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愿音响发烧的朋友在发烧过程中收获愉悦,收获欣赏音乐的共鸣与感动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16 01:05 AM
标题: 愿音响发烧的朋友在发烧过程中收获愉悦,收获欣赏音乐的共鸣与感动
发烧有音响发烧、摄影发烧、汽车发烧。。。。。。
同样,发烧友有音响发烧友、摄影发烧友、汽车发烧友。。。。。。
说起发烧友,据说最早还是由香港的音响器材爱好者发明的,五、六十年代,当时功放以胆机为主,香港天气比较炎热,民用空调那个时代还未普及,因此每次把玩器材、欣赏音乐都弄得满头大汗,满脸通红,且乐此不疲,时间一长他们号称自已为发烧友,并且这称号也被大家接受,成了音响器材爱好者的裕称。可以看出,这个以前是特称的名词,现在泛指对事物有特别爱好的人群的统称。所以,发烧友首先出现在HI-FI的音响领域,只要爱好HI-FI的人就可以称为发烧友。

有人认为:发烧是个概念,是个同好聚在一起的概念;
有人认为:发烧是有自已的爱好,如欣赏音乐并非要听莫扎特、贝多芬才叫发烧,只喜欢听流行歌曲,也就可以了;
有人认为:发烧是对自已喜欢事物的一种追求。

一提起发烧,人们普遍反应的是音响发烧和爱乐发烧。

发烧文化或许是指音响的。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发烧文化是文化的附属品。一方面,通过折腾、奋斗得来的音响器材,从某一角度来说是人的一种成就感、一种成功,一种略为不平常的人生生活品位。另一方面,发烧过程也不要忽略了我们原先想要享受的音乐。
发烧文化或许是指爱乐的。生活可是离不开音乐,音乐给生活带来很多乐处,从发烧中提高自已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自已的品位,把发烧当成真正的文化,这个过程也不要忽视音响器材在推动爱乐的基础作用。
所以说,发烧自有发烧的乐趣,爱乐自有爱乐的意念。可以各走各的路,也可以择合而为一。

音响发烧不是一般的普通的消费,是文化消费,讲的是精神享受,而人的品位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各自所处的经济条件和客观环境不同,所以各人品出来的发烧文化就不尽相同。
有人一有条件马上换机,品味世间铭器;
有人在原有器材基础上,享受摩机乐处;
有人保留器材重视空间,致力调整咸菜。
但只要是发烧,其过程就有获得愉悦,这就是发烧的魅力所在。

愿音响发烧的朋友在发烧过程中收获愉悦,收获欣赏音乐的共鸣与感动。
这就足够了。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9-16 07 A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9-16 01:29 AM
随心而至,音乐随心。。。。。。。。。。。。。。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9-16 08:25 AM
不薄音响爱音乐。。。。。
作者: zyf1234    时间: 2011-9-16 08:52 AM
发烧在发烧圈内象"爱情"那样是一个不朽的话题,是喜闻乐见的课题.
发烧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发烧中的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有德有才自然香,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发烧不再痛.
作者: jp    时间: 2011-9-16 09:19 AM
我对音响是源自一种天生的、本性的喜爱,没有受任何人影响。当初刚开始喜欢音响时,我觉得自己有些古怪,怎么会对这些电子产品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很想接触、了解他们。那时资讯不发达,我以为这世界上像我这样的人很少,因为周围也没见谁对音响感兴趣的。知道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无线电与电视》84年合订本上的发烧专栏,这才知道这世界上也有不少像我这样的喜欢音响的人,那种感觉就像孤身在人海中漂浮了许久,突然找到了组织一样!
作者: 华贵打火机1    时间: 2011-9-16 10:32 AM
标题: 真言流露
确实如jp所言.喜欢音响.爱听音乐.确是个人的一种本性.天生就有的-种情趣!在我年少时.为听自巳做的矿石收音机的声音.要学会上树架天线.现在想想二三十米的大树当吋上下那么自如.爬得高.天线架得高.讯号强.听得清楚.回想幼年的举动.曾是今天音响的启蒙!
作者: jp    时间: 2011-9-16 11:08 AM
哈哈,我也有过玩天线的经历。最初是不断加长收音机后面的天线引线,主要是想收香港商业电台更清晰、大声一些(80年开始听香港电台,刚开始时觉得他们讲话特快,歌曲多、广告也多,内容千变万化,和内地电台完全不同。那时内地电台的内容不外是新闻、天气预报、电影录音剪辑、小说连播、正统音乐、少量戏曲,偶尔播广告还要说一声:以下为广告时间,哈哈)。加长之后有效果但不显著。87年的某一天,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把天线和家里的金属窗框相连,这样不是可以将天线的接收面积不知扩大多少吗?你想呀这窗户的面积可是比一条金属线大多了。于是说干就干,等接好后开机一听——哇,香港商业二台竟然像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那样大声!这样听《叱诧乐坛流行榜》可是爽多了,要知道87、88年那会,香港可是好歌如潮呀。
大了之后才知道,我那次的“成功”纯属瞎猫撞着死老鼠,天线本身是很讲究的东西,例如振子位置的选择。也许我家那金属窗框的某些尺寸刚好和香港电台的波长成一定关系吧。
作者: luhui    时间: 2011-9-16 01:11 PM
请继续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16 03:29 PM
J管提到87年,我想起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在本地的“海洋音响”公司工作,所属分公司是生产“海力”原音磁带和空白磁带,分厂引进美国“录高特”原音带生产设备,我用生产的原音带在母带室的监听设备试听(记得音箱是美国牌子的),或用质检室日产“SHARP”(以前是声宝牌,现在是夏普牌)777顶级6喇叭收录机试听,声音很好,等到拿回家用低端收录机播放时,才知道那声音不是那么回事,初次认识器材对声音表达的重要性。
作者: jp    时间: 2011-9-16 03:40 PM
SHARP 777可是一个经典产品,算是将发烧概念融入收录机的力作。记得在86年的春节,放假的时候母亲的教研室为防SHARP 777这样的“贵重商品”被盗,就将它暂时放在我家代为保管,这让我足足高兴了一个寒假。我特意为它借了一大堆原版磁带,边复录边欣赏,当时感觉它的音质实在太棒了。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16 03:51 PM
J管说的是,SHARP 777确是经典产品,它的美声记忆犹新,至今难忘。有次团组织郊游活动,带上它,装上大号电池,边游边放,那感觉真好!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9-16 03:53 PM 编辑 ]
作者: luhui    时间: 2011-9-16 03:58 PM
上世纪80年代SHARP 777我至今还在用,当电脑的喇叭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16 04:01 PM
原帖由 luhui 于 2011-9-16 03:58 PM 发表
上世纪80年代SHARP 777我至今还在用,当电脑的喇叭
当时这是高端产品啊!
作者: jp    时间: 2011-9-16 04:03 PM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16 04:30 PM
还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在总部顶楼有个视听室,听说有专业声学处理过,全套引进的多声道环绕系统,领略了播放美国大片时在头顶的风声雨声和播放邓丽君演唱会时的现场感。这个视听室也成了当时市委市政府接待、社交的场所。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1-9-16 11:43 PM
王老师的一篇好文引来多少共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及其发烧历程,都怀念以往美好的时光,物质水平不高时候的幸福快乐指数反到更高,不少人经济水平提高后却为器材的调整升级而烦恼。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9-17 03:33 AM

作者: ty89    时间: 2011-9-17 04:26 AM
王老师好文呀,寻求感动和共鸣正是大家升级的动力,只是不敢发烧呀,发烧需要实力的(经济呀。。文化修养呀,,悟性呀,,敏锐的听力。。环境呀,,,),虽然小弟一样也不具备,甚至给黄面婆羞;3千和2万的箱子给你都听不出区别,学什么发烧哦 ,但正是Z版的头像(谭校长)勾起了年轻时的回忆,为了重新回味当年情,把谭咏麟,张学友,蔡琴。。甚至盲佬,,莎拉的歌好好的聆听,我毅然,,厚着脸皮升下温吧(没有资格发烧。。)
作者: jp    时间: 2011-9-17 01:30 PM
在这个帖大家不妨谈谈自己的发烧历程、感悟和有趣的事情。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18 06:24 PM
抛砖引玉,请大家不妨谈一谈各自的发烧感悟和发烧经验。
作者: jp    时间: 2011-9-19 09:21 AM
试问发烧为何物?
作者: 654862705    时间: 2011-9-20 04:04 PM
这样看起来我算好的 7  80年代的时候姐夫是我们工厂电影放映队的,经常把小放映机和我们家的红灯收音机接到一起在家里放电影看。后来为了哥哥考大学家里给他买了个三洋的半头砖录音机,从那时起我接触到了流行音乐。后来哥哥去洛阳上大学带回来一盘保罗莫里哀的盒带,记得很清楚上面有《蓝色的爱》《小鸟与孩童》《橄榄项链》我一下被迷住了。当时姐夫又把三洋的四喇叭录音机拿回家里了,我从那时才知道同一盘带子用不同的设备播放竟然有这么大的差距。还记得哥哥给我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讲《梁祝》当时我心里和脸上都写满了不屑一顾的抵触,心想我又听不懂跟我讲这干嘛?等哥哥开学走了一天闲着无聊偶尔想起了哥哥曾经给讲过的《梁祝》。赶紧一找卡带还在家里他没带走(估计哥哥是专门给我翻录了一盘留下的),开声一听,哥哥给我讲的梁祝的故事历历在目。从此喜欢上了小提琴,音响还有轻音乐。等到自己结婚的时候到武汉去买结婚的东西,老婆买上我不管我只说给我留1000块钱我有用。因为我在商场里看见了“长江”牌的组合音响980元,老婆很开明说丈母娘给我留了有1000元让我自己看着买点啥。我就高高兴兴的有了第一套属于我自己的音响。
作者: jp    时间: 2011-9-20 04:12 PM
长江牌组合音响?那应该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产品吧?
作者: 654862705    时间: 2011-9-20 04:15 PM
是的,我是91年结的婚。从此也踏上了一条发烧的不归路。
作者: x.l    时间: 2011-9-20 04:27 PM
一向对5寸喇叭情有独钟,自己动手制作的第一对喇叭也是5寸。。
作者: jp    时间: 2011-9-20 04:30 PM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组合音响曾风行一时,家家户户以有一台为荣,我还见不少家庭因场地所限而将音箱挂到墙上的例子。那时进口的先锋、山水、建伍、狮龙,国产的钻石、星河、三力、华强、熊猫均是红极一时的牌子,基本上都是用三洋的STK 4191/STK 4151厚膜集成块做功率放大。在1988年,出于对音响的喜爱,我也力促父母买了一套“达声”组合音响,价格是1996元,这在当时算是比较大的家庭支出了。
作者: jp    时间: 2011-9-20 04:32 PM
那时觉得组合音响上那种多段液晶图示均衡器挺好看的,它们随着音乐作波状起伏,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20 05:11 PM
我哥买的第一台收录机为三洋的2429。后来才有了康艺的8080。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9-20 10:17 P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11-9-20 05:13 PM
三洋、康艺都是当时收录机的名牌,我家第一台收录机是83年买的上海“美多”,目前该机仍可使用。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20 05:15 PM
另一位兄长做了一个音箱,很大,中间装上一个上海飞乐8寸喇叭。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1-9-20 08:05 PM
首先,我要为《王白石》兄写出了如此精彩的文章而叫好 ,我也认同以上各位朋友的观点及其心得体会。在“发烧”的认知,“发烧”所历程,我与大家是大同小异,在这方面,就不多说了,要说起来就话长了
“发烧”一说,白石兄也说得很生动,解释也很详尽。“发烧”主要是指人们对音乐的爱好,对音响(器材)的不懈的追求。
我三十年的“发烧”史,可以说是“发烧”不止,追求不断,心欢体胖,乐也融融。
我此终认为:“发烧”不分先后,器材不论平贵,阳春抑或下里,同是修养怡情。
愿音响发烧的朋友在发烧过程中收获愉悦,收获欣赏音乐的共鸣与感动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9-20 08:19 PM
我第一次从无线电波听到声音的是从矿石收音机,第一次豪华地听到电台的是从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第一次听到港台流行曲的是从索尼卡式录音机,第一次拥有的组合音响是从番禺买回来的先锋组合音响。从听保罗莫里哀、詹姆斯拉斯特开始接触有古典音乐改编的“轻音乐”,从帮某图书进出口公司整理CD开始爱上古典音乐。不过到今天为止,我的发烧并不高,不需要住院留医。更不幸的是因悟性低,到今天还处于不知所以然的状态。还需要好好学习啊!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9-21 03:42 PM
以前是一部三洋单卡录音机那时候听邓丽君,后来是国产的燕舞,当时已经觉得是很高级的器材了,还带均衡功能,听谭咏麟的《爱在深秋》记得那时还是小学吧。。。。。听了一个晚上。。。。。。。。一盘磁带反复地听。。。。。。。。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21 04:47 PM
后来,自制音箱(银笛喇叭)配马兰士带收音功放马兰士卡座、国产神韵音箱配马兰士纯功放ONE的CD机,再到现在的歌剧之声小K配音乐之旅ECI-3的这一套,完善这一套,得到J管、老梁顾问等诸位老师的指点和鼓劲,倍增信心,学习知识,至今念念不忘; 期间加跳线、买大紫、抢大红等,有的惊险动作至今记忆犹新;意想不到的是,其过程还学到Z版、芍药版等老师的摄影知识,收获颇丰。
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在坛里广交网友,从他们身上看到智慧、看到学识、看到诚信、看到善良、看到友情、看到执着。
学海无涯,只因浸在论坛真善美之中。
作者: ye123    时间: 2011-9-22 12:18 AM
84年买第一台星宝反碟唱机—加均衡器—自摸12寸音箱—数年后升级星星组合音响,后因一支加州酒店又换成力之霸扩音机加不知品牌8寸落地箱。听一个礼拜又转手贱卖,到后来又因一支蔡琴被遗忘的角落又买了一台斯巴克210c十小旋风,之后就一直到05年换成现在的系统—朋友自摸的80w纯功放十天龙1050cd十解码器十金宝喇叭线十超时空方心铜信号线十贵族书架箱十君子黑武士脚架,以上为本人的穷发烧经历,但期间乐趣多多,去年8月进昌业论坛后使我学了不少音响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对线材的认识等,因本人写作能力差,故常在偷看坛上文章,偶尔顶顶,请各位版主、烧友见谅。 :handshake
作者: luhui    时间: 2011-9-22 06:33 AM
王老师的六个看到......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22 07:51 AM
原帖由 luhui 于 2011-9-22 06:33 AM 发表
王老师的六个看到......
向大家学习。
作者: zyf1234    时间: 2011-9-22 08:22 AM
玩音响就像下棋,举棋容易扶择难,观棋容易不语难,下棋容易胜棋难.知棋容易解琪难.
     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
     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9-22 08:57 AM
原帖由 zyf1234 于 2011-9-22 08:22 AM 发表
玩音响就像下棋,举棋容易扶择难,观棋容易不语难,下棋容易胜棋难.知棋容易解琪难.
     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
     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
回1234兄:玩音响就像写字,写字容易练好难,看帖容易临帖难,摹帖容易出帖难,欣赏容易体会难。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