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请教高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3-17 09:42 AM
标题:
请教高人
请教什么是大编制音乐?那些属于此类音乐。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3-17 10:15 AM
大型交响乐,歌剧,舞剧等。
作者:
WOOW
时间:
2011-3-17 10:43 AM
先说我不是高人,我理解的是;
所谓大编制是相对来说,就像军队一样,有普通师,有加强师。
相对于室内乐,小交响,协奏曲之类的录音乐队来说,交响乐队一般无论人数和配器各方面的编制都比一般的多。这样乐队录制出来的曲目,气势宏大,动态强横,对各声部的展现更加复杂全面。所以一般用来测试音响器材的动态,规模感,控制力,解析力就会用这些大编制的音乐来测试。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3-17 10:53 AM
谢谢各位指点。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3-17 11:16 AM
忘了说了我也不是高人
作者:
WOOW
时间:
2011-3-17 11:32 AM
原帖由
TAOGE
于 2011-3-17 11:16 AM 发表
忘了说了我也不是高人
你在我楼上,比我高
作者:
TAOGE
时间:
2011-3-17 12:28 PM
高,真是高!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3-17 05:04 PM
WOOW说的对。那些以几个乐团演奏的乐曲应该算是大编制吧。还有布鲁克纳、马勒的交响曲,以及一些大型宗教音乐(弥撒曲之类)也因该算是大编制吧。我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我的说法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5-13 02:36 PM
请教音版,能否举例讲一下,先谢过。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5-13 06:32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1-5-13 02:36 PM 发表
请教音版,能否举例讲一下,先谢过。
虽不是我的专业范围,但我可借用相关资料举例:马勒的交响曲属于大编制作品;马勒的创作具有哲学性的宏伟构思,要求用巨大的篇幅来表现,他的交响曲有的甚至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又是音乐的语言失于过分繁复,乐曲的形式也有嫌比较松散;与此同时,他的作品需要相当庞大的乐队来演奏,这也可能是他的作品较少有机会演奏的原因之一。例如,他的《第八交响曲》除了使用一个相当大型的交响乐队之外,还有两个混声合唱队。一个童声合唱队和七位独唱家参加演出。因此这部交响曲也叫“千人”交响曲。(
上述资料来自杨民望
)
还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也是有一个拥员可观的合唱队和数个独唱家担任独唱、重唱、二部唱的作品。伯恩斯坦在庆祝拆毁柏林墙的庆典上,更是把四个大型乐团、混声合唱团聚集在一起,演绎了气势磅礴的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
就乐团的演变而言,从小型乐团(室内乐团)逐渐演变成大型乐团,也是因为交响曲和歌剧越来越向宏伟堂皇的方向发展,小型乐团不能适应浪漫时期的交响曲和歌剧的规模需要,大编制的乐团应运而生。比如目前比较大编制的乐团就有:维也纳爱乐乐团:130人、维也纳交响乐团:126人、柏林德国歌剧院管弦乐团:140人、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180人、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150人。而最为庞大的要算原苏联大剧院管弦乐团:拥员250人。这些乐团对于大编制音乐作品的演出就得心应手了。而著名的皇家爱乐乐团、英国爱乐乐团分别是85人和90人。从乐团的编制看到,大编制的音乐作品(如
马勒、布鲁克纳、肖斯塔科维奇
的交响曲)就需要大编制的乐团演奏,我好象没有听过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马勒交响曲的。因此,大编制作品与大编制乐队好像是“孖生仔”,互为需要。
说个题外话:我曾经观摩了一个著名乐团的来穗演出,我所记忆的资料这个乐团应是七十多人的,但那次上台演出只有四十多人的“缩小版”演出乐团,是不是他们也在搞“短斤缺两”?哈哈。
路上兄,在下无才,上述是我“搜肠刮肚”的回复,但愿可以给你带来满意,谢谢交流。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5-13 06:38 PM 编辑
]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5-13 10:49 PM
通过音版的讲述,已经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何况,任何知识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进入昌业时间不长,从中学到的东西却不少,昌业有不少好版主,Z版·jp版·音版等等,正是你们给昌业营造了强烈的HIFI文化氛围。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