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wz5057 发表于 2015-5-24 05:56:12

穷烧之特价CD与刘汉盛推崇的最佳测试碟

.
穷烧之特价碟与
刘汉盛推崇的最佳测试碟
.

  近期在某网店浏览,发现有西曼国际(HNH)NAXOS旗下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和黄河唱片出版的特价CD,每张售价为28元,遂按自己的偏好淘了几张。
  注:二楼的《开篇:从朱践耳作品的标题说起》及《李焕之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前的“听音有感”为本人自创,其它资料来源于网络。为更好地了解中华56个民族,《中华五十六朵花》(1 - 3)以网上的多篇资料重新编辑而予以充实。感谢原作者。

  目录
  01 朱践耳作品集Ⅰ(MARCO POLO 8.223940)
  02 朱践耳作品集Ⅱ(MARCO POLO 8.223941)
  03 白毛女组曲·瞿维作品集(黄河 YEC-82080)
  04 管弦乐组曲·红色娘子军(黄河 82011)
  05 交响组曲·沙家浜(黄河 82029)
  06 李焕之管弦乐作品 春节组曲(黄河 YEC-82079)
  07 西湖十景(黄河 82010)
  08 中国交响诗:穆桂英挂帅(黄河 YEC-82075)
  09 中华五十六朵花 Vol.1(黄河 82015)
  10 中华五十六朵花 Vol.2(黄河 82016)
  11 中华五十六朵花 Vol.3(黄河 82017)
  + 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5CD(DG 463 088-2)——刘汉盛推崇的最佳测试碟(P5)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5-7-12 06:43 PM 编辑 ]

sunwz5057 发表于 2015-5-24 05:57:42

.
  开篇语:从朱践耳作品的标题说起


  《朱践耳作品集》(1、2)刚到手时,看到作品的标题很让我诧异:难道管弦乐作品的标题也能这么起的啊?
  例如,朱践耳的《第一交响曲》的四个乐章标题分别为:“?”、“?!”、“……”、“!”。
  但当看到《第一交响曲》所要表现的内容时,我才恍然大悟:四个乐章的标题起得确实非常贴切,因为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上世纪的那场运动。我对四个乐章标题的理解是:
  第一乐章所表达的是“为什么?”的疑问;
  第二乐章所表达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啊?!”的质疑;
  第三乐章所表达的是“对暴行的痛心与悼念周总理无语的泪水”,反映了当时的无奈;
  第四乐章所表达的是“‘终于结束了’和对‘大快人心事’的庆贺”。
  又如,朱践耳的第四交响曲的标题为《6. 4. 2 - 1》。详见《朱践耳作品集Ⅱ》的资料,不再另作说明。

sunwz5057 发表于 2015-5-24 05:58:59

  朱践耳简介
  朱践耳(1922 - ),中国作曲家。朱践耳原名朱荣实,安徽泾县人。朱践耳1922年10月18日生于天津,在上海长大。中学时代曾自学钢琴、作曲。少年时学习音乐,1945 年加入新四军苏中军区前线剧团。1947年担任华东军区文工团乐队队长兼指挥。建国后在上海、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49年起担任过上影、北影、新影、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等处专职作曲1955年赴苏联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60年毕业回国,在上海实验歌剧院任作曲。1975年调入上海交响乐团从事作曲。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
  朱践耳从60岁开始创作交响曲,在短短22年间雕琢出了10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交响乐作品。这些数字,可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朱践耳的作品有:管弦乐《节日序曲》、民乐合奏曲《翻身的日子》、弦乐四重奏两部(其中1部与施咏康合作)、双簧管与钢琴《春天的歌》、钢琴曲《云南民歌五首》、无伴奏合唱套曲《绿油油的水乡》、独唱曲《远航》和《清晰的记忆》以及影片《烈火中永生》的配乐等。歌曲《打得好》、《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清晰的记忆》等;民乐合奏《翻身的日子》,钢琴曲《序曲第一号“告诉你”》、《序曲第二号“流水”》等;管弦乐曲《节日序曲》,交响合唱《英雄的诗篇》,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交响组曲《黔岭素描》,管弦乐音诗《纳西一奇》、《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等。
  朱践耳的代表作品:电影创作音乐《和平万岁》、《龙须沟》、《伟大的土地改革》;管弦乐《节日序曲》、交响大合唱《英雄的诗篇》、交响幻想曲《血染的红花》等。

sunwz5057 发表于 2015-5-24 06:01:47

  1、朱践耳作品集Ⅰ

  名称:朱践耳作品集Ⅰ
  指挥:曹鹏
  演奏:上海乐团管弦乐队
  公司:MARCO POLO
  编号:8.223940
  系列:中国作曲家

  简介
  朱践耳《第一交响曲》作品27号,创作于1986 - 1987年。
  1966 - 1976年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过去已十年了,但给人们留下的思考却是深远的。由于人类自身的弱点,真、善、美异化为假、恶、丑,人性异化为兽性。这是人类的不幸,这是人类命运的交响曲。
  《第一交响曲》的四个乐章以四个标点符号作为标题:“?”、“?!”、“……”、“!”,意味着当年人们的心理轨迹。
  朱践耳的《第一交响曲》,1986年5月18日首演于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节。由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

  曲目
  01 节日序曲(1958)
  第一交响曲(1986)
  02 Ⅰ 第一乐章 ?
  03 Ⅱ 第二乐章 ?!
  04 Ⅲ 第三乐章 ……、Ⅳ 第四乐章 !(三、四乐章连奏,无间断)

  朱践耳《节日序曲》管弦乐经典

  一首激动人心,其气势磅礴的管弦乐《节日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1958年创作的。
  最早听这首乐曲是1999年,是一个作曲系的好朋友介绍给我的,说是中国管弦乐的杰出代表。我听了以后很快被这首乐曲所营造的画面所感染,那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以及结构上的变换让人百听不厌。
  我认为这首乐曲比起现在的一些现代派作品好多了。现在的都是概念派,让你想象,想出什么是什么,基本脱离了正常的曲式结构和和声走向。当然,现在正常的曲式和和声已经吃不开了。
  说起这首管弦乐,我认为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落伍,他运用了最先进的作曲手法,把中西结合演绎的完美。那优美的民间调性结合交响乐纵向的和声交织,让人百听不厌。
  这首乐曲从开始就展现出辉煌大气的场面,铜管乐声部以凶猛的力量迸发出出号角般的雄壮。而中间那段绝美的弦乐,旋律太动听了,是我听过最好的弦乐旋律之一。
  好了。不多说了,就来听听吧。
  ——shijiangyuan的和讯博客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5-6-10 07:17 PM 编辑 ]

sunwz5057 发表于 2015-5-24 06:03:11

  2、朱践耳作品集Ⅱ

  名称:朱践耳作品集Ⅱ
  指挥:曹鹏
  演奏:上海乐团管弦乐队
  公司:MARCO POLO
  编号:8.223941
  系列:中国作曲家

  曲目
  01 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1980)
  黔岭素描(1982)
  02 Ⅰ 赛芦笙
  03 Ⅱ 吹直箫的老人
  04 Ⅲ 月色情歌
  05 Ⅳ 节日
  06 第四交响曲 “6. 4. 2 - 1”(1990)

  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
  完成于1980年的《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是朱践耳在张志新烈士悲剧性事件的激发下,经过两年的酝酿而写成的。此曲在1981年的全国第一届交响音乐作品评奖中获优秀奖。

  交响组曲:黔岭素描
  朱践耳创作的《黔岭素描》交响组曲,于1982年在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组曲含“赛芦笙”、“吹直箫的老人”、“月色情歌”和“节日”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的创作受侗族民间赛芦笙时几个芦笙队在不同调性上重叠演奏的热烈场景的启发,以木管、铜管和弦乐3个乐器组分别代表不同芦笙队。同时演奏不同调性和模仿各种芦笙音色的音乐,气势粗犷宏大,极富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第二乐章由小提琴、中提琴以颤音弱奏反向级进不协和和弦,以长笛和低音单簧管模仿直箫音色,表现出民间老艺人飘逸若仙、怡然自得的吹箫情景。
  第三乐章以双簧管恬美如歌的主题和大提琴热情洋溢的对比性音乐,描绘青年男女倾心相爱、互诉衷肠的景象。
  第四乐章展现人们由远而近、逐渐聚集而欢歌狂舞的热烈场面。乐曲将绚丽多姿的民俗内容、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素材与各种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巧妙结合,是中国当代管弦乐作品中以传统的、现代的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的成功之作。

  第四交响曲 “6. 4. 2 - 1”,作品31号
  这是为竹笛和22件弦乐而作的室内交响曲,应瑞士“玛丽·何赛皇后”国际作曲比赛而作,单乐章。
  比赛条例所规定有乐器编制数(弦乐最多22件:第一、第二小提琴各6把,中提琴和大提琴各4把,低音提琴2把,另加一件独奏管乐器)。条例激发了朱践耳的创作灵感,由此标题为“6. 4. 2 - 1”。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5-5-25 07:45 PM 编辑 ]

sunwz5057 发表于 2015-5-24 06:04:42

  3、白毛女组曲·瞿维作品集

  名称:白毛女组曲·瞿维作品集
  指挥:曹鹏
  演奏:上海乐团
  公司:黄河唱片
  编号:YEC-82080

  曲目
  白毛女组曲
  01 第一乐章 压不住的怒火
  02 第二乐章 北风吹
  03 第三乐章 扎红头绳
  04 第四乐章 深仇大恨
  05 第五乐章 冲出虎口
  06 第六乐章 欢庆解放
  07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
  08五指山随想曲

  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全曲用奏鸣曲式写成。缓慢的引子先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齐奏深沉严肃的低音曲调,表现人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的悼念和沉思;然后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清澈明朗的和弦进行,表现对人民英雄的敬仰心情。
  主部是一首英勇果断的战斗进行曲,运用了模仿复调的手法。各声部此起彼落,表现英雄们为革命事业勇往直前的斗争形象。副部是一个民歌风格的主题,表现英雄们宽广的胸怀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副部通过变奏发展表现热情激动的形象,随后情绪逐渐平静下来,音乐进入了展开部。
  在展开部中,主部的斗争形象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变得气势奔腾,锐不可当。作者在发展主部时用了“赋格段”的手法。展开部的最后一段用扩大了的节奏发展主题,在定音鼓和低音弦乐器的伴奏下,四个吹着阻塞音的圆号互相模仿,一步步走向高潮,描写革命斗争的风起云涌;再接再厉。再现部就在高潮上开始,其中主部和副部互相渗透,都有了新的发展。
  当主部进入最高潮时,小号和长号用激昂慷慨的音调,吹出副部的旋律,伴随着一声锣鸣,描写人民英雄的壮烈牺牲;然后音乐转入慢板,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奏出引子的主题,和圆号互相对答,表现出无限悲痛的心情。
  这是再现部中一个富于戏剧性的转折。再现部中副部的音乐形象,由回忆变为景仰,中间加进了主部的音型,表现出踏着烈士血迹继续前进的思想。尾声是主部主题的变形,变成了大调的庄严快板,表现广场上人民群众对英雄们的歌颂。

sunwz5057 发表于 2015-5-24 06:05:55

  4、管弦乐组曲·红色娘子军

  名称:管弦乐组曲·红色娘子军
  指挥:林友声
  演奏:上海芭蕾舞剧团管弦乐队
  公司:黄河
  编号:82011
  录音:1990年10月·吴天池

  简介
  该碟录于1990年10月,可能是文革后样板戏音乐之首录。选取了该剧中25段音乐,加以连贯演奏,使之成为组曲,全长59分钟。
  红色娘子军是1964年诞生的中国最著名的芭蕾舞剧。由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共同完成作曲,李承祥(70年电影版中演南霸天)、蒋祖慧、王希贤编舞。
  目前市场上的几个音乐录音多是基于1970年版本,就是跟电影版一样的,其中的特点就是有很多民族乐器。对这个观点,很多老艺术家认为那是江青要求强加进去的,所以90年代中央芭蕾舞团复排时全部删去。倒是我们这些外行,觉得民乐器融于西乐管弦,很是优美动听。
  这张CD基本按照70年代文革版录制,有以下几个亮点:
  1、曲目2b中军民联欢里的柳琴,一左一右,录得很好。而且锣鼓声音不是很响,使乐队部分非常清楚。
  2、3b中的黎族舞,芦笙和琵琶也是一左一右,形成呼应。这种效果在雨果单声道历史录音里是听不出来的;陈佐湟指挥中国交响乐团的组曲里则根本没有芦笙与琵琶。
  3、第五场里大部分选曲,如红旗舞、战斗舞蹈,立体声录音,声音比1970年的单声道丰满很多。
  4、唱片封面是经典剧照,洪常青指路。
  总的来说,乐队声音还不错。但这张CD的缺点也是很明显:
  1、合唱部分全部删除,成为最大遗憾。
  2、选曲中遗漏了不少优秀片断。比如常青指路、赤卫队员五寸刀舞等等。
  3、整张碟按场次分成6个大段,虽然小册子里很详细地列出全部选曲,但无法自己选,只能快进。
  4、每一曲之间没有停顿,剪接时连得过近,甚至头一曲余音未了,下一曲已经开始。
  5、本碟虽是按70年样板戏版本演奏,但有几样民乐器被省略了,如3e“常青号召,开仓分粮”中明亮的海笛;6a“南贼老四垂死挣扎”中的三弦。
  6、小册子内容不少,但相当粗糙,文字前后不搭配(如录音时间)等错误等很多。比如前面写第一幕、第二幕,后面就写成第一场、第二场。还有曲目介绍中有些画蛇添足之举。英文介绍里关于乐队部分竟然把舞剧唐吉柯德写成“Tang Ji Ge De”……有趣吧?还有一个错误,介绍民族乐器时把“小堂鼓”写成“小童鼓”。

  曲目
  01 序曲 序幕:满腔仇恨,冲出虎口
  第一场常青指路,奔向红区(6:53)
  a 老四与团丁们的舞蹈
  b 清华独舞
  02 第二场 清华控诉,参加红军(10:18)
  a 娘子军操练
  b 军民联欢
  c 清华参军
  03 第三场 里应外合,夜袭匪巢(8:14)
  a 丫头们的舞蹈
  b 黎族舞
  c 团丁大刀舞,老四拳术舞
  d 红军攻占匪巢
  e 常青号召,开仓分粮
  f 常青关切地询问情况
  04 第四场 党育英雄,军民一家(14:17)
  a 政治课
  b 清华独舞
  c 清华,连长打靶双人舞
  d 红军连队欣欣向荣
  e 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f 军民联欢
  05 第五场 山口阻击,英勇杀敌(7:43)
  a 清华和战士们的阻击舞
  b 红旗舞
  c 常青,二战友的战斗舞蹈
  d 常青巍然屹立,怒视群匪
  e 排山倒海,乘胜追击
  6第六场: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前进!(11:14)
  a 南贼、老四垂死挣扎
  b 洪常青大义凛然,英勇就义
  c 解放
  d 化悲痛为力量
  e 向前进,向前进!胜利向前进!

sunwz5057 发表于 2015-5-24 06:07:00

  5、京剧交响组曲·沙家浜

  名称:京剧交响组曲·沙家浜
  指挥:王永吉
  演奏:上海芭蕾舞团管弦乐队
  公司:黄河唱片
  编号:82029
  录音:1992年6月·上海

  简介
  拿索斯旗下的黄河唱片(Yellow River)推出了一系列根据“样板戏”改编的京剧交响组曲。组曲舍弃了人声,而是用民族乐器或西洋乐器演绎这些经典唱段。如《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唢呐,模仿的笑声惟妙惟肖;《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的小提琴代替郭建光;《智斗》中小提琴代替阿庆嫂;《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中大提琴代替沙奶奶,都十分具有戏剧性。
  “样板戏”将西洋音乐的手法跟传统京剧结合。既有交响乐的庞大气势,又保持着京剧的基本风格,让当时的观众耳目一新,是中国音乐中一朵奇葩。
  这次参与重新录音的乐队是上海芭蕾舞团管弦乐队,指挥王永吉。而这次配器的龚国泰也曾参与过《智取威虎山》等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

  曲目
  01 序曲
  02 共产党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
  03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04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05 智斗
  06 远走高飞难找寻
  07 引诱敌人来打枪
  08 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
  09 盼望着胜利归来的侦察员
  10 十八棵青松
  11 定能战胜顽敌度难关
  12 病情不重休惦念
  13 借题目入虎穴观察动静
  14 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
  15 飞兵奇袭沙家浜

sunwz5057 发表于 2015-5-24 06:25:11

  6、李焕之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

  听音有感:李焕之《春节组曲》中的“春节序曲”,国人耳熟能详,是春节期间爱乐者必听的曲目之一。但多年来,我仍在一直寻觅《春节组曲》,如今终于如愿以偿。特别是《组曲》第三乐章“盘歌”中,那第一乐章“序曲”中的“家庭主题”展开的三拍子圆舞曲式的丰富变奏与复奏,承载着我童年时的美好记忆,让我爱不释耳。听着“盘歌”,时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拿起遥控器,按下“重复播放”键……
  当然,《组曲》中的其它的乐章也同样出色,让人喜爱(详见“简介”)。自此,从2015年的春节起,每年的春节终于可以听到《春节组曲》的全曲了。也就是说,有了一张完整的《春节组曲》,就有了一个完美的春节假期。
  如果有与我一样喜欢《春节组曲》的朋友,在没找到更好的《春节组曲》的版本前,西曼国际旗下,28元价格的“黄河”版本,你还等什么呢?
  ——sunwz5057

  名称:李焕之管弦乐作品 春节组曲
  指挥:曹鹏
  演奏:上海乐团
  公司:黄河唱片
  编号:YEC-82079

  简介
  本专辑收录了两部李焕之创作的交响作品。
  一、天风海涛交响曲
  交响曲《天风海涛》创作于1958 - 1960年,是一部典型的传统结构交响曲。
  李焕之早年在厦门读书。厦门原来是个有很多白鹭的小岛,风景秀丽的鼓浪屿,更被宋代理学宗师朱熹称为“天风海涛”,作曲家就以“天风海涛”为立意,汲取了闽南“南曲”等古老音乐素材创作了这部交响曲。人们往往更多地从这部作品中读出了对于民间音乐形式和体裁的创造性使用,其次体会的是李焕之对生活环境细致入微的体会和表现。
  而更让我(资料作者,下同)欣喜的是,管乐在这部交响曲中的表现是十分地出色。管乐使李焕之充分地描绘了音乐形象和戏剧性的发展。不论是作品创作初衷本身,还是上海乐团管弦乐队的演绎,都让我充分体会到管乐组每件乐器独特的、让人难忘的个性。
  第一乐章大海的呼唤 引子部分,让我感到不安。甚至我会在想,难道他在讲述鼓浪屿的大风浪?可是不安的情绪又很快地在管乐声部交错出现的时候让我平静了下来。它们在描写海上渔船的笛鸣。这笛鸣或者是轮渡的,因为每个乐器独特的音色都在告诉我海面上不同的情境。管乐的出色表现就在这里,很到位。
  当然,弦乐声部固定节奏型的伴奏也很有个性(这种节奏型在以后的乐章重复出现,并且根据情绪的需要发展)。涌动的和弦分解伴奏,我相信这是一直在模仿海浪声,而且一定是风浪来临之前的海浪声。因为它们曾经不止一次地一波推起一波,并且果然在后面与打击乐、管乐交织在一起,掀起了暴风骤雨般的巨大波涛。
  是的,弦乐扮演的海浪卷起了管乐扮演的船只,甚至这画面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不过最后,大海一定要恢复平静。
  第二乐章骏马与少年 我喜欢打击乐在这里的表现。不论是开始时定音鼓强有力的节奏点,还是作为固定节奏出现的小鼓,很有年轻的气魄和情绪。管乐声部又出现的时候,各具特色的乐器交替演奏着第一乐章已经出现的进行曲节奏的主题。只不过在这里,这个年轻的主体更意气风发,更有活力。管乐吹奏得很有弹性,弦乐的一唱一和也很轻巧,丝毫不拖沓,果然是年轻的情绪、富有朝气的表现。要提出的是,主题来自于南曲“八骏马”,发展得很得体,少年的音乐形象十分清晰。
  第三乐章梅花情操 南曲“梅花操”的主题发展,如果你从第一乐章听到这里,一定觉得心情放松下来许多。小提琴和大提琴对答的旋律,把弦乐的细腻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是那样的闲适、轻松,我感觉美好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安逸的人们生活在海边……
  第一乐章中的固定节奏型又在这里唱了主角。弦乐演奏很有弹性,我似乎听到了民族管乐(亦或是双簧管的模仿)还是勾勒这幅美丽画卷产生的幻觉。
  第四乐章赞歌 “赞歌”情绪热烈,甚至有胜利凯旋的味道。前三个乐章出现的精华都在这里面反复、变化:不论是主题、固定节奏型,还是音乐形象描写的手法……只是我感觉戏剧性更浓烈一些了。
  二、春节组曲
  交响曲《春节组曲》,相信只要一开始播放你就会想起“春节联欢晚会”。
  没错,这正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春节组曲》,它可以说是李焕之最为大众熟知的一部作品。尤其是“序曲”,中国人提到春节就会想到它。它是一部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民族音调的运用(陕北民歌、秧歌),西洋管弦乐对民族乐器的模仿(管乐组),都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最能代表春节特色的大型作品。
  第一乐章序曲 在听它的时候,我甚至都不想多余地分析它的手法、配器等等。我只感到愉快、举国欢庆的节日浓烈气氛,仿佛秧歌队或是锣鼓舞狮队在欢腾、跳跃。尤其中段最为著名的由双簧管演奏的“家庭主题”,让我姑且这么叫它。它是那么温馨、幸福,是人们最喜爱的主题之一。
  第二乐章情歌 黑管带出的陕北民歌主题,仿佛在月光如水的延河边,质朴的男女互诉衷肠。虽然这段并不如序曲欢快热烈,可是它在像诉说久别离家的恋人再次重逢。长旋律线的弦乐齐奏,描写这种纯粹的情感十分到位。后段出现的弦乐与管乐对答式的安排,我们将弦乐想象成温柔的女性形象。而管乐则代表男性,正是情侣间温馨浪漫情境的写照。
  第三乐章盘歌 三拍子的圆舞曲。第一乐章的“家庭主题”这里重复并展开丰富的变奏。我想将它作为春节聚会时,交谊舞的伴奏曲目可能会非常合适。舒缓的长旋律线在上方歌唱,下方弦乐组和管乐组短小、有弹性的固定节奏型伴奏,使得整个乐章极具律动感,轻松、惬意。
  第四乐章终曲:灯会 在这个乐章里,管乐的表现最出色。李焕之用整个管乐组的每一样乐器,按照顺序吹奏出唢呐曲“大摆队”的音调。从木管组的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到最后铜管组的圆号、长号,此起彼伏、充分模仿着唢呐演奏的特点,尤其是陕北唢呐连续呼吸换气的技巧。

陈先生 发表于 2015-5-24 06:30:31

:76 :78 :78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穷烧之特价CD与刘汉盛推崇的最佳测试碟