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夏日里的冰激凌(乐林合并旗舰挑战PASS+MARK) [打印本页]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7-21 11:29 PM
标题: 夏日里的冰激凌(乐林合并旗舰挑战PASS+MARK)
         

         一直以来盟主+乐林都是厂商的推荐搭配,亦经常是各大音展的亮点音房之一,究知缘由,皆因盟主与乐林两家公司均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相距非常之近,两家公司的视听室均以对方器材作为搭配调教,乐林配盟主就是好声的标志。以前用JEFF 三代250W合并机推丹拿的C1,印象并不很好,比之KELL400XI是要细腻顺滑些,但推动力、场面感仍有欠缺,有点软脚的感觉。话说换用盟主以来,一直留意乐林的机器,特别是没推出多久的新款Continuum 500合并旗舰产品,据说较之以往产品有很大提升,特别是驱动力和控制力上,这款机器在机箱里面特别加装了2组以前单独出售的外置ICE POWER电源模块,Jelf开发Concentra时,每边声道是采用半打以并联方式铺排的LM3886,提供150W输出功率,其後他开始跟经营精品音响器材的丹麦B&O合作,而Concert时就顺理成章是JRDG首台采用ICE Power放大模组的合并扩音机。至于Continuum系列的後级部份亦同样动用B&O引以为傲的ICE Power放大模组作为核心,不同的是售价较为亲民的Continuum 250采用输出略低一线,质量跟旗下Model-201单声道後级相同的500ASP,Continuum 500则属於音效水平和成本更为可观的1000ASP 。尽管这两款模组的规格和输出功率不尽相同,但基本架构可谓如出一辙,同样配备独立运作的开关式供电体系,音频放大环节亦以脉冲宽度调制音频线路(Pulse Wide Modulation)为主,偏流模式并非传统大电流纯A类抑或普遍推挽後级所采用的AB类,而是工作效率更高,耗电量相应减少的D类。有些玩家认为PWM放大模式只适用於有源超低音箱,不应跟高保真重播扯上关系,Jeff为每份ICE power放大模组的供电环节额外加装了6只Nichicon1,000uF/200V电解电容,亦在Continuum 500身上故技重施,旨在为开关式供电提供一个直流源缓冲关口,加上先前提及,简称APFC的主动式电源系数修正模组的协助下,驱使整个线路的工作点得以长期处於最佳水平,同时获得校声作用,一举两得也。

     先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参数:
输出功率500瓦/8欧姆,1000瓦/4欧姆.
频率响应5Hz-70kHz-3dB.
最大输出电流35安培.
动态范围117dB,
总谐波失真<0.006g.
互调失真<0.002%.
阻尼系数1000;
平衡共模排斥>90dB,
输入阻抗40K欧姆。
前级增益20dB。
后级增益27dB;
尺寸44x8x33.2公分,
重22公斤.
        

        昨天,朋友处传来消息,到了台Continuum 500,欣喜之余赶紧让他马上送来一试究竟;解开绒布包裹的外套,乐林那一成不变的外观展现在面前,面板还是航空6061航天级铝合金板件所组成,近乎零偏差的接合位和美轮美奂的阳极处理技巧,确实叹为观止。厚度十足,刻有特殊纹理的弧形前障板在出厂前喷上了一层透明保护素材,每当用家从不同角度欣赏,光线的折射角度便会随之改变,缔造典雅不凡的夺目效果。在这件美不胜收,誧排简洁的银色面板上,分别设有七组掌管讯号选择和功能切换的按键,电平调节旋钮和一组主要提供输出音压数据,由多枚蓝色LED七划管所组成的显示屏幕。真是漂亮的天使,呵呵,放在声美力板上要出彩些,不过个人还是更喜欢马克的外观,理性而不失优雅,两者都是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   
      

         在这里不得不先赞一下声美力的功劳,之前试听的垫板是放在前级之下的,这次把收到的奖品垫到了CD机下,提升尤为明显,系统的解析、透明度、声场都得到了提升,搞得我还一度没适应下来,以为系统发飙了,但后来仔细听下来,背景的宁静度、细节的增多都让我欣喜之余又徒增烦恼,是不是应该给后级搞快昌业新出的黑金垫板呢???真的建议没有试听过声美力垫板的朋友致电昌业做一下试听,这个垫板在你系统里不会有恶声,只会给你系统带来良性变化,也许一时没有听出了,但细细品味却是另有意味,让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不多话了,先接好乐林开始试听吧,第一张是小提琴大师欧依史特拉夫 为DECCA录制的小协全集,其中莫扎特的《交响协奏曲》与《G大调二重奏》由大师与其子合作演出,分别演奏中提琴与小提琴  ,父子两相互辉映,一唱一和,,乐林演绎是如何的风采呢,前奏完后,老大卫独特的琴声悠然而出,好像一股清泉,细细流淌,绵密而不失风韵,小大卫的琴声亦适时插入,两把提琴的呼应有趣极了,弦乐细腻的表情生动鲜活,音乐的线条轻柔而不显细瘦,运弓之际轻重缓急的变化清晰,旋律带有优雅流动感,大场面也是一点不乱,能撑开,各声部乐器此起彼落的对话,有着精彩的活生感。而它所表现的低频,并不是硬调子的,而是带有韧性的弹跳力,低频最下段有一番行云流水的干脆。相比之下MARK+PASS组合又是怎样呢,呵呵,它两个老外的搭配出来的感觉我是再清楚不过了,合并机与前后级的区别应该说在这张碟里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小提琴、中提琴各自的音色,运弓力度的强弱变化都丝丝入耳,一点不加修饰,前后级感觉整个乐队大了一号,声场明显宽了一圈,各个器乐分离度更胜一筹,在大卫父子对话那段听了让人不仅想击掌叫好的冲动,整个背景也较乐林更加干净通透一些,我有些怀疑是否是乐林没有煲开亦或是线材搭配上的原因,乐林背景应该是很干净的。
        
   
        再又听了王菲的‘天空’,说王菲是流行歌曲的天后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张’天空‘专辑是她有史以来最畅销也是最高销量的专辑,由香港的新艺宝唱片有限公司在1994年2月份发行,听王菲的应该是人手一碟吧,呵呵,这张专辑中王菲就是在一种近乎自然原野的编曲环境里,既发挥出她性格中随兴自由的特点,又展现出她演唱技巧中用鼻音展现巨大共鸣音的特长,在看似随意间,将各种技巧融于歌曲之间。第七首‘矜持’前面长达一分钟的清唱,特别考究器材表现,人声应该是乐林的强项,在Continuum 500演绎下,王菲的声音有种微微暖意,她的声音是空灵飘逸的,那种独有的气息漂浮在空气中的感觉的确有些让人微醺般沉醉了,观之mark+pass则有点监听风格了,解析力、器乐、人声的层次都没有问题,但这时的王菲是冷艳的,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不那么靠近你的心,只是在远处对你低低吟唱,乐林却是触手可及的。各有所爱吧,我个人而言更欣赏乐林演绎的这种风格,让我觉得天后落入’凡间‘了,呵呵。
      

        依次又听了杜普蕾的’埃尔加‘,’向萨拉萨蒂致敬’,最后总结一下吧,在我系统里面,乐林可以说比较能够胜任,声音细腻绵实,音色略带高贵,中高频润泽华丽,低频则是弹性十足,有股暗劲,演绎弦乐、人声是把好手,控制力值得称赞,声压很大情况下依然没有产生失真现象;如果用家用来推书架的话,相信大多数书架都能让你销魂许久啦,我想要是空间做一下改动,在声学设计良好的听音室内,Continuum 500推动盟主是可以让人沏茶久听的,无可否认合并机与前后级还是有差距,解析力、推动力、声场、平衡性上前后级还是有着固有的优势,合并机以良好的价格和线材的优势仍然让人在两者之间徘徊犹豫。我想如果没有听过现在这套前后级,单就乐林合并机来选择,我已经满足了。

[ 本帖最后由 晴天雨 于 2011-7-22 02:00 PM 编辑 ]

old1.jpg (446.29 KB, 下载次数: 292)

old1.jpg

jeff.jpg (433.19 KB, 下载次数: 273)

jeff.jpg

all.jpg (486.78 KB, 下载次数: 303)

all.jpg

all12.jpg (474.73 KB, 下载次数: 274)

all12.jpg

大卫.jpg (51.97 KB, 下载次数: 284)

大卫.jpg

王菲.jpg (4.42 KB, 下载次数: 287)

王菲.jpg

956.jpg (21.92 KB, 下载次数: 300)

956.jpg

萨拉.jpg (194.03 KB, 下载次数: 280)

萨拉.jpg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7-21 11:38 PM
照片稍暗,期待继续。。。。。。 。。。。。。。。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7-21 11:41 PM
Z版稍等,等我把个冰激凌吃完再来发言!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7-21 11:41 PM
等着呢。。。。。。。。。。。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7-21 11:41 PM
观望!
作者: jxjdz    时间: 2011-7-21 11:51 PM
为什么只有器材 不见楼主靓丽的身影。。。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7-21 11:52 PM
怕出来影响大家情绪,半夜睡不着不要找我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7-22 06:37 AM
前不久听过乐林合并500W推丹拿C1。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1-7-22 07:35 AM
乐林的声音很迷人,感觉是偏温暖的那一类,并且很贵气。
这位朋友看来是家境殷实之人,器材级数不低,羡慕了
作者: q13867    时间: 2011-7-22 08:48 AM
原帖由 晴天雨 于 2011-7-21 11:52 PM 发表
怕出来影响大家情绪,半夜睡不着不要找我


不出来更吓人!想多看到LZ的听感报告呢。
作者: x.l    时间: 2011-7-22 09:22 AM
非常有级数的器材,静待其变。。
作者: jp    时间: 2011-7-22 01:33 PM
期待结果。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7-22 01:34 PM
原帖由 空山鸟语 于 2011-7-22 07:35 AM 发表
乐林的声音很迷人,感觉是偏温暖的那一类,并且很贵气。
这位朋友看来是家境殷实之人,器材级数不低,羡慕了


  的确是爱好这东西,没有其他不良嗜好,有钱都花在这上面了,自己也是省吃俭用‘抠’下来滴!虽然压力也大,但音乐响起,一个人沉浸在旋律之中时又觉得什么都值得了。生命短暂,人要活得快乐!
作者: 老福    时间: 2011-7-22 07:18 PM
器材够级别,箱子似乎离墙很近,也许会影响些声场的表现。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7-22 08:46 PM
杰夫这边合并机色彩不错搭配盟主升华在线二代还是力有不递。。。 。。。。。。
作者: J-M    时间: 2011-7-23 03:12 AM
你们几个,一天烧来烧去的要害死好多人哦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7-23 08:56 AM
杰夫,乐林这个合并功放应该是D类的吧?楼主好器材,令人羡慕啊!顶好文,期待更多精彩报告!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7-23 10:25 AM
原帖由 老福 于 2011-7-22 07:18 PM 发表
器材够级别,箱子似乎离墙很近,也许会影响些声场的表现。


    间隔大概半米有多,盟主对空间、摆位要求很高,可调整的地方还很多,万里长征刚开始啊!
作者: wuyifanld    时间: 2011-7-23 10:36 AM
楼主该不是个包子控吧,有水星索尼DG的那么多东东,够一排听的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7-23 10:47 AM
SONY和水星是刚买不久的,DG那套作为收藏,有些碟片已经买不到了,制作水准和选曲值得推荐,我也是在朋友家听后下手的,如果碟片收藏不多没多少重复的话建议大家购入。

[ 本帖最后由 晴天雨 于 2011-7-23 10:49 AM 编辑 ]
作者: zczc    时间: 2011-7-25 09:21 PM
:lol :lol :L :L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7-26 03:13 AM
杰夫其实蛮不错的,只是遇到难缠的盟主,记得当时用100W功率的美国一号860后级驱动,密度和细节,对比都要好些。。。。。。。。。。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7-26 02:52 PM
玩音响到后面还是要在可能的情况下上前后级为佳。
作者: myzcj    时间: 2011-7-26 05:15 PM
赶上直播,小弟学习了
作者: skykady18    时间: 2011-7-26 08:01 PM
lz用的是mark前级,+350w的pass后级吧,我准备尝试passx2.5+mark336,不知道会是什么感觉,比你的组合怎么样,有人试过吗?对了箱子是sp100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7-27 01:26 AM

作者: 暗夜之手    时间: 2011-7-27 02:39 AM
原帖由 skykady18 于 2011-7-26 08:01 PM 发表
lz用的是mark前级,+350w的pass后级吧,我准备尝试passx2.5+mark336,不知道会是什么感觉,比你的组合怎么样,有人试过吗?对了箱子是sp100


曾经听过全套马克仔驱动SP100,效果不是很满意,觉得来的太直了,收的也很快,更喜欢乐林推SP100或者贵丰
作者: luhui    时间: 2011-7-27 06:22 AM
我也曾经听过ECI-5推SP100R2,觉得整体效果还很不错,中频的厚润度至今难忘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7-27 08:43 AM
原帖由 skykady18 于 2011-7-26 08:01 PM 发表
lz用的是mark前级,+350w的pass后级吧,我准备尝试passx2.5+mark336,不知道会是什么感觉,比你的组合怎么样,有人试过吗?对了箱子是sp100



        单纯说前后级的搭配喜好上讲,同价位下我个人倒更钟意MARK前级加krell后级的组合,或者马克前级加乐林后级的组合,马克前级大气、真实、细腻又不失音乐性,用PASS X2.5为何不考虑MARK的380S或者cello的小六粒,相对提升会更大的,336是好机,本地一位烧友用的台湾版SP1000,在他那里听过用乐林500合并机,passx1+PASS350,Halcro DM8+krell 700cx几个搭配,几套系统推动下的SP1000虽然各有千秋,但那位烧友后来还是换了箱子,Cello Audio Suite+700cx组合推 Eggleston Andra 2,我个人在听感上更欣赏Halcro DM8+krell 700cx 的组合,真是非常的棒,很自然健康一套系统,虽然pass x1操控下各频段质感更强,上得天入得地,但Halcro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实在是太自然了,让你只想关注音乐本身而忘记了音响。我个人的意见是SP100是比较有个性的箱子,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不一定非要用大力的前后级的操控它,您也可以试试搭配高品质蛋鸡的效果。z版不是刚发了篇HEGEL旗舰前后级的评测吗,看上去挺诱人滴,在广州的话也可以去昌业试听室感受一下,有时候感叹还好不是住在广州,不然钱包肯定是捂不住啊!
   说到底,音响是个性很强的东西,不同搭配喜好的人亦不一样,耳朵收货最要紧,音响更多的是自己心灵去听去感受的,从来不是拿来作为PK工具亦或炫耀资本的,性价比好像对发烧来说是个奢侈的东西,一分投入一分收获,但不是钱多就一定可以好声,合理搭配很重要,多比较,多试听,多了解,多感受,才会更早明白自己心仪的声音是什么,少走弯路。

[ 本帖最后由 晴天雨 于 2011-7-27 09:35 AM 编辑 ]
作者: 暗夜之手    时间: 2011-7-27 11:34 AM
晴天雨兄真乃真玩家,所言感受值得学习和借鉴,顶级的器材有个最大特点就是自然,而Halcro号称失真最小的放大器,声音也很自然,Eggleston Andra 2个人始终觉得没啥感觉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7-27 12:25 PM
原帖由 暗夜之手 于 2011-7-27 11:34 AM 发表
晴天雨兄真乃真玩家,所言感受值得学习和借鉴,顶级的器材有个最大特点就是自然,而Halcro号称失真最小的放大器,声音也很自然,Eggleston Andra 2个人始终觉得没啥感觉


  我倒是最早在一位朋友家听了用cello 小六粒加krell 700cx搭配下推动的Eggleston Andra 2播放穆特那张‘卡门幻想’中毒至深,一曲下来真有点余音绕梁回味三日的感觉,但以后听过其他搭配推动下却没这么身心俱醉了,也许是一耳朵的感觉,呵呵,后来另一烧友用MBL 6010D做前级,声音顺滑得惊人,缺又少了点质感,6010D贵过CELLO小六粒一倍有余,但搭配下来却是前者更适合我自己的听感,觉得更加平衡一些,马克列文逊的功力实在不是一般的高。个人而言,音箱还是更喜欢美国品牌一些,例如昌业代理的瑰宝,听过几个型号,总体风格大气、均衡全面,温润,细腻而不失质感。这都是个人感觉因人而异,不能作为各位参考的,各花入各眼这句话实在是至理。

[ 本帖最后由 晴天雨 于 2011-7-27 12:27 PM 编辑 ]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