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大家都听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1 10:20 AM
标题: 大家都听什么?
刚刚回desklong兄关于唱片版本的贴的时候,有感而发:想问问大家对于音乐的版本会有什么想法?是想听好声?还是听更多的技巧和细节?还是听一个好心情呢?一个好的版本是否对聆听音乐真有实质性的帮助?

    昨晚重看了《海上钢琴师》,这部片吸引人的不仅仅是虚拟的主人公1900,海上而生,海上而亡的凄美和煽情,还有那架陪着他走完一生的钢琴。片中对于斗琴一段的技巧没怎么感冒。但对1900用钢琴说话,描述舞厅几个人的特点和个性的片段,用钢琴和自己聊天、发泄情绪的片段,还有看着舷窗外的女孩,弹奏的那曲凄美的《playing love》等,印象尤为深刻。
    由此,想到,音乐是什么?是抽象的符号?是人的情绪或自然的声音?是技巧或技艺?是谋生手段或艺术家的饭碗?是人心?还是就是它本身?音乐的结局,在这个艺术已死的时代,是否与1900一样,最终只能生存在热爱他的人的幻想之中,就像我们偶尔去打理60-80年代的经典唱片时,大师和音乐会随着我们随手拂去的灰尘而逝去,如同1900手中那张送不出去的唱片的命运。

    因此,能听到音乐的声音,听到音乐家们用他们的乐器去自言自语,去思考,去哭去笑。。。。而我们能有所感悟,有所共鸣就已经足够满足了,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6-21 11:04 AM
K版的问题很好。这对各人而言不尽相同,对我来说,对唱片的要求好简单,好版本固然重要,我留有几个好的版本,等独处时,或同好来作客时,放大音量享受的。平时是用普通版本唱片就是,且是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来听音乐的,家人放工放学,回家就是要放松,于是要考虑到音乐带给自已、带给家人的感受,它是否带来愉悦的心情。基于这一点,平时喜欢小音压地播放松轻、舒缓、抒情的人声,我的ECI-3和小K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1-6-21 12:30 PM
我是杂食,不管是西方古典,还是国内民乐、地方戏曲,随性而起,想起听啥就听啥。目前莫扎特钢琴曲和贝多芬几部交响曲、四重奏听的较多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1 01:02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6-21 11:04 AM 发表
K版的问题很好。这对各人而言不尽相同,对我来说,对唱片的要求好简单,好版本固然重要,我留有几个好的版本,等独处时,或同好来作客时,放大音量享受的。平时是用普通版本唱片就是,且是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来听音乐的 ...


的确,简单就是美,简单能让自己更关注生活、关注音乐之外更多的东西,从而对喜欢的音乐有更多的感悟和体验,不必纠结于过多的形式和方式,相对自由的品味和欣赏,何乐而不为呢;音乐和愉悦,和家人和身边的朋友去分享,是能保持长久热情和良好心态的一剂妙方,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1 01:09 P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1-6-21 12:30 PM 发表
我是杂食,不管是西方古典,还是国内民乐、地方戏曲,随性而起,想起听啥就听啥。目前莫扎特钢琴曲和贝多芬几部交响曲、四重奏听的较多


胃口好,吃嘛嘛香。率性而起,尽兴而归,享受那一份自由和闲适,本来就是一种满足。想来,兄弟听莫扎特,定能听出那一份少年的率真和愉悦;听贝多芬,或许您不会太在意那份沉重下的思考、压力下的抗争,而更喜欢那种奔放的热情、自由的掌握和舍我其谁的霸气。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1-6-21 01:50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1-6-21 01:09 PM 发表


胃口好,吃嘛嘛香。率性而起,尽兴而归,享受那一份自由和闲适,本来就是一种满足。想来,兄弟听莫扎特,定能听出那一份少年的率真和愉悦;听贝多芬,或许您不会太在意那份沉重下的思考、压力下的抗争,而更喜欢 ...


说得好,直接说到我心坎上了。听音乐无需什么特定形式,关键自己喜欢就行,是一种爱好、一种享受、一份闲暇、一份心境。。。。。。。。
作者: zyf1234    时间: 2011-6-21 02:06 PM
音乐,很简单,只有7个音符.为什么魅力总存?因为他有无数的变化,无数的旋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新的旋律会带给你何等触动.所以音乐成了世界语,成了不朽的文化.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6-21 05:34 PM
昨天在朋友的车上听了一段莫扎特的单簧协奏曲第二乐章,这个乐章的柔美抒情真的很“毒”,每一个在车上的人都被这段音乐所迷倒,有人叹息道“怎么会有人能写出那么好的音乐来的?这些人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脑袋的结构一定与一般人大不相同了。”我主要听古典音乐,但听了那么久还是不得要领。过去要上班,每天早上起床要听的音乐一般是节奏强烈的(比如贝多芬的“五交”。老柴的“一钢”之类)意在提提神。现在不用上班了,一大早就听格里格的“陪尔.金特”或是莫扎特的“钢奏”,不一而足。偶尔也听些民歌民乐,甚至听一下粤剧,最近又翻出旧时香港的流行曲(如徐小凤、谭咏伦、达明一派、关菊英、关淑怡、钟镇涛等等)。我建议听音乐不要拘泥于形式,有人把古典音乐称之为“严肃音乐”,那也没叫你板起脸孔来听啊。敞开胸怀,放飞想象,听音乐就会倍感滋味。如果想深究其中奥妙,那才去翻书查阅、版本比较,有时甚至还要理论一番。说实话,我听音乐的范围比起坛上许多网友来说属于太窄了,因此还需要多多学习。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6-21 08:12 PM
都那么客气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1-6-21 08:42 PM
与k版的聊天获益匪浅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1 09:02 PM
原帖由 zyf1234 于 2011-6-21 02:06 PM 发表
音乐,很简单,只有7个音符.为什么魅力总存?因为他有无数的变化,无数的旋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新的旋律会带给你何等触动.所以音乐成了世界语,成了不朽的文化.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连续的音符通过不同的组合表达不同的情绪,有时候即使相同的旋律,在不同的语境、心境和环境,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充满变数,而又能时时引起共鸣,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看来朱兄是属于意识流的,对音乐更重视过程和体验,随遇而安,随波逐流,听之任之,在过程中享受变化和感悟,不求一朝顿悟,但求终生沉迷,妙人哉。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1 09:16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6-21 05:34 PM 发表
昨天在朋友的车上听了一段莫扎特的单簧协奏曲第二乐章,这个乐章的柔美抒情真的很“毒”,每一个在车上的人都被这段音乐所迷倒,有人叹息道“怎么会有人能写出那么好的音乐来的?这些人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脑袋的结 ...


当初看了音版的ID就估摸着音版应该属于感性的人儿。看了这段描述更加确认了:会经常因为一段不经意的,偶然的,莫名的情绪而感动,或者是一段曲儿,或者是某个人,某件事,由此,而喜欢上它们,并沉迷其中,对于喜欢的曲目会反复不停的聆听,盼望着重温那一段感动,重拾那一段美妙的记忆和感觉。
感性的人对于同样感性的音乐会比理性的人更加执着和热爱,偏爱不是偏食,这会对音乐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正如药版所说,您太客气了。音乐上,我们都是您的学生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1 09:17 PM
原帖由 desklong 于 2011-6-21 08:42 PM 发表
与k版的聊天获益匪浅

共勉,音乐之旅的路途上,有你有我同行更精彩
作者: jp    时间: 2011-6-22 09:43 AM
音乐美态是多样化的,不必过分拘泥,自己能听得有所触动就好,我有时听福音也能听得很荡气回肠的,因为在歌曲中你能感受到上帝的伟大。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