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百花园中一朵奇葩,与广东音乐,潮州音乐齐名广东三大乐种之一。
汉乐是客家先民早在晋安帝九年(公元四一三年)从中州辗转南迁。从“音乐随人”的客观推论,汉乐在粤东大埔县少有一千五百多年,即使是在宋亡前后才传入,亦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广东汉乐主要流行于粤东、闽西、赣南、台湾等客家地区和海外华侨客家聚集区。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人口集中的城镇都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如汕头的“以成社”、“公益社”始于晚清,广州市“潮梅国乐社”,新加坡“星州客属总会儒乐部”等,其中尤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历史以来汉乐演奏在大埔兴盛不衰,过去,几乎村村有弦馆,其中较有各气的有“茶阳同益国乐社”,湖寮“同艺国乐社”,西河黄堂“保定国乐社”,百侯“儒乐轩”等,素有“村村闻鼓乐”,“处处弄弦箫”之盛况,群众基础之广泛深厚,汉乐名家辈出,如:二十年代著名汉乐演奏家:何育斋、饶竞雄、饶托生、饶淑枢、罗九香、饶碧初、饶从举、罗协鸿、杨品宁、张友梅、杨云(女)等;六十年代后,又有管石銮、余敦昌、罗琏、李德礼、张高徊、罗德栽、饶宁新、杨培柳、罗曾优、罗邦龙、庄长江、廖东雄等,活跃在省、市、县乐坛,为广东汉乐的传承发展作出无私奉献和杰出的艺术成果。
大埔广东汉乐是既有中原音乐韵致又有本土特色的一个乐种,具有古雅优美,朴实大方诸特点,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中原宫廷音乐曲目和演奏形式。1981年和1994年先后由大埔县文化局、大埔县汉乐研究组、县文联、县汉乐研究会整理出版《广东汉乐三百首》、《广东汉乐新三百首》,起到了“抢救遗产”,“继承传统”的作用和贡献。在演奏形式上,按照传统演奏形式及不同用途,仍保留着丝弦乐(俗称和弦索),清乐(又称儒乐),汉乐大锣鼓(又称八音),中军班音乐,(主要用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庙堂音乐(主要是在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个类别。广东汉乐曲目丰富,形式活泼、色彩浓郁,世代相传,具有亟高的中国民间音乐发展史研究价值,民俗学价值,宗教学价值,是研究古代音乐的重要历史资料。
1962年,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上,罗九香、罗琏等大埔县汉乐手组成“广东汉乐代表队”五场音乐会专场,受到观众、音乐界和媒体的赞誉。省委宣传部为特别为“广东汉乐代表队”召开座谈会,来自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的领导和著名音乐人士一致认为,广东汉乐历史悠久、古朴优美、典雅大方,可称“岭南一支花“。为培育这支花,省主管部门即席批准在广州音专开设“汉乐班”。广东汉乐开始为逐渐海内外观众所认识和喜爱。
2004年大埔县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汉乐之乡”。2006年大埔广东汉乐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将进一步激励大埔广东汉乐的保护、传承、发展,大埔广东汉乐这朵奇葩将更加亮丽、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