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小空间如何得到饱满宽广的声音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8 10:48 PM
标题:
小空间如何得到饱满宽广的声音
小功率、小喇叭、小空间,却妄想得到饱满的音像与宽广的音场、低频与中频的量感也很丰富?想骗谁!如果真能这样,那么大功率、大喇叭、大空间起不是都白搭了?如果您照我的方法做,我保证您一定可以在小空间内,利用小功率扩大机与小喇叭来得到中频与低频都很饱满的声音,而且,高频也不会刺耳。总体来说,那将会是一种中、低频饱满、高频清楚而不刺耳、音像、定位历历在目、整体平衡性相当好的声音。
软调空间加喇叭摆位就可以
或许有人会开始怀疑,我刘某人不知道又要玩弄什么把戏?是否要我们花大钱整治空间、更换昂贵的器材,否则怎么能够得到那幺好的声音。我向您保证,您不须要更换器材,也不须要花大钱就能够得到我所说的效果。您所要做的就是复习我以前所讲过的“软调空间”以及“喇叭摆位八法”。然后,再花一点点小钱就大功告成。
先说这一点点小钱是多少,要怎么花?这一点点小钱我估计在5万元台币以下(以五坪小空间来算)。花在哪里?花在请木工师父将房间的四面墙壁钉上石膏板或希酸钙板。为什幺要钉石膏板或希酸钙板?因为在四面水泥墙上再钉一层石膏板或希酸钙板之后,会让您的空间由硬调子变为软调子。而软调子空间是让声音好听的第一步。
请木工师父钉板子要多少钱呢?以目前的行情而论,钉石膏板一尺宽约800元台币(高度都是固定8尺来算),钉希酸钙板比较贵,一尺约1,100-1,200元台币。这二种板有什幺不同呢?石膏板怕潮,希酸钙板不怕。二者都是防火材料。那种板对声音比较好?老实说,我只用过石膏板,所以无法给您答案。我想,如果府上不是淹水区,您用石膏板就可以了。石膏板要怎幺钉?很简单,木工师父会先在水泥墙上以角材钉框,然后再覆上石膏板。要注意的是石膏板与水泥墙之间的空隙要铺比较重磅的玻璃纤维棉。铺上玻璃纤维棉的用意是要吸收空腔里的振动声波,您不必塞得满满的,只要松松的铺上一层就可以。
四面墙应该至少一面会有窗,一面会有门。反正在钉石膏板时就是避开门、窗去钉就是了,木工师父会帮您钉的很美观才对。钉完之后,看您喜欢什幺颜色,再请油漆工或木工师父代劳上漆,这样就大功告成了。当然,如果您预算足够,最好是将窗子加强,再做一层铝窗以隔绝噪音,甚至换过隔音效果比较好的气密窗也行。要知道,户外噪音强度如果能够降低10分贝,胜过将100瓦扩大机换成1,000瓦。就这么简单,我们就可以将原本硬调子的空间转变成软调子。至于天花板与地板,就暂时维持原状,不必去管他。当然,如果您愿意照“刘氏好声歌”去做,那将会更好。不过,这可不在5万元台币预算之内。
长边摆法加近音场正三角形摆法
软调空间转换达成,接着我们要复习“喇叭摆位八法”。这次,我们要用的是近音场的“正三角形摆位法”。首先我要说明正三角形摆法的好处。通常,我们会用正三角形摆法,就是想避开空间因素的影响,以及想要靠近喇叭,节省扩大机的功率这二个原因。先说避开空间因素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房间中都会有驻波,小空间尤然,而要消除驻波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者,小空间中从二侧墙反射过来的反射音既多且强,这会产生定位飘移以及声音刺耳的副作用。如果我们把喇叭往房间中央摆,让二支喇叭远离侧墙(请考虑长边摆法加上正三角形摆法),这样一来侧墙的反射音就会大量减少。再来说到节省功率。您知道吗?如果我们想要让声音听起来一倍大声,那幺我们扩大机的输出功率就要大十倍才行。一部50瓦的扩大机与500瓦的扩大机价差有多少?还有,声音的强度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想想看,如果我们能够更接近喇叭来听音乐,那幺,我们岂不是可以用比较小的扩大机听到一样强而有力的声音强度(跟比较远距,更大功率相比)。
不必担心,音场既实体且宽广
在此,读者们或许会有一个疑虑:聆听位置距离喇叭那幺近,耳朵所听到的岂不都是二个喇叭分开来的声音?绝对不会,您所听到的将会是喇叭消失无踪,整个音场在喇叭后面再生的声音。不过,在此我要请读者们特别注意:所谓正三角形摆法并不是要您一定将聆听位置与喇叭摆成正三角形,而是以正三角形为出发点去摆,通常我会倾向聆听位置离喇叭更近的摆法。换句话说,就是将喇叭摆得更开一些,人离喇叭更近一些,这样通常可以求得更好的音场。而且,不要担心音场会小小的。相反的,这种摆法所呈现的音场可能会比您原来的还要大。就是这幺简单吗?花一点小钱让空间转变成软调,然后再以近音场的正三角形摆法摆喇叭,凭这二个动作就可以在小空间里,用小功率扩大机、小喇叭求得饱满的中频与低频?而且高频不会刺耳?整体声音会很平衡?没错!甚至您会得到结实庞大、密度比以前还高的音像。至于定位感,无疑将会更好。事实上,我在杂志社的聆听室内就只用一对B & W CDM 7喇叭、一部Primare" class="t_tag">Primare A-20综合扩大机加一部Sphinx Myth 9 CD唱盘,这样就得到前面我所说的声音。
不要当音响冤大头
长期以来,论坛一直强调聆听空间以及喇叭摆位的重要性。不过我们也知道许多读者根本懒得动手去试试看,而宁愿花大钱去更换器材或线材。其实我们并不反对您换器材,不过我们认为您应该在换器材之前(之后当然也需要),先试试各种不同的喇叭摆位,它一定会为您带来不同的声音。如果喇叭摆位试过,能够再将自己的硬调空间转换成软调(像我所言花小钱就可以做到),这样声音一定没有不好听的道理。我深信,只要您肯动手去摆喇叭,肯动脑去思考,您的声音一定会越来越好听。反之,即使您用了几百万的器材,也只是别人背后指指点点的音响冤大头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9-12 02:15 P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08-9-9 09:01 AM
近场摆位的方法是获得好声音的捷径,我一直强力提倡的,但肯接受我意见的恐怕不多。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10 12:23 PM
谁说的,我就接受了!!!!!!
作者:
jp
时间:
2008-9-10 01:14 PM
哈哈,真的?你是如何摆位的?
作者:
芍药
时间:
2008-9-10 06:32 PM
我目前小卧室就是这样摆位的,虽然墙没有处理成软调,但小卧室有大床,等等杂物,摆得乱七八糟的,也能获得不错的音场与定位,当然每人的环境不尽相同,能有独立的听音空间还是好些的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10 09:12 PM
我就是在房间的长边用的
是近音场的“正三角形摆位法”。效果很好,唯一牺牲了一点音场的纵深感而已!在短边用这种摆法声音的密度更大,中频更厚更甜,但是声音的轮廓线条丢失比较多,不如长边摆法全面。这是我的个人感受,不知JP以为如何?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9-12 02:10 PM 编辑
]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12 02:11 PM
玩音响已有九年之多了。 从最开始几个人摸索着装土炮音箱,IC扩音机,到今天Rowland,Krell,Mark Levinson,MBL,ATC……已是朋友们的掌中之物,我亲眼见到大陆hi-end音响发展的历史;自己也由一个发烧初哥,一步步“玩而优则写”,“玩而优则造”,最终创办了“关氏”,——中国大陆上第一个“欧美式车房小厂”。 但是,是否说,今天大陆几大都市的发烧友,不少人买得了发烧级的器材,便可以一步登天地登堂入室,掌握到hi-end之真谛了7 然乎不然。 事实上,我接触了无数的发烧友,听了无数音响系统,坦言之,能够掌握音响配搭门径的,调理出令人满意的声音的并不多。大其是一些复杂的大型hi-end系统,往往非常难以调理,拥有者也常常迷惑于其中,搞到最后,自己也不知要什么。 面对着这些发烧大侠们的舍身忘我精神,有时真不知让人说什麽好。我想,应该把自己的看法贡献出来,庶几对各位有点参考价值 喇叭
先讲喇叭。 喇叭是一套hi-fi系统的喉舌,也是hi-fi系统中,个性最鲜明的一环。看一位“发烧友”如何挑选喇叭,立即就可以明白其人的hi-fi修养功力,乃至於洞悉他的经济能力,居室条件,家庭关系……信不信? 在发烧圈中,有句调侃之谈——挑选喇叭如同选择老婆!(对于女发烧友来说,反之) 这句话,真真把喇叭的个性,以及发烧友们对于这种个性的又爱又恨的感情,描摩得入骨三分。 世上喇叭何其多! 每间屋内只能放一对。 任你如何豪富,拥有多少名器,同一时间你只能享受一对喇叭开声。而任何发烧友,都摆脱不了喇叭带给你的烦恼。 上帝真公平。 再讲下去,还有…… 留给大冢想了。 现在讲一下最重要的:在玩音响的各个阶段,如何选择一对合心水的喇叭?或者反过来说,如何避免选错喇叭,烦恼无穷? 在我看来,选错了喇叭,不合心水,绝大部分是由于不了解喇叭的个性,同时也不了解自己的个性(细想想,真正了解自己吗?)。到得音响店,看得合眼缘,尺寸、价格合适就买下,搬回家中,如果此人闭聪塞明、杜门谢客,就此长相厮守,好好在家听音乐,倒也无妨。怕只怕交上几位“损友”,看得几本杂志,看人家的喇叭貌若天仙,身如钟馗,据说“声如出谷黄莺,或如江河澎湃”,只是或在外地,或为前辈高人,并不见客(死无对证),於是发烧友的想像力得以充分发挥。回过头来,看自己家里这一对,左看不入眼,右听不顺耳,于是…… 换了之后呢? 如果和想像的差不多(或此人欲望不太高),那倒不错,就此天下太平,等待下一次“地震”。 如果和想象的不一样,(极为可能,因发烧友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人云亦云),大事了!修养好的,秘密请几位死党来参谋,看看有无起死回生的招数,补救一下,例须花钱买线,换扩音机,大约照买喇叭三倍开销就差不多搞掂,包括请人吃饭。修养差的就不行了,将厂商、音响店老板及杂志写手统统问候一通之后,或自行诊治,或帮衬江湖郎中,拆、改、摩、偏方草药,不弄到呜呼哀哉不已。几位“损友”,就此绝交,一套宝贝家生,分香卖履,扫地出门,就此一了百了。虽然痛快,岂不冤哉! 有些人最容易责怪音响店,责怪杂志,以为人家误导。其实,每个人耳朵的感觉,真的不一样,有时区别极大。所谓“各花入各眼”,再加上周边器材,房间特性,造成了 hi-end系统的千差万别。真实想开一点,这正是玩hi-fi引人入胜处。但作为 hi-fi写手,评论器材时虽然隐恶扬善在所难免,对于器材个性,酸甜苦辣,总该有个明确结论。燕瘦环肥,纵然都是绝代佳人,个性却迥然不同。否则,统统套用“靓声八股”,缮稿一百篇,又有何益,徒然曝其无能而已。 然而,仅用文字,来确切表达器材(尤其是喇叭)的个性,确实非常不容易。真正有水平、负责任的写手,常常感到下笔的困难。经过多年的思考,我现在提出一个用现存的经典器材作参考,谱系化的器材个性描述手段,将典型的喇叭分为几个系统,其他的喇叭,各自可在谱系上找到参考位置。这样,可以尽快使“初哥”了解喇叭的个性,以及不同预算下的实际配搭选择,就比如说介绍某个女孩子,可以说她长相像某某明星,但气质上又有点某某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明白了。
这里列举了许多发烧圈中大家熟悉、常用的书架型音箱。为方便表达我的意思、省略了其他不少优秀的喇叭,只用英国书架箱中有代表性的三种:Tablette、3/5A、 SL6为核心,编了这个谱系。每一位发烧友,尽可按照这个格式,将自己的心水喇叭,编入谱中。 这个谱系中,上、下各表示器材的价位,当然了,一分钱一分货,也就基本上说明了声音的水准,这容易明白。不多说明。 请注意,从我的中性标准——Rogers LS 3/5A (新型bi-wire玫瑰木),向左为ProAcTablette,向右为 Celestion SL6。向左为“活跃”,向右为“稳重”。 这三对喇叭仔,我听得都很久(现在手边同时有3/5A和Tablette II),它们的声音水准其实在同一水平,价格也相近,又都有十年以上悠久历史,是血统高贵的长青树,它们共同代表了“英国声”。其实,如果推荐给读者,任选一对也不会错。 但如果有选择余地的话,请发烧友们,在同时、同地、同一套系统、软件,认真地比较一下三对喇叭,必然会对自己的发烧经验,大有裨益。 具体说,像我自己,主要听3/5A,系统也是和3/5A最匹配。一换上 Tablette,立刻变得“活跃”了,就是说,中高频的量感增加,细节多,音场大,弹性感增加,整体来说,声音显得“快”和“活”。 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完全是口味问题。 熟悉了这三种喇叭仔,“Hi-Fi大学”的文凭你便拿到手了! 从此,举一反三,选择书架箱再不是难题,有朝一日发达了,在大屋玩大喇叭,道理也是一样。 最後,出几道题试试你。 一位“初哥”,喜欢SL6,又觉得还贵,同时买不起大力后级,怎样选择? (答案是Celestion C3 ) 一位3/5A的用家,喜迁大屋(200尺),想全面升级,但要完全保持3/5A的韵味,不准备换扩音机。 (答案是5/9) 同上情况,想全面升级,改善3/5A不能大爆棚的情况,有能力同时买hi-end扩音机。 (答案是ATC SCM-20 ) 一位Tablette用家,喜其音场开扬,但嫌其中高音薄、利,准备再花钱,升级喇叭。 (答案是ProAC Response Two) 一位发烧豪客,有钱但房间只200尺,喜欢3/5A的音色,又嫌其音场,分析力未够顶班,想一次过买对喇叭不再换。 (答案是Ensemble Reference )
扩音机
自从CD取代LP成为主要讯源之後,扩音机中,后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 一方面,相对於LP系统的千变万化,各种CD机的区别,确实小得多。前级,在LP时代,因为唱头输出的讯号要靠前级中RIAA均衡放大,才能形成正常的平衡,所以“前级是头脑,是心脏”。玩家们的心思,一大半要放在选择、调校唱盘、臂、头和与不同牌号的前级的配搭上,整套系统的音色,动态,全靠前级把握,生死攸关。而现在, CD机、解码器的输出,是标准的 line out,可以直驱后级,前级的地位于焉大大下降,甚至出现了各种无源前级,数码音量控制等方式,前级成了“盲肠”,有也好,去掉也无妨! 另一方面,喇叭的染色越来越低,hi-end圈中口味渐趋清淡,由追求厚味、浓郁的音色,渐渐变为追求通透开场的音场,层次感和时间速度感。喇叭的相位、平衡度,音场表达能力,越来越被重视,付出的代价就是效率也越来越低,越来越难驱动,能量感偏薄。过去时代的喇叭,自身染色(或曰:韵味)重,效率高,格当容易驱动,不甚挑拣功放;也因为染色重,透明度差,任何功放,只要能推动它,音色总差不多。换言之,功放、音质、音色上的区别,在旧一代喇叭上,难以分辨。想深一层,这也许正是当年晶体机一出现,便迅速取代胆机的原因之一——喇叭口味重,掩盖了晶体机薄、硬的声底;而胆机的圆润、通透和空气感,在当时的喇叭中也无从分辨。 现今不然了。 在分析力奇高,染色甚低的现代hi-end喇叭系统中,质素凡庸的大路货色功放,(无论是晶体、FET,还是胆机)音质、音色上的瑕疵暴露无遗;驱动能力上的单薄,也无法满足hi-end喇叭的惊人胃口。现今发烧友常说,改换一部高质素的功放,即可使全系统全面改观,确实如此。玩功放,研究各种功放和各种喇叭的配搭,成为CD时代hi-end圈中主要话题之一。 所以,明智的资深玩家,在选择喇叭时,必定同时考虑到用哪一部后级来推它;评价喇叭时,也要为其选择到“最佳配偶”,再作结论。 Hi-end圈中常说某某喇叭要用某某扩音机,某某喇叭必须配胆机,否则声音不佳等等,都是指这种问题。 粗略来讲,一个音响系统的声音水平,排除房间因素不论之后,其音场表现,音色风格,大部分由喇叭决定(包括喇叭质素,合理摆位两方面)。层次感,分析力,喇叭与后级同样重要。动态主要靠后级(包括“硬动态”——即最大与最小声之间的动态,和“内动态”——即中小音量时乐曲的细微动态。) 从讯系到喇叭,环节越多,接口引起的染色和透明度损失就越多,所谓“线越多,线味越重”,“系统越top,换线的效果越明显”,即此之谓也。 到了实际建议的时候了。 倘若已选定一对英国书架箱,如何配扩音机? 如果你是仅取英国喇叭的音色韵味,来做背景音乐、AV用途,那不必论了,配部晶体管AV扩音机即可。 如果是“中等程度发烧”——二万元预算,已在3/5A或 Tablette上花了 8000元,剩下的只有两种选择:买英国合并机或买平价大陆产胆机。 英国合并机,牌名信誉较佳的有Audiolab 8000A, Mission Cyrus Two, Musical Fidelity A-1等,其他不少英国机也有不错的声底。一般来说,英国合并机不尚花巧,朴实耐用,体积小,节约空间。如果家中拥挤,有小BB,苦中作乐的发烧友,选英国合并机是不错的。英国合并机另一优点是接口较多,多数甚至还都有LP档,如果要接卡座、听FM,听点普通LP,选英国合并机是不错的。 Audiolab 8000A, Mission力水较强劲, Musical Fidelity A-1柔润丰满,声底较慢,另外,后起之秀的Rega也很不错。 近几年来,大陆产制胆机形成了热潮。正像本人预期的那样,利用大陆生产灯胆之便,就地取材,胆机的价格可以降至极有竞争力的地步,重新回到普罗发烧大众家中,再不仅是少数发烧富豪独享之物。大陆产及港产胆机目前已在发烧友中取得了初步成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品牌形象、声音质素、销售管理、品质耐用等方面,尚须有志之士进一步努力,珍惜得来不易的声誉。经过几年艰难曲折,留有下来形成自己风格的,基本上有北京的“关氏”、深圳曾德钧设计的“新声/维克斯/极典”,香港的“怡通”、“丽珊”,珠海的“斯巴克”等。 现今中国发烧友有福了。中国胆机不但复活了,而且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位不难选择一款国货胆机,以低廉的代价,实现胆机之梦。 一般来说,国产胆机以价论声都算超值之至。价格其实不是主要问题。选择上,我认为首先是牌名信誉,是否有长期、稳定的营销和售台服务。其次是声音特色,这点要结合自己用的喇叭,自己的口味,“各花入各眼”。最后,整机的造型,使用是否方便,坚固耐用性,灯胆来源,以及器材的二手价值,也要一一考虑,只要把这些方面考虑好了,买一台国产胆机,是进入hi-end音响殿堂的捷径。 最后,谈谈欧美名厂名器级扩音机。有条件的发烧富豪,买一套名器级前後级,自然是又有得玩,又有得看。很能满足心理。但讲实话,一套重量级hi-end名机,如果要买得不后悔,是不容易的。由于种种原因(性能价格比、售后服务等问题),欧美胆机在大陆几无市场,极品器材反而是晶体机的天下。所谓“美国数大名厂”,各有一定拥趸。如果阁下想问津这类名器,最好先结识一些用家,听熟其声底,然后在同时展示几种名机的hi-end精品店,仔细比较,再作完局。一般来说,Rowland声音浑厚丰满,气度宽宏, Mark Levinson精确条理,稳健干练;Krell霸气十足,力发千钧,Threshold超脱恬淡,高雅文静,……虽然都是一流名机,个性风格是很不同的。以上所说,也仅仅是个人印象,供各位参考。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9-28 12:31 P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08-9-12 02:49 PM
其实短边摆法还是有其优势的,音场的深度更为明显。声音的轮廓线条丢失比较多?我倒没有遇到这种问题,试过把音箱稍微内拗吗?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12 03:19 PM
没有。今晚回家就试试!
作者:
ZHULIANJUN
时间:
2008-9-12 03:35 PM
标题:
我的摆法
上星期六到昌业见识了音响哲学h1的效果,也看到了他们的音箱摆法。回来后按照他们的方法试验了一下。
先介绍我的房间,内在尺寸长5.1米、宽4.2米,高2.7米。房顶全部二次余数扩散板,侧墙订制了专用的吸音海绵。后墙书柜,放满书籍和唱片、碟片。地面是地毯。目前器材:功放:MELODY的H300B,音箱:天郎SYSTEM10以及AE2,CD:马兰士DV9500。信号线:AQ科罗拉多线。喇叭线:至高2号。
原来摆位:音箱放后墙位置,与侧墙平行。听音位置在三分之一。听人声集中点较好,但交响乐一塌糊涂。
在昌业回来后,把音箱放在房间的三分之一位置,并稍微内凹15度左右。听音位置后移到最后,基本与音箱成正三角形。重大发现是音场深远了很许多。乐器的定位清晰,同样的音量仿佛输出功率增大了一倍。要知道这是300B的胆机的效果。300B的弱势项目交响乐也显得有板有眼,音场和定位大为改善。人声和弦乐的表现更不用说了,这是他的强项嘛!
作者:
jp
时间:
2008-9-12 03:50 PM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12 05:04 PM
接上篇
讯源 现今主要讯源,都已是CD系统,故此这里只讲CD机和解码器。 事实上,CD机系统,是发烧友最多困惑的一环。 其他hifi环节,喇叭、扩音机、线材……“一分钱,一分货”的定律,基本上能印证。 唯独CD系统,售价和声音,唉! 我听过许多hi-end数码系统,声音很好。 但我同样听过许多高手,用非常平价的CD采统(甚至像CEC 891这样的实惠机),也调理出很好的声音。 大家记住几个基本原则就行了。 贵价的CD系统,一定比同厂的低价机好。好很多?还是好一点点?你自己听好了。 Philips CD驱动系统,至今仍是“音乐感”的保证。换言之,用Philips系统,至少不会出“恶声”。 日本系统,今天也有不少成功之作,但其体系哪一种好,没有绝对的把握,要自己听。 平价CD系统,胜过别一厂牌的贵价系统的事,绝少发生;但“打个平手”,不分胜负的,却很常见。 很多贵价机,造型上,电路原理上的豪华、先进,会使买家“心理上升了级”。实际上,声音有变化,不一定就是变好了。 所以,到底如何选择?我只好说,在你决定了其他系统之后,还剩下多少钱,就买个你喜欢的牌子的,这个价格的CD机好了。不过为了稳妥,最好是Philips转盘,有同轴数码输出,以留下日后升级馀地。 发烧线 线材现今已被公认为发烧器材之一项,玩hi-fi而不配线,绝对不够胆说话。 但线的价格也愈来愈贵,几千元的线,都算平价抵买,真教人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线的作用,简言之一是要“通”,二是要有适当的“味”。 对于发烧初哥,如果只有一份买线的预算,而要同时考虑喇叭线和讯号线,那麽应先买喇叭线。 喇叭线中,我认为最有把握的是Audioquest和 V.D.H两个牌子,各自从低价至高价。每一不同档次的线,声音改善都很明显。总体来说,Audioquest线声音倾向通透、活跃,最适合配胆机,V.D.H.线比较丰厚,润泽,配胆机或晶体机皆宜。 另外,Audio Note的AN-B也是一条Best buy的喇叭线,声音通透圆润,富有弹性,音乐味甚佳,而价格不贵,十分抵买,我自己用的就是它。 至于讯号线,我认为不乏平价线中的奇迹。我曾用过一种太空工业用teflon绝缘镀银讯号线,声音相当不错,而价格只是几十元一米。V.D.H的D102也很不错,还有 Audioquest的 Topaz,在平价线中都很出色。再好一点可以用Quartz或Cello的 String I。 线材的升级,应和喇叭、扩音机、讯源共同考虑。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你的系统中,如果换线之後,声音有着全面的改善,听多很多东西,那麽就需要“破财”。如果不然,换了贵线之後,听不出什么变化,那就是阁下整套系统的分析力,潜质已到底,可以暂时不考虑换线。 附件 附件中,第一重要的是喇叭脚架,玩书架箱,如没有脚架,不如不玩。因为“书架箱”可不是真让你把它放在书架或组合框上的,那样,音场、层次、定位全无,只听背景音乐罢了。 绝大多数喇叭仔,适合配钢制脚架。云石脚架、木质脚架,只适合少数特定的喇叭。脚架以牢固为要,最好是尺寸、高度合适,顶板与喇叭底尺寸正好一样。脚柱四脚为上,三脚、二脚次之。整个脚架最好是全体焊接,比螺丝紧固得好很多,但搬运不便,加工要求更高,价格自然贵。英国名牌Foundation当然好,买不起,自制也可以,但要注意上述原则。 脚架的重量,灌沙多少,都不是越多越好,要慢慢试。 重量级的器材,最好放在地上。 机架,垫板,钉锥,待整系统定局之後,再一一试用,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好了,一套正统“英国声” hi-end系统基本配搭已搞好,阁下可以安心听音乐,享受一下啦。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9-28 12:33 PM 编辑
]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12 05:09 PM
但愿我转载的这篇文章能够为大家玩音响提供新的思路,从中得到快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才是我的初衷。
作者:
jp
时间:
2008-9-14 03:11 PM
摆位并不神秘,也不困难,关键是要有耐心,多尝试多比较,就会有正果。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15 09:56 PM
降低听音室噪声的方法 要听到纯正的优质音响,条件之一是具备一个没有干扰噪声的环境,这就要求降低视听室的各种噪声。目前降低视听室各种噪声的法除了铺设吸声材料进行吸声外,还可以采取隔声、隔振措施。将吸声与隔声结合起来。 一般说来,听音室的噪声主要是外来噪声,外来干扰噪声主要包括城市噪声(交通及人声)、建筑物内其他房间的噪声、以及空气调节系统产生的噪声等。为了减少这些噪声,听音室应选择在安静的环境,还要尽量地减少各室之间的干扰。 噪声传入室内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声音入射波经墙壁透射入室,再经空气媒质传到本室的噪声,以及通过门缝、窗隙、空调管道等空气孔洞传入的噪声;另一种是振动噪声,是与本室建筑上有固体连接的其他建筑物,受到冲击而产生振动,又沿着固体连接部传播到本室内的噪声。 隔声措施必须有针对性,对声音传输路径进行隔绝的工程常称为“隔声”工程,对“振动声”进行隔绝的工程,又常称为“隔振”工程,人们通常统称为隔声。 通常采用隔声的材料越重(密度大),越厚越好,设计为双层门、双层墙等效果都比较好,经常采用的具体隔声措施有以下几种: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9-15 10:23 PM 编辑
]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15 10:42 PM
1.墙体:墙体应当采用厚而重的结构,以提高隔绝空气声的能力。若有条件的话,可设置双层墙壁。在墙内侧设置吸音板时,应与墙有一定距离,实质也是双层墙性质。
2.吊顶与铺地毯:若听音室位于高层建筑物的中部,楼上、楼下的噪声可通过天花板和地板传入听音室。为了减少经过这些渠道传入室内的震动声,可以设置吊顶,以隔绝从上空传来的噪声,可以铺设地板,以隔绝从地面传来的噪声。但是吊顶最好要慎用!
3门窗缝、管道:可以在门缝窗缝黏贴密封胶条,这是一种最简易的隔声处理方法。
4门窗:设置隔声门窗是降噪的关键。门的传输损耗取决于它的重量、硬度和密度。一般木门的隔声量为14---18db,增加门的重量、厚度,可提高隔声量。如果设置双层门,中间填充吸声材料,可明显提高吸声效果。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9-16 09:38 A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08-9-16 08:47 AM
双层窗、密封条对于家居来说容易做到,效果也不错,但吊顶就要慎用。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16 10:06 AM
我朋友的房间隔音效果就处理的非常好,在房间中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为功放节省了不少功率。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28 12:19 PM
上面转载的“发烧友该如何选择音响”,作者是关氏的掌门人关乃昕。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9-28 12:34 PM 编辑
]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28 12:22 PM
预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11-1 10:05 PM 编辑
]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28 12:23 PM
特别是在国庆节期间还要坚守工作岗位的发烧友,大家辛苦了!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9-28 12:40 PM 编辑
]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9-30 07:54 PM
再转载一篇“聆听室处理专辑---从开关箱拉一条电源线” ,就当是献给各位烧友的节日礼物。
製作電源線專輯之後,編輯部接到了許多讀者的迴響,大部分的人都相信郭世鼎講的話:「花八千元拉一條電源線,比花八萬元買一條電源線還有效」,但問題是大部分的音響迷,為了拉一條音響專用線到音響室,遇上的問題可能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找不到人拉。如果您不是一家之主,要破壞裝潢拉一條電纜到房間內,可能還沒請人拉之前就已經先被剝皮了!
大部分的音響迷都捨得規劃一些預算投資在電源線上,但發燒的程度則有所不同,通常無法像那幾位超級發燒友,從樓下電源箱拉一條專用電源線上來使用。但如果您真的無法排除萬難拉一條專用線,至少也可以從家裡的電源開關箱,拉一條短路徑的電源線,最起碼不必再使用牆壁上細細小小的雙孔電源插座了。
曾經有次機會到中壢朋友家中聽音響,他的音響室位於地下室,使用Dynaudio Contour 1.8喇叭以及Suden前後級擴大機,當我播放一些動態較大以及低頻較沈的片段,擴大機面板的燈光竟然熄滅下來。今年環亞飯店音響展大部分的房間裡,室內燈光隨著鼓聲一明一暗,擴大機都吃不飽了聲音當然不理想。
這就是電源不夠用時最容易發生的現象。一般家庭插頭的配線,多使用3mm平方以下的單芯銅線,從頭到尾一路下來,這條單芯銅線還得配數個插頭,所有電器併聯在這條線上,一般電器使用可能還不至於出問題,但音響就衰聲了。
我單獨租屋在外,無法改變房東原有的裝潢,也無法從樓下拉電源線,於是自己從電源箱拉了一條電源線,直接供給音響使用。由於從屋內的開關箱拉電源,手續比較簡單,幾乎每位音響迷都可以自行動手。動手之前必須買妥材料,請見下面說明
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在自家拉電源線所使用的電纜通常不會太粗,所以不必使用重型油壓工具,剪斷或折彎粗重的電纜。一般公寓家庭用戶的開關箱總電源線多為8-14mm平方的線材,由於總電源線僅使用8-14mm平方的線材,後段線材使用特粗的38mm平方電纜似乎沒有太大的意義,因此可以視開關箱裡實際的狀況,再決定使用何種規格電纜。
要準備哪些工具呢?最基本的驗電筆、三用電表、一把尖嘴鉗、一把斜口鉗、螺絲起子以及大美工刀即可,由於使用的工具不多,也不需要多麼專業的配線技巧,因此大部分的音響迷都可以自行施工。
購買材料
要拉電源線,最好先計畫預計施工的方向,包括配線路徑以及將來電源插座欲擺設的位置等。以捲尺實際測量好長度之後,再出門選購電纜。如果打算使用一般配線電纜,可以至水電材料行購買,大部分的水電材料行皆有零售電纜的服務,這類的零碼電纜通常是為家裡裝冷氣機,臨時拉電源線所用的,因此大多為三芯結構,粗細則自行衡量。電纜線當然是以多條單芯銅線構成,以PVC或PE為外披覆,品牌則相當混雜,這部份就請自行探訪了,不然大牌子「太平洋電線電纜」的也不錯,價格可能較一般品牌高一些。我建議大家拉兩條電源線,一條給訊源及前級使用;另一條則專供大功率的後級使用,最好,兩條個別使用獨立的無熔絲開關,以求盡量降低干擾。
如果您家居附近有高周波加工廠、大型重機械用電戶,或位於廣播電台附近,則建議加裝EMI雜訊濾波器,這類濾波器對於阻隔高頻雜訊有相當優異的功效。EMI的內部為使用電容、電感等元件,經過適當的組合之後,能夠針對寄生於電源裡的高頻諧波等干擾發生阻擋的作用,EMI也有分電流量以及單、多相電源等型式,自行到電子材料行購買時,應該注意相關事項。
電纜除了使用一般配線電纜外,也可以選擇發燒些的電線,音響專用線材是一個好主意,反正從自家開關箱拉到音響室了不起十來米的距離,花錢購買粗一些的喇叭線或發燒線當作電源線也不錯。過去我幫賴英智兄家裡拉了兩條電源線,就是使用太平洋電纜,而目前我自家則使用兩種發燒線當作電源線,分別是佑昇委託美國Carol製造的三芯銅線以及昕樂的電源拉線,線徑夠粗品質也可信賴,推薦給大家使用。
佑昇的三芯電源線為純銅材質,使用比頭髮還細的銅線,每股線由千條以上細銅線和絞而成,外皮為非常柔軟的塑膠材質,看起來非常類似於Cello的線材。由於使用數量極多的細銅線構成,集膚效應幾乎可以忽視,三芯設計恰巧適用於歐美音響的三孔電源線,一條給火線,一條給水線,最後一條則給地線。而昕樂的電源拉線則為工業使用的電源線,純銅材質,也採用細銅線和絞而成,線身圓形,類似於喇叭線的結構,但多了一條較細的接地線。雖然不是號稱幾N銅,但特點是價格較為便宜,一次拉個十幾米也不會心疼,也大力推薦。
先安裝插座盒
從開關箱拉一條專用電源線,就是讓音響直接獲得最近的電力傳輸路徑,線材的一端連接無熔絲開關,另一端則連接插座,音響器材全部連接在插座上。插座的選用,我當然只推薦「醫院級插座」,這類的插座具有15-20A的電流量,而且任何插頭插上之後,接點壓力非常強,插、拔都得花點力氣才行。
加工
開始動手了,先從簡單的無熔絲開關箱這一端做起好了,將線材適當的剝皮,由於使用的電纜線或發燒線披覆並不是重量級的,因此很容易藉由美工刀的加工將塑膠外皮剝下。電纜線使用較粗的單芯線構成,剝線時銅線不容易脫落,而單芯線也容易折彎定型,屬於較好加工者。另兩款推薦使用的多芯線在剝線時,應該小心的將塑膠外皮切除,以免傷到內部銅線,掉線在所難免,盡量減少就行了。
使用「接線端子」或音響專用的Y型插,將線材固定在內(可以使用焊接或壓接,力求安全牢固就對了),然後在斷電的情況下鎖上獨立使用的無熔絲開關,該使用多大容量的無熔絲開關?一般的音響系統20A就足夠了,如果是大型AV系統,由於器材較多,用電量與冷氣相當,則使用30A。
電線的另一端要裝上電源插座,經過適當的剪斷、剝皮之後,連接線材於接線盒內,並將電線固定在插座螺絲上。同樣的道理,為了安全起見請再三檢查有無錯誤或短路,細小的電線屑可能引起短路,應該徹底清除乾淨。
如何判斷極性?從無熔絲開關引出的電線為火線,應該連接到插座上長條型短孔的位置上,這條電線用驗電棒碰觸會發光;而開關箱內所有線連接在接線銅條上的是水線,水線理論上應為0V,不會電人的,但因為線材具有阻抗的緣故,水線交流電壓通常在10V以內,但對人仍然不會感電。
插座上還有地線,應該如何處理?如果您沒有特別接地,則可以不理會。如果特別拉了一條地線,則將插座上的地線連接大地,以求接地效果。只有雙孔插頭的日本器材該如何處理呢?別忘了,剛剛配線連接插頭時,短孔的插孔是火線,而長孔是水線,日本器材插頭金屬接點多為一長一短,短為火線,長為水線,按照這樣的方式連接就不會錯了。因為器材內部長邊電線將會經過1MΩ電阻而接機箱,透過正確的極性連接,也具有接地的效果,手摸器材外殼再也不會有麻麻的感覺了。
再三檢查無誤之後,開啟無熔絲開關,使用電表及驗電筆測量電壓是否正常,極性是否正確?如無誤,將音響電源線插到專用電源插座上,再度開機試聽,相信您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聲音變得更沈穩了,其他優點讓您慢慢發覺吧!
作者:
jp
时间:
2008-9-30 10:41 PM
搞好电源是第一步。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0-2 10:17 PM
音响器材日常维护的基本常识
1、音响器材正常的工作温度应该为18℃~45℃。温度太低会降低某些机器(如电子管机)的灵敏度;太高则容易烧坏元器件,或使元器件提早老化。夏天要特别注意降温和保持空气流通。
2、音响器材切忌阳光直射,也要避免靠近热源,如取暖器。
3、音响器材用完后,各功能键要复位。如果功能键长期不复位,其牵拉钮簧长时期处于受力状态,就容易造成功能失常。
4、开关音响电源之前,把功放的音量电位器旋至最小,这是对功放和音箱的一项最有效的保护手段。这时候功放的功率放大几乎为零,至少在误操作时也不至于对音箱造成危害。
5、开机时由前开至后,即先开CD机,再开前级和后级,开机时把功放的音量电位器旋至最小。关机时先关功放,让功放的放大功能彻底关闭,这时候您再关掉前端设备时,不管产生再大的冲击电流也不会秧及功放和音箱了。同样关面时要把功放的音量电位器旋至最小,关或放后再关前能与CD机。
6、机器要常用。常用反而能延长机器寿命,如一些带电机的部体(录音座、激光唱机、激光视盘机等)。如果长期不转动,部分机件还会变形。
7、要定期通电。在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尤其在潮湿、高温季节,最好每天通电半小时。这样可利用机内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来驱除潮气,避免内部线圈、扬声器音圈、变压器等受潮霉断。
8、每隔一段时间要用干净潮湿的软棉布擦拭机器表面;不用时,应用防尘罩或盖布把机器盖上,防止灰尘入内。
9、从电子学的原理来说,任何电子设备在带电工作状态都不应该连接或断开其它设备,这一点我想不用太多说明朋友们也能理解,带电插拨有源设备是十分危险的,甚至麦克风这样的无源设备也不提倡带电插拨。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开着功放去接音箱线,因为音箱的接线柱距离一般都很近,音箱线又是两条紧紧地并行的,接线时往往会不小心将喇叭线短路,其后果将是迅速烧毁功放。尽管有的功放设有保护线路,但有的HI-FI级纯功放为了提高音质,减少不必要的音染,往往会省掉这部份保护措施。因此“关机再接线”这句话早已成了发烧友必须遵守的一条规则了。
10、有些讲究一些的发烧友在放大器热机时不会钮大音量与放一些爆棚的音乐,道理是功放元件刚开机时处于冷状态,这时就让其大电流工作会缩短其寿命。因而有些发烧友在刚开机半小时内只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与用中等音量听音乐,待机器热身后再开大音量欣赏。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0-3 10:11 AM
空间整治,让音响器材发挥所有潜力
在这里有一些观念必须厘清,影音器材不是摆了就好,它还是有些规则必须遵循,尤其是家庭影院必须同时兼顾二声道.多声道以及视频需求,所以空间整治问题就相当重要。只有将空间调整到与器材能够很好搭配时,音响与声音表现才能发挥实力,可惜的是这些观念只有少部分发烧友重视。视听室想要获得超越电影院级的声光效果,除了器材要到达水准之外.能够开大声音享受影音世界带来的震撼,才能有令人羡慕的梦幻家庭影院,而这一切最基本的就是吸音与隔音施作。
为何我们要强调大声呢?如果视听室没有完美的隔音效果.因为怕吵到邻居或影响家中其它成员,只能用“蚊量级”的音量看电影听音乐,电影音效所要表达的震撼力可说是完全无力,一点都无法吸引人。反之,如果能开大声看电影,爆炸的震撼力会让沙发跟着震动,飞机从头上飞过去的声音也会很明显,枪弹射击的冲击力会让您震惊,各种直来斜去的环绕音效也会让您充满临场感。这些音效都是电影音效师刻意泡制出来,要让我们神经紧绷,忘了呼吸的精彩杰作。试想,如果您看电影时将声音关掉,只看字幕了解剧情,这部电影还有任何震撼力吗?尤其是恐怖片如果将声音关掉,那还能成为恐怖片吗?
除了隔音之外,视听室要有精湛的音效展演,声音出来要高低频都能到位。吸音施作即是基本功。为了让家中视听室有最精湛的演绎,本期将从空间整治最基本的吸音及隔音问题着手.并请专家分别为读者就吸隔音问题做详尽的解析与答复,让读者在建立空间整治观念的同时,也可以吸取专家丰富的实战经验,为自己的视听空间找出完美的整治计划。
Q:什么是吸音?隔音?还有要如何吸音与隔音?
A:吸音就是让您的音响系统可以发生更好的声音,隔音就是让您不受时间因素控制?可以随时尽情聆听音乐或看电影。要如何吸青与隔音呢?首先要先决定所需的最大隔音率(STC),一但决定了最大隔音率之后,才可以依照目标规划出所需的材料及工法,而所需的材料不外乎要达到气密或隔绝振动达两种目标,吸音就必须与所挑选的音响器材作搭配,才能决定吸音目标(残响时间),然后运用不同的材料及工法完成目标,
0:请问吸音的材质有哪些?吸音和隔音使用的材质一样吗?
A:吸音材料的总类大致分为三类:
1.多孔质吸音材:例如玻璃纤维棉、泡棉之类,主要力吸收高频。
2.多孔板吸音材:例如开孔板、开缝板,会因不同孔径、孔距、板厚及空气层产生不同变化,主要力吸收中频。
3.板状吸音材:例如一般木板、大片帆布,主要吸收低频。
以上三大类吸音材类,皆会因不同组合或不同厚薄,而导致吸音率变化。吸音及隔音所使用的材料雷同,主要是看工法去决定主要用途,
Q:我想在吸音不佳的客厅摆放音响器材,要如何做家庭影院的最佳规划?
A:首先,你得寻找一家值得信赖的经销商,看平面图或是到现场丈量,在了解了现场的实际状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规划,适时的讨论,以及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现场目前可能产生的问题,才是最好的方案。
Q:如果我的视听室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中低频段量感过多,进而影响整体音色,请问要怎么做吸音处理?
A:以你目前的状况,我建议是先找出哪几个频率有问题,然后直接针对这几个频率,设计适当的低频陷阱加以吸收即可。
Q:我刚买了一套音响器材,可是回家组装后都会觉得声音表现不像在音响店听到的那么好。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
A:由于你的空间与试听的空间不同,所以听到的声音自然不同。声音的物理现象是不同的长宽高会产生不同比例的残响和共鸣,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就是音响与残响及共鸣交互作用后的结果,所以你如果想听到更好的声音?就必须从室内空间上下手做适当的声学设计,才能让你的音响声音百分之百发挥。
Q:要如何将空间小角落的吸音处理做得更好?
A:如果要吸音,就要先了解要吸哪一种频段,才知道用何种材料。我建议你将房间的长宽高及目前现有的装修情形用数字相机拍摄下来,请e-mail到hi.[email=sfcav@gmail]sfcav@gmail[/email].com给我,再给您更精确适当的建议。
Q:可以请教一下高频太多又太长,最有效的吸音处理的方法?
A:使用多孔质吸音材,例如:泡棉、窗帘、玻璃纤维棉…等等属于软性的材料,对高频的吸收力都还不错。
Q:视听室空间地板。天花板。壁面分别该如何进行吸音处理?
A:吸音计划是全面性的,必须按照室内容积去计算所需的材料及工法。如果设计得不恰当,反而会造成各频段吸音失衡,这样造成的副作用反而更大。我建议你先拿一份详细的平面图给我们,这样才能给你最适当的建议。
Q:吸音海棉与音箱的相对位置应如何摆放,才能达到最佳效益?
A:音箱发声到耳朵时,我们的耳朵除了听到直接音,也有反射音。我们必须降低一次反射音的量感,因为一次反射音会造成所谓的梳形滤波失真?也就是声音会比较尖锐、吵杂,吸音棉最好的位置就是放置在第一次反射区中。要注意,空间中一共有6个第一次反射区。
Q:我家视听室声音听起来虚虚的,低频量感不够。不结实,而且低频也不干净,是音箱后墙的吸音没处理好吗?
A:声音听起来虚虚的、低频量感不够、不结实是最后结果,形成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不
仅仅是音箱后墙的问题,如果您想改善?我建议你和我们直接联系会比较快解决你的问题。
0:当初请设计师帮我做视听室,却发现吸音处理太多,导致声音千千短短死死的,请问该怎么挽救?
A:我建议将一些吸音棉拆下,减少一些高频的吸收。如果无法拆下,那在表面上覆盖上一层2mm的木板,也可以减少一些高频的吸收。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10-3 10:16 AM 编辑
]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0-7 09:39 PM
自己顶一个
作者:
风再起时
时间:
2008-10-7 10:54 PM
顶!~~音响这东西是要
维护得好了
,才用得久噢!!!
作者:
常文军
时间:
2008-10-8 11:21 PM
长见识了,帮顶一个。
作者:
戴军
时间:
2008-10-11 11:47 PM
原帖由
jp
于 2008-9-30 10:41 PM 发表
搞好电源是第一步。
完全同意JP的看法,电源是基础的基础。
作者:
常文军
时间:
2008-10-18 09:18 AM
有几篇文章还不错,我把它收藏了,帮顶。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0-23 10:41 PM
以后大家多交流。
作者:
李少华
时间:
2008-10-27 07:45 PM
肖兄:
作者:
肖十一郎
时间:
2008-11-1 10:10 PM
好文章,又是本家,所以帮顶
作者:
seanlee
时间:
2008-11-9 12:57 AM
不顶不行啊!
作者:
seanlee
时间:
2008-11-9 01:00 AM
客观讲,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
killpigs
时间:
2008-11-9 09:09 PM
顶,大家都把 精华 发上来 看看,学习中................
作者:
xxccgg
时间:
2008-11-10 11:22 PM
肖哥,辛苦了,谢谢你。
学习、思考中.................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