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我的PCHIFI输给了CD转盘 [打印本页]

作者: kaixin    时间: 2010-12-14 04:00 PM
标题: 我的PCHIFI输给了CD转盘
上PCHIFI前,用的是美丽安的MCD6000。后来有了HD10,尝试上PCHIFI,发现MCD6000的同轴输出在结像力、乐器线条已不如我的PC输出了,PC听得到的信息量似乎更多些,至于普遍认为的PC声音硬,已感觉不到了,当然这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一是PC的USB输出转同轴、二是USB线、三是抓轨的质量和格式。
直接以USB接入HD10,声音不好听,不要说与MCD6000同轴输出的比了;加了乐之邦的USD01,USB转同轴,则声音改善了好多,音场开阔深遂,低频有力,细节丰富,MCD6000已有不如。原来认为USB输出数码流不会受线材的影响,但在PC到USD 01间用了古河的GT2 USB单晶铜线后,发现人声多了血肉感。之后,在反复比较FLAC与WAV区别的时候,开始觉得WAV相对有些模糊感,FLAC似乎更清晰,这似乎有些不对,想大概是干扰的问题?FLAC是编码文件,从硬盘到PC,是在PC解码还原为PCM播放的,可能能抗干扰?于是在硬盘与PC之间,又用了古河GT2 USB线,这时再听WAV格式,感觉好了。

由于对MCD6000的同轴输出不太满意,看中了CEC TL51X转盘,是拿着PC去店里听的。当时用PC接他的解码,与TL51XZ同轴输出接解码进行比较(因为已有了MCD6000接HD10与PC接HD10比较的印象了),发现PC的声音很硬!CD机同轴输出声音模拟味很浓,囿于店家的听音环境太一般,CD机同轴输出的声音特点就听不出更多的了,但就凭听到的感觉,进了他家的TL51X转盘。
回家接好了听,转盘出来的声音黑胶味很浓,上下延伸很大,听到比PCHIFI更多的细节,泛音的空气感、琴腔的余韵丰富真实很多,音场更深阔,人声血肉味浓厚。听回PC,觉得硬得不好听了,音场矮窄了。

为改善PC音质,对CD做了重抓轨,电源线用橙线、主机用I7 CPU,格式是WAV,效果是有改善,但还是不能比得上转盘声音。这个结果,我认为一是光驱的读盘能力不如专业转盘,抓轨精确度还是不足(这个认识是有问题的,电脑文件存取不应有差错);二是USB转同轴有个用软件进行时基重整过程,对音质影响是重要因素。

对于两万元级的CD机来说,几千元的PCHIFI有不错的音质;而对于采用中置CD镇转盘的CD机,PCHIFI声音确是不如。上到三万元级CD机档次,PC代替不了CD机。
作者: jp    时间: 2010-12-14 04:11 PM
由此可以看出数据读取部分对声音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0-12-14 04:57 PM
不知你的数码音乐文件是不是24bit96k和24bit192k母带级的,我想不是,因为我原来也以为PCHIFI比不过CD,但那时的数据是从CD抓取或着别的途径获得的,不论你保存wav还是flac文件格式,都是16bit的。母带级和CD的区别是明显的,不论我从AE1还是耳机里听都一样,听低频CD线条不清晰,而母带则非常细腻耐听。两者比较好比DVD画质与高清1080P的区别,请不妨再试试。
作者: charlie2009    时间: 2010-12-14 04:58 PM
猛然发觉pc(包括笔记本)不该是好音源的组成部分,因为各种非用于数字音频的电路以及由此带来的磁场,对信号输出干扰实在太大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ipod(120G,wav文件)+安桥底座——〉数字信号——〉同轴给hegel h10
作者: x.l    时间: 2010-12-14 05:01 PM
一个好的转盘对声音的重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0-12-14 05:05 PM
玩PCHIFI,从CD抓音轨的做法方便是方便,但质量不行。本人以为:PCHIFI输给CD的结果不是硬件本身的问题,而是软件的质量。
作者: 徵羽    时间: 2010-12-14 08:25 PM
一张CD ,重新用CDROM抓轨播放好,还是直接用CD机播放好?我想应该无疑是后者,毕竟多了一个步骤。LZ说抓轨不会出差错,我同意,但那是数据上0和1的差错;CD的光头同样是数字读取的,也不会有差错,但加个脚钉、换个电源,却会令音质发生变化。这就说明,音质不仅仅是由读取有无差错决定的。
作者: HiFi123    时间: 2010-12-14 08:45 PM
不知道如何抓轨的,是用EAC吗?有没有进行过CD检测,抓轨前有无进行间隙检查,抓轨模式是哪种,
作者: gz和弦    时间: 2010-12-14 08:49 PM
玩PChifi主要是玩24bit192khz母带级的高清音源,听普通CD的抓轨音源,肯定是比不过CD的.
CD虽然好,但是cd不能播放24BIT,192KHZ的高清音源,总是不完美

[ 本帖最后由 gz和弦 于 2010-12-14 08:54 PM 编辑 ]
作者: WOOW    时间: 2010-12-14 08:54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0-12-14 04:57 PM 发表 不知你的数码音乐文件是不是24bit96k和24bit192k母带级的,我想不是,因为我原来也以为PCHIFI比不过CD,但那时的数据是从CD抓取或着别的途径获得的,不论你保存wav还是flac文件格式,都是16bit的。母带级和CD的区别是 ...

这样比不公平。你母带级别的要和SACD比才公平,最起码也得是DVD-AUDIO才公平。
作者: kaixin    时间: 2010-12-14 08:59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0-12-14 04:57 PM 发表
不知你的数码音乐文件是不是24bit96k和24bit192k母带级的,我想不是,因为我原来也以为PCHIFI比不过CD,但那时的数据是从CD抓取或着别的途径获得的,不论你保存wav还是flac文件格式,都是16bit的。母带级和CD的区别是 ...


我有高格式音乐文件300多G,花了不少米的 ,CD格式与之是不可比的。PCHIFI与传统CD的优劣要在相同的基础上比啊,很多人手里的CD有很多,大部分音源还是要听CD的,如果PCHIFI以较低的代价而有不错的音质,其方便性会令人走这个方向。想想看,满墙满柜的CD架,一两个硬盘就全装了,选曲又很方便,对于家居几处的人是大大的方便,以LINN的方式做网络共享,有几层楼几个听音室的大户人家方便性就更好了。

听了一段时间的PCHIFI,曾有段时间是较满意的,但再用上转盘,才知道数码音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在的解决方案未成熟的,只有大厂有相关的产品如数码播放器等,我们的CD就可以封存起来了。要听上几万元音源的音质,还是要买CD了——有好久没买CD了。
作者: kaixin    时间: 2010-12-14 09:07 PM
原帖由 HiFi123 于 2010-12-14 08:45 PM 发表
不知道如何抓轨的,是用EAC吗?有没有进行过CD检测,抓轨前有无进行间隙检查,抓轨模式是哪种,


EAC用多次读取的方式来纠错,如果读出的都是同样的错码,它却认为是正确了。

换了电源线、升级电脑设备,抓出来的CRC码一样,音质不一样,这点我是想不明白的,但事实就是如此,兄台不妨试试。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0-12-14 09:55 PM
原帖由 gz和弦 于 2010-12-14 08:49 PM 发表
玩PChifi主要是玩24bit192khz母带级的高清音源,听普通CD的抓轨音源,肯定是比不过CD的.
CD虽然好,但是cd不能播放24BIT,192KHZ的高清音源,总是不完美

同意
作者: 徵羽    时间: 2010-12-14 09:56 PM
现在几万几十万的大厂数码播放器也已经出来了啦。

偶然听过几耳朵,例如海印广场森海塞尔旗舰店,HD800的演示室的音源便是……忘记型号了……广州的朋友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12-15 03:48 AM
呵呵。。但在白天鹅展会上,莲的人员给我演示了,同一张原盘抓轨之后的WAV文件比原盘好听。。声音更通透,音场更为宽大,后来才知是用了一个软件处理。。

其实一般国外的站点提供的文件,包括莲,都无数字母带的说法,数字母带这个说法是国内发烧友说的,国外都是叫24/192数字文件FLAC,母带对于一个唱片公司来说就像软件的源代码一样重要,选择FLAC主要是体积可以相对小一点,因为高规格的PCM WAV上到192K的分轨合成之后体积太大了,并且唱片公司一般不会传播PCM WAV格式的,我怀疑更多是从版权角度考虑。。但是播放数字文件对系统要求也不低,数字高清音频有两个很大的好处一个是相对于CD格式来说没有了机械传动这一块,理论上可以减小数据读取的误差,还有一个是文件格式可以做的很高,比CD光盘高,因为CD光盘只有六百多兆,而192K的PCM WAV一个曲目可能就有这么大了。。。
但数字格式始终存在一个时基误差,这一点由于LP是模拟的反而没有这个失真的存在,还有数字格式牵涉到的电磁、硬盘传动的误差也是有的虽然很小,所以录音室还在用DAT,我其实理想中觉得数字格式应该使用一种类似于固体存储设备来存储,减少硬盘带来的噪音和振动,还有循迹的误差。。

数字高清播放,这几年都听过莲,但同样的文件,感觉还未让我有全面超越莲自家的CD12唱机的感觉。。同样莲顶级DS对比莲CD12唱机。。。。但我不怀疑其软件文件的素质,我是觉得硬件素质上还未能在目前让我满意,这个就像CD唱机当年才出来,不是一样被说成是数码声重吗。。。

这些只是我所了解的一些认识。。。。。大家多探讨。。。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0-12-15 09:35 AM
Z版的亲身体验是一个好教材,见多识广比孤陋寡闻更有权威,这道理人所皆知。正好看见一个关于PCHIFI的文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大家在PC上不能得到好的音质哪?我分析一下,有这些原因,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1. 软件质量:在试听时要确保软件没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找一张CD自己用EAC抓成WAV或APE,有损无损的区别,在廉价的有源音箱上都能听出来

2. 前端硬件问题:声卡。很多人说PC声音烂其实是说声卡烂,没错我完全同意。如果靠PC声卡在PC机箱里的恶劣环境中做模拟电路,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要hifi,声卡的作用只有一个:把数码音频数据流送出PC机箱,接到DAC。

3. 后端硬件问题:大家往往习惯把PC接在廉价后端上(如有源音箱),这样怎么跟CD比啊?除非把CD也接有源音箱上

4. 配置问题:APE解压后的PCM信号是完全无损的(正确的,或者说跟CD上一样),要让PC输出完全正确的PCM信号(bit transparency,或位透明)到DAC并不难,但是如果太不小心,你的Windows,MacOS或播放器可能会好心帮你修饰一下你的PCM信号 - 那就麻烦了

解决这些问题,再去弄个和你的CD同价或半价的DAC,你的硬盘应该不会比你的CD难听的。
作者: 登革热    时间: 2010-12-15 10:28 AM
请教怎么播放DVD-audio文件
作者: bestforwarder    时间: 2010-12-15 10:36 AM
我认为PCHIFI还是起步阶段,要达到或者超过CD机的水平,投入的精力财力应该要大过于传统HI-FI,因此我目前还是选择买CD,PCHIFI我纯粹是当背景音乐时播放的
作者: YSJ    时间: 2010-12-15 11:37 AM
PC+数字界面(或数字声卡) 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转盘,但使用起来比转盘会复杂一些,要考虑的问题更多,如:电脑配置、电磁污染、时基抖动JITTER、数字界面(或声卡)及DAC的质量、输出的联接方式(USB、光纤、同轴、1394火线、WIFI。。。)、不同软件的使用或同一软件的不同使用。。。等等。所以,花的精力要比HIFI多。
但若以欣赏音乐为主的话,也不用太多折腾;搞一台配置稍好的电脑配上一个方便使用、质量较好的外置DAC(如HD10、DA11。。。),再用上一个较方便使用的音乐软件(如FOOBAR),后端配上厚声些、润些的功放与音箱,就可很安心的欣赏音乐了。
作者: solomon    时间: 2010-12-15 12:00 PM
据我的理解,由于电脑不是专门用来播放音乐的,电脑每一个机器周期不一定就是处理数字音乐的数据,特别是WINDOWS系统用很多线程要处理,可能这样会做成音乐数据传送有延时了,造成声音不理想。至于高格式24BIT的高格式数据,这样电脑播放每一线程基本都是音乐数据了,因为现在的电脑都是32位的,低格式16位的,电脑一个线程里可以会有其他的操作在进行了。所以高格式的播放效果会好过CD机,但是如果电脑高格式文件和SCAD比,可能是不是一回事了,因为SCAD也是高格式的音乐来的。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0-12-15 12:22 PM
好SACD机播放高清音乐,理论上应该好于PCHIFI
作者: kaixin    时间: 2010-12-15 01:21 PM
http://www.erji.net/simple/index.php?t4468_1.html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12-15 09:23 PM
原帖由 登革热 于 2010-12-15 10:28 AM 发表
请教怎么播放DVD-audio文件


以前好像是松下还是哪个厂家出过这种格式的唱机。。。但后来昙花一现。。。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0-12-16 01:55 PM
最近,心血来潮,还压制了一盘DVD audio,解压成WAV文件,还好,没刻录。才想起来,没设备播放,呵呵。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2-16 02:03 PM
普通DVD刻录机能刻DVD audio吗?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0-12-16 02:09 PM
可以刻,但用nero不行,要用专门的软件。我用这个,Audio DVD Creator

http://www.audio-dvd-creator.com/

这个软件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将多个APE文件,刻成DVD格式,这样能解决CD容量不足。
作者: ye123    时间: 2010-12-16 03:08 PM
学习了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2-16 03:09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0-12-16 02:09 PM 发表
可以刻,但用nero不行,要用专门的软件。我用这个,Audio DVD Creator

http://www.audio-dvd-creator.com/

这个软件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将多个APE文件,刻成DVD格式,这样能解决CD容量不足。
谢谢了!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