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著名指挥家简介(转载自林逸聪《音乐圣经》) [打印本页]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10 PM
标题: 著名指挥家简介(转载自林逸聪《音乐圣经》)
1、尼基什 Anur Nikisch 1855--1922
       匈牙利指挥家、小提琴和钢琴演奏家。11岁进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至1873年。1872年在拜罗伊特奠基仪式时是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 18741877年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乐团小提琴演奏员,1877年被聘为莱比锡歌剧院合唱指挥,18821889年任该团首席,18931895年任布达佩斯歌剧院院长,1895年起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尼基什被认为是彪罗、马勒之后20世纪的第一代指挥大师,他有良好的乐团控制能力,对于贝多芬、布拉姆斯、舒曼、布鲁克纳、瓦格纳的诠释,现在仍被奉为最早保存的录音资料的历史经典。


[ 本帖最后由 wlx 于 2010-11-1 09:18 PM 编辑 ]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16 PM
2、.魏因加特纳   Felix Weingartner 1863———1942
        奥地利指挥家,1881—1883年在莱比锡大学学哲学,并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指挥,1883年在魏玛师从李斯特。1887—1889年在汉堡歌剧院任指挥,1889—1891年在曼海姆,1897—1898年在柏林歌剧院任常任指挥,1907—1910年在维也纳歌剧院接任马勒,任常任指挥。1912—1913、 1912—1914年分别在波士顿与汉堡歌剧院任常任指挥,1908—1927年任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 1927—1935年任巴塞尔音乐学院院长。魏因加特纳被认为是阐释浪漫派音乐的权威,他作有对贝多芬全部交响曲诠释的专著,是贝多芬和布拉姆斯的经典诠释者之一。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17 PM
3、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
        意大利指挥家,父亲是一个穷裁缝,同时还是帕尔玛皇家歌剧院中的合唱队员。托斯卡尼尼9岁入帕尔玛音乐学院学大提琴与钢琴,9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在一个歌剧院乐队中任大提琴手,该乐团去南美巡回演出时,指挥因与乐团团员不和,提出辞职,托斯卡尼尼临时上台,成功地指挥了《阿伊达》,从而开始了指挥生涯。1898年31岁成为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直至1902年因与观众发生冲突而辞职。1906—1908年又回剧院任常任指挥,1908年随加蒂•卡扎萨去纽约大都会剧院,首次在该剧院指挥《阿伊达》,1910年指挥了普契尼《西方女郎》的首演。1915年回意大利。1921—1929年再次担任斯卡拉歌剧院的常任指挥,后由于与法西斯分子发生冲突,离开意大利。1929年赴美后,1926—1930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部分季节音乐会,1930—1936年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 1930和1931年在拜罗伊特、1934—1937年在萨尔茨堡指挥演出,1933年首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拒绝去纳粹法西斯统治下的德、意、奥等国任指挥。1936年指挥庆祝巴勒斯坦交响乐团《今以色列爱乐乐团》成立的音乐会,1937— 1954年在纽约担任美国广播公司专为其组建的 NBC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5—1939年任BBC交响乐团首席客座,1952年任伦敦爱乐乐团首席客座,1946年回斯卡拉歌剧院,最后的告别演出是1954年在纽约。托斯卡尼尼是“20世纪客观现实主义指挥艺术”的开拓者,他忠实于原作,以卡拉扬的说法,“应该说,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忠实’,它不是机械地忠实,而是从严谨的指挥风格中进发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驾驭一切,控制一切,他在指挥艺术中完成了一次革命。”托斯卡尼尼的指挥特点是严谨、精湛、精确、质朴与热情。在歌剧方面,他擅长指挥威尔第、普契尼、瓦格纳的作品,而在交响曲方面,他是贝多芬、布拉姆斯等浪漫主义大师的权威诠释者。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20 PM
4、门盖尔贝格   Willem Mengelberg 1871--1951
    荷兰指挥家,就学于科隆音乐学院,师从F•维尔纳学指挥,1892年在卢塞恩任音乐指导。 1895年起为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常任指挥,直至 1941年。门盖尔贝格被认为是与尼基什齐唐的 20世纪第一代指挥大师,他是马勒与理查•斯特劳斯音乐的热情推广者,理查,斯特劳斯把《英雄的生涯》题献给他,马勒把第五、第八交响曲题献给他。他指挥的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也被认为是录音史上留下的最早的经典。门盖尔贝格1921—1929年任纽约爱乐乐团客座,1933年起任乌德勒支大学音乐教授。由于二战中率团到德国演出,与纳粹态度嗳昧,战后被指控与侵略荷兰的纳粹分子合作,被荷兰政府禁止“以任何方式在公开场合上从事他的职业”,最后死于流亡途中。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22 PM
5、库塞维茨基  Sergey Koussevitzky 1874--1951
        俄罗斯指挥家,早年曾就学于莫斯科音乐爱好者协会主办的音乐戏剧学校,主修低音提琴,毕业后成为优秀的低音提琴演奏家,1900年回母校任低音提琴教授。其指挥生涯始于20世纪初, 1907年首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908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1909年在莫斯科创建了一支高质量的交响乐团,另有一半精力用于指挥圣彼得堡交响乐团、莫斯科国家交响乐团和莫斯科大剧院,成为当时俄国最为活跃的指挥家。1920年指挥完为纪念斯克里亚宾逝世5周年的5场音乐会后,离开俄国移居巴黎,主办“库塞维茨基音乐会”,专门介绍俄罗斯音乐作品。之后到美国定居,入美国籍,1924年起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直到1949年卸任。库塞维茨基的指挥风格比较强调感性,追求宏大的气势、强大的生命力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之间的糅合。他涉猎的作品范围,包括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当然,对俄罗斯作品有更独到的理解。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23 PM
6、蒙特  Pierre Monteux 1875———1964
        法国指挥家,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学小提琴,1896年毕业后,在巴黎喜歌剧院和科隆管弦乐团任小提琴演奏员。30岁首次在巴黎喜歌剧院登台指挥,1912年成为贾吉列夫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指挥,成为20世纪早期著名的舞剧音乐指挥家。1913年任巴黎歌剧院指挥,1917年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常任指挥,1919年起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5年起任旧金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共领导这个乐团17年。1929年他创建了巴黎管弦乐团,兼任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与音乐指导至1938年,1961—1964年,他担任丁最后4年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蒙特追求音乐的自然表达,能将声音的力度与音色变化控制得非常巧妙,能在华丽的效果后保持内蕴与深度,他对法国作曲家的作品有一种得天独厚的理解,而对贝多芬、西贝柳斯、甚至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也有独特而令人信服的演绎。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25 PM
7、布鲁诺·瓦尔特 Bruno Walter 1875———1962
    德国指挥家,早年在柏林斯特恩音乐学院中学钢琴与指挥,听过冯·彪罗指挥的音乐会后,决心成为指挥家。18岁时正式开始指挥生涯,后认识马勒,自18941907年担任马勒的助手和副指挥,使他后来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马勒诠释者。 1901年起担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副指挥,1922年起成为慕尼黑歌剧院常任指挥,之后又相继任柏林市歌剧院、莱比锚格万特豪斯乐团的常任指挥。法西斯上台后,作为犹太血统的他不得不离开德国,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常任指挥。随着奥地利被占领,又不得不向其它国家流亡,先于1938年移居法国,第二年又到美国,很快入美国籍。到美国后先后担任NBC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大都会歌剧院常任指挥,还往来于美国与英国之间,指挥伦敦爱乐乐团与科文特花园剧院管弦乐团。步入晚年,也就是逝世前4年,移居到加利福尼亚,在那里召集优秀音乐家,成立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录制了大量优秀唱片。瓦尔特是一位以细腻见长的浪漫主义指挥家,追求自然、亲切、朴素流畅与温柔的表达,又极其细腻与精致,他指挥的莫扎特作品、贝多芬的第四、第六交响曲、布鲁克纳的《第九交响曲》,几乎无人能及那种高雅而又自然的境界,而他又是细腻地诠释马勒的权威。

[ 本帖最后由 wlx 于 2010-11-1 09:29 PM 编辑 ]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26 PM
8、赛拉芬   Tullio Serafin 1878--1968
        意大利指挥家,就学于米兰音乐学院,毕业后在斯卡拉歌剧院乐队任小提琴演奏员。1900年开始指挥生涯,担任费拉拉歌剧院指挥,之后又先后任托利奥歌剧院、罗马雷阿列歌剧院指挥,开始引人注目。1902年成为托斯卡尼尼的助手,1907年指挥了科文特花园剧院乐团,1909年因托斯卡尼尼成为大都会歌剧院指挥而成为斯卡拉歌剧院乐团的首席。1924年起担任大都会歌剧院指挥,1935年回意大利,任罗马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二次大战后则更广泛地与各大歌剧院合作,1962年以岁高龄还担任罗马歌剧院艺术顾问。赛拉芬是意大利歌剧的杰出继承者,是托斯卡尼尼之后最为重要的意大利歌剧诠释者,对于歌剧戏剧性的揭示有杰出能力,能出色地挖掘歌唱家的声乐技巧。赛拉芬的名字与卡拉斯联系在一起,他指挥的歌剧唱片中最为出色的是威尔第的《阿伊达》、《茶花女》,普契尼的《绣花女》、《图兰多》、《曼侬•列斯科》,贝里尼的《诺尔玛》,多尼采蒂的《拉美摩尔的露契亚》和凯鲁比尼的《美狄亚》等。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31 PM
9、比彻姆  Thomas Beecham 1879—1961
        英国指挥家,早年就学于罗尔萨学校和牛津大学,从小便自学音乐。1898年19岁首次登台指挥哈莱乐团,获得成功。1909年30岁创建“比彻姆交响乐团”,1920年指挥了一系列歌剧的演出,奠定了他在英国指挥界的地位。1929年,他在伦敦创办“迪利亚斯音乐节”,1932年创建了伦敦爱乐乐团,亲自担任这个乐团首席7年。1946年又创建了皇家爱乐乐团,担任了15年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因此而被称为“英国交响乐团之父”。比彻姆是一位即兴性极强的指挥家,他强调表情与音乐的感染力,他被称为“海顿交响曲的指挥专家”。实际他对标题性作品的解读常常胜于无标题作品。除对埃尔加、戴留斯等英国作曲家的诠释是权威之外,对比才、西贝柳斯、理查,斯特劳斯的解读也极具特色。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33 PM
10、斯托科夫斯基   Leopold Stokowski 1882———1977
        波兰裔美籍指挥家,出生于伦敦,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与皇家音乐学院,1900年从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后,在伦敦一个教堂任管风琴师。1905年到美国定居,先在纽约一个教堂里任管风琴师,1909年任辛辛那提乐团指挥,1912年起任费城管弦乐团常任指挥。1941—1944年任美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首席客座,1945年创建了纽约市立交响乐团,1946—1950年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客座,1955—1961年任休斯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斯托科夫斯基创立了管弦乐队在舞台上的布局与乐器配置法,他注重音响效果,努力扶植与推进现代音乐,是一个经常追求创新的指挥家。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34 PM
11、安塞美   Ernest Ansermet 1883--1969
        瑞士指挥家,先在巴黎大学攻读数学,毕业后任洛桑大学数学教授,同时钻研音乐,当时的音乐教师是布鲁赫。1912年在蒙特勒的库萨尔任指挥,1915年任日内瓦市立交响乐团指挥,兼任贾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指挥,1918年组建了罗曼德管弦乐团,自任首席,这以后一直致力于对这支乐团的培养。安塞美擅长于表现管弦乐的色彩感与明暗对比,他与他的罗曼德乐团以诠释舞剧作品而闻名,他被称之为“管弦乐魔法师”和“芭蕾音乐之神”。安塞美最优秀的作品是他指挥的俄罗斯和法国舞剧的作品。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36 PM
12、克莱姆佩雷尔  Otto Klemperer 1885--1975
        德国指挥家,16岁时进法兰克福霍赫音乐学院学习,后又入柏林施泰伦音乐学院学钢琴与作曲,在校曾师从著名教授普菲茨纳。1906年在布拉格首次登台指挥,被马勒看中,第二年经马勒推荐,成为布拉格德意志歌剧院常任指挥。 1910--1913年,任汉堡歌剧院指挥,此后又先后在不来梅、斯特拉斯堡、科隆等歌剧院任指挥。 1926年任柏林克罗路歌剧院音乐总指导,1931年任柏林德国国家歌剧院常任指挥。希特勒上台后,由于犹太血统而受迫害,流亡至美国,于 1933年任洛杉矶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37年还参与改组了当时不景气的匹茨堡交响乐团。二次大战结束后回到欧洲,先于1947年担任匈牙利布达佩斯国家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51年起任爱乐乐团常任指挥,这个乐团改称新爱乐乐团后,他任团长和常任指挥至1970年。于1970年入以色列籍,1973年逝世于苏黎士。克莱姆佩雷尔是诠释德奥作品的权威,他喜欢采用一种适中的缓慢速度,偏重于沉稳浓重的表达,他善于挖掘作品的深遣的内涵,体现高雅理性,他指挥的莫扎特、贝多芬、布拉姆斯、门德尔松、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的作品,都具权威性。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37 PM
13、富特文格勒  Wilihelm Furtwangler 1886—1954
        德国指挥家,7岁开始作曲,1903年因其创作的《D大调交响曲》首演效果不佳,而决心由作曲转为指挥。他从赖因贝尔格与席林斯学习,先在布雷斯劳歌剧院任3年指挥助理,1906年在慕尼黑指挥凯姆乐团举行首场演出。之后,先后担任苏黎士歌剧院、慕尼黑歌剧院和斯特拉斯堡歌剧院的副指挥。1911年担任吕贝克歌剧院指挥, 1915年担任曼海姆歌剧院指挥,1919年任维也纳音乐家管弦乐团指挥,1922年任格万特豪斯乐团常任指挥。从1922年起,富特文格勒开始逐步登上艺术峰巅,这一年他开始统帅柏林爱乐乐团,1924年起又开始统帅维也纳爱乐乐团,并成为拜罗伊特和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音乐指导。二战期间,他曾帮助过许多犹太音乐家逃避纳粹的迫害,并曾一度辞去包括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在内的所有职位以示抗议;但他又在纳粹最得势时担任过政府的音乐顾问,在战后曾被列入战犯,在一段时间不允许登台指挥。1947年11月在结束了对其调查,给予免罪处理后,重新回到柏林爱乐乐团,与切利比达奇共任首席,1954年成为这个乐团的音、乐总监。富特文格勒与托斯卡尼尼被并称为29世纪指挥艺术的巨人,与托斯卡尼尼的坚持忠实于原作比较,他被称为“主观的、浪漫的指挥家”。富特文格勒的指挥,强调整体效果,他能调动每一部分乐队队员的潜能,在整体严谨的结构下追求最丰富的层次与最完美的效果。富特文格勒是从贝多芬到瓦格纳浪漫主义时期德奥作曲家的作品的权威诠释者,而他对贝多芬交响曲的演绎,简直是后人无法逾越的峰巅。

[ 本帖最后由 wlx 于 2010-11-1 09:42 PM 编辑 ]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40 PM
14、莱纳   Fritz Reiner 1888--1963
        匈牙利指挥家,早年就学于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学钢琴与作曲,又在布达佩斯大学兼学法律。1900年起涉猎指挥,任布达佩斯喜歌剧院副指挥,1911—1914年任布达佩斯民族歌剧院指挥,1914年起任德累斯顿歌剧院首席。1922年辞职后到美国定居,入美国籍,先任辛辛那提交响乐团首席,1931年后在科蒂斯音乐学院中担任指挥教授,1938—1948年任匹茨堡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48--1953年任大都会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53—1963年任芝加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莱纳指挥的最辉煌时期是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最后10年,他培养出了宏大辉煌 (尤以铜管的灿烂闻名)的“莱纳之声”。莱纳的指挥特长是善于表现动态,调动出乐队丰富的色彩,他指挥的唱片常以“爆棚”而著称,最出色的是理查•斯特劳斯的交响诗、德彪西、拉威尔、莱斯庇基的作品,而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这样的作品,当然也能最显示出特长——处理得五彩缤纷。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44 PM
15、鲍尔特   Adrian Boult 1889--1983
        英国指挥家,就学于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音乐进修班。1912—1913年进莱比锡音乐学院,随尼基什学指挥。1919年回国任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并开始广泛的演奏活动。1924—1930年任伯明翰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0年起在BBC交响乐团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50年起任伦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并担任许多著名乐团的客座。60年代后,重回皇家音乐学院任教授。鲍尔特与埃尔加、霍尔斯特、沃恩•威廉斯是密友,诠释他们的作品与英国现代作品具有当然的权威性。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45 PM
16、E.克莱伯   Erich Kleiber 1890--1956
        奥地利指挥家,C.克莱伯的父亲,出生于维也纳,幼年移居到布拉格,早年曾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钢琴、管风琴和指挥,毕业后,1912年任施姆塔特宫廷剧院指挥,1922—1923年在曼海姆歌剧院担任指挥,1923—1935年任柏林国家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35年因兴德米特遭纳粹迫害而愤然辞职,移居南美,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哥隆剧院首席,1943—1947年又担任古巴哈瓦那爱乐乐团指挥。二战结束后回欧洲,1950年任科文特花园剧院定期指挥,1954年回柏林国家歌剧院,再担任音乐指导。E.克莱伯被认为是莫扎特、理查•斯特劳斯和贝尔格歌剧作品的杰出诠释者,他领导的柏林德国歌剧院在30年代达到了极高的世界声誉。同时,他指挥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管弦乐也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为“精巧细致的管弦乐指挥专家”。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47 PM
17、明希  Charles Munch 1891--1968
        法国指挥家,自幼随身为小提琴演奏家的父亲学小提琴,后入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随普菲茨纳学作曲。毕业后到柏林,拜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弗莱什为师,一次大战结束后,回母校任小提琴教授,同时担任斯特拉斯堡乐团的首席小提琴。1925年后任莱比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小提琴。1932年在巴黎首次登台指挥,开始指挥生涯。1938年起任巴黎音乐学院乐团常任指挥,1949年接替库塞维茨基,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直至1962年,1951— 1962年任伯克郡音乐节的音乐指导,1962年辞去波士顿交响乐团职务后回欧洲,1967年起任巴黎管弦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直至1968年在该团巡回演出时逝世。明希的指挥风格追求自然、柔和与精致,在和谐的韵律中体现丰富的表情变化,雅致而耐人寻味。小泽征尔对他的评介是:“出神入化的管弦乐色彩控制能力”、“能将音乐色彩精雕细磨得闪闪发光”。他是“法国音乐指挥权威”,尤其是柏辽兹与拉威尔作品的权威诠释者。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49 PM
18、伯姆 Karl Bohm 1894—1981
        奥地利指挥家,其父是德国血统的律师,母亲是一位法国籍妇女,父母都是瓦格纳的崇拜者。他先在家乡格拉茨大学学法律,后入维也纳音乐学院随门迪切夫斯基学习。1916年起在格拉茨市立歌剧院任见习指挥,1917年正式首次登台,1920年仅26岁就指挥了《罗恿格林》。1921年布鲁诺•瓦尔特推荐他任慕尼黑歌剧院指挥,他受布鲁诺•瓦尔特指点,在达姆斯塔特、汉堡、德累斯顿歌剧院的演出中积累了大量处理歌剧的经验。1932年,他首次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获巨大成功,从此而成为权威的德国歌剧指挥大师。1942年被聘为维也纳歌剧院音乐指导、维也纳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44年因故离开,1954年又成为重建后的维也纳歌剧院音乐指导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64年,奥地利政府授予他“奥地利音乐总指导”称号;1970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授予他“终身名誉指挥”。他也是萨尔茨堡和拜罗伊特音乐节的主要音乐指导之一。伯姆的指挥风格追求严谨、端庄、自然、质朴和深邃,追求细腻、高雅的意境与气质的结合,在结构上追求理性,在意境上追求温文尔雅,而又有一种精致的净化。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气质能达到完美的结合,他的最突出的作品全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结晶。伯姆的细腻风格适合于对类似莫扎特、舒伯特作品的表达。他的指挥范围主要是德奥作品,而其中最精华者是莫扎特与舒伯特的作品,他处理的理查•斯特劳斯的歌剧,在其神秘性的揭示上很具功力,但对瓦格纳的解读,从气质上就显孱弱。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09:51 PM
19、菲德勒  Arthur Fiedler 1894—1979
        美国指挥家,初随父亲学小提琴,其父是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后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拜赫斯为师学小提琴。1914回美国后入波士顿交响乐团,任小提琴演奏员。1925年筹建一个25人组成的菲德勒小交响乐队,自任指挥并首次登台。1930年,从波士顿交响乐团选择部分团员,组成波士顿通俗乐团,专门演奏通俗的管弦乐小品,该乐团1930年5月7日首演后,每年夏季都要演出10个星期,菲德勒一生都在致力于这种严肃音乐的推广与普及。他指挥的管弦乐小品强调节奏感,其录制的《华抄协奏曲》和格什文的《董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有权威性,《大峡谷》受到佳评,而他指挥的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抒情性虽不能与卡拉扬统帅的柏林爱乐乐团媲美,倒也在节奏处理上别具一格。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02 PM
20、米特罗普洛斯 Dimitri Mitropoulos 1895--1960
        希腊指挥家,早年曾在雅典音乐学院学钢琴及和声、对位,1918年毕业时获该院钢琴演奏金质奖章。后曾拜布梭尼为师,成为著名的钢琴演奏家。1924年任雅典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兼任母校作曲教授,1932—1936年任巴黎管弦乐团常任指挥。1937年继奥曼迪之后,任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46年入美国籍。1949年继斯托科夫斯基之后,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兼大都会歌剧院常任指挥。1960年离开美国在斯卡拉歌剧院舞台上指挥马勒交响曲时,突然昏倒而病逝。米特罗普洛斯是马勒作品的优秀诠释者,而且还是“20世纪现代音乐作品的优秀诠释者”,勋伯格的《升华之夜》、贝尔格的《沃采克》,都是他擅长指挥的曲目,他的指挥风格是明快和强调力度、幅度与精致的对比。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04 PM
21、萨金特 Malcolm Sargent 1895—1967
        英国指挥家,就学于伦敦管风琴学院,师从莫伊谢耶维奇学钢琴与管风琴,1914年19岁时就担任梅尔顿莫布雷教堂管风琴师,1919年获达勒姆大学的音乐博士学位。1921年因在伦敦漫步音乐会上指挥自己的作品《风天的印象》而首次尝试指挥,1923年成为皇家音乐学院指挥教授,并开始了在英国国家歌剧院的指挥生涯。自 20年代后期始,先后在许多合唱团与乐团中任指挥,1950—1957年任BBC交响乐团首席,在其指挥生涯最后16年中为“伦敦漫步音乐会”首席。萨金特指挥过许多现代英国音乐作品的首演,被称为与英国音乐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挥家,他演奏的英国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与北欧近现代音乐家的作品最有说服力。萨金特在指挥生涯中担任过20年合唱指挥,所以指挥的合唱作品获得了出色的评价。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07 PM
22、赛尔   George Szell 1897———1970
         匈牙利指挥家,3岁就随父母迁居至维也纳, 7岁作为钢琴家而登台首演,之后随雷格尔、罗伯特,弗斯特与门迪切夫斯基学钢琴、音乐理论与作曲。16岁作为指挥家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 1917年理查•斯特劳斯发现其音乐天才,扶植他为斯特拉斯堡歌剧院常任指挥。1919--1939年,先后任布拉格德国剧院(1919—1921年)、达姆施塔特歌剧院(1921—1922年)、杜塞尔多夫歌剧院 (1922—1924年)、柏林国家歌剧院(1924— 1929)、苏格兰爱乐乐团(1937年)的常任指挥, 1927年还担任了柏林高等音乐学校的教授。 1939年到美国定居,1942年起任大都会歌剧院指挥,1941年应托斯卡尼尼之邀,成为NBC交响乐团客座指挥。从1946年到1970年他逝世,一直是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使克利夫兰乐团成为“全美最具欧洲特点、精密得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雅号。赛尔的指挥,以严密的逻辑性、良好的平衡感与细腻的情感处理能力著称,他所指挥的古典到浪漫时期的德奥管弦乐作品获得极高的评价,而其中最出色的是对瓦格纳管弦乐作品的处理。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11 PM
23、奥曼迪   Eugene Ormandy 1899--1985
        匈牙利指挥家,4岁起学小提琴,5岁破格进入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随小提琴演奏家胡拜与著名作曲家科达伊学小提琴与音乐理论,7岁作为独奏家而登台,16岁毕业后被学院聘为最年轻的教授。1920年到美国,曾陷入穷困潦倒的困境,后进入给无声电影伴奏的乐队,从小提琴演奏员升为首席。一次偶然机会,代替生病的指挥上台,发现了其指挥才华,1925年他正式成为了该乐队的指挥。1931年任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36年到费城管弦乐团任副指挥,斯托科夫斯基辞职后,他成为这支乐团的常任指挥。奥曼迪的指挥追求细腻与音色的丰富性,他与费城管弦乐团合作了44年,他所训练的这个乐团以卓越的弦乐效果而著称。奥曼迪偏爱俄国作品,对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俄国作曲家的作品有较深刻的理解。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12 PM
24、斯坦伯格  William Steinberg 1899--1978
        德裔美籍指挥家,在少年时期即能作曲、指挥,并演奏小提琴与钢琴,后又在科隆音乐学院从阿本德罗特学指挥。1924年起相继在科隆歌剧院担任助理指挥,法兰克福歌剧院任音乐指导。希特勒上台后流亡国外,1936年与人合作创建巴勒斯坦乐团,1938年应托斯卡尼尼之邀赴美国,先后任美国RCA乐团、布法罗爱乐乐团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52年起任匹茨堡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他擅长指挥贝多芬、布鲁克纳、瓦格纳的作品,指挥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尤为出色,而与匹茨堡交响乐团合作的格什文作品也极有特色。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14 PM
25、巴比罗里  John Barbirolli 1899--1970
        英国指挥家,父亲是一位意大利血统的小提琴演奏家,从小随父学琴,11岁作为大提琴手而登台演奏。1911年12岁进圣三一学院,后又进皇家音乐学院,1919年毕业后任当时的女王音乐大厅管弦乐团中的大提琴演奏员。1918年应征入伍,战争结束后开始作为大提琴演奏家的室内乐演奏生涯。1924年组建“巴比罗里室内乐团”,开始其指挥生涯。1926年被聘为英国国家歌剧院指挥。1929—1933年任科文特花园剧院巡回演出团首席。1937年首次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因表现突出,托斯卡尼尼卸去常任职务后,他担任了6年音乐指导、常任指挥,1943年辞职回英国,担任哈莱管弦乐团首席,为这个乐团跻身世界一流立下汗马功劳。巴比罗里的指挥既追求幅度与动态,也注重于挖掘抒情性。他努力介绍埃尔加、戴留斯、沃恩•威廉斯的作品,在诠释他们作品时有精彩表现。他表现的一个马勒的阐释专家,他表现的马勒的动态与抒情性都很迷人,而他对北欧作曲家作品的表现,却又呈示出迷人的清秀之感。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16 PM
26、贝奴姆  Eduard Van Beinum 1901--1959
        荷兰指挥家,1926—1931年在哈勒姆开始其指挥生涯,1931—1938年任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第二指挥,后任门盖尔贝格的副手。1945年门盖尔贝格因二战期间的表现而受罢黜后,他接任为首席指挥,并常在伦敦爱乐乐团任客座。 1956—1959年任洛杉矶爱乐乐团首席。贝奴姆追求自然、优雅、浪漫、色彩柔和地对作品进行中性诠释,是一位极具风格的指挥家,可惜自在阿姆斯特丹就任后,就疾病缠身,最终在一次排练中猝然而逝。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18 PM
27、约夫姆  Eugen Jochum 1902——
       德国指挥家,在奥格斯堡音乐学院学作曲和指挥,后又转到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作曲与指挥。 1926年作为指挥家首次登台,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奏难度很大的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从此崭露头角。1927—1929年在基尔剧院任艺术指导和常任指挥。1930年被杜伊斯堡歌剧院聘为指挥,1932—1934年任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和国家歌剧院指挥。1949年创建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61年任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常任指挥,后又转任班贝格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他一直是伦敦爱乐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的客座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授予他“桂冠指挥家”称号。约夫姆作为老一辈的德国指挥家,追求严谨的结构把握,造型能力强,其演绎的曲目基本是德奥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在DG公司录过海顿交响曲全集。他是国际布鲁克纳协会德国分会的会长,被称为诠释布鲁克纳作品的权威,其次是对布拉姆斯的诠释,但约夫姆追求朴素的表达,其效果当然远不如卡拉扬对这两位作曲家的解释。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19 PM
28、穆拉文斯基  Evgene Mravinsky 1903--1988
        俄罗斯指挥家,早年曾在彼得堡大学中学习,1922年进马林斯基剧院,参加民间歌舞演出,同时在彼得堡芭蕾舞学校中任钢琴伴奏员,1924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指挥家戈克学指挥、谢尔巴切夫学作曲。1931年毕业后于第二年起任彼得堡歌剧舞剧院指挥,以指挥柴科夫斯基的《睡美人》而开始指挥生涯。1938年在全苏指挥比赛中夺魁,成为全苏最有才能的青年名指挥,这一年起被彼得堡爱乐乐团(列宁格勒爱乐乐团)聘为首席指挥。1963年获彼得堡音乐学院指挥教授称号,在1954年被授予“苏联人民演员”称号,1973年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穆拉文斯基的指挥,追求俄罗斯激情与严密的逻辑性的结合,有着极高超的音响和音色驾驭能力及天才的平衡感觉。他训练出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以激情与整齐划一的演奏而著称,这种俄罗斯激情的整齐划一与柏林爱乐乐团的整齐划一形成强烈的对比。穆拉文斯基的最高成就在于对柴科夫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这两位作曲家的深刻理解与精美诠释,而他对柴科夫斯基最后3首交响曲的解读,旁人几乎无法超越。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21 PM
29、克路易坦  Anre Cluytens 1905—1967
       比利时指挥家,就学于安特卫普皇家音乐学院,其父是安特卫普皇家歌剧院的指挥,他毕业后就担任父亲的指挥助理。1926年21岁在法国首次登台,指挥比才的《采珠人》获成功而引起注意。第二年,他接替父亲,成为安特卫普歌剧院首席。40年代,他先担任里昂歌剧院常任指挥,然后又成为巴黎国家歌剧院和喜歌剧院的常任指挥。1949年接替明希,任巴黎音乐学院乐团的常任指挥,紧接着又成为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成为法国乐坛的统帅。克路易坦的指挥风格是细腻和雅致,突出其中的诗情画意,他最出色的作品当然是对法国音乐的诠释。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24 PM
30、多拉蒂  Antal Darati 1906—
       匈牙利指挥家,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就读时,就拜巴托克和科达伊为师,对匈牙利音乐有深入的理解。18岁指挥布达佩斯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然后担任蒙特卡罗俄国芭蕾舞团指挥。赴美后历任达拉斯交响乐团和明尼亚波利斯交响乐团总监、皇家爱乐乐团的首席。多拉蒂的指挥,以善于调动和发挥乐队的歌唱性与典雅气氛而著称,他名气最大的杰作当是指挥流浪西欧艺术家组成的匈牙利爱乐乐团演奏全套的海顿交响曲全集,而他的科达伊管弦乐全集实际好于海顿,对巴托克乐队作品的诠释也堪称权威。多拉蒂指挥蒙特卡罗俄罗斯芭蕾舞团时积下的功底,使他在诠释芭蕾音乐上也有很高名望,再加上 Mercury公司给他提供的动态极强的录音效果,以致他在这个公司60年代的录音几乎张张都精彩,不光有迷人的动态,还有迷人的乐队层次区别。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25 PM
31、费伦切克  Janos Ferencsik 1907—--
       匈牙利指挥家;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指挥,1927年以布达佩斯国家剧院助理指挥身份首次登台,1930年升任正指挥。1948年起兼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指挥,1953年后兼任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布达佩斯国家歌剧院客座。费伦切克是匈牙利音乐界的元老,在演奏匈牙利作品时,善于表现浓重的色彩与民族风格,被称为“匈牙利音乐的发言人”。他指挥的东欧乐团在处理细腻的抒情与色彩层次方面也极具魅力。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27 PM
32、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
        奥地利指挥家,从1912年起学习钢琴,因魏因加特纳的建议而改学指挥。1928年首次登台,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指挥学校学生管弦乐队。大学毕业后,回萨尔茨堡,成为乌姆市歌剧院的常任指挥,1929年在该剧院指挥了《费加罗的婚礼》,在这里工作5年后,他成为亚琛歌剧院指挥,并在这里指挥了《尼伯龙根指环》。1937年,是卡拉扬指挥生涯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卡拉扬在这一年应布鲁诺•瓦尔特的邀请赴维也纳歌剧院指挥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演出获成功后,歌剧院邀卡拉扬担任永久性指挥,被卡拉扬认为“时机还不成热”,于是又回到亚琛。第二年,柏林德国歌剧院由于富特文格勒受“兴德米特”事件影响被解职而空出了常任指挥位置,卡拉扬接替了这个位置,并很快获得成功。卡拉扬到柏林之后,与富特文格勒形成了挑战的态势,富特文格勒当时一心扶植切利比达奇接任他。但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后,卡拉扬在与切利比达奇的竞争中轻松战胜了对方,不仅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而且成为终身艺术指导。1956年,他成为维也纳歌剧院常任指挥,又相继被欧洲各大乐团和歌剧院聘为音乐指导和指挥,其中包括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等,他还是萨尔茨堡、拜罗伊特等音乐节的艺术指导,由此而成为音乐王国的“帝王”,有“欧洲音乐总指导”的称号。     
      卡拉扬是一位力图把富特文格勒与托斯卡尼尼的指挥风格融为一体的指挥家,他的指挥极富激情,追求磅礴的气势,追求对音响力度的变化及音乐线条的勾划,在乐队的音色处理上,偏爱于流畅、圆润、透明的效果。他常常通过极端的渐强、渐弱对比来突出作品的戏剧化效果,所以是结构上最精致的一位演绎者。
      卡拉扬最擅长演奏的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奥作曲家的作品,比如对贝多芬、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马勒、布鲁克纳,他基本都是权威的演绎者,而对现代作曲家,比如德彪西、西贝柳斯、尼尔森等人色彩感强烈的作品,他也有独到的诠释。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28 PM
33、马蒂农   Jean Martinon 1910—1976
        法国指挥家,13岁就进里昂音乐学院学习,后又转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作曲与指挥。1928年毕业前夕获巴黎音乐学院小提琴比赛第一名,是丹第、鲁塞尔的作曲学生,明希的指挥学生。1929年毕业后,曾与许多法国乐团合作。二次大战期间,曾被关进集中营,获释后在巴黎指挥演奏他自己在狱中创作的作品,被注目而成为波尔多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46年到伦敦爱乐乐团,给他的老师明希当助手。1951— 1958年任拉穆勒乐团音乐指导,1958年任以色列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63年接任莱纳,任芝加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因其细腻的艺术个性与这支莱纳培养出来的队伍不谐,于1968年回法国,任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马蒂农追求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强调织体的层次变化,他的出色成就基本都是与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结果。他率领这支乐团指挥的法国作品有很高的权威性。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30 PM
34、肯培  Rudolf Kempe 1910--1976
        德国指挥家,就学于德累斯顿音乐学院,毕业后到多特蒙德歌剧院任首席双簧管演奏员。 1929年入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任首席双簧管演奏员。1935年首次在莱比镐作为指挥家,指挥洛尔青的歌剧《偷猎者》,获成功。1935—1942年,开始在莱比锡歌剧院担任合唱指挥,1942年被聘为克姆尼茨歌剧院常任指挥,1948年为魏玛歌剧院常任指挥,1949年终于成为莱比锡歌剧院音乐总监与常任指挥。从此确立了他世界一流指挥家的地位。肯培1952年任慕尼黑歌剧院艺术总监与首席,1961年接替比彻姆任皇家爱乐乐团首席,1976年慕尼黑爱乐乐团授予他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同年BBC交响乐团又聘他为常任指挥。肯培的指挥强调音响的色彩,因其是管乐演奏家出身,又对管乐的表现有透彻的领悟力,故善于表现浪漫主义后期的德奥作曲家的音乐,比如瓦格纳与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尤其是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肯培从指挥歌剧而开始其演奏生涯,对歌剧,尤其是对理查•斯特劳斯歌剧的把握能力常常胜于管弦乐作品。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32 PM
35、莱因斯多夫  Erich Leinsdorf 1912--
        奥地利指挥家,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钢琴、作曲和大提琴,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遇被瓦尔特与托斯卡尼尼看中,先后担任这两位大师身边的指挥助理。1935年开始担任合唱指挥,1937年赴美国,1938年被大都会歌剧院聘为常任指挥, 1943年赴克利夫兰交响乐团任常任指挥,1947年任罗彻斯特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55年任纽约市立歌剧院常任指挥,1958年重返大都会歌剧院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62年起接替明希,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76年辞去此职离开美国,回欧洲任维也纳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两年后任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莱因斯多夫的诠释追求作品的结构完美,能很好地控制音响及音色上的变化,使其显得异常鲜明和富有特色。他与鲁宾斯坦等著名演奏家合作的协奏曲享有盛名,他还是十分著名的普罗科菲耶夫作品的指挥专家,对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的节奏变化有极敏感的把握能力。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33 PM
36、切利比达奇   Setgiu Celibidache 1912—1996
        罗马尼亚指挥家,在柏林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在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音响心理学、音乐心理学。1945年完成学业后,被聘为柏林广播交响乐团首席,1947—1952年担任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富特文格勒去世后,他与卡拉扬争夺柏林爱乐乐团艺术总监的席位,柏林爱乐乐团选中卡拉扬后,他离开柏林,在欧洲各国任客座。1963年他受聘为瑞典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与丹麦广播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1975—1976年任法国国家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76—1977年任南德广播交响乐团首席,1979年起任慕尼黑爱乐乐团的首席。切利比达奇的演绎追求哲理性的逻辑表达,是对音乐处理要求最细致的一位指挥家,他拒绝唱片录音,又追求完美,于是在乐坛形成了“切利比达奇神话”。他追求精致、完美的表达,演奏曲目极宽,但最出色的还是对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处理。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34 PM
37、马克维奇 Igor Markevitch 1912--
       俄国指挥家,1926年在巴黎师从布朗热,后成为许多欧洲第一流乐团的客座。1955—1960年任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音乐指导,1955年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在美国的首演,1957—1961年任拉穆勒乐团、1965—1968年任西班牙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68年起任蒙特卡罗歌剧院院长。作为老一辈,又在巴黎受教育,毕业后长期在法国活动,马克维奇糅和了俄罗斯民族与法兰西民族对管弦乐色彩感的不同感觉,他诠释的作品有,种独特的韵味。他是优秀的斯特拉文斯基作品的诠释者,只有他能精细地感觉与把握斯特拉文斯基管弦乐中的色彩感。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36 PM
38、桑德林  Kurt Sanderling 1912—
       德国指挥家,生于前东德的阿里斯,1931年担任柏林市立歌剧院助理指挥。1935年到苏联,被聘为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副指挥,1941年起任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指挥10年,与穆拉文斯基一起活跃于乐坛。1960年起为新创立的柏林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64年后任德累斯顿交响乐团指挥。1977年起辞去柏林交响乐团之职,成为自由之身,在世界各地乐团任客座。桑德林的指挥,融合了德国风格的严谨与俄罗斯风格的浪漫,他指挥德累斯顿乐团演绎的德奥从古典到浪漫的作品,有一种既厚重又充满激情的韵味。他对布拉姆斯、西贝柳斯及一些俄国作曲家的演绎,都获好评。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37 PM
39、索尔蒂 Georg Solti 1912--
        匈牙利指挥家,自幼学习钢琴,12岁时已公开登台演奏。13岁进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随多南伊、科达伊和巴托克学钢琴与作曲。1930年毕业后,曾专程向魏因加特纳学指挥,1933年起任布达佩斯歌剧院助理指挥,1937年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任托斯卡尼尼的助手,1938年指挥布达佩斯歌剧院首演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因犹太血统,逃亡到瑞士,后入英国籍。19.42年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音乐比赛,获钢琴一等奖。二战结束后,1946年起任慕尼黑歌剧院艺术指导,1947—1951年兼任巴伐利亚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52年辞去慕尼黑歌剧院之职,任法兰克福歌剧院音乐指导,1961—1971年在科文特花园剧院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69年正式接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 1973年又兼任巴黎管弦乐团、巴黎歌剧院音乐指导,1979年任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索尔蒂的艺术生涯最辉煌的成就是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所创造的“索尔蒂音色”,他强调音乐色彩的变化与戏剧性,善于挖掘出管弦乐队的气势与效果,他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的管弦乐继承了“莱纳之声”的“爆棚”效果,而他所指挥的德国歌剧作品,尤其是瓦格纳的歌剧,也都是其最精彩的奉献。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39 PM
40、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3—1990
        美国指挥家、作曲家,初在波士顿和哈佛大学学习,1941年进费城科蒂斯学院师从莱纳学指挥。1940-1943年在波士顿坦格伍德音乐学校,拜库塞维茨基为师,1942年在波士顿交响乐团伯克郡音乐中心任库塞维茨基的助手,并引起罗津斯基注意,邀请他任纽约爱乐乐团助理指挥。 1943年因顶替生病的布鲁诺•瓦尔特上台,表现出色而成名。1945—1948年,在纽约市交响乐团任常任指挥。1951年起任坦格伍德音乐学校指挥教授。1958年起接任米特罗普洛斯而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在此岗位上30年,并兼任包括维也纳爱乐、伦敦爱乐、以色列爱乐、斯卡拉和大都会歌剧院在内的乐团客座。伯恩斯坦是继托斯卡尼尼之后,为纽约爱乐乐团开辟“第二黄金时期”的关键人物。他是立体声时代与卡拉扬齐名的两位巨人之一,他将内在的丰富感情和多彩的艺术想象力综合在对作品的阐释上,其指挥风格突出了激情与浪漫,因而构成极度与夸张。伯恩斯坦是演绎美国现代作曲家,如科普兰、巴伯、格什文、艾夫斯的权威,他的马勒最能发挥他浪漫的极致,而他处理的贝多芬、莫扎特、海顿,或者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打着他自己独具特色的印记。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40 PM
41、朱里尼  Carlo Maria Giulini 1914—
       意大利指挥家,幼年起开始学小提琴,1930年入圣契西里亚音乐学院,学小提琴、中提琴与作曲,1938年毕业后入圣契西里亚艺术学院从卡塞拉、英里纳学指挥。毕业后曾在罗马的奥古斯蒂奥乐团中任中提琴演奏员,作为指挥家于1944年首次登台指挥圣契西里亚音乐学院乐团,获得引人注目的成功。这一年,意大利广播交响乐团聘他为常任指挥。1950年,朱里尼被聘为米兰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托斯卡尼尼发现了他的才华,让他成为他的助手。1951年又成为萨巴塔的助手,后接替萨巴塔成为斯卡拉歌剧院首席。 1955年起成为格林德包恩歌剧院指挥,很快就成为歌剧指挥大师。从1958年一1967年,他一直是科文特花园剧院的常任指挥,60年代始又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客座。1973年起任维也纳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78年起任洛杉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七八十年代在世界许多一流乐团任客座。朱里尼的指挥风格是严谨与精致,他以追求高雅的气质、细腻的旋律线条刻划和严谨的结构勾勒为特色。他指挥的管弦乐大都呈现出很高贵的表情,而对歌剧的处理可能更优于管弦乐。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43 PM
42、康德拉辛 Kiril Kordrashir 1914--1981
       俄罗斯指挥家,父母都是莫斯科第一交响乐团中的演奏员,6岁起学钢琴,1932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随鲍里斯•海金学指挥,在学习期间担任丹钦科剧院副指挥。1936年毕业后,1937年起接替穆拉文斯基,任列宁格勒小剧院指挥, 1943年起任莫斯科苏联大剧院常任指挥,1960- 1975年任莫斯科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并在西方许多重要的乐团任客座,1979年,他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任常任指挥,3年后病逝。康德拉辛追求抒情性与戏剧性的有机结合,他是诠释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拉赫玛尼诺夫等俄罗斯作曲家的权威。而且相比之下,他更擅长于指挥协奏曲,他指挥的协奏曲的音乐层次鲜明,与独奏家合作默契,以善于挖掘出独奏家的潜能与把握独奏家与乐队的关系而著称。他与科岗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与里赫特合作的李斯特两首钢琴协奏曲、与克莱本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都是唱片中的精品。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44 PM
43、库贝利克 Rafael Kubelik 1914--1996
        捷克指挥家,父亲是著名的小提琴家,14岁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学钢琴、小提琴、指挥和作曲, 19岁毕业,第二年就与捷克爱乐乐团合作,首次登台指挥。1936年起任捷克爱乐乐团指挥, 1939—1941年任布尔诺歌剧院常任指挥,1941年重返捷克爱乐乐团任首席。1948年赴美国, 1950年起任芝加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55年回欧洲,任科文特花园剧院常任指挥,1961年起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70年代重返美国,1971—1974年任大都会歌剧院常任指挥, 1974年辞去大都会职务,定居瑞士,入瑞士籍。库贝利克是一位艺术修养既高雅又全面的艺术家,他擅长于指挥戏剧性强的作品,被认为是捷克音乐的代言人。其指挥德沃夏克和斯梅塔那的作品,有最纯正的味道,他也是马勒等色彩浓重的音乐的出色诠释者。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45 PM
44、明兴格尔  Karl Munnchinger 1915--
        德国指挥家,在家乡斯图加特接受音乐教育,拜K•莱昂哈特为师学指挥,1941年指挥汉诺威的萨克森管弦乐团,开始其指挥生涯。二次大战后,1945年组建斯图加特室内乐团,然后又按照布拉姆斯时代的乐队编制,创建斯图加特爱乐乐团、斯图加特巴赫合唱团,专门演奏演唱以巴赫为中心的巴洛克音乐,他还是维也纳爱乐等大乐团的客座,1965年获西德政府授予的大十字勋章。明兴格尔是继卡尔•李希特之后的优秀巴洛克音乐指挥家,他在卡尔•李希特之后强调巴洛克音乐中庄严、华丽与柔美、精致的对比,乐评界给予很高的评介。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47 PM
45、纽曼 Vaclav Neumann 1920--
        捷克指挥家,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小提琴中提琴和指挥,拜老指挥家塔里希为师,后又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44年同时以优异的成绩从米茨卡的小提琴班与杰杰切克和克列日尔的指挥班上毕业,同年成为捷克爱乐乐团中提琴演奏员。40年代中后期一直以中提琴演奏家身份活跃于乐坛,还担任过斯梅塔那四重奏团中的中提琴手。1947年作为指挥首次登台,指挥捷克爱乐乐团,引起关注,第二年就成为捷克爱乐乐团的代理常任指挥。1950年起先后担任捷克广播交响乐团、布尔诺交响乐团、布拉格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还担任了柏林喜歌剧院指挥,1962年创建布拉格室内乐团,任常任指挥,1963年回到捷克爱乐乐团任常任指挥,1964年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与莱比锡歌剧院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1968年第三次担任捷克爱乐乐团常任指挥,两年后又再一次到德国,任斯图加特歌剧院音乐总指导。纽曼的指摔强调抒情性与弦乐的歌唱性,他是指挥捷克及东欧作品的权威,他率领的捷克爱乐乐团在演奏东欧作品时有一种原汁原味的韵味。虽力度与幅度都不如西欧的重量级乐团,但弦乐之美、层次之细腻也令人刮目相看。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48 PM
46、弗雷莫   Louis Fremaux 1921—
        法国指挥家,先在瓦朗西安音乐学院求学,二次大战中中断学业,参加抵抗运动,1947年重入巴黎音乐学院学指挥,1952年获学院指挥大奖。1953年起任蒙特卡罗交响乐团指挥,后升任常任指挥,1969--1978年任伯明翰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弗雷莫是典型的法国风格指挥家,他的指挥颠峰期尤在与伯明翰交响乐团合作之后,使这支乐团成为世界知名的乐团。但 1978年他却与管理人员和演奏员产生了不愉快的矛盾,在心灰意冷下宣布了辞职决定。1979年他成为悉尼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曾在欧洲广泛旅行演出,担任各乐团的客座。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49 PM
47、萨瓦利什 Woffgang Sawallisch 1923—
        德国指挥家,早年在慕尼黑高等音乐学校学钢琴和作曲,1947年毕业后在奥格斯堡歌剧院任助理指挥,1953年任亚琛的音乐总指导;1957年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指挥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而一举成名,此后从1958年一1971年,先后在威斯巴登歌剧院(1958—1960年)、科隆歌剧院(1960—1963年)、慕尼黑巴伐利亚歌剧院(1971年)中担任音乐指导,1970--1978年兼任瑞士罗曼德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60--1970年还兼任维也纳交响乐团和汉堡交响乐团的首席, 1993年起为费城管弦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萨瓦利什被认为是德奥音乐最为出色的现代解释者之一,他的指挥偏重于理性,除给人以洗炼、纯正、生动的感觉外,又不失其细腻与抒情。萨瓦利什诠释的德奥作品,以偏于纤细的舒曼、舒伯特的作品而最具说服力。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51 PM
48、普莱特 Georges Pretre 1924--
       法国指挥家,在杜埃和巴黎接受音乐教育,起初主学小号,后转向指挥,拜克路易坦为师,先在马赛与里昂等地任助理指挥,1946年在巴黎喜歌剧院正式登台。1959年指挥普朗克的歌剧《人类之声》后成为闻名的现代作品指挥家,担任过许多现代作品的首演,对歌剧也深有研究,成为法国代表性歌剧指挥。在卡拉斯后期,为其指挥歌剧或演唱会。对法国现代音乐造诣极深,是圣桑、普朗克音乐的权威诠释者,现为维也纳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53 PM
49、马里纳  Neville Marriner 1924—
       英国指挥家,16岁入皇家音乐学院学小提琴专业,毕业后又到巴黎音乐学院深造。1949— 1959年,一直在皇家音乐学院中任小提琴教授,并在1949年任圣马丁弦乐四重奏团小提琴演奏员,1954年任伦敦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1956年创建圣马丁室内乐团,任团长和常任指挥。 1968年以后赴美国,1974年任洛杉矶室内乐团常任指挥,1979年起任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现在除在圣马丁乐团继续任职外,还任南德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马里纳是一个对和声织体的变化异常敏感的指挥家,他的出色表现主要通过他与圣马丁乐团的合作。圣马丁乐团在他的指挥下演绎的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几乎每一个曲目都能显示出其高贵、优雅、细腻和纤细的本质。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54 PM
50、马克拉斯  Charles Mackerras 1925--
        澳大利亚指挥家、双簧管演奏家,就学于悉尼新南威尔士音乐学院,毕业后1943—1946年任悉尼交响乐团首席双簧管。1946年去英国,师从塔利什学指挥,1947—1948年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1948—1953年任萨德勒泉歌剧院指挥, 1954—1956年任BBC乐团首席,1966—1970年任汉堡歌剧院第一任指挥,1970---1978年任萨德勒泉歌剧院音乐指导,1974年起任科文特花园剧院音乐指导。他是著名的歌剧指挥家,担任欧洲第一流乐团的客座,指挥过雅纳切克歌剧《卡佳•卡巴诺瓦》的首演,是雅纳切克歌剧的热情推广者。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55 PM
51、布列兹 Pierre Boulez 1925--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布列兹首先是优秀的现代作曲家,其次才是指挥家。布列兹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拜梅西安为师,随他学和声,随莱博维茨学十二音技法,随奥涅格的妻子沃拉布尔学对位。1945年毕业,1948年被聘为巴黎马里尼剧院指挥,1953年在该团支持下举办了影响很大的马里尼音乐会。1959年,他以奥地昂剧院为中心,举办称为“音乐天地”的定期音乐会,专门介绍现代音乐,从此成为诠释现代音乐的专家。1965年任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和BBC交响乐团客座指挥,1969年任克利夫兰乐团首席客座、 BBC乐团的团长、首席,1971年聘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1977年他辞去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在巴黎成立现代作曲技巧研究所,自任所长和艺术指导。布列兹在指挥中强调节奏的魅力,强调现代作品在节奏中呈现的色彩感,也强调音响效果。他演绎的他自己的作品、梅西安、巴托克、贝尔格的作品,都堪称为权威。而他最辉煌的成就,应该说是1976年在拜罗伊特指挥《尼伯龙根指环》百年纪念演出,对这部宏大史诗给予了全新的现代性解释。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57 PM
52、滕斯泰特 Klaus Tenstedt 1926--
       德国指挥家,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钢琴与小提琴,毕业后在哈莱歌剧院任首席小提琴,其后又担任这个剧院的合唱指挥。1954年后任卡尔•马克思剧院的首席,1958—1962年在德累斯顿歌剧院任指挥,1962—1971年任斯韦林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71年到瑞士定居,1972年起任基尔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79年起任汉堡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83年起任伦敦爱乐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滕斯泰特是典型德奥风格的指挥家,富有哲理性,逻辑思维强,对作品整体把握有相当的深度,在指挥中多有即兴发挥。滕斯泰特擅长指挥德奥后期浪漫主义作品,有“近代马勒作品指挥专家”的美誉,而他指挥的瓦格纳管弦乐也是最精彩的诠释。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0:58 PM
53、鲍多 Serge Baudo 1927-
        法国指挥家,1950年指挥拉穆勒乐团首次登台,之后先后成为法国国家交响乐团、法国广播交响乐团的指挥、巴黎歌剧院常任指挥。1962年应卡拉扬邀请在斯卡拉歌剧院指挥德彪西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引起轰动,后成为里昂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鲍多的指挥以法国式的优雅、细腻、对色彩的敏感著称,诠释法国、俄罗斯,特别是法国印象派的作品,尤显其独特的韵味,那不是一种强烈的色彩对比,而是在一种优雅温存之中,甚至是那种在微微的雾霭之中的色彩缤纷。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00 PM
54、布隆斯泰特 Herbert Blomstedt 1927—
       美国指挥家,生于美国,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受教育,1950—1953年,从马克维奇学指挥。1954年指挥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首次登台。1967年任丹麦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1975年任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及国家乐团指挥。两年后又任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布隆斯泰特的指挥追求结构性的表达,他与德累斯顿乐团合作时,效果最好,善于挖掘出这个乐团内在的张力。他演绎的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德沃夏克的《第八交响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01 PM
55、科林•戴维斯 Colin Davis 1927—-
        英国指挥家,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就读时,学的是单簧管,靠自学学完了指挥的全部课程。 1952年因替代生病的克莱姆佩雷尔指挥莫扎特的歌剧《唐璜》而成名。1957—1959年担任英国广播公司苏格兰交响乐团的助理指挥,1959— 1965年任萨德勒泉歌剧院常任指挥,1964年作为伦敦交响乐团的指挥率团环球旅行演出,1967年被BBC交响乐团聘为常任指挥,1970年任科文特花园剧院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1972年起被波士顿交响乐团聘为首席客座,1983年起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科林•戴维斯1968年在大都会歌剧院指挥布里顿的《彼得,格赖姆斯》时,曾被称为“满腔热情的男性式指挥家”,其演奏曲目极广,基本都有很高的质量。因潜心钻研柏辽兹的作品,他对管弦乐团各声部语言方式有精到的理解,善于发掘乐团的浑厚色彩。科林,戴维斯是诠释柏辽兹的权威,其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的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亦获佳评。他不仅热心于推动英国歌剧,也录制了许多歌剧唱片,歌剧代表作是莫扎特的《试情记》和卡芭耶主唱的《托斯卡》。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02 PM
56、吉伦 Michael Gielen 1927—
        德国指挥家,生于前东德的德累斯顿,父亲是歌剧导演,年幼时因纳粹迫害,随家人迁居南美阿根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拜罗伊希特为师。 1949年因举行勋伯格钢琴作品全集独奏会而引起乐坛瞩目,1950年返回欧洲,1954年指挥奥乃格《火刑堆上的贞德》在维也纳首次登台。此后从1960年起担任斯德哥尔摩歌剧院首席6年, 1977年秋始,接替多纳尼任法兰克福歌剧院音乐总监,现任西南德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吉伦以指挥现代音乐为所长,他指挥奥地利广播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录制的勋伯格的《摩西与亚伦》,获多种唱片大奖,是现代音乐中的著名录音。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04 PM
57、莱帕德 Raymond Leppard 1927--
        英国指挥家、音乐学家,就学于剑桥大学, 1968年任母校的音乐学教授。1960年英国室内乐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其音乐指导,1973—1980年任英国广播公司北方小交响乐队首席。莱帕德还是一位优秀的大键琴演奏家,他是蒙特威尔第及早期巴洛克音乐的诠释权威,曾为蒙特威尔第的《忘恩者的舞会》、《波佩阿的加冕》、《奥菲斯》及卡瓦利的《圣母颂歌》等编辑配谱。莱帕德是一位学者型的指挥家,他对音乐的处理以广博的学识为基础,追求端庄与高雅。他指挥英国室内乐团演奏的蒙特威尔第与巴洛克作品,可堪称权威,而对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诠释尤其到位。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05 PM
58、马舒尔 Kurt Masur 1927--
       德国指挥家,1946年进莱比锡音乐学院,随赫内兹•邦加茨学指挥,1948年毕业后任哈莱州立歌剧院副指挥,不久就升为正指挥。1953年任莱比锡剧院首席,1955—1958年作为邦加茨的助手,任德累斯顿乐团副指挥。1958年后先在梅特林堡歌剧院任音乐总指导,又在柏林喜歌剧院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64年接替其老师邦加茨,任德累斯顿乐团指挥,1967年后又升任常任指挥。1970年起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常任指挥、音乐总指导,1990年起又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马舒尔的辉煌成就基本都是与格万特豪斯乐团合作的结果,他带领这支乐团录制的贝多芬、门德尔松、舒曼等德奥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获得很高的评价。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06 PM
59、斯坦因 Horst Stein 1928--
       德国指挥家,在科隆音乐学院随耶纳赫学音乐理论、万德学指挥,1951年起任汉堡任歌剧院副指挥。1955年起任柏林国家歌剧院第一副指挥,1961年回汉堡任歌剧院指挥,1972年成为音乐总监。斯坦因以指挥瓦格纳歌剧而著名,被称为“克纳佩布什之后真正的剧院指挥家。1977年后担任瑞士罗曼德乐团的艺术总监,现为班贝格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08 PM
60、斯维特兰诺夫 Evgeny Svtlanov 1928—
       俄罗斯指挥家,从小开始学习钢琴,后进入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校,随哈伊尔•格涅辛与古尔维奇学作曲与钢琴,1951年进莫斯科音乐学院,在戈克门下学指挥,1955年毕业后进莫斯科大剧院工作,1962年起成为大剧院乐团的首席, 1965年起任苏联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斯维特兰诺夫是继他的前辈穆拉文斯基与康德拉辛之后,苏联指挥学派的正宗代表人物,康德拉辛对他的评介是:“有饱满的音响,这种音响以威力与鲜明打动人,它很好地体现了斯维特兰诺夫特有的热情。”斯维特兰诺夫是苏联作曲家作品诠释的当然权威,他演绎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全集曾获法国唱片大奖。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09 PM
61、贝尔格伦德 Paavo Bergland 1929--
       芬兰指挥家,就学于赫尔辛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主学小提琴,毕业后,1946--1956年在芬兰广播交响乐团任小提琴演奏员,1952年起任赫尔辛基室内乐团第一任指挥,1956--1962年任芬兰广播交响乐团助理指挥,1962—1972年任该乐团首席指挥,1972--1979年任伯恩茅斯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5年起任赫尔辛基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现任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贝尔格伦德是诠释西贝柳斯作品的权威,他对北欧民族史诗的色彩感有最准确最权威的把握,而他指挥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对俄罗斯音乐的诠释,也能体现那种独特的较为冷峻的色彩感。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10 PM
62、多纳尼 Christoph Von Dohnanyi 1929—
       德国指挥家,其祖父是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埃奈斯特,冯•多纳尼,在大学学习法律,后赴美国,随祖父与伯恩斯坦学指挥。多纳尼在 1957—1969年间,先后担任卡塞尔和法兰克福歌剧院音乐总监,在法兰克福歌剧院期间功绩卓著,把这个剧院提升为德国四大歌剧院之一,后又任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汉堡歌剧院、克利夫兰交响乐团总监。多纳尼的指挥风格热情、强调作品的结构,在指挥克利夫兰乐团时,能很好发挥这个乐团对管弦乐色彩的强调,在处理一些标题性作品时能显示出自己特色。多纳尼充分发挥了克利夫兰乐团欧洲式的细腻、严整、精密的特色,他指挥的现代作品堪称感性与理性的极好结合,所以有“演绎20世纪音乐的权威”的称号。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12 PM
63、海丁克 Bernard Haitink 1929—
       荷兰指挥家,10岁左右开始学小提琴,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受教育,毕业后进荷兰广播交响乐团任小提琴演奏员。1954—1955年,参加两届荷兰联合广播协会举办的夏季国际指挥讲习班,由于成绩突出,1955年被聘为荷兰联合广播交响乐团副指挥。1956年替代生急病不能上场的朱里尼成功地指挥凯鲁比尼的《安魂曲》,从此引起注目,同年成为希尔维鲁斯姆广播交响乐团首席。1962年起成为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首席。1967—1979年兼任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和艺术顾问。1988年离开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成为科文特花园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他还在世界各地广泛担任客座。海丁克对速度有准确的把握能力,他所统帅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和伦敦爱乐乐团,以强调作品的幅度、力度的演绎而著称。他指挥的肖斯塔科维奇和马勒的交响曲,在这种幅度与力度的迷人表达中,都体现出管弦乐的厚重色彩。因为对厚重色彩的重视,他在类似德彪西的管弦乐标题作品中,也有出色的表现。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13 PM
64、哈农库特 Nikolaus Harncncourt 1929-
       德国指挥家,在奥地利格拉茨长大,就学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后1952—1969年在维也纳爱乐乐团任首席大提琴。1953年联合维也纳的一些优秀演奏家,组成维也纳音乐协奏团,专以古乐器演奏早期音乐,任常任指挥。1992年首次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指挥大管弦乐团,引人注目,之后接替阿巴多任欧洲室内乐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哈农库特在提倡“本真运动”方面功绩卓著,他指挥欧洲室内乐团在Teldec公司与莱昂哈特等合作的巴赫康塔塔全集、贝多芬与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都是获大奖的名片,他处理的舒伯特的弥撒曲与贝多芬的序曲集,也得到很高的评价。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15 PM
65、普列文 Andre Previn 1929—
        德国裔美国指挥家,4岁起随父亲学钢琴,6岁起进柏林音乐学院随布赖特豪普特学钢琴。二次大战中,因是犹太人而遭迫害,1938年全家逃离到美国,结识蒙特而拜他为师。1950--1952年,普列文在美国军队中服役,复员后进好莱坞,成为电影音乐作曲家。普列文作为专业指挥首次正式登台,是1963年指挥圣路易交响乐团。 1967年,休斯顿交响乐团聘其为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69年辞去该职而任伦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78年起任匹茨堡交响乐团常任指挥,进入 80年代中期后,又辞去所有乐团的常任指挥职务,专心地担任各地的客座,又恢复了钢琴演奏,但经常演奏爵士。普列文最辉煌的指挥生涯是与伦敦交响乐团近20年的合作。他是现代指挥家中最富浪漫气质的一位,善于强调作品的幅度与情感起伏,伯恩斯坦评介普列文的长处是“能够把不同风格的音乐演绎得同样出色”。普列文最能体现出其指挥特色的,是指挥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沃恩•威廉斯及美国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17 PM
66、波宁吉 Richard Bonynge 1930--
        澳大利亚指挥家,就学于悉尼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1962年在罗马初次担任指挥登台,由于波宁吉担任过歌唱家的钢琴伴奏,对美声唱法有兴趣,也深入研究过芭蕾音乐。与苏萨兰结婚后,潜心于研究歌剧与芭蕾音乐,先后任悉尼歌剧院音乐总监、安布罗西亚歌剧院、科文特花园剧院指挥。波宁吉对芭蕾音乐的节奏有非凡的把握能力,所以是少数几个指挥芭蕾音乐的权威。由于对歌剧艺术的深入研究,他和苏萨兰、帕瓦罗蒂合作的歌剧作品,都具有相当的水准,其中尤以贝里尼、多尼采蒂和莫扎特的歌剧为出色。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19 PM
67、C.克莱伯 Carlos Kleiber 1930--
        德国指挥家,E.克莱伯的儿子,先到瑞士学化学,后由于全家受纳粹迫害而移居南美洲,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学音乐。1952年在拉布勒塔剧院首次登台指挥,1954年又在波茨坦剧院正式登台指挥。1956—1964年任莱茵德意志歌剧院指挥,1964年起任苏黎士歌剧院常任指挥,他是各大歌剧院的客座,还是爱丁堡音乐节与拜罗伊特音乐节的主要特邀指挥,近年来,他不担任任何一个歌剧院和乐团的常任指挥,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按每分钟来收费的客席指挥家。C.克莱伯首先是一个出色的歌剧指挥家,他强调音乐的线条与和声的变化,对作品的诠释总能有独到的见解,音乐评论家们认为是在其中运用了几何学的原理。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又被称为是“给古老的交响乐焕发出新生命的人物”。美国音乐评论家迈克尔•沃尔什评论他指挥的音乐“既给人以欧几里德命题一样的清晰感,又给人以雷霆万钧般的紧张感,与其说是一个启示者,不如说是对作曲家写在纸上的作品不加夸张的再创造,这恰似复活的荷马来背诵《伊利亚特》一样。”C.克莱伯录制的唱片数量不多,但几乎张张都精致、出色。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20 PM
68、马泽尔 Lolin Maazel 1930--
        出生于法国的美国指挥家,4岁就随父母移居美国,5岁开始学小提琴与钢琴,之后随俄裔指挥家巴卡莱尼科夫学指挥。马泽尔精通乐队的大部分乐器,1937年7岁就指挥一支非正规乐队演奏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两年后9岁又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成功地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成为神童。马泽尔15岁时从指挥台退隐,进匹茨堡大学学文化课程,19岁进匹茨堡乐团任小提琴演奏员。1951年经萨巴塔提携而到意大利留学,1953年在意大利卡塔尼亚举行他成年后的欧洲首演,其后担任欧洲一些重要乐团的客座。1965— 1971年任柏林德国歌剧院音乐总指导,兼任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1972年回美国,接替赛尔任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76年任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客座,1982年又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80年代后期重返美国,接任普列文,任匹茨堡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马泽尔擅长于把握舞蹈节奏,他强调表情,涉猎各种作品,强调力度与节奏的鲜明对比,但处理得精致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他客串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绎的拉赫玛尼诺夫的全套交响曲,受到好评。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22 PM
69、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Gennady RozheStvensky 1931--
       俄罗斯指挥家,父亲是著名指挥家,母亲是女高音,8岁就进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校学钢琴, 10岁进莫斯科音乐学院随其父学指挥,在学生时代已作为少年指挥家而登台。1955年从音乐学院毕业,当年指挥普罗科菲耶夫的舞剧《灰姑娘》大获成功,第二年苏联大剧院便聘他为舞剧指挥。1961—1973年任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65—1970年兼任大剧院首席,1974年还兼任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首席,1978年兼任BBC交响乐团首席,克利夫兰交响乐团与伦敦爱乐乐团也聘其为首席客座,后又在莫斯科组建文化部交响乐团,1982年起兼任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任客座。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指挥风格,在强调结构的同时注意细节的刻划,他演绎的柴科夫斯基三大舞剧,堪称为杰出的典范,而他与文化部乐团演绎的肖斯塔科维奇与昔罗科菲耶夫的交响曲全集,也被认为是最出色的佳作。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23 PM
70、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1933—
        意大利指挥家,先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后赴维也纳音乐学院拜斯瓦洛夫斯基为师。1958年在伯克郡音乐中心获库塞维茨基奖,1963年获米特罗普洛斯奖。1964年任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并于1965年指挥萨尔茨堡音乐节,1968年起任斯卡拉歌剧院首席,1971年起任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指导,1979年起任伦敦交响乐团、欧洲室内乐团首席。卡拉扬逝世后,接替他而成为柏林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阿巴多以热情、充满歌唱性的指挥风格而著称,他的手势极为丰富,善于通过对织体变化的把握,从细部刻划入手而展示出作品丰富的层次。他对歌剧、舞蹈性与歌唱性有出色的表现力,是意大利歌剧、类似舒伯特等德奥作曲家的作品的阐释权威。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25 PM
71、诺林顿 Roger Norrington 1934—
       英国指挥家,就学于剑桥大学和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后曾一度任职业男高音,其指挥生涯开始于肯特歌剧院,他创建了伦敦许茨合唱团,并担任伦敦古乐合奏团、伦敦巴洛克乐团的音乐指导。诺林顿是学者型的指挥家,他重新编辑了蒙特威尔第的《波佩阿的加冕》,是“本真”运动的最早提倡者之一。他是许茨音乐的权威诠释者,他指挥伦敦古乐团演奏的早期音乐和他指挥许茨合唱团演唱的早期宗教音乐,都有相当的权威性。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28 PM
72、小泽征尔 Seizi Ozawa 1935--
        出生于中国沈阳的日本指挥家,全家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日本。先学习钢琴,1951年考入桐朋学园音乐系,拜日本著名指挥家斋藤秀雄为师。195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59年赴巴黎,当年9月参加贝藏松国际指挥比赛夺魁,1960年又在美国伯克郡音乐节指挥比赛中夺魁,荣获库塞维茨基大奖之后,成为明希的学生。在美国学习半年后,又在国际卡拉扬指挥比赛中夺魁,成为卡拉扬的学生。1961年又被伯恩斯坦看中,不仅收为弟子,而且聘他为纽约爱乐乐团副指挥。 1962年回日本,任日本广播协会交响乐团指挥,年底辞去该职回美国,1963年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获极大成功。1965—1969年,任加拿大多伦多交响乐团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1970--1976年,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73年起任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他还担任了世界许多著名乐团的客座。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比较追求效果,强调情绪的作用,他擅长演奏后期浪漫主义作品,对柏辽兹、拉威尔及柴科夫斯基为首的俄国音乐情有独钟,曾有“柏辽兹作品指挥专家”之美誉。对交响诗标题音乐、芭蕾音乐的处理常有极好的效果,也擅长于指挥戏剧效果强烈的歌剧。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30 PM
73、迪图瓦 Charles Dutoit 1936--
        瑞士指挥家,早年在洛桑音乐学院和日内瓦音乐学院学小提琴、中提琴,后又赴意大利与美国深造。以小提琴演奏家身份而开始其音乐生涯,1959年成为明希的学生,1959--1963年,在明希指导下担任合唱指挥。1964年,被瑞士伯尔尼交响乐团聘为副指挥,3年后成为首席。这以后,他成为皇家爱乐等著名乐团的客座,1978年被聘为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迪图瓦的指挥成就主要是与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合作的结果,他被称为“蒙特利尔的音乐使节’。他的指挥,既有迷人的动态,又有温柔细腻的抒情性。他统帅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处理的法国音乐和俄国芭蕾音乐,一般都色彩绚丽,十分出色。而他演绎的拉威尔管弦乐作品全集,可谓是精晶之中的精品。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32 PM
74、殷巴尔 Eliahu Lnbal 1936——
        以色列指挥家,在巴黎音乐学院师从L.富雷斯蒂埃并在希尔弗瑟姆和锡耶纳学习。1963年在坎泰利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1973年起任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其指挥风格强调管弦乐的色彩,对马勒的诠释有也深入研究。指挥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录制的马勒交响曲全集,得到很高的评价。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33 PM
75、梅塔 ZubiN Mehea 1936--     
        印度指挥家,其父曾担任过盂买交响乐团指挥,还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梅塔1954年 18岁考入维也纳音乐大学,随斯瓦罗夫斯基学指挥。1958年在利物浦国际比赛中夺魁,由此而成为包括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内的许多著名乐团的客座。1960年24岁被聘为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63年起任洛杉矶爱乐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78年起任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91年辞去纽约爱乐乐团的职务,任以色列爱乐乐团的终身音乐指导与指挥。梅塔有良好的节奏感觉和对各声部布局层次、音响关系很准确的控制能力,擅长于指挥后期浪漫主义及印象派作曲家的作品。他对歌剧和协奏曲的处理常胜于对管弦乐作品的处理。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34 PM
76、津曼 David Zinmar 1936—
       美国指挥家,1964—1976年任荷兰室内乐音乐指导,1977—1983年任罗彻斯特爱乐乐团的首席。其指挥生涯有助于蒙特的指点,在罗彻斯特爱乐乐团期间已有很出色的录音,在乐坛引人注目。自1984年起任巴尔的摩交响乐团的首席,专门开发新作品的演出,与Telarc公司签约,录制了柏辽兹、门德尔松、柴科夫斯基、布里顿与巴伯的作品。他们与马友友合作的巴伯和布里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唱片获格兰美奖。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1 11:36 PM
77、贾维 Neeme Jarvi 1937--
       爱沙尼亚指挥家,出生于塔林,曾先后在其家乡和列宁格勒学习。1963年成为爱沙尼亚广播交响乐团与爱沙尼亚歌剧院首席。70年代开始到欧洲乐团担任客座,80年代成为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与这个乐团在Chandos公司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曾引人注目。 1986年的演出季首次出现在美国,指挥亚特兰大、匹茨堡、休士顿与华盛顿等乐团。1990年起8为底特律交响乐团首席,同时任哥德堡交响乐团常任指挥。贾维指挥的曲目在不断拓展,主要还是以俄国与北欧音乐为主,他在DG公司录制的格里格、鲍罗丁等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全集已广获好评。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21 PM
78、韦勒 Walter Weller 1939--
        奥地利指挥家,就学于维也纳音乐学院,自 1956年起任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1960年起任首席。1958年起组建韦勒四重奏团,任首席,师从克里普斯与赛尔学指挥,1968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首次合作指挥音乐会,1969年在维也纳歌剧院首次指挥歌剧。1977—1980年任利物浦爱乐乐团首席,1980年起任皇家爱乐乐团首席。韦勒指挥的英国现代作品极具特色,由他指挥伦敦爱乐和伦敦交响乐团录制的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曲全集也广获好评。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23 PM
79、隆巴尔  Alain Lombard 1940—
        法国指挥家,9岁就进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拜戈德马克与弗立柴为师,11岁登台指挥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被称为神童。1961年起担任里昂歌剧院指挥,1963年起在纽约指挥歌剧,1966年在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中夺魁,此后先后担任过卡拉扬与伯恩斯坦的助理,1972年起任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音乐总监。两年后又兼任莱茵德意志歌剧院音乐总监。隆巴尔指挥的法国音乐,别具特色,他追求法国风格的戏剧性,而他指挥的《卡门》与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实在有特别的味道。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25 PM
80、霍格伍德    Christopher Hogwood 1941—
       英国指挥家,先在剑桥彭布罗克学院学古典文学与音乐,从R.普亚纳等人学大健琴,后赴布拉格大学与音乐学院继续学习。1976年创建“早期音乐演奏团”,自任指挥。这之后,一边作为大健琴演奏家演奏,一边作为早期音乐的指挥家。 1973年又创建“古代音乐学会”,提倡“本真”运动,以“本真”乐器演奏巴洛克与早期古典主义作品。霍格伍德指挥古代音乐团演奏的早期器乐作品有相当的权威性,目前,他除指挥古代音乐团外,还担任波士顿亨德尔和海顿协会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26 PM
81、慕蒂 Riccardo Muti 1941—-
       意大利指挥家,8岁开始学小提琴,后又转学钢琴,以早熟的钢琴演奏才华而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在校期间开始专注于指挥。1960年毕业后又入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随贝蒂尼学作曲、沃田学指挥,之后又投身于威尼斯费拉拉门下学指挥。1967年在坎泰利国际指挥比赛中夺魁,由此成为闻名遐迩的优秀指挥家,这一年他在米兰指挥意大利广播交响乐团进行首场演出,1968年在佛罗伦萨的5月音乐节与著名钢琴家里赫特合作演出,获巨大成功。1969年成为佛罗伦萨歌剧院首席,1973年接替克莱姆佩雷尔成为伦敦新爱乐乐团首席,1975年被费城管弦乐团聘为首席客座,5年后奥曼迪退休,成为该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86年接替阿巴多任斯卡拉歌剧院常任指挥。慕蒂的指挥风格是强调歌唱性,他是出色的歌剧指挥家,擅长于强调歌剧中的戏剧性,尤其在对意大利歌剧的诠释中,更突出其歌唱性与戏剧效果的结合。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28 PM
82、瓦特   Edo De Waart 1941--
        荷兰指挥家,就学于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主修双簧管,毕业后先任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首席双簧管,1964年首次登台,指挥荷兰广播管乐乐团,并参加米特罗普洛斯指挥比赛夺魁,在纽约爱乐乐团任见习指挥。1966年组建荷兰爱乐合奏团,担任常任指挥,1973年任鹿特丹爱乐乐团音乐总监,1977年起兼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瓦特录制的第一套歌剧唱片是《玫瑰骑士》,他指挥德累斯顿乐团在Philips公司录制的莫扎特小夜曲、进行曲等,表现得巧妙,出色。现为明尼苏达乐团常任指挥。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29 PM
83、巴伦勃伊姆   Dniel Barenboim 1942--
        阿根廷钢琴家、指挥家,7岁就作为钢琴演奏家而登台,9岁到萨尔茨堡在学习钢琴的同时,随马克维奇学指挥。1952年,全家迁居以色列,入以色列籍。巴伦勃伊姆指挥生涯始于1962年, 1975年聘为巴黎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这支以追求作品的色彩感而著称的典雅的乐团,与他自身的艺术气质十分契合,他追求古典的匀称感,指挥这支乐团的最出色的演奏是他自己演奏钢琴协奏曲的一些作品。巴伦勃伊姆属于个性不十分突出的演奏家与指挥家,就任芝加哥交响乐团指挥后,也许是这支著名乐团的激情给了他以感染,录制的唱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巴伦勃伊姆在指挥上的造诣可能高于他作为钢琴演奏家的造诣。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32 PM
84、加德纳 John Eliot Gardiner l943—-
        英国指挥家,在伦敦国王学院学音乐,并师从赫斯特(G.Hurst)学指挥。1967年创建剑桥国王学院蒙特威尔第合唱团,自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该年在纪念蒙特威尔第诞辰400周年的音乐会上指挥演出《黄昏祷歌》,获巨大成功,加德纳后来成为本真运动的一位厚积而薄发的新成员,他在六七十年代指挥蒙特威尔第合唱团与英国巴洛克乐团,录制一连串从巴洛克到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广获好评后,于90年代又组建专以本真乐器组成的革命和浪漫乐团。随着演奏曲目的拓展,他无论是对宗教音乐、早期歌剧作品还是早期管弦乐作品,都成了一种本真运动的新的权威。他指挥革命和浪漫交响乐.团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后,似乎又把触角仲进浪漫主义时期,大大拓展了关于“本真”的内涵。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35 PM
85、莱文 James Levine 1943—
       美国指挥家,幼年是钢琴神童,后进朱里亚德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指挥。1964年任克利夫兰交响乐团赛尔身边的副指挥,1970年在美国许多乐团任客座,1971年在大都会歌剧院因指挥普契尼的《托斯卡》获巨大成功而被聘为首席,1975年又被授予音乐指导。莱文还在欧洲许多乐团与歌剧院任客座,是出色的歌剧指挥家,善于强调戏剧性,强调戏剧性与抒情性的平衡与结合,对威尔第、普契尼、比才、瓦格纳的歌剧作品有极强的表现力。而他指挥大都会歌剧院乐团近年录制的一系列管弦乐作品,亦以惊人的动态与绚丽的管弦乐色彩而获好评。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37 PM
86、斯拉特金 Leonard Slatkin 1944—
       美国指挥家、钢琴家,就学于朱利亚德音乐学院,师从萨斯坎德,1966年与纽约青年交响乐团合作首次演出,从1979年起任新奥尔良爱乐乐团和圣路易斯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斯拉特金的指挥强调弦乐,使圣路易斯这个中等水平的地方性乐团能与美国最具实力的乐团相媲美,他们善长于诠释美国本土作品与晚期浪漫主义作品,对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俄国作曲家的诠释也获佳评。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39 PM
87、托玛斯  Michael Tilson Thomas 1944--
        美国指挥家,从小学钢琴,后进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深造,毕业后成为美国出色而有前途的青年指挥家与钢琴家。1964年成为布列兹的指挥助手,1968—1969年在伯克郡音乐节担任指挥,并获库塞维茨基指挥奖,受聘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副指挥,1971年起任布法罗爱乐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78年辞去在美国的所任职务,到欧洲各个乐团任客座,进入80年代后,被朱里尼聘为洛杉矶爱乐乐团首席客座,阿巴多离开伦敦交响乐团后,他接任常任指挥。托玛斯是善于指挥现代作品的指挥家,他的指挥追求线条的流畅,追求音响色调的变化,他指挥的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文、艾夫斯的作品,都有极出色的解读。他又是现代电子音乐的爱好者与推广者,经常指挥演奏佩罗坦、舒茨与斯托克豪森的作品。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42 PM
88、西诺波里  Giuseppe Sinopoli 1946—
       意大利指挥家,8岁始随家乡西西里岛的墨西那教堂中的管风琴师与唱诗班中的歌唱家学习音乐,稍大成为唱诗班中的歌手。15岁到威尼斯,1963年进马切鲁诺音乐学院,因其父希望他成为医生,又进帕多瓦大学医学系学习,获脑神经外科博士学位。1968年到达姆斯塔特,参加夏季在这里举办的现代音乐讲习班,成为斯托克豪森与马代尔纳的学生,70年代初成为马切鲁诺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电子音乐教授。1972年到维也纳,随指挥教授斯瓦罗夫斯基学指挥,3年后在法国洛瓦尔扬音乐节首次登台指挥,取得成功, 1978年又成功地指挥《阿伊达》而一举成名。 1983年起被聘为罗马圣契西里亚音乐学院乐团常任指挥,同年任爱乐乐团首席,90年代起又任德累斯顿乐团的常任指挥。西诺波利的指挥以精湛的理性分析与深刻细腻而见长,他诠释的舒伯特第八、第九交响曲,已成为经典;而他近年精心钻研舒曼、门德尔松、布拉姆斯、马勒与理查•斯特劳斯等人的作品,已成为诠释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奥交响乐作品的新权威。西诺波利对意大利歌剧,及至韦伯、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等人的德国歌剧,也有非常有价值的诠释。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44 PM
89、郑明勋  Myung—Whun Chung 1948—
       自幼学钢琴,9岁就在汉城爱乐乐团协奏下首次登台,然后移居美国。15岁进纽约曼内斯音乐学院,就学8年后又进朱利亚德音乐学院学习 3年,毕业后成为朱里尼的助手,在洛杉矶爱乐乐团任助理指挥。1989—1994年成为巴黎歌剧院的音乐指导,1990年为新落成的巴士底歌剧院第一个演出季揭开序幕,成为巴士底歌剧院乐团的常任指挥,现为圣契西利亚乐团音乐指导。郑明勋的指挥追求音乐的线条刻划,细腻而又精致,他指挥巴士底歌剧院乐团录制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因其细腻精致,与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恰成鲜明的对比。他作为梅西安的学生,经梅西安生前指点,成为诠释梅西安管弦乐作品的新权威。他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的《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与威尔第的《奥赛罗》,也有很高的评价。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46 PM
90、比契科夫  Semyon Bychkov 1952—
       俄罗斯指挥家,生于列宁格勒,年仅21岁就在苏联获拉赫玛尼诺夫指挥比赛第一名,并成为第一位与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合作的学生指挥。比契科夫后来赴美,成为美国密执安州大急流城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后被卡拉扬赏识,到柏林拜其为师。1985年一次因慕蒂取消演出的机会,他顶替上场,引起轰动,由此而引起注目,现为巴黎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更为重要的是,比契科夫被聘为柏林爱乐乐团的巡回演出指挥,他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获得佳评后,和这支著名的乐团录制了多部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以其全新的诠释引人注目。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47 PM
91、夏伊里   Rieeardo Chailly 1953—
        意大利指挥家,其父是著名的作曲家与音乐学家,曾担任过斯卡拉歌剧院的艺术总监。夏伊里从小随父学音乐,入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后,不满14岁就在“威尼斯独奏者”音乐会上任指挥,被舆论称为“带着指挥棒到世间的少年”。夏伊里先后拜佩鲁贾音乐学院的贝格里诺和凯吉阿纳音乐学院费拉拉教授为师,毕业后在米兰新歌剧院指挥马斯奈的《维特》首演成功,阿巴多聘他为斯卡拉歌剧院副指挥。1974年受芝加哥抒情歌剧院邀请,赴美指挥《蝴蝶夫人》,1978年又在斯卡拉歌剧院成功地指挥威尔第的《海盗》,从此成为世界一流指挥家。1982年,柏林广播交响乐团聘其为首席,紧接着伦敦爱乐乐团聘他为首席客座。1984年卡拉扬邀请他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1986年又被意大利波伦亚歌剧院聘为音乐总监。夏伊里对管弦乐色彩有天才的把握能力,他善于表现动态强烈和管弦乐色彩浓郁的作品,比如布鲁克纳和布拉姆斯的交响曲以及一些标题管弦乐作品。他对意大利歌剧也有天生的把握能力。夏伊里现在是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的首席。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49 PM
92、拉特尔  Simon Rattle 1955—
       英国指挥家,从小喜爱打击乐器,8岁就在一支青年乐队中任打击乐手,1970年仅15岁就指挥了利物浦爱乐乐团的第一次音乐会。1971年进皇家音乐学院学指挥,1974年参加普莱尔国际指挥比赛获第一名,1975年从音乐学院毕业任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助理指挥,1976年任利物浦爱乐乐团副指挥,1979年起任伯明翰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拉特尔被称为“21世纪的希望”,他带领伯明翰交响乐团演绎的一大批后期浪漫主义与现代振作品,都以绚丽的管弦乐色彩而获好评。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51 PM
93、普列特涅夫  Mikhail Pletnev 1957—
        俄罗斯指挥家,1974年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978年获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之后,就作为优秀的钢琴家而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以演奏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李斯特的作品最为闻名。1990年苏联解体后,他纠集优秀的演奏家,组成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是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罗斯诞生的第一个完全独立于任何政府和组织的乐团。普列特涅夫指挥他的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1990年11月16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演奏厅进行首演,1993年与DG公司签订了专属录音合同。普列特涅夫的指挥生涯是与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录制的柴科夫斯基全套交响曲与《曼弗雷德交响曲》,以一种全新的、更深入的诠释,而成为新的经典。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53 PM
94、菲舍尔 Ivan Fischer
        匈牙利指挥家,出身于音乐世家,25岁在科达伊基金会指挥比赛中夺魁后受聘于英国一些主要乐团任客座。1983年与钢琴家科奇什共同创建布达佩斯节日乐团,任音乐总监,目前还兼任辛辛那提交响乐团首席客座,并被柏林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等大乐团争相聘为客座。I•菲舍尔与科奇什合作在Philips录制的巴托克钢琴协奏曲获数次大奖,他和他的乐团已成为诠释巴托克新的权威。1994年,他在巴士底歌剧院指挥《费加罗的婚礼》也获轰动,被认为是指挥界的一颗新星。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55 PM
95、海莱维吉   Philippe Herreweghe(不详)
        弗兰芒指挥家,就学于根特大学,主学钢琴,在学期间因迷恋于巴赫的音乐而组建根特合唱团,得到莱昂哈特与哈农库特指点,并邀请其合唱团参加巴赫全套康塔塔的录音。1977年组建巴黎皇家教会合唱团,指挥这两个合唱团在演唱以巴赫为中心的巴洛克音乐基础上向古典主义甚至现代音乐拓展。他喜欢追寻“强烈的神秘色彩和多层次的立体效果”,认为弗兰芒民族比德国人更接近巴赫。海莱维吉是学者型的指挥家,他被称为诠释巴赫作品的新权威。他指挥巴黎皇家教堂合唱团、根特学院合唱团、巴黎香榭丽舍乐团演唱演奏的苏斯迈尔续完版莫扎特的《安魂曲》也得到很高的评价。
作者: wlx    时间: 2010-11-2 08:56 PM
96、扬颂斯  Mariss Jansons (不详)
        生于拉脱维亚的里亚,父亲曾担任过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指挥。从小接受音乐训练,14岁进列宁格勒音乐学院,除小提琴外专修钢琴与指挥。1969年赴维也纳,随斯瓦洛夫斯基深造,并在萨尔茨堡等地拜卡拉扬为师,两年后在卡拉扬基金会指挥比赛中夺魁。1973年应聘任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副指挥、穆拉文斯基的助手。1979年起任挪威奥斯陆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扬颂斯的业绩主要是与奥斯陆交响乐团合作的成果,他和这个乐团的合作有一种独特的清新与细腻,不仅表现在对格里格这样本土作曲家作品诠释的权威性,最辉煌的成果是对柴科夫斯基6首交响曲的全新诠释,这之后,他们录制的唱片几乎频频获奖。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0-11-2 10:31 PM
很好的资料,辛苦了!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0-11-3 10:37 AM
很多。。。一下子看不完。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1-3 10:00 PM
辛苦了!谢谢楼主!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0-11-6 09:06 PM
学习啦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