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端午正逢发烧时-本地烧友家访记 [打印本页]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12:34 AM
标题: 端午正逢发烧时-本地烧友家访记
       一直以来,觉得居住的这个滨海小城玩HIFI的氛围并不浓重,在本地火爆的公共论坛里,音响兵器坊这个发烧友专属的版块鲜有网友交流更新的帖子,偶尔的新帖也是应者寥寥,缺乏交流的孤独和寂寞时有所感。上周,刚刚结识的烧友邓君来电,说想利用这次端午难得的3天假期,进行交流,于是尝试着联系了几个神交已久的烧友,促成了这次端午假期的家访。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12:39 AM

2
天的时间匆匆而过,今天坐在电脑前回想这2天的家访感触颇深。记得以前曾画过一张图,描述了音乐从创作到演奏、录制、重播、欣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每一个阶段都充满“变数”和“取舍”,烧友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器材的选择亦是如此。这些“变数”和“取舍”,最终会浓缩成一杯水,只不过艺术家、演奏者、录音师、器材设计师、烧友这些不同角色手中的那杯水会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重播音乐和重播现场永远只是一个无限接近理想的美好愿望。因此,我的结论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只有回归音乐的本质,求同存异,才会让自己的发烧之旅不至于太过疲累,烧友之间的交流,诸如心血来潮之对酒邀月、同好之闻香而知茶、知音者听琴而辨声等等,其中滋味,类似红酒和香茗,虽风牛马不相及,但不妨碍彼此的交流,""不同但""可相谋,即便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远比真刀真枪PK打口水仗来的舒服。我想,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家访,或许能让心情完全放松,在过程中尽情享受和品味。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邓君的“开盘机”世界


     2、执着和坚持,唯喜欢而已-王君的二手HIFI之旅

     3、细节决定声音,尽显环境之威力-杨君的欢乐HIFI-VI“大厅”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01:07 A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12:41 AM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邓君的“开盘机”世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觉得这句话,对于有10余年烧龄,从LPCD再回归到开盘带的邓君来说,很是恰当。邓君的发烧窝设在他楼中楼公寓的二楼一个房间,房间约14平米,全实木的陈设,简洁而稳重。





邓君的现役器材:


音源:德国Rovex 开盘机PR99 MK( 2)\ A77 MK( 4);飞燕FM-50-B收音头


功放:广州雀仔300B单端


音箱:乐爵士3/5-ROGERS 3/5A 15Ω


线材使用的是:老西电线基做的一对大小头RCA信号线(小头RCA是为了解决开盘机过近的RCA端口);用德国KLANGFILM线基DIY的一对喇叭线(每边3),相比使用过的BONA TN-008AQ的基岩、美国第一线Alpha sterling X2KIMBER KABLE(金宝)的Monocle-X等线材,邓君认为目前的线材相对器材来说是完全匹配的,更贵价的线材不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全套设备整齐的码放在邓君从日本购置的TAOC(高丘)AS-4B 2B石墨铸铁机架上。






   从器材的摆放,线材的选择,墙角的驻波圆柱处理,放置于音箱第一反射点的声元素二次余数扩散板,地面近4平米的地毯以及电源隔离牛这些细节,可以看得出邓君对于音响环境的重视。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03:53 P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12:45 AM
    邓君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DIY玩家,业余时间喜欢捣鼓胆机、配件、线材,但没有一般DIY玩家把房间变成工具房的倾向,工具、配件都整整齐齐的堆放在一个松木多层置物架上。实木咖啡桌台面上放置的一张线路图,提示这里的主人是一个DIY爱好者。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03:49 PM 编辑 ]

IMG_1632.jpg (109.87 KB, 下载次数: 463)

IMG_1632.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12:46 AM
    这台DIY胆机是邓君在业余时间自己烧焊的一件作品:U50半波整流X7前级。这台采用OSRAM U50葫芦整流管和炮灰X7管的胆前级曾经跟邓君的300B单端(后级)、WADIA 830CD机和9710全频音箱配合,人声甜美、韵味十足,在古典小品、人声、室内乐等方面的表现给邓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邓君从胆机和DIY音箱开始玩HIFI,这台闲置的EPOCH胆机是其中的一台。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03 P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12:48 AM
    邓君从92年就开始DIY音箱,这对采用PHILIPS AD 9710M全频单元的庞然大物,与它前面小巧玲珑的3/5仔形成鲜明对比。可惜,时间关系,没能领略这对全频精品迷人的声音。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03 PM 编辑 ]

IMG_1634.jpg (205.45 KB, 下载次数: 452)

IMG_1634.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12:50 AM
    有意思的是,邓君虽然从胆机和LP起家,但他本人并不赞同开始玩HIFI就玩胆机和LP。而从他由LPCD再到开盘机的经历,不难看出他本人对模拟音源的挚爱,而这种挚爱,恰恰是他放弃WADIA 830HELOS 2E 等优质数字转盘和数百张头版珍贵CD资源的主要原因。我猜测他的话中之意应该是:耳朵给LP和胆机惯坏之后,就听不得CD和石机了,而LP、开盘带有限的资源以及胆机相对繁琐的保养、调教,对初烧来说并不会是一条HIFI的捷径。


    自从邓君出掉了宝碟的Pro-ject RMP9X LP机和Michell ISO HR MC唱放,转而玩开盘机之后,这数百张古典和爵士LP唱片就安静的摆放在贵族WLP-8(维特式LP碟工艺柜)内。邓君对于LP的挚爱,这些唱片不会轻易放弃的,虽然不能再次聆听,但依旧定期进行必要的保养,这些珍贵的资源会在邓君重新购置更好的LP设备之后再次发挥余热。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04:03 P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12:52 AM
     家访过程中,我问邓君:为什么选择开盘机。他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声音,开盘带的声音密度大、音乐味浓、信息大,宽松、自然、没有压迫感的听感很适合听60-80年代的经典录音;二是应用上比LP系统简单些,只要定期洗洗磁头、压带轮,用消磁器对放音磁头、抹音磁头、录音磁头及走带轴等消消磁就OK了;三是开盘机可以玩录音和当前级,这里的录音不是转录成24BIT数字音频,而是转录成磁带,自己DIY开盘带,而前级功能减少了环节,让聆听更简单些。而从音质上看,2轨的开盘机比4轨的更好,而开盘机并不能向下兼容,因此邓君一口气定了2台不同规格的开盘机。

    虽然说玩开盘机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也是技术活,聆听过程中,换带,上盘、走带,归位等全部由邓君亲手操刀,看着邓君熟练的操作和专注的神情,仿佛每一盘开盘带都是一件艺术品。我现在有点理解那些钟情传统音源的烧友为什么说:其实那种把玩和等待也是一种享受HIFI的过程了。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04:10 P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12:54 AM
     由于第一次家访,聊天交流的时间更多,而聆听的曲目并不多,正如邓君所说的,他的这套开盘机、300单端、乐爵士3/5仔组合,聆听的不会是凌厉的动态、超高的解析、庞大的音场等HIFI特性,同时也不是传统胆机系统粘稠的中频、甜腻的音色,而放弃两端延伸的特性,经邓君的调教,这套系统的声音是具备一定透明度和两端延伸,同时又具备高密度、高质感、丰富信息量的声音,中等偏上一点的音量,音乐自然流出,聆听弦乐、古典小品,舒适、悦耳而又不会昏昏欲睡。邓君说,平时聆听这套系统,他会关掉大灯,保持宁静的心态去感受去感悟去思考,这是个令人期待和彻底放松的过程。

      在聆听前,邓君为我测试了开盘机的低噪,比黑胶系统稳定,而不会出现烦人的吵豆声。经过充分的热机运行之后,我们聆听了几盘开盘录音。圣马丁乐团的这盘维瓦尔第的四季,印象尤为深刻。中高频丰富的信息量,让提琴的声音更加致密,独奏的提琴细腻而柔美,颤音充满细节和余韵,古键琴特有的共鸣,充满灵气,在春之三个乐章里,小提琴碎弓的弹性和轻快活泼的曲调,让春天的气息充满湿润和朝气,模仿风笛嗡嗡声的低音弦乐器发出的持续音阶,绵延而深长;齐奏起来,或许没有那种强烈的力度和质感,但更加丰满,增加的信息量让乐曲和各个声部衔接更加自然,如涓涓细流,绵延不断,又如春雨飞溅,声色盎然,让聆听者对于乐曲的节奏和乐感的把握更加流畅。


     自然、流畅、舒适、悦耳,不求大而全,只需满足自己的需求足矣。开盘机对于邓君来说,或许是从繁杂到简约的回归,或许也是邓君经历了10余年发烧折腾的沉淀之后,对器材与音乐的重新思考和审视。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专注于喜欢的声音并享受这个过程,或许也是在聊天过程中,邓君不止一次流露出的闭目聆听和专注于音乐体验的主要原因了。(待续。。。)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04:15 PM 编辑 ]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1-6-7 08:50 AM
好文好图! 非常精彩的一篇家访记! K版写得太好了。开盘机、胆机、全频箱、L3/5A令我等有模拟声器材情缘的人羡慕向往不已。
作者: lxl0807    时间: 2011-6-7 08:59 AM
多谢!顶
作者: jp    时间: 2011-6-7 09:50 AM
王君能找到珍贵的开盘带资源真不简单!通过看系统的配置,我觉得这套系统的音色特点是:甜美、细致而不乏厚度,在空气感和层次感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6-7 09:55 AM
听音室细节做得很到位!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01:49 PM
原帖由 中国爱乐人 于 2011-6-7 08:50 AM 发表
好文好图! 非常精彩的一篇家访记! K版写得太好了。开盘机、胆机、全频箱、L3/5A令我等有模拟声器材情缘的人羡慕向往不已。


这次家访收获很大,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家访的三家,对于音源和音乐的理解,各有特点。殊途同归,这些烧友对于音乐的喜好和执着,很是令人敬佩。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01:55 PM
原帖由 jp 于 2011-6-7 09:50 AM 发表
邓君能找到珍贵的开盘带资源真不简单!通过看系统的配置,我觉得这套系统的音色特点是:甜美、细致而不乏厚度,在空气感和层次感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


开盘带目前4轨的比较多,2轨的基本可以说买一张少一张了。的确如JP版主所言,这套系统很迷人,邓君说不少烧友来听过后,都对开盘系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想他割爱转让开盘机呢。为此,我也专门去了国内的开盘机BBS,了解行情。这些二手开盘机,虽然二手不贵,但想找品相和质量过关的,并不容易,而且需要深厚的功底,会保养和会简单的维护。对于初烧来说,想玩转开盘机也需要一定勇气的。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07:18 P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01:59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1-6-7 09:55 AM 发表
听音室细节做得很到位!


的确,老烧一般对于环境都很重视。而家访的第3家,近50平米的影音室,环境处理可以说武装到牙齿。PASS前后级,推动的劲浪三分频落地,庞大的音场,宽阔的舞台,极富空气感和感染力的声音,真正显示了环境对于HIFI的魔力和威力。
作者: x.l    时间: 2011-6-7 04:59 PM
我个人是非常欣赏PASS LABS 的功放,取其中庸之道,就是听上一天,也不觉得耳朵累和闷

[ 本帖最后由 x.l 于 2011-6-7 05:00 P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7 10:14 PM
原帖由 x.l 于 2011-6-7 04:59 PM 发表
我个人是非常欣赏PASS LABS 的功放,取其中庸之道,就是听上一天,也不觉得耳朵累和闷


的确。使用麦景图M6900推B&W 804S的王君,对杨君这对PASS 350.5和 X1组合也是赞不绝口,说改天一定把他那对B&W拉到杨君处过过瘾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10:15 P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6-8 03:40 AM
精彩的家访。。。。。。。。都是经典的器材。。。。。。。。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8:17 A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1-6-8 03:40 AM 发表
精彩的家访。。。。。。。。都是经典的器材。。。。。。。。


欢迎Z版过来指导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1-6-8 08:41 AM
K版继续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6-8 04:27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1-6-7 10:14 PM 发表


的确。使用麦景图M6900推B&W 804S的王君,对杨君这对PASS 350.5和 X1组合也是赞不绝口,说改天一定把他那对B&W拉到杨君处过过瘾


这个搭配不错。。。。。。。。。。。PASS搭配B&W。。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5:07 P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1-6-8 04:27 PM 发表


这个搭配不错。。。。。。。。。。。PASS搭配B&W。。


王君的环境估计有些问题,低频有稍许驻波,声场有些压缩,空间较大近40平米,而804S落地更适合较小的空间。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5:13 PM
   执着和坚持,唯喜欢而已-王君的二手HIFI之旅

    第2天早上,王君来电,要求我带一台HEGEL H70功放、MS CY6000滤波器以及一些线材去对比测试,电话里的王君语速颇快充满期待。我和邓君如约来到碰头地点,心急的王君早早在路口等待了。王君的家是一棟自建的小别墅,虽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影音室的规划,但为了照顾家人,还是将音响室和客厅放在了一起。王君的音响放置在楼顶的一间约40平米的大厅内,两张全实木木雕仿古沙发背靠背把一个空间分割成两块功能区,一部分是家人聚会喝茶和观看电视的场所,另一部分则是王君的宝贝们的栖身之所了。即使如此,偌大的空间却不显拥挤。室内的陈设均以仿古全木家具为主,古色古香,王君对于茶、木雕、工艺品的爱好,各色摆设虽然让空间略显凌乱,但整个房间里却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5:16 PM
  王君的现役器材:

音源:金嗓子(Accuphase) DP 65、剑桥D500SE

功放:麦景图MA6900、斯巴克Cayin-265A

音箱:B&W 804S

线材: 宝韵(BONA) P-301电源线、用范登豪线基改装百威(PALICCS)镀金RCA头信号线、日本铜制喇叭线(看了半天没看出品牌,汗)、金宝跳线


   三大件基本来自与二手,期间问王君为什么不买全新的而买二手。王君的回答是:看到后面的那对DIY大落地没?我听了10年,这是我自己亲手做的,我喜欢他们。看到后面那些茶壶和木雕没?我喜欢收藏,花了不少钱和时间去研究和购置。还有这些茶,这些仿古家具,我都很喜欢。我是工薪阶层,没多少钱。用有限的资金支撑自己的爱好,购买值得购买的东西,就是我购买二手器材的理由,这些二手器材都是经典的东西,并且是我喜欢的声音。

   王君的话语不多而直白,而他对声音的要求则是不能太白开水,需要一点点味道。对于音乐味的追求更甚于HIFI性。这也是王君选择金嗓子、麦景图和B&W的缘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二手器材,均是王君亲自上门聆听和测试过才购买的。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9 10:03 PM 编辑 ]

IMG_1672.jpg (118.14 KB, 下载次数: 297)

IMG_1672.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5:18 PM
   日本的金嗓子DP 65:一直以来对于日本HIFI器材,普遍对它们的用料和做工赞不绝口,声音口味则褒贬不一。这台金嗓子的音色细腻、平衡,衔接和连贯性比较好,声底属于清丽而不是很浓郁的风格,有人觉得比较平淡,但实际聆听其实带有一些清甜的味道和细软的韵味在里面。



IMG_1645.jpg (193.81 KB, 下载次数: 283)

IMG_1645.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5:19 PM
   麦景图 MA6900大名鼎鼎,重达68斤的吨位,夯实扎眼,五段音调和蓝色表头,极富个性,石机胆声,解析力不是强项,但搭配B&W 804S没有让人诟病的肥慢,中频声音圆润光滑,高频亮度适中,声音细腻平实,良好的通透性让804S发出更加飘逸灵动的声音。

IMG_1698.jpg (209.05 KB, 下载次数: 289)

IMG_1698.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5:20 PM
   B&W 804S:老宝华和新宝华,很多烧友认为是不同的声音,而新款提价的幅度与烧友的怨气成正比。804S身材修长,最显眼的是铝质球顶高音单元和黄色的FST 纤维振膜中音单元,这几乎成了B&W的身份牌。王君的音箱离后墙近2米,其实804S很适合在小听音环境,在王君近40平米的大厅内,这对外形纤细的落地箱就略显单薄了些,它的低频是王君目前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9 10:34 PM 编辑 ]

IMG_1667.jpg (156.5 KB, 下载次数: 309)

IMG_1667.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5:26 PM
   剑桥D500SE CD机和斯巴克Cayin-265A功放,是王君的备用器材。其中斯巴克的这款纯甲类功放属于国产功放中比较经典的一款。推力适中,声音略显粗犷。

IMG_1661.jpg (160.98 KB, 下载次数: 265)

IMG_1661.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5:28 PM
君对实木的爱好,也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中:红花梨打造的器材架。经过十几道工序的打磨,再上木器蜡,最后上核桃油。哑光的色泽,某些部位纹理清晰可见,摸上去光滑细腻,手感很是舒服。亲手给自己的宝贝器材打造容身之地,让王君很有成就感。

IMG_1659.jpg (182.53 KB, 下载次数: 297)

IMG_1659.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5:29 PM
  为解决低频过紧问题,采用6公分实木DIY的音箱底座。音箱和底座都使用了金属脚钉。

IMG_1674.jpg (136.88 KB, 下载次数: 282)

IMG_1674.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8 05:35 PM
甚至DIY的排插盒子也用的全实木,挖空制作,这可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插座应该是合宝的8300。我们也注意到,在音箱的两侧和后面,也有王君自己制作的扩散板.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8 05:38 PM 编辑 ]

IMG_1678.jpg (230.77 KB, 下载次数: 295)

IMG_1678.jpg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1-6-9 08:55 AM
K版家访的王君的红木家具挺不错 ,又是个DIY高手,器材搭配有其特色。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9 09:30 PM
原帖由 中国爱乐人 于 2011-6-9 08:55 AM 发表
K版家访的王君的红木家具挺不错 ,又是个DIY高手,器材搭配有其特色。


发现我们这个滨海小城,其实能工巧手还是不少的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9 09:36 PM
王君钟爱的木雕和收藏的茶具,其中3个茶壶据说是名家手笔,可惜对茶艺鉴赏基本是门外汉,对这些精品只能远观而不能把玩了。

IMG_1713.jpg (367.69 KB, 下载次数: 309)

IMG_1713.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9 09:40 PM
君是先购入的804S,购入这对心仪的宝贝最后,为了给它们寻找合适的音源和功放,王君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先后使用了数款功放和音源进行尝试,均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为此王君专门去广州海印,花了4天的时间,对反复进行聆听比较,麦景图MC1000、MC7000、麦景图MC602、马克38S前级,麦景图6900鞥功放和佳丽303-300、莲.奇美、米格SOLO CD、马克39CD、金嗓子DP-55V、DP-65、DP-75等音源组合推B&W801S,最后敲定了麦景图MA6900和金嗓子DP65这对组合。由于购买不久,很多地方还需要调试,电源和线材还没最终确定。因此,我们大多数时间里都是进行线材、器材的替换测试。音源固定为金嗓子DP65,先使用斯巴克Cayin-265A功放来推804S,即使这样一套貌似不搭的设备,对于线材和电源的敏感也是清晰可闻的,基本上换一样,声音变化一些,仿佛变魔术一样。试听软件:炎黄第一鼓、安德列·波切利2007精选《Vivere、穆勒《卡门》、帕格尼尼《For Two》、降央卓玛的《金色的呼唤》等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9 11:47 PM 编辑 ]

IMG_1772.jpg (271.96 KB, 下载次数: 297)

IMG_1772.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0 12:02 AM
        先用炎黄第一鼓进行热身,一开声,就发现了低频的问题,低频较散,缺乏凝聚和弹性,鼓皮的震荡拖沓而肥厚。换上帕格尼尼“两个人的世界”,音场纵深相当好,丰富的堂音,进一步加大了空间的深度,乐器定位,小提琴偏低,吉他位置偏右,觉得声场高度和宽度略显不足。整体小提琴的声音是一种柔美圆滑的声音,质感稍欠,拉弓的力度不足,强弱音的起伏不大,高把位的过渡稍硬。再换上穆勒,又出现问题,低音大提琴的齐奏部分,出现明显的驻波轰鸣。

IMG_1655.jpg (171.55 KB, 下载次数: 383)

IMG_1655.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0 12:05 AM
热身过后,首先进行的是滤波器的测试,王君以前使用的是清华的滤波器,由于担心影响动态,设置到直通模式,功放和音源均接在滤波器上。更换为CY 6000滤波器后,声音发生了变化:音量明显增大,低频更有力度,背景更加干净,对于后面线材更换的声音更容易把握;然后将宝韵P-301更换为艺康斯的“大红”,声音又发生了变化:斯巴克功放那种粗颗粒的声音明显给打磨圆滑了;接着换上艺康斯MS 2.3喇叭线,高频的边缘变得更加圆滑耐听,火气进一步削弱,并增添了一层水份和光泽,中频的人声口型进一步缩小,吟唱更加自然,低频凝聚、弹力有所改善,变得饱满和盈实;最后换上AudionoteRCA信号线,改变的是高频的解析力,拥有了更多的细节,整体音色也趋向更加醇厚和丰满。这些线材的更换,改善更多的是中高频,小提琴、吉他、马头琴等乐器的音色更加圆滑、润泽、耐听,中频的密度和质感更加突出,乐曲的过渡更加自然,人声更加饱满和肉感,但音场压缩和低频臃肿的情况并没有多大改善,驻波轰鸣的现象依旧存在。线材作为系统的微调,毕竟无法翻天覆地。功放推力、控制力不足是一方面,环境和音箱摆位也是一个方面。(稍后我们进行简单的分析)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10 12:09 AM 编辑 ]

IMG_1685 2.jpg (221.06 KB, 下载次数: 318)

IMG_1685 2.jpg

作者: jp    时间: 2011-6-10 09:11 AM
B&W的低频不容易玩好。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1-6-10 12:42 PM
K版的摄影技术也挺不错的 ,评测也很有水准!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0 03:08 PM
原帖由 jp 于 2011-6-10 09:11 AM 发表
B&W的低频不容易玩好。


的确,低频不好整。这是王君的环境示意图。有几个问题:
1、两个墙角未做处理,加上天花25厘米的空腔吊顶,驻波比较严重。
2、沙发边上的实体墙和柜子,以及右边音箱旁边有一个很庞大的大概65厘米深度的大柜子,导致音场不平衡,大面积空腔不仅会吸收一定的中高频,共振也会对低频也产生影响。
3、音箱离后墙差不多2米,没有足够的反射,40平米的空间,小音量下会导致声压不足,声音散漫,缺乏凝聚,而804S虽然是落地箱子,但单元承受能力有限,如果开大音量,又容易造成高频过亮。因此,对于功放和环境要求会更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804S更适合小一些空间使用的缘故。(王君曾提起,把音箱退后摆放不好听,估计是由于驻波的问题,往后摆的话,由于反射多,混响、驻波更厉害的缘故)
4、聆听位置,不理想。基本处于房间中间,沙发离后墙几乎近4米,这样又造成聆听位没有足够的反射,这样,虽然声音有足够的空间呼吸,不会太有压迫感,但同样会照成声音单薄,低频不足的听感。(这也是为什么三分法的布局,会有比较好的听感的缘故)
5、两扇开面很大的大玻璃窗,使用的是普通的窗帘。尤其前面的一扇,正好处于左边音箱的第一反射点,容易造成有害反射,造成听感毛糙。
6、室内的家具基本是实木,没有软性材质缓冲,也有一定影响。

感觉如果环境上下点功夫,会有很大的改善。第3站的杨君,曾提及他的一个朋友觉得自己的PASS功放不好听,发软,发粗,后来拉到杨君处立马改变了想法,可见如果先搞好环境,或许真能少走不少弯路。

不过麦景图真不错,个大威猛,但声音一点都不粗,很细腻,且控制力很不错,对低频的改善还是蛮明显的。
     

Snap1.jpg (46.95 KB, 下载次数: 293)

Snap1.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0 03:12 PM
原帖由 中国爱乐人 于 2011-6-10 12:42 PM 发表
K版的摄影技术也挺不错的 ,评测也很有水准!


现在后悔把好镜头全卖了,想找个好广角都难,去烧友家有点使不开拳脚啊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0 03:14 PM
    接着我们进行了功放的调换,换上麦景图MA6900,一开声,就明显不同了,这种变化是巨大的。最明显的是三点:鲜活感、控制力和低频的改善,音乐的味道更加浓郁。穆勒的小提琴仿佛活过来了,形体更加真实,乐曲旋律的上下起伏,虚拟出了琴手身体姿态和提琴位置的变化,小提琴的声音虽然没有很浓郁的木头味,但耳油的感觉出来了。值得注意的是,低频干净了许多,速度和弹力明显改善,齐奏部分刚才低频驻波的轰鸣得到较大改善(我赞同驻波不仅仅因为环境的观点,功放的推力和控制力不足,往往也会导致低频失控,造成低频收不回来,缺乏凝聚,听感浑浊);女唱男声的降央卓玛,醇厚的声音多了一些女人味,女声的感觉更明显一些,伴奏的高频细节丰富,衔接的也很自然;波切利的歌声感情更加浓郁,自然、内敛而又充满张力、穿透力的声音让人不知不觉就沉浸到他的个人世界里。很好听的一张碟,专门找王君讨了去,抓轨收藏了。

IMG_1693.jpg (180.71 KB, 下载次数: 359)

IMG_1693.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3 12:08 AM
         最后,换上HEGEL H70,这台功放虽然只有70W,但高阻尼的设计推力上并不差(据说在欧洲音展上,HEGEL曾用这台功放推过B&W 802D),同时,带有USB和数字同轴输入具备DAC功能,可以选择数码音源,在使用拓展性上比较灵活。相比斯巴克,HEGEL的声底要更加厚实,质感有所提升,低频轮廓要清晰一些,力度和气势上要强烈一些;相对麦景图,在声音走向上二者有明显的不同,HEGEL相对直白,情感和色彩上麦景图是浓郁、内敛而又细腻的风格,HEGEL则更张扬和外露一些;整体控制力上比斯巴克要好,但不如麦景图来的自如、平衡。以小提琴为例,斯巴克的声音虽然也是圆滑的,但相对纤细、飘和浮一些,HEGEL在增加厚度的同时,增加了力度和张力,麦景图则增添了更多的润泽、甜美和更加凝聚的韧性,强、弱音的过渡也更加细腻和自然。70WHEGEL H7040平米的空间想让804S自由呼吸的确有些勉为其难(昨天聚会中,这台功放推动PMC TB2i就要好的多,王君也赞同这对组合的表现要全面很多,干净、迅捷的低频和良好的动态并没有因为PMC传输线的设计而有所拖沓,同时,这对组合在风格上也要更夹一些。当然,相对直白、朴素的声底同样让王君笑而不语,哈哈。)


    这2天太热了,昨天烧友来我这里聚会,都不愿坐沙发了,全都席地而坐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13 12:11 A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3 12:12 AM
三台功放,其实没有多少可比性,综合素质上肯定是麦景图胜出,我们更多的是比较三者在声音风格上的不同,对于王君要求的味道和细腻,麦景图、金嗓子、B&W 804S的组合无疑是匹配的。但同时,在试听过程中,这套系统优秀的中高频表现和它的低频表现是不平衡的,声场纵深足够但相对宽度不足、定位偏低也是不正常的,对于听音比较广泛,需要聆听交响、大编制的王君来说还是不尽如意。而这些不如意,我们觉得环境的影响比器材要更大。
君的环境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聆听了第3站杨君的系统之后,王君对于听音环境改造的愿望更加迫切了,而在环境改造之前,暂不急于进行器材、线材的更换也是更为理智的选择。我们同时也鼓动王君,将他的这套系统拿到杨君那里测试,或许在杨君更加完备的环境下,我们能提前听到这套系统的真正实力。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1-6-13 09:03 AM
从K版家访的总结来看更加映证了听音环境的重要性,环境的改善比升级或更换器材、线材更直接有效,性价比更高。如果能有对普通工薪阶层摆放在客厅长边的器材有个行之有效的改善听音环境的解决办法就好了。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3 11:17 AM
原帖由 中国爱乐人 于 2011-6-13 09:03 AM 发表
从K版家访的总结来看更加映证了听音环境的重要性,环境的改善比升级或更换器材、线材更直接有效,性价比更高。如果能有对普通工薪阶层摆放在客厅长边的器材有个行之有效的改善听音环境的解决办法就好了。


一个好的环境能让器材充分发挥潜力。第3站的杨君,在环境处理上的考虑,充分验证了烧环境对于烧HIFI的重要性
作者: x.l    时间: 2011-6-13 04:46 PM
不同的音箱对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环境下,这对音箱表现好,但并不代表另一对音箱表现也好。记得以前玩AE1与LEGACY STUDIO HD时,相同的前端。在旧环境下,LEGACY 的表现是胜过AE1甚多的,但换了新环境,情况却大相庭径,AE1足以把LEGACY打得满地找牙。。。,在放TELARC录制的"ROUND-UP"时,连一位玩B&W801的老烧友也惊讶一个小小的五寸单元也有这样的表现。。。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1-6-13 04:56 PM
KK版主,逗你玩不才提个问题,PMC音箱咋地用木脚架呢?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3 05:18 PM
原帖由 x.l 于 2011-6-13 04:46 PM 发表
不同的音箱对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环境下,这对音箱表现好,但并不代表另一对音箱表现也好。记得以前玩AE1与LEGACY STUDIO HD时,相同的前端。在旧环境下,LEGACY 的表现是胜过AE1甚多的,但换了新环境,情况 ...


同意,同一环境,不同箱子会有不同的表现;自己的环境是一般都是根据经常聆听的器材和习惯调整的。但通过烧友之间的交流,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3 05:20 P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1-6-13 04:56 PM 发表
KK版主,逗你玩不才提个问题,PMC音箱咋地用木脚架呢?


PMC由于低音设计问题,为了取得更干净的低频,金属脚架更适合的。
购买木制脚架,当时只是考虑如何与装修风格匹配了。用了挪威钉和石板垫材之后,效果好了不少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1-6-13 05:30 PM
标题: 标题
K版 麦景涛6900推AE22的效果会全面过用H200来推不?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4 12:00 AM
原帖由 米其林 于 2011-6-13 05:30 PM 发表
K版 麦景涛6900推AE22的效果会全面过用H200来推不?


没推过,不好说。H200和麦景图应该是两种风格,这两台功放推动AE22都是绰绰有余,到这个档次的功放,差异性更多体现在各自的个性上,完胜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还是以实际听过为准。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1-6-14 09:37 AM
谢谢K版的回答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6-15 12:17 PM
好帖!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1:46 AM
感谢王兄支持。这周是最繁忙的一周,加班加点加应酬,让人疲累不堪。终于挨到周五了,可以轻松下了。继续家访的内容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1:47 AM
细节决定声音,尽显环境之威力-杨君的欢乐HIFI-VI“大厅”


来到杨君的HIFI-VI大厅,就知道自己镜头没带够,一个50mm的定焦,无法展示这个大厅的全貌,同样,没有三脚架在杨君这个几乎全封闭的空间,会让手持拍摄很痛苦。杨君的发烧窝位于自建别墅的顶层,并且在施工阶段就进行了前期设计,可以说这个近50平米的影音综合空间,是杨君“蓄谋已久”,为他的器材和视听需求而量身定做的,作为普通烧友,我们只有艳羡和叹为观止了。

IMG_1759.jpg (266.18 KB, 下载次数: 286)

IMG_1759.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1:48 AM
整个视听室,高3.3、宽6,长7.8,房间比例11.82.36(与11.62.33的黄金比例近似),面积47平米,容积150立方,视野开阔,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厅”。有经验的网友知道:20平米以上才能形成开阔的音场,20平米以下的视听室声场会被压缩得太过紧密,声音打不开,老是压在喇叭里出不来,听着会觉得比较憋屈,而且音箱离耳朵太近会带来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指向性较强,很难形成真实的临场感。杨君这个从土建就开始规划的视听室无疑是很多人的梦想了。对于前墙的玻璃窗,邓君采用的是双层窗结构加中空玻璃,而杨君更干脆,直接封闭了,基本隔绝了室外噪音,确保了极佳的宁静背景,对于器材细微变化更容易把握。从平面图和摆位来看,基本保证了器材和音箱处于一个三面封闭的空间,而足够大的空间,无需象小空间那样精打细算,就能确保较好的声学效果。

[attach]22305[/attach]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20 01:37 PM 编辑 ]

夏至平面图.jpg (113.44 KB, 下载次数: 288)

夏至平面图.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1:52 AM
由于现场光线不足,镜头视角不够,因此,放弃了拍摄计划,专注于聆听和感受视听效果了。下面我们通过杨君以前拍摄的一些图片,简单领略下环境处理的一些细节:


  1、天花,采取了栅格处理,形成扩散效果,并在天花与墙壁夹角处填充了吸音材料,确保消灭空间所有直角,形成较干净的反射。吊顶为杉木方格(采用不规则格子),考虑到声波的处理扩散应多于吸收,天花板格子内与侧墙均匀适当地设置使用了吸音材料,减少天花板的反射声,解决砖墙与天花板角面声波反射激发出某些频段容易产生共振声音的干扰和反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20 01:41 PM 编辑 ]

夏至1.jpg (120.41 KB, 下载次数: 280)

夏至1.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1:53 AM
2、前墙封闭后,采用60X60公分扩散板错落拼接。音箱正中的位置和两侧两个反射点是最重要,对于结像高度、音场纵深、宽度以及声场定位有着明显的影响。
3、前墙两个墙角也采用了圆弧封闭内填吸音材料的处理方式,形成低频陷阱,消除驻波。采用实木条把音箱墙的两个墙角包成半圆,在里面填充塞得满高弹海棉与泡沫塑料粒的混合物,在木板表面随机分布打孔。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20 01:43 PM 编辑 ]

夏至5.jpg (123.72 KB, 下载次数: 295)

夏至5.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1:57 AM
4、两侧墙面,是两个顶到天花板的CD架,采用实木做成42X38格子,并在CD柜后做吸音处理。同时,四面墙面都专门悬挂了厚厚的红色天鹅绒窗帘。杨君需要兼顾HIFIAV,而这两套系统对于房间的声学处理是完全不同的。这些窗帘的作用就是调节吸音和扩音面积,从而达到不同效果的“土”办法,虽然简单,但很有效。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20 01:47 PM 编辑 ]

夏至7.jpg (147.23 KB, 下载次数: 284)

夏至7.jpg

夏至 侧墙格子.jpg (156.76 KB, 下载次数: 294)

夏至 侧墙格子.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2:01 PM
5、地板,我们看到除了一张5平米的地毡之外,以前的镜面瓷砖地面也全部铺满了地毯,地面周边还堆积着一些40x40的拼接地毯,不知道是否是杨君专门设置的调音手段。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20 01:49 PM 编辑 ]

夏至大厅.jpg (202.05 KB, 下载次数: 305)

夏至大厅.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2:01 PM
6、我们还注意到,所有线材杨君都垫了减震包,是每一条线。对于线材的避震,杨君介绍是他的“老大”引路人特别指出要去做的,尤其是功放、CD机各种信号源,在接头处加一个垫包,一方面能保证信号插接入角度和稳固,不至于由于过重的线身导致长久悬挂变形;另一方面良好的避震,能减少任何接触不良、震动而引起的声音恶化。

IMG_1725.jpg (235.82 KB, 下载次数: 312)

IMG_1725.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2:02 PM
这些声学处理看似简单,没有大动干戈,没有使用高科技的吸音和扩散材料,装修风格也不够时尚,不够酷,但足够开阔的空间,能让声音充分呼吸,大声压下,也毫无压迫感;经过细节处理之后,极佳极宁静足够黑的背景,让人声充满张力和穿透力,器乐层次分明,层层叠叠,没有多余的声音,没有明显的缺憾的听感,三个频段显示一种极佳的平衡感;同时,经过处理之后,没有大空间声音单薄,力度不足,不够充盈的感觉,聆听交响,磅礴的气势,极佳的定位,虚拟的声场,让人足以忘记音箱的存在,这个空间按杨君的说法就是一个大音箱,声音充斥空间每一个角落;什么是又深又宽的舞台感?什么是真实的3D音场?我想在场的邓君、王君充满赞叹和满足的神情足以说明这个HIFI大厅给人带来的完全不同于小空间,不同于一般家居式、充满妥协和无奈的声学效果。王君当场表示,他最终目标是在自家楼顶上再建一层,大空间远比升级器材更直观,更有效。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2:08 PM
君的现役器材:
HIFI
音源:歌匠CD ONE
前级:PASS LABS X1
后级:PASS 350.5
音箱:法国劲浪 Electra 1027Be
HIVI说实话,没怎么关注,大概看了看,或有错漏)
投影机Marantz VP12S4
幕布:120美视169 电动幕投影灰幕
播放:Pioneer(先锋)DVD,汤姆逊高清硬盘播放机
前级:雅马哈 DSP A2
后级:路遥ROTEL RSP-1098 多声道
音箱:B&W 劲浪(环绕、中置)双AAD 低音炮

君的重点投入还是在HIFI上,AV更多是给家人准备的,本来使用劲浪1027Be做主音箱,HIFIAV共用,后来嫌麻烦,就买了对B&W 做前置,彻底分家了。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20 11:09 A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17 12:10 PM
都是好东西,先上图
1、歌匠的CD 0NE

2、美国PASS 分体电源设计的前级X1

3、美国PASS LABS X350 后级放大机;纯A类放大器,电流量充沛,额定的功率输实在,它的声音速度感很快,柏思功放与劲浪音箱搭配高频表现的确非常出色,高频的开阔、空气感好,低音量时细节和信息都很清晰,大音量时震撼性也无可挑剔。
4、法国劲浪 Electra 1027Be ;外型很好,以乌托邦作为蓝本,采用铍高音单元。高频延伸,细致度和高频感比一般的三分频、四单元箱厚声而且背景宁静和精致。就是播放一般国产CD碟片录音棚内的各个位置相当准确地重现出来。




5、天仙配喇叭线,是杨君目前投资最大的一对线材。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20 11:08 A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11-6-17 01:13 PM
杨君在房间声学环境下了许多功夫,换来好声是必然的,值得大家借鉴!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6-18 01:16 PM
空间够大是大优势,羡慕!加上做的功夫细节不少,器材也够班,有理由好好享受影音了!!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0 01:03 PM
行伍出生的杨君,性格豪爽,直言快语,自高中开始就喜欢捣鼓电子设备,参军期间甚至还利用军需配件组装过收音机,因此,他对DIY设备并不排斥,对于烧友DIY的胆机、音箱会针对设计原理、单元搭配和配件进行建议和讨论并乐此不疲,事业有成,交友广泛的杨君,经常和南宁等周边的烧友交流,也经常定期上广州购买CD、聆听设备,丰富的知识面和对器材特性、环境音效的研究,让他亦然成了本地烧友圈里颇具知名度的大师级人物。


对于音响的爱好,让他对器材也格外珍惜,他购买的器材很少出手,目前有三套系统,除了这套HIFI视听室的“正房”之外,一套斯帕克CD 17SONY HIFI功放、惠威小旗舰落地箱在二楼休息室提供休闲小憩使用,一套麦丽迪SP6胆机+桌面音响则在书房和PC搭配聆听数字音源,三套设备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对于杨君来说,不同场合体验不同的音乐氛围,也是一件乐事。


来到杨君的视听室,杨君将第一排皇帝位让给了我们,而他就在CD架和设备间穿梭,一如他的性格,换碟如换弹匣,劈了啪啦,我们需要听什么,他就换什么,看那架势,他对两边CD架海量的CD估计闭着眼睛都能数落的出来,基本上我们报上名字的CD,他都一个不拉的拿出来播放了,我们聆听的范围基本涵盖了人声、弦乐、交响、国内、国外、流行、古典、爵士等各类题材。对于杨君这套系统的声音,我觉得用过多的描述没有多大意义,而用他自己的话来总结则更有代表性:什么是好系统,什么是好声?--能够随便唱就随便好听的音响就是好的器材和好的系统:如果您的音响系统很挑片,只有唱少数几张CD才好听,而唱大部份的CD都不好听时,那一定不是好音响系统,反之,如果您的音响系统随便唱大部份的CD都觉得顺耳好听,那就代表着您的音响系统声音很平衡,对各种类型的音乐、各种的录音都能够接受,而且有相当水平的表现能力。

君的系统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一套不怎么挑碟的系统,适应丰富题材的系统,即使国内录制的音乐碟,甚至是翻录的,在他这套系统里也是能入耳的,并且可圈可点,这的确让人不得不服杨君调较的功力,而对于声音表现的要素,杨君有自己明确的标准:纯粹以声音的表现至少应包括(以下条件应该是同时必需的,并非是单选题,也不是复选题):1、宽广平直的频率响应;2、极低的噪音 (听不到)3、透明的左右音场再现;4、透明的前后深度再现;5、透明的音场高度再现;6、不压缩的高动态.....


同时,杨君也认为:音响除了要配搭得宜之外,更要有一个好的聆听环境、悉心的调校和正确的使用,才可以达到目的。这些道理相信大部分的发烧友都懂,但能够顾及全面去玩好它还真不容易,单就器材使用方面,很多朋友对自己的器材性能还没好好的了解,往往因为使用不当,而将衰声的原因归究在某些器材身上,结果”Hi Fi 变成不停地”Hi Fi了。而通过这次杨君的家访,对这个观点有了更加直观的体验。

IMG_1724.jpg (237.7 KB, 下载次数: 305)

IMG_1724.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0 01:04 PM
    时间在杨君的视听室是明显不够用的,我们在这里不知不觉就度过了近5个小时,期间,杨君还展示了AV系统,但HIFI系统给人印象太深刻了,AV系统反而成了彻底放松的时刻,对比我朋友的天龙、安桥、BOSS、杰士号角等系统,这套双炮配备并且有足够空间释放能量的AV系统给人感觉:声音无处不在,该有的都有,声场更加庞大,三维空间感更逼真,中置人声更耐听和平实,而低频不是那种硬“憋”出来的而是游刃有余,有量有质的声音,诺大的空间,即使火爆的枪战,也毫无压迫感,没有一般小环境AV系统大声压下看了一部片之后耳朵发胀,脑袋犯晕,要休息片刻的迫切欲望,觉得这样的环境下连续看几部也没多大问题,不会觉得耳朵受不了。后来,我们甚至还看了一期江苏卫视的高清版“非诚勿扰”片段,而对于杨君自己编辑的家庭录像则更令人感慨。或许,注重生活,关注家人,让家人来分享自己的愉悦,让影音消费促进家人间的交流,这才是杨君投资影音设备最大的回报了。


雅马哈前级



高清硬盘播放机



AAD低音炮,配了2个



AV主音箱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6-20 03:12 PM 编辑 ]
作者: x.l    时间: 2011-6-20 03:13 PM
pass x1  350.5 非常不错的一套前后级,早段时间还想拥有全套,可惜现在基本退烧了,只剩下一副耳机而已。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0 03:17 PM
原帖由 x.l 于 2011-6-20 03:13 PM 发表
pass x1  350.5 非常不错的一套前后级,早段时间还想拥有全套,可惜现在基本退烧了,只剩下一副耳机而已。


老兄的X.1 ID有什么典故呢?
作者: x.l    时间: 2011-6-20 03:24 PM
哈哈,不愧是版主啊,见微知之。不过是没有什么典故的,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1 09:16 AM
呵呵,每一个烧友对于器材都会有一个梦想或一个追求极致的目标,实现与否反而不重要了,关键,能因此回归原本对音乐的热情和热爱。
退烧不退音乐,或许,这是很多资深烧友,对器材不再关心,但仍然会去关心音乐,关心身边、网络上的朋友的缘故了。音乐,不应该仅仅是品尝寂寞和自我的感悟,音乐之旅的路途上,有你有我同行会更精彩
作者: x.l    时间: 2011-6-21 05:08 PM


[ 本帖最后由 x.l 于 2011-6-21 05:09 PM 编辑 ]
作者: guhelim    时间: 2011-6-21 09:04 PM
原帖由 x.l 于 2011-6-20 03:24 PM 发表
哈哈,不愧是版主啊,见微知之。不过是没有什么典故的,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以前 mark 3* 台湾版 有个 xl 后缀
作者: guhelim    时间: 2011-6-21 09:04 PM
标题: 回复 71# 的帖子
不喜欢pass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1 09:21 PM
原帖由 x.l 于 2011-6-21 05:08 PM 发表
22638


牛,耳放放这么下面,估计您跟我一样喜欢躺着听音乐。我因为这个坏习惯,上次烧友来访,都跟着我席地而坐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6-21 09:22 PM
标题: 回复 77# 的帖子
嗯 ,PASS有人会觉得不够细腻,但气势和推力还是刚刚的
作者: x.l    时间: 2011-6-24 04:59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1-6-21 09:21 PM 发表


牛,耳放放这么下面,估计您跟我一样喜欢躺着听音乐。我因为这个坏习惯,上次烧友来访,都跟着我席地而坐
呵呵,不是的,是用来一边上网,一边听歌的。。
作者: yukehan    时间: 2011-7-5 03:00 PM
精彩,太精彩了。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