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一部作品能带给你美感,让你觉得很动听,你就可以说你听懂了(笔者个人所见,见《Jize(杰子)名言录》,第三章第87条)。因此,交响(或古典)音乐很难懂这种话,只不过是某些人想把你排除在古典音乐之外,好让他个人好自命清高罢了。自己听了过后,再来判断好了。(都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错,汗!如果本人是教育部长的话,就把本系列作为音乐欣赏教材,那中国的学生就不会成天听周** and 陶** or 阿杜*等等之流的了。如果本人是论坛版主的话,那就把本系列全部固顶,而且是永久性的,还要把反对笔者的全删ID(这条是我最想的,呵呵,滥用职权)。)
在第四部分一开始,你听到代表黑暗势力的大号奏出粗暴的主题(在这里,祝伯强烈要求发言,被E版主and dr kuang拉住,未遂之后发展成暴力冲突…… 场面不堪入目…… E版主擦了一把汗:@#&%$#,继续,继续讲)。在铜管乐器的压迫下,独奏小提琴以纤细的声音,奏出祝英台优美的主题。然后是小提琴与整个铜管乐队之间的战斗,但是,小提琴的反抗是如此的无力,最终只能独自轻唱爱情和思念的主题。
对相同事物的不同描写,是读乐中的一件趣事,同时也是理解和欣赏音乐的常用方法。这和各位网友喜欢比较版本不一样。因为同样一首作品许多版本其实差别并不大,还有人总有先入为主的观点。而且,同一首曲子要听5、6种甚至更多,还要区分不同乐队、不同指挥、不同录音公司的差别,也真够难为人的(kuang版、ken版 and 诸网友:我就喜欢,你管得着……)。但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作曲家的描写是不一样的,仔细聆听这些作品的区别,找出其意景的不同,这种欣赏不仅有意义而且也更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