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请教一二三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4-24 10:52 PM
标题: 请教一二三
进入《音乐大家谈》心情很愉悦,遗憾的是个人在音乐方面的知识极度缺乏,没有可以和大家相互交流的东西。那么,就请允许我从请教开始吧,诚挚地期盼能得到各们前辈的帮助,不甚感激!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4-24 10:59 PM
首先,请教的第一问题是:除了一些大的世界性的唱片公司如EMI、ORFEO公司外,当前的诸如ABC、风潮、妙音、柏菲、瑞鸣、雨果、雨林等公司,如果就从发烧唱片的角度来讲话,哪一些公司出的唱片录音较合适HIFI欣赏,这些公司有没有一些自己录音方面的特征?
作者: jp    时间: 2009-4-25 02:18 PM
如果从发烧的角度,你提到的这些公司都比较发烧,但要做到既发烧又有音乐味就不容易了。在这方面,DECCA、WINDHAM HILL、ROUNDER、VERVE、OJC等都不错。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9-4-25 09:59 PM
高兄说的这些公司从发烧角度说不错。。。声音制作处理的都很hifi,但抛开音乐本身要说录音制作的水平还是欧美的公司。。。哪怕是流行音乐。。。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4-26 11:23 AM
谢谢两位版主,欧美公司的录音制作的水平的确是没得说,但欧美的CD价格也老贵了,加之个人的欣赏水平似乎还到不了那份上,所以目标一直还是国内公司出的唱片,好似相同的地域文化在理解和投入上要来得直接些。。。还过,国内的公司我也是不知道各家的录音水平和风格,不知是否可以沟通一下,让我等购碟时也弄个明白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4-26 11:27 AM
顺便向各位打听一下,我看爱乐兄等同好似乎在淘宝的李源店搞了不少CD,不知这家店的信誉值得信赖否(我在的这个地方盗版软件满天飞,花钱还不落个好)?
作者: jp    时间: 2009-4-26 11:49 AM
原帖由 高宁 于 2009-4-26 11:27 AM 发表
顺便向各位打听一下,我看爱乐兄等同好似乎在淘宝的李源店搞了不少CD,不知这家店的信誉值得信赖否(我在的这个地方盗版软件满天飞,花钱还不落个好)?

李源的店还是不错的。
作者: jp    时间: 2009-4-26 11:55 AM
ABC公司的录音借鉴外国的做法,声音比较大气、均衡,但感觉这家公司不少出品都有炒作的倾向,而且有的还有版权问题,所以印象不佳。风潮、妙音、柏菲、瑞鸣的录音比较夸张,我个人不太喜欢。雨果的录音还算不错,比较均衡,稍嫌干瘦一些。雨林的比较发烧,但不算很夸张,可惜没有什么好的出品,都是以口水歌为主。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4-26 04:02 PM
原帖由 jp 于 2009-4-26 11:55 AM 发表
ABC公司的录音借鉴外国的做法,声音比较大气、均衡,但感觉这家公司不少出品都有炒作的倾向,而且有的还有版权问题,所以印象不佳。风潮、妙音、柏菲、瑞鸣的录音比较夸张,我个人不太喜欢。雨果的录音还算不错,比较 ...

谢谢JP,三言两语就让我等受益匪浅了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9-4-27 11:31 AM
原帖由 高宁 于 2009-4-26 11:23 AM 发表
谢谢两位版主,欧美公司的录音制作的水平的确是没得说,但欧美的CD价格也老贵了,加之个人的欣赏水平似乎还到不了那份上,所以目标一直还是国内公司出的唱片,好似相同的地域文化在理解和投入上要来得直接些。。。还 ...


其实高兄还可以看看这家的CD,http://shop34249529.taobao.com/   ,飞龙在天,价格不会老贵了,比其他店铺更公道。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9-4-27 11:44 AM 编辑 ]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9-4-27 11:55 AM
原帖由 jp 于 2009-4-25 02:18 PM 发表
如果从发烧的角度,你提到的这些公司都比较发烧,但要做到既发烧又有音乐味就不容易了。在这方面,DECCA、WINDHAM HILL、ROUNDER、VERVE、OJC等都不错。


个人觉得TELARC, SHEFFIELD Lab,TAECT,CHESKY公司的唱片也是做到了音响性和音乐味兼而有之。在以后我会推荐我的一些收藏,好唱片当然要和大家共享。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9-4-27 11:57 A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09-4-27 01:27 PM
同意小肖的意见。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4-27 02:04 PM
原帖由 小肖 于 2009-4-27 11:55 AM 发表


个人觉得TELARC, SHEFFIELD Lab,TAECT,CHESKY公司的唱片也是做到了音响性和音乐味兼而有之。在以后我会推荐我的一些收藏,好唱片当然要和大家共享。

期待小肖兄的推荐,用好唱片与我等共享!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09-4-27 03:14 PM
民乐我比较喜欢雨果、风潮出品的,不仅作品不错,录音也还算国内较佳的,我在“国乐飘香”一帖中已有介绍。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4-27 05:28 PM
好的,谢楼上各位。
      其次,请教第二个问题:从发烧性价比的角度上讲,大约选择什么价位的CD软件较为合适。这个,有些朋友说几十元也可,有些说是最好上百元几百元的才行。。。晕。。大家别笑话啊,实在是无奈,在我们这小地方,有时候花几十元和上百的钱弄来的CD区别不大(当然也有不错的,但谁也说不清是正版或盗版)

[ 本帖最后由 高宁 于 2009-4-27 05:31 P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09-4-27 11:12 PM
国产发烧碟40-60左右,另外宝丽金古典中价碟大约60元左右,可留意DECCA、PHILIPS、EMI这几个品牌。初入门可以一些唱片购买指南,《音响世界》就出过一本。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09-4-28 09:08 AM
网店的CD还没有买过,我们这里中价的差不多要70,还是广州那边便宜些。初入门多听曲目,象Philips的小双张之类的值得一买,录音过得去,价格也实惠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4-29 11:46 AM
谢谢,这样在收藏上就稍有些眉目了。还希望能看到各位前辈关于适合初入门收藏碟片的推荐才好,内涵较高的软件以我现在的水平怕是也听不出个之所以然来了。
作者: J-M    时间: 2009-4-29 05:40 PM
JP版主也喜欢听OJC公司的爵士吗?去年我狠买了不少,都是很棒的室内录音。
作者: jp    时间: 2009-4-29 10:54 PM
非常喜欢,很多是经典之作。
作者: vincent_he    时间: 2009-4-29 11:19 PM
就是买CD比较麻烦!
不是说现在有什么高仿碟,我们这种新手根本分辨不出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要找个放心的店太难了。
作者: jp    时间: 2009-4-29 11:37 PM
李源店还是让人放心的。另外淘宝上还有一些卖原盘的,价格也是可以的,例如OJC清货时只要十多元,如果照原价买,也差不多要近百元一张了。
作者: jp    时间: 2009-4-29 11:42 PM
高仿碟主要是针对一些热门碟的高级盗版碟,所以你看到一些热门碟如DG的古典、NANAH JONES、PINK FLOYD、EAGLES的唱片以很低的价格出售,那基本上是高仿了。爵士一般很少高仿的,除了少数现在几个当红明星的专辑外。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5-10 11:22 AM
学习了。。。
请教一下各位前辈:近日欲入手瑞鸣公司的《伶歌》,看了一下有好几种版本,有普通版的、XRCD 的、德国版的,烦请指导一下哪一种版本要好一点?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9-5-10 11:28 AM
呵呵。。高兄好,我是买的普通版,觉得已经够了。。据说德国版制作还要好些,只是个人觉得意义不大了。。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5-14 11:21 AM
谢zmalan兄解答。
近期在淘宝李源处弄了几张碟,其中童丽《爱在何方》(妙音)和陈洁丽的《醉花荫》(雨林)录音好像不太好,中低频段裹在一起,稍显得浑浊而絮乱。不知是D版还是有入手这两家公司碟片的朋友也有相同的感受?

20090514363-小.jpg (48.58 KB, 下载次数: 205)

20090514363-小.jpg

作者: jp    时间: 2009-5-14 11:23 AM
应该不是盗版。雨林、妙音我都听过,感觉录音还可以。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5-14 11:25 AM
这样说来,可能还是我的听音环境没有处理好,谢谢JP
作者: wudy0114    时间: 2009-5-14 01:20 PM
个人觉得,过分追求“发烧碟”意义不大,本人也曾为此走火入魔,也曾为自己没有一对“金耳朵”而沮丧万分。听过一个故事,在一次HI-FI欣赏会上,主持人放完一张发烧片后问场下听众有没有听到异常的声音,场下无人应答,过了好一会才有个人迟疑地站起来,说好像听到什么东西掉到地上的声音,主持人马上大赞其人是金耳朵,说在录唱片时确有一位演奏员的谱纸掉到地上了。其实,制作发烧片,除了录音器材要好以外,无非是在录制时将灵敏度调高而已。想想看为什么以制作发烧片闻名的TELARC, CHESKY等公司在世界唱片大厂的排名里并不靠前就知道了。一张好唱片,除了指挥、乐队、录音设备都要好以外,关键要能录出音乐的“味”来,要能表现出作曲家在这首曲子中所寄托的情感来,,要能渲染出现场的气氛来,这才是更重要的。早期的富特文格勒的录音连声道都是单声道的,根本谈不上发烧,但那绝对是珍品。
    不知道楼主同意我的说法吗?

[ 本帖最后由 wudy0114 于 2009-5-14 10:05 P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09-5-14 01:37 PM
是的,一直以来我都很少买所谓的发烧碟了,人为地“制造”发烧元素,会破坏音乐本身的和谐。
作者: 高宁    时间: 2009-5-14 04:30 PM
原帖由 wudy0114 于 2009-5-14 01:20 PM 发表
个人觉得,过分最求“发烧碟”意义不大,本人也曾为此走火入魔,也曾为自己没有一对“金耳朵”而沮丧万分。听过一个故事,在一次HI-FI欣赏会上,主持人放完一张发烧片后问场下听众有没有听到异常的声音,场下无人应答 ...

完全同意,学习了!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