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茶趣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6 10:52 PM
标题: 茶趣
以前不是很喜欢喝茶,家里领导是喜欢的。于是,陪茶。。。。。。现在很喜欢喝茶,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6 10:53 PM

DSC_0043.jpg (40.06 KB, 下载次数: 458)

DSC_004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6 10:57 PM
归根到底还是跟茶有缘份。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4-26 10:59 PM 编辑 ]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6 10:57 PM

DSC_1079.jpg (35.5 KB, 下载次数: 505)

DSC_1079.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6 11:00 PM
现在喝的茶主要有三种。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6 11:02 PM
凤凰茶

DSC_0807.jpg (54.38 KB, 下载次数: 501)

DSC_0807.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6 11:03 PM
铁观音

DSC_0029.jpg (72.28 KB, 下载次数: 495)

DSC_0029.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6 11:06 PM
普洱茶

DSC_0036.jpg (85.49 KB, 下载次数: 456)

DSC_0036.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6:37 AM
记得小时候大人在喝茶时是用火炭炉,用钳子将烧得暗红的火炭放在炉里,炉上面放上沙锅,有讲究的话在沙锅里面放入山泉水那是上好。。。。。。水烧开后先将冲茶壶、茶杯先烫热,茶壶下茶米后,用开水先泡过一遍,以去掉杂质,再后开水泡浸茶叶,要掌握好头冲茶的泡浸时间,却掌握个度,时间太短,茶无味,时间太长,茶发苦发涩。然后冲茶壶便对着茶杯“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6:40 AM
铁观音

DSC_1112.jpg (105.45 KB, 下载次数: 472)

DSC_1112.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6:40 AM

DSC_1113.jpg (95.17 KB, 下载次数: 298)

DSC_111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6:50 AM
现在用的茶炉是电磁炉、电热炉居多,用的茶冲壶茶杯是瓷器多,陶瓷陶器少。。。。。。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6:53 AM
铁观音

DSC_1083.jpg (106.75 KB, 下载次数: 309)

DSC_108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6:55 AM

DSC_1082.jpg (87.86 KB, 下载次数: 321)

DSC_1082.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6:56 AM

DSC_1081.jpg (78.14 KB, 下载次数: 307)

DSC_1081.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8:13 AM
铁观音、凤凰茶是属于乌龙茶,普洱茶是属于黑茶,除以上两种茶外,还有绿茶、红茶、花茶、黄茶、白茶。不过后两种少见、未品。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09:03 AM 编辑 ]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8:17 AM

DSC_0007.jpg (97.38 KB, 下载次数: 318)

DSC_0007.jpg

作者: 长号    时间: 2011-4-27 08:20 AM
以茶会友,茗茶赏乐,是生活的一大乐趣,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向版主学习!
作者: jp    时间: 2011-4-27 09:45 AM
潮汕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4-27 10:15 AM
王老师的好茶不少啊。以后为我们多介绍茶的知识!
说到泡茶,目前图方便是使用紫砂茶壶盖碗与纯净来泡是比较多了.王老师说的用水一节,也是泡茶的重要一环节,以不急流与死水的甘甜的山泉水为佳,我们以前那里使用生铁制壶与木碳火煮水,泡出来的茶水涩味减得更少,茶质更软滑醇和.只是这样太过于烦琐,但值得回味!

111.jpg (17.59 KB, 下载次数: 301)

111.jpg

112.jpg (25.13 KB, 下载次数: 293)

112.jpg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1-4-27 10:48 AM
每天早上喝上几壶才上班,已养成了习惯。现在的喝法与以前不同,从前在办公室一个杯子一把茶叶就这么泡着喝,现在都是功夫茶了,若论功夫茶还应该是王版的正宗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12:53 PM
原帖由 长号 于 2011-4-27 08:20 AM 发表
以茶会友,茗茶赏乐,是生活的一大乐趣,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向版主学习!
以茶会友,品茶赏乐,的确是生活一乐趣。饭后杯好茶,口齿留香;睡醒杯好茶,提神醒脑。出门前杯好茶,解渴生津。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12:57 PM
原帖由 jp 于 2011-4-27 09:45 AM 发表
潮汕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是的J管,潮汕弦扬茶文化有它的群众基础和普及性。过门是客必以茶相待。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2:29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1-4-27 10:15 AM 发表
王老师的好茶不少啊。以后为我们多介绍茶的知识!
说到泡茶,目前图方便是使用紫砂茶壶盖碗与纯净来泡是比较多了.王老师说的用水一节,也是泡茶的重要一环节,以不急流与死水的甘甜的山泉水为佳,我们以前那里使用生铁制 ...
芍药版说的正是,现在泡茶用盖碗的多,主要是方便.如果用紫砂茶壶相对来说更有情调,但去渣装米就有点麻烦。
还有茶叶照片,尽所知说一说。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7 02:44 P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1-4-27 10:48 AM 发表
每天早上喝上几壶才上班,已养成了习惯。现在的喝法与以前不同,从前在办公室一个杯子一把茶叶就这么泡着喝,现在都是功夫茶了,若论功夫茶还应该是王版的正宗
马店长也有品茶的雅好. 我个人认为,恰当的酒、不吸或少吸的烟、多喝的茶,对身体应该是有益的.
这里只是有点全民皆茶就是。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4-27 03:19 PM 编辑 ]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4-27 07:20 PM
饮茶也是我的爱好之一,每天早上我都会在家泡上一壶茶(一般是铁观音与普洱交替饮用),但绝对不是王老师那样的精致,王老师真懂得享受,有机会上王老师家蹭茶,不知王老师欢迎不?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1-4-27 09:33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4-27 02:44 PM 发表
马店长也有品茶的雅好. 我个人认为,恰当的酒、不吸或少吸的烟、多喝的茶,对身体应该是有益的.
这里只是有点全民皆茶就是。

烟是不会吸的了,酒也极少喝,就是最近有时喝点托人在河源买的“老八尺娘酒”,估计属于客家甜酒类,挺醒胃口的
我觉得,潮汕的茶文化对“全民皆茶”的影响可谓功不可没。当然,客观上喝茶对健康有好处也是其普及的基础。
作者: 米其林    时间: 2011-4-28 08:58 AM
品茶与欣赏音乐都有着共通之处。我09年11月开始涉茶,常饮的有铁观音、生普洱、熟普洱、生普加熟普。饮茶使人平静、平和。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9:35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4-27 07 PM 发表
饮茶也是我的爱好之一,每天早上我都会在家泡上一壶茶(一般是铁观音与普洱交替饮用),但绝对不是王老师那样的精致,王老师真懂得享受,有机会上王老师家蹭茶,不知王老师欢迎不?
情迷版有这爱好啊 有机会请情迷版来我家品茶,我备几款好茶供您挑选 .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9:41 A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1-4-27 09:33 PM 发表

烟是不会吸的了,酒也极少喝,就是最近有时喝点托人在河源买的“老八尺娘酒”,估计属于客家甜酒类,挺醒胃口的
我觉得,潮汕的茶文化对“全民皆茶”的影响可谓功不可没。当然,客观上喝茶对健康有好处也是 ...
烟不吸好,喝娘酒有益,客家娘酒在当地是坐月子的饮用酒.我喝过.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9:42 AM
原帖由 米其林 于 2011-4-28 08:58 AM 发表
品茶与欣赏音乐都有着共通之处。我09年11月开始涉茶,常饮的有铁观音、生普洱、熟普洱、生普加熟普。饮茶使人平静、平和。
"品茶与欣赏音乐都有着共通之处。"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9:43 AM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乌龙茶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特别是乌龙茶有减肥作用 乌龙茶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因为它溶解脂肪的减肥效果,这种说法也确实有科学的根据。因为茶中的主成分--单宁酸,证实与脂肪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实验结果也证实,乌龙茶的确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减肥茶。当食物太油腻时,最好也能够搭配乌龙茶,不但有饱腹感,还可以去除油腻。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9:45 AM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起源于清雍正年间1725-1735年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
优质铁观音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整体形状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螺旋体、青蛙腿。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佳。铁观音的制作工序与一般乌龙茶的制法基本相同,制作特点采用独特的制作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整个工序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9:51 AM

DSC_1078.jpg (65.91 KB, 下载次数: 245)

DSC_1078.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9:53 AM

DSC_1033.jpg (55.29 KB, 下载次数: 241)

DSC_103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9:53 AM

DSC_1034.jpg (54.82 KB, 下载次数: 250)

DSC_1034.jpg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1-4-28 09:54 A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09:41 AM 发表
烟不吸好,喝娘酒有益,客家娘酒在当地是坐月子的饮用酒.我喝过.

只感觉那酒口感挺好,没在意有什么功效。酒色挺深的,是什么酿的呢?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9:55 AM
铁观音历史性.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诗经》有茶的记载。汉朝 ,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 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1-4-28 09:57 A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09:43 AM 发表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 ...

喝茶到现在,基本钟情于熟普了,估计跟年纪大了有点关系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00 A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1-4-28 09:54 AM 发表

只感觉那酒口感挺好,没在意有什么功效。酒色挺深的,是什么酿的呢?
是纯糯米酿 造的,无加水.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01 A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1-4-28 09:57 AM 发表

喝茶到现在,基本钟情于熟普了,估计跟年纪大了有点关系
是的.现地很多人喝.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1-4-28 10:02 A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10:00 AM 发表
是纯糯米酿 造的,无加水.

哦,怪不得挺稠的。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04 AM

DSC_0054.jpg (78.98 KB, 下载次数: 210)

DSC_0054.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05 AM

DSC_0057.jpg (70.19 KB, 下载次数: 241)

DSC_0057.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06 AM
铁观音时代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内涵和活力,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10 AM

DSC_0027.jpg (102.03 KB, 下载次数: 221)

DSC_0027.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10 AM

DSC_0028.jpg (66.89 KB, 下载次数: 198)

DSC_0028.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11 AM
铁观音国际性.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 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 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 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 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 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 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 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16 AM

DSC_0013.jpg (73.76 KB, 下载次数: 221)

DSC_001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17 AM

DSC_0014.jpg (50.09 KB, 下载次数: 201)

DSC_0014.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18 AM
铁观音民族性.各民族酷爱饮铁观音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23 AM

DSC_0008.jpg (49.5 KB, 下载次数: 237)

DSC_0008.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25 AM

DSC_0007.jpg (97.38 KB, 下载次数: 246)

DSC_0007.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26 AM
铁观音地区性.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 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 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28 AM

DSC_1114.jpg (68.35 KB, 下载次数: 242)

DSC_1114.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29 AM

DSC_1115.jpg (53.55 KB, 下载次数: 238)

DSC_1115.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36 AM

DSC_1029.jpg (51.37 KB, 下载次数: 249)

DSC_1029.jpg

作者: 华贵打火机1    时间: 2011-4-28 10:37 AM
标题: H200同城玩友
版主所提及的白茶可是苏浙两省的特品.绿茶类.清汤.味香.微甜.老夫有幸老家人每年都给俺捎来清明前采制的佳茗.每每斤把.确是情浓!.椐知几十亩茶场明前采摘秘制出来就区区几十斤.可不能像白石兄照出哪么多的精品茶.   有疑?都是精致包装.白石兄有重大受陏之嫌啊?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37 AM

DSC_1037.jpg (64.86 KB, 下载次数: 243)

DSC_1037.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40 AM

DSC_0018.jpg (73.34 KB, 下载次数: 234)

DSC_0018.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44 AM
原帖由 华贵打火机1 于 2011-4-28 10:37 AM 发表
版主所提及的白茶可是苏浙两省的特品.绿茶类.清汤.味香.微甜.老夫有幸老家人每年都给俺捎来清明前采制的佳茗.每每斤把.确是情浓!.椐知几十亩茶场明前采摘秘制出来就区区几十斤.可不能像白石兄照出哪么多的精品茶.    ...
了解了白茶. 华贵兄有口福了. 有一些茶,而不是与您说的一样的。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51 AM
铁观音,据《清水岩志》载:“青水高峰 ,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
传说安溪松林头茶农魏饮信佛,每晨必奉清茶一杯于观音大士像前,十分虔诚。一日,他上山砍柴,偶见岩石间有一株茶树,在阳光照耀下,闪光夺目,异于分树,便挖了回来精心培育,并采摘试制。其茶沉重似铁,香味极佳,疑为观音所赐,即名为“铁观音”。
铁观音传统的冲饮方法非常讲究。茶具要小巧精致,水最好用山岩泉水。将水烧沸,先把茶壶烫热,装上大约占壶容量十分之六七的茶叶,冲入沸水,用壶盖刮去浮上来的泡沫,盖好壶盖,此时便有一股殊香扑鼻而来。隔两三分钟,再缓缓倒入水茶杯,每人各持一杯,先闻香,再品味,慢慢啜饮,便满口生香,回味甘美。铁观音素 “观音韵”之称,其入口微苦,回味甘香,清郁隽永,韵味无穷。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10:53 AM 编辑 ]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54 AM

DSC_1091.jpg (69.53 KB, 下载次数: 279)

DSC_1091.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55 AM

DSC_1092.jpg (55.26 KB, 下载次数: 234)

DSC_1092.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0:58 AM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山茶区。
  采制工艺:单枞茶,是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枞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种。因此,单枞茶实行分株单采,新茶芽萌发至小开面时(即出现驻芽),即按一芽、二三叶标准,用骑马采茶手法采下,轻放于茶罗内。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经晒青、晾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到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
  单枞茶品的特点是:外形条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汪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作者: 华贵打火机1    时间: 2011-4-28 10:59 AM
标题: H200同城玩友
哈哈开个玩笑谢白石兄费心为我们雅兴!.每天喝咖啡.喝茶必不可少.对咖啡.对喝茶有那么点讲究!也同玩音响.小节也是咖.茶道的讲究.什么水.温度.杯具.环境.人......等等.也是具有历史文化的根源.再次谢谢白石版主图文并茂的倾心传导茶文化!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01 AM
谢谢华贵兄的支持.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02 AM

DSC_0806.jpg (60.44 KB, 下载次数: 240)

DSC_0806.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03 AM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02:31 PM 编辑 ]

DSC_1016.jpg (66.87 KB, 下载次数: 244)

DSC_1016.jpg

DSC_0016.jpg (99.63 KB, 下载次数: 250)

DSC_0016.jpg

DSC_0021.jpg (78.07 KB, 下载次数: 245)

DSC_0021.jpg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1-4-28 11:04 A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10:58 AM 发表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山茶区。
  采制工艺:单枞茶,是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枞茶 ...

凤凰单枞是我之前喝得比较多的品种,比较清香,不过不很耐泡,大概三次就明显谈很多。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05 AM
岭头单枞

  岭头单枞,属乌龙茶类极品名茶。产于广东省饶平县坪溪镇岭头村。单枞是继岭头奇兰后,在乌龙茶中又一特殊品种的新发现。
  岭头单枞质量极佳,独具风味。其特点是:
早熟:春茶采摘时间为每年3月28日至4月5日前后。比其它品种茶早采一至两周左右。
高产:新梢生长具有早、齐、匀等优点。当年种植可当年采摘,隔年亩产可达25公斤至50公斤。第三年亩产可达150公斤至250公斤干茶。持嫩时间为二至三周(指吐芽到采摘时间)。一般每年可采五于七次茶叶。岭头单枞比同类其它茶亩产量可高3至5倍。
优质:冲泡时早出香气,滋味醇爽,回甘力强。其成品茶具有微带浓蜜香气的特殊韵味。
适应性广,搞逆力强:无论高山、丘陵、平原地区均可种植。
  岭头单枞茶的采制工艺与茶品特色:每年采摘时间为春茶在每年清明前后;夏茶在5月下旬至7月初;秋茶在9月下旬;冬茶在11月中旬。采摘标准为一芽二至三片叶。其制作工序,经晒青、凉青、碰青、杀青、揉捻;烘干等程序精制而成。其成品茶特征为:外形条索微弯曲,色泽黄褐似鳝鱼色。内质香气花蜜清高,滋味醇爽回甘,汤色橙红明亮,叶底笋色红边明亮(也称朱边绿腹)。是当今乌龙茶类的极品。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07 AM

DSC_1099.jpg (63.79 KB, 下载次数: 204)

DSC_1099.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08 AM

DSC_1100.jpg (64.39 KB, 下载次数: 198)

DSC_1100.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12 AM
冻顶乌龙茶

  冻顶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南投县凤凰山支脉冻顶山一带。
  冻顶与茶名的由来:据说是因冻顶山迷雾多雨,山路崎岖难行,上山的人都要绷紧脚趾,台湾俗称“冻脚尖”,才能上得去这即是冻顶山东省名之由来,茶也因山而名。
  采制工艺与茶质:冻顶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春茶采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下旬;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下旬;冬茶则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摘未开展的一芽二、中叶嫩梢。采摘时间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最佳,采后立即送工厂加工。其制作过程分初制与精制两大工序。初制中以做青为主要程序。做青经轻度发酵,将采下的茶青在阳光下暴晒20至30分钟,使茶菁软化,水分适度蒸发。萎凋时应经常翻动,使茶菁 充分吸氧产生发酵作用,待发酵到产生清香味时,即进行高温茶青。随即进行整形,使条状定型为半球状,再经过风选机将粗、细、片完全分开,分别送入烘焙机高温烘焙,以减少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其成品外形呈半球型弯曲状,色泽黑绿,有天然清香气。冲泡时茶叶自然冲顶壶盖,汤色呈柳橙黄,味醇厚甘润,发散桂花清香,后韵回甘味强,饮后杯底不留残渣。其茶品质,以春茶最好,香高味浓,色艳;秋茶次之;夏茶品质较差。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15 AM
凤凰乌冻单枞茶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18 AM

DSC_1093.jpg (41.72 KB, 下载次数: 181)

DSC_109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21 AM
黄枝香单枞茶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22 AM

DSC_1102.jpg (74.47 KB, 下载次数: 181)

DSC_1102.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22 AM

DSC_1103.jpg (76.22 KB, 下载次数: 169)

DSC_1103.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25 AM
蜜兰香单枞茶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26 AM

DSC_1104.jpg (73.28 KB, 下载次数: 232)

DSC_1104.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27 AM

DSC_1105.jpg (48.4 KB, 下载次数: 228)

DSC_1105.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4-28 11:29 A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10:58 AM 发表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山茶区。
  采制工艺:单枞茶,是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枞茶 ...

佩服斑竹对茶文化的深究。 请教斑竹;从我心里感受我喜欢的茶——第一是单枞,其次是铁观音和普洱。八十年代我经常行走广州汕头,在潮汕人家尝鲜,那是感觉潮汕人冲茶很特别;小小的茶壶塞满茶叶,冲出来的简直是茶汁,喝起来有很强的回甘感觉。那时,单枞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我的第一喜好就是单枞。可是后来我发现我喝单枞茶会出现喉咙痛的现象,一直我不得不放弃我的至爱——单枞茶,这是什么原因?

[ 本帖最后由 马生 于 2011-4-28 11:37 AM 编辑 ]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1-4-28 11:41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4-28 11:29 AM 发表

佩服斑竹对茶文化的深究。 请教斑竹;从我心里感受我喜欢的茶——第一是单枞,其次是铁观音和普洱。八十年代我经常行走广州汕头,在潮汕人家尝鲜,那是感觉潮汕人冲茶很特别;小小的茶壶塞满茶叶,冲出来的简直是 ...

所以我觉得熟普最耐喝,天天喝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47 AM
回情迷版,这个还未听过,是不是个别现象。。。。。。以前大家生活水平不是很高,单枞茶的品质也不是很好,有些人喝后会较消刮、会出现伤胃的现象。。。。。。现在好了,品种优良,渗假比铁观音的少,口感回甘好,很受欢迎。我现在每晚几乎都喝。。。。。。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1:49 A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1-4-28 11:41 AM 发表

所以我觉得熟普最耐喝,天天喝
熟普真的老少皆宜.现在也很流行.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12:03 P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1-4-28 11:04 AM 发表

凤凰单枞是我之前喝得比较多的品种,比较清香,不过不很耐泡,大概三次就明显谈很多。
这可能是茶品不是很高的问题,好的单枞茶,是我喝过最耐泡的茶种。我记得93-94年,司机同事兼做茶生意,从家里凤凰拿几泡上好单枞茶,当时斤几百元,一泡可以冲整半天,味色如故.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4-28 12:18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11:47 AM 发表
回情迷版,这个还未听过,是不是个别现象。。。。。。以前大家生活水平不是很高,单枞茶的品质也不是很好,有些人喝后会较消刮、会出现伤胃的现象。。。。。。现在好了,品种优良,渗假比铁观音的少,口感回甘好,很受欢 ...

系啊,喝单枞容易肚子饿,多喝了还会出现翻胃,不过单枞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作者: jp    时间: 2011-4-28 01:31 PM
听说生普能减肚子,我早晚都喝,喝了一个月,好像效果不大,为何?减肚子有好的推荐吗?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2:16 PM
原帖由 jp 于 2011-4-28 01:31 PM 发表
听说生普能减肚子,我早晚都喝,喝了一个月,好像效果不大,为何?减肚子有好的推荐吗?
回J管,
我个人认为,喝普洱较养胃,减肥的话喝生一点的,其刮油功能比较利害。
要减肚子不要嗫入太多肥腻食品,多食水果蔬菜,多体锻.要喝茶的话喝单枞和铁观音更有效一点  不过单枞经常喝的话有伤胃一说。

铁观音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物质,能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可促进组织的中性脂肪酶的代谢活动。饮用其茶从而有效减少皮下脂肪和腰围。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2:35 PM
武夷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因此得名。大红袍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仍岩茶之王。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峰)下天心庵(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窠。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树龄已达千年。于每年5月13日至15日高架去梯采之,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武夷大红袍,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名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2:39 PM

DSC_1035.jpg (70.26 KB, 下载次数: 215)

DSC_1035.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2:40 PM

DSC_1036.jpg (64.28 KB, 下载次数: 210)

DSC_1036.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2:42 PM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02:59 PM 编辑 ]

DSC_1086.jpg (42.6 KB, 下载次数: 202)

DSC_1086.jpg

DSC_1088.jpg (49.86 KB, 下载次数: 194)

DSC_1088.jpg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1-4-28 02:45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12:03 PM 发表
这可能是茶品不是很高的问题,好的单枞茶,是我喝过最耐泡的茶种。我记得93-94年,司机同事兼做茶生意,从家里凤凰拿几泡上好单枞茶,当时斤几百元,一泡可以冲整半天,味色如故.

有机会一定得品品高的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2:50 P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1-4-28 02:45 PM 发表

有机会一定得品品高的
马店长,事实喝熟普舒服.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4-28 02:50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4-27 06:37 AM 发表
记得小时候大人在喝茶时是用火炭炉,用钳子将烧得暗红的火炭放在炉里,炉上面放上沙锅,有讲究的话在沙锅里面放入山泉水那是上好。。。。。。水烧开后先将冲茶壶、茶杯先烫热,茶壶下茶米后,用开水先泡过一遍,以去 ...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是茶艺培训中的一个技艺。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2:52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4-28 02:50 PM 发表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是茶艺培训中的一个技艺。
正是.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2:53 PM
大红袍价格好象抄得厉害.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1-4-28 02:55 PM 编辑 ]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8 02:59 PM

DSC_1032.jpg (60.94 KB, 下载次数: 208)

DSC_1032.jpg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