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纯净而富有情感的音乐之美——————————音乐之旅EMC-1UP唱机的选择 [打印本页]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0 04:30 AM
标题: 纯净而富有情感的音乐之美——————————音乐之旅EMC-1UP唱机的选择




    这部唱机是来自挪威的ELECTROCOMOANIET(音乐之旅)推出的一款重量级的唱机,当年最初的版本并没有1UP这个后缀,而只是EMC,说起来有个典故的是,其实音乐之旅的创始人Per Abrahamsen是一位狂热的胆机和LP迷,也是一位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曾经追求LP的音乐性,也想要做出能再现胆机优美音色的晶体管机,所以当年CD问世之初,他并未跟风推出CD唱机产品,直到24 Bit/96KHz的解码芯片推出后,才觉得在可以在细节再现和声音的纯净自然等品质上符合自己的要求,终于才推出了这款型号为EMC的CD唱机,后来随着24bit/192KHz解码芯片的推出,又推出了升级型号,这就是EMC-1UP。。。。。。

   作为音源,我们知道不管是CD还是LP,避震很重要,而Per Abrahamsen既然是LP迷,那么在设计唱机时也干脆采用了许多高端LP唱盘所用的手法,比如避震上,将机芯的机械平台放置在一块由六层低谐振钢板制作的大型平台上,且这个平台和底盘的耦合上采用了多个软硬适中的圆形脚座,这样将谐振大为降低,当然光是这些也许还不够尽兴,如果我们拆开全新的EMC-1UP唱机,会在说明书中注明,唱机底部有三颗螺丝要松开的,这个作用是什么,除了保护镭射光头,还有一个作用是因为松开锁紧螺丝后,会让整个转盘部分处于悬浮状态,所谓的悬浮避震是也,调整好的EMC-1UP用手按按CD转盘会有些许浮动的感觉,所以大家购买了唱机之后,一定不要心急,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花点时间调校一下,不然唱机的表现会打折扣的。

  整个唱机由厚实的U型钢板分为平衡整洁的三部分,左边是供电和数字解码,中间是转盘系统,右边则是模拟输出,而EMC-1UP的机芯则采用了许多高端唱机使用的飞利浦的CDM-12 Pro的工业型,当然这个机芯已经由Per Abrahamsen大幅度改良了,比如悬浮避震的使用,比如唱机底部的脚钉采用同样来自挪威的三个大型挪威钉作为避震脚钉,比如在镭射头的移动轨道上设计了一个滤波器能提供更多的音乐细节和解析力等等。。。。。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0 04:51 AM


避震部分


这部EC的唱机成名很早,虽然我也曾在不同的地方和系统中听过其表现,比如有次在一位朋友家中,朋友的系统是杰夫前后级搭配的雨后初晴超五,选了很久的唱机最终花落EMC-1UP,因为朋友觉得其音乐味很好,低频也有深沉的冲击力,但在以前我从未考虑这部唱机,那时我的CEC唱机还在服役,加上系统仍是美丽安M120MK搭配的AE200,总觉得配上这部唱机有点夸张,不过听了这么多次,你说没感觉也不可能,毕竟这么多朋友都在使用,有的是丹拿和Krell的系统,有的是马克和车佬的系统,都见到过这部唱机的身影,直到有一天,去年初,我下决心升级,将功放从美丽安换成了昌业特价的美国一号前后级,音箱换成了监听风格的AE1,这时候CEC的缺点暴露无遗,干、薄、瘦等,瓶颈明显了,正在心烦时,CEC唱机也罢工了,擦拭光头还是不读盘,干脆想正好换唱机,我的目标是升级唱机还是合并式为主,毕竟转盘加解码的话,多出一条电源线和一根数字线,加上转盘解码也有一个搭配调试的过程,比较繁琐和麻烦,我的要求是声音一定要自然、均衡,这个自然包括音色和细节的在现,均衡包括整体频段和密度的和谐统一,当然还得耐听,音乐味好,这一年多,考察过多部唱机,也得到许多朋友的热心帮助,在这里也谢谢各位帮助我的朋友。。。。。
     这一年多试过的唱机不少,包括莲的奇美、英国之宝G08.2、Krell 20i、英国之宝588 24bit版,马兰士CD16、马克39等等,最终在今年一月份迎娶了音乐之旅的EMC-1UP,当然并非说谁比谁更好,因为音响这个东西,都是找适合自己的而已,我觉得EMC-1UP更适合我自己,包括在这个价位中,达到了我的要求使我自己满意。。。。。。。。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11-4-20 04:54 A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0 04:54 AM



EMC的模拟输出部分。。。。。。。。



    从图中可以看出EMC-1UP是走的全平衡输出线路,实际试验下来,觉得这部唱机用上平衡输出之后声音的输出电平较高,但并无让人觉得凸显的不快,细节和三维空间刻划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音乐之旅赖以成名的纯A类放大和FTT(浮动变压器)技术也是尽数用上,三块大型厚重的U型钢板划分了整体的格局,使重量也达到了20公斤,面板上则使用音乐之旅惯用的黑色压克力面板和蓝色显示窗、指示灯,整体显得庄重挥洒。。。。。。。

    而该机的解码和升频采用独立电路板设计,解码芯片采用了两片CS4397芯片,这样做有一个好处是以后新的更高的解码芯片升级,直接更换该电路板,比较方便,且数字部分和模拟输出部分相距较远,相互干扰也降至很低的水平。。。。。


    人总是希望在买之前多听一点,多比较,一直以来玩音响的话,我觉得对于源头还是比较重视,甚至有时候会把源头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在看,其实音响之道以前传统的三大件各自占的比例以前一直有争论,但是对于三者的重视程度,个人认为应该是一致的,甚至系统到了一定程度,更加敏感时,细节的重要性往往也凸显了出来,比如我们的避震、电源供应素质、墙插、乃至房间声学处理、线材的合理搭配缺一不可,细节往往是一套系统的基础和基石,也是最后的瓶颈,这里虽然说的是唱机,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好的唱机对于这些一样很重视,比如EMC-1UP的悬浮避震的设计,采用两个订制的箭猪变压器等,怀念坚持的VDRS转盘,贵丰天王的强悍电源供应等等。。。。。。。因为除了电子元件的合理搭配所谓的校声之外,这些基础工作也是好声的重要基础。。。。。。

  一个好的音源我个人觉得要能忠实而准确的还原唱片中所蕴含的细节,声音最好能中性、自然一点,但必须耐听,就如一条清澈的溪水,如果源头水量不足或者受到污染,后面怎么补救都很麻烦和无可奈何,很幸运的是,经过长达一年的试听比较,我想在我的预算中找到了适合我自己的唱机,虽然有的唱机全新时候的售价比EMC高,但这个适不适合你自己呢?


  前面说了小弟对于音源的选择标准,为何花落音乐之旅EMC-1UP呢?其实论坛上这部唱机的用家很多的,就连我们论坛的资深前辈老梁也是没有经受住诱惑而入手一台,其他各大论坛对于这部唱机也是好评很多,可见这部唱机在这个价位中属于深入人心类型。。。。。。。。

   记得选这部唱机之前,先进入我眼帘的是我一部来自英国的英国之宝的G08.2,应该说这部唱机用家也不少,圆润时尚的外观让我很是喜欢,特别是顶部光可鉴人的顶盖还有那漂亮、专业的遥控器,这部唱机唱了不少时间,也在朋友家的系统反复听过,其中频有一种英伦的亲切,弦乐也很漂亮,但同时由于经常听莲那部经典的CD12唱机,总是想起莲的声音,严格来说两者价位相差太多,这样不公平,但在反复听英国之宝的这部唱机过程中,总觉得其中频稍微凸出了点,且高频在延伸上去后有一点散和分叉,也许是我太挑剔,特别是拆开看到其内部之后,虚荣心有点作怪,最终送走了这部漂亮的机器。。。。。。

   既然忘不掉莲,奈何CD12 24bit版又太贵,干脆接来一部其小弟,莲的奇美,这部唱机在我这里使用时间应该是最长的,这部小巧精致的唱机,虽然外观小巧,但是其转盘部分工艺不俗,铝合金转盘出仓平稳顺滑,其内部多用贴片元件,但精度极高,虽然是开关电源设计,但稳压部分下了很大功夫,其实莲的CD12也是开关电源设计,没人觉得有何不妥,关键是怎么做。。。。这部唱机声音可能初听并非惊艳,但胜在耐听,细品莲味有一种清纯而不妖的清新淡雅,声音的密度感不算很高,低频的重量感也并非出色,但重播的音乐鲜活、滋润,是一种富有格调和品位的声音,高频延伸上去不会显得散,距离我心目中的精致还有距离,就这么听着听着,有好事者又抱来一部马克39,于是两部唱机的对撞在所难免。。。。。马克39售价比奇美高,也换来了我期待的更好的密度感和工整、稳重的音场,对于细节的刻划细致入微,似乎抽丝剥茧般的将音符一一分解,给人带来一种完成度很高的声音,高频精致细腻,低频的瞬态出色,于是那段时间听的不亦乐乎,真是夜夜笙歌。。。。。。。后来更加入一部krell 20i,这部当年号称十万内低频极其出色的名机,其唱片镇的设计和音乐之旅的八爪鱼几乎一摸一样。。。。这部名机的加入更加热闹。。。。。。。反复对比krell的声音更为结实,其低频确实名副其实,冲击力和力度可谓勇冠三军,霸气十足,高密度的声音有一种舍我取谁的权威感,高频来说krell显得稍暖一些,而马克更精致一些,但对于音乐的情感和表达来说奇美又不落下风。。。。。AE1监听版忠实的反映出了三部唱机的特点,和krell的动态,一时间让我陷入纠结之中,最后综合考虑还是奇美在家安然唱歌才作罢。。。。。


  送走了马克39和krell 20i之后,听着莲的奇美,又总觉得还有丝丝不满足,嫌其密度稍微弱了点,低频份量轻了点,高频似乎未能达到我心目中标准的精致感,所以有时候选择也是一个取舍过程,哪些自己看重一些,哪些可以权衡,这个时候倒不是说谁好谁差的问题,而是找一部适合自己的音源了,脑海中浮现出许多曾经听过的唱机,比如马兰士CD16D,这部经典型号很喜欢其外观,分量十足,声音也不错,有着马兰士入门级唱机难以望其背的纯朴和纯粹的音乐表达力,温暖耐听,比特流的优点在这部机器上得到了印证,但其解析力和质感一直不能让我满意,而怀念的CD6、CD16这些型号,在数码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显得年代太久远了,且背景始终没有现在同级机器来得干净,而830所欠缺的重量感和高频的空气感,比如《最受欢迎安可曲》这张由于录音棚不是很大,如果高频的空气感和细节稍差一点,不容易捕捉那细微的残响,听起来显得就有点鲜活程度不够。。。。。。。

  就这样挑来选去,一年过去了,年尾时,得到消息老梁升级了唱机,选用的是音乐之旅的EMC-1UP,这个消息突然让我想起,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去年选了一年还忘记了三万多价位她的的存在,可能以前太多次听过这部唱机了,反而在挑选时忘记了他,回想起以往的印象,这部唱机给我的感觉是音乐情感的表达力不错,但整体的密度感在这个价位有出色的表现,特别是低频也有深沉的冲击力,想到这,马上给老梁电话,谁知道老梁还在听音乐,和老梁交流了对于EMC-1UP的看法之后,老梁对其的评价是,听各种音乐有一种音乐厅的感觉,当然老梁的器材够高班,但还是说的心痒痒,第二天找公司申请了一部唱机来我的系统实战一下。。。。。。

  唱机到家都是一月份了,记得物流公司还是旁晚八点钟才送的货,到家之后连忙拆开木架,包装,上架开声,看着器材架上这部曾经自认为熟悉的唱机,怎么会有一种全新认识的感觉呢?才开声的声音我是不满意的,虽然有音乐之旅熟悉的灵动甜美,但显得蒙,音像边缘凝聚力还不够,不过声音的密度上去了,形体感比奇美大了一圈,就这样煲着机器,公司的同事说那个八爪鱼唱片镇如果用上,效果还会提高20%-30%,问其这句话的根据性,同事笑而不语,叫我自己感受,于是干脆又请公司发来一个八爪鱼唱片镇,一起使用。谁知道这一煲机就是三个多月。。。。。。直到我和公司说,这部唱机不用发回来了,我已经决定买下。。。。。。。

  在听音乐之旅EMC-1UP的过程中,我反复将其过往听过的同价位,或者贵一些唱机反复比较其声音,这部唱机的声音很纯净,特别是其高频部分,和马克那种中性的精致不同,马克是中性中带一丝理性,其声音的精致犹如显微镜般抽丝剥茧似的分解音乐的细节,而EMC-1UP声音让我想起挪威那纯净的天空,虽然严格说音乐之旅的声音有一丝甜美,但这种纯净精致的高频中加入的一丝轻微的甜润,听起来正好符合我要求的不矫揉造作,听《向沙拉沙迪致敬》这张唱片,小提琴的高把位纯美耐听,即使揉弦也未丧失质感和细节,演奏者手中那把名琴甜润的音质,不由得领会到为什么刘汉盛会说名琴的声音应该是甜美的这句话。。。。。这张唱片的小提琴高把位播放不好会显得比较干和薄,特别是使用书架箱的时候,质感都无,更何论美丽的琴音,第一曲钢琴有一段有深沉的冲击力,演奏者用力敲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听到那种木椎敲击的结实和弹性。。。。。。。。。。。。。

  EMC-1UP的密度感在同级中颇为出色,如果说马克39的工整划一是一种教科书式的表达,那么EMC-1UP则是以贴近听者的方式诠释音乐的感染力,EMC-1UP的声音端正、均衡,中频没有以前听过那部英国唱机这么浓厚,而是显得平衡自然,波切利拿波里情歌中醇厚的嗓音,性感的呢喃、布兰德尔在《勃拉姆斯第一钢协中》中优雅舒缓的演奏,绚丽的铜管乐都被一一刻划,步步推进的旋律,既酣烈淋漓,又充满柔情,彷如感受到大师那种憧憬浪漫之后的理性,是否是当年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情感压制呢?

   EMC-1UP的低频没有krell那种勇冠三军的蛮横,属于暗涌的内劲,这部唱机拥有深沉的低频冲击力,特别是低音区的解析力也很出色,《汕头国际音响展纪念唱片》中“自由探戈”一曲开始前轻微的几下鼓声被轻易捕捉,且鼓敲击时的弹性等弱音细节也得到清晰再现,这部唱机在其价位内提供了足够的信息量和细节,哪怕是弱音部分。。。。。。听起来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流畅和较高的声音完成度,当然这种完成度我的理解是建立在密度、细节、自然等诸多元素上面,回到那张《最受欢迎的安可曲》名琴的甜美、质感、共鸣这些都得到良好的呈现,其同价位出色的空气感和细节捕捉能力轻易地捕捉了琴音轻微的残响,听起来让人赞叹名琴音色的同时,又会发觉似乎这个录音棚并非很大。。。。。。

   相伴几个月,我想我已经找到我预算中适合我自己的唱机,这部唱机给听者提供了一种纯净而富有情感的声音,其对音乐情感的刻划深刻,但又不会过多的将自己个性过多的加于于音乐本身,而是通过挖掘唱片本来的信息,让音乐显得更耐听,这部唱机也可胜任高级的音乐重播系统,这并无不妥,在平衡和单端的选择上,我个人喜欢单端多一些,取其音乐味好。。。。。。但这个要根据不同系统而定。。。。。。信号线个人喜欢细节丰富,细腻的产品与其搭配。。。。。。。。。


使用这部唱机,我个人是建议要用上那个八爪鱼唱片镇。。。。。。。在声音的纯净度、细节上提高真的很大。。。。。。。。。。。这次选完唱机,没想到最后选择的是最初忽视的离我最近的EMC-1UP,有一种寻觅之后,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依然在回首灯火阑珊处等你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11-4-28 03:56 AM 编辑 ]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4-20 06:54 AM
Z版选CD机的心路历程。。。。。。新机展现给我们分享。。。。。。
作者: jxjdz    时间: 2011-4-20 08:17 AM
真是来晚了一步,

沙发被抢。。。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1-4-20 09:14 AM
该机比较娇贵,但声音不错
作者: WWWCOM881225    时间: 2011-4-20 10:26 AM
羡慕。。。
期待有一天也能上EMC1IUP!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4-20 10:43 AM
曾听过ECC 1 CD,放出的乐声太美妙了,实在叫人流连忘返,最后还是不敢再听下去,怕回到家里听自己的乏味。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4-20 11:01 AM
好久未曾看到Z版的好文啦,曾经去府上听过1UP搭配美国一号和AE1,非常好声的一套组合搭配,真实、自然略带暖味的声音。
作者: jp    时间: 2011-4-20 11:01 AM
搞到我也想上一台了。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4-20 11:45 AM
终于看到Z版新欢的真颜了,金屋藏娇,也要出来透透气的,期待后续
作者: x.l    时间: 2011-4-20 02:53 PM
望穿秋水。。。Z版的系统已面目全非了。。也越玩越历害。。。越玩越好声了。。。
作者: J-M    时间: 2011-4-20 06:56 PM
前一阵子和Z版聊唱机聊了很多,受益匪浅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1 01:48 AM
原帖由 晴天雨 于 2011-4-20 11:01 AM 发表
好久未曾看到Z版的好文啦,曾经去府上听过1UP搭配美国一号和AE1,非常好声的一套组合搭配,真实、自然略带暖味的声音。


现在声音煲熟之后更好听了,天雨兄几时又来一起把酒言欢啊。。。。。。。。。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1 02:18 AM




   人总是希望在买之前多听一点,多比较,一直以来玩音响的话,我觉得对于源头还是比较重视,甚至有时候会把源头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在看,其实音响之道以前传统的三大件各自占的比例以前一直有争论,但是对于三者的重视程度,个人认为应该是一致的,甚至系统到了一定程度,更加敏感时,细节的重要性往往也凸显了出来,比如我们的避震、电源供应素质、墙插、乃至房间声学处理、线材的合理搭配缺一不可,细节往往是一套系统的基础和基石,也是最后的瓶颈,这里虽然说的是唱机,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好的唱机对于这些一样很重视,比如EMC-1UP的悬浮避震的设计,采用两个订制的箭猪变压器等,怀念坚持的VDRS转盘,贵丰天王的强悍电源供应等等。。。。。。。因为除了电子元件的合理搭配所谓的校声之外,这些基础工作也是好声的重要基础。。。。。。

  一个好的音源我个人觉得要能忠实而准确的还原唱片中所蕴含的细节,声音最好能中性、自然一点,但必须耐听,就如一条清澈的溪水,如果源头水量不足或者受到污染,后面怎么补救都很麻烦和无可奈何,很幸运的是,经过长达一年的试听比较,我想在我的预算中找到了适合我自己的唱机,虽然有的唱机全新时候的售价比EMC高,但这个适不适合你自己呢?
作者: J-M    时间: 2011-4-21 06:16 AM
用这部唱机听莎拉布莱曼的《MEMORY》把我毒倒了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1-4-21 09:41 AM
音乐之旅的EMC-1UP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唱机,曾经现场感受过。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4-21 09:57 A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1-4-21 02:18 AM 发表
-



   总是希望在买之前多听一点,多比较,一直以来玩音响的话,我觉得对于源头还是比较重视,甚至有时候会把源头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在看,其实音响之道以前传统的三大件各自占的比例以前一直有争论,但是对于三者的重视程度,个人认为应该是一致的,甚至系统到了一定程度,更加敏感时,细节的重要性往往也凸显了出来,比如我们的避震、电源供应素质、墙插、乃至房间声学处理、线材的合理搭配缺一不可,细节往往是一套系统的基础和基石,也是最后的瓶颈,这里虽然说的是唱机,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好的唱机对于这些一样很重视,比如EMC-1UP的悬浮避震的设计,采用两个订制的箭猪变压器等,怀念坚持的VDRS转盘,贵丰天王的强悍电源供应等等。。。。。。。因为除了电子元件的合理搭配所谓的校声之外,这些基础工作也是好声的重要基础。。。。。。



   说得精辟, ,争取早日下来与兄享乐品茗。

[ 本帖最后由 晴天雨 于 2011-4-21 09:58 AM 编辑 ]
作者: slo    时间: 2011-4-21 11:47 AM
Z版跟我的感觉一样,我是CEC51XR 也是“这时候CEC的缺点暴露无遗,干、薄、瘦等”。迟早可能也要升级,不过想上解码器。
作者: slo    时间: 2011-4-21 11:48 AM
关注hegel和音乐之旅的解码器
作者: x.l    时间: 2011-4-21 01:13 PM
玩解码,一定要有台好的转盘。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1 05:20 PM
原帖由 slo 于 2011-4-21 11:47 AM 发表
Z版跟我的感觉一样,我是CEC51XR 也是“这时候CEC的缺点暴露无遗,干、薄、瘦等”。迟早可能也要升级,不过想上解码器。



如果用上解码的话,兄台要注意的是解码和转盘的合配程度,CEC51XR好像是用的皮带传输系统,可以搭配音乐之旅的解码器,这样的话效果不错。。。。。。。。
作者: myzcj    时间: 2011-4-21 08:41 PM
Z版终于上了1UP啦,恭喜恭喜,好文章,小弟学习了,苦于无米,1UP只能放弃了,
作者: 一剪梅    时间: 2011-4-21 10:42 PM
好器材羡慕中。。。。。。
作者: x.l    时间: 2011-4-22 02:26 PM
Z版好象也升级了功放。。。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7 02:25 A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1-4-21 02:18 AM 发表




   人总是希望在买之前多听一点,多比较,一直以来玩音响的话,我觉得对于源头还是比较重视,甚至有时 ...



   前面说了小弟对于音源的选择标准,为何花落音乐之旅EMC-1UP呢?其实论坛上这部唱机的用家很多的,就连我们论坛的资深前辈老梁也是没有经受住诱惑而入手一台,其他各大论坛对于这部唱机也是好评很多,可见这部唱机在这个价位中属于深入人心类型。。。。。。。。

   记得选这部唱机之前,先进入我眼帘的是我一部来自英国的英国之宝的G08.2,应该说这部唱机用家也不少,圆润时尚的外观让我很是喜欢,特别是顶部光可鉴人的顶盖还有那漂亮、专业的遥控器,这部唱机唱了不少时间,也在朋友家的系统反复听过,其中频有一种英伦的亲切,弦乐也很漂亮,但同时由于经常听莲那部经典的CD12唱机,总是想起莲的声音,严格来说两者价位相差太多,这样不公平,但在反复听英国之宝的这部唱机过程中,总觉得其中频稍微凸出了点,且高频在延伸上去后有一点散和分叉,也许是我太挑剔,特别是拆开看到其内部之后,虚荣心有点作怪,最终送走了这部漂亮的机器。。。。。。

   既然忘不掉莲,奈何CD12 24bit版又太贵,干脆接来一部其小弟,莲的奇美,这部唱机在我这里使用时间应该是最长的,这部小巧精致的唱机,虽然外观小巧,但是其转盘部分工艺不俗,铝合金转盘出仓平稳顺滑,其内部多用贴片元件,但精度极高,虽然是开关电源设计,但稳压部分下了很大功夫,其实莲的CD12也是开关电源设计,没人觉得有何不妥,关键是怎么做。。。。这部唱机声音可能初听并非惊艳,但胜在耐听,细品莲味有一种清纯而不妖的清新淡雅,声音的密度感不算很高,低频的重量感也并非出色,但重播的音乐鲜活、滋润,是一种富有格调和品位的声音,高频延伸上去不会显得散,距离我心目中的精致还有距离,就这么听着听着,有好事者又抱来一部马克39,于是两部唱机的对撞在所难免。。。。。马克39售价比奇美高,也换来了我期待的更好的密度感和工整、稳重的音场,对于细节的刻划细致入微,似乎抽丝剥茧般的将音符一一分解,给人带来一种完成度很高的声音,高频精致细腻,低频的瞬态出色,于是那段时间听的不亦乐乎,真是夜夜笙歌。。。。。。。后来更加入一部krell 20i,这部当年号称十万内低频极其出色的名机,其唱片镇的设计和音乐之旅的八爪鱼几乎一摸一样。。。。这部名机的加入更加热闹。。。。。。。反复对比krell的声音更为结实,其低频确实名副其实,冲击力和力度可谓勇冠三军,霸气十足,高密度的声音有一种舍我取谁的权威感,高频来说krell显得稍暖一些,而马克更精致一些,但对于音乐的情感和表达来说奇美又不落下风。。。。。AE1监听版忠实的反映出了三部唱机的特点,和krell的动态,一时间让我陷入纠结之中,最后综合考虑还是奇美在家安然唱歌才作罢。。。。。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7 02:32 AM

作者: x.l    时间: 2011-4-27 03:53 PM
标题: 我的这个八爪鱼是黑色的


[ 本帖最后由 x.l 于 2011-4-27 03:55 PM 编辑 ]
作者: 皇家芭蕾    时间: 2011-4-28 12:39 AM
羡慕!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8 02:38 AM



送走了马克39和krell 20i之后,听着莲的奇美,又总觉得还有丝丝不满足,嫌其密度稍微弱了点,低频份量轻了点,高频似乎未能达到我心目中标准的精致感,所以有时候选择也是一个取舍过程,哪些自己看重一些,哪些可以权衡,这个时候倒不是说谁好谁差的问题,而是找一部适合自己的音源了,脑海中浮现出许多曾经听过的唱机,比如马兰士CD16D,这部经典型号很喜欢其外观,分量十足,声音也不错,有着马兰士入门级唱机难以望其背的纯朴和纯粹的音乐表达力,温暖耐听,比特流的优点在这部机器上得到了印证,但其解析力和质感一直不能让我满意,而怀念的CD6、CD16这些型号,在数码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显得年代太久远了,且背景始终没有现在同级机器来得干净,而830所欠缺的重量感和高频的空气感,比如《最受欢迎安可曲》这张由于录音棚不是很大,如果高频的空气感和细节稍差一点,不容易捕捉那细微的残响,听起来显得就有点鲜活程度不够。。。。。。。

  就这样挑来选去,一年过去了,年尾时,得到消息老梁升级了唱机,选用的是音乐之旅的EMC-1UP,这个消息突然让我想起,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去年选了一年还忘记了三万多价位她的的存在,可能以前太多次听过这部唱机了,反而在挑选时忘记了他,回想起以往的印象,这部唱机给我的感觉是音乐情感的表达力不错,但整体的密度感在这个价位有出色的表现,特别是低频也有深沉的冲击力,想到这,马上给老梁电话,谁知道老梁还在听音乐,和老梁交流了对于EMC-1UP的看法之后,老梁对其的评价是,听各种音乐有一种音乐厅的感觉,当然老梁的器材够高班,但还是说的心痒痒,第二天找公司申请了一部唱机来我的系统实战一下。。。。。。

  唱机到家都是一月份了,记得物流公司还是旁晚八点钟才送的货,到家之后连忙拆开木架,包装,上架开声,看着器材架上这部曾经自认为熟悉的唱机,怎么会有一种全新认识的感觉呢?才开声的声音我是不满意的,虽然有音乐之旅熟悉的灵动甜美,但显得蒙,音像边缘凝聚力还不够,不过声音的密度上去了,形体感比奇美大了一圈,就这样煲着机器,公司的同事说那个八爪鱼唱片镇如果用上,效果还会提高20%-30%,问其这句话的根据性,同事笑而不语,叫我自己感受,于是干脆又请公司发来一个八爪鱼唱片镇,一起使用。谁知道这一煲机就是三个多月。。。。。。直到我和公司说,这部唱机不用发回来了,我已经决定买下。。。。。。。

  在听音乐之旅EMC-1UP的过程中,我反复将其过往听过的同价位,或者贵一些唱机反复比较其声音,这部唱机的声音很纯净,特别是其高频部分,和马克那种中性的精致不同,马克是中性中带一丝理性,其声音的精致犹如显微镜般抽丝剥茧似的分解音乐的细节,而EMC-1UP声音让我想起挪威那纯净的天空,虽然严格说音乐之旅的声音有一丝甜美,但这种纯净精致的高频中加入的一丝轻微的甜润,听起来正好符合我要求的不矫揉造作,听《向沙拉沙迪致敬》这张唱片,小提琴的高把位纯美耐听,即使揉弦也未丧失质感和细节,演奏者手中那把名琴甜润的音质,不由得领会到为什么刘汉盛会说名琴的声音应该是甜美的这句话。。。。。这张唱片的小提琴高把位播放不好会显得比较干和薄,特别是使用书架箱的时候,质感都无,更何论美丽的琴音,第一曲钢琴有一段有深沉的冲击力,演奏者用力敲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听到那种木椎敲击的结实和弹性。。。。。。。。。。。。。

  EMC-1UP的密度感在同级中颇为出色,如果说马克39的工整划一是一种教科书式的表达,那么EMC-1UP则是以贴近听者的方式诠释音乐的感染力,EMC-1UP的声音端正、均衡,中频没有以前听过那部英国唱机这么浓厚,而是显得平衡自然,波切利拿波里情歌中醇厚的嗓音,性感的呢喃、布兰德尔在《勃拉姆斯第一钢协中》中优雅舒缓的演奏,绚丽的铜管乐都被一一刻划,步步推进的旋律,既酣烈淋漓,又充满柔情,彷如感受到大师那种憧憬浪漫之后的理性,是否是当年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情感压制呢?

   EMC-1UP的低频没有krell那种勇冠三军的蛮横,属于暗涌的内劲,这部唱机拥有深沉的低频冲击力,特别是低音区的解析力也很出色,《汕头国际音响展纪念唱片》中“自由探戈”一曲开始前轻微的几下鼓声被轻易捕捉,且鼓敲击时的弹性等弱音细节也得到清晰再现,这部唱机在其价位内提供了足够的信息量和细节,哪怕是弱音部分。。。。。。听起来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流畅和较高的声音完成度,当然这种完成度我的理解是建立在密度、细节、自然等诸多元素上面,回到那张《最受欢迎的安可曲》名琴的甜美、质感、共鸣这些都得到良好的呈现,其同价位出色的空气感和细节捕捉能力轻易地捕捉了琴音轻微的残响,听起来让人赞叹名琴音色的同时,又会发觉似乎这个录音棚并非很大。。。。。。

   相伴几个月,我想我已经找到我预算中适合我自己的唱机,这部唱机给听者提供了一种纯净而富有情感的声音,其对音乐情感的刻划深刻,但又不会过多的将自己个性过多的加于于音乐本身,而是通过挖掘唱片本来的信息,让音乐显得更耐听,这部唱机也可胜任高级的音乐重播系统,这并无不妥,在平衡和单端的选择上,我个人喜欢单端多一些,取其音乐味好。。。。。。但这个要根据不同系统而定。。。。。。信号线个人喜欢细节丰富,细腻的产品与其搭配。。。。。。。。。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11-4-28 03 A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8 03:28 AM
使用这部唱机,我个人是建议要用上那个八爪鱼唱片镇。。。。。。。在声音的纯净度、细节上提高真的很大。。。。。。。。。。。这次选完唱机,没想到最后选择的是最初忽视的离我最近的EMC-1UP,有一种寻觅之后,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依然在回首灯火阑珊处等你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11-4-28 03:54 AM 编辑 ]
作者: 晴天雨    时间: 2011-4-28 09:33 AM
Z版辛苦,熬夜出稿,着实不易。
作者: cyblggogo    时间: 2011-4-28 09:44 AM
好文章,Z版辛苦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9 02:06 AM
原帖由 晴天雨 于 2011-4-28 09:33 AM 发表
Z版辛苦,熬夜出稿,着实不易。


呵呵。。。。不存在啊。。。。。。。毕竟过了一年,将自己的选机历程也做一个总结。。。。。。有空过来小聚。。。。。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29 02:08 AM
原帖由 cyblggogo 于 2011-4-28 09:44 AM 发表
好文章,Z版辛苦


谢谢兄台,其实这个只是去年一年的选机历程总结。。。。。。虽然最后在下选的是EMC-1UP,也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唱机。。。。。这个就是各花入各眼,看自己喜欢了。。。。。。
作者: WWWCOM881225    时间: 2011-4-29 01:14 PM
见一次顶一次,呵呵

[ 本帖最后由 WWWCOM881225 于 2011-4-30 09:15 PM 编辑 ]
作者: ssluys    时间: 2011-4-29 10:59 PM
cd技术一日千里,好的机器一抓一大把,但是这个价位,1UP确实是非常好的选择,其实CD机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无非是将碟片内的信息送到前级,那什么才是好的CD机?当然是最大限度地将碟片的内容都能送到前级的CD机才是好机。这台机十分注重转盘部分,这是靓声的前提,转盘部分没做好,如何优秀的解码都是徒劳,所以优秀的机子用在转盘部分的钱是比用在解码部分要多10%到20%。听感有上血有肉,算是很好的完成任务了。目前我也在找一台价钱合理且具有一定素质的CD机,他会是我的一个重点关注的机型。而现在,我想还是首先告诉自己,努力工作吧。呵呵!
     潜水潜得太多,原来自己还是初级发烧友

[ 本帖最后由 ssluys 于 2011-4-29 11:04 P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4-30 04:42 AM
确实如此好的转盘是一部唱机的关键因素。。。。。。。。。不然为啥许多名机都选用菲利普的PRO转盘,许多发烧友至今都还怀念CDM4系统。。。。。。。。转盘中个人喜欢菲利普的PRO和日本的VRDS系统。。。。。。喜欢其全面的表现。。。。。。 。。。不过当年先锋的倒置转盘和SONY的光学固定系统也很有特点。。。。。
作者: x.l    时间: 2011-4-30 03:53 PM
这部唱机的平衡输出是一大亮点,曾经分别在pass X1前级上比较过单端输出,平衡输出胜过单端甚多,几乎是两种声音的表现。。。
作者: my139mail    时间: 2011-4-30 11:27 PM
又一台神机出山了。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5-8 04:50 PM
由于机器煲熟了,前几天几个朋友一起来玩了一下,试验了平衡和非平衡输出,结果三七开,喜欢单端的少一些,平衡的多一些,现场试验了八爪鱼唱片镇的对比,这个倒是一边倒的加上八爪鱼后提升非常明显很大。。。。。。特别是声音的清晰度、细节、密度,这几个要素的提升。。。。。。。。
作者: yang2785    时间: 2011-9-27 12:36 P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1-4-27 02:32 AM 发表
28楼  

请问一下 Z版,这个八爪鱼唱片镇在哪里可以买?还有1UP 平衡输出接ECI-5MK2,信号线用什么比较好,辛苦发个链接我看看。
EMC-1UP有中文说明书可以下载吗?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1-9-27 12:44 PM
原帖由 yang2785 于 2011-9-27 12:36 PM 发表

请问一下 Z版,这个八爪鱼唱片镇在哪里可以买?还有1UP 平衡输出接ECI-5MK2,信号线用什么比较好,辛苦发个链接我看看。
EMC-1UP有中文说明书可以下载吗?

“八爪鱼”昌业有售,可通过本坛网购指引购买。
EMC-1UP中文说明书在此下载: http://www.changye.com.cn/web/product/show_product.php?xh=emc1&gsmq=ELECTROCOMPANIET&xlmq=CD%BB%FA&n=63&urlto=show_catalog.php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9-27 02:21 PM
yang2785兄好,1UP 平衡输出接ECI-5MK2的话,六千多的艺康斯型The Master XLR 声音沉稳通透,温润饱满,表现比较全面,其余的四千多的The Symphony XLR以前也用过,也是属于细腻通透类型。。。。。 。。。当然超时空的空气一号也是不错,只是售价较高,看兄台预算而定。。。。。。。。。
作者: yang2785    时间: 2011-9-28 08:09 P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1-9-27 12:44 PM 发表

“八爪鱼”昌业有售,可通过本坛网购指引购买。
EMC-1UP中文说明书在此下载: http://www.changye.com.cn/web/product/show_product.php?xh=emc1&gsmq=ELECTROCOMPANIET&xlmq=CD%BB%FA&n=63&urlto=show_catalog.p ...


     多谢,准备买个八爪鱼碟镇,1UP真的不错,哈哈,新机开试,声音已经入耳了,比NAIM CD5XS 搭配 ECI-5MK2的声音强不少,声音通透一些,细节多,看来NAIM 的东西还是搭配它自家的功放好
作者: yang2785    时间: 2011-9-28 08:14 P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1-9-27 02:21 PM 发表
yang2785兄好,1UP 平衡输出接ECI-5MK2的话,六千多的艺康斯型The Master XLR 声音沉稳通透,温润饱满,表现比较全面,其余的四千多的The Symphony XLR以前也用过,也是属于细腻通透类型。。。。。 。。。当然超时 ...

谢谢Z版,先了解 下看看
作者: enthuse_j    时间: 2011-9-29 08:01 PM
1up信号线配细腻的,hifi素质高的。
电源线该怎么配呢?
作者: jp    时间: 2011-9-30 09:34 AM
可选ECOSSE大红电源线。
作者: 吴川李董    时间: 2011-9-30 10:58 AM
1UP真的不错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9-30 11:40 AM
可问Z版,AE1是在多大听音环境?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9-30 02:49 PM
听音区有二十五平米。。。。。。 。。。。。。。。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9-30 03:32 PM
这次去北方采访,有两位烧友都使用了IUP。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11-3 12:22 AM
最近也有一位朋友考察了后打算进这部唱机了,还对比了单端和平衡输出的不同效果,平衡输出的EMC和单端声音完全不同,毕竟是真平衡输出设计,单端委婉柔美,平衡致密庞大。。。。。。。。。。。。。。。
作者: luhui    时间: 2011-11-3 09:20 AM
IUP好机子啊
作者: 华贵打火机1    时间: 2011-11-3 10:34 AM
标题: 1up実是棒,

作者: thomson6699    时间: 2013-2-3 11:39 PM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拆机看了,不好意思纠正下,解码芯片为1片4397

[ 本帖最后由 thomson6699 于 2013-2-3 11:41 PM 编辑 ]
作者: vt-ok    时间: 2013-9-24 05:22 PM
求问,贵丰 天皇跟音乐之旅1up的差距多少
作者: jp    时间: 2013-9-24 10:18 PM
都是好机器,建议分别听听,看哪一款更能引起自己的共鸣。
作者: 文员一个    时间: 2014-7-9 11:32 AM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4-7-24 06:34 AM
好机器!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4-7-25 09:23 PM
独特风格。。。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