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非常符合我的取向!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生    时间: 2009-12-20 08:37 PM
标题: 非常符合我的取向!
“我一向是在乎系统声音的精致度。但是我越发感到,听古典音乐,精致度相对于其他方面,如丰润从容、实体感、密度、场面等,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     ------------这是我在某网站看到的一位玩高级器材人士的观点,我非常认同,并且也是这样努力的!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0 08:44 PM
听古典关键是在于音场要宽、音色等。所以,器材取向很重要要。初哥门喜欢听什么口形、什么蟋蟀叫几声。。。。。。。甚至为了多听几声叫声而不惜升级器材。。。。。。。太浪费了。。。
作者: J-M    时间: 2009-12-21 02:58 AM
听口型和蟋蟀(可能是青蛙叫)那应该是流行发烧一类
作者: x.l    时间: 2009-12-21 03:05 AM
我一向都不喜欢太过精致的声音.
作者: cuijj    时间: 2009-12-21 12:13 PM
听古典音乐,全频的平衡、厚度、密度、场面等最重要,精致是之后更高的追求。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09-12-21 12:22 PM
声音平衡就是正确的,没有什么好不好,也就是自己听着舒服,不会让人烦躁和反感就行了。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09-12-21 01:09 PM
这要看听的什么音乐,听音乐时是什么样的心态、角度。
我认为交响乐对器材的要求是比较全面的。没有好的解析力对进一步理解作品有影响,没有足够的密度和丰润则感染力会打折扣,没有好的控制力则会在重播大型复杂的作品时力不从心。

所以,听古典音乐没有“最”重要的指标。

对指标的偏好只是说明了个人在听古典时以什么方式理解。喜欢听对位、和声等织体结构的,可能会偏向于好的解析力和控制力;喜欢听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可能会偏向密度和丰润感。

以我来说,我的要求是声音要“纯”。这个指标从字面上理解,类似与“干净、无毛刺”,也有点像“高解析”和“好的控制力”。其实,我所说的“纯”是一个“解析”、“控制力”、“质感”、“密度”等综合起来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是建立在我个人对古典乐的理解和欣赏方式之上的,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

[ 本帖最后由 flightjinn 于 2009-12-21 01:11 PM 编辑 ]
作者: 马生    时间: 2009-12-21 01:28 PM
上星期又到星海音乐厅听了两场现场交响音乐会,其中一场的位置很佳,比与乐队同一水平稍高一点的中部座位。结果是再次印证了我的这种取向是符合自己要求的,是能像现场一样能听到充实的音乐效果的。
可能有人会提出,我们音响听的是CD,不是现场啊。我认为,我也不相信,正确录音并调教的CD,其录音、混音师会不以此为重要参考标准(不以此为标准的话我都不知他会以什么为标准了)!
不过话说回来,有人喜欢听音乐作品,有人喜欢听声音(意思是甚至与作品本身无关),从喜好而言都没错。事实上,现代音响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光“忠实”重播CD那么简单了,源自音乐的音响已出现了异化,其本身已成为声音再造的参与者,是乐器型器材。这就难怪有些发烧友会认为自己音响的声音比现场的还靓了。(在现场如果你闭上眼睛来听,情况会更加明显,离音响的所谓精致感根本搭不上边,这时有的是充实感、群体感、场面感,尤其是大场面时,乐器还会互相交织、融汇在一起,也不会有音响的什么细致的“分隔度”的感觉!)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09-12-21 01:41 PM
我倒觉得现场的声音是胜在包围感、厚重感、音乐表现力、渲染力和感染力上。而马生所说的“充实感、群体感、场面感”我不是很明白。
至于音响的精致感,好像和解析力不是完全画等号的。以前我听很多2、3百的耳塞,听到过几个可以用“精致”这个词形容的声音,但是根本谈不上解析力好。相反,我现在用的dr150完全和精致不靠边,解析力反而好。
话说回来,在某一个方面过分追求极致而忽视其他因素确实不是很好,这一点我倒和马生的看法一致,只不过马生着重说了一下精致感(解析力??)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flightjinn 于 2009-12-21 01:58 PM 编辑 ]
作者: 马生    时间: 2009-12-21 02:05 PM
我理解,包围感最好的应是耳机!
音乐或音响的形容词有时真的比较抽象,我也不知是否真的词已达意,而且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呵呵。我的意思,充实感是一种自然有厚度、实体感存在感较强的感觉(相对的是虚幻的、刻意营造的感觉);群体感是现场齐奏时各弦乐群等乐器群的声音,他们是一个一个很有整体感和密度感的;场面就不用说了,各声部齐奏时就能轻易感受的。............
至于精致的声音,个人觉得应是指一种非常细密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分析力高的小音箱中比较容易获得,但在大音箱中就会稍为逊色一些,现场交响乐中这种声音感觉不明显。

[ 本帖最后由 马生 于 2009-12-21 02:45 PM 编辑 ]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09-12-21 02:25 PM
看来马生的“充实感”和“群体感”加起来类似于我说的“厚重感”,“场面感”应该是指气势、力度、幅度一类的东西,大概理解了
其实现场的声音最大的优势,是让人听了沉浸其中(除非演奏得太糟糕),好的演奏甚至让人完全地享受音乐而忘记去考虑音响效果的好坏,这是真正的hi-end。
但我在追求接近现场的味道的音响器材时,我还关注它的解析力。能数多少声蟋蟀我不关注。我所理解的好的解析力是这样的:要听作品的整体效果的时候,各声部水乳交融、和谐平衡,整体感强、音乐性好;要仔细分析织体结构时,能够听出来各旋律线和和声。而这是我个人欣赏古典音乐的习惯。所以,我还是这么认为:音质取向和欣赏音乐的习惯有关。
作者: jp    时间: 2009-12-21 02:29 PM
现场听音乐,那种和谐、流畅、自然的感觉是音响所难以表现完美的。
作者: 马生    时间: 2009-12-21 03:10 PM
原帖由 flightjinn 于 2009-12-21 02:25 PM 发表
看来马生的“充实感”和“群体感”加起来类似于我说的“厚重感”,“场面感”应该是指气势、力度、幅度一类的东西,大概理解了
其实现场的声音最大的优势,是让人听了沉浸其中(除非演奏得太糟糕),好的演奏甚至 ...

理解上好像还不完全相同,并非气势、力度、幅度这么表面化的理解,它是一种存在感!。(所以有时音响/音乐那些形容词真是让人费解 ,建议JP还是应该定期开一些面对面的交流会,那样好交流些,也不一定要去白天鹅嘛

另外你所提到的“hi-end”,我不知道有没有完全的“hi end”这个定义,但从音展中听到的不少所谓也叫“hi-end”的系统出来的声音虽然确是靓,但也无法让我把它们跟现场联系起来,即使它们都应该具备了你说的那些要素。如果要说比较象的话,喇叭花的大型系统是一个,就是在播放母带直刻硬盘时的效果。
在听完上周星海演出,与朋友回家的路上,我们也在讨论类似的问题。我们觉得以前象Krell、Mark Levinson、Mcintosh等老牌子,在捕捉现场效果感受上的设计取向或许是正确的,而不是现在的现代“hi-fi”声。不过那些老牌子现在都得跟着市场走了,声音已变,那种旧声音现代人都会说“粗”了。(还有一个牌子BOSE,其声音还是比较有现场感的,但都已成为不合时宜的声音了

[ 本帖最后由 马生 于 2009-12-21 11:12 P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09-12-21 04:22 PM
现场音乐从来就不会给人特别精致、美化的感觉。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1 04:26 PM
十分赞同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9-12-21 04:44 PM
看了马生这个帖子很有感触。。。。。。晚上回来说说我的认识。。。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1 04:48 PM
搬好沙发,看Z版精彩的描述,但不要太晚了。我们老同志可是准时上床的。。。。。。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09-12-21 09:03 PM
俺真羡慕你们能够有资格在此争论现场与音响的不同,俺只知道听自己的音响.俺这小地方无法听到现场音乐会.................
作者: 马生    时间: 2009-12-21 10:29 P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09-12-21 04:44 PM 发表
看了马生这个帖子很有感触。。。。。。晚上回来说说我的认识。。。

期待!(我这块黄泥砖将要引出和田玉
作者: 马生    时间: 2009-12-21 10:36 PM
原帖由 jp 于 2009-12-21 04:22 PM 发表
现场音乐从来就不会给人特别精致、美化的感觉。

认同。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2 07:42 AM
Z版昨晚干什么?喝醉了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09-12-22 07:15 PM
我还是不完全理解“精致”的意思。我觉得如果按字面理解的话,现场的声音和“精致”这个词完全不靠边。但看马生的发言,又好像是指解析力、分离度一类的意思。就分离度来说,现场声音确实没有非常分明的分离度;如果说解析力,那就得看听者的听力水平和位置了。我在星海坐过f、b、a、i、g区,每个区的音响效果都有一些差别;从听者的听力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能够同时追2、3条旋律线的话,现场的声音还是有相当的解析力的,而且这个解析力似乎和位置有关(结合“精致”的字面意思,就是我说的“精致”≠“解析力”,这似乎和马生有一个共识,不知是不是)。至于听音数人数这个问题,我最靠前的位置曾经是a区4排,都听不出来如此明显的分离度,除非有一个人没演奏好(这就是我对数蟋蟀声之类的不感兴趣的原因)。
至于气势、幅度和力度,这个标准本来就包含有一种存在感。我认为没有存在感的气势、幅度和力度是单薄的。
hi-end这个词现在好像用来特指高档hifi。但按照以前某个词典的解释,hi-end的原意是指“让人深深陶醉到音乐中去,从而丝毫不会想起去考虑音质或音响效果的声音”

[ 本帖最后由 flightjinn 于 2009-12-22 07:53 PM 编辑 ]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09-12-22 07:42 P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09-12-21 03:10 PM 发表

……但也无法让我把它们跟现场联系起来……

原来马生是想让器材在音响效果上发出现场那样的声音
作者: 马生    时间: 2009-12-22 09:07 PM
星海最佳的位置应该是第9、10排的18、19位。我那天是10排15位,可以了。
正如本贴题目,上面的都只能代表我的取向和我所喜欢的声音。
很期待其他TX也谈谈这方面的感受,尤其是我们的Z版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09-12-22 10:15 PM
现场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声音,在响度上也要强过家庭音响,最重要的是,每一场演出都是不同的,有很多即兴的成分。可惜我们这里高水平的现场演出不容易见到,可喜的是厦门爱乐在郑小瑛教授的培育下,这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令本地的爱乐者得到很多教益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09-12-22 10:34 PM
原帖由 juncool 于 2009-12-22 10:15 PM 发表
现场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声音,在响度上也要强过家庭音响,最重要的是,每一场演出都是不同的,有很多即兴的成分。可惜我们这里高水平的现场演出不容易见到,可喜的是厦门爱乐在郑小瑛教授的培育下,这些年取得了很大的 ...
另现场音乐氛围好,音乐感染力强。
厦门很好,以前去过三次,感觉路宽人稀,卫生清洁,绿化很好。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09-12-22 10:36 PM
呵呵,我刚刚到桂林去了一趟,天气虽然寒冷,但是美景仍然不失魅力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9-12-23 02:30 AM
呵呵。。。昨晚喝得大醉。。。。不好意思。。。

其实就帖子观点来说。。我比较赞同马生的观点,但马生说的观点可能在一些小系统特别是一些音染较重的小系统中的感受不如这么深刻。。在一套表现全面的系统中音色也是可以做到很精致的,但这个精致并非刻意表现而是服务于整体的全面性。。。

首先一套系统出来的声音如果显得“薄”、“干”那么肯定是不会耐听的,声音的厚度很重要,而厚度来说。。就如马生说的“丰润、实体感、密度”。。这个很关键,很难想象干、薄的声音会有这种感觉,而这一切又是追求自然流畅的基础,耐不耐听,声音的自然流畅很关键。。其实现实中比如我们的说话还有小提琴等声音。。不一定音色很美但应该是自然的。。。而场面感不光是大部头的作品,其实独奏、清唱一样有场面感,就如听钢琴那种在听者面前演奏的临场感一样,如果系统形体感不够真实或者偏小,就会让这种感觉打折扣,还有重播音乐的那种具有说服力的权威性,这里面其实就包含了动态对比的强弱和速度还有形体感等因素,好的系统播放出的权威感有一种舍我取谁的自信,让人听起来很过瘾。。当中好的系统还有一个上佳的舞台感。。。就如音箱后搭建了一个宽阔的舞台,似乎音箱是静止的没有发生,而所有的声源发自音箱之后的舞台之上。。。

其实一套表现全面的系统即使放DJ音乐一样的可以很好听而不吵人。。即使在大声压下。。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理解和认识。。。。难免有偏颇之处。。。。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9-12-23 02:36 AM
其实我个人觉得诸如空气感、音乐厅的感觉这些。。其实都是为一个舞台感、系统重播的自信服务的。。。。就如在大的原则下,需要这些因素来构成。。。但没有十全十美的系统,就如也没有真正意义上中性的系统一样,我们听的是唱片。。而在听的时候觉得这个声音很真实就可以了。。。最起码听的时刻。。。当然来说小系统也有自己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于一种打动人的亲切感。。。因为人的需求是多变的。。。。就像美食一样,虽然有的人喜欢吃辣,但广州美食工艺的精、鲜美又是别有一番风味,让人难忘。。。。。
作者: 三哒不溜    时间: 2009-12-23 10:08 AM
这样的帖子是我喜欢看的!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3 10:15 AM
关于取向问题,我想也有主观性。不管是音响还是各个方面。
在美食方面,有的人注重美食的环境,有的注重味道,有的注重材料的地道等。
在交通工具上,有的注重交通方便上,有的人注重舒适上,有的注重气派上等。
在婚姻上,有的注重异性美观上、有的人注重文化上、有的注重其工作单位上,有的注重家庭背景上等。
我在音响上,注重音乐味上等。
以上观点,不知是否,请大家抛砖。。。。。。。。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9-12-23 10:21 AM
是的2009lg兄。。取舍有主观性,打个比喻就像美食的味道如音响系统的音色。。。。美食虽然味道各有千秋,但取材的素质的差异却是客观存在的。。就如生蚝,有的品种本身品级要高一些一样。。。当然好的厨师比如设计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用低一些的材料(喇叭单元)做出更好吃的东西。。。。。声音也是。。。音色千差万别,一般系统的表现上除了主观的音色判别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作者: jp    时间: 2009-12-23 10:33 AM
其实,音响和烹调一样,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评判标准。好的菜式不管做法如何,通常是以“爽、滑、鲜、嫩”来评价的,讲究色、香、味俱全,否则厨师的技艺就无从评判了。同样地,好的音响即使音色各异,但有些优点是共同的,例如低失真、低噪声、丰富的细节、良好的动态和瞬态等。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3 10:34 AM
是啊。最终的产品在哪里摆着,关键是在你本人选择上,掏钱买东西,最终的是你自己本人掏钱。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9-12-23 10:35 AM
原帖由 jp 于 2009-12-23 10:33 AM 发表
其实,音响和烹调一样,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评判标准。好的菜式不管做法如何,通常是以“爽、滑、鲜、嫩”来评价的,讲究色、香、味俱全,否则厨师的技艺就无从评判了。同样地,好的音响即使音色各异,但有些优点是共 ...


滑。。。。。想起了石斑。。。。。。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3 10:38 AM
原帖由 jp 于 2009-12-23 10:33 AM 发表
其实,音响和烹调一样,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评判标准。好的菜式不管做法如何,通常是以“爽、滑、鲜、嫩”来评价的,讲究色、香、味俱全,否则厨师的技艺就无从评判了。同样地,好的音响即使音色各异,但有些优点是共 ...
评判标准如何定,这个也是没有标准的。美食也一样,为什么有的大排档生意兴隆,而有的大酒店生意却一般。。。。。。。
作者: jp    时间: 2009-12-23 10:56 AM
没有标准,何来规矩方圆?这样还要厨师分级干嘛?不如说自己做的才最好吃?何来名店、名厨?个别现象不能说明问题,不要犯了逻辑上“以偏概全”的错误呀。当然,你认为大排档好吃只管去了,不过据说那里油、肉的品质没有什么保证,为健康起见,还是不宜多吃呀!
作者: x.l    时间: 2009-12-23 10:56 AM
各位的音响修为与对生活的体验,真是自叹不如.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3 11:28 AM
我是说音响总体上是没有标准的,特别是在音色上。但是在一些技术指标上,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起码设备要安全,不能发生触电事故。。。。。。
作者: jp    时间: 2009-12-23 11:35 AM
音响是有标准的,特别在音质上。测试指标好的器材不一定好听,但指标不好的器材就一定不好听!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3 02:10 PM
那我就问最后一个问题:请你提供一个最标准的搭配,较全面的。请给我们大家参考。。。。。。
作者: jp    时间: 2009-12-23 02:24 PM
标准的搭配?多少投资的?与其说系统搭配,不如从它的基础——器材开始吧。对于器材的客观评判标准,我前面已经讲过——低失真、低噪声、丰富的细节、良好的动态和瞬态,满足了这些标准之后,在此基础上再寻找自己喜欢的音色不迟。现在最大的问题的是,挑选者本身要知道什么才叫“低失真、低噪声、丰富的细节、良好的动态和瞬态”?这些物理上的指标反映在听感上应该是怎样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09-12-23 03:17 PM
看这贴到现在俺有些糊涂啦,现场几百人的一个交响乐队再怎么的也比一套音响系统强许多,音响系统单就音箱来说,再大的落地箱能有几个喇叭单元,比得上一个几百人的交响乐队吗?因此俺认为我们听的音响系统最多算是罐头音乐,没有必要争论谁是谁非。至于器材搭配的标准。。。。。。。哈哈那就看个人之爱好啦!!
作者: 文员一个    时间: 2009-12-23 03:24 PM
音响是很抽象的东西,通过互相讨论,也许能得到音响发烧的“绝对真理”,但讨论不要过激动哦~~~
作者: 悦仔    时间: 2009-12-23 04:29 PM
不错!心态一定要好,不然就失去玩音响的意义了!
作者: 面包超人    时间: 2009-12-23 04:31 PM
赞成LZ,一齐营造音响和谐社会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3 05:34 PM
万分赞同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09-12-23 09:53 PM
赞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有自己的标准,烧友讨论可能各执一词,不要轻易攻击别人的搭配,最后到底选哪一套,还是要耳朵收货的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4 07:08 AM
原帖由 jp 于 2009-12-23 02:24 PM 发表
标准的搭配?多少投资的?与其说系统搭配,不如从它的基础——器材开始吧。对于器材的客观评判标准,我前面已经讲过——低失真、低噪声、丰富的细节、良好的动态和瞬态,满足了这些标准之后,在此基础上再寻找自己喜 ...
财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关于如果确实有标准声音的搭配,目前,可请各位版主提供一个50万的标准搭配(最好昌业公司的代理产品,肥水不要流别人的田吗,这样大家也可以做一个裁判,听一下标准声音 ),如果50万还达不到,今晚我们几个发烧友在一起商量,一人买一件,各自保管,听时大家搬来,所以投资可达500 :lol :lol 万。。。。。。。。。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09-12-24 04:58 PM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4 08:25 PM
逗兄,今天我在单位加班,请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09-12-24 11:51 PM
今晚我们几个发烧友在一起商量,一人买一件,各自保管,听时大家搬来,所以投资可达500 万。。。。。。。。。以上是兄台的原话.兄台试想要是哪位烧友是家在重庆,又响应仁兄的提议买了对HIEND落地音箱,特沉的那种,拿回家保管,到时兄一句话想听啦........................哥几位纷纷搬出各自保管的器材,那位家在重庆的仁兄为您的一句话,大老远把那对音箱千里迢迢的搬来...............................一年一次还行..........要是一个月一次,那位仁兄还不就是 这一表情吗
作者: 2009lg    时间: 2009-12-25 11:01 AM
以上是开一个小玩笑。一个月来一次,那不是例假吗?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09-12-25 07:39 PM
哦.......明白啦!!是位发烧MM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