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发烧友手记》作者:陈国凯 [打印本页]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37 AM
标题: 《发烧友手记》作者:陈国凯
花城出版社  第一版2002年6月 印数4000

作者自我简介

陈国凯,广东土著。以写小说为业,发表过长、中、短篇什,并得过这个奖那个奖。现在广东省作协工作。

早年在工厂当过电工,业余爱好音乐音响,有时帮工友修修电子管收音机之类。“文革”时卖皮衣买高档二胡,历练经年,无甚长进。注定成不了音乐专才。但爱好音乐的痴心未改。写小说之余,从古今中外音乐大家的经典音乐中品味理解人生,在嚣嚣文坛的名利扬场中懂得何为通达与静气。玩音响有年,业余得意之作是摩机,通过摩机与调校,让级数较低的音响器材发出好声。乐趣绝不亚于写“下半身”或三角、四角流行小说。音响技术深不见底。而作文,而成书,抛砖引玉而已。

《发烧友手记》
作者:陈国凯

章节摘录部分


巧用喇叭线



        市面上有一款金宝散线,发烧友常用来做电源线,或者摩机线。对提高音质,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这种玩法,最先是香港发烧友玩起来的。
        金宝的TC系列散线有8TC和4TC两款。8TC由八蓝八黑16条独立的TCSS导线组成。被音响界评为最超值的线材之一。
        市面上的电源线都比较贵。很一般的也要千来两千元。金宝8TC线每米三百多元。买1.8米,中间插根金宝单支铜线(60元一米),加上插头插尾。一条电源线就做成了,不过几百元。用过的都有正面印象。
        如果用4TC就更便宜了。此线四蓝四黑,一百多元一米。可依照上法炮制。
        用这两个系列的金宝喇叭散线做电源线,或用来摩机,用在中价位器材上普遍有好声。玩过的发烧友都说超值。


音乐和音响发烧友手记

◇陈国凯著《音乐和音响发烧友手记》花城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入门书。从文化角度论说器材。包括“音响纵横谈”、“发烧友故事”、“音响系统简说”、“音源种种”、“功放杂谈”、“音箱谈片”、“线材及其它”、“编余碎墨”等部分组成。

热点摘录
◇前言摘录:音乐和音响难解难分。就文化竞又而言,不论你是爱音响还是爱音乐,都是纯净心灵寻找美的行为方式。追求完美是一种崇高心态。音乐无限,音响知识无限。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38 AM
说说几款线材
说说几款线材



        有几款线材值得一说。
        英国名为音乐贵族(AUDIO NOTE)的音响厂家,以生产胆机闻名于世。早年生产的胆机是天价器材。其用料之好,做工之精细,素有盛名。这厂家生产的线材,表现不俗。有铜线有银线,纯铜线,不论喇叭线、讯号线,都有良好表现。
        音乐贵族的线材,价格带很广。一般发烧友买纯铜线就很可以了。1000多元的RCA讯号线,有颇佳表现。喇叭线买散线,2.5米,2000多元已经很好。其特点是通透耐听,分析力不错。能营造很好的空间感。银线高频通透,播放弦乐有高贵感。不过,价格较高。
        荷兰的肖笛(SILTECH)也叫“银彩”,以生产纯银线著名于世。有些高级型号,里面还有几缕金线,价格高昂,被称为世界极品线材。是一些著名的音响杂志试音室常备之物。也生产价格较低的线材。三四千一条的电源线,或可供一试。
        威卓近年生产的线材,口碑不错。喇叭线用的是WBT插头,这插头俗称“枪仔”,很好用。
        欧尼士近年推出的多款电源线,一些发烧友用过,表现不俗。价格有高有低。较高档的五六千元。有人说超值。买线时,最好先借来试试。看看是否真的超值?
        线材以美国品种为多,入线圣、怪兽、环球、超时空......等,其平价线材,常为一般发烧友采用。天线配有一款同轴数码线,价格不高,1000多元吧,颇受好评。NBS的电源线,被人称为线中霸主。线身粗大,价格不菲。
        欧洲线材没有美国多,做工和质量都不错。如丹麦的高度风,德国的摩力,英国的爱索丝、鲨鱼......等,都颇有名气。有一款名叫范登豪的电源线,卖象不错,价格也不算太高,4000元左右吧。那插头插尾强于某些万元以上的电源线。这家厂子对线材制作有一套独特的理论。这线用在胆机上表现不俗,比较清淡。
        日本专做线材的厂家不多,一些大厂也生产自己牌子的线材,最有名的线材厂家是古何了。纯度高,价格并不便宜。买不买日本线材,就看个人爱好了。
        香港发烧CD厂家雨果的老板易有伍,制作了一张《十大电源线测试CD》,对世界十款线材进行测试,可供参考。他们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你的系统。买线材,切忌“照单拾药”,人云亦云。总的一句话:“听过才知。”
        有些发烧友开玩笑:“选线材难过选老婆。”虽然是玩笑话,倒也是烧哥们的饱经“折腾”的甘苦之言。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38 AM
转帖
作者:大家的名线屋

我本来是做线的JS,用过和选择过的咸菜很多。

AQ的喇叭线是我玩音响后期才认识的,早期很认MONSTER、OTOFON、TARALABS和VDH四个品牌。经过朋友才知道这个品牌,当然经过使用才了解、认识甚至发展到经销这个品牌。

从最早的INDGO BLUE、CYSTAL、CV-4、CV-6、EXTREME CLEAR、VOLCANO到今天的CV-6 DBS、VOLCANO DBS,用过他家的喇叭线不算少数,现在想交流交流心得。

在98年(比较晚)首先那会接触的喇叭还是自己做的土炮(SCAN 8545+DY D260)喇叭。放大器有MF、八达,国产的钟神等等。自己使用的咸菜,最早应该是MAKRUWA,也就是号称日本(其实是广东造)的麦克露华。其实那个时代是不懂得什么发烧线材,只知道发烧线材比较好比较贵一些而已,具体的声音类型、概念都含糊不清。最早接触线材还是在CYB站柜台打工卖音响的时候。记忆里很清晰,有一次因为错用一条喇叭线而耽误了一次卖音响的机会,所以从那个时代开始就注意上了线材的影响。

自己开店以后,接触的发烧友很多,自己的发烧路也加快起来。先后借到和购买过BNW P4、SF MINIMA AMATOR、DY MIRCO几对不同音色的喇叭。一开始接触的发烧线材就是MONSTER的M1,是一款很厚声的喇叭线。然后再接触的就是高度风SPK300了,分析力高过MONSTER不少,但低频比较少一些,一度双线分音使用。偶尔接触了一个老发烧友接触了AQ当时的高级品种MIDNIGHT 3,借回来对比。这是我玩咸菜感触颇深的一次接触,全频的变化,包括HI-FI性、音色上的变化都十分让我惊异!由于对MIDNIGHT 3的好感,当即找到当时的代理购买了低两班的INDGO BLUE(比M便宜一半多),不过发烧最怕就是倒着听,从高到低。INDGO虽然比MONSTER+OTOFON的双线要平衡很多,但MINDNIGHT 3的丰满、高频的细节都要逊色不少,所以预期的收效没有达到。后来升级到CYSTAL 2依然没有满意,直到自己店里的客人购买CLEAR 3的时候才借光听到了AQ看家的喇叭线。CLEAR 3是当时AQ铜线里的第一把交椅,应用AQ当时最高铜材的成名之作。由于当时AQ产品正在全体改款升级,只到EXTREME CLEAR的出现,才真正让我达到满意的听感。

2002年那年,自己的喇叭发生了很大变化,THIEL PCS、DY C3等等喇叭的加入,发现已经有的EXTREME CLEAR的高频延伸比较吃力,中低频的速度感也相对保守一些。比较了新版本的CALDERA之后,感觉高频延伸、颗粒感、量感基本满意,索性买下当时的铜线旗舰VOLCANO。直到2004年底出现DBS以后才有新的更换。很多人不接受DBS系统,个人接触过AQ的老板兼总设计师,充分的了解了DBS这个全新的设计思路,确实比较大胆超前。由于自己的主要扬声器更换成了MAGNEPAN 3.6R和BURMESTER 995,需要一款表现力更为优秀的咸菜来接驳,于是新一轮的选线任务开始了。接触了4—5年的发烧线材,又有了自己喜欢的扬声器,自然选择主喇叭线要容易一些。先后在XLO SIGNETURE 5.2、CARDAS GOLD REF、STRAIGHT WIRE CRESCENDO、KIMBER 3033、AQ VOLCANO DBS里作出选择。CARDAS由于分析力问题首先出局,STRAIGHT WIRE也随即放弃,KIMBER的低频不适合已有的系统,最后就是VOLCANO DBS和XLO 5.2的选择了。5.2的密度、冲击力等等都是有很大优势的,惟独就是中频欠缺一些丰满,最后还是决定考虑一条3M长的VOLCANO DBS来作为主要的喇叭线。

自己曾经作过对比,DBS加与不加有着明显的差异。加上DBS整体音场显得比较开阔,两头的延伸明显要好过,结像力也有所提高;而不加DBS声音更为平滑舒展一些,更客观一些。最后拆下DBS供电器,和老款VOLCANO作了一次比较,老款的VOLCANO的能量更趋向与中频和中低频这个阶段,而没有DBS的新VOLCANO能量分布更为平均,超低频和高频延展的更为顺滑。新老火山的差异确实不小,因此更换还是有必要的。

目前自己留用的喇叭线有三对:AQ VOLCANO DBS作为综合类型的喇叭线,主要搭配声线比较HI-FI全面类型的大型喇叭。CV-6 DBS作为中小系统使用,对播放各类音乐有很好的兼容。另外有一条AUDIO NOTE LEXUS喇叭线专门给低能量的系统使用,主要播放小作品音乐。

个人对AQ线稍作总结:平衡是它的第一特点。三、五、甚至到七频分布还是相当平均的。虽然超高没有STAGE III尽,超低没有XLO深,但总体分布衔接的还是比较自然;个性平淡是第二特点,比较中性(中庸)的音色。不像NORDOST那种毫无音染的直白,也不像CARDAS那样具有很感性的亲和力,也没有SILTECH那样具有光芒四射的华美音色,也没有NBS那样具有地动天摇的动态范围,总体来说个性还是比较平易的;最后的特点就是音乐活力比较好,从低到高的音乐活力都很出色。即不夸张也不拖沓,适配其他的线材相对比较容易一些,更首要考虑一些高频外向,延伸突出的线材作为首选来组合搭配会更理想。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38 AM
机内换线出好声



机内换线出好声



        一些喜欢摩机的发烧朋友,拆开廉价机(主要是功放),换线换零件甚至换牛(变压器),摩得不亦乐乎.有的摩后声音大有提升.有位朋友将一部廉价功放打开,发现电容质差且小.于是换成较好的大电容.原机装不下,就把这些电容装在机外.样子是比较难看,但声音变好,也就很快乐,不管其难看不难看了。
        也有人摩机,摩来摩去,越摩声音越差。譬如电子元件,匹配不好,使用不当,会变调走声。摩得如何,就在于烧友们的功力深浅了。
        最保险也最简单的就是机内换线,一般有正面效果。
        买些好线,线材专卖店有时还有专门的摩机线卖。如果没有,用优质喇叭线也行。买些优质焊锡,用一支30W的电烙铁(电烙铁的瓦数不宜过大)。然后拆机换线。
       笔者玩过一部中价欧洲功放,早年产品,数千元吧。拆开一看,里面的布线很一般,大体是市面上的“鸡线”之类。将可换的布线全部换上好线,开声几天后,声音确实大不一样。
        换线时,厂家使用焊锡的质量如何,一焊就知。原机的焊锡如果跟含银的WBT焊锡很容易融合,说明厂家做工比较讲究,用的是高级焊锡。最糟糕的是日本器材,哪怕是万元级器材,用的也是普通焊锡。得把原来的焊锡全部清楚,换上好的焊锡。别小看这焊锡,质量高低,同样影响音质。
        这简单的办法,有兴趣的发烧友不妨一试。
        高价器材你就别这样折腾了。这类器材做工都比较精致,弄得不好,出现负面效果,你就无可奈何了。
        有人换线时用银线,当然好。声音会比较通透。不过,就要多花钱了。线材店的摩机银线,细细的一支,每米标价要三百多元,成本太高。有一款Sphinx(灵狮)的功放机,机内接线用银线,声音通透高贵。价钱也高贵。此列说明,机内布线的质量如何,对音响效果有直接意义,并非多此一举。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39 AM
信号线喇叭线如何论长短
http://bbs.nju.edu.cn/vd654540/b ... ce&m=7&d=29
--------------------------------------------------------------------------------
  正如发烧友所说,喇叭线应以控制力强,声音清纯者为上上之选,从而彻底发挥出许
多难以伺候的扬声器的潜力。理论上,线材应以短的能获得更佳的效果。不只一次有发烧
友询问:喇叭线是否在一个指定的长度里表现特别好?并指出这与声波的长度有关云云…
…但不同的频率会有不同的波长,而且彼此相差甚远,那么一条喇叭线如何去“迎合”不
同波长和决定其“应有”的长度?再者,波长和喇叭线传递风马不相及,故可视为神化一
则。

  过去,英国音响界提出应取长信号线与短喇叭线;而反对者则持相反的论点,二者究
竟谁对谁错?

  先讲前者,基于扬声器单元的活塞动作,会明显的受制与功放的阻尼系数值。假若喇
叭线存在较大的阻力,便会大幅度拖低功放的阻尼系数,令声音肥肿不受控制,严重程度
比信号线更甚。至于持后一理论者,却相信接驳于较前端的信号线(相对于喇叭线而言),
由于接近信号源,假若信号于中途存在任何扭曲或改变,经放大后可能将此失真加大数百
倍。故宁取短信号线和长喇叭线。事实上两派各有论据,不能说谁对谁错,总之信号线与
喇叭线皆越短越好,起码自身的失真会尽量减少。

  另外,以前还有人认为1.5米的信号线比1米长的更好。为何他们不去尝试研究这个现
象究竟是音响系统出问题,还是信号线本身设计不妥?甚至是售货员想做多一些生意?近
年来,由于音响线材与功放的素质越来越高,“1.5米理论”已经很少提及。

线材分类:

一。纯音响性:
(理性)
1。快速,透明:nordost,taralabs,kimber,stage iii
2。相对平均:xlo,synergistic rerarch
3。能量型:nbs,ps audio


二。音响性与音乐性:
(中性)
audio quest(简称AQ,美国“线圣”)

三。音乐性:
(感性)
1。温润,厚慢:mit,straight wire,cardas,gut wire

2。相对平均:a。s,power snake

3。华贵,亮丽:vdh,siltech,kerhma,audio note,transparent,fap

粗略的大体分类,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以上的区分好比是jmlab,dynaudi
o,spendor等等这种界线比较分明的归类,详细的还要慢慢道来。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39 AM
玩玩小儿科



有位朋友,买了一对很不错的音箱。煲的时间也够长了。他觉得声音不够通透,音箱的素质没有发挥出来。问题出在哪儿?问身边一些资深的发烧友,查过看过,量过度过,也没有找出原因。

我听者觉得声音不错。朋友大概是“金耳朵”,总觉得哪儿有点欠缺。他还说有点不对。发烧友就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生就的劳碌命。你有什么方法!

有一天,他到我家来,兴冲冲地问我:“你音箱接线柱的连片换了没有?”

我愕然:“什么?”

他指着音箱后面的接线柱,教导我:“把这连接片换掉。”

我不知道他又发现了什么“天机”。他才把他的新发现告诉我。

说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简直象个笑话。

原来,有一天,他寻找声音有失水准的原因,找到了音箱背后。举凡有四个喇叭接线柱的音箱,都有连接片,或铜片或白铁片或一支铜棍,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质量参差。

他发现那对价格不菲的宝贝音箱,连接片薄薄的,白色,看起来象铁片。造型美观,吻合得很好。他忽然灵机一动,这连接片质量很一般,换换如何?他想起银对电讯的传导比铜好,某日逛商场,花了几十元买了一对纯银手镯,将它剪成四段,用来作音箱接线柱的连接片,把那白铁般的连接片换掉,一开机,马上变声,通透开扬,似乎音场都变得宽阔了。这个效果,他真想象不到。

他说:什么原因?说不清楚。阻抗变小了吧。

朋友见我半信半疑,又说:一般音箱的连接片都不是什么好货。不信,用这简单的办法试试,有正面效果。

跟着,他动手,把我音箱后面那紫铜连接片拆下来,将几股6N的优质喇叭短线弄成裸线,换上。听听,确有些正面效果。后来,我也到商场买了银手镯剪开,如法炮制,声音的效果确有提升。

朋友又想入非非,以肯定的语气说:“如果把这些连接片换成银的或金的,肯定会更好声。”

我笑:“只要你不怕你太太咆哮,将她的金银首饰偷来,放到接线柱上去,试试如何?”

朋友也笑:“恐怕不行。弄得不好,她会把我的音箱踢破。那就得不偿失了。”

有几位发烧友得知这个消息,他们更精细,找银匠做了几条高纯度的银条作音箱接头的连接片,效果更佳。商场里的银手镯毕竟比银匠加工的纯银质量高一些。

发烧友这一招一式,都从实践中来。朋友,你信不信。如此简单的办法,何不一试?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40 AM
买器材,选厚声



        如何选购器材,就像少林、武当,各有各的法宝,每个山门有每个山门的招数。一言难尽。不过,统而观之,虽然拳路很多,理论纷繁,还有一些规则可循。

        选购音响系统,要是不想随时换主机,年年升级,请选厚声器材。

        就系统而言,选择一些厚声器材,比较耐听,何为厚声?就是声音听起来比较温暖淳厚,有人情味。高、中、低频都比较平衡。

        说起平衡,还得多说两句。有些朋友有个错觉:以为高、中低频一样响,就是平衡。这样理解就错了。再说一句:所谓音响的平衡,是一种平衡,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平衡——低频量大,中频适中,高频量少些。这就是真正的平衡。

        有些系统为何特别难听?就是失去平衡。低频灰暗,高音过量,有些垃圾音响,根本没什么平衡可言。高音像吹汽笛,低频像开火车。能不难听吗?

        厚声的系统容易调校,稍加调校,纵使没有煲透,,听起来也比较舒服。薄声的器材,就不太好弄了。听起来容易疲劳。就是通常说的不耐听。

        有些朋友时有误解,把单薄的器材说成清晰度高。日本器材不讨人喜欢,就是薄声。有些人却认为那单薄的声音是解析力强,清新好听。日本的今嗓子算是日本器材中的极品,那声音一入耳,确实容易讨好。早年音响品种少。有位朋友买了整套金嗓子,花了大钱。谁听了都说好。听不到两年,他把这套金嗓子全部淘汰,当二手货卖了。我问他为什么要卖?他叹了口气,只说了两个字——薄声。

        近年来,音响器材花样翻新。有不少器材,说是追求清新快速以适应时尚,其实走的是薄声路线。当今有些厂家,将旧型号改了外观,加一点零件,价钱就翻了一翻,声音既单薄又不耐听。这类“先进”器材有的是,难怪发烧友们感叹人心不古,变相捞钱。

        英国音响厂家音乐传真(MF),在大陆已很有名了。该厂原来生产的功放机,在音响界有很好的声誉。早年生产一款A类功放A1,一炮而红。近年推出的A2,A220也颇受欢迎,销路不错。厂家着意求新,花样百出,不断推出新品。这是商家本能,无可厚非。该厂推出一些小罐头器材(俗称猪仔),被写手们吹到天上。商家、写手联手炒作,大概也赚了一些钱。如今这些罐头玩意,早已乏人问津。后来,再推出A3等新功放,银光闪闪,样子确实比过去的机种漂亮多了。厂家和商家大作宣传,说功力如何强悍,音质如何提高,已不是当年吴下阿蒙,又被炒作了一番。然而,有点经验的发烧友对这些新产品不屑一顾。原因何在?还是两个字——薄声。

        薄声,是音响之大忌!发烧友们可得多长一个耳朵,以免上当。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40 AM
如何看待喇叭线的接插头?



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如果你买的是散线,从理论上说,不用插头,直入功放和音箱,最“原汁原味”。
如果你买的是陈品线材,厂家已配好插头,或线插或香蕉插或其它线插。照插可也。线叉有大有小。选择线叉大一点的比较好用,接起来方便。
喇叭线我一般买散线,原因:一、价格比成品线低。二、选择幅度大,从低价到高价,各种牌子都有。可以按你的音响特性选择,以调校声音。一般发烧友都有几对线。要不就没有什么玩头了。
开头,我相信裸线直入“原汁原味”之说。后来才发现,装上优质的插头,声音大不一样。
插头的优劣对音质影响之大,没有玩过线的人恐怕难以相信。
起初只是为了方便接插,并不怎么计较插头的质量。现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台湾产品,外观不错。一次,糊里糊涂在某家颇有名气的音响店买了一套台湾货,200元左右。上面标明是7N,极高的铜纯度,现在铜线最高的纯度不过是8N,即小数点以下8个0,恐怕不能再高了。

200元左右能买对7N插。够便宜吧?接上喇叭线,一开声,声音马上变差,比裸线还差。这“7N”肯定是骗人的。100多元算白扔了。顺便提醒朋友们,对台湾的音响制品,要多个心眼。就是标明8N,也的打个问号。台湾的制线技术,大概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说不准是国内某些山寨厂做的,打上台湾出产的牌子。现在许多音响店都在卖线材配件,特别要担心假冒伪劣产品。买线材配件,到信誉好的线材专卖店可以比较放心。顺便扯扯这些,可能有点意义。

后来我把喇叭线的插件换了德国的WBT插头,这家厂子不生产大件,只生产一些线材和插件,做工一流。WBT就靠这些接插件在音响世界享有盛名。有些生产功放或音箱的厂家,用了WBT插头,还在产品广告或说明书上特别标明,以作号召。可见其声誉之隆。价格自然高一些。这家厂生产俄线材,我用过,不怎么样,价格虽然比较便宜,但声音很一般。没什么好谈的。由此可见,任何音响厂家都不可能是包打天下的英雄,风光独占。要是这样,别人就不用做生意了。
接上WBT插一开声,马上出现一个新的境界,这德国佬确实非同小可。
于是我把喇叭线全部换上WBT插头。连那对MIT成品线,我也把原配的铜线叉换了。有正面效果。原线线叉质量一般。
喇叭线用不用接插件,有不同的理论和看法。法国有个著名的音响厂家叫YBA,也生产喇叭线。YBA老板特别说明:他的器材直入裸线,不用任何端子(插头)。这老板有一大套线材理论,就不予评说了。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40 AM
滤波器有用吗?



走进音响市场,常常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电源滤波器,说是如何如何了得。有些音响写手也跟着吹,说用了滤波器,电影会变得如何纯净,声音又如何升级云云。有的商家还用示波器展示曲线,以广招徕。

笔者也不幸因此上过当,早年用过几款电源滤波器,有的还是在香港买的。现在全被我淘汰了。只剩下一件,用来插电视机。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不过觉得丢掉有点可惜,用来当插座吧。

有朋友跟我开玩笑:“你买滤波器的钱,可以买几头猪了。”
有什么办法呢,你是发烧友,就准备上当。没有上过当的发烧友,几乎没有。如果有,那是超人。

依我的经验,不论是中价器材还是较高价器材,一用滤波器就率声。

俗话说:“多个香炉多个鬼。”用来形容滤波器,再恰斗不过了。
档次较高的器材,切忌用滤波器。不管商家吹得如何天花乱坠,你当他是傻佬好了。

如果你用的是三千五千元一套十几个喇叭的AV器材,你又喜欢到二手市场走走,捡个便宜的二手货当派插用用,也不可不可。新的太贵,就别买了。曾经被写手们很吹了一通的那款日本滤波器,要2000元。有这个钱,就是买几个好的避振钉也比这强。有钱也没有必要去买这类衰声器材。

当然,凡事也不能一句话说死。有些欧美厂家出的高级电源滤波器,音响专用的,对提升音质有作用。那是高价器材,一般的发烧友有那个钱,倒不如去投资线材或将音响器材升级,更为合算。

笔者花了很冤枉的一些钱,才得到这个教训。因此,力劝烧友们别再上当。

有时我甚至怀疑:某些鼓吹这些玩艺的杂志,是否收了厂家或商家的佣金?能办音响杂志的人大体不是弱智儿童,怎么就如此胡吹瞎侃,忍心让许多善良的发烧友上当受骗?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41 AM
买什么CD机?


CD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音响世界消费潮流。走进音响城,那数不清说不完的CD机令人眼花缭乱。真不知买什么CD机好。
CD机世界三分天下:廉价机种是日本机的天下,那金光闪闪的外观和功能齐全的设置,价格也低廉,能不使你动容?
日本廉价的CD机,以CEC为首选。这日本机种,较强调音乐味。香港有位大发烧友,曾经用CEC 891作音源,播得很好。这廉价机不过一千多元。曾风行一时。被称为穷人的劳斯莱斯。如今,这CD机见不到了。换了新型号,漂亮多了,价格自然也高多了。购买的人也少了。换个型号就价格飚升,是当今厂家商家大行其道的营销策略。
日本也有高级的CD机。一些家电大厂都有旗舰产品,发烧厂家金嗓子CD机曾经倾倒过多少国人。CEC的高级产品独树一帜,用皮带带动CD转盘,赢得世界声誉,不过这些天价器材,少有人问津。

中价机种是英国人的天下,几千元可以买到优秀的机种,如君子(Rega)牌的行星CD机,在发烧圈中广有口碑。有些欧洲机种如高传真等牌子的CD机也不错,它们的特点是音乐味浓,功能简洁,没有花哨的功能。有些机种的遥控器模样很土,跟日本的普及机的遥控器没法比,有的还要加钱另买。如果你是唯美派,看着造型很一般的机身和土头土脑的遥控器,可能大摇其头。不过,真要欣赏音乐,你只好选择它们了。

高价机种是美国佬和法国人的天下。美国的CD机技术含量极高,造型威猛。一如美国精神,威猛强横,声音较粗,不怎么吻合国人的文化品格。高价CD机,笔者心仪法国机种,法国人在这方面简直是天才,音色之美鲜有对手。法国文化积累深厚,19世纪,文学大师林立,影响了整个世界。文化品位之高,也许反映到器材制作上。

CD机不论高档低档,产品说明书上都标有技术规格。这些技术规格,你看看“动态范围”和重量就可以了。
动态范围越接近120dB,性能越优秀。机身重,稳定度较高,质量较好。许多高档的一体机重量均在10公斤以上。也不是绝对。欧洲机种一般重量不大,性能也很好。有个笑话,有些无名机种,为了让CD机加重,在机箱里面焊上铁块,这类“重型机”只是垃圾。
CD机的电平,一般为2V。现在有些CD机电平做的较高,Wadia高价机有个机种,电平高达5V,说可以直接驱动后级。这种高电平的机种并不多见。技术指标是死的。关键是综合素质,听声收货。

阁下要买CD机,笔者有个真诚的建议:3000元以下的CD机,买日本的;万元以下的买英国的;高价机种买法国的。大体不会错。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41 AM
电源的相位对吗?
http://www.erjinet.com/print.php?articleid=575

电源的相位对吗?美标的插座是左火右零(正品字型),和国标正好相反,如果电源相位不对的话,换电源线的效果很可能连一半都没发挥出来(和正确的相位比往往表现在动态被大幅压缩,声场也缩小很多)


其实分辨电源相位是否正确的方法最保险的方式是把电源线接电后,用电笔测量电源线的尾插,正品字摆放的情况下右面的那个孔是火线的话就是正确的相位。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1:42 AM
电源的相位[ZT](转贴)
http://www.jdbbs.com/viewthread. ... hlight=%CF%E0%CE%BB

什么是发烧之道?我想这不能简单地等同是有能力或愿意拥有昂贵的音响器材。要知道,只胡乱地把一大堆贵价的东西接上,往往出来的只是一些很平凡的效果。我想发烧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有客观的,如有一定水准表现的器材和合理的聆听环境,有主观的,如对音乐的热爱,对音响完美的追求,而最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调音校声的本领,和一双能与此相辅相成的耳朵(鉴听能力)。谈到调音校声本领,就不得不谈到一个专用名词TWEAK,在GORDON HOLT的经典力作“THE AUDIO GLOSSARY”中,TWEAK解释为把东西微调到完美的极至(to fine tune something to the nth degree of perfection)。这说得很对,发烧友的冲动源於对完美极至的追求。这里我们可以把TWEAK 解释为把重播系统或聆听环境加进任何改变而导致你对音乐享受的增加。这些改变可以是把音箱在室内不断左右前後推移去寻找一个理想的位置,也可以是打开机器进行摩机,如电源部份换大水塘,或更换各种交连电容。
   
    把音箱推前移後,可能只花几分钟时间,但如在高手主理下,出来的效果会是惊人的。因为高手是了解这套重播器材和聆听环境间出现矛盾和不协调的症结所在,移到新的位置後面是有一定的理论根據的,譬如是用以压抑某个频率的响应波 ,或用以破坏某个初次反射面的作用等。要摩机,所花的时间更多更长,动辄以小时计。当然前者可能只用几分钟而不用花任何金钱,後者要用上几个小时,而所花金钱则可以丰俭由人。这两者不能简单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因为比较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这就是改变的幅度,至今没有一个客观公认的基准。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发烧友在过程中所得到的兴趣和享受,是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再者,在经历各种改变的过程,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所得到的经验对提高自身的鉴听能力很有帮助。
   
    电源问题。对电源的认识的确是发烧友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因为这不花钱的TWEAKING带来的效益太大,太明显了。提出关注电源极性的影响的,據我记忆所及应是在1981年ENIDLUMLEY在TAS发表的文章,之後在主流Hi Fi杂志和机电工程师之间断断续续的进行过争议。可是到今天大部份人已认同了电源极性的影响,甚至有些器材在说明书上都有提及电源极性对声音及画面所可能带来的影响。
   
    记得十多年前,有一班前辈就懂得用耳朵在鉴别每件器材的电源极性,这可以说,当年闹过不少是非,因为电源极性的影响,因器材而异,有些很明显,有些可以是根本察觉不到,由於当年没有人系统地去解释,金耳朵以此大吹法螺,引起了不少无谓的争端,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好笑;可是你可曾理解到当年一些耳朵没有修炼到那么好的发烧友所曾面对过因自己听不到分别而感受到的苦恼?到今天,一切都可以解释的,有些器材,更换电源极性,变化很大,是有原因的;另一些器材,更换电源极性,没有任何分别,也是有原因的。问题是,当年的大师辈,面对根本分别不到的情况时,奈於面子,便胡乱硬说某个改变是正确,而声音又怎样怎样变化,旁边一些“擦鞋仔”推波助澜,结果是Hi Fi圈风云变突起。
   
    今天,我们可幸福得多了,要练就这基本功,你只要买一件廉价的道具就可以了。首先为求显浅,容我多说几句有关电的基本常识。
   
    目前我们接触到作为能源的电,有直流(DC)及交流(AC)两种。我们日常用的乾电池,它的极性是不变的,正端永远是正端,负端永远是负端,这种供电方式我们叫它做直流(DC),而一般乾电池的电压很低,电压的单位叫Volt(伏特),乾电池一般是1.5V,汽车的电池是12V或24V,电压一般要到 80V左右才开始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另一种我们家里各种电器使用的电源,一般叫市电,香港俗称湿电,电压很高,香港是220V,而它的极性不断改变的,即电线的一端不断地正负交替,也因为这样,这种供电方式叫交流电(AC),交流电极性每秒钟内变化若干次,这次数便被称为频率,香港市电是50频的,就是说它每秒钟正负交替50次。由於效率的关系,要输送电力,都是以高压交流形式进行的。而大部份电子器材,它机内实际用电却是以直流进行,於是每部器材都需要把高压的市电变成低压的直流。要实现这一点,每台电子器材都需要设置一个变压器(香港俗称火牛)和一组整流电路。变压器的作用是把市电的220V交流电压改变到一个合适的工作电压,通常是降低,但在胆机中和电视机中也有升高的。而整流电路就是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
   
    现在谈交流市电的极性,大家不要混淆,这里不像直流电那样,谈它是属正还是负,因为先前已说过它是不停交替地改变正负的。这里说的是Polarity,一般称为极性,但不要习非成是地跟一些发烧友学坏师,称之为Phase(相位)。相位是电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但并不是这里谈的。对初哥来说,极性和相位同样深奥难明。可是在这十多年间我不断听到不少资深发烧友把电源极性误称为相位,这就贻笑大方了。这里说的电源非蓞薃其实是指供电引线的属性。香港的一般家用市电,大部份是单相的(single phase),当然小部份也有用上三相的(3 phase),这些发烧友暂时不需管。以目前的用电安全条例规限,一般电器都要用上三脚插,我们把三脚插或座拿来研究,不难发现,三脚中在品字形上方的有E的标记,E代表地线EARTH,是和大地相连接,作用是在电器万一漏电时对使用者起安全保护。另一脚是L(LIVE),是带电的,叫活线,也有俗称火线,在国外也有称之为热(Hot)端,它一般带有距离地线接近供电标称的220V电压,我们现在使用一切入墙开关都是以开关活线的。另一脚是N(NEUTRAL),正名是回路线,国外也有人称它为冷(Cold)端。回路线一般和地线间不带有电压,但实际上由於感应作用,我们还可以量出几伏,十几伏甚至几十伏的电压。L线和N线不难分别,只要用测电笔(俗称他笔)分别接触它们,测电笔亮起氖胆的就是L线。需要注意供电极性,究其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变压器在绝缘方面是完美的。先前说过每台电子器材都用变压器改变电压,变压器的构造是在一个铁芯上有两个绕组,一个叫初级,一个叫次级。市电一般流通初级绕组。由於变压器的不完美,微量漏电是不可避免的,这微量漏电对人体不构成安全问题,但对音频讯号而言,有时会有很大影响的。又由於绕组是由内至外,在内的较接近铁芯,也较易漏电,於是初级绕组较近铁芯的一端,当接上L线或N线时,漏电表现就有很大分别。变压器的铁芯一般和器材的底盘和机壳连接,而底盘同时是音频讯号的负端,故当不同的漏电到底盘,就会不同程度上干扰音频讯号,也就是改变了声音。过去一度被神化的谜现在解开了,如果一台机器的变压器漏电高,那改变电源极性带来的声音改变就大,相反如果漏电低,甚至测不到漏电,那改变带来的声音变化就小,甚至听不到。明白了这道理,要分辨电源极性就简单得多了,初哥也不用因耳朵还未修成正道而烦恼。你只需要一枝测电笔和一个数字万用表。在鸭寮街,这用几十块钱就可办到。现在有一款巴掌大小的微型万用表,四、五十元有交易,这就犯不 多花钱买一些巧立名目的东西。我在Internet上就见过一种叫Polarity Meter的东西,叫价三十美元。测试很简单,只需把万用表拨到AC 250V档,将电表测针一端接地线﹙E﹚,另一端接机壳或底盘,为方便计,请先用三脚转两脚的电源adapter,这是为了使待测器材暂时不接E线;一切妥当,开机,看看电表读数,然後关机,把电源插反接,再开机,再看电表读数。电表读数小的接法,就是正确的接法。跟 用测电笔确定火线位置,再在接火线的插的一端做个标记,这样测试便完成了。入门的发烧友,你不妨把你的所有的影音器材都测试一下,这样不用花多少钱,你会看到听到所带来画面和声音的改善。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11-12 12:30 PM
谢谢TAOGE介绍的好资料。。。。。。
作者: 杅山客    时间: 2010-11-12 12:40 PM
确是好资料,属于基本功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12:59 PM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01:07 PM
希望大家一起共同补充啊
作者: HiFi123    时间: 2010-11-12 03:53 PM
资料详细,谢谢。
作者: bestforwarder    时间: 2010-11-12 06:24 PM
都是有益的养料啊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12 07:30 PM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0-11-12 07:39 PM
发烧友的经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不交学费,焉能积累经验?
作者: jp    时间: 2010-11-12 11:01 PM
有些见解不错,有些见解比较肤浅,有些见解则有失偏颇,例如滤波器。如果有机会结识这位陈作家,我想拿台MS HD POWER的CY-6000给他试试。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11-13 12:40 AM
呵呵........................................过路的,卖烧饼喽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11-13 08:40 AM
“其实分辨电源相位是否正确的方法最保险的方式是把电源线接电后,用电笔测量电源线的尾插,正品字摆放的情况下右面的那个孔是火线的话就是正确的相位”

此兄的观点与我一致,估计是抄袭俺的!

此兄不知是何方圣贤,他的观点有一些与我们JP相佐了,还须努力、还须耕耘

[ 本帖最后由 2009lg 于 2010-11-14 05:06 PM 编辑 ]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11-13 08:44 AM
认真看了,原来是一名电工。只是一方之见,大家还是实践为好!

[ 本帖最后由 2009lg 于 2010-11-13 05:20 PM 编辑 ]
作者: mfjy    时间: 2010-11-14 04:16 PM
谢谢,学习了
作者: jp    时间: 2010-11-14 09:52 PM
原帖由 2009lg 于 2010-11-13 08:44 AM 发表
认真看了,原来是一名电工。只是一方之见,大家还是实践为好!


陈国凯(1938-)广东五华安流镇半径村人。作家。1958年中学毕业后进广州氮肥厂当工人、宣传干事等。初从工余写作开始,1980年从事专业创作。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文学院主任,深圳《特区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创作中短篇小说称著,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日、法、德、印度等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有的被改作电视剧在中央台播放。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好人阿通》、《荒唐世事》、《都市的黄昏》,中短篇小说集《我应该怎么办》、《羊城一夜》、《平凡的一天》、《奇才》、《摩登阿Q》、《文坛志异》、《荒诞的梦》,选集《陈国凯》、《陈国凯选集》等。《我应该怎么办》获全国第二届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代价》获首届《当代》文学奖、广东第一届鲁迅文学奖。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