_8208ms.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2-26 11:19 PM
美景加好句!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7 08:43 PM
        说一下《长恨歌》的作者,大诗人白居易——
      
        安史兵乱结束,白居易回家乡,过上完整的家庭生活,细节不可考。父亲由巩县令迁徐州别驾,举家搬到符离。十六岁,白居易到长安,干谒苏州人顾况。顾况是名诗人,又做着官。这人挺有趣,玩味白居易三个字,笑着说:长安米贵,居不易也。白居易却有准备,拿出一首诗呈上。顾况一看,表情变了,改口说:你有这样的才华,在长安待下去,问题不大……
  白居易这首诗,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小年纪,写下传世佳作,令人诧异的,是诗中的苍凉美感。少年流浪的身影,隐于字里行间。
  二十七岁他通过乡试,二十九岁再赴长安,全国几千名考生,录取四十名进士,白居易位居第四。三年后又参加吏部“拔萃科”考试,录取的人数更少,他榜上有名(品中国文人)。


         在西安大雁塔,有他的塑像,这里先用一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年少”,意气风发进入诗坛政界——

IMG_0937ms.jpg (232.8 KB, 下载次数: 231)

IMG_0937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8 10:45 PM
第四部分 法门寺

    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当时称“阿育王寺”(或“无尤王寺”)。隋朝时,改天下佛寺为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宝寺”。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显赫地位,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
    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据史载 “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自这次迎骨请佛骨之后,地宫关闭,与世隔绝1113年之久。
    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开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塔下珍宝。

        1981824,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872月底重修宝塔。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

IMG_3308ms.jpg (233.56 KB, 下载次数: 259)

IMG_3308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8 10:49 PM
法门寺院内——

IMG_1272ms.jpg (230.96 KB, 下载次数: 271)

IMG_1272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8 10:51 PM
宝塔端庄、饱满,富有灵气——

IMG_1282ms.jpg (232.84 KB, 下载次数: 278)

IMG_1282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8 11:01 PM
        珍宝连城——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8 11:07 PM 编辑 ]

IMG_3327ms.jpg (232.81 KB, 下载次数: 269)

IMG_3327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8 11:03 PM
        守护神,表情极其生动、威严,实在是赞叹千年前的智慧——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8 11:06 PM 编辑 ]

IMG_3331ms.jpg (209.38 KB, 下载次数: 258)

IMG_3331ms.jpg

IMG_3332ms.jpg (222.36 KB, 下载次数: 288)

IMG_3332ms.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2-29 06:22 PM
让我好好补上历史课的一节,谢谢LZ!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9 06:23 PM
  守护的对象,就是七重宝函——

IMG_3333ms.jpg (215.32 KB, 下载次数: 265)

IMG_3333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9 06:27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2-29 06 PM 发表

让我好好补上历史课的一节,谢谢LZ!


我过去也一样,只知道法门寺是一个著名佛寺,对历史也不太清楚。所以到哪里还买了一本书,读了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曲折!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9 06:29 PM
七重宝函里面就是“佛指舍利”,应当装在最小的函内——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2-29 06:30 PM 编辑 ]

IMG_3335ms.jpg (217.8 KB, 下载次数: 277)

IMG_3335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2-29 06:32 PM
还有一个守护神,表情严肃,还有点忧郁——

IMG_3337ms.jpg (220.3 KB, 下载次数: 270)

IMG_3337ms.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3-2 06:52 AM
读“古都西安影像——一个背负着深厚历史和文化的城市,一个重振复兴的城市”帖子有感:
1.        清晰照片,优美构图。把西安古都风貌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呈现西安深厚文化底蕴。看帖就象欣赏一套音响,声音均衡有质感,定位准确。
2.        细讲详释,主次分明。从世园会、兵馬俑、华清池到法门寺,从历史角度和现场感想,飞越时空弹奏西安璇律,表达其气质、展现其内涵。正是音响器材演绎时有层次感,清晰度好。
3.        引经据典,诗情词韵。帖子里多少文人墨客舞文弄墨,抒发才情或忧国忧民。加上楼主有感而发的诗句,使读帖时深受感染和启迪,如音响系统高、低频两端延伸好,且听出更多细节来,更有音乐味道。
4.        借物引申,西部奋起。从西安的变迁与发展,揭示国家大西部发展战略,一个背负着深厚历史和文化的城市----西安,正雄赳赳、气昂昂重振复兴,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也就是说,听音响时不但动听,而且从音乐的璇律中欣赏到音乐带来的内涵、生命和灵魂。
欣赏这么好的帖子,今后旅游也有目标了。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3-2 09:50 AM
201212月份获奖名单推荐
主论坛最佳人气奖帖
我是这样玩"宝"的...(纪念帖)        作者:e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5293&extra=page%3D5%26amp%3Bfilter%3D2592000%26amp%3Borderby%3Ddateline%26amp%3Bascdesc%3DDESC&page=1

主论坛最具影响力帖
一年入门:廉价佳配——KANDY+K2+AE209       作者:altaymann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4840&extra=page%3D2

数码与影音版块最具影响力帖
测评音乐之旅PD-1解码器         作者:yxmsad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4156&extra=page%3D1

音乐大家谈版块最具影响力帖
美国跳蚤市场淘到的LP,陆续上传,请各位前辈讲讲唱片内外的故事    作者:哈里哈乡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5844&extra=page%3D1

文艺杂苑版块最具影响力帖
古都西安影像——一个背负着深厚历史和文化的城市,一个重振复兴的城市    作者:zhoujlr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5830&extra=page%3D1

以上获奖者各奖励100元内CD碟一张,考虑到CD碟各人的喜好及收藏不同,可由烧友自由选择碟片,昌业代购寄出。请上述得奖者将个人真实姓名、邮寄地址和电话号码心仪CD的名称以短消息的形式发到我的信箱里,以便统一选购尽早寄出奖品。

CD
备选两张至三张,如第一选择没有货源将在备选里挑选。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2-3-2 08:47 PM 编辑 ]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3-2 10:37 AM
恭喜恭喜!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3-2 11:15 AM
恭喜!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3-2 11:27 AM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2 08:23 PM
白石、芍药、音乐情迷、只有情永在,各位更多的友好:

    外出归来打开网站,看到又一次获奖,高兴、感激,也有一点点自得。这种心情和获得一个“某某工作者”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是论坛、这是网友的真心肯定。这个主题确实是我们对华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觉,分享就是最大的幸福。

    对昌业音响论坛,多年来一直在关注,从器材到欣赏,从配置系统到结识未曾谋面的朋友,深感坛风高尚,君子相惜。我也认识到一个规律:

   “热爱音乐的人是心态平和的人;
     心态平和的人是认真思考的人;
     认真思考的人是懂得欣赏的人;
     懂得欣赏的人是尊重他人的人”。

    在这个论坛上,同道唱和,相学相长。不论是原作还是引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论是高手还是初学,彼此谦和、言辞感激。爱她,支持她,望高品位的音乐、高品位的论坛久久地唱和。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3-4 08:42 PM 编辑 ]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2 08:27 PM
法门寺有一个“万佛阁”,仰望祝福——

IMG_3314ms.jpg (228.75 KB, 下载次数: 235)

IMG_3314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2 08:37 PM
法门寺礼佛的人越来越多,法门寺佛教广场也建设的不错,“佛指舍利”就在广场的最高端。入口——

IMG_1260ms.jpg (238.64 KB, 下载次数: 223)

IMG_1260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2 08:40 PM
有白象和狮子护佑——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3-2 08:41 PM 编辑 ]

IMG_3402ms.jpg (221.17 KB, 下载次数: 257)

IMG_3402ms.jpg

IMG_3404ms.jpg (227.34 KB, 下载次数: 229)

IMG_3404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2 08:42 PM
莲花是佛教的圣物——

IMG_3403ms.jpg (229.74 KB, 下载次数: 251)

IMG_3403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4 11:56 AM
进入山门之后,就是“佛光大道”,在佛光大道两侧有菩萨坐像,高度约8-10米。坐像造型生动、端庄、圣洁。

(以下文字是菩萨坐像底座上的铭文)

法苑林菩萨——

受菩萨护佑,所愿皆足。福报:今世菩萨护佑,来世往生兜率天宫。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3-4 08:45 PM 编辑 ]

IMG_1262法苑林菩萨.jpg (244.45 KB, 下载次数: 254)

IMG_1262法苑林菩萨.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4 11:58 AM
普贤菩萨——

具足一切无量行顾,受菩萨护佑,凡行必成。福报:自己和子孙凡行必成。

IMG_1264普贤.jpg (244.96 KB, 下载次数: 272)

IMG_1264普贤.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4 12:00 PM
地藏菩萨——

受菩萨护佑先世亲人不堕地狱,来世不堕恶道。福报:先世亲人不堕地狱,来世不堕恶道。

IMG_1265地藏.jpg (233.96 KB, 下载次数: 259)

IMG_1265地藏.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4 12:09 PM
观音菩萨(大慈)——

与大势至菩萨分别为阿弥陀佛的胁侍。获观音慈悲救护,来世蒙观音引生极乐。福报:现世获观音慈悲救护,来世蒙观音引生极乐。

IMG_1322观世音.jpg (236.58 KB, 下载次数: 272)

IMG_1322观世音.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4 12:30 PM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分别为阿弥陀佛的协伺,此菩萨寻声救苦,利乐有情,福报:现世获菩萨慈悲救护,来世蒙观音引生极乐。

IMG_3381ms.jpg (223.22 KB, 下载次数: 251)

IMG_3381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4 12:32 PM
月光菩萨

普照乾坤,映现明澈清辉,容摄芸芸众生,免受贪、嗔、痴三毒逼恼,以葆身命与慧命。福  报:远离病痛,无有怖畏。

(月光菩萨温和可亲,寓意深刻。清辉月光之下,当思之,勿忘身心之修,受益无穷。)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3-5 09:16 AM 编辑 ]

IMG_1267月光.jpg (217.67 KB, 下载次数: 244)

IMG_1267月光.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3-4 03:30 PM
原帖由 zhoujl 于 2012-3-2 08:23 PM 发表
白石、芍药、音乐情迷、只有情永在,各位更多的友好:

    外出归来打开网站,看到又一次获奖,高兴、感激,也有一点点自得。这种心情和获得一个“某某工作者”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是论坛、这是网友的真心肯定。 ...

zhoujl 兄果然是坛中豪杰!底蕴深厚!敬仰!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6 06:47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3-4 03:30 PM 发表

zhoujl 兄果然是坛中豪杰!底蕴深厚!敬仰!   


实在是不敢当,谢谢厚意,我当继续好好发片。


        双手合十舍利塔是法门寺佛教文化广场的主建筑,2009年5月9日落成。舍利塔就像双手合十,它像自然弯曲而形成一朵莲花,而莲花正是佛教的象征。合十舍利塔由国际建筑设计大师李祖源策划设计,设计塔高148米,地宫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合十舍利塔前面有一条长达一千五百米的“佛光大道”,两旁有花岗石雕刻巨大的佛像。合十舍利塔呈双手合十状,文化学者王鲁湘说“合十舍利塔的造型看上去像一个菱形,就像双手合十自然弯曲而形成一朵莲花,莲花正是佛教的象征。”安奉佛祖舍利的地点确定在天轴与地轴交汇点即合十舍利塔下的地宫,更显对佛指舍利的敬重之心。

        王鲁湘说“合十行礼,是佛教徒最熟悉不过的一种招呼方式,当你在任何一个地方碰到有人双手合十向你敬礼,这个人对你一定是没有任何威胁的。”合十舍利塔以双手合十的造型来营建舍利塔,既体现了佛文化的丰富内涵,又象征着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据中国佛教新闻网 2009年5月9日上午11时20分,合十舍利塔落成仪式结束,佛指舍利安奉大典正式开始。此时,放置佛指舍利的金塔已从法门古寺地宫抬出,由护卫稳妥放置到运送舍利的彩车上,舍利启程后,现场钟鼓齐鸣。当日十万人到场参与法事大会,完成安放仪式。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3-7 10:09 AM 编辑 ]

IMG_1293ms.jpg (229.71 KB, 下载次数: 243)

IMG_1293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6 06:51 PM
佛与莲花——

IMG_1298ms.jpg (231.26 KB, 下载次数: 236)

IMG_1298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6 06:54 PM
佛与莲花融为一体——

IMG_1317ms.jpg (241.8 KB, 下载次数: 229)

IMG_1317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6 07:05 PM
IMG1293图中,双手合十塔后面有佛祖像,这是进入内部拍得。“佛指舍利”就在佛祖的前下方,重大法事会自动升起。

IMG_1304ms.jpg (230.14 KB, 下载次数: 261)

IMG_1304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6 07:15 PM
法门寺的老新建筑,都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新的部分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佛处深深”——

IMG_1327ms.jpg (239.91 KB, 下载次数: 267)

IMG_1327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8 11:59 AM

第五部分 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
   
    景区总面积3.8平方公里,位于西安南郊文化区。包括“一塔一城六园”:
    一塔:大慈恩寺大雁塔;
    一城:大唐不夜城;
    六园: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这张图是西安博物馆进门大厅的地面,做成了一张简图。可以看到秦、汉、隋唐、明清城市的变化。解放初期西安城基本就是明清规模,“灰头土脸”并不为过。现在城区已经远超出隋唐时期的规模,生态环境也得到巨大改善。现在的“西咸一体化”,城市规模恐怕就是这张版图了。

       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就在隋唐城的东南的水域——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3-8 12:13 PM 编辑 ]

IMG_8697西安.jpg (232.74 KB, 下载次数: 288)

IMG_8697西安.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8 12:24 PM
关于曲江,有一首唐代大文人韩愈的诗——

    “漠漠轻阴晚自开, 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 有底忙时不肯来?”

    一个久雨之后轻阴转晴的傍晚,曲江涨起了新碧,绿树如洗,万紫千红,临风吐艳。兴致勃勃的韩愈,邀约张籍、白居易同游曲江
可惜白居易因雨后泥泞未去。游罢归来,韩愈写了这首诗,寄给白居易。


    这首诗是写给白居易的,除了倾诉自己的激情之外,也有惋惜和埋怨对方爽约的意思。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自己苦候、失望、埋怨的情绪,而是巧妙地极写曲江雨后空气清新景物明净所特有的美。曲江的春天,曲江楼台花树的迷人,愈是渲染得美好,愈显出辜负这良辰美景是多么可惜。末句虽只轻轻一问,尽管语气十分委婉,却把诗人这种心情表述得淋漓尽致。诗人构思巧妙,也于此可见。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3-8 03:31 PM 编辑 ]

IMG_0801ms.jpg (309.67 KB, 下载次数: 261)

IMG_0801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8 12:33 PM
有一位北京的朋友游了曲江以后说:“西安人也太傻了,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公园居然是免费的”。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这个没有围墙的曲江园景色,“雨中曲江”——

IMG_3569ms.jpg (236.11 KB, 下载次数: 247)

IMG_3569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8 12:35 PM
朦朦水色——

IMG_3570ms.jpg (234.79 KB, 下载次数: 265)

IMG_3570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8 12:37 PM
湿绿清新——

IMG_3571ms.jpg (228.69 KB, 下载次数: 237)

IMG_3571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8 12:41 PM
桥接绿云——

[ 本帖最后由 zhoujl 于 2012-3-8 12:43 PM 编辑 ]

IMG_3572ms.jpg (231.36 KB, 下载次数: 253)

IMG_3572ms.jpg

作者: zhoujl    时间: 2012-3-8 03:48 PM
这座“片云桥”上也许是玄宗与贵妃漫步过的地方——

IMG_3577ms.jpg (227.03 KB, 下载次数: 259)

IMG_3577ms.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3-9 11:33 AM
西安的风土人情真的很好,我们去年去了西安之后。。。。。才恍然大悟!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